Blog Archive

Wednesday, July 21, 2010

Âà±H¡ã¡uµh¡v »¡¦n¤£¥´Áyªº¡]¸­¶³¦à¡^

 

 牆上留言!

 

 有意思的對話∼令人不禁莞爾...

 

美國五角大廈國防部附近的牆上,有人寫下麥克阿瑟將軍的名言:老兵不死!
底下有人批道:「死的都是小兵!」


 英國倫敦一家酒店的牆上有人問了相同的問題:「您為什麼要在牆壁上寫字呢?」
回答的一行字是:「難道您要我用打字的?」
 

英國倫敦一道牆上有人寫道:「我身上有女人最喜歡的東西!」
過幾天,旁邊有人加了一行字:「您是賣鑽石的?」
 
美國紐約市政府曾經印過一張海報,標題是:「今天,您有沒有弄髒紐約?」
在海報上面有人批了一句:「紐約每天都弄髒我!」
 

美國洛杉磯的一道牆上,有人寫道:「美國是個好國家!」
底下有人加了一句:「只是美國人太壞!」
 
類似的情形發生在越南的西貢市(即今之胡志明市),牆上出現了:「美國佬滾回家!」
沒兩天就有人加了一行字:「順便帶我走。」

 

 

哈佛:吃白米血糖高 多吃糙米


 2010.06.16【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亞洲人主食白米會造成血糖升高,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美國人若常吃白米飯,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一樣會增加,多吃糙米則可減少這項風險。

 

若以糙米、大麥、全麥等全榖纇取代白米,可減少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達百分之卅六。每天吃的白米若三分之一以糙米取代,風險也能減少百分之十六。

 

這項研究分析了十九萬七千名成人資料,包括飲食、生活形態,論文發表在「內科醫學文獻」期刊。

 

稻米在精製成為白米的過程會失去大部分米糠和胚芽,這兩樣是稻米的纖維質和營養成分的最重要來源。 

 

常吃白米 患糖尿病風險增

美國世界新聞網 編譯中心綜合14日電 June 14, 2010

 

亞洲人主食的白米因食用後會造成血糖升高,一直被視為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但對於非以白米為主食的其他人口而言,白米的副作用並不清楚。不過,哈佛大學最新研究已顯示,經常食用白米的美國人,亦有同樣的高風險。

 

波士頓環球報14日報導,這項新研究是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綜合三項大型、長期性的全國研究,結果顯示較常食用白米的美國人,也輕微增加的糖尿病風險,但食用糙米的美國人則風險會略有降低。若以糙米或其他全麥取代白米,可減少風險多達36%。這項研究報告14日發表在「內科醫學文獻期刊」。


參與哈佛這項研究的布�罕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專家孫啟(Qi Sun ,譯音)由一項針對男性的「健康專業人員追蹤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和兩項針對女性的「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取得的紀錄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共檢視逾3萬9000名男性和15萬7000名女性的資料,包括飲食、生活形態,以及追溯至1984年的疾病資訊。


研究發現,每週食用白米五天或以上者,相較每月食用白米少於一次者,有17%較高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而每週食用糙米兩次或以上者,相較每月食用糙米少於一次者,有11%較低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研究人員估計,每天食用的白米若三分之一以糙米取代,可使風險降低16%;如以全麥取代則助益更大,可降低糖尿病風險36%。


另外,研究也發現,愛好食用糙米者的生活習慣亦比其他人更健康,不但體重較輕,也經常運動。

 

 

學會轉換你的生活態度

 

在目前如此的悽風苦雨之下,如果我們還學不會去轉換我們的生活態度,那就不只是甘苦和麻煩幾個字能夠形容的了。對於我們不能改變的事情,我們要去適應和接受它,這是態度問題;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要去逆來順受和坐以待斃。我們依然是要該怎麼樣就怎麼樣、該去幹什麼就要去幹什麼的!這依然是同樣的人生態度問題,您明白嗎?畢竟人生依然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我們可能無法決定人生許多的事件,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我們面對牠的態度,所以?我們的人生確實是掌握在我們手裡的。請您點選附加檔案-學會轉換你的生活態度.pps,進去體會一下那種心境,您就會明白我的意思的....。

 

 

向謊言治國說不

 

馬政府用謊言取得政權,上臺後本性不改,依然用謊言治國,拿不出真正的本事造福民眾,只會欺騙、恐嚇人民,企圖合理化全面向中國傾斜的政策,達到終極統一的目的。這個政府編織的謊言不計其數,一個謊言被國人戳破後,馬上又編了另一個謊言,一騙再騙,顯得不亦樂乎,但聰明的人民則以低滿意度的民調結果,以及一連串國民黨敗選,向謊言治國說不。

 

當前馬政府正在編織的謊言,就是與中國簽署ECFA後,台灣「A擱發」的騙局,而這個史無前例的最大騙局,同樣被事實所拆穿。馬總統日前出席「總統與民有約」的兩岸經濟協議座談會時指出,台灣至今未與美國、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不是政府與人民不夠努力,而是他們擔心簽了會得罪中共,怕中共會抗議、報復,因此我們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與中國簽訂ECFA。而揭穿此一謊言的,竟然就是中國與美國。

 

中國第一個打破馬政府的謊言,其外交部日前公開反對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FTA,絲毫不給馬英九面子,難怪在野黨曾要求ECFA中,必須加入中國不得反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FTA的條款,馬政府始終不敢答應,原來他們早就知道中國不可能答應,卻仍以此欺騙台灣人民,此種執政手段實在非常不道德。中國為何如此強烈反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原因正如學者所稱,中國對台灣十面埋伏,卻用ECFA網開一面,讓台灣的資金、企業全面流向中國,若是台灣與其他國家簽FTA,經貿真正全球化,中國與馬政府聯手將台灣鎖在中國的陰謀就無法得逞,中國當然不會鬆口。

 

繼中國之後,美國成為第二個打破馬政府謊言的國家。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日前與台灣媒體茶敘時直陳,美國立場非常明顯,世貿組織成員之間,本來就有權利簽署貿易協定,不需先有ECFA,或是先獲得中國准許,才能與台灣簽署FTA。美國的表態具有關鍵性影響力,因為馬總統一再指稱,其他國家是因為中國壓力,才不敢與台灣洽簽FTA,如今自由國家之首實質上駁斥馬英九的說法,讓馬總統信用破產,更加顯示所有ECFA的相關論據完全不可信。這恐怕也是馬政府不敢將ECFA交付公投的真正原因,因為將ECFA的一切攤在陽光下,根本就禁不起檢驗。

 

事實上,馬英九有關ECFA的說法,是其中國政策具體而微的反映。馬政府所有政策都是唯中國馬首是瞻,不管內政外交、經濟、軍事等,只要中國不點頭,馬政府絕對不敢去做,完全仰中國的鼻息,不惜自我矮化,以取悅中國。在國防外交上,自我限縮,卻美其名降低兩岸緊張,促成六十年來未有的和平局面,但是看在國人與世人眼中,很清楚這是以和平之名,行投降之實。在經貿上,則視中國為唯一解藥,全面向中國傾斜,因此ECFA非簽不可,不簽會死,同樣在國人與世人眼中,這也是一場以兩岸經濟合作之名,行掏空台灣經濟之實的騙局。

 

批ECFA是騙局,有三大原因:其一,馬政府稱ECFA可創造二十幾萬就業機會,已被學界的專業報告戳破了虛構不實的破綻,不但未能增加工作機會,政府竟然還需編列九百多億元補助弱勢產業;其二,中國根本不買馬政府的帳,除在早收清單之類的枝節問題短暫釋出小惠,反對台灣與國際社會經貿往來的立場絕不動搖;其三,自由世界之首的美國,與台灣經貿往來密切,也同樣給馬政府難堪,明確表達美國不受制於中國,台灣可與所有世貿成員簽訂經濟協定的權利,對照之下,好像馬政府根本不知道台灣有此權利。

 

馬政府以謊言治國的事實,再也難以掩蓋,可怕的是,當謊言被揭穿時,馬政府不是向國人道歉認錯,或是提出專業的論據澄清相關疑慮,而是以打壓的方式,以一黨的意志封殺全民公投的民意,以龐大的政府預算進行置入性行銷,意圖「橫柴拿入灶」,對全民洗腦。面對如此鴨霸的政府,全民也有三大選擇:一、繼續推動公投,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二、五都選舉投下反對票,嚴重警告馬政府不能對抗民意、忽視人民的權益;三、二○一二變天,讓馬政府下臺,才是台灣人民徹底解決台灣生存危機的自救之道。

 

 

IQ靠上帝 EQ靠自己

 

一個人的「情緒」和「心境」,會影響自己的未來!一個「動不動就發怒」的人,表示幼稚得「還無法駕馭自己」。人在憤怒時,必須克制情緒,「不慌不亂,有條不紊」地理出一條路來。

 

一天,我打完羽球,穿著T恤,短褲,要回辦公室;途中,經過一理髮店,想到自己一頭長髮,該剪了,就走二樓理髮店。

 

一男士熱誠地招呼我,並說他是「店長」。好吧,就給男店長剪髮好了,看看他手藝如何?剛打完球,累了,不想說話,我靜靜地看著前面的鏡子。

 

後來店長問我:「先生,你結婚了嗎?」我點點頭回應。

 

店長又說:「那太好了,我告訴你一個故事好不好?」我又微笑地點頭。

 

「我最近看到美國有個醫藥發明家,他說,他小時候很喜歡喝牛奶;有一次他打開冰箱,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結果沒拿穩,手一鬆,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

 

這店長一邊幫我剪頭髮,一邊說道:「當時,這小孩子嚇呆了。縮在牆角,因為牛奶灑滿廚房的地上,媽媽可能會臭罵他。」

 

可是,當媽媽走過來看到時,卻說:「哇,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牛奶海洋,好漂亮哦!」這小孩聽媽媽這麼一講,突然就不害怕了。

 

這時,媽媽又對小孩子說:「你好厲害哦,媽咪長這麼大,都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牛奶海洋耶,你願不願意幫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乾淨?」

 

後來,媽媽就拿著抹布、清水等用具,帶著兒子一起把廚房打掃一遍,整個廚房也變得乾淨無比。

 

這時,媽媽又把兒子先前打翻的塑膠牛奶罐,裝滿了水,放進冰箱,然後再教他,怎麼拿才不會打翻了,必須用雙手一起拿,牛奶才不會鬆掉,才不會打翻在地上。

 

坐在理髮座椅上,我原本昏昏地想睡覺,可是,聽店長這麼一講,咦,似乎很有道理。我兒子已經快二歲了,也經常喜歡自己打開冰箱拿飲料喝;萬一有一天,他把飲料、牛奶不小心打翻了.溢流滿地,那我會如何處理呢?

 

我會不會怒氣衝天,大聲罵他:「你那麼笨啊,連牛奶都不會拿?」

 

我在想,我應該不會這樣罵我兒子,我可能會說:「沒關係、沒關係,你不要過來,不要踩到牛奶。」然後,叫我太太過來,把牛奶擦拭乾淨。

 

哈!我很驚呀,故事中,美國小孩的媽媽不是這樣自己擦拭,而是叫小孩和她《一起收拾、一起承擔自己不小心做錯的事;而且,還把牛奶重新裝滿水,再教小孩怎麼拿,才不會再次出錯。》

 

正因為這樣那美國小孩,後來就「不怕做錯事」,也有信心和勇氣不斷地嚐試、實驗;儘管有時還是會出錯,但他都學習用「心平氣和」的心來看待,並勇敢地「自我承擔」所做的一切。

 

心理學家說:『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覆水難收時,你發再大的脾氣,也都是於事無補,大聲責罵小孩,也只是使小孩更害怕、更恐懼而已;而且,憤怒,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喲!但在生活中,當錯誤已是既成的事實時,就必須勇敢面對、勇敢承擔;歇斯底里地發脾氣,不僅使別人遭殃,受害最大的更是自己。』

 

「情緒」是可以學習的,在覆水難收時,可以如同本文中的媽媽一樣,用「正面思考」的方式,和顏悅色地教導孩子、處理事物。

 

假如我們天天用心經營自己、學習掌握自我情緒,有一天,一定會有令人驚喜的「自我新發現」從此,我的火氣變小了、我不輕易動怒了、我的修養進步了。

 

 

 

 

是愛?還是礙?

 

很值得為人父母子女者,大家深思。品味。

父母若真愛孩子,應該給他一個可以面對人生大風大浪考驗的生命態度;握在手中的線放得愈長,孩子遨遊天際的空間就會愈大。

 

麗蓉是個全職的家庭主婦,一心照顧三個成長中的孩子;孩子也很爭氣,成績都相當優秀,尤其就讀國三的大女兒,一路走來,幾乎都是全班第一。但這樣的光彩,最近蒙上了一層令麗蓉十分憂心的陰影。

一個下午,是該到補習班接大女兒回家的時間,麗蓉因臨時有事而耽擱了近二十分鐘,只見女兒臭著一張臉,沒好氣地對媽媽說:「我還以為妳發生車禍呢!」這句刻薄的話,深深刺傷了麗蓉的心。

 

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麗蓉不知如何處理,到處詢問好友:「如果是你,會怎麼做?」而她又如何面對女兒呢?她選擇冷戰,一個星期不和女兒說話。

每個月有一個星期的早上,我會到孩子已畢業的小學當導護媽媽,幫忙維持校門口的行車秩序;也藉這段時間,近距離感受親子間的互動情形。

 

我發現,現在已經很少有孩子會自行走路上學了,大都由父母或爺爺奶奶載送,即使離家只有五分鐘路程,父母也捨不得讓孩子走路。

 

有些孩子到校門口,下車後便直挺挺站著,由父母為他取下安全帽、口罩或外套,再把書包掛到孩子身上,孩子幾乎不必動手,這一貫作業便由父母全自動完成。

有一次,一個三年級的男生下車後,發現便當盒沒帶,竟大聲地對媽媽吼著:「每次都是妳沒準備好,害我忘了帶!」

 

媽媽只笑笑地對他說:「你先進教室,我回家幫你拿。」孩子一轉身便走進教室。

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 我們到底帶給孩子怎樣的教育,竟將他們善良、純真的本性磨滅殆盡?

 

我們一味地溺愛孩子,來滿足自己身為父母的需求,以為這樣對孩子就是好的;當有一天,孩子投入社會競爭的漩渦,將何以立足呢?為什麼現代年輕人的抗壓性如此薄弱?不是父母太多盲目的愛造成的嗎?只一味要求孩子成績出類拔萃,全不管人格的養成,難怪現代父母老是怨嘆「養兒難以防老」了。

有位高三的孩子,父母因病雙亡,只和讀大學的姊姊相依為命。平常姊弟倆都住校,每逢假日回到家,就得面對一屋子的孤寂。他告訴我:「有時想念父母,就會跑進他們生前的房間,回憶父母在世時的身影,感受爸媽留下的愛。」

 

他沉痛地說:「有時看到同學對父母親那種不耐煩的態度,動不動就大小聲的和父母親說話,就替他們覺得難過。人為什麼總要等到失去了

,才會珍惜曾經擁有的呢?」

父母若真愛孩子,應該給他一個可以面對未來人生大風大浪考驗的生命態度;握在手中的線放得愈長,孩子遨遊天際的空間就會愈大,不是嗎?

 

 

ECFA官網逐條批駁

 

    南嘉生、鐵目生

 

和中國簽訂ECFA是馬英九政府對台灣經貿定位、全球戰略的一環,ECFA官方網站「請支持兩岸經濟協定」(http://www.ecfa.org.tw/index.aspx)相當程度代表馬英九政府的ECFA各種論述與觀點。然而,我們仔細閱讀後認為。誠如蔡英文主席在馬蔡辯論所講的,馬英九總統的經貿觀是「透過中國走向全世界」,但這一條路走不通。

 

馬政府宣稱簽訂ECFA有政治與經濟效果。政治方面是在簽署ECFA後,有利於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然而中國外交部已經嚴詞反對其他國家和台灣簽訂FTA,馬英九的ECFA政治效果失敗。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強調台灣與美國可以洽簽FTA,根本不需要先有ECFA,也不需先徵得中國同意,也就是說不必考慮中國因素。這等於宣告馬英九政府透過中國走向世界的路線錯誤。台灣本來就是世界經濟體系的一員,直接和世界各國交流、合作。中國也僅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接近中國不等於國際化,不與中國拉近也不等於邊緣化。

 

經濟效果方面有二,直接效果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的ECFA研究報告,但它呈現的ECFA經濟效果其實不強,一兩個颱風就損失這麼多,只要施政努力一點就會有這樣的成績,我們需要以國家主權、全體國民安危的政治成本去換取嗎?

 

政府也強調簽訂ECFA的間接經濟效果,但這些效果僅是政府單方面過度高預期的主觀意願而已,如果再考慮到貿易的互惠原則,中商也會在台灣「公平」競爭,利弊相抵,甚難確定。台商是考慮工資、原料、土地等生產成本而將工廠移向中國,不會因他們不關心的關稅下降而回到台灣。但ECFA影響到的心防崩潰,引發第二波台商外移投資中國,以及大量低價產品由中國長驅直入台灣,反而增加台灣的失業狀況。

 

西方企業到中國、東亞設立跨國企業營運總部、亞太營運中心,他們優先合作對象會找比我們更讓西方人信賴、瞭解的香港人,不是台灣人,首要考量的地點也是香港、上海,而不是台灣,因為他們看中的是中國市場,不是台灣市場。

 

總而言之,ECFA與中國和香港簽訂的CEPA很像,各種經濟條件比台灣優越的香港都無法達成馬政府宣稱的經濟效果,為何台灣可以呢?馬英九政府所宣稱的ECFA政經效果,幾乎可以說是在過度預期下產生的不切實際的想像,難以達成。

 

(三十七頁完整版本請見「從ECFA官方網站資料批判ECFA」,我們對政府的說法逐條詳細批駁,張貼在「新頭殼」網站 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852 作者分別為國內大學副教授、美國大學經濟系教授)

 

 

自己的國家要自己救

 

各位鄉親好朋友:

 

感謝大家持續熱情支持台灣的自我解放運動,這是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也是公民運動。理論基礎請參考附件,哈彿大學愛恩斯坦研究院吉恩夏普博士所著之「自我解放戰略規劃手冊」英漢對照翻譯本(蔡丁貴譯,林哲夫教授審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2010年印行),並請指教。

 

台灣本土陣營反對ECFA的戰略目標就是全面阻擋ECFA的簽署,抵抗運動進行到這個階段的戰術建議如下:延續謝長廷5/20-5/22之模式,以縣市為單位,以人口數為動員負擔比例之依據,每12小時為一班,一班人數為5000人,24小時無休,輪流到立法院陳情(公投法規定之正當理由),要求間接民意機關決議;公投ECFA。這樣就可以不必接受「公投審議委員會」的否決阻擋。當然立法院在中國黨一黨獨大及馬騜的獨裁心態之下,立法院要很快通過的決議機會很少,但這正是民眾長期到立法院陳情的理由。經過策略分析判斷,只要台灣民眾可以持續長期陳情超過一個星期(國會遭到癱瘓),引來國際媒體的報導,將台灣人民要求公民投票ECFA的訴求公諸於國際,只要這個行動保持非暴力的紀律與士氣,一定會得到國際社會的同情及對馬騜的唾棄,一如88水災時,CNN 讓馬騜倉皇潰敗一般。這個戰術執行當然由民進黨來動員最省力,但是台灣人民不必事事都期待民進黨來替我們做事,我們一般民眾也可以先做,只要有勝利的潛力,政治人物自然就會跟進。沒有跟進的自然就會面對各種質疑。這就是我個人研讀夏普博士戰略規劃手冊的一點構想。「自己的國家要自己救」的基礎就在這裡,自己可以動手的就不必假手他人,但是可以協調合作。別的團體不想做的,他們不是不知道情勢的發展,只是別人有別人的考量。我們一直呼籲與施壓,別人還是不一定會做的,靠自己才有力氣「自我解放」。

 

目前台灣的社會情勢就是民間社團力量不夠大,政黨對民間社團的意見置若罔聞,民間社團自己必須有力量,才能改變台灣本土陣營的生態。所以不必一直對民進黨發脾氣,如果我們社團越有力量,民進黨才會越謙虛。即使目前本土派的政治生態不儘理想,但是大選時,基於戰略利益的必要性,我們還是要支持民進黨,先打倒中國黨為第一要務,除非有另外特殊的社會情勢發展(民間社會有力量得時候,情勢就會改變)。敬請各位鄉親參考。

 

請大家在討論分析之餘,親自選擇參加一項具體的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改變情勢與各方力量的態勢。

 

祝大家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大家繼續努力!感恩!

 

Aquia

 

 

要快樂,就不要想太多

 

/戴照煜 教授

 

快樂,就不要想太多!這是一個只會寫自己的名字、住在山上靠種水蜜桃的微薄收入,卻要養活7個內外孫的阿嬤說的話。

 

你我都讀過很多書、認識很多字,也懂得很多人生的大道理,但是,快樂嗎?這個水蜜桃阿嬤命運很坎坷,在短短兩年內遭逢劇變,她的兒子、媳婦及女婿相繼自殺身亡,丟下7個嗷嗷待哺的稚齡小孩給她。

 

她知道「人生本來就是個難題」,不過,她認為「人要快樂,就不要想太多」。這就是她的哲學─既平凡又單純。

 

很多人喜歡探討「生命的意義」及「人生的目的」。但是,千百年來,人類始終無法為「生命的意義」,下個完美的定義;也無法為「人生的目的」,找到完美的答案。

 

雖然如此,千百年來,人類不就在沒有「生命意義」的定義及沒有「人生目的」的答案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嗎?

 

換句話說,人類一直在不知「生命意義」及「人生目的」的迷糊中過日子。但是,很多學者、智者、賢者、聖者,卻不斷的提醒、告誡並呼籲我們:「人要活得有意義、有目的」,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那個阿嬤沒唸書、不識字,不懂啥大道理。但是,我卻認為,她是最能領悟及理解「生命意義」並擁有最崇高「人生目的」的人。7個孫子,就是她的「生命意義」,也是她的「人生目的」。

 

她不想「治國平天下」,無法「造福人群」,更別談「留芳萬世」,她一心只想多種點水蜜桃、多賣點水蜜桃,增加收入,才能拉拔7個孩子長大。

 

這是多麼平凡的「生命意義」,多麼單純的「人生目的」。

 

就是因為平凡、單純,她雖然很窮、很辛苦,卻很快樂。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因為我們太自命不凡了,我們把自己搞得太複雜了。學學阿嬤的哲學:要快樂,就不要想太多吧!

 

 

本土社團要求重審公投案 莫官逼民反!

 

行政院公投審議委員會以十二比四的票數,駁回台聯所提「你是否同意政府與中國簽訂ECFA」之公投案,台灣北社等本土社團對馬政府再度以粗暴的方式封殺公投案表達最嚴厲的譴責與抗議!並發表四點聯合聲明:

 

一、        公投是憲法賦予人民之基本權利,馬政府僅憑十二名中國國民黨的代表,即推翻、否決了十萬民意,公然違法違憲。鄭重要求訴願會,依照公投法之精神,重新審理,撤銷公審會之原處分,逕行作成符合民主精神與尊重人民主權之新處分,莫作打壓民主、扼殺民權之歷史罪人!

 

二、        馬政府提名之太上公審會侵犯、剝奪人民之直接民權,「公僕」淩駕於「公民」之上,以「黨意」強姦「民意」。我們要求中國國民黨操控之立法院立即修改公投法,廢除公審會!

 

三、        民調顯示過半數民意贊成將ECFA交付公投,請馬政府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與人民為敵,立刻讓依法連署、程式完備之公投成案,讓人民當家作主,還權於民!

四、                                    全力支持、配合台聯及民進黨等推動公投之所有行動,絕對不會坐視、放任馬政府踐踏民意、蔑視民權之無賴行徑!我們嚴正警告馬先生不要錯估情勢、一意孤行,官逼民反的後果,馬政府要負全部的責任!

 

台灣北社、台灣中社、台灣南社、台灣東社(台東)、台灣東社(花蓮)、台灣社、台灣客社、台灣青社、公投護台灣聯盟、台灣教師聯盟、臺北市玉蘭花婦女協會、凱達格蘭基金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聯合國協進會、臺北水噹噹姊妹聯盟、搶救台灣行動聯盟、國際文化基金會、台灣國辦公室、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台灣人民監督法院協會、台灣醫社、台灣之友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青年智庫、台灣綠盾、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

 

氣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有一個公司的重要部門的經理要離職了,董事長決定要找一位才德兼備的人來接替這個位置,但連續來應徵的幾個人都沒有通過董事長的
「考試」。
 
這天,一個三十多歲的留美博士前來應徵,董事長卻是通知他淩晨三點去他家考試,這位青年於是淩晨三點就去按董事長家的鈴,卻未見
人來應門,一直到八點鐘,董事長才讓他進門。
 
考的題目是由董事長口述,董事長問他:「你會寫字嗎?」
 
年輕人說:「會。」
 
董事長拿出一張白紙說:「請你寫一個白飯的『白』字。」
 
他寫完了,卻等不到下一題,疑惑地問:「就這樣嗎?」
 
董事長靜靜地看著他,回答:「對!考完了!」
 
年輕人覺得很奇怪,這是哪門子的考試啊?
 
第二天,董事長去董事會宣佈,該名年輕人通過了考試,而且是一項嚴格的考試!
 
他說明:「一個這麼年輕的博士,他的聰明與學問一定不是問題,所以我考其他更難的。」
 
又接著說: 「首先,我考他犧牲的精神,我要他犧牲睡眠,半夜三點鐘來參加公司的應考,他做到了;我又考他的忍耐,要他空等五個小
時,他也做到了;我又考他的脾氣,看他是否能夠不發飆,他也做到了;最後,我考他的謙虛,我只考堂堂一個博士五歲小孩都會寫的字
,他也肯寫。一個人已有了博士學位,又有犧牲的精神、忍耐、好脾氣、謙虛,這樣才德兼備的人,我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呢?我決定任用
他!」
 
這位董事長看人的角度非常獨到且正確,可不是嗎?氣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一個有氣度的人才有成功的本錢,否則他未來的成就勢
必會受到局限。
 
在謹記「知識就是力量」的同時,不妨也提醒自己----「氣度決定了高度」!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在我們追求知識、升學、才藝...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所謂的『內在』,除了充實知識、才藝外,還包括
了充實修養、品格。
 
您是一個有氣度的人嗎?問題的正確答案將影響到您成就的高低。
 

誰是扼殺台灣公投民主的坦克車?譴責公投審議委員會!

 

公投審議委員會二度封殺ECFA公投案,引起社會譁然!台灣智庫在6月4日邀請時事評論家林保華、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國昌及台灣勞工陣線聯盟秘書長孫友聯,共同舉辦記者會。主持人台灣智庫執行長鄭麗君表示,公審會中少少的十多人竟可以否決數萬人連署ECFA公投提案,她感到非常憤怒,且公開譴責公審會,「6月4日在21年前是著名的六四事件,今年的六四竟成了台灣民主扼殺日,扼殺了台灣的直接民主,扼殺了人民作主的基本權利,表示馬政府不讓台灣人民實踐直接民主,在國際上讓台灣人蒙羞」。

 

鄭麗君表示,公審會昨天否決人民公投ECFA提案是違憲行為,為什麼博奕公投可以舉行,但是涉及更大衝擊更大影響的ECFA卻無法舉行公投?行政院片面決定,人民的公投只能來公投立法院審議的結果,這是政府片面剝奪了人民在憲法上保障的權利,人民有創制複決的權利,且創制複決權該由人民來定義,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一個被人民監督的政府憑什麼否決人民提出的公投提案?她強調公審會幾乎就像怪獸一樣。

 

鄭麗君接著說,馬政府在今年3月時還曾釋出不反對公投,國民黨金溥聰秘書長也曾說將會順從民意,尤其台灣智庫多次做的民調都顯示,高達6成的民意支持人民進行ECFA公投,但這兩個月當中卻看到中國的黑手伸進來,馬政府犧牲了台灣的民主,處處討好中國,為了簽訂ECFA,竟擱置了台灣的民主,我們強烈懷疑這次的否決是不是國共聯手促成?

 

時事評論家林保華表示,今天是六四,已經是廿一週年,當時中共用坦克車來否定人民想改革的信念,昨晚馬政府否決了共產黨最害怕的公投權利,公審會並且依照日前陳長文律師所寫的一封信裡的理由,否決人民公投ECFA提案,顯現出「胡馬共治台灣」的詭異政局。這場醜劇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扮演的是「首惡」,馬英九總統則是「首騙」,在談判ECFA過程中,馬英九總統一直在美化中共政權,反之把台灣人民及在野黨當成敵人,隱瞞所有該公開的資訊,馬政府說與中國簽ECFA後,就能與其他國家簽定FTA,這樣的說法已遭中國外交部否認。

 

林保華接著說,在公審會舉行審查ECFA公投的前夕,為配合馬政府否決ECFA公投,中國釋放多項利多消息來證明簽定兩岸簽ECFA的必要性,例如讓早收清單從3百項增加到5百項,兩岸在談判的過程中,馬總統一再的低聲下氣,有如扮演胡錦濤兒子的角色,這才發現馬英九總統的頭家不是台灣人民而是中共。而ECFA公投案遭否決以後,早收清單很有可能再從5百項縮減回3百項,他呼籲,人民一定要改革現行的「鳥籠公投法」,讓公投法可以成為真正實現直接民主的法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國昌表示,台聯這次提出ECFA公投為「你是否同意政府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拹議』(或稱ECFA)?」,與英國曾在1975年由政府主動在6月5日舉行英國第一次全國性公民投票時,題目為「你是否贊成英國應該繼續成為歐洲共同市場的會員國」(Do you think the UK should stay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Common Market)?),其詢問的主文有類似的邏輯,但是英國可以成功的舉行公投,由人民共同決定、共同負責,不過,40年後的台灣,政府卻否決了人民公投ECFA的提案。

 

黃國昌說,台灣現行的公民投票審議機制最大的荒謬在於:人民正是對政府的政策及代議政治的運作成效不滿,方會耗費心力、大費周張地進行門檻超高的公民投票連署提案,才有必要透過公民投票直接展現人民意志。但是,我國的公民投票法卻創造「公投審議制度」此一怪物,使正屬人民不滿的訴求對象的政府本身,竟可以決定人民可以或不可以針對特定議題進行公投。由人民所發動的公投,人民本有「議題設定權」,誠如許玉秀大法官在釋字第645號所提出意見書清楚指出「議題的設定權就是公民投票權的重要內涵」、「如果議題設定權不屬於人民,人民所行使的公民投票權,便是受到嚴重限縮的公投權,則主權在民與直接民主原則都遭到破壞」。

 

台灣勞工陣線聯盟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有公投權利是值得驕傲的事,現行的公投法有兩個連署門檻,很多民間團體光為了完成第一關門檻,為了要印製大量連署書就可能已經破產,尤其公審會昨天再度否決人民提出的公投案,這樣的行為在過去的歷史中也只會出現在值民地,企圖阻礙人民的自覺行動。他認為,應該再進一步發起「監督兩岸協議組織」,別讓台灣人民的權利只能照著中國的劇本走。

 

與會學者除了一致表達對公審會的公開譴責之外,同時認為公投法一定要全面翻修,絕不能讓公審會再發生否決人民所提出公投的遺憾。

 

 

■ 佳句分享 ■

 

「我知道如果失敗了,我不會後悔,但我一定會後悔從未嘗試過。」
亞馬遜執行長 貝佐斯 2007年06月04日

「知道自己願意放棄什麼,比知道自己要什麼更重要。」
肯夢AVEDA負責人 朱平 2007年05月30日

「任何競爭都如同打高爾夫一樣,是自己和自己的戰爭。」
百事(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朱華煦 2007年05月27日

「重要的是你的知識,而非你的職位頭銜。」
英特爾創辦人 葛洛夫 2007年05月24日

「失掉了愛,人生大部分盡失;失掉勇氣,你就一無所有了。」
「飛躍羚羊」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 2007年05月23日

「時間,是最昂貴的日用品。」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薛明玲 2007年05月19日

「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努力過。」
神農獎得主及「瓶中花」發明人 蔡忠良 2007年05月16日

「不立志做大官,也不立志做大事,只立志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好。」
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 黃崑巖 2007年05月10日

「成功的關鍵有二,第一是防止錯誤,第二是改正錯誤。防止錯誤需要遠見,改正錯誤需要勇氣。」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及散文家陳之藩 2007年04月29日

「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
十大傑出青年及廣播金鐘獎得主 劉銘 2007年04月22日

「不自欺是最高原則,但自己騙自己是最容易的。」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費曼 2007年04月20日

「人生的價值在於enjoy life(享受生活),而非奢侈。」
宏�電腦董事長 施振榮 2007年04月18日

「只要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好,就是對自己負責。」

奇哥、國豐實業董事長 陶傳正 2007年04月16日

「好好管理時間,一次只做一件事,努力做就是了。」
《富比士》雜誌總裁兼總編輯 史帝夫富比士 2007年04月11日

「沒有退路,只能一直向前走。」
LG盃世界棋王冠軍周俊勳 2007年04月08日

「不要想著會失去什麼,而是思考會得到什麼。」
Wii創造者宮本茂 2007年04月07日

「從零開始有從零開始的樂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就變成可能性很大。」
劇場導演 賴聲川 2007年03月26日

「一次只抓一隻兔子,不要同時做兩件大事。」

元大集團總裁 馬志玲 2007年03月23日

「如果你老是在救火,就無法展現領導變革的能力。」
美國前總統 柯林頓 2007年03月15日

留不住人才的公司,根本不會成長。」
西門子台灣區總裁 彼德艾彼斯 2007年03月13日

「很多事在霧裡是看不見的,要勇敢往前走,不要等到霧散,才發現大家已在前面。」
橫越撒哈拉沙漠跑者 林義傑 2007年03月12日

「一流的公司是想得透徹,一次做對;二流的公司是大家都很忙,但都忙著救火。」
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 2007年03月02日

「認清現實,但不放棄希望!」
網路數碼創辦人 陳銘堯 2007年03月01日

「面向陽光,陰影就會在你後面。」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 黃光男 2007年02月20日

「人生就是這樣,不管你有沒有目的,里程表仍照跳不誤。」
《人生就像搭計程車》作者 2007年02月15日

「生命不只是時間的流逝,而是享受其所帶來的經歷及感情。」
國際知名經濟哲學大師 吉羅恩 2007年02月13日

「用心工作,快樂遊戲,喜愛交友,有『愛』才會有創意。」
中華紙藝創作協會執行長洪新富 2007年02月05日

就像跳高選手在起跑前一定要蹲低助跑,為了成長,我必須謙虛受教。」
HOLA和樂家居館創意副總 孫昭瑜 2007年02月02日

「不是我們所處的環境,而是我們所作的決定,就註定了我們的命運。」
《一分鐘巨人》作者安東尼羅賓 2007年01月26日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丁肇中 2007年01月24日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在幹嘛,就算是玩,也要玩得有道理、有效率。」
無名小站創辦人 簡志宇 2007年01月23日

「說謊是將問題推給將來,誠實則是將問題留給過去。」
美國知名明星籃球教練皮提諾 2007年01月17日

 

「只做自己認為美麗的事情,因為每一次決定,都是人生道路一次新的選擇和超越。」
建築大師貝聿銘 2007年01月14日

「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管理大師 彼得.杜拉克 2007年01月12日

「沒有什麼風險是會真的死得了人的,所以,有什麼好怕的呢?」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 2007年01月10日

「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作者 艾爾邦 2007年01月08日

「現在不試,80歲時會後悔沒去嘗試;現在試了,就算失敗,80歲時會引以為榮。」
亞馬遜網上書店執行長 貝佐斯 2007年01月06日

「想成功要從容不迫、要承受沉悶。等待過程中,最好多思考、多閱讀和反省。」
投資大亨 索羅斯 2006年12月21日

「做事應留點餘地,做到皆大歡喜,而不是吃乾抹盡。」
時代華納執行長 帕森 2006年12月04日

「不要怕被拒絕,有毅力,有自信,我想一定會辦到。沒有做就不知會不會成功,失敗再說。」
雕塑大師 朱銘 2006年12月03日

「我絕不是那種成天坐著擬策略的人。有時候,你就是得冒險,然後邊做邊修正。」
克萊斯勒前總裁艾科卡 2006年11月27日

「有自信的人不怕別人挑戰他們的觀點,反而欣賞這種能激發創意的智慧交流。」
奇異公司前執行長威爾許 2006年11月26日

「沒有失敗這件事,只要你能在裡面學到一些事情,就是成功。」
旅美棒球投手 郭泓志 2006年11月06日

「未來成功與否,就看你的堅持度有多少。」
104人力銀行董事長 楊基寬 2006年11月02日

「每一日都要以往前的精神向前走。傷心的事都不要想,放到後面去。」
「防癌之母」莊淑旂 2006年11月01日

「面對一個不愉快的狀況,要停留一下,給自己一個空間。」
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楊定一 2006年10月30日

「要將批評視為一種讚美,因為這是對你存在價值的肯定。」

美國房地產大亨唐納川普 2006年10月22日

「觀念沒有新舊,只要適合時代,就是我們需要的觀念。」

中鋼公司創辦人趙耀東 2006年10月18日

「最壞的決定,就是決定什麼都不做。」
思科執行長錢伯斯 2006年10月17日

 

「我最喜歡的回憶是:克服困難的過程。」
建築大師 貝聿銘 2006年10月13日

「生命走到盡頭,沒有人會在意名利,記得的只是親情、友情與愛情。」
潤泰集團總裁 尹衍樑 2006年10月12日

 

「簡單,是最容易看到事情本來面目的方法。」
光寶集團董事長 宋恭源 2006年10月10日

 

學到現在,才知道不要貪,懂得在穩健中茁壯。」
頂新集團董事長 魏應州 2006年10月03日

 

「在成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不要把一切歸於宿命。」
Google全球副總裁 李開復 2006年09月24日

「年輕人不要輕言放棄,要有承受失敗的勇氣。」
鴻海集團董事長 郭台銘 2006年09月05日

 

我的經營策略很簡單,就是做對的事情,堅持下去。」
茂訊電腦董事長 沈頤同


 

 

譚慎格警告 ECFA將讓台灣邊緣化

 

自由時報 2010-3-14
 
〔記者蘇永耀╱臺北報導〕美國資深兩岸問題專家譚慎格昨日指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已漸漸「放棄這地位」。他並認為ECFA不僅使台灣的經濟獨立被邊緣化,將對勞工、農業等經濟面帶來重傷害。
 
世界台灣人大會與台灣國家聯盟合辦的海內外國是會議昨登場,邀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台聯黨主席黃昆輝致詞,也就爭取國際支援與加速台灣建國兩議題邀國內外專家與談。譚慎格並發表演說,現場討論熱烈。
 
譚慎格曾派駐中國廣州美國總領事館副館長,也擔任過國務院中國分析部門的主管,在美國國務院服務廿四年。他在二○○一年到二○○九年並任華府著名智庫「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期間提出呼籲美方「重估一個中國政策」主張,為外界所重視。
 
譚慎格說,台灣絕對是符合國際法的一個獨立國家,也沒被其他國家控制。令人不解的是,目前馬政府卻聲稱「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小部分」,領土包括蒙古、西藏和新疆;還把俄羅斯境內的圖瓦共和國也納入,完全脫離現實。
 
從美國的立場,譚慎格強調,中國的內戰在一九四九年中共擊敗國民政府後就已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的中國合法政權。他反問,難道台灣現在的領導人仍相信內戰尚未結束?想要什麼樣的「和平協定」?
 
譚慎格認為,美國等國曾公開聲明,不承認中國對台擁有主權,美方既未接受北京一個中國原則;對國民黨政府所稱「中華民國」代表一中、甚至具台灣主權說法,也不為美國所承認。
 
譚慎格並舉美國中情局出版的WORLD FACTBOOK,有關台灣正式國名描述,就是 non(不存在),這也充分說明美國政府的態度。當他談到這裡,台下民眾也給予熱烈的掌聲,表達呼應的態度。
 
對於台灣主權,譚慎格則憂心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漸漸「放棄這地位」。
 
譚慎格表示,他擔憂台灣經濟與中國的快速融合;過去包括陳水扁總統及李登輝總統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變化。未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下去,三、四年內不僅無法預見好處,也將對勞工、農業等經濟面帶來重傷害。
 
他強調,民主國家反對中國對台企圖心,最主要理由是擔心北京一旦控制臺灣,會對亞太民主自由產生巨大阻力。
 
對於台灣的發展策略,譚慎格強調,首先,就是要停止目前的錯誤政策。台灣必須瞭解到,「若把中國擺在中心,台灣的經濟投資貿易都會被中國所影響」。總有一天,就會被中國完全控制。
 
他還說,台灣如果不重視強化國防,也會給其他國家錯誤的訊息,認為對主權已不太在乎。
 
譚慎格並對台下聽眾喊話說,現在仍有時間來扭轉這個狀況;但台灣民眾要有更多的覺悟,國際才會來支持。談到台獨建國,他認為應該先建立好的基礎,不能太過急躁。被問到ECFA公投,他則以鼓勵口吻說,不同過去公投會升高兩岸情勢,美方這次不會公開反對。

 

 

ECFA邊緣化台灣說…譚慎格:府若不認同請提數據舉證 

 

〔記者何瑞玲、王寓中╱臺北報導〕美國資深兩岸問題專家譚慎格反對ECFA,總統府質疑他的論調是鎖國論,與民進黨同路;譚慎格昨天赴臺北看守所探視前總統陳水扁後表示,他是根據泰國、菲律賓等亞洲各國與中國簽署貿易合作協定後的經驗來看,總統府如果不認同,請提出詳細數據舉證。

 

就此,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反問」譚,他要譚慎格說明,為什麼民進黨執政時開放九百多項農產品,不叫傷害農民,馬總統上任迄今一項農產品都未開放,卻叫傷害農民?

 

譚慎格昨天上午在世界台灣同鄉會會長程韻如陪同下,到臺北看守所探扁,面談結束後受訪時表示,從菲律賓、泰國等亞洲各國與中簽訂貿易合作協定的經驗看來,農產品在開放的前二年看起來好像有收穫,但長遠來看,根本無法與中國競爭。

 

他並舉自己使用的iphone手機為例,表示這手機是台灣製造,但只要跟中國簽訂ECFA,就會變成made in china,這樣下去,台灣還有什麼競爭優勢?

 

譚慎格認為,總統府如果認為他的論調有誤,應提出詳細數據舉證,而非僅是批評。他並舉海峽論壇報文章再度重申,ECFA不僅使台灣的經濟獨立被邊緣化,將對勞工、農業等經濟面帶來重傷害。

 

 

沒出息的事╱龜毛到天堂(文章分享)

 

【聯合報╱文.攝影╱王文華】

 

「細節」像「過節」

 

日本人出了名的龜毛,但這其實是優點。他們總能把食衣住行中的小事,變成大事。把細節,處理成像在過節。難怪大家喜歡去日本,因為在那裡,平凡百姓,只要花一點錢,都可以享受天王待遇。

 

最近去了日本一趟,看到很多龜毛的例子。會心一笑的同時,我想:在台灣,若我們也能這樣龜毛地對待彼此,該有多好!

 

會說話的販賣機

 

先講食,超市賣的蔬菜不只有「生產履歷」,還有生產者的姓名和照片。一方面加強生產者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增加消費者的親切感。超市的冷藏區,為了確保恆溫,每小時會有工作人員來檢查溫度,並且記在表上,讓消費者對產品的新鮮,絕對放心。

 

該冷要冷,該熱也要熱。街頭的自動販賣機,有賣熱的飲料,讓晚歸的上班族,多一份暖意。日本的販賣機還會說話,你拿了熱飲,它會用日文或中文跟你說:「下午工作要加油喔!」

 

日本人對溫度的講究,延伸到每一個領域。馬桶要溫的、公共廁所的洗手水要熱的,甚至連日航經濟艙的餐盤上,還加了一小塊熱石頭,為那鉛筆盒大小的餐盒,略盡綿薄的保溫之力。

 

講到飛機餐,每次空姐問你吃魚還是吃雞,你是不是都在不確定成品到底是如何的情況下回答了?日航體諒到這種心情,於是給你一塊墊板,上面兩張照片,一張魚餐,一張雞餐,讓你一目了然。經濟艙都如此周到,頭等艙更不知何等龜毛!

 

蟑螂凝固了

 

談談住吧。東京人的家很小,但小得有尊嚴。以馬桶來說,保溫也就罷了,用完後站起來,它會依你坐在上面的時間,自動估算要沖多少水出來。使用者完全不必動手,就可乾淨離開。

 

廁所是蟑螂出沒的地方,我們通常是用殺蟲劑噴,再拿一張衛生紙,戰戰兢兢地包起來丟掉。為了不讓你「戰戰兢兢」,日本人發明瞭一種殺蟲劑,噴出的凝膠碰到蟑螂會立刻凝固,像蛹一樣把蟑螂包覆,這樣掃或抓的時候,就不覺得那麼惡心。

 

浴室裡一定會有牙刷。買牙刷時,你會不會不知道軟毛、中毛、硬毛的差別?更別說不同廠牌對軟、中、硬的定義也不一樣。在別的國家,只有碰運氣了。在日本,牙刷像化妝品,拆封一支讓你摸摸看。很合理不是嗎?但也只有龜毛的日本人想得到。

 

單身貴族學《論語》

 

除了食衣住行,育樂也很重要。再小的嗜好,都有雜誌。喜歡針線的可以訂《拼布手藝俱樂部》,喜歡飾品的可以看《珠珠配件雙週刊》,喜歡養魚的可以看《快樂熱帶魚誌》月刊,喜歡散步的可以買《散步達人》,光散步不過癮就來看看《山與溪穀》月刊(創刊80年了)。不喜歡走路,就坐在火車上看《鐵道Fan》。肚子餓了,就看看《麵包職人專業誌》充飢。

 

我單身,所以買了給單身者的《一個人》雜誌(創刊10年),封面故事竟然是怎樣從孔子的《論語》中,學到自處的智慧,如「四十不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自己什麼呢?也許可以想想我們對待自己、對待別人,有沒有像日本人設計產品時那樣體貼?那樣周到?那樣堅信每個人都值得過好日子,而我們要幫助自己和別人做到。

 

揮著黃旗過馬路

 

講到行,有些日本車的頭頂會裝「感恩尾巴」,車子插入另一車道時,駕駛可操縱那尾巴搖一搖,向後面讓你插進來的車表示感激。

 

我沒車,坐地鐵。地鐵人擠人,但不會聞到旁人的體味。因為消除體味的產品很多,市場區隔很細,甚至有專門替銀髮族消除體味的香水。

 

到機場的巴士,要坐一個半小時。上車前會問你到哪一個航廈,不同航廈,行李上貼的標籤的顏色不一樣。標籤一張綁在行李,另一張給乘客。巴士先到第二航廈,所有第二航廈的行李都下車,地勤人員一一跟下車乘客比對標籤。

 

萬一有行李沒被領走,就代表行李主人在車上睡著了。那主人就是我,當工作人員上來對標籤時,我才發現該下車了。在別的國家,我一定坐過站了。

 

不只是坐巴士有學問,走路也一樣。日本人喜歡抽菸,但為了保護不吸菸者的權益,東京人多的街頭不准抽菸。不過畫定專用的吸菸區,癮君子仍有自己的天地。

 

除了不吸菸者,行人也需要保護。學校附近街道的紅綠燈旁設置「橫斷旗」,你穿越之前,在這個路口拿起一支黃旗,揮動著過馬路,讓來車清楚地看到你。穿越之後,便把黃旗放到那邊的路口。有這麼嚴重嗎?我們台灣人會問。但對日本人來說,生命就是這麼嚴重!

 

幸福來自於小事

 

日本人對於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體貼到了極致。讓不富裕的凡夫俗子,也能過得方便、舒適、優雅、愉悅。有錢人最大的優勢,不也就是這四點嗎?日本人的龜毛,把有錢人的生活方式普及化了。

 

我們都在追求幸福。持久的幸福感,不是來自於一件革命性的大事,而是來自於無數家常的小事。碰到白馬王子,不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反而每天讓自己過得幸福快樂,任何人都是白馬王子。

 

同樣的道理,過好的生活,不一定要賺一筆大錢,然而能用那些錢做一件大事(如買豪宅或名車)。豪宅也有蟑螂,名車看到「橫斷旗」也得停下。過好的生活,應該是在食衣住行每一件小事上更細心、更講究、更精緻、更深入。

 

每個人都可以過好生活,好生活的本錢不在銀行,而在心態。給你幸福的不是情婦,而是太太。把每一個細節過好,我們就上天堂了。難怪19世紀的法國作家福婁拜說:「上帝,就在細節之中」。善於向國外取經的日本人聽懂了這句話,他們找到了細節中的上帝,把大家帶上了天堂。

 

 

既言互利 何來讓利

 

記者鄒景雯╱特稿2010/03/15

 

共產黨員信奉馬列主義,講究辯證唯物,一般很注重邏輯的嚴謹性。以這個標準檢測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國際記者會有關台灣議題的內容,竟是自相矛盾、避重就輕、反客為主。以溫家寶在中共體系拚鬥而出的能耐,完全違反常態,唯一可以合理化解釋者,那就是溫家寶在說謊,因為說謊因此破綻百出。

 

為何說溫家寶自相矛盾?針對兩岸洽簽ECFA事宜,溫家寶再次重申「因為我們是兄弟」,因此願意對台灣「讓利」;但是,他也同時提出商簽的三原則:平等協商、互利雙贏、彼此照顧對方的關切。既然是平等,何需強調兄弟?既是互利,怎是對台讓利?既言彼此照顧,中國又要台灣讓什麼?這兩段話擺在一起,溫家寶自己揭穿了「讓利說」是個假議題,豈不好笑?

 

溫家寶的避重就輕更是滑稽,記者問他如何讓利?溫說透過減免關稅、早期收穫來實現。這個講法好似台灣不必對中國貨品減免關稅、早期收穫一樣,若是如此,中國盡快宣佈片面對台開放就好,何必囉哩巴嗦的簽什麼ECFA?何況,現在台灣向中國提出的早期清單集中在石化、機械、汽車、紡織少數產業,這關其他更廣大的「兄弟」們什麼利?

 

中國式的鬼扯還不只這一端,溫家寶希望訪問台灣,以台灣人的好客根本不是問題。但是這位總理先生硬是要掰成「不要因為五十年的政治丟掉五千年的文化」,這可就欺人太甚了。把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簡化為「五十年的政治」,大概只有馬英九及其一小撮人會與胡溫唱雙簧。其他的台灣人都知道中國在一八九五年就割斷了與台灣的關係,中國現在的唯一合法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更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溫家寶企圖援引內戰遺緒,用以連接一個中國,把台灣籠罩其中,並成為ECFA的前提框架,想要對台攫取一箭雙鵰的政經利益。這個圖謀台灣人都看得懂,因此ECFA的民調支持度非常低落,現在已經成為馬英九手上最大的燙手山芋。中國愈與之唱和,愈是添油加火,只會讓馬政府更加原形畢露。

 

 

女人的淚~~~男人的累! 

 

女人千萬不要把眼淚當作征服男人的武器。否則妳一個人的心碎,將變成兩個人感情的破裂。


女人的眼淚,真的很寶貴。但別忘了:在男人的眼裡,永遠是物以稀為貴!

華語歌壇曾風靡一首很紅的流行歌曲「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不久之後有人幫歌名對了下聯「女人不該讓男人太累」。看似有點俏皮的聯想,卻是兩性相處深奧的哲學。

當初「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最早的版本,是由台灣女歌手比莉演唱,堪稱她沉寂一段時間之後再度引人注目的代表作,唱得深情感人。但或許多是性別的關係,聽來總是有點哀怨控訴的味道。後來香港男歌手蘇永康重新翻唱,再次造成轟動。兩個人詮釋這首歌的方式有所差別,但不可否認的是,換了性別以後的演唱版本,唱出男人願意承擔的誠懇,這大概是它能繼續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

香港歌手陳小春趁勝追擊,推出「女人不該讓男人太累」,曲風抒情,但擺脫不了「搞笑版」的印象,大有兩性互別苗頭的意味。仔細想想:其實,「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和「女人不該讓男人太累」,兩首歌的歌名,還真的有點關係。

流行歌曲,傳唱一時。幾年過去,沒有多少人對這些典故的來龍去脈真正在意,但女人的委屈和男人的壓抑,卻始終還是個解不開的難題—— 究竟為什麼,女人的眼淚,常常變成男人的疲累?


男人的「暫時不理」;常被女人曲解成「永遠不愛」

一位已近中年的男性單身朋友,最近交了一個比他年紀小十歲的女朋友。兩人甜蜜的時候,如膠似漆;吵起架來,只見女友哭天搶地,令他措手不及。

有時候他們冷戰了幾天,身為好友的我們都勸他:「你年齡比她虛長許多歲,應該多禮讓她一些。」他卻說:「她無理取鬧,我暫時不理她!」

男人的「暫時不理」;常被女人曲解成「永遠不愛」。當女人生氣地哭了,男人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等她情緒發洩過了,再回頭溝通;但是女人卻堅決認為,他不夠愛她,才沒有繼續用耐心哄著她。

偏偏當男人學會哄著她了,不知道拿捏分寸的女人卻撒嬌更厲害了,硬是哭個不停,女人耍賴的眼淚,就會變成男人不想應付的疲累。這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除了委屈的眼淚,女人也常在男人虧欠她時,流下傷心的眼淚。自覺理虧的男人,也許有悔改的誠意,但是面對她得理不饒人地哭個不停,他也只能選擇息事寧人地攤開疲累的雙手,一副「我都已經回來任憑處置了,妳到底還想怎麼樣?」這是典型的案例之二。

還有第三現場,兩個人共同面臨生命的難關,例如:「父母反對婚事」「不在計畫? 雲疑h孕」? u事業發生瓶頸」……她感到六神無主,他同樣不知所措。「嗚……怎麼辦?你,你說話呀你,你總得拿個主意吧!」想不出解決辦法的他,面對淚流滿面的她,也只剩下疲累的感覺。


女人「與有榮焉」的眼淚,才是男人生命裡的光輝

無論是逼不得已、還是情不自禁,女人落下的眼淚,常變成男人心上的疲憊。例外的是:女人只有一種眼淚,會是男人心中的唯美。那就是男人有所成就的時候,她為他流下心疼而驕傲的眼淚。女人「與有榮焉」的眼淚,才是男人生命裡的光輝。

相對地,男人受到挫折的時候,女人千萬不可以因此而落淚。男人可能因為性格差異,而有下列三種不同的反應:

 

.  他會覺得是自己牽累妳而感到內疚;

. 他會以為妳將因此而看不起他;

. 他會把受挫的問題歸咎於妳,認為就是妳這個愛哭鬼,才把他帶衰。他嘴巴說:「妳就別哭了!」心裡想的卻是:「妳煩不煩呀!」


陳小春「女人不該讓男人太累」歌詞中所唱的:「我找不到天堂,也摘不到月亮,對不起,讓妳失望,妳的渴望,對我是很難。」把男人自暴自棄的心態,寫得很生動。其中還有一句「雖然妳是我的一切,也別讓我感覺,愛妳很可悲。」我常在KTV的包廂裡,聽到許多男人為此而大聲叫好。

所以,我要給女人兩項忠告:

第一,女人若是要哭,不管是真的傷心、還是要逼迫男人乖乖就範,只能在心愛的男人一個人面前獨自默默流淚,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嚎啕大哭,那會弄巧成拙,讓男人覺得丟了自尊、很沒面子,恨不得趕快逃離現場。

第二,女人千萬不要把眼淚,當作征服男人的武器。否則妳一個人的心碎,將變成兩個人感情的破裂。當男人一再覺得疲累,失去所有的耐性,就會千方百計跟這段感情告別。

女人的眼淚,真的很寶貴。常有人把女人的眼淚,比喻成珍珠或鑽石。但別忘了,在男人的眼裡,永遠是物以稀為貴。

自古以來,為了面子,男兒有淚不輕彈。站在現代兩性的較量上,為了求勝,女人也不該輕易流淚。小心!妳的眼淚,只會讓男人覺得很累 。

 

 

鈔票≠ 選票 藍綠打選戰 獻金差很大

 

2010-06-05 中國時報 【陳文信╱臺北報導】
     

台灣選舉究竟要花多少錢?根據監察院報告,去年底縣市長選舉,藍綠政黨捐給黨籍候選人的政治獻金,國民黨以總額二億七百多萬元,遙遙領先民進黨的一千四百萬元,黨庫實力差距近廿倍。

     

監院昨公佈去年三合一選舉「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的收支結算表,包括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選舉擬參選人,共達一千多筆資料。

     

以總投資報酬率來看,民進黨在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席次雖僅贏得四席,遠不及國民黨的壓倒性十一席,但民進黨得票率約四五%,國民黨四七%,民進黨花小錢立大功,投資報酬率似乎比較划算。

     

檢視藍綠兩黨中央「厚愛」的參選人,國民黨由桃園縣長吳志揚拔得頭籌,身為當時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之子,他從黨中央拿到三千八百萬元的補助款居冠,不過,競選總支出也高達近九千萬元。

     

民進黨儘管喊窮,但也在桃園縣下重金,參選人鄭文燦最受關愛獲得黨中央補助金超過五百六十八萬元,競選總支出也逾二千萬元。

     

選情最激烈的宜蘭縣,民進黨候選人林聰賢只拿到民進黨區區兩萬元的補助,遠不如前縣長呂國華獲國民黨的二千萬大手筆,兩人政黨補助金額相差達一千倍;但從選舉結果來看,錢花得多卻不代表得票多,呂國華最後敗下陣來。

     

林聰賢拿黨中央兩萬元卻立大功,彰化縣提名前縣長翁金珠也只獲一萬元補助,但都不及雲林縣長蘇治芬、嘉義縣長張花冠、嘉義市候選人塗醒哲三人來得「自立自強」,民進黨黨中央在監察院的帳面上根本一毛未給,補助款「掛零」。

     

新竹縣選情藍營同室操戈,國民黨提名邱鏡淳,張碧琴最後脫黨參選,結果競選經費「虧最大」:張碧琴出現透支,總計倒貼了一千六百一十七萬元。國民黨籍的台東縣長黃健庭則頗會「精打細算」,扣掉支出還剩餘一千多萬元。

     

最讓國民黨放心的候選人,非連江縣長楊綏生莫屬,僅獲五十萬元補助,同時也是藍綠兩黨提名的候選人中總支出最少者,不到四百萬元。

 

 

多少才夠? 艾倫.艾貝 重新定義你對富有的看法

 

作者:採訪整理╱蕭富元  出處:天下雜誌 438 2009/12

 

安睿理財規劃顧問公司(ipac)共同創辦人、安盛亞太控股集團(AXA)策略長艾倫.艾貝(Arun Abey),兩歲時隨著當記者的父母從斯�蘭卡移民到澳洲。他學的是經濟,當過記者、經濟研究員、出版行銷,也試著自己創業。二十六年前,艾貝和朋友共同創辦安睿,以學術界對行為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研究為基礎,推出結合個人生活與理財的幸福理財規劃。

 

艾貝在全球有兩萬七千名個人客戶,他在替客戶設計投資規劃之前,會先和對方談生活,瞭解他們看重的是什麼,「在為客戶處理錢的時候,也是在為他處理生活,」艾貝體會,金錢與個人快樂密不可分要為金錢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最終得要落實到每個人生活最重要的事情。

 

二十六年來,艾貝經歷過六次金融危機和股票崩盤,公司卻仍然年年獲利,他坦言,紀律才是成功理財的根本法則。他為了掌握金錢與快樂的複雜關係,耗時五年,廣讀艱澀的學術研究,並結合自己實際的投資經驗,完成新書《多少才夠?:重新定義你對富有的看法》(How Much is Enough ?),從經濟學、心理學與生理學等多元角度切入,解釋人如何同時享有金錢與快樂,並且如何透過有紀律的投資理財,達到財務安全。

 

我從三十年理財顧問經驗中發現,人常常把金錢和快樂連結在一起,認為有錢才有快樂。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世界的個人所得增加了三倍,台灣增加得更多,不過,我們的壓力、焦慮和憂鬱程度,卻是歷史上最高。

 

除了慢性疾病,這些國家成年人的最大殺手,就是自殺,青少年自殺率更成長三倍。我不久前到中國,中國愈來愈富有,青少年自殺率也不斷成長。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數量龐大的富裕中產階級,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快樂。

 

先有快樂才有錢

 

要如何同時擁有金錢與快樂?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快樂的有錢人,通常都是先有快樂,後來才變得有錢。

 

首先得承認,沒有錢的確是個大問題,沒有錢,就沒有安全,會不快樂。不過,有五十萬美元或一百萬美元,也不會因此讓你的生活更精采。用光譜來比喻,最左邊是負十,最右邊是正十,負十是自殺,正十是像達賴喇嘛那樣的快樂。沒錢買房子、養小孩,也許是處在負七、負八,安全理財就是讓你從負七到零,這不是說讓你快樂,而是讓你不會因為沒有錢而不快樂。從零到十,牽涉到錢以外的事物,錢只能讓你從負十到零,要從零到十,需要超越金錢。

 

我要說的是,金錢並不能帶來快樂,但是快樂卻能夠讓你擁有更安全的財務處境。要怎麼做?這不是魔術,好像你今天很快樂,明天就會變得有錢。要達到這個地步,必須要兼顧三個面向,第一,你真正有興趣的是什麼?第二,你擅長的是什麼?第三,要如何才能取得足夠的錢?也就說,三者都顧到了,你才可能快樂又不必擔心財務。

 

關於快樂的研究顯示,個人要快樂幸福,取決於持續做自己喜歡的活動,而非擁有多少。也就是說,如果你真心喜歡現在的工作,你就會得到快樂。我父親放棄繼承家族事業,立志要當記者,他不想有錢但不快樂,他要的是不缺錢又快樂。

 

做喜歡做的事  才容易賺錢

 

如果你做的活動不是自己喜歡的,不論有沒有豪宅,是不是開賓士,你都不會快樂。幸福理財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找出能夠讓自己快樂的活動,這些活動也要引發你的內在技能。我所謂的內在技能,是指在使用這些技能時,你是真的很在行,你也願意花時間在上面。

 

重要的是,要確保自己的財務安全。我們活在一個可以靠各種不同的活動賺錢的時代,許多人認為先有錢,才會有幸福,亞洲父母尤其希望小孩當醫生、律師,以為賺了錢,就會快樂。這種想法並不可行,根據研究,憂鬱症比例最高的職業,是商務法律師,做這行報酬很高,是很好的職業。不過,很多人念法律是為了錢,如果是用錯誤理由而去做某件事,最後必定不快樂,不快樂,工作就做不好,最後也賺不了太多錢。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為了興趣工作,雖然不一定會賺大錢,卻會讓你的財務狀況比較安全,因為喜歡工作的人總是會不斷創新,創新也比較容易賺錢。

 

我在澳洲某次演講完,有個聽眾來找我,說他以前就是商務法律師,二十四歲決定放棄法律,改行當詩人。我以為詩人不能賺大錢,但他的財務狀況卻很好。他的詩集不賣錢,可是他想到人在很多場合都需要講話,像是婚禮、喪禮等等,他於是替人寫講稿,每一篇五百美元,因此賺了不少錢,每年有十萬美元收入。他發揮擅長的內在技能,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快樂又改善他的財務,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我常常說,父母送給小孩最好的禮物,不是買「東西」,而是買「經驗」,讓他們去旅行、和人相處、參加創意寫作課程、舞蹈課程等等,從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得到的滿足感遠比東西更大,也可以維持較長時間。這種經驗在和分享時,也容易和別人建立較深的關係。

 

如果缺乏技能,也沒有機會發展,是不是就不能快樂,也不會有錢?

 

增加快樂  不增加支出

 

首先,你一定要量入為出,錢不多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增加快樂,卻不增加支出。現快樂的第一步,是花的錢要比賺的錢少。我提出「快樂套利」的觀念,意思是在不多花錢的前提下,增加快樂的機會,把有限的錢花在最大的快樂上。

 

在現代消費社會,不管你收入高或低,每天離開家,大家都想辦法多賣東西給你,大家都告訴你,多比少好,愈買愈多,到最後入不敷出。但是,多並不會增加快樂。要時刻把持,到底什麼對你最重要?手上有限的金錢,要花在對你重要且能讓你快樂的事情上。

 

高收入者也常常是在寅吃卯糧,美國和澳洲年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人,大部份花掉的錢比賺的錢還多。在花錢的時候,要想得遠一點,例如買車,你可以花多一些錢買更好的內裝,但省下這筆錢,卻可以帶全家去旅遊,或是支付三年的油錢。在選擇怎麼花錢的同時,你是在做一個更好的抉擇。

 

即使是做基層工作,還是可以很快樂,因為你對別人有正面的影響,有意義的付出會增加你的幸福感。最近英國有一項調查說,醫院清潔工對社會貢獻的財富,比銀行家還高。不管在哪個行業,把工作當成是神聖呼召的人,最終升遷的機會也會比較高。

 

以個人理財來說,你需要一個專注於自己的理財計劃,而不是錢的計劃。自認對生活非常滿意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清楚的理財計劃。真正快樂的人,都能掌握自己人生的幾個重要層面:工作、健康、娛樂、社交生活、金錢與人際關係,他們會努力把時間和心思平均分配在這些事情上。我認為,台灣的投資者太偏重房地產,太少投資股票市場,就算投資股市,台灣投資人也是在炒股,而非投資。

 

瞭解生命中什麼事才重要

 

如果明年要做投資,我建議你做一個財務規劃,先寫出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什麼事情對你重要?再看看自己賺多少、花多少,擬定長期的理財規劃,這樣才能知道如何把錢放在短期、中期和長期需求。長期投資要放眼多元化的全球投資組合,可以用我提到的四個主要原則:品質、價值、多元和時間。

 

我注意到,台灣投資者只投資短期,把焦點放在快速賺錢,這對短期投資或許有用,但對長期投資卻不然。要真正投資致富,必須懂得規劃、儲蓄和投資。在理財方面,成熟女性比年輕男性是更好的投資者,因為年輕男性太自信,他們頻繁進出股市,多半根據謠言,而不是品質良好的資訊,他們缺乏紀律,得到的資訊還不足以做出好的抉擇時,就冒進股市。

 

相反地,成熟女性比較願意花時間瀏覽資訊,不莽撞,也懂得依照自己得到的資訊判斷。股神巴菲特就是如此,他主要的投資標的物,讀起來就跟去大賣場採購的清單一樣枯燥,當他徹底瞭解一支股票的品質、價值與遠景時,就會買進並且長期持有。

 

到底多少才夠?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自問:「我生命中到底什麼重要?」有了答案,就會知道多少才夠。如果不知道什麼重要,那麼,再多都不夠。

 

 

是誰讓我們的國家變成這樣?

作假連連,只有人民的感受才是真的!

 

人民感受/治安亮紅燈 警署統計/破案率卻逾8成

 

〔記者黃敦硯、劉慶侯、黃立翔╱臺北報導〕台中市槍聲連連,當街輾屍嗆警,民眾觀感不佳,輿論抨擊不斷,上任不到十個月的警察局長胡木源因而丟官,掌舵邁進第九年的台中市長胡志強卻越戰越勇,在角頭命案發生之後強調,以每十萬人的「全般刑案發生數」而言,台中市去年進步到第十六名,排名在台南市、臺北縣、臺北市、高雄市之前,算是「五都之冠」。

 

針對胡志強以「刑案發生數據」自詡,警界人士指出,台灣的治安數據已被「美化」,帳面上的成績有「灌水」之嫌,若以失真的數據自豪,實無意義。

今年二月破案率105%

 

警界人士指出,治安好不好,最重要的是「人民的感受」,而非數據,因為感受是真實的,而數據卻很容易作假;尤其台灣的刑案數據,「發生數」向來偏低、「破案數」常常偏高,一來一往,數據就「美得嚇人」;且因各縣市惡性競爭,弄得各地警方拚命「製造」好看的治安數據,於是出現令世界各國啼笑皆非的超高破案率,連警方自己都看不下去,直呼:「能不能別再搞這種自欺欺人的遊戲了!」

 

「破案率」是將全般「刑案破獲數」除以「刑案發生數」的數據結果;只要把發生數壓低,破案率就會提高,要壓低發生數很容易,比如「吃案」就是警界熟知的伎倆之一,案子吃得越兇,發生數就越低,相形之下,吃案較少的縣市就「吃虧」。

 

台灣的治安,吃案有多兇?看看先進國家的刑案破案率,大多不到五成,而台灣近十年的破案率,卻宛如當年經濟起飛般年年飆升,到九十八年已突破八成,等於每發生一百件刑案就破獲八、九十件,這種驚人的高破案率,卻和民眾的治安滿意度背道而馳,到底被吃掉多少案件、有多少犯罪黑數?只有天知道。

 

治安政策必須依循治安實況而施為,如今數據卻無法顯示真實狀況,一位高階警官語重心長地說:「上級想看什麼數據,我們都變得出來,但它無助於治安,民眾的感受也不會變好。」

 

據警政署統計,台灣的全國刑案破案率,九十年為五十五.二五%,九十三年破了六成,九十六年衝破七成,去年一舉突破八成,達到驚人的八十.七二%,但灌水的態勢尚未停止,今年一至四月破案率再攀高至八十三.二七%,其中二月的破案率竟達一○五.二六%,此一「治安奇蹟」令人咋舌!

 

警政署表示,破案率逐年飆高,是因破獲率較低的案類如竊盜案件,發生數減少,而高破獲率的案類如賭博、妨害風化等發生數增加,使得破獲率逐年升高。

 

但是看看外國破案率,美國聯邦調查局未計算全般刑案,僅統計「暴力犯罪」與「財產犯罪」,前者破案率不過四十三.一%,竊盜等財產犯罪更只有十七.六%;再看日本,全般刑案破案只有三十二%,中國的香港地區也不到五成,即使不是先進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其破案率也只在四成五、五成五之間。

 

警界人士私下承認,台灣的治安數據和治安真實面嚴重脫節,除了壓低發生數的老毛病之外,也和計算手法有關;警方不僅把逾期遲報、補報的破案數,積案的偵破,都納入當季計算,甚至把查獲毒品、取締酒駕的案類也統統算進去,但緝毒、酒駕這兩類案子有「發生即破案」的性質,破案率等於百分之百,如此拉抬,難怪「全般刑案破案率」因而衝高。

 

先進國家不到五成

 

犯罪學者葉毓蘭建議,警政署應修改統計方法,不要執著於「全般刑案破案率」,而應參考美國作法;警改會發言人馬在勤也質疑數字的真實性,他表示,破案率到底是拿來「給自己高興」,還是為了「給長官開心」大家心知肚明。

 

一位警官說,破案率應和先進國家一樣,針對不同性質的刑案予以分門別類,分別統計,才能瞧出端倪;並針對分項作每年評比,才能分析出各地治安應改進、加強的,是那一個區塊。

 

 

台中黑道角頭槍殺命案》疑是中國殺手 隨觀光團來去

日月潭是中國團來台的重要觀光地點,槍殺台中市角頭翁奇楠的兇手,一路驅車至日月潭棄車,自此失去蹤影,檢警懷疑殺手化身為中國遊客,從容離境。(資料照,記者林明宏攝)

v:shapes="_x0000_i1026">

命案疑雲

 

專案小組研判 假觀光真暗殺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槍殺台中市角頭翁奇楠的兇手,一路驅車至日月潭棄車後,自此失去蹤影,殺手究竟如何脫身?專案小組大膽研判,殺手可能隨中國團入境台灣,短暫脫團犯案後,再回團從容離境;檢警正針對日月潭附近飯店、民宿,全面調閱案發前後的旅客住宿資料,若研判屬實,將是台灣治安史上首宗中國殺手「假觀光、真暗殺」的重大刑案。

 

槍擊命案隔天,專案小組就在日月潭的朝霧碼頭找到犯案車輛,隨即針對歹徒行兇後,車輛離開現場到日月潭的路徑,調閱沿途監視影帶。

 

旅客交通資料 檢警全面過濾

 

據瞭解,五月廿八日案發當天下雨,殺手棄車後往何方走?警方過濾朝霧碼頭附近暨日月潭聯外道路的監視器,卻未發現其他接應車輛,研判殺手可能是中途下車、早一步被接走,或是故佈疑陣,誤導警方辦案方向。

 

近日專案會議,有成員大膽研判,兇手若是來自中國的境外殺手,有可能利用來台觀光的方便之門,入境台灣,利用白天脫團,由台灣共犯接至台中市犯案,行兇後再載殺手趕到日月潭和觀光團會合,並隨團觀光完畢後堂而皇之搭機離境;至於接應駕駛的台灣共犯,棄車後,也可能直接搭客運離開日月潭。

 

專案小組認為此研判符合邏輯,已派員赴日月潭的飯店、民宿,調閱相關旅客投宿資料。

 

因案發當天正值星期五,在日月潭投宿的中國、台灣旅客人數不少,警方抱回一箱箱的住宿資料,正埋頭搜尋蛛絲馬跡;至於命案的幕後主謀,警方不排除是曾被翁趕出門的「叛幫護法」所主導。

 

 

珍惜你已"習慣"的人
 

習慣,就是時間累積而來的一種動作。早上,我總是走進7-eleven。走了走,東選西選,還是選回了每天吃的三明治。

進到辦公室坐下後,總是開了機收信,然後放歌,看了看,上選下選,還是聽起了那首最愛聽的。


開始寫程式前,總是洗了洗杯子走近飲水機,看著瓶瓶罐罐,最後還是拿了一包就走。


人生總有很多的選擇。每天要面對的選擇,很多。吃什麼,做什麼,玩什麼,看什麼
....雖然妳每天都在做選擇。

不過,總是
...總是...會選回妳每次選的那個。因為習慣。

習慣,是時間累積而來的一種動作。情人間常說:「我對妳不再有愛,都變成了習慣了。」其實,習慣並沒有什麼不好。它讓妳自然的去做。自然的去想他,自然的去愛他。


當妳已經不覺得自己在付出時,也許妳覺得,妳己開始習慣,有他陪伴在妳的生命中,那才是真的愛。有什麼不好?


習慣
我一直認為,很多事情開始要一個人獨自去做時,就失去它的意義: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吃飯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看書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工作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散步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回家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聊天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商量事情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發呆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喝咖啡
習慣了兩個人一起
..........
開始一個人很多快樂都不再了
...

請珍惜妳身邊所有

把握任何一個美麗的機會
失去了就不再了
...

現在請妳回想一下,妳習慣的那個人,是不是讓妳感覺很熟悉,就像家人一樣?這種感覺,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擁有的,應該好好的珍惜。


也許有天妳失去了,才會明白這個人,在妳的心理是佔了很大的位置。好緣份是很神奇的東西,它只送給用心去經營的人。


所以好好的對待你已經習慣的那個人吧
!!!

 

 

台灣自由民主的日子還能走多遠?

 

吳文迪——從袁紅冰先生的新書《台灣大劫難》印證我長久以來對台灣的未來的憂慮

 

一、台灣應該嚴肅面對的問題

 

對現在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台灣自由民主的日子還能走多遠?」應該是一個必須很嚴肅面對的問題,也可能會是一個很令人驚心動魄的問題;然而事實上,對目前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幾乎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問題;而,這個現象才真正是一個大問題。

 

這讓我聯想到發生在5年多前,2004年12月26日的南亞海嘯;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誰也沒想到會有一個6層樓高的大浪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掩撲過來,在幾分鐘之內就奪走了15萬條人命…(後續又死了約8萬人)。以目前的科學技術,遠處深海地震導致的海嘯本來是可以有預警的,這些人命中,有很多本來是不必被犧牲的;然而,預警機制在當時並沒有被設立,因而本來可以對付的天災卻產生了這麼淒慘的結果。

 

在台灣,避免捲入臨頭大難的預警機制在哪�?

 

二、台灣的盲點

 

過去近二年來,我問過很多住在台灣的人,不管政治背景是什麼顏色,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認為中國會在未來幾年「統一」台灣,所有的人都認為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黨輪流執政在台灣已經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人認為台灣會在未來幾年內失去自由與民主,尤其是沒有人警覺到中國共產黨政府事實上已經相當程度控制了台灣,更沒有人警覺到他們對台灣的控制每天都在加深、加廣、加強之中;而幾乎所有的人都認定,即使台灣完全被中共控制,他們的生活也不至於會有什麼不得了的改變。

 

很多台灣人以為民主是個不歸路,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再倒退回去的。假如沒有外來的幹預,這個看法很可能是正確的;然而,天真的台灣人卻有意無意的忽視那個極欲把台灣一口吞掉的中共政權的意圖。

 

我也不斷的嘗試誠心的以很多事實來提醒、警告我的台灣朋友們大難即將來臨;然而我的好意,不是被嗤之以鼻,或是引來無謂的抬槓,也是完全被當作耳邊風。直到讀了袁紅冰的新書《台灣大劫難—2012不戰而勝台灣》,才瞭解到我並不是在杞人憂天,所有我在擔憂或懷疑的事,竟然都很清楚的在這本書中得到驚人的印證,中國共產黨政府(袁紅冰書中稱之為「中共暴政」)的確是在長期而積極的、廣泛而無孔不入的、專責而各部門協力的、近乎傾全國之力的把「解決台灣問題」當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在作。

 

為什麼?因為中共暴政認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已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68頁,第6行起﹕「…台灣問題的解決,關係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生死存亡,關係到共產黨的生死存亡,…」

 

為什麼是現在?因為中共暴政認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時機已成熟,並且中國內部即將進入危機期而必需把重大矛盾引向外部﹕

 

86頁,倒數第1行起﹕「…我們處於戰略機遇期,但也處於改革深化,深層矛盾將逐步暴露出來的時期。…」

 

中共把「解決台灣問題」當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在做;相對的,台灣人卻普遍的對「讓台灣免受中共統治」這件事並沒有甚麼興趣,更不必談是否有甚麼認知與對策了。

 

像這樣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的大課題,本來應該是執政者當仁不讓扛下來的責任;然而,很不幸的,台灣目前的執政者,事實上卻是敵人的馬前卒,只會多方替敵人佈線、鋪路;在野的民進黨卻仍然深陷在失去執政權的泥沼中,黨員們也還是在「誰都不服誰」的傳統中,沉醉在把對同志的鬥爭解釋為「民主」的作為而不可自拔;一般的人民卻在「顧三頓」越來越困難的生活中載浮載沉。

 

在台灣,沒有多少人有心思去探討中共會不會「解決台灣問題」,也沒有心思去探尋中共是否正積極的在「解決台灣問題」,更不可能去探查中共如何多管齊下的正在逐步「解決台灣問題」,或探究到底中共「解決台灣問題」已經達到了甚麼樣的成果。

 

三、台灣的致命弱點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是非不明的地方,尤其是「大是大非」。從清朝時期各種「械鬥」的流行開始,從來就是「只問立場(族裔、語言、來歷、信仰、姓氏、…),不問是非」;加上視錢如命,「只要有錢賺,卵葩(陰囊)割去嘛(也)嘩(叫)讚(好)!」,台灣人一向就只配被外人統治。

 

中國(更正確的說,是中國共產黨政權)是台灣唯一的敵國;常識上來說,「通敵」應該是人人得而誅之的;然而在台灣,很詭異的,「通敵」的行為不但不會有罪,反而公然是致富致貴的捷徑,甚至還可以當上「最高領導人」。當人人都不明是非,不把「通敵」當一回事時,敵人當然一定會把握機會對你長驅直入、直搗黃龍、而置你於死地!

 

台灣人雖然能吃苦,流汗打拚成習慣,天性堅韌不拔;心腸也是好到不行(好到出錢出力把敵人養大);腦筋世界第一流,歷年國際發明獎得到的獎項拿到手軟,別國選手聽到台灣有人參賽就害怕;然而,卻完全沒有足夠的「智慧」和「膽識」去建立自己的國家。好多人到現在亡國在即,卻不思捐棄成見、團結對外,還只會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計較、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拍桌對罵。

 

台灣一向就是「有人,沒才」,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不自私、胸襟大、氣度寬、膽識足、智慧深、眼光遠、學識廣、才幹高、行事穩健、處事圓融、遇事沉著、知人善任、又能調和鼎鼐的領袖人才。(註﹕全世界223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中,有173個人口比台灣少,台灣事實上是第50大 ﹕ HYPERLINK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popul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population。台灣人口不算少,只是真正的領袖人才還沒出現。)

 

四、中共對台灣的控制

 

經過了十幾年的努力滲透,中共對台灣的控制,只要稍微用心觀察,在目前的台灣社會各階層,都可顯而易見的看到其成果;連沒在台灣居住過的袁紅冰都有生動而深入的敘述﹕

 

96頁,第4行起﹕「…我們看到——歷史也必然看到了,眾多國民黨的政客、馬英九與其政府的官僚、利慾熏心的文人,以及俗不可耐的電視名嘴們,都在隨者中共的謊言歡歌醉舞;他們試圖讓台灣人相信,對中國人犯下重重反人類罪行、造成一次又一次重大社會悲劇的中共貪官汙吏集團,已經天良發現,洗心革面,由嗜血的暴政變成樂善好施的菩薩,從而將給台灣帶來豐饒的財富和永久的和平安寧。」


第159頁,第6行起﹕「台灣社會正在形成對待與中共有關問題上的『自律』現象。…這種『自律』現象在投資大陸的台商中滋生、蔓延,現在已經廣泛滲入台灣內部的社會各階層。」


第168頁,第8行起﹕「…於是,便有台灣教授學者熏熏然、陶陶然、昏昏然,不知今夕何夕,…混不覺把真心真情獻給中共集權…」。

 

而袁紅冰沒有寫到的,例如各種媒體、大小企業、乃至「黑衣人」、坐檯女郎、各類宗教人士、…、甚至於你熟識或不熟識的鄰居們,你知道其中有多少根本就是「中資」?是「赤色」的?有多少是已經明目張膽的在替中共宣傳、跑腿、辦事的?還有多少是時間一到就必須直接或間接聽中共命令行事的(兩蔣時代叫做「匪諜」的)?

 

中共對台灣的控制,就像造成南亞海嘯的那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大浪,已經無聲無息的形成,並悄悄地撲向在陽光下戲水的人們。也像是那一大鍋逐漸加溫中的水,即將煮熟還在其中自由自在游來遊去的鴨子。

 

五、中共統治下的人民生活

 

至於在中共暴政統治下的人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住在台灣的人也沒有人認真去探討,這本書中倒是提到了不少,如﹕

 

49頁,倒數第1行起﹕「中共權貴市場體制的經濟奇蹟,就是建立在對遍佈中國城鄉大地的數億『農民工』奴工般的勞作進行冷血剝奪的機制上。」


第51頁,倒數第2行起﹕「…中共政權為維護極權政治體制而推進的經濟高速發展,也高速把中國變成不適於人類居住的毒氣污水之鄉。在東亞大陸這片廣闊地域上發生的自然環境遭到毀滅性破壞的悲劇,必將形成對整個地球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致命威脅。」


第61頁,倒數第3行起﹕「…中共暴政現在允許人們有瘋狂追求物慾的自由,有道德淪喪、良知泯滅的自由,有聲色犬馬、奢侈淫亂的自由,卻絕不允許中國人擁有政治的選擇權和思想言論、精神信仰的自由。」

 

台灣一旦被中共統治,這些就是將來生活的寫照。其中最嚴重的是「自由」的喪失。自由就好像空氣一樣,當到處都充滿著它而張口可得的時候,人們是不會珍惜它的;人總是愚蠢到要面臨窒息的時刻才會體會到隨時隨地可以呼吸是很珍貴的,更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

 

五、          中共把「解決台灣問題」當作一件大事在做

 

中共不僅是把「解決台灣問題」當作一件事在做,事實上是當作一件大事在做,是當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在做。為甚麼?因為中共暴政認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已經威脅到他們的生存。在中共內部,這件事已經被提昇到「生死存亡」的層次在看待;他們已經體認到,台灣自由民主的發展進程對中共暴政的威脅已經到了非得先下手置台灣於死地不可的地步;否則,等台灣的自由民主廣泛傳播到中國大陸,深入中國人民的心中時,他們只有等著被推翻,等著去死。

 

因此,中共暴政要解決台灣問題是認真的,是全面性、戰略性、有明確的指導原則、而且有嚴密的計劃的,有指定的單位專門負責統籌與計劃並得到充分授權,可以靈活調度與協調各部門照著明確的目標去執行各項細節。

 

全面性、戰略性,有明確的目標與指導原則,舉例如下﹕

 

86頁,第8行起﹕「…是胡錦濤授意,由令計劃統籌的三個工作小組擬定的。…」
第88頁,第4行起﹕「… 一系列具體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統戰方案,……其對人性弱點之洞察、考慮問題之全面、分析判斷之冷靜、權謀思辨之詭詎難測,等等都全然是高度理性的產物——沒有偏頗的激情、沒有極端的衝動,只有冰冷如鐵的堅硬的邏輯。」


第100頁,第4行起﹕「動之以情,實之以利,歸之以名」)。(第106頁,倒數第1行﹕「要有打有拉,打要一擊必中,不留餘地;拉要培養感情,成為朋友。」
第110頁,第5行起﹕「…所以,現階段在和民進黨的交往過程中,…要懂得『欲取故予』的道理,也要理解民進黨人員的苦衷,他們是要靠說台獨來拉選票的,真搞他們沒有這個膽量。…」


第129頁,倒數第4行起﹕「…可只要實現了市場一體化和經濟一體化,我們就立刻在兩岸關係上取得了具有決定性的戰略主動權,…在控制臺灣的經濟命脈之後,我們的政治意志,就決定了台灣的政治意志;…」


第133頁,倒數第4行起﹕「…確定了利用台商進行統戰的五個主要方面﹕…」
第140頁,第9行起﹕「中共對台灣的政治圖謀十分明確,即把專制的鐵鏈套在自由台灣的頸項之上。」


第1! 53! 頁,第2行起﹕「… 台灣信眾的宗教信仰的根也在大陸,進行宗教統戰工作要牢牢把握這個關鍵,使台灣信眾心繫大陸,情繫大陸,魂歸大陸。在兩岸政治統一之前,要率先作到宗教統一。…」


第190頁,第5行起﹕「只要我們重點作好同美國的外交利益的交換,就具備瞭解決台灣問題的國際條件。」


第211頁,第5行起﹕「…越是想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越是要作好軍事鬥爭準備。…」)。


第218頁,倒數第5行起﹕「…務必做到通過台灣的選舉制度,實現我們黨和中央政府對台灣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實際控制。」

 

有嚴密的計劃,舉例如下﹕

 

107頁,第4行起﹕「 2008年七月,中共對台辦公室為實施《解決台灣問題的政治戰略》,製定出具體方案。 」


第189頁,第4行起﹕「2008年七月,根據胡錦濤的指示精神,中共外交部制定出對美和對日兩個外交策略方案。」


第230頁,第7行起﹕「根據中共的規劃,台灣社會民主黨定於2012年春台灣大選之後,至新當選的「總統」接掌權力之間公開註冊,宣佈成立。」

 

有指定的單位專門負責統籌與計劃並得到充分授權,舉例如下﹕

 

70頁,倒數第3行起﹕「在2008年台灣大選還沒結束之前,胡錦濤就已經指令其首席幕僚令計劃統籌,王滬寧副之,組建一個寫作組,以國民黨重新執政為前提,起草解決台灣問題的新政治戰略。」


第173頁,第8行起﹕「福建的中共宗教文化統戰部門要縝密構思,精心組織與媽祖有關的大型活動,…成為宗教文化統戰的前沿陣地。」

 

靈活調度與協調各部門,舉例如下﹕

 

93頁,倒數第3行起﹕「…該決定還要求,在中共統戰部協調下,工商總局、稅務總局和國家旅遊局要確保二O一二年徹底解決台灣問題之前,每年赴台旅遊人數達到五十萬左右;…」


第118頁,第8行起﹕「…二OO六年,由中共組織部、統戰部、公安部、國安部、總參二部抽調的人員,共同組成『台灣社會民主黨籌建工作組』,全面負責這項任務的實施。…」)。。」


第145頁,倒數第2行起﹕「…而海西大通道的建成,可以使大批登陸部隊,不到十個小時之內,便能從江西山地的藏兵洞中趕到廈門港和湄洲港,直接搭乘事先雲集在港口內的民用船舶,發起渡海作戰,從而達到戰役,甚至戰略的突然性。」


第176頁,第7行起﹕「二OO八年七月,中共組建了『對台灣黑社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中共公安部副部長、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局長孟宏偉,另由國家安全部十局選派一名副局長作副組長。這個小組直接向中共中央書記處負責,…」)。

 

七、危機意識與大是大非

 

面對中共的大謀略與嚴密而不著痕跡的攻勢,不要說去扭轉乾坤,台灣能做到最低限度的「自保」嗎?以目前台灣的現況與當前的國際形勢來看,答案其實是相當悲觀的;這是一個危機。

 

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應付危機的準備,更可怕的是連危機意識都沒有。孟子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袁紅冰寫這本《台灣大劫難》來警告台灣,並不表示他對台灣有甚麼特別的感情;他只不過不希望台灣這個華人世界�唯一出現過的自由民主的曙光被中共暴政撲滅;從書中可以感受到他心存借由台灣自由民主的發展而期望有朝一日也能讓所有中國人民享受自由民主的大是大非。

 

所有的台灣人,即使不能認同他這個大是大非,最起碼也應該要有「讓台灣免受中共統治而能保有自由民主」的大是大非。這個大是大非應該就是台灣所有居民的最大公約數——最起碼的共識,在這個共識之下,個人或團體間的小是小非還有甚麼好爭的?若有任何爭執發生時,雙方都應該立刻升起「危機意識」,先冷靜的問一下自己﹕「我的堅持,對於讓台灣免受中共統治有幫助嗎?」然後在這個共識之下,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進一步的說,所有的台灣人都應該隨時升起「危機意識」而主動思考﹕「我要怎麼做,對於讓台灣免受中共的統治才有幫助。」以及﹕「我這樣做,對於讓台灣免受中共的統治有幫助嗎?」當大部份的台灣人都能經常這樣在思考,那麼,台灣就可能有機會躲過這個大劫難。

 

我尤其希望台灣目前與未來的檯面上的人物都能經常這樣在思考,也帶動所有的台灣人養成這樣具有「危機意識」與「大是大非」的思考習慣。那,台灣大概就有救了!

 

轉載於http://taiwanun.com/blog/請點選以下連結

 

http://taiwanun.com/blog/2010/05/04/%e5%8f%b0%e7%81%a3%e8%87%aa%e7%94%b1%e6%b0%91%e4%b8%bb%e7%9a%84%e6%97%a5%e5%ad%90%e9%82%84%e8%83%bd%e8%b5%b0%e5%a4%9a%e9%81%a0%ef%bc%9f/<

 

 

戒指

 

「戒」掉「指」責別人的手。

 

有一次,聽到一位牧師對即將步入婚姻的新人說:「戒指」就是「戒」掉「指」責別人的手。這句話對我有如當頭棒喝,讓我對「戒指」的定義有新的詮釋。俯首看著自己手上戴著的結婚戒指,原來它除了是定情物之外,還有另一個提醒,就是「戒掉指責別人的手」。

 

回想結婚五年多,每次與老公吵架,幾乎都與「指責」有關。


「你怎麼一直看電視?」


「你怎麼忘記倒垃圾?」


「你怎麼那麼晚回來?」


「你怎麼不幫忙做點家事。」

 

面對我的指責,老公原本都默默接受,久了,他心裡頭不舒服,開始反駁。原本只是雞毛蒜皮小事,但兩人都不想輸,在言語上你來我往,結果越說越激動,最後竟是相吼,不是我氣得奪門而出,就是他大聲關上房門,兩敗俱傷。事後,我總是懊惱萬分,為什麼不好好溝通?


「指責」必有一方贏一方輸。然而,婚姻並不是要爭那一方贏那一方輸,而是要雙贏。爭什麼?吵什麼?其實大家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如果能多用體諒替代指責,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

 

現在,每當我又想指責老公或孩子時,「戒指」就會像暮鼓晨鐘提醒我,少責備,多體恤,這對婚姻和家庭絕對有益處。

 

戒指可以廣泛運用在個人行為上,多自省自然就少指責。

 

 

雄中學生總統府 !!!

 

 

    何致晴 ( 就讀 高雄中學 )

 

六月五日,在高雄的光榮碼頭晚會中,我聽到蔡英文說:「人民不知道馬政府要把台灣帶往哪裡」。雖然事實是如此,但是更明確地說:「人民都很清楚馬政府正把台灣帶往一條名為統一的不歸路」。

 

例如ECFA,中國日前再次正式聲明,反對台灣與他國簽署官方協議。上週,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則說,簽署FTA不需先有ECFA,不是要先獲得中國准許才能與台灣簽署FTA。一前一後,打破馬總統與政府「先有ECFA後有FTA」的宣傳論調。沒想到,總統府對於薄瑞光的談話,不但沒有積極回應FTA,還竟然說出「必須要看國際現實」的反駁!

 

我認為所謂國際現實就是:就算有了ECFA,中國仍然會反對台灣進一步的國際經貿關係開展!現在,即使中國巴掌已經甩來,馬政府仍天真的認為跟著中國就一定會走向世界。人民怎麼能不因此而覺醒?

 

兩年來,兩岸關係已經從穩健中求發展轉為躁進,馬政府不可能跟中國談完經濟後就關上制度性協商大門,即使總統口口聲聲任內不談統一,但是從六三三到不選黨主席,這些選前的承諾一一跳票,而馬政府沒有一次為了跳票負起責任,在這個情況下,誰有把握「不統」不會跳票?

 

人民都很清楚在馬英九的帶領下,終極統一是無可避免的路。現在,人民可以利用手中的五都選票傳達不想走這條路的政治訊息!台灣的下一步,五都選舉將非常關鍵,屆時就是用選票制裁馬政府「終統」路線的最佳機會。

 

(作者 就讀 高雄中學)

 

 

聰明與智慧的差異

 

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 ──俄國文學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某家公司為了賑災,要求每個部門都發動捐款活動。各部門主管之間產生一種很微妙的競爭心態,大家都希望自己領導的部門是捐款最多的。 

 

業務部的主管在所有部屬面前率先捐出一萬元。接著對大家說:「想參加捐款的同仁,請把錢交給我,我會逐一登記清楚。」大家的參與都很踴躍,每個人至少都捐了一萬元。 

 

募款結束隔天,這名主管被叫入老闆辦公室。他心想,老闆一定是要誇他募到很多錢,忍不住沾沾自喜。不料,老闆的臉色十分凝重:「聽說你強迫業務部同仁,規定每個人至少要捐一萬元?」 

 

原來,表面上業務部的人都「慷慨解囊」,私下卻是怨聲載道。大家都抱怨,主管已經「放話」說自己捐了一萬元,又是記名捐款,誰捐了多少一目了然,誰敢捐得比他少,得罪了主管,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主管慌了,連忙跟老闆解釋,但他也承認,自己的行為的確有疏失,帶給部屬很大的壓力。

 

老闆聽完後,點點頭說:「企畫部募到的善款比你們還多,而且我沒有聽到一句抱怨。你要不要請教一下企畫部經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業務部主管同意了,老闆於是把企畫部經理叫進辦公室。 

 

企畫部經理說,自己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只是在辦公室的角落放了一個捐款箱,讓大家自由奉獻。等大家都捐得差不多了,自己再捐出一萬元。 

 

「聽起來沒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啊?為什麼你們部門能收到這麼多捐款,而且沒有人抱怨呢?」業務部主管疑惑地問。 

 

「道理很簡單。很多同事跟我說,一開始,他們其實只投了一百元,後來聽說我捐了一萬元,便開始反省自己,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應該可以為災民付出更多,所以大家又陸陸續續投進了許多錢。」企畫部經理回答。 

 

業務部主管聽了,佩服得頻頻點頭。 

 

老闆拍拍業務部主管的肩膀,說「聰明的人用最短的時間讓事情完成,智慧的人卻用最短的時間讓事情圓滿。」 

為什麼主管同樣捐出一萬元賑災,卻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因為業務部的主管帶給人許多壓力,雖然有效地使同事掏出錢來,卻是「不樂之捐」,讓捐款的美意蕩然無存;企畫部經理用智慧啟發部屬的良知,讓他們自己思考「我是不是也可以付出更多」,因而樂於奉獻,這才是真正的「拋磚引玉」。 

 

想要對方「聽話」,委婉的方式、柔和的態度,往往比強制的命令、疾言厲色更為有效。無論我們是想跟難以溝通的伴侶、叛逆的孩子,還是冥頑不靈的同事從零開始重新建立良好關係,都沒有例外。方式錯了,事倍功半;方式對了,事半功倍。

 

──摘編自 《日子再苦,我還是原來的我》沙發書坊提供

 

 

苦日子來了? 富士康兩度調薪 台商大嘆低工資結束

 

鴻海集團在大陸的富士康公司兩度調薪,樂了基層員工,卻苦了所有台商,因為當初到大陸佈局就是看中低廉工資,現在富士康的大動作讓台商的成本支出再添壓力。台灣區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焦佑鈞認為,恐怕會引爆電子廠撤廠、外移南遷,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甚至建議,台商乾脆提高自動化。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金口一開,富士康員工薪水三級跳,但也引爆了台商大海嘯。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表示:「還是用自動化、機械化或是製程的改善等等,這個真正是考驗老闆和中間幹部的時代。」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則說:「繼續加工的部分可能會流到東南亞,或是越南印度去,也證明中國大陸低廉的工資時代已經結束了。」

 

佈局大陸就是看中低廉的勞工成本,富士康加薪效應樂了基層員工,隨之而來的壓力卻苦了所有台商。台灣區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認為,大陸成本不斷上揚,3至5年內,台資電子廠勢必外移南遷,選擇印尼或是越南這些勞工更便宜的地方。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也強調,富士康的大動作勢必造成全國性跟進,對台商而言弊大於利。

 

不過,大同集團董事長林蔚山說:「整個人密密麻麻的,有時候會有壓力這樣子,當然它提高價錢對EMS(電子專業代工)也許會有影響,對其他產業不這麼有直接影響。」

 

即使衝擊最大的是勞力密集的電子代工業,但包括仁寶、廣達等大廠完全不想隨之起舞,就算大陸工資上揚是長期趨勢,畢竟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台商苦撐經營,加不加薪可不是郭台銘一句話就說了算。(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黃宇潔、馮柏誠)

 

 

富士康事件--21世紀新"沈崇"案?

 

"富士康跳樓"事件被媒體披露以後,立刻引來中國海內外同仇敵愾地討伐和鞭撻。筆者也曾加入過文字討伐的行列。今天與國內朋友通話,談起了"富士康"事件,朋友對此事有另一層看法。聽了朋友的情況通報,立刻想起了樣板戲《智取威虎山》最後一場欒平指著"假胡彪"楊子榮對著座山雕那個片斷,"你們都中了中國奸計了"。中國海內外是否幾乎無一例外的上當了?我對朋友說,那麼請你把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你們國內對事情的瞭解和分析用文字表現出來,對事情不甚瞭解的人容易犯"隔山買牛、矮子看戲"錯誤,你的說明也許是一個補救。很快,朋友的文字稿形成了。請看下面的部分,原封不動,原汁原味:

 

前一段時間關於"富士康跳樓"事件的報導鋪天蓋地,引發了全球對富士康這個血汗工廠的聲討浪潮,並有將這個聲討浪潮進行到底的趨勢。但突然間中國國內對富士康的聲討驟然消失。據消息說是中國宣傳部門奉命停止了對富士康事件的報導,並要求中國各媒體召回報導該事件的記者,中國作出這一半途而廢的戰略調整是有原因的。 

 

富士康作為一家台資企業在中國是成功的,它是世界第一的代工廠,同時它和中國所有工廠一樣是一家血汗工廠,它的成功是建立在殘酷壓榨中國工人的基礎之上的。而在其冤家被中國樹立為民族工業品牌的比亞迪,工人的境遇也同樣悲慘,卻無人報導。比亞迪在發展初期為了迅速做大做強,從富士康挖走了400多名技術和管理人員,並以此竊取了富士康的許多秘技,搶佔了富士康一部分的市場份額,沒幾年比亞迪的王傳福一度成為中國首富。這使得郭台銘很是不滿,將王傳福告上了法庭,案件在三四年裡從深圳中院到廣東高院走了一大圈,郭台銘沒有一次勝訴,但郭台銘不肯甘休要繼續上訴,郭台銘這就犯了大忌,得罪了中國。你想王傳福的比亞迪是反映中國改革開放輝煌成就以及民族工業崛起的一面旗幟,你富士康說到底是個外來戶,有點不識相,敢往中國樹的旗幟上抹黑。 

 

搞鬥爭中國是世界第一高手,要搞垮你先要搞臭你,於是開動御用輿論機器,各路記者蜂擁而至,長篇短篇報導不斷,萬箭齊發,萬炮齊轟,大有置郭台銘於死地的架勢,搞得郭台銘滿頭大汗臺灣與中國兩地來回跑,真快有點招架不住了。可突然間箭停了炮歇了,這可出乎人們的預料,難道聲討富士康這樣的血汗工廠錯了嗎? 

 

原來在聲討富士康暗助比亞迪的同時,富士康事件也使中國工人認識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中國和資本家的極大侵害,應當起來為自己的權益抗爭。於是中國廣東佛山本田;中國上海夏普;中國無錫尼康;中國雲南紅河洲巴士公司司機;中國河南平頂山棉紡織集團;中國北京凱萊大酒店等地方相繼爆發抗議和工潮,中國本想要好好整一下富士康,想不到弄巧成拙,搞得工潮四起,抗議不斷,弄不好就要玩火自焚,危及政權穩定,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於是趕快叫停聲討富士康,偃旗息鼓,富士康得以逃過一劫。 

 

以上事實說明 :

 

1.中國的處事原則是以鞏固其專制政權為標準的,不會顧及民眾的利益。

2.中國的經濟環境及社會環境沒有公正可言。

3.中國社會由於不公在各個方面積累了很深和大量的矛盾,隨時都有一觸即發的可能。

4.中國工人正在覺醒,一旦行動起來並產生聯動效應的話,中國將發生顏色革命。

 

 朋友心似明鏡,對"富士康事件"洞若觀火,所以才有以上這些文字。

 

我們再來看中國的能耐。中共一九十高齡老黨,二十世紀世界兩大邪惡之一,政治操作手法精明�熟,爐火純青,玩弄心地善良蒙昧少知的中國普通民眾於鼓掌之中,如小菜一碟。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到底是日軍肆意挑釁,還是中國國民黨守軍意外走火,到現在還都是各執一詞,莫衷一是。近年有資料發掘,說是劉少奇領導的中國華北局有意開火,為的是好讓日軍和蔣介石幹起來,中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1946年的"中國沈崇事件"轟動全國,矛頭直指美蔣。現在早已解密,純系子虛烏有。不過美蔣關係變化了,中國國民黨後來也被趕到了臺灣島上去了。這樣的政治技巧,中共在建政以後一路用來,屢試不爽,"富士康跳樓事件"再用一回也不為過。

 

不過為了比亞迪王傳福,動用媒體煽呼,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事情做得就是"殺雞用了宰牛刀",太不值得,反而引火焚身了,雖然忙不迭地澆滅可以燒死自己的熊熊大火,一身焦臭味還得有時日才能散去。

 

 

為什麼愛得愈深,痛苦就愈強烈?----宗薩欽哲仁波切

 

每次演講,我總會遇到千奇百怪的問題,記得有一次有人問我:「為什麼愛得愈深,痛苦就愈強烈?」這是很普遍的問題,而且我相信這個問題困擾著各個年齡層的人。

 

當然,這裡所謂的愛,除了愛情之外當然也包括親情。


曾有人告訴我一個發生在巴黎的真實故事。

 

一個年輕的高中女孩從小乖巧聽話,是父母師長心中的好孩子。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她認識了一位男孩,這男孩自幼失去父母,從小在缺乏愛和關懷的環境下長大。他脾氣火爆到處惹事生非,個性衝動的他,在學校裡常因小事就對同學暴力相向,最後終於被學校開除。


女孩與他相戀之後,逐漸受他影響而與父母漸行漸遠。

 

男孩則因為逞兇鬥狠的個性使得他無法謀得一份固定的工作,於是他想離開法國到國外重新開始新的人生。

 

為了籌措旅費,男孩說服女孩以出賣肉體的方式賺錢,等存夠錢二人一起出國重新開始。

 

女孩被說服了,心想:只要二人能永遠在一起,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

 

女孩開始她的皮肉生涯,當她賺足旅費交給男友時,男孩卻只買了自己的機票遠走高飛。

 

他告訴女孩,他已無法和她骯髒的身體相處。

 

這是一個在現代社會中時有所聞的背叛故事。

 

假設這個故事的發展是:二人一起出國開創新生活,而男孩卻在他國另結新歡。

 

這個為了愛可以拋棄父母、出賣肉體的女孩,為愛犧牲一切,當她知道男孩移情別戀時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這份愛是建立在貪著和佔有的薄弱基礎之上,那女孩的反應就會是勃然大怒而非誠心祝福。

 

這也表示她所做的犧牲是為自己的貪念而非對方的快樂。

 

這個結論很殘忍,卻是不爭的事實。

 

男女相戀時海誓山盟,愛到至深至切時甚至可以為對方犧牲生命。

 

我們一般認為的愛情定義就是希望對方能快樂,奇怪的是:當其中一人另有新歡時,大多數的人都不會誠心獻上祝福,而是不計一切代價想拆散對方挽回頹勢。

 

如果為了愛一個人連最寶貴的生命都可以不要時,當對方找到另一個可以給他更多快樂的人,我們為什麼要生氣、憤怒,甚至不惜兩敗俱傷呢?這樣說並不是要給負心的人藉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聲聲說的「愛」是什麼?

  
熱戀中的男女總希望二人能永遠不分開,想盡一切辦法要把對方綁在身邊,只要一分開就感到痛苦,會用盡各種方法追蹤對方的行動。

 

雖然嘴上說是關心,其實不過是為滿足自己的佔有慾望,當貪念愈來愈多、多到無法滿足時,我們就會因為達不到而產生痛苦,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愛一個人愈深,痛苦也愈深的道理。


貪著就像是一種迷幻藥,常有美麗的外表作裝飾,當我們被以愛做掩護的貪著纏上時,就墮入五�霧中無法看清事實。

 

熱戀中的人很難用理智去分析眼前的這個人是否真正適合自己,眼裡看到的儘是對方優點,因為分不清愛和貪著的界限,一心一意只想讓對方完全屬於自己,而結婚似乎就是滿足這念頭的唯一方法。

 

婚後佔有對方的貪念減少、激情慢慢消失,這時才會用理智看待生活,婚前對方的優點在此時完全消失不見,兩人開始互相埋怨,抱怨對方與婚前判若兩人。

 

其實眼前的人並沒改變,只不過當初並沒有靜下心來用理智判斷而已。

 

當生活中充斥著不滿與抱怨,當初愛得你死我活的兩人,最後可能落到對簿公堂終至分道揚鑣的結局。


自己是個出家人,不曾品嚐過愛情,但我也曾檢視自己是否真正瞭解愛和貪著之間的差別。

 

記得到印度求學不久,我至親的外婆過世。外婆以高壽往生,遺容安詳,就佛法的觀點,我應該為外婆的重生而感到開心。因為從許多跡象來看,外婆應該會轉生到一個好的來世。

 

在生前年邁的外婆不能自由行走,耳不聰目不明,身體就像穿了八十多年的舊衣,在生活上帶給她極大的不便。而今她終於可以換上新衣,而我不但沒有給她祝福卻傷心不已。

 

後來我冷靜下來看外婆的辭世,才發現我傷心是因為我再也不能享有外婆的關愛,我的痛苦完全是出於貪著那份關愛而產生,失去和外婆相處的種種,讓我感到難過。

 

當我分清楚自己傷心的原因時,我的悲痛很快地釋放了。

 

     
我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愛情,不需要有愛的對象。

 

人在這世界上必須有愛的對象,因為這是支持我們生存的力量,而是應視「愛」為一種尊重。也就是與某人相處時,所帶來的種種美好回憶是來自於兩人和諧的結果,所以快樂的一半功勞應歸功於對方,

 

加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快樂,所以尊重他人的立場是非常合理的。

 

與任何人相處時,如果對方臉上充滿了憤恨或內心悶悶不樂,我們也無法自在地享受歡樂,他方與自方的安樂是一體兩面的,所謂的「愛」或是「希望他人快樂」的理念,實在是具體的理由,況且獲得最大利益的是自己。


內心充滿真愛的人是沒有煩惱,沒有痛苦。

 

以我而言,我愛的對像是這世上無量無邊的眾生,是我以外的每一個人,因為要讓別人得到快樂,我必須更努力,這對像是支持我生存和努力的方向。
 
如果希望伴侶成為支援你的力量,理智選擇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冷靜地分辨愛和貪著之間的差異,觀察對方是否真正值得信賴。

 

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我們貪著的衝動超越理智,就無法看到對方的缺點,即使知道缺點,也可能因為過分執著而給予美麗的藉口,這往往是未來痛苦的根源。

 

如果我們觀察到對方的缺點,而這個缺點是可以接受的,這種透過瞭解而產生的關係,將是未來穩定生活的力量,日後就不會因貪著、無法滿足而痛苦了。



〈快訊〉侵佔機密外交款項 陳水扁獲判無罪

 

更新日期:2010/06/08 15:05

 

前總統陳水扁的機密外交案,去年9月遭特偵組起訴後,經過將近9個月的審理,今天下午3點進行宣判,陳水扁獲判無罪。

 

機密外交案,前總統陳水扁被特偵組起訴,但沒有具體求刑,下午宣判結果出現大翻盤,陳水扁獲判無罪。

 

臺北地院庭長黃俊明:「合議庭今天經過審理結果,認為沒有證據證明陳水扁有涉嫌犯了業務侵佔的犯行,因此判決他無罪。

 

理由最主要是,他所領取的外交機密費以及禮品及交際費等等,都是外交部的業務單位,依照歷任元首出訪,都會編列的,要餽贈給國內外人士的費用,整個審理過程中,檢察官沒辦法提出證據,讓合議庭來相信陳先生所領取的費用還有剩餘。

 

另外也沒有證據證明說他領取的這些費用,有部分款項流到他的小孩陳致中在美國的帳戶裡面,合議庭依照這個角度,認為既然檢察官所舉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總共有公務侵佔新台幣美金33萬元,因此合議庭判決無罪。」  

 

雖然今天陳水扁並沒有到庭聆聽,但他的支持者還是到場聲援,當宣判無罪時,支持者聽到拍手叫好,但法庭外也有抗議民眾鼓譟。

 

同案的被告還有邱義仁和高英茂,但已經分案審理,因此今天沒有同時進行宣判。

 

當初檢方起訴的罪名是貪汙治罪條例的侵佔罪,最高可達無期徒刑,不過法院審理後判決陳水扁不涉及侵佔,因此無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我們對我建交國同台灣開展民間經貿往來不持異議,但堅決反對同台灣發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 // 中國明確拒絕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官方經貿協議(FTA)。

針對大陸方面反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說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今(1)日表示,貿易是台灣的生命,兩岸同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是Wto成員的權利,也是台灣發展經貿的契機。其重點在於開展台灣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貿往來,增進台灣的經濟利益。我們一貫要求中國大陸當局不要阻撓台灣與貿易夥伴洽簽Fta。

插圖:戰地記者

個人心情 台灣關懷 全球資訊 網路生態 @DATA CLINE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