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

Friday, March 26, 2010

Âà±H¡ã¾¥°ê¤j¦ëµn¥þ²y­º´I ¥®¦~§Y®i²{ÁÈ¿ú¤Ñ¥÷ ¡]¸­¶³¦à¡^

天天動腳趾五分鐘
 
您想要延緩老化、永保青春嗎?每天只要簡單的動腳趾五分鐘就可以了。想試試看嗎?請您點選附加檔案-天天動腳趾五分鐘.pps,從人家的經驗中去吸取日月精華吧....。
 
KAGAYA精美圖
 

 

老李兵法啟示錄

    

老包      2010.3.17 

 

親愛的讀者,上星期談到「雪融的時候最危險」,我以從事政治觀察的經驗,發現國民黨這種民主發展中最難馴服的惡勢力,一旦面臨人民唾棄、歷史淘汰的壓力時,就如同雪融之際,既帶來人們期盼春天來臨的訊息,但也潛藏著強大破壞性殺傷力。 

 

我因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重蹈二○○四年底,國會全面改選,泛綠陣營該贏未贏覆轍。在那一次的慘痛經驗中,我也發現民進黨事實上存在著一個不好的現象:那就是它良好傳統的合議制已遭到架空,全黨唯阿扁馬首是瞻,民主政黨的節奏,就圍繞著他一個人,他的一念之間,就可以把全黨耍得團團轉。這就讓綠營在面對民主的邪惡勢力時,露出了很大的破綻。現在也一樣,蘇貞昌現象的產生,意謂某種節奏失衡,「搶拍子」隱憂浮現,有待黨中央重新找回節奏感。當然我也無意過度解讀綠營的戰鬥危機,只是衷心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一窮二白的身分,一定要遠離驕氣,才不會讓選民產生疏離感。 

 

而在另一方面,馬英九就像個末代貴族,一言一行如同夜晚的獨白。他強推ECFA,並不獲社會認同,中國北京當局,看他落寞,就拋出一個「讓利」說,試圖幫他營造一些人氣。這一來,馬政府雖然感到窩心,台灣民眾卻深覺受辱。曾幾何時,台灣竟落得必須仰人鼻息,看中國施捨的地步?台灣人歷經六十年的含辛茹苦勤勞持家,我們本來就是一個國民所得高過中國人好幾倍的國家,現在只因選錯了總統,就必須像個乞丐般,去向中國低聲下氣,「謝主隆恩」,感謝人家隔海拋來的一句「讓利」口惠了,實在非常的不值。馬英九有龐大的統派媒體護航,但他的民意支持度仍在三成以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在他的末代貴族獨白中,其實也可以找到答案──他去探望一個老兵出身的「外省」作家,由於自覺氣味相投,就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秘密,說他的名字就是來自「膺九」,「服膺九州」的意思。而既然是服膺中國,六十幾歲了仍不敢或忘,其相對應的,人們也很快就可以得到「心無台灣」,或「背棄台灣」的理解了。因此,馬政府大鬧人才荒,或內閣閣員紛紛下臺,也就不令人意外,因為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去為一個喪失信仰、背棄人民的政府,貢獻心力的。 

 

統派媒體為了替不得民心的馬政府,轉移民怨焦點,最近就重操舊業,將十多年前分化綠營,指控某些綠營菁英是「爪耙子」的老步數,再拿出來數落一番。按照邪惡勢力在十多年前所說的版本,綠營中只要對民主運動有積極性貢獻的菁英,都可能是他們口中的爪耙子,我記得為數約有一、二十個,而那時敢於跳出來和他們對嗆的,也很快會被列入名單(我也被「後補」列名過)。近日他們鎖定的是謝長廷,又透過施明德之口,指有兩個人「以上」,當過民進黨主席的,都是黑名單。對這些邪惡集團來說,這是一種下駟鬥上駟,穩賺不賠的媒體戰。然而時代真的不一樣了,這一次的台派陣營(包括台派媒體)顯得非常成熟而沉得住氣,絕不跟隨魔音起舞;我看這一來,這些統媒就著急了,有時會情不自禁大罵出口,說「這麼重要的事,綠營為什麼都不跟進?」看得我甚覺有趣。 

 

當這統媒抱怨我們不跟進時,這就對了,顯示我們的團結意志,也正在日益成熟中。台派人士經過這些年的生聚教訓,其實也都深解和這些假中國人週旋的原理,那就是和他們談什麼轉型正義都是沒用的,中國人的政治鬥爭哲學,就是成王敗寇而已,哪有什麼道理可講?以邪惡集團所膜拜的主公,蔣家強人蔣經國來說,早年他是蘇聯共產國際的成員,在蘇聯當過「綠卡」名人,也娶了蘇俄老婆,但老K在台灣,還不是義正辭嚴要我們「反共抗俄」?那個時候,又有誰敢去質疑蔣經國是「爪耙子」? 

 

而關於施某人的激越演出,我個人也有過被騷擾的經驗。大約十五年前,我被聘任經營「黑白新周週刊」(新台灣週刊之前),有一天施某人端著一張臭臉跑來找我,口氣嚴厲質問我:「聽說這本雜誌是國民黨李登輝,拿錢給你辦的!你今天要跟我解釋清楚」,我當時深覺被冒犯、被羞辱,就沒好氣的跟他嗆回去:「我為什麼要跟你解釋什麼?我是媒體,你們是我監督的對象,而且我的工作都是白紙黑字,要接受歷史檢驗的,你要管我什麼?」我會那麼生氣是有原因的,當年他在坐苦牢時,我是唯一在報紙寫文章聲援他的,另一方面我也用激將法消遣剛當總統不久的李登輝,勸李不要繼續關施,後來在各方壓力下,李登輝就特赦了施某人,沒想到他今天回過頭來「咬」我…… 

 

不過對照他在扁案期間,破口辱罵他的大恩人高俊明牧師,我的遭遇就不算什麼了(我們的人生,都不可能像高牧師那麼慈悲偉大)。然而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小插曲,我覺得寓意深遠,很值得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李登輝特赦施某人時,監禁施某的地方是三軍醫院(施某長期絕食,醫院為他灌食,是特別設置的牢房),那天施某人就耍賴拒絕岀院(獄),他的理由是「我拒絕被特赦,我是無罪的,沒有赦免的問題」,這一番話說來頭頭是道,看起來也很正氣凜然,但怎麼辦呢?大夥兒就僵在那裡。就這樣僵持了幾個小時,我相信在那棘手的過程中,獄方一定有向總統府老李請示要如何處理,因為接下來的峰迴路轉,就是典型的「李登輝兵法」,施某人很快就馴服了。 

 

那天僵持幾個小時後(跑來迎接施的綠營好友,全像個傻瓜在那邊枯等施的表演,全不知如何是好),獄方顯然接到了指令,就笑嘻嘻的,故作神秘狀跑來跟施說:「既然你不想走,那你就留在這裡好了,我們先走了」,說完,監獄人員全部撤退,一個也不留。哈哈,多麼有趣的故事,那個愛炫又愛逞英雄的施某人,找不到耍賴的對象,到最後還不是乖乖跟著眾親友離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不陪他玩,他就像個小丑般「晾」在那裡了。很奇怪的是,當年他那麼在意我雜誌媒體「資金背景」,但如今他又跟有中資背景的統媒那麼水乳交融,真不知道是何道理?我看施某出獄後的人生,也太多這種對恩人糾纏不清、得了便宜還賣乖整人把戲了,三軍醫院的故事,算是一部預告片而已。 

 

西元二○○二年,謝長廷在高雄競選市長連任,施某也跑去參選,試圖造成綠營分裂、藍營得利之局,所幸高雄人並不想陪施某玩這種把戲,謝長廷才能連任成功,也才有現在備受高雄人稱頌的南方奇蹟、愛河奇蹟、世運驚奇、亮麗捷運等等。總之,最高境界就是:別理他,我們先走,去做我們自己的事。哈哈,這是老李兵法給我的啟示。 

  

 

沒頭沒尾的捷運文湖線

 

3/24/2010 01:13:00

 

捷運文湖線在去年7月郝龍斌市長倉促搶通下,大小問題不斷,車廂擁擠難耐,行車電腦更不時當機,捷運變成了「劫運」,而更離譜的是文湖線是一條沒頭沒尾的捷運。目前大臺北捷運系統以淡水線和板南線為主幹,再輔以文湖線。但文湖線在南港端無法與板南線接軌,在大直端,文湖線已通到劍南站,卻無法與一箭之遙的淡水線相通,完全喪失捷運轉乘的效應。幾經查證,才知這是由於馬英九的短視近利加上周錫瑋的顢頇無能所致。

捷運內湖線在扁市府曾規劃採高運量,由淡水線士林站經至善路到故宮再接到今天的劍南站,其他路線與文湖線相仿。但馬英九上臺後,要一條在他任內興建、通車的捷運,而改採中運量和現行的路線,從此淡水線與文湖線就斷了線。

蘇貞昌擔任臺北縣長時提出「捷運環狀線」,其中的北環在士林大直部分採原內湖線高運量的路線,讓文湖線與淡水線終於有機會連起來。「捷運環狀線」原採BOT方式興建,並於民國102年完工。周錫瑋入主北縣,原案全部推翻,結果五年就要過去,計畫還在幕僚單位打轉,行政院迄今尚未核定。政治人物可以無能,但民眾不願再等,在此強力要求文湖線儘速延伸至捷運士林站,使臺北市北區各生活圈連成一氣,再創發展新契機。

 


 

796番~古寧頭大捷60周年 當年功臣之一 :根本 博中將

 

古寧頭大捷60周年╱日顧問曾參與古寧頭戰役

 

【聯合晚報╱記者高淩雲/臺北報導】

 

今天是古寧頭大捷60周年,國史館在古寧頭大捷30周年時,出版古寧頭大捷史料,其中有陸軍12兵團司令官胡璉留下的「泛述古寧頭之戰」,胡璉稱,民國38年10月26日抵達金門時,曾見到當時的福州綏靖公署主任湯恩伯與日籍顧問根本博參與戰事,這是在政府出版的史料中,最早出現日軍參與古寧頭戰役的記述。

 

國府遷台後,蔣中正總統為了加強對共軍作戰,私下聘請侵華戰爭時的日軍將領,成立白團,在臺北石牌設立訓練機構,協助國軍幹部的訓練,後來因故中止。

 

日本陸軍將領根本博是在白團成立前,國府撤離大陸前後,就已經與國府軍隊合作,湯恩伯因為也是留日背景,故能與根本博溝通。不過,有關日軍將領參與古寧頭戰役的正式文獻,並不多見。

 

胡璉生前留下的戰爭記述中,留下他親眼見到根本博與湯恩伯同在金門參與古寧頭戰事的敘述,胡璉稱根本博是湯的顧問。當時金門守軍22兵團司令官李良榮、25軍軍長沈向奎、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都在。

 

國共內戰期間,國府18軍被稱為陳誠的嫡系部隊,外號是土木系,但是胡璉回憶提及,他到台灣找陳誠要武器,提撥給18軍,陳誠不同意。找國防部也不給,後來是聯勤司令部提醒四川還有裝備,胡璉找了飛機把武器運出來,18軍才能增援金門古寧頭。這段胡璉的敘述,一方面顯示當時局勢混亂,部隊搶裝備,手中有裝備,都不願撥給他人,也似乎是澄清國府有嫡系部隊的傳聞。


年初和老婆去了她大學姐妹淘金門老家玩,當地的人雖然已經兩岸大三通,中國即將統一的氛圍下,老一輩的人還是稱呼解放軍叫匪軍,當他們代著我們去他們在823砲戰被解放軍濫炸的祖厝已經剩下一堵磚牆時....仍然可以感受到到那股憤怒難遏.

台灣一個根本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的外島,自古以來金廈才是一體,當年共軍為攻下國民黨軍在東南的軍事力量,讓無辜的金門老百姓飽受戰火摧殘,還得忍受接下來50年的戰地政務軍管,沒有建設一切只為國民黨的"反攻的跳板"做準備.

我敢打賭在解嚴前他絕對不敢講這樣的話,因為那是多麼大逆不道啊 Laughing大三通之前的小三通讓金門人打開了通往金廈的契機,算是對金門人歉意嗎?

1949年10月有一個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林保源(根本 博),他原本是日本帝國支那派遣軍華北方面司令官拜中將,他在1945年無視日本政府的無條件投降,繼續在華北和蘇蒙紅軍作戰,並抗拒八路軍接收,戰後老先生以德報怨未以戰犯起訴他,隨即北遣返日本.

1949年國民黨在中國兵敗如山倒,老先生派人到日本遊說根本 博復出,協助國民黨共同抗共,根本 博旋即偷渡到台灣(當時日本受美國軍管),到達台灣時所受待遇並不好,因為當初力邀他來華助戰的閻錫山雖貴為行政院長,但閻的政敵陳誠則為台灣省政府主席,'當然不會對根本博有什麼好印象.

國民黨撤退到重慶時,即使根本 博也無力回天,於是他便建議湯恩伯將還留在大陸各地作戰的國民黨軍隊撤退到舟山/一江山/大陳/金門/馬祖作最後的防線拉長與共軍的對峙空間.

1949年根本博到了金門10月加入湯恩伯的 166團實際參加戰鬥,原本老先生的戰術是想"殲敵於海上",但根本 博反對,他主張先讓國民黨軍撤退,讓共軍登陸金門,再利用美援的空軍將共軍的船艇炸毀,使其無退路,只好深入內地進行巷戰困獸鬥,此時國民黨軍隊原本要採包圍策略,以"火海"圍共軍.根本博卻主張國軍打開一個缺口,讓流竄的共軍順著缺口直撲北海岸,以等待救援.就在國民黨軍以空優阻斷共軍的海路撤退計劃,數萬計的共軍只好在灘頭,在無遮蔽無掩護之下任由國民黨軍屠宰,沒死的也被俘,沒有一人回到大陸....


據日後參與此役的老兵回憶根本博不是坐在指揮所裡,而是在戰場上直接指揮作戰.和日後協防台灣的美軍顧問團,只顧(看管)而不問(死活),防止國民黨偷偷打回大陸做法完全不同.


1952年因為根本博在台灣的"戰績"引起駐日美軍最高司令部的注意,最後施壓日本政府讓根本博回日本,在此期間根本博的手下也因為爆發貪汙案在愧對負責之下,向老先生請辭回到日本,1966年5月24日在日本鬱鬱以終.

到現在還有不少金門老人還記得這位留著平頭,穿中國軍服卻不會中文的人,但根本博對金門和台灣的功蹟,卻在打倒倭寇打倒小日本鬼子的聲浪中繼續淹沒在歷史記憶的草叢中...... 
 

 

短 評-白忙一場

 

·                                 2010-03-24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臺北市敦化南、北路腳踏車專用道,目前已成雙輸之局。因汽、機車佔用單車道情況嚴重,單車根本難以暢行,所以單車族不領情,照樣騎人行道;汽、機車族則因車道減縮,壅塞嚴重,怨聲載道。

    

臺北市政府擔心這爛攤子影響年底市長選舉,計畫改成「假日」腳踏車專用道,平時則開放汽、機車使用。

    

這單車專用道造價近億元,原意是要供單車通勤之用,以節能減碳,遺憾的是,規畫不良,竟淪為休閒型的假日單車專用道。

    

而且,問題還沒解決,這單車專用道並非專用,單車族飽受汽、機車威脅,即使假日恐怕也未必會使用,所以其實已形同廢物。花花綠綠,忽寬忽窄,醜陋不堪的「假日」單車專用道,繼續存在將一直提醒市民,規畫者的無能。

    

錯誤的決策,確實比貪汙更可怕。公務員貪汙個千萬元,已是十惡不赦;但,如此決策讓近億元如同丟進臭水溝,卻是水波不興,諸官無事。

    

我們當然知道,官員不做事比做錯事更可惡,不過,決策、規畫如此粗糙、荒唐,難道沒人須負責?都不用道歉嗎?

 


 

新鮮人怨:薪資被拉低 像打雜的 

 

張舒婷╱臺北報導

 

 

政府為了拯救失業,推動大專生企業實習方案,但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高達五六.一一%新鮮人認為,政府推動的「二十二K」方案,對於就業市場沒有直接幫助。多數學子也坦承,待遇如此微薄,只能先「騎驢找馬」,一旦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就跳槽。

 

去年自台大中文系畢業的「小婉」(化名),為了學以致用,透過「二十二K」方案進入一家出版社工作。不過由於小婉家住宜蘭,考慮到兩萬二的月薪無法支付在外租屋與生活開銷所需,只好每天花長達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通勤上班。

 

小婉無奈地說,進公司前,老闆把話講得非常動聽,答應會將她培訓成專業編輯,實際上工後,她卻覺得自己活像個「打雜小妹」,每天忙著接電話、打電話、搬東西、打掃,有時老闆還會臨時要求例假日加班支援公司活動,也不另外支付加班費。受不了這種待遇,今年二月她提出辭呈,開始找下一份工作。

 

自某國立科大資工系畢業的劉姓男同學,去年七月在科技公司實習,擔任業務,雖然公司已承諾,一年後將聘任他為正式員工,但一談到自己做的是正職工作,月薪卻只有兩萬二,仍十分無奈。「這項計畫可能對某些畢業後不知道要做什麼的學生有好處,但還是影響我們談薪水的本錢。」

 

去年畢業於清雲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的廿二歲王小姐說,兩萬兩千元的月薪,比兼職工作薪資還少,工時彈性也更低,故她情願放棄尋找一般正職。王小姐現在擔任泰式料理餐廳工讀服務生,一個月平均工作一百九十小時,時薪一三○元,每月進帳兩萬五千元,一個月內還可休六到七天假。

  
 

要怪自己,別怪聯合國

 

◎ 傅雲欽 (律師 / 建國廣場負責人)  2007.07.27

 

陳水扁總管這幾天說「全世界192個國家,唯一不能參與聯合國,還不是聯合國會員的只有台灣而已(見陳總管7月24日出席國際扶輪社例會講詞)。」又說:「聯合國卻對台灣築起高牆,長期將其排除在外,猶如政治性的種族隔離(見陳總管這次入聯申請書所載)。」這話乍聽之下,會使人血壓升高,憤憤不平,覺得聯合國不講理,很可惡。傳統獨派有些人甚至千里迢迢,跑到紐約聯合國大廈或日內瓦WHO總部去抗議。但聯合國真的不講理嗎?國際社會都在欺負台灣嗎?

 

先從全世界有幾個國家談起。陳總管說「全世界有192個國家」,有誤。就聯合國的會員而言,到目前為止,共有192個會員國,加上以觀察員身分加入的「微型國家」梵蒂岡,總共有193個。如台灣是國家,則全世界應有194個國家。

 

加入聯合國要具備什麼條件?依聯合國憲章第4條第1項規定,加入聯合國的條件有五項:(1)是國家,(2)愛好和平,(3)願接受憲章所規定的義務,(4)有能力履行該義務及(5)有意願履行該義務。由此看來,好像加入的條件蠻嚴格的,好像菁英國家才能加入。

 

其實不是如此。聯合國有會籍普遍化(Universality of U. N. membership)原則,就是說希望所有國家,不管是民主國家或專制國家,進步國家或落後國家,大國家或小國家,都能納入這個大家庭,並以此作為彼此互動的平臺,以避免「漏網之魚」在外面不受約束,破壞世界秩序。

 

聯合國難得有拒絕新國家加入的情形。曾經有剛獨立的新國家受母國的一時阻撓,但新國家只要撐得住獨立的局面,母國就很難以長期一手遮天,干犯眾怒。換言之,只要是國家,而且想加入聯合國,最後終究能加入。除非這個國家本身不想加入。例如瑞士因永久中立的不結盟立場,一直不願加入,遲至2002年經過公民投票後才加入。

 

聯合國憲章第六條規定,聯合國之會員國中,有屢次違犯憲章所載的原則者,大會經安全理事會的建議,得將其除名。但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只聽說過有會員國憤而主動退出,例如印尼曾於1965年1月20日退出(但第二年9月19日又重新加入),不曾聽說過有會員國被聯合國除名(聯合國1971年的2758號決議是將來自臺北的中國代表逐出,以北京代表取代,不是將中國除名)。曾有很多會員國耀武揚威耍流氓,侵犯其他會員國,違犯憲章。但聯合國只是用武力或非武力的方式制裁他們而已,沒有予以除名。因為除名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賦予流氓國家不遵守憲章的自由,更加恣意妄為。這也是會籍普遍化原則的具體實踐。

 

所謂會籍普遍化原則,簡言之,就是「撿到藍子裡的就是菜」原則。東撿西撿的結果,正如陳總管所言,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加入了,除了台灣──如果台灣是國家的話。

 

台灣難以加入,是哪裡出問題呢?上述入聯的五項條件,台灣符合第2項至第5項,應無問題,蓋台灣比有些所謂「流氓國家」的會員國愛好和平,也比一些只有幾萬人「鳥不生蛋」的小會員國有能力履行憲章所規定的義務。

 

台灣難以加入聯合國,所欠缺的條件就是第1項。也就是說,台灣不是國家,因此不能入聯。這次聯合國秘書處基於「一個中國」政策,將台灣的入聯案退件,足以證明這點。台灣不是國家,這是聯合國的政策認定,可說舉世公認。

 

因此,不是「全世界的國家,只有台灣不能加入聯合國」,而是「全世界的國家都加入聯合國。台灣不是國家,故不能加入」。聯合國沒必要獨獨對台灣做政治性的種族隔離。我們不可聽信傳統獨派大罵聯合國欺負台灣的說詞。

 

台灣人覺醒吧!台灣政客反省吧!不是天快塌下來了,是我們自己站歪了。

 

台灣到現在還難以加入聯合國,要怪台灣自己不站正。台灣人民要先認識台灣不是一個國家,再擁護一位有擔當的獨派掌權者,宣佈獨立,使台灣成為一個國家,而不是去怪罪聯合國或國際社會。千里迢迢去聯合國抗議,不如在台灣向無能政府抗議。

 

台灣敢宣佈獨立,而且挺得住的話,聯合國遲早會讓台灣加入聯合國。到時台灣如不加入,就會如陳總管在這次入聯申請書中所說的,「聯合國的集體運作機制將出現缺口」。聯合國一定會拜託台灣加入。

 

如台灣不敢或不願宣佈獨立,那加入聯合國不只是「難」而已,簡直是「不可能」。這又怨得了誰呢?

 


  

台灣人民擁抱「一中憲法」,自作孽,勿怪人

 

傅雲欽 (律師 / 建國廣場負責人)  2010.03.24

 

中華民區憲法是1946年由全中國的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355人在南京制定。這些國民大會代表包括台灣省選出的連震東、李萬居、黃國書、張七郎、郭耀廷、顏欽賢、林連宗、林壁輝、鄭品聰、高恭、謝娥、南志信、洪火煉、劉明朝、吳國信、簡文發、陳啓清、紀秋水共18人。

 

1947年228事件後才不久,被殺剩的台灣人民又選出一群台灣省的國民大會代表立去南京參與第一屆國民大會,緊接著台灣人民又選出一群台灣省的立法委員去南京參與中國的第一屆立法院。

 

請問在這種情形下,當時的台灣人民有無表達台灣歸屬中(華民)國的意思?

 

傳統獨派不是常把「人民作主」、「人民自決」、「主權在民」掛在口上嗎?關於台灣的定位,還有什麼國際法的原理原則比人民的意思更高階、更有效、更有正當性的?台灣人民願意台灣歸屬中(華民)國,還提開羅宣言有無效力、美國總統杜魯門怎麼說、舊金山和約怎麼說幹什麼?

 

1948年,因中共革命,全中國的第一屆國民大會的代表又在南京制定中華民區憲法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49年以後,這個臨時條款由逃到台灣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與立法委員,俗稱「老賊」)及後來少數在台灣補選、增額選出的國民大會代表在臺北數度加以修正,但一直維持「一中」的架構。

 

1991年4月,「老賊」國民大會代表擋不住民主化的壓力,將臨時條款改名為「中華民區憲法增修條文」,明定國會(國民大會及立法院)要全面改選。1991年12月國民大會全面改選以後,增修條文被由台灣地區選出的國民大會代表(可稱「新賊」,很多是民進黨籍的)修正了6次。

 

增修條文明定台灣為中華民區的一省(第9條),中華民區領土包括大陸地區(第11條)。請問:台灣人民於國民大會全面改選後,有無表達台灣歸屬中(華民)國的意願?

 

全面改選之後的國民大會認同「一中憲法」,不是嗎?請問:國會全面改選是如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說,使台灣成為獨立的國家?還是相反,使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更具有合法性、正當性?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見陳水扁2010.01.06「台灣的前途,你我的責任」一文),還是掩耳盜鈴,睜眼瞎說?

 

台灣人民擁抱「一中憲法」,這是鐵的事實。居然有一些人昧於事實,常抱怨國際社會矮化台灣。如有什麼地方說「台灣是中國的一省」,他們就去抗議鬼叫(見下列剪報)。其實,國際社會是根據中華民區憲法說的,哪有矮化台灣?!台灣從來沒有長高過,根本沒有矮化的問題,只有長高的問題。

 

自作孽,自己不長高,卻怪別人矮化,那些抗議的人真是泄世泄眾。他們抗議國際社會之前,要自己先掌嘴,怪自己為何選出國民大會代表去擁抱「一中憲法」,訂出「台灣是中國的一省」的條文才好。

 

奉勸那些無知的愛台人士,與其質疑國際社會為什麼寫「台灣省」,不如質疑中華民區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為什麼寫「台灣省」吧!

 

 

 

自由時報 2007-1-16

 

台灣赴韓交換學生登錄證的國籍被註明為CHINA (TAIWAN),讓南韓教授認為他們是中國學生,學生也覺得有「喪權辱國」的不舒服感覺。(記者洪臣宏翻攝)

 

〔記者洪臣宏╱高縣報導〕南韓政府發放台灣交換學生登錄證,國籍卻註明CHINA(TAIWAN),被當地教授當成中國學生,他們感到很丟臉不甘「喪權辱國」,集體向發證單位抗議未果,希望外交部能向南韓表達嚴正抗議。

 

文化大學赴南韓慶熙大學的多名交換學生,近日向已畢業的韓文研究所的學長吳左傑反映,指南韓政府發放的登錄證國籍註明CHINA(TAIWAN),讓他們無法接受,雖曾向發證單位抗議,但不受重視。

 

吳左傑指出,他曾在大學、研究所期間二度前往姊妹校(慶熙大學)當交換學生,各有一年時間,二年前返台之前,登錄證上的國籍還只印TAIWAN,現在TAIWAN之前加上CHINA,簡直就是把台灣當作中國一部分,讓人無法接受。

 

他說,為此南韓大學教授誤以為台灣交換學生都是中國籍,讓學弟妹覺得「喪權辱國」、「很丟臉」,南韓政府對其集體口頭抗議也不理不睬,他們在國外沒有申訴管道,希望台灣政府幫他們發聲。

 

他表示,登錄證為方便長期居留人士的臨時身分證,返台前須繳還南韓政府,許多學弟妹在加印CHINA之後,都不太想拿登錄證,不過怕護照遺失更麻煩,只好勉強使用,但心裡就是「不舒服」。

 

吳左傑多名同學、學弟妹將登錄證以數位相機拍照,透過電子郵件寄給他,希望他代為向台灣政府反映。吳左傑強調,這已經涉及主權問題,政府不該坐視不管,外交部應該發表嚴正抗議。

 

外交部查證 南韓受迫中國施壓

 

〔記者王平宇╱臺北報導〕針對台灣人民在南韓「外國人登錄證」上的國籍問題,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昨日表示,外交部多年前即接到過類似訊息,前任外交部長簡又新任內,甚至召見過韓國駐台代表表達關切與不滿。外交部也訓令駐韓代表處,持續就此事進行交涉。

 

知情人士指出,中國也可能對其他國家施壓,類似的情況仍可能在他國發生,政府宜及早制訂整體政策,以全面因應可能的變局。

 

根據外交部查證,南韓是受到中國壓力,才將我名稱改為「中國(台灣)」,二○○三年七月,韓中兩國在青島舉行的例行性領務部長會議,中國即在會中要求南韓再度確認此事,於是韓國領務單位才決定,將台灣人國籍欄統一改為「中國(台灣)」。

 

據指出,由於登錄證是南韓政府核發的文書,屬南韓內政,因此我方迫使南韓改變的籌碼有限。原本南韓考量台韓復航及我在釜山設置辦事處等問題上,對此事還有所顧忌,但相關問題陸續解決後,目前南韓即正式以「中國(台灣)」作為台灣旅韓人士的「國籍」。

 

據指出,南韓方面當時是以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類似作法,作為更改台灣人「國籍欄」的依據,不過資深外交官員也反駁,這其實只是「自找下臺階」。如果南韓重視對台關係,也可以比照美國等國家做法,直接稱我國民的國籍為台灣。
 

  

德國台灣留學生抗議德外長媚中

 

自由時報  2008年2月2日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慕尼克—柏林一日報導〕想跟中國交好,何必出賣台灣?德國外交部長史當麥爾(Steinmeier)近日的言行引起台灣留學生的激烈反應,除了我國官方已經表達正式的抗議之外,台灣留學生連同德國在地協會正醞釀著相關抗議行動,以讓德國外交部知道,其不顧人權亦不尊重台灣人民自決行為的言論,違反了台灣人民的意志。

 

台灣留學生給德國外長發出的信函中表示,貴國官方網站在一月廿二日的新聞稿中重申聯邦政府的一中政策並提到「西藏以及台灣皆屬於中國的領土」。對此台灣學生表示嚴重的抗議更要求澄清。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過去沒有,現在也不是。像是台灣曾經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繳過稅嗎?台灣人民曾經受中共解放軍徵兵嗎?德國公民要到台灣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館獲得有效的台灣簽證嗎?

 

留學生信函中表示如果德國外交部無法肯定地回答上述任何一個問題,就請收回其錯誤的聲明並就此向台灣人民道歉。同學會歡迎各界寫信至該同學會聲援或上同學會的網站一起出聲討論(http://www.taiwanische-studentenvereine.com/discuz/index.php)。

 

台協會、台灣婦女會以及歐洲醫事聯盟已經聯手讀者投書給法蘭克福廣訊報,嚴正表達旅德台灣人的不滿。另外也正溝通在柏林外交部前抗議靜坐可能性。

 

旅德僑胞學人柏林示威抗議德國一中政策

中央通訊社  2008/02/24  09:12:51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二十三日專電)來自德國各地的僑胞和學生一百多人,今天在柏林鬧區「凱撒威廉紀念教堂」前廣場舉辦示威活動,抗議德國聲明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柏林的留學生還在現場演出行動劇,表達台灣受德國和中國聯手打壓的困境,引起不少路人圍觀。

 

德國外長史坦麥爾上月二十二日與中國外長楊潔篪在柏林會晤時,不僅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德國外交部還透過網站聲明台灣是中國的領土,消息傳出引發許多僑胞的不滿,除了投書報紙表達抗議外,還醞釀發起示威活動。

 

籌劃這次「抗議德中聲明靜坐」活動的僑胞許筱欣表示,台灣從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這次活動目的是呼籲德國政府收回「台灣與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聲明,同時希望德國不要干涉台灣的公投。

 

她強調,這次活動由僑胞主動發起,並未尋求駐德代表處的協助,結果在短短的兩星期內獲得全德國十多個僑團和民間友台組織的連署,僑胞和學生不分藍綠,從德國各地坐火車來柏林熱情響應這次活動。

 

去年曾邀嘉義縣新港國中國樂隊表演的布蘭登堡邦上赫法縣副縣長奈伊,今天也不畏寒風參加示威,全程兩個小時高舉中華民國國旗。他表示,身為東德人,他的前半生都被禁錮在柏林圍牆內,對獨裁統治的感受特別敏銳,因此也特別同情台灣的處境。

 

他說,就像東德一樣,台灣人民用和平的方式追求民主與自由,贏得全世界的尊重,光看地圖就知道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人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

 

前來聲援的德國馬德堡大學教授萬德也表示,一九七零年代末在輔仁大學任教時,親自見證戒嚴統治,當時台灣人走路還彎腰駝背,不過現在卻充滿自信,他為德國政府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感到羞恥。

 

曾擔任過青輔會志工、目前在明斯特大學當交換學生的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學生林彥丞也說,他和許多留學生一樣,認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台灣應該加入聯合國,所以才特地來柏林參加這次示威。

 

今天的抗議活動,首先由台灣協會會長連時青宣讀抗議聲明,隨後在擊鼓聲的伴奏下,由柏林的留學生演出旅德舞蹈家余秀青導演的行動劇,表達德國為了經濟利益,不惜與中國聯手打壓台灣的民主。所有參與者都全程戴上口罩,表達台灣人民在國際上被迫噤聲。

 

連署這次示威的包括台灣協會、歐洲台灣醫事聯盟、歐洲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柏林中華文化交流會、柏林中文學校等重要僑團,遠從法蘭克福、漢堡、慕尼克、哥丁根、佛萊堡、明斯特等地搭火車來柏林的僑胞和留學生,超過一百人,駐德代表尤清也親自到場表示敬意。970224

 

 

 

自由時報 2009-12-1

 

〔記者曾韋禎╱臺北報導〕中國打壓台灣又一例。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原以「中華臺北」加入國際組織,卻遭更名為中國臺北,致荷蘭地理資訊科學與地球觀測學院據此將台灣矮化為中國的一部分,引發該校台灣同學的抗議。

 

荷蘭地理資訊科學與地球觀測學院(ITC)學生Hyperion日前在「超克藍綠」部落格發表「無所不在的中國打壓」一文。文中指出,該校今年舉辦的「國際聯誼之夜」,台灣學生原以「TAIWAN」報名參加,但節目單出現「One Country, One Culture」字樣,引發中國學生的強烈不滿,甚至動用中國駐荷大使館對ITC進行抗議。

 

ITC接獲抗議後,要求台灣改用五星旗,同時更名為「CHINA TAIWAN」,不然就退出晚會活動。台灣學生讓步,要求比照奧會模式的「CHINESE TAIPEI」參與,校方同意,但卻準備在晚會上介紹,CHINA有兩組演出團隊,分別為CHINA與CHINESE TAIPEI。台灣同學再度向ITC交涉,並請求駐荷代表處的協助。

 

校方否認臺北駐荷代表處的代表性,甚至拿出「亞洲遙測學會(AARS)」的會員名錄,上頭登錄的就是「CHINA TAIPEI」,台灣已承認是中國的一部分,要台灣同學不用再吵了。Hyperion感慨,ITC雖僅五位台灣同學,卻都盡力與校方交涉,捍衛台灣的主權。結果台灣在「亞洲遙測學會」卻被登錄為「中國臺北」,讓人有種被扯後腿的感覺。

 

據查,代表台灣加入「亞洲遙測學會」、「國際航遙測學會」(ISPRS)的是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該學會的網頁表示,他們是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 Society of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名義參與國際組織。然而,不管是亞洲遙測學會或國際航遙測學會的官網,台灣的會籍都登錄為「中國臺北」。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感慨,台灣的政府已把兩岸關係矮化為國內關係,兩岸簽署MOU這樣的國際條約,分以大陸、台灣來簽署,而非中國、台灣,就是承認兩岸是同一個國家。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爭取台灣國際地位之路,已慢慢被馬政府所斷絕。

 

管碧玲指出,像荷蘭如此民主的國家,竟然斷然拒絕學生的自我命名權,因為他們看到的就是兩岸同屬一中這個結構。

 

環署被迫冠名說環盟舉證質疑

 

自由時報 2009-12-2

 

〔記者劉力仁、湯佳玲、李欣芳、曾韋禎╱臺北報導〕即將在丹麥哥本哈根登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面對掛名「中國」與會的質疑,環保署及工研院強調是被強迫冠上China(中國),身不由己;但環保聯盟前會長徐光蓉舉證表示,二○○二年南非舉行地球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環保聯盟申請觀察員也同樣遭遇名稱問題,但秘書處會主動徵詢是否願意接受冠上China,不會粗魯地直接冠上,環盟質疑工研院及環保署避重就輕,為了與會不惜傷害國格。

 

對環保聯盟質疑,環保署長沈世宏昨強調,環保署並沒收到主辦單位任何徵詢是否願意冠上China的檔。環保署也發佈新聞稿說明,我們每次報名都用正式國名「ROC(Taiwan)」,但聯合國屢次擅自將我方資訊變更為China,我方雖多次抗議,因涉及聯合國規章,迄今未獲有效處理。

 

針對此事,民進黨發言人蕭美琴昨批評,馬政府對內拍胸脯保證會捍衛台灣主權,甚至花大錢做電視廣告,但面對中國,卻唯唯諾諾,沒有爭取國家尊嚴、捍衛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空間,民進黨會持續譴責中國打壓台灣,但也呼籲選民在這次選戰中,用選票表達內心的不滿。

 

外交部副發言人章計平則說,外交部會對台灣所遭到的任何不公平待遇提出抗議。

 

徐光蓉表示,二○○二年在南非召開的地球高峰會,環盟向WSSD秘書處提出觀察員申請後,遲遲沒有回音,她發電子郵件至秘書處探詢,秘書處回函表示,根據聯合國公文規定,如果提到TAIWAN,必須說明是中國台灣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WSSD也須依照聯合國規章規定冠上China,詢問環保聯盟是否可接受,環保聯盟拒絕,後來才透過其他國際環保團體與會。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葉宜津黃偉哲說,即使馬英九不斷對中國釋出善意,中國還是想盡辦法打壓台灣,把台灣納為中國的一部分,這正是馬政府外交休兵的惡果,工研院屆時一定要強烈抗議,甚至不排除使用退席方式。政府也應設法尋求所有國際組織改正台灣會籍的可能性,展現捍衛台灣主權的決心。

 


  

菲選美矮化台灣佳麗憤怒

 

自由時報 2009-12-12

 

〔記者童涵旎╱高雄報導〕台灣是「叛離中國的一省」?甫落幕的二○○九年地球小姐選拔,菲律賓選美單位對台灣佳麗陳怡文的介紹詞,讓她相當氣憤,覺得受辱,希望能討回公道。

 

世界旅遊皇后第二名的陳怡文,日前代表台灣到菲律賓參加Miss Earth地球小姐選拔,發現網路票選最佳人氣的網站,在參賽佳麗介紹中,竟用「叛離的一省」來介紹她,讓她傻眼憤怒。

 

網站介紹寫道,「中國佳麗和來自『叛離的一省』(renegade province)在選美舞臺上較勁時,通常比較亮眼和得勝的,都是來自大陸;但這次不同,這位小姐不只外貌比起她來自大陸的夥伴出色,整體造型也更亮眼」等,雖然對陳怡文的評價比中國佳麗高,但用「叛離的一省」來形容台灣,讓她很氣憤,覺得受辱。

 

陳怡文的父親陳進東說,他們沒什麼政治立場,但國家的稱謂也是國家主權認同的一環,在中國舉辦的「國際小姐」,因要求台灣佳麗以「CHINA TAIPEI」名稱出賽,他們不願被矮化,拒絕參加。這次出發前再三向主辦單位詢問,確定可以奧會模式「CHINESE TAIPEI」參賽,他們才前往參加,沒想到還是被擺了一道。

 

冬奧官網矮化台灣

自由時報 2010-1-26

 

〔記者龍柏安╱臺北報導〕距2010溫哥華冬季奧運會開幕只剩17天,不過官網卻被發現出包,在運動員條件搜尋部分,在國家列表上,竟把台灣列成了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中華奧會秘書長陳國儀昨表示,在瞭解狀況後,會去函要求冬奧籌委會網站更正。

 

冬奧官網出包,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省,不過在台灣選手馬志鴻的介紹上,國家名稱又是正確的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陳國儀昨聞言後表示:「我們怎麼參加國際奧會(IOC),就該怎麼參加比賽,我們一定會要求冬奧籌委會更正。」

 

陳國儀解釋,由於歐美國家奧會通常都是非官方組織主導,而籌委會行政業務繁忙,工作量又龐大,因此常常會外包給民間公司,因此他認為,這是外包公司出的紕漏。

 

「不要說冬奧了,就連IOC的網站,也是委外架設,因此我認為,這部分應是外包公司在網站設計上的瑕疵。」陳國儀說。

 

陳國儀表示,台灣在IOC的國家名稱就是中華臺北(TPE),面對國外老把台灣視為中國一省,他除了無奈,也只能自嘲:「這種情況我們常常遇到,就包括聯合國的檔也都把台灣當成中國的省分,在這種國際情勢艱難情況下,我們對於自己的權益還是要靠自己據理力爭。」

 

 

南韓官網我被列中國一省

網友憤遭矮化「叫他們南朝鮮」

 

2010年02月18日蘋果日報 新聞快訊

 

【陳鬱仁╱臺北報導】在台大PTT網站上的「韓國留遊學(KoreaStudy)版」,網友近來踢爆南韓政府服務外國人士的網站「Hi Korea」,把台灣歸類在中國下方,在會員國籍選項中,台灣的國籍被寫成「China(Taiwan)」,刻意矮化台灣,引起網友群情激憤;有網友要求政府做出回應,Fooioi說:「默不出聲,南韓就會以為台灣好欺負,政府單位站出來!」

 

Hi Korea」是由南韓法務局、智慧財產局和勞工局合力架設的網站,主要提供外國人關於南韓各項資訊,包含簽證、移民申請、投資訊息、工作機會及生活資訊等。外國人士使用時需先登入成為會員,此次引發爭議的就是在會員國籍選項,台灣國籍被寫成China(Taiwan)。

 

對此,網友大加撻伐,Suzhou說:「記得前幾個月還沒寫上中國,最近發現又被吃豆腐了!」JokePtt說:「不然叫他們南朝鮮啊……日本吃掉韓國時,就是叫他們朝鮮。」網友IamSosoft質疑:「整天這樣搞,台灣真的可以走出世界?」

 

桃園的軟體工程師唐裕翔昨批:「南韓離我們不遠,應該很明白兩岸間的對立糾葛,這樣做必定是故意的。」臺北民眾Canon蔡則認為,以前南韓跟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時,就對台灣很不尊重,政府應提出抗議。

 

對此,外交部副發言人章計平昨說,由於是過年期間,外交部還沒收到訊息,但若確定真有遭矮化事實,會在第一時間知會駐韓代表處,向南韓政府表達我方的關切和不滿。《蘋果》致電韓國駐臺北代表處,因農曆春節假期,沒人接聽電話。

 

台灣遭國際矮化事件簿

 

2010/02 溫哥華冬季奧運 台灣選手的國別被歸類為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2009/12 聯合國在哥本哈根舉辦《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會議 台灣與會的工研院和非政府組織,國別被列在中國下麵

2009/05 世界衛生大會 衛生署長葉金川的頭銜由署長(Minister)改為醫生(Dr.)

2008/08 北京奧運 開幕式台灣出場順序並非以Chinese Taipei的T出場,而是用中華臺北的「中」出場,與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間只隔著中非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請大家幫忙寫信給航空公司正名

 

背包客2010-02-21, 08:03

 

聯合航空的新互動式地圖上, 把台灣寫成

Taipei,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希望大家一起來寫信請他們改掉這個

請上聯合航空網站

http://www.ual.com/page/specialpage/0,1451,2076,00.html

 

  

海嘯報導 CNN竟稱「中華臺北」

綠委痛批 外交部抗議後已更正為「台灣」

 

2010年03月02日蘋果日報 新聞快訊

 

【陳鬱仁、張麗娜╱臺北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台灣時間二月二十七日晚上播出智利地震後的海嘯預警新聞,引用美國國家海洋氣象局太平洋海嘯預報中心資料,稱台灣為「Chinese Taipei」(中華臺北)而非慣用的「Taiwan」。綠委管碧玲昨痛批,外交部等單位讓新聞播出四十小時,仍狀況外茫然不覺,不可原諒。

 

美國國家海洋氣象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太平洋海嘯預報中心(NOAA Pacific Tsunami Warning Center)隸屬美國商務部,地震發生後,將台灣以「Chinese Taipei」列在智利震後海嘯警戒區域。

 

管碧玲說,CNN引用此一美國官方警報資料,以「Chinese Taipei」稱呼台灣,這是非常嚴重的警訊。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表示經外交部反映,CNN昨午已更正名稱為Taiwan,外交部也會致函CNN總部,要求以後不要再犯相同錯誤。外交部強調,駐美代表處在美國時間週一上午也會向國務院和NOAA瞭解情況。

 

CNN為何使用「Chinese Taipei」?《蘋果》致電CNN香港分部,公關Lydia說,CNN已根據編輯部指示,昨已將文章中的「Chinese Taipei」改為「Taiwan」,但未作出解釋。

 

此外,網民向《蘋果》爆料,知名網路搜尋引擎Google提供的地圖服務,繼馬祖之後,又將金門莒光樓標示為中國所有,Google公關Caroline日前表示地圖服務是Google委託第三方公司所提供的資料庫,資料庫更新是定期性的,無法立即更正。

 

國外誤稱台灣事件

 

2010

GoogleGoogle地圖中,將馬祖和金門歸為中國領土

韓國政府對外網站將台灣歸在中國下麵 ,China(Taiwan)

溫哥華冬季奧運台灣選手國別被歸為中國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2009

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UNFCCC)與會的台灣工研院和非政府組織(NGO),國別都被列在中國下麵

 

2007

世界貿易組織(WTO)召開國際研討會時,中國施壓WTO,將所有與台灣有關檔,國名全改為「中國,台灣省」

 

2006

國際標準認證組織(ISO)稱台灣為中國一省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2010-03-11 09:36:26 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3月11日訊 / 繼Google星巴克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後,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信用卡也將在台灣的消費記錄中的消費地點一欄寫上了"台灣,中國省份"字樣。

 

據台灣TVBS電視台報道,如果消費者以美國運通卡在台灣消費,網上查看的消費紀錄,會把在台灣消費的商家住址全部列為"Taiwan,Province of China"(中國台灣省)。

 

報道稱,像美國運通這樣處理台灣名稱的外國公司還有很多。Google的地圖網站在地名列表中稱台灣為"Taiwan,Province of China",星巴克咖啡在09年6月也在網站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盡管在美國的台灣獨派團體聲稱要去有關部門反映以抗"矮化",並沒有權威機構做出明確回應。

 

據報道,總部在日內瓦的國際標準組織(ISO)早就將台灣列為"中國台灣省",因此其他公司遵循ISO的稱謂不足為奇。在兩岸關系升溫的大環境下,這樣的稱謂方式會越來越多。

 

"冬奧會將台灣稱為中國一省"說法令民進黨不安

 

DWNEWS.COM-- 2010-03-11 03:08:13 --多維新聞網

 

環球網11日消息,繼Google星巴克美國運通公司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後,民進黨再次對台灣在國際組織中的名稱議題上發難,綠營"立委"管碧玲今天在"立院外交委員會"質詢時聲稱,在今年二月的溫哥華冬季奧運會中,主辦單位將台灣代表隊寫成是"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不過答詢的台"外交部長"楊進添卻表示,"外交部"並冇有相關訊息。

 

台灣中廣新聞網的報道稱,在"立院外交委員會"質詢時,管碧玲拿出"簡報數據"說,在今年的冬季奧運中,主辦單位將台灣歸類為中國的一省,寫成"Taiwan, Province of China",而不是用"Chinese Taipei",是"完全不尊重台灣"。

 

管碧玲稱,根據她所搜集的資料,台灣各大學教授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中,有"38個案例"被稱為"China Taipei"、 "Taipei, China"、"Taiwan, China",其中東華大學教授的論文直接寫上"Taiw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管碧玲質疑"這就是活路外交的成果嗎"?此外,管碧玲還說,目前在美國官方組織的網站上"還有18筆資料"稱呼台灣為"Chinese Taipei"。

 

不過,接受質詢的台"外交部長"楊進添明確表示:"我同事告訴我,我們並冇有接到這一份的資訊,謝謝你告訴我。"

 

一人一信抗議AMD列台灣為中國一省

酥餅  2010.03.21

 

僅次於INTEL,世界第二大的電腦中央處理器製造商AMD在註冊的網頁將台灣稱為中國一省,請網友發動一人一信,寫信到AMD抗議。

 

補充一下今天在找AMD台灣分公司電話的時候赫然發現AMD連公司通訊錄都在台灣後面冠上China,而且冠得很勉強很不合邏輯。按照他們編排通訊錄的邏輯,要硬冠中國的話也應該寫成Taipei, Chian,怎麼會是Taiwan, China呢?台灣又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會這麼做的原因我猜如果是寫Taipei, China的話沒人會知道那是台灣分公司的聯絡方式,因為連在目錄上把中國強加在台灣後面的人也知道,台灣事實上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要找台灣分公司的人搜尋的關鍵字一定是Taiwan,而不會是Taipei或是China.

 


 

口號治國


口號治國, 如同狗吠,吠久了, 不是變調, 就是失音.


1. "  633 "  (2008年競選口號)
 現在變成, 將在下一任實現, 您還要被騙嗎 ?


2. "  三管五卡 "  ( 美牛肉 )
     現在變成 " 不管不卡 "


3. "愛台 !  愛台 !"
   現在變成 " 賣台! 賣台 ! "


4.  " 燒成灰也是台灣人 "
  現在骨灰甕上要加註 " 中國統一 "


5.  " 歸還黨產 "
   現在消音了


6. "  ?????? "
  蛋頭內政部長, 正以百萬重金徵求促進生育口號中.


另外, 以前還有 :
7  " 反攻大陸, 解救同胞 "


8.  " 殺豬拔毛,  消滅共匪 "


9.  "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


真是騙術一脈相傳
 
 

怨嘆沒路用 公投才有力

 

自由廣場2010/03/25

◎ 詹惟鈞

 

民進黨立委彭紹瑾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經濟部常務次長:「ECFA是國內協議還是國際協議?」只見官員支吾其詞許久卻不敢回答。

 

在沒有與國會充分溝通及釐清國人疑慮的狀況下,馬政府仍執意要推行ECFA的簽署,漠視民意反彈,並認為對岸的讓利說出自於善意,明眼人都可明瞭,兩岸若是兄弟,中國何必要用飛彈瞄準台灣呢?

 

一旦ECFA簽署,還有後悔的餘地嗎?為何不能跟其他國家簽訂FTA,一定要先和中共簽訂ECFA後,才能跟其他國家洽談FTA,那又視我國主權為何物呢?

 

像我們這樣的小老百姓,面對即將失守的ECFA議題,與其怨嘆自己無能為力,不如呼籲國人一齊站出來連署挺公投!

 

(作者為國小教師)

 

◎ 莊柏林

 

吳敦義點頭應允,就ECFA朝野辯論。馬英九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願與蔡英文辯論ECFA。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馬英九是否辯論後同意將ECFA的內容交付公投,這應該是辯論的前提要件,因為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依公民投票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三款,與中國簽訂ECFA,屬重大政策之複決,依第三條應由主管機關的行政院辦理公民投票,這也是實現第一條規定依據憲法主權在民之原則,為確保國民直接民權之行使。

 

對於ECFA的內容,多數民眾還是一頭霧水,有聽沒有懂,照馬吳的既定時程,二個多月後的今年六月就要簽訂,這項大多數人尚不明所以,如拒絕公投為條件的辯論,實無益國家發展。

 

又ECFA之簽訂,應附有個前提,因為高達七成三的民眾,認為簽訂ECFA,不影響台灣與附近國家簽署經貿協定,這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必備要件,這應亦屬朝野雙方辯論的範圍。

 

(作者為律師)

□ 〔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百分之三」裁員目的與精神?

 

最近政府部門提出公務員裁「百分之三」的構想,引發民間很多議論,公部門體系反彈很大,但裁員的目的是什麼?僅是為了裁掉百分之三的公務人員嗎?似乎尚未有見到更明確精準的說明與配套措施。

若只是著重在淘汰「百分之三」這個數據,會衍生若干盲點。例如:單位人數少的,跟單位人數多的,該如何界訂?領導階層幾職等如何劃定淘汰?如果單位達到設定目標,還需要淘汰「百分之三」?再者,單位為應付目標,只挑選易達成的任務,困難而優先的事則各單位互踢皮球,

該如何解決?考評如只有直屬長官核定,個人好惡如何尋求公允?

事實上,以上所列舉的事項需要更合理化去進一步思索:舉凡由政府籌組超然立場的競爭力評鑑,踢除齊頭式的平等,依各單位員額,以及任務所需給予不同比例的淘汰;達到預定目標當然就不需要淘汰,並提出達到目標給予優沃的獎金制度,以激勵工作士氣;打破由長官獨攬考評,員工可以與上一層上司互評,甚至於高階的單位可以彼此互評,以避免個人偏好影響考績公正性等等。

但重要的是,政府推動任何的政策一定是要先向人民完整的說明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它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莫讓媒體與民眾捕風捉影恣意揣測亂傳!

事實上,很多人都看「百分之三」只是停留在「怎樣裁公平」的層次上,但政府裡面有很多優秀人才,有充分發揮的空間嗎?如何去激發他們能力呢?恐怕才是更需要正視的課題。故裁員的真正目的應是強調人性面生產力,進一步塑造培育人才的環境,打破「多做一事不如少做一事」的官僚文化。

也就是政府要思考如何提升所有公務人員的服務專業、創意與熱情,並按貢獻度給予實質的獎勵,達到為庶民服務目標,才是談「百分之三」最重要的精神。這是領導者在制定此政策時必須予以釐清的地方。

企業亦是如此,組織變革,打破「終身雇用」的傳統模式,經營者要與同仁說清楚取得認同,依其工作績效高低,設計提供彈性的薪資與獎金制度,激發起員工的憂患意識與動起來的決心,則設定淘汰的方案才有意義!(黃祖強整理)

 


一將功成萬骨枯

 

王永慶辭世,政府高層帶領著整個台灣社會給予王老先生『神』一般,幾近諂媚的推崇,所有媒體一如往例,像烏鴉學語、人云亦云,毫無創意搶著相同的鏡頭,唯恐落於人後。

 

本來就準備好想和讀者探討這個社會現象,卻也因為習俗上死者為大的鄉願影響,想到等他入土之後再來談這問題。今天參加了幾個環保團體共同舉辦的『台灣付出多少代價,成就王永慶典範』座談會,頗有感觸,主持人之一李根政說,大家都談正面不提負面這是『媒體的不道德』。身為公民記者怎可一起墮落,因此就先來談談從環保和財稅的層面,看看臺灣這片土地和人民,為了王永慶的台塑企業集團付出哪些代價。過幾天再來談談我如何評斷王永慶的生命價值。

 

環保意識的覺醒,使得人類對於食物里程『Food Miles』都斤斤計較,希望不要因為食物的長途運送而造成環境污染。今天我們來檢視王永慶的每一分錢,就以一億元為單位吧,算算王永慶每一單位財富所消耗的社會成本,看看這個地球為王永慶的『財富里程』付出了多少的代價。

 

國民政府來台,不顧一切代價追求短暫的經濟發展,忽略社會公平正義,黨、國、政、商完美配合之下誤導了社會的價值追求,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終至成為台灣人民血液的一部份。

 

以台塑仁武廠為例,長期生產 PVC 所造成的污染,政府卻以農牧業廢水標準來作為化工業的排放水標準,台塑前鎮廠業經政府公告為鋅和汞的污染源,台塑六輕當年被宜蘭縣長陳定南擋下,才得以保留今天美麗的蘭陽平原,不幸的是,雲林你丟我撿,將六輕大轎抬進了麥寮。六輕的碳排放佔了全國總排放量的26.57% ,若將台塑煉鋼廠等也一併列入,總排放量高達全國總量 32.64%,雲嘉南的空氣惡化台塑功不可沒。台灣官商勾結的政商體制之下(蠻野心足文魯賓理事長的政商勾結四個字在某個會議上受到拍桌抗議,因而修改為『官商密切配合』)只許州官放火,而大企業直達天聽更大於州官。

 

政府花費兩三百億興建集集攔河堰蓄水除供應彰化、雲林兩縣農田灌溉用水,還特權專管直送支援台塑六輕,根據聯合報記者何炯榮報導,未來中科二林基地,以及規劃中的彰化縣大城鄉國光石化園區、雲林縣麥寮台塑大煉鋼廠計畫,用水需求都很大,屆時碰到枯水期時,是灌溉用水重要,還是工業用水重要?

 

弱勢農民有水?還是超大巨人有水?答案很清楚,更不談政府如何賤價將這些水以 每度3.26元的價格送到台塑口中(後來調高到4 元),湖山水庫的水成本高達 34.6 元,政府光是水費就補貼了 30元,這些錢如果送給任何一位雲林蚵農,他也可以成為經營之小神。

 

根據簡錫堦的估計,王先生遺產大約四百多億,可是由於財務的『妥善』規劃,全數捐贈給財團法人長庚醫院,所以免繳遺產稅。健保總額預算制度使得小醫院被壓縮,病人大量轉入多病床的大醫院,長庚真是個慈善單位?即將破產的健保局,全年醫療給付超過十分之一進入長庚口袋,因而立法院出現了『反醫療機構托拉斯的反壟斷草案』,即所謂的「長庚條款」的討論。根據簡錫堦的分析,長庚是整個台塑集團的大腦,總控企業集團的財務和對外投資,這些『捐』出去的錢並非收歸國有,而是仍舊在一小撮人的手掌間打轉。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個時代造英雄的最露骨例子,至於英雄創造了什麼時代?這不是本文重點,因為那根本是個集權政府為了黨國利益所編出來的口號。吳伯雄在中國班門弄斧當眾揮毫,寫了『天下為公人民最大』八個大字,對照台灣現況真是諷刺,令人不勝欷噓。

 

自由時報90年4月13日有一篇報導『長庚案協調會 立委批處理不當 健保局不屈』〔記者黃維助、楊美珍綜合報導〕對於林口長庚醫院虛報健保費用案,陳根德等多位國民黨立委昨天邀集健保局與長庚醫院代表舉行協調會,他們幾乎一面倒為長庚醫院「抱不平」。。。。

 

就以這則新聞報導來作為今天探討的終結,否則沒完沒了。王永慶先生一生勞苦,終日為事業忙碌,勤儉成家沒有休假,願王先生安息。

 

謝明海� 2008/10/23

 

 

抗議教官管理穿著不合理,台南女中兩千多位同學升旗典禮時,集體「脫褲抗議」

 

2010年3月15日:不是第一次――也是升旗風波

 

http://tw.myblog.yahoo.com/wild-peace/article?mid=769&next=759&prev=771

 

2010年3月15日對南女而言,是個值得記住的日子。新人新規定新執法所造成的「民怨」,經過溝通無效、疏解無處後,怒氣終在週一固定升旗時間爆發,大部分的學生經過前一日短訊與網路的串連,在國旗上升之後,就在操場將長褲脫掉,露出預先穿在裡面的運動短褲,完成了一次學生抗議行動。

 

有人以為這是南女的第一次,但並不是。1993年已有一次學生抗議行動,巧合的是,兩個年代的學生都選擇利用升旗進行抗議。不知道是不是與它是國家機器威權的象徵角色相關。

 

第一次的學生抗議行動是因運動會、園遊會後沒有補假而起。學生原來的動作更為激烈,他們是打算罷課的,但與相關老師詢問後,為了安全起見,選擇仍然進入校園,以不出去升旗作為對前此校方在補假作業上的疏失,且未事先告知之沒有誠信為由進行抗議。

 

從罷課到罷升旗,其激烈性已從極大到極小。但教官的處置方式,卻岔出另外一個問題。當發現學生居然並未出現在操場升旗時,主任教官氣沖沖地跑到高三教室樂群樓前對著所有學生大罵「不升旗就是叛國、賣國、就是匪諜」等非理性、不合邏輯的字句!經我當場向主任教官回以不可將叛國、賣國、匪諜等罪名強加在學生身上,他見無法遂其心意,因此悻悻然離去。之後教官室展開「緝兇」行動,想找出首謀者,但學生回以乃集體決議。在罰不及眾,與上級不願事端擴大的原則下,「緝兇」行動停止,我也不曾因此遭遇約談。事情最後是不了了之,南女的第一次學生運動從此煙消雲渺,大概只留在當年的高三學生記憶中吧。

 

17年後,學生因為服儀規定與執法的問題,在師生多次與執法單位進行溝通無效後,他們即使不知學姐們曾做過什麼,卻一樣選擇利用升旗進行抗議,似乎冥冥之中有所牽繫,畢竟系出同門吧!

 

抗議的原因看似不同,一為補假日之消失,一為服儀的自由度喪失,但都事關學生的權益,而且都與執法者沒有守住誠信原則有關。前者未事先理性告知,有欺騙之嫌;後者則未立信先立威,且作法與說法出現差異。凡此在單純的學生眼裡都是不值得信任的。

 

再則,抗議的對象都是教官。必須先說的是:高中教官制度存廢問題與事件並無直接相關,它也從未出現在兩次事件的論述之中。而且前者其實本與教官無關,是當時的主任教官自己跳出來變成主角,學生抗議的是學校不誠信的處置方式,並未指向教官,只能說是擦槍走火、或殃及池魚了。後者則目標明顯而且焦點集中在特定教官身上。不過平情而論,他多少有些無辜;由於前人執法不力,而他又執法過力,再加上之前學校某些措施引發的諸多怨氣未適時消除,他的強力執法正好點燃學生心中怒火,便一股腦子宣洩到他身上去,所以他的「惡」是有點被擴大了。只是幾次的溝通並未讓他體會到危機,而適時調整步伐,所以嚴格說來好像也不太冤。

 

兩次學生運動的背景是不一樣的。1993年,才剛解嚴沒多久,社會氣氛仍甚肅殺,該升旗而不升旗,對長期接受黨國教育的軍人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是真實寫照,一點都不誇張。那位主任教官,說到底也只是依照其中心思想反應在行動上而已,倒也並非惡質到強入人於罪的地步,只能說他還活在戒嚴時期,已經和主流思想脫節了,這可從後來上級的處理方式得知,其彈性看待學生運動之罷升旗行動,腦袋瓜算已靈活了。2010年台灣社會的自由開放已和先進國家無何差異,且關於服儀、校規等的開放原則,早在2005年教育部已訓令在前;更且,前此北一女的短褲風波引發的爭議,教育部也都有開放性的回應。這就比較難以想像為何此次教官會採取反逆潮流及不顧法規,而以如此強硬的方式來執法的道理了。

 

就運動串連的條件而言,當然是古不如今。1993年沒有手機、沒有網路,學生用最原始的口耳相傳串連,也只有自主意識較高的高三願意配合。2010年不管是部落格、噗浪、msn、facebook、手機簡訊,五花八門的聯繫工具,讓串連雖從前一天下午開始行動,到了週一,卻幾乎都知道訊息,只是部分人不同意或心中有所擔憂而未予配合而已。故論速度與規模,此次運動當然較勝一籌。

 

不過,就因為1993年的原始聯絡方式,讓他們的行動擁有了隱密性,故當行政單位乍遇學生運動,其驚訝、恐懼、繼之生氣的反應就表現在那位理應見過大風大浪的主任教官身上。2010年聯絡方式的多樣,同樣地也早早暴露其行動――似乎學生也未意會是否該隱密的問題,或者根本就是不在意。結果是行政單位應是早就擬好了回應方式,而且學生的抗議方式其實還算和平理性,事情也就沒有激化,一場可能的危機,算是和平落幕了。

 

第一次學生運動時我是導師,事先有所風聞,頗有點「先知先覺」的況味;這一次則一直到前一日近晚間11點才知,這其實是因為自己算是個老人,除了自己寫部落格當日記外,也很少參觀別人的,而msn、facebook、噗浪至今還沒用過,手機簡訊因眼花,竟每打一封要花上我上我二、三十分鐘,故除非必要,也儘量不用。所以這次我算是「後知後覺」了,所幸還沒老到「不知不覺」的不堪境地。

 

第一次教官單位原想揪出「元兇」,所幸並未持續,算是半個當事人的我也安然地坐在辦公室裡,後來也沒有人找我談相關事宜,好似這件事根本就沒發生過;第二次尚不知學校要如何處理,但願不要有走回頭路之反潮流作法才好。

 

也許因為時代不同,此次的學生運動略帶一些詼諧的成分,與上次的嚴肅較為不同。當學生脫掉外面的長褲時,據當場觀察的人形容:有些人不動,有些人是遲疑的,有些人卻是略有怯意的,更有些人卻帶著笑容。聽著形容,我竟有一丁點歡樂嘉年華的錯覺,這可能真的是新時代新人類的特性了,雖然抗議,卻帶著點kuso的味道,少了肅殺氣,多了諷刺性。

 

第一次的抗爭目的純為表達不滿,算是完成任務,事情最後也不了了之,也許改變了部分大人僵固的觀念,也許開始對學生多了一些瞭解,多了一些尊重。第二次的抗爭目的則除了表達不滿外,還有其實質性的意義在。新規定的程式合法問題,校規執法技術的問題,以及南女的定義問題……等,其實光透過一個脫掉長褲、顯露短褲的舉動是無法解決的。

 

事情還未結束,我答詢學生的提問時說:「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你們應該要學習正面面對法規。」

 

天佑南女,兩次學生抗議行動,都沒往激化的方向發展,感謝那些在後方掠陣的老師,我完全可以同理他們的心情。而且,相對於我在1993年的孤單面對,此次參與的老師數量較多,不能說不是一種進步。對於學生與行政的理性克制,也是值得鼓掌的。不過,真的,危機雖已過去,嚴苛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呢!

 


 

谷歌創始人布林詳談退出中國始末

 

華爾街日報2010/03/25

 

Reuters

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在2月份的一個討論會上


谷歌公司(Google Inc.)本週戲劇性地宣佈關閉其位於中國的搜索引擎﹐這一舉動背後是其聯合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對在華經商必須做的妥協改變了看法﹐這個國度越來越讓他想起自己的出生地蘇聯。
 

布林道出穀歌退出中國背後的故事

 

《華爾街日報》記者傑西卡﹒維斯舍拉羅(Jessica Vascellaro)就谷歌關閉中國搜索網站的舉動採訪了谷歌聯合創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在以下視頻中,布林講述了谷歌近來做出一系列戲劇性決策的原因。

 

布林接受採訪表示﹐思想的轉變發生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結束後不久。他說﹐隨著奧運會的餘熱散盡﹐中國政府開始加大網絡審查﹐並對穀歌業務進行越來越多的幹預。他說﹐中國模糊不清的經商規則在那個時候變得更加模糊。

他說﹐中國無所不在。我參加的會議中有五分之一包含了一些適用於中國、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成分。

36歲的布林說﹐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在實施他記憶中蘇聯實施的鎮壓行為﹐也是讓他改變主意的原因。布林在6歲時隨父母逃離了蘇聯。他說﹐對那個年代的記憶──員警登門﹐父親遭反猶主義歧視──讓他更加認為﹐拋棄谷歌既定政策的時候到了。

 相關報導

力拓與穀歌 中國的取與舍
穀歌其他在華業務或繼續正常運營
穀歌和雅虎反對澳大利亞互聯網審查計劃
v:shapes="_x0000_i1031">分析師評穀歌避走香港之舉
李嘉誠旗下大陸門戶網站已停用穀歌搜索
v:shapes="_x0000_i1033">創始人布林前蘇聯背景影響穀歌退出決定
 

布林說﹐中國在脫貧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他們政策的某些方面﹐特別是關於審查、關於監視異見人士的方面﹐我看到了極權主義的特徵﹐我個人覺得這相當讓人不安。

1月12日﹐谷歌表示它將停止對其中國搜索引擎的自我審查﹐原因是遭受了網絡攻擊﹐並相信攻擊是為了竊取中國維權人士的電子郵件。本週一﹐谷歌實施了這一政策﹐將其搜索引擎的大陸用戶轉到無需審查的香港站點。

布林說﹐網絡攻擊是壓斷駱駝脊背的稻草。知情人士說﹐隨後谷歌公司內部就是否停止審查展開了激烈辯論。瞭解辯論情況的人士說﹐首席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等人覺得谷歌應當在中國堅持到底﹐繼續從內部推行它的原則﹐但布林和其他高管佔了上風。

布林說﹐我們對此確實有過漫長的辯論﹐幾次漫長的辯論。我們聽取了所有的論點。當記者問及可否聯繫施密特和穀歌另一位創始人佩奇(Larry Page)發表評論時﹐谷歌發言人說布林講的話代表了整個公司。

谷歌接下來在中國會怎樣﹐目前還不清楚。它的業務已陷入危險境地。包括香港傳媒公司TOM集團有限公司(TOM Group Ltd)在內的一些合作夥伴停止了與谷歌之間的搜索協議﹐理由是它們要遵守中國法律。據招聘人員稱﹐員工在盤算投奔微軟(Microsoft Corp.)等競爭對手。

中國政府稱穀歌此舉是"完全錯誤的"。互聯網專家懷疑﹐中國是否會讓谷歌繼續把用戶對谷歌中文網站的訪問轉到香港。儘管谷歌沒有審查香港網站﹐中國例行的互聯網過濾工具卻在對中國用戶遮罩一些搜索結果。

布林對谷歌早期同意在華審查搜索結果的疑慮可以追溯到他在蘇聯的童年時代。1979年﹐他和家人離開蘇聯﹐以躲避反猶太主義思潮。當時布林只有六歲﹐不過他說他記得在父母決定移民海外之後﹐員警到他家裡訊問他的父母﹐這類記憶讓他不時回想起對監視持續不斷的恐懼。

布林說﹐直到今天﹐他和家人還常常反思移民海外的重要意義。他說﹐他的父親曾想成為一名天體物理學家﹐不過由於種族歧視﹐最後成了一名數學家。他說﹐他享受著追逐自己創業夢想的自由。他的父親成了馬�蘭大學的一名數學教授。

中國是一項重大考驗。谷歌迫切希望參與其中﹐希望可以增加人們對信息的獲取﹐它感知到新的商業機會。2005年﹐谷歌在中國設立了研發中心﹐高管們開始討論是否應該在中國開設一個搜索引擎──此舉可能要求他們事先過濾掉他們覺得中國政府認為反動的內容。

布林、佩奇和施密特一致認為﹐推出一個搜索引擎──並在網站上聲明部分資訊被去掉了──能讓中國互聯網用戶知道資訊受到了限制。

布林說﹐2008年底﹐就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後﹐審查變得更嚴格了。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有關部門還開始告知谷歌﹐它需要若干額外的許可證才可以運營業務。

去年﹐中國政府指責谷歌網站上有太多色情內容﹐迫使谷歌在一段時間�暫停了部分功能﹐谷歌進一步受阻。多年來中國時不時遮罩的谷歌YouTube視頻服務在中國無法再訪問。

布林說﹐2009年底谷歌發現自己遭受了一場非常複雜的網絡攻擊時﹐谷歌仍在評估各項選擇。布林說﹐在谷歌找到證據證明攻擊的目的是為了侵入中國維權人士的電子郵件時﹐他終於受夠了。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布林說﹐最後我想這就是你承受的底線了。所以﹐作為一家公司﹐我們顯然超過了這個底線。

至於中國﹐布林說谷歌正在評估業務﹐包括仍在中國運營的業務﹐比如地圖和音樂搜索服務。他說﹐我們步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們會考察所有的服務。

他對更為激進的最終結果仍抱有希望。他說﹐我當然希望長期解決之道是中國大陸互聯網的自由。

Jessica E. Vascellaro
 

□ 〔 資料來源: 華爾街日報 | 引用網址

 

 

欠稅大戶列榜 公家機關佔前三名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公佈國內欠稅排行榜,目前國內十大「滯欠大戶」總共積欠1130多億元,諷刺的是前三名,竟然全是公務單位,第一名就是臺北市政府,欠了566億多,其次是高雄市政府和臺北縣政府,公家機關自己都不繳稅,讓大部分乖乖繳稅的民眾實在很不滿。

 

欠稅大戶孫道存,欠了7年的稅,最近終於把將近3億元的稅給繳清,不過在國內還有多少的類似孫道存的例子,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最近公佈全台十大滯欠排行榜,前三名竟然都是公家單位,其中欠稅第一名就是臺北市政府,欠了566億多,其次是高雄市政府和臺北縣政府,都是因為健保費導致欠稅,第四名之後就都是個人,其中的榜首就是已故名人黃任中的兒子黃若穀,欠了31億多的稅。

 

這個統計排行榜一出來,讓大部分乖乖繳稅的民眾實在很難接受,財政部統計,每100元稅收中,就有4.14元的欠稅,而且不只是公家單位是欠稅大戶,就連領國家薪水的公務員,很多人自己都不納稅,其中又以臺北市政府的公務員最多,這些該收的錢收不回來,怎麼讓民眾心服口福得納稅?

 

 

公務員「10年3丙」才走路民怒:如大企業每年3%才合理

為保選票不會「只剩3%」,公務員考績制度忽然來個大轉彎,要10年得3丙才會飯碗不保。這聽在不少民間企業員工的耳裡,痛批公務員日子實在太好過,最好學學台積電和鴻海這些大企業,每年汰換3%人力,才能讓公務員皮繃緊,提高行政效率。

 

原本考試院訂出標準,表示公務員只要連續3年考績都在3%以下,也就是丙等3年就得被資遣。但為確保未來選票不會也只剩「3%」,最後政策大轉彎,又說只要公務員「功過相抵」,「一次優等」或「連續三年甲等」就可以抵一個丙,要10年累積3丙才得被資遣或強迫退休。

 

10年3丙」又「功過相抵」,這等於公務員的鐵飯碗依然「不動如山」,走路機率幾乎是零。而政府想提升競爭力,卻連公務員的汰舊換新政策都搞不定,難怪有不少悲觀民眾的認為,這些對於公務員的政策都只是說說而已,不可能真的所有變動。

 

公務員「不動如山」,相較於民間企業在2009年初的裁員手段,更是形成強烈的對比!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汰換5%人力,面板友達也一口氣裁員5%,就連號稱幸福企業的奇美電也砍掉3至5%員工。全球電子代工霸主鴻海,更是靠每年的人力換血來維持競爭力。

 

就連郭台銘自己都曾在公開場合上表示,為保競爭力,企業每年一定都會做檢討,把最後幾個百分點,有時候是3%,有時候是5%,做一個淘汰換新。鴻海靠著不斷人力換血,從黑手一路成為全球電子代工一哥,相較之下,連公務員汰換都搞不定的政府,想提升行政效率、維持競爭力,更像癡人說夢話。(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黃欽旻、鍾武均)

 

 

馬出訪「杜姑」 吳泰成:考績丙等

 

公務員上班「杜姑」,考績該怎麼打呢?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就因為這樣的問題,掉入綠營立委的圈套,他直接回答,應該打乙等以下,綠營立委心花怒放,因為總統馬英九才剛在馬紹爾國宴上夢周公,研考會趕緊跳出來緩頰,公務員考績沒有「杜姑」這一項。

 

柯建銘在立法院質詢吳泰成時問,「假如公務人員上班時,一直打瞌睡一直「度姑」,又亂講話的時候,這考績要怎麼打?」吳泰成即回答,「像這樣的話,打考績的時候,當然要往乙等以下來打,他沒有表現的很好。」綠營立委口中上班「杜姑」又亂講話的公務員,指的就是馬總統。

 

兩三天前在馬紹爾國宴上,馬總統行程太趕體力不支,雙眼一閉直接夢周公,同行的衛生署長楊志良及亞太司長李世明更是睡翻了!按照吳泰成的標準,通通得打丙等,入圍考績法改革後的三趴行列。

 

研考會趕緊緩頰,但是已經救不回丙等總統一行人,儘管吳泰成對於公務員的工作態度,以嚴格的態度來審視,不過考績法改成三趴丙等,他可是反對到底。吳泰成認為比例制不公平,應該以條件製作為考績指標,考試委員出身的吳泰成,帶頭反對現任院長關中的決議,三趴丙等仍存在多麼大的爭議!(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梁芳瑜、呂佳賢)

 


 

執政失民心 馬「妝」不了

 

記者鄒景雯╱特稿2010/03/26

 

又一份施政滿意度的民調出爐了!沒有例外,執政當局的信任指數繼續下滑,遠見雜誌民調並以「有失民心」評價國民黨全面執政下的總統、閣揆與執政黨。時距八八水災發生已經超過了七個月,為什麼馬英九帶領的團隊至今仍無法災後復原?未來有沒有止跌重建的可能性?「能力」與「心態」是兩個觀察指標。

 

馬英九是得心獨厚的天之驕子,在威權時代他有特權階級的庇蔭,民主時代他又獲致媒體寵絡,六十年一路順境,最後把他送上權力顛峰,還奉送他黨政軍國會一把抓的執政工具。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人民放手讓他施為,何以會落至今日愈掙紮愈下沉的危險局面?顯然欠缺領導與執政能力已是定論。

 

當前世界領袖中,與馬英九前後時期上任同樣遭逢金融風暴衝擊過後,有兩個人已經從跌倒中站立了起來,一個是韓國的李明博,一個是美國的歐巴馬,陪伴馬英九殿後喘氣的只剩下日本的鳩山首相,這個比照說明,大環境因素是假的,「無能」才是真的。

 

一個不適任的領導者,如果心態正確,贏得多數民眾的同情,經由集體意志同舟共濟,不是沒有峰迴路轉的可能。但很可惜在馬英九社會化的過程中,就是少了「別人」這一項,在一切以「自己」為出發下,他不僅永遠無法眾志成城,並且已經把朝與野、黨與政、行政與國會、行政與考試、部會與部會、中央與地方,全都遵循馬與非馬的邏輯對立起來。獨木難支大廈,何況是一根朽木,走至今日困境實其來有自,而且尚未見著穀底。

 

回顧過去的一個月,健保喊漲、死刑執行、三%吃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有一項可以安全降落。連出個國門,也不能停止狀況百出,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出在這個政府的各自為政與分崩離析,這是上行下效的必然。一個組織中所有的零件一旦都成為獨立個體,這部機器還能侈言運作與效能嗎?

 

馬英九這位今之寡人,為什麼看不到各種民調一再的厲聲警報?昨天居然可以自得其樂的在索羅門海灘上揮汗補妝拍片,因為他身邊全是「馬英九們」。這群「馬英九們」兩年來堅壁清野排除一切異音,因此已經沒有一個人可以讓馬英九正衣冠了,若此政績見不得人何足為怪?

 

 

遠見民調/馬信任指數 連十月有失民心

 

〔記者黃宣弼╱臺北報導〕

 

民調數字長期低迷的馬英九總統,昨在遠見雜誌公佈的最新民調中依然不振,信任指數僅四十四.一點,較上月下滑一.五點,連續第十個月落在「有失民心」的負面評價區間。閣揆吳敦義和馬的狀況有如難兄難弟,信任指數僅四十七.三點,較上月下滑二.○點,在去年上任蜜月期過後,也已連續五個月落在「有失民心」負面評價區間。遠見認為,馬吳兩人長期有失民心,不啻是民眾對當前執政作為的連續警示,也更是對年底五都選舉、甚至二○一二年大選的預警。

 

對五都及二○一二年大選的預警

 

遠見雜誌民調中心公佈數據顯示,最大在野黨黨主席蔡英文的信任指數為五十一.九點,較上月略增○.七點,已是連續第四個月處在「尚得民心」的正向評價區間,也是連續第五個月高於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

 

遠見調查顯示,三月的民心指數為四十二.一點,較上月下滑○.八點。在政治信心指數部分下降一.五點至四十六.五點,除了前述馬、吳及國民黨信任指數全數下跌外,下月國內政治穩定指數也下跌三點,為四十.四點,下月兩岸關係緩和指數則是唯一上升的指數,小升○.二點,成為五十九.一點。至於經濟信心指數部分則是微降○.一點至三十七.六點,包括經濟現況指數、經濟樂觀指數也都是微幅下滑。遠見表示,整體來說,民心指數維持在今年以來的穩定狀態,下滑主要是受到政治信心指數的牽動所致。

 

遠見民調中心主任戴立安表示,全面執政的國民黨在上月底立委補選後,其在立法院的席次由四分之三縮減至三分之二;國有財產局標售精華區公有土地,引發帶動房價炒作的質疑,衛生署長楊志良因全民健保調漲費率表達辭意,法務部長王清峰因死刑存廢問題引發社會爭議、甚至為此下臺等事件,造成民眾認為執政團隊溝通不良,且質疑政策的規劃能力與周延性,甚至再次產生對執政團隊的不信任感,使得本月執政信任指數隨之下跌。

 

至於在經濟信心指數各項次指數方面,經濟現況指數二十八.九點、經濟樂觀指數四十六.三點,與前月相較皆微幅下滑○.一點,經濟現況指數維持平穩,同時經濟樂觀指數自去年九月迄今維持在四十六點左右。

 

戴立安表示,雖然景氣呈現回溫激勵、訂單穩定成長,就業市場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國內薪資水準停滯不前則仍為隱憂,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民眾對經濟現況與近期可能改善與否的判斷,則持續呈現觀望的心態。

 

遠見的民心指數調查,包括政治及經濟兩項信心指數構成,統計所得數值大於五十代表樂觀或正面評價,而指數愈高就代表民眾愈樂觀、肯定,即愈得民心;反之,統計所得數值低於五十則代表悲觀或負面評價,數值愈低就代表民眾愈悲觀、否定,即愈失民心。

  
 

國安當兒戲 馬毫無警覺

 

記者鄒景雯╱特稿2010/03/25

 

蘇起赴中案已進入了審批階段,這起事件牽涉到若干嚴肅的問題,馬政府如果執意遂行,後座力絕對會報應在馬英九身上,一個支持度已陷入昏迷的總統不該連起碼的警覺都沒有。

 

第一,國家安全工作的性質與執掌,其敏感性不同於政府一般部門的業務,退職國安人員的管控向來嚴格,有別於其他政務官,蘇起於公是前國安會秘書長,於私與總統的關係深厚,其動向若以「民間人士」一語帶過,兒戲視之不以為意,或如內政部長援引他例強加比附,這表示當局完全缺乏對國家安全的基本觀念與素養。

 

第二,蘇起卸任才一個月,依兩岸條例規範必須有三年的管制期,海南島的博鰲會議有沒有非蘇起赴會不可的理由?如果沒有,為何不自製,定要落人口實?如果非他不可,理由何在?這理由豈不啟人疑竇?

 

第三,蘇起的申請案尚未送出,就先放話已獲總統授權,請問國安會要如何表示意見?內政部聯席會議又能怎麼秉公處理?此一惡例破壞體制莫此為甚。妻子在其國安會任上前往中國推銷已經引起軒然大波,何況蘇起自己的複雜程度,為什麼連起碼對社會的責任感都沒有?

 

第四,蘇起之例若開,未來國安會副秘書長、諮詢委員、國安局大小官員、甚至軍情局等單位卸任者,是不是都要比照蘇起不設防的開放?如果有人不准,難道蘇起掌握的國家機密會比這些下級單位少?若此,總統的帶領權威不會崩潰嗎?馬政府知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卸職的國安人員他們守法自持、嚴守紀律,即使超過三年也不前往過去安全工作的對象中國?總統對他們的示範是什麼?

 

第五,馬英九總把「依法行政」掛在口上,宣稱以高標準自我要求,若在實際作為上,有太多的「特例」或「下不為例」,這表示馬政府的法律遇到特權一定轉彎,學法的馬總統要如何自圓其說?

 

許多國人不解,一個七六五萬票支持出來的總統,為什麼不到兩年就崩盤,原因出在哪裡?蘇起案是一個眼前例證,馬團隊連什麼是政府都搞不清楚,要他們主持國政根本超過其能力負載。馬英九若擔心反對黨不夠忙,大可讓蘇起去博鰲試試看。

  


 

國內大學招收中國學生的量變與質變問題

 

悠然

 

馬政府要讓中國學生於今年秋季來台就讀,這將對國內大學教育產生量變與質變的問題。

   

馬政府積極傾中,追求「終極統一」(事實上是被併吞),不僅在軍事上廢弛武備、在經濟上想盡辦法要讓台灣依賴中國,在文化上也是汲汲營營地要改造人民的思想。除了改寫教科書之外,開放國內大學招收中國學生也是一種思想作戰的途徑。

   

馬英九於13日(上週六)晚間宴請國民黨立委,希望立院能於本會期通過中國學生來台相關法案,使國內大學於今年秋季就能招收中國學生。中國學生來台就讀,似乎已經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了;然因此際媒體一窩蜂討論王清峰下臺和死刑存廢,這個議題被忽略了。

   

根據教育部的規劃,國內大學招收中國學生是這樣分配的:國立大學主要招收研究生,而私立大學主要招收大學部學生。由於近十幾年來專科升格學院、大學太過氾濫,導致供給過剩,高中職畢業生隨隨便便就可以進入大學院校就讀。少子化問題更使供需失衡雪上加霜:目前年出生人口已經少於大學院校所有的缺額。長久下去,系所乃至整間大學關閉,實在已經不難想像。國內的生態,是國立大學比私立大學有競爭優勢,一般大學比技專院校有競爭優勢。排在越後面的學校,倒閉的機率越高。陳前總統任內,教育部面對這個問題,是不斷地提醒各校要做好轉型或者退場的準備。然而許多大學的代表們心中期盼的是能招收中國學生,來填補空缺。等馬英九上臺後,招收中國學生的步驟便開始發動,如今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地步了。

   

誠然,在教育部目前不提供獎學金的政策下,台灣絕對不會是中國一流學生的理想留學地點,特別是私校的學費還高過國立大學甚多。然而我們不能忽視中國政治掛帥的本質,不是不可能會送來一批有能力負擔學費,或者拿中國政府獎學金的學生,來台就讀的。這裡面也絕對少不了負有政治責任者。隨著大批中國學生來台,許多私校甚至國立大學課堂中、校園裡將會產生諸多變化。例如,私校的老師不敢得罪這些金主(事實上,私校老師現在要當掉學生時,已經得考慮會不會影響學校收入,被學校當局約談或勸說,甚至已經不敢對學生嚴加要求),國立大學的老師也可能為了避免麻煩,而必須調整其用語與上課內涵,例如迴避觸及「獨立自主」、「人權」、「法輪功」、「達賴喇嘛」等中國人所不悅的主題,而執意不理會中國學生反彈,或勇於糾正他們想法的老師,也難免被學校當局關照。只要中國政府有計畫地讓台灣每個大學院校每個系所都出現兩三個中國學生,台灣的大學老師便會多所顧忌。如此一來,台灣各大學的講學自由免不了會受到破壞。共產黨人說,量變會導致質變,不是沒有可能的!

   

國民黨憑著其國會多數,要在這個會期強行通過修法,來使中國學生可於今年秋季入學,並非難事。因此,吾人有必要多加注意此事的發展,並集思廣益如何防範未然,如何收拾善後。

 

(本文刊載於極光電子報第180期2010-3-19

 
 

失敗與成功

 

從國民黨教育來看綠軍所接受的教育成效,他當然會說這是失敗的產物。然而若我們想要為這樣的狀況提出強烈的辯護與反駁,要怎樣做才能說服社會大眾呢?我很困擾。我的結論是:他雖然可以躲過國民黨教育的荼毒,但總的來說,他依舊是錯誤的失敗教育。

 

綠軍的成功不具有強烈的社會、經濟意義。看過偉伯「基督新教與資本主義精神」的人都會肯定基督新教的教徒與舊教(天主教教徒)教徒有明顯差異,而比較不喜歡文法教育,強調學習技藝的新教徒不僅發展出新的生活價值,也發展出新的社會。依這樣的角度來看反國民黨文化的本土、反中國的泛綠軍,他們既然反中國及反國民黨教育,那他們反之後又替他們自己創造出怎樣的利益呢?也就是在我們不接受國民黨設計出來的這一條路,我們又走出怎樣的路?讓泛綠軍展現出比泛藍軍一樣好或更好,從成就來肯定自己的選擇?沒有。換言之,在反國民黨的運動中,泛綠軍沒有在教育方面展現他們獨有、特殊風格與利益。

 

考察國內對支持與反國民黨教育,所呈現的價值變化差異,我們可以看出反國民黨教育僅是關心台灣且用心教育的人所思考出來的答案,但他們並沒有提出一套說服自己與周遭人群的教育規劃方案,使人覺得我不需要接受國民黨那樣的教育規劃,也能走出一片天。國民黨教育至少在幾個角度是不能被否定的,而這是台灣派的嚴重缺失。例如:台灣派有沒有取代國民黨的中國nationalism教育的教育內容嗎?換言之,取代中國nationalism的台灣nationalism課本?

 

當我們批判中國教育沒有西方式的邏輯訓練時,拒絕國民黨式教育的泛綠軍是否從「拒絕」後的行為展現出他的拒絕比較正確呢?或者發揮出比較重視推理的特質,從而在生活層面上出現比誠心接受國民黨教育的泛藍軍有更好的表現呢?

 

這些都沒有。這也就是說拒絕國民黨不等於你將會有比較好的生活出路。

 

環境因素影響一個人的發展。我們瞭解環境對一個人的成就影響很大。在一個有利於泛藍軍思考、發展的環境中,拒絕泛藍軍的想法等於讓自己自絕於比較好的發展機會,對一般人來說,這是不智的行為。這可以從許多很綠軍的知識份子在一些團體活動中,也不一定敢對那些欄通通的論點提出綠軍論述,即令這些藍調論述是多麼的不合理性。因此環境因素對一個人的發展的確有影響,這也是泛綠軍的發展比泛藍軍更困難的原因之一。

 

檢視我們的環境,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屬於國民黨設計的環境,這一個環境不一定講西方式邏輯,但順從國民黨的思考模式卻可以生活的不錯。

 

在深度檢討台灣環境與綠軍努力後,廣義來說,泛綠軍並沒有建構一個屬於理性比較有優勢的生存競爭空間。光只有在錯誤的教育前提下,失敗與成功的教育並不能推論出誰會比較優勢。甚至我們只能說若都是錯誤的,成功不能推論出有其教育成功的優勢,而失敗者也無法推論出他會比成功者更好。更何況所謂失敗者並不是主動要讓他失敗,而是在那樣的競爭機制下存有一些條件而無法在競爭上取得優勢,所以我們很難說失敗者有機會反蒙其利下存有一些條件而無法在競爭上取得優勢。綠軍有比較可以發展理性推理的空間,但卻沒有從這一方面繼續努力。

比較藍綠軍的教育,我們可以發現除了接受資訊的經驗以外,其實雙方的教育差異很小,而附著在成功者身上有太多有價值的職業訓練,也有很多社會正面價值,所以所謂接受較失敗教育的綠軍想要扭轉他們是教育的失敗者這樣的印象,其實相當困難。

 

真實的「我」

 

然而即令這樣,我認為泛綠軍依舊有辦法創造出不一樣的天空。這個不一樣的天空,就是面對真實的環境和「我」,

 

當我們仰望台灣的天空,我們發現那就是我們所生、所長的地方。這個地方有許多東西對我們來說是活生生的、有價值的記憶與發揮空間。從這一邊發展出來的東西,你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並由此可以展現出你生存的價值與意義。我很難清楚講出這樣的效果,但我可以舉文藝復興的價值與之對比。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前,歐洲許多地方都處於基督教(舊教,也就是天主教)的世界,許多人努力的結果是在讚美上帝、追尋大審判的價值,沒有人正視現在生存的世界、現實的價值。然而文藝復興時,義大利出現許多大師,謳歌自己生命與現實價值,將人們關注的重點拉回現實,這樣的改變引動歐洲後來許多變化,使得近代歐洲的產生。

 

理解中國歷史、文學與文化發展的人,或許有一些疑問。為何在中國文化中所謳歌的一大堆東西,有帝王、國家、偉人道德等等所謂的大傳統,為何就是沒有自己、家鄉與個人呢?也就是說在帝國大帽子下,許多文人的生活、資料留存的重點都是以帝國為主體,甚少注意到個人、民間生活的價值。強調帝國、道德與國家才是重點,強調私人難以成為眾人接受的要點。表面上,帝國、道德與國家依舊是現實世界,但在中國這種廣闊的國家、家族主義下,個人在此是沒有價值的。人們關心的重點依舊是飄渺的東西。中國這樣的現象其實與他中央集權的文化有關,整個體制最重要的力量都集中在首都,並由此展現出他的文化生活,離開首都之外,就沒有city,也沒有由此產生的civilization。除首都之外沒有city的國家,它就是一種以農業為主體的國家,也就是在農業的agriculture展現的culture。這裡civilization與cultrure之別主要展現在到底是怎樣的力量推展中國文明發展呢?我們可以看出整個中國集中所有資源多在發展以首都為主體的城市文明,其他城市的功能在中央集權體制下,許多創造文明的動力多被剝奪。理解中國城市文明的人會發現,中國在春秋戰國之後,能夠被稱為是好的城市建設是寥寥可數,杭州、楊州、未被建都前的開封(後來北宋的首都汴京),除此之外,我們很難看到有名的城市建設。即令是這樣,楊州是本身頗具城市發展條件,杭州建設並不是從擴大人民福利的角度,而是有名的詩人、文人到那一邊當地方主管所建設的、偏向享樂的城市建設。沒有城市推展的文明動力,我們時再看不出中國文明的發展有何龐大潛力?

 

人才要發揮的空間在哪裡?首都既然是發展主體,則在首都之外的其他城市、地方,那些人才就沒有發揮的想法。每一個地方的城市都僅強調將地方治安處理好,基本的農業功能顧好,讓人民有辦法生活的可以,那就是他們努力的重點。這些人才不僅荒廢每一個地方的建設,而且他們精力所著重的地方依舊是政府主導的幾個重點,文學、唱遊,其他就不是他們要的重點。

 

中國以首都為主體推展的文明,內容既然狹隘,發展的地方又很集中,一旦首都被毀,這個帝國幾百年來發展的城市文明就等於銷毀一大半。這或許是中國發展數千年,他們在秦漢完成中央集權統治之後,其文明發展相對很少的重要原因。

 

從台灣出發。泛綠軍的文明發展重點與策略應該與一般他們所認知的中國文化不一樣,同時也不應該好高騖遠。目前台灣呈現的文明與其說是「我們」努力的結果,不如說是嫁接在西方文明、日本文明與中國文名之上的發展。表面上他非常蓬勃發展,也出現許多令人羨慕的物質發明與一些精神文明,但深入觀察這些發展都不是有深刻的根植特性。所謂根植特性就是擁有這樣技術的人對這種東西瞭解非常深刻,乃至自身可以有繁衍、變化、逐漸茁壯的能力。我們現在看到的上述三種文明都可以在目前生活在台灣的許多人身上看到,但沒有一個人可以說這種文明是他終身信奉,並且可以內化在自己身上,從而發展出一套在台灣這一塊土地的東西。我們當然不可以說他們沒有努力,但他們的心不是轉化、內生在這一塊土地、這一群人,而是想盡辦法要將這些東西再次外移,從而有種「飄移」的特性,而讓人們無法相信這種東西可以根據台灣這塊土地的風土民俗,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東西。簡言之,他是一種「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東晉文明特性。東晉這一群人的努力都在為遙遠的中原在奮鬥,一種「不地著」的風味。在台灣,不分藍綠都有這樣的特性。綠軍是不知道如何「地著」,藍軍是不僅不知道「地著」,就算知道也不要「地著」。

 

內化之後的文明發展,他才有持續性。檢視台灣歷史,我們可以看出文明在台灣是一波波的洗禮。西班牙來了又走了,荷蘭來了又走了,相同狀況也出現在滿清文化、日本文化為台灣的影響。每一次新政權帶來的新文明都為這一塊土地的一群人進行改造與屠殺,然後根據統治者的需要,重新建構他們所要的台灣人民與形象。我們看在台灣民主化之後,許多人自認為是中國人的人,不是先後將他在台灣發展的事業移往台灣以外的地方,特別是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國中國,那麼台灣這一群人、這一塊土地給予的各種政經資源呢?於此就全部浪費。這種「不地著」的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特性。他們不準備「地著」在台灣,就因為台灣不是長安,與台灣是不是他的故鄉,其實關係不大。然而,當綠軍要脫離中國這種「不地著」文化時,表面上好像他吃很大的虧,實際上若考量幾百年來的世界文化過水台灣的現象,就會發現這是我們一定要做的事情。

 

「地著」是一種困難的心靈改造。一群人想要從以往信仰、接受的文明中脫離,並發展出一套自己強烈感受的新事物、信仰或文明,實際上並不容易。當馬丁路德要發展他路德教派的新教倫理時,他本人也經過強烈的掙紮。這樣的現象不僅出現在他,也出現在他的追隨者身上。而其現實的利益要如何設定與呼喊,也是經過許多人的努力才成功的。這樣的現象其實有龐大的民族覺醒運動,並且持續推展。例如赫德對日爾曼人的重新論述,讓原本認定「由於野蠻的日爾曼人南遷導致偉大的羅馬文明崩潰,並因此進入黑暗時代」的西方歷史定論,改成由於樸實的日爾曼人出現,讓頹廢的西方文明獲得生機,而黑暗時代也改為新歐洲文明發展的契機。甚至提出西元1500年的文明發展,是阿爾卑斯山北麓的民族取代南麓的民族,北麓的大西洋文明取代南麓的地中海文明。這種翻轉西方歷史觀點的重大發展,絕對不是一兩個人可以做的,然而就是這樣偉大的文明工程,才能創造新時代的新觀點。也是台灣民族應該要做的事情。

 

我們並不是要打倒某一個民族、文明,而是要追求屬於我們自己應該有的自信。在中國文化有幾個特色,將資源集中到首都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是歧視邊疆、不是首都或首都附近的、中原的人。因此在那種文明薰陶過的人對別人有強烈歧視,台灣處在中國邊緣就會被歧視。台灣本省人過去數十年不就被外省人歧視嗎?處理這樣的現象,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自我證明是值得尊敬的文明。

 

我們也要充分瞭解這是一條長遠奮鬥的路。日爾曼人要從長期被歧視的狀況下,進行自我的心靈解放,本來就需要有許多因素。除了內心奮鬥之外,還需要追尋自我肯定過程中的心靈煎熬。這一條路是否會成功?到底要走多久?會遇到怎麼樣的困難?說真的,誰也不知道。這樣路就像是追尋自我解放、尋找神旨的過程一樣,絕對是如一個人從矇懂到信仰堅貞一樣,我們必須忍受挑戰與粹煉。

 

尋找我們的路

 

尋找「地著」的思想改造與方法是綠軍第一要做的事情。我們認為「地著」有兩個東西要考量,第一要在這塊土地上與這一群人一起發展,並且由這個環境中發展屬於我們的東西。第二要將外來的東西吸收,變成台灣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並由此發展出有那一種風格的台灣文明。

 

若從地理的角度來看,讀中國歷史的人會發現他們很強調中原文化,並發展出肯定中原、肯定血統的法統、正統論述,與之相比,南方,特別是江南、杭州以南的地區,多被認為落後、未開發地區。各位仔細想想,與台灣關係密切的福建、廣東東部,甚麼時候被當作文明的地區呢?沒有。然而若我們更仔細分析中國歷史,就會發現在唐朝時,廣州已經發展出重要的貿易港口,也是唐朝引進阿拉伯文明很重要的路徑。宋朝之後,福建已經發展成重要的貿易地區,福建的商人蒲壽庚,他的財力支撐南宋帝國,直到蒲壽庚投降元朝時,南宋帝國就因此覆亡。隨後,福建的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中國自南宋以來,福建一省中舉的人數遠遠超過他的人口比例,甚至曾經高達中舉人數的四分之一,導致當時的朝廷設定限額,不能讓福建中舉的人過多,影響其他省分的利益。然而在我們的課本中卻很少提到這一部份的歷史。

 

考察中國東南民族的發展特性,很清楚可以看出他們是海洋民族。他們許多經濟活動與對事情的分析判斷等,多與海洋的特性一樣,與大陸國家不一樣即令在中國共產黨強力統治之下,福建外移人口所展現的行銷與合作態度,也和中國其他地區的移民有不同的風格。如果不強調他們都來自中國統治地區,我想很多外國人是看不出福建人與其他地區的中國人是同民族的。

 

實際上,我們分析中國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各地商人展現的風格也有明顯差異,而總是和台灣那種對外貿易、經商的策略不一樣。台灣是中國民族嗎?其實很有疑問。最多只能說台灣本地人的經商手法與中國福建的人相近,但相近並不能說相同,與中國其他地區的經商手法差異更大。

 

獨力發展出自己的文明是決心的結果。瞭解台灣的獨到性之後,我想台灣人應該在幾個角度下重新反省自己民族與自己的路。

 


  

馬迷之「我覺得」 

 

chen21457

http://www.taiwanonline.cc/blog/chen21457/1621.html#comment_5671

 

3月23日下午聽了陳揮文的飛碟電台節目,真的快笑死。陳開場就說「2年前我投給2號,想不到今天成了惡耗」,請支持馬英九的馬迷Call in進去說說看這2年的政績,接聽10位聽眾回答(本文取自#93∼精銳農民戰記∼):

 

 

第一位:我覺得馬英九比阿扁正直,比較替台灣著想。

(我:請問哪裡為台灣著想?)

 

第二位:任命曾勇夫當法務部長,很進步。還有改造國民黨,雖然失敗但做的是對的。還說大家都用高標準看他,不支持他的人很奇怪。

(陳:那牠2年任內做了什麼?)

 

第三位:媒體每天罵他,馬英九人太好都不反擊,馬英九被媒體罵到變昏君,全民要檢討。

(陳:當個總統這麼無能,連反駁媒體都不會?)

(我:全民白目就是啦?)

 

第四位:我支持馬英九,因為在台灣和大陸的關係上有改善,依據憲法和國統綱領,以後一定會統一,馬英九做得很對啊。

(陳:拜託一下,國統綱領早就廢了,我是叫你來說2年做了什麼事,扯那麼多做啥?)

(我:台灣人拒絕統一,請這位癡心妄想的聽眾早早滾回中國吧。)

 

第五位:和中國關係改善也三通了。而且如果謝長廷當選,阿扁就不會在土城了。我支持他簽ECFA,馬英九是好人,讓我不會丟臉。

(陳:如果讓謝長廷當選,進土城的會是馬英九。還有,目前外交局勢看來,台灣有多麼沒尊嚴就有多麼沒尊嚴。)

 

第六位:雖然沒政績,但是謝長廷當選會怎樣,沒政績還是會支持。

(陳:你一開始就說沒政績,那叫我怎麼接下去?)

 

第七位:台中縣巿合併對台中人很好,雖然我不瞭解ECFA,但是我支持。還有,馬英九用人比前朝還正經。

(陳:不知道ECFA是什麼,那你是支持什麼東西?)

(我:劉兆玄,薛香川,楊志良,王清峰…,用人還真是正經啊?)

 

第八位:馬英九有四裝,裝無辜,裝可憐,裝可愛,裝傻。

(陳:少一個我補充一下,裝孝維。)

(我:再補一個,裝死!)

 

第九位:馬英九從幕僚人物變主事者,要給他時間。我對馬英九不滿意,但不代表未來不支持。多數人支持ECFA。

(陳:馬英九幹了8年的臺北市長,這還叫幕僚?)

(我:多數人支持ECFA,何來的多數人?)

 

第十位:馬英九把台灣從戰爭邊緣拉回來了。

#ff0000>陳:啊馬英九2年內任內到底是做了什麼啊?)

 

原錄音檔不知道有沒有,各位聽了就會發現,這些馬迷開口閉口就是「我覺得∼」,你覺得?真慘,因為已經拿不出實質的東西,只能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也莫怪乎楊志良說全民白目,本來就白目,這個白目政府是765萬的白目所選出來,不是白目是什麼,還有什麼好「覺得」?理盲啊,濫情啊,悲哀的一群人。

 

http://pfge-pfge.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25.html

 

 

有自我的路 VS. 沒有自我的路

 

台灣現在要走的路,其實最有信心的想法是:我要走真實的我。很多人會認為假定台灣若走向獨立,特別是想要從自己的文化方面追求獨立,這樣會不會太辛苦了呢?中國已經有相當偉大的文明,為何台灣要拋棄這麼好的文明背景,自己再去創造文明呢?台灣本省人要思考:「假如那個文明不是我們的,為何我硬要認為那是我的文明,並且要在他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文明呢?如果要這樣張冠李戴,那台灣現在就去承繼比現在中國文明更有活力、更有優勢的美國、歐洲、日本文明不是更好嗎?另一方面,人們應該考量是自己有沒有很用心在發展自我,讓自己更好,而不是去比較我是否有個文明的祖先。因此,我們要確認走自己的路。這比找有名的祖先重要。

 

走自己的路就是問自己想要怎樣走。所以每一步都是我們自己要的,也是我們自己的,這樣的人生、民族發展的路對自己更有利益。我們當然會遇到許多困擾,甚至會遇到重大挫折,但我們屬於後進新文明,有相當多先進文明的發展軌跡與案例讓我們參考與學習,發揮所謂後進者優勢的發展利益。荷蘭文明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荷蘭想盡辦法從當時全世界最強的帝國-西班牙帝國手中獨立,他出現的困擾遠比我們想像更多。但因為國家發展與變革的大權都在自己手中,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問題去解決,不用去請示馬德里的西班牙政府。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他們設計出來的新經濟制度,並且讓荷蘭這一個歐洲小國變成歐洲最強的海權國家,也讓許多歐洲國家對他刮目相看。美國也是從當時世界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大英帝國-手中獨立。美國當然也遇到許多問題,而且他的問題與他以往的殖民母國-英國-不一樣,很多都是他自己首先遇到。但他卻一一克服,創造世界第一強國。

 

新文明、新國家也不一定要是強國。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世界從幾個大的殖民帝國便成到目前為止197個國家。這其中很多國家也不是很富強,也不一定有自己的文明,但這些國家卻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藍綠對抗下的環境中,綠軍能不能創造出自己不同於泛藍軍的新文明嗎?我認為可以。

 

從文化與教育的角度來看,因為我們肯定西方文明,並且努力要學習西方物質與精神文明,我們也就會重視西方教育與文化中的邏輯推理。

 

在邏輯推理的環境中,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會有兩個很大的差別。除了前述邏輯推理外,他們會透過推理對他們所遇到的東西進行整理。「根據某個原則、角度,哪一些東西在推理之後,道理是相同的。」而經由這樣的推論,也會出現哲學式的思考與歸納,對許多事情進行抽象思考。這種含有邏輯與哲學思維,特別是西方哲學思維,將會展現和中國文明不一樣的風格。

 

從經驗角度來看,泛藍軍強調從經驗去研判事情,泛綠軍會改造成從事物本身去看事情變化,從而去判斷事情變化。這樣建構的處事風格將會實事求是,與中國文化那種從過去或經驗找解決問題不一樣。泛藍軍那種文化必然會走向保守與不敢和經驗多抗衡的處事風格,但泛綠軍不會。

 

或許有人認為這樣的差別可能不多,然而長遠的發展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屬於進取的、本土的綠軍將因持續性、不是重複性的努力,建構一個與中國文化圈不一樣的新國家。這樣的新國家其實就是近代化的國家。

 

 

(作者為經濟學者,專研經濟與制度)

March 25,2010

刊於極光電子報181期

 


國民黨教育與「權威」在思考上的影響

  

對深度分析台灣政治與文化的人,我以往一直認為中國文化之所以沒有邏輯,乃是國民黨不想讓人民接受推理教育,然而當我深思這一個問題時,我發現他有著比我們一般想像更深刻的文化意涵。我們必須深入批判。

 

曾經被兩蔣流放到美國國民黨CC派掌門人的陳立夫,當他被流放之時,蔣介石的老婆曾經見他,要他對上帝有信心,要多讀聖經。陳立夫說:「我的上帝(指著蔣介石的肖像)都不要我了,我還讀甚麼聖經?」在他從美國被寬赦回來時,曾經喊出一句有深刻的話:「我們的聖經-三民主義」。這句話很奇怪嗎?沒有。比較中國文化訓練出來的人,國民黨的各方徒眾等等,都出現這樣的現象。連號稱反中國文化的共產黨也是這樣。國民黨的孫中山、蔣介石對比共產黨的毛澤東,三民主義對比毛澤東語錄等,不都是一對一的對應著嗎?偶像崇拜,甚至必須為這樣的偶像建構完整的各種配備、典禮,就是專制文化必然的特徵。循著這樣的規矩,所有徒眾在思考所有的問題,只要涉及到這些人、事時,所有理性就必須自動規避,讓位給這些「神」,使得許多人遇到這樣的問題都不理性。

 

夾雜在理性與不理性中的人。很多人會強調這個社會是一個理性社會,從而推論自己是一個理性的人。然而真實卻不是這樣。他們對自己敢推理、沒有偶像崇拜的事務方面,的確可以展現某種程度的理性,對某些事情,順著自己的推理給答案。但對有偶像崇拜的區域,就順從偶像崇拜,然後以偶像為主,環繞在他周遭的相關事務與評述,作為他推理的結論。此時的結論其實相當程度都脫離的邏輯推理,而是以跳躍的方式從前面的前提、假設、推論然後直接跳到結論了。

 

國民黨的統治體制偶像崇拜,偶像不只是拿來當神,也拿來當許多推理或思考問題的前提、假設,屬於不可以挑戰的議題。所有與這些偶像有關的事物就不可以挑戰的對象,是他們思考上的禁區,這些都是國民黨支持者在思考上難以超越的禁區。他們平常很正常,講起很多話也展現某種程度的智慧,但一涉及前述的前提、假設,他所有推理能力都歸於零,馬上根據以往別人給他的結論進行推論,如此得到的答案都在國民黨教育內的迴圈中。換言之,這些涉及偶像的對話、辯論在此僅透過各種形式在強化權威於各方面的說服力。這樣的討論過程中,他們將「討論過程」與「權威當結論」兩者結合在一起,然後在他們思考中認定這一個結果是無懈可擊的結合。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兩者結合根本南轅北轍,只因為在他們經驗中,這樣的結合太多了,讓他們不覺得奇怪。又因為有一個權威出現在他的結論中,更讓他們覺得這樣的結論是正確的。

 

我們當然也可以說類似這種偶像崇拜與推論之間的關係,不僅存在中國文化、國民黨,也存在世界上許多有專制文化傳統的歷史中,西方國家在中古基督教世界、理性時代前期,甚至到現在,許多科學家、思想家也有出現這樣的現象,涉及權威就出現荒腔走板的推理,不能光指責中國文化、國民黨。在西方學術世界中,有許多偉大科學家也同時有強烈的宗教信仰。牛頓就是其中一個有名的案例。但這和國民黨或者中國的案例依舊有別。西方人當然也有他們思考禁區,宗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地方。但他們想盡辦法去建構宗教內部的邏輯性,或許很多人不滿意,但至少他們這樣努力過。隨著時代演進,他們也發現這樣的努力並不能說服所有的人,因此他們就將他們生活中的經驗劃分成非邏輯推理與邏輯推理,兩者盡量讓他涇渭分明。他很明確告訴你在哪一個區域中,我們可以進行邏輯對話,此處對話者僅接受邏輯推理得到的答案,不接受權威。而在非邏輯推理地區,只要他認明你與他不同信仰,就客氣的迴避對話。在這個非邏輯區域,或許很多知名人士會講一些當他在邏輯區域所不可能講的「荒誕」論述,許多跳躍式的、無論證的、強烈矛盾的說法都在口沫橫飛之中。你很難相信這樣的人竟然是知名大學的邏輯教授、數學大師,但他們很清楚他們這些論述僅在這樣的非邏輯區域才出現,你不能去挑戰,這不僅不禮貌,甚至是惡意挑釁。

 

但中國文化、國民黨教育卻不然。在這個文化中根本沒有羅輯的東西。他們傳授經驗、處理事情的方式是經由時間為排序依據,將所知道的事務排列下來,從而建構一個時間為主軸的推論。當放置在這種結構中的資料依序、資料無誤的、正確的排序下來,的確可以找到某一些事情的原委,並且說出某些事情的真相、對錯。只是在時間軸上的資料排比,然後建構出一套說法,所用的方式並不是透過有系統、專業訓練出來的推論,純粹僅依照人類本能性的推論能力、看到別人推論方式所學到的方法,而不是一套有系統的推論訓練。既然他們沒有清楚的邏輯推理訓練,自然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就沒有將「可邏輯推理」與「不可邏輯推理」清楚劃分了。他們將所有的東西多都列為可推理的,而推理的方式是就如上述方式,僅是與生俱來的推理經驗,沒有經過訓練。

 

這樣的人若面對簡單的、沒有理念衝突的事情,就很容易處理,他僅需要一點原則也講出一片道理。然而若遇到兩個原則都出現時,他就不知道要怎樣處理,而依照別人以往給他的只是、經驗,從而下決定。有些人遇到問題時會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就是這個道理。然而邏輯推理不是這樣。他是要明白事理真相,遇到衝突時,重點是事情依照怎樣的邏輯在運作?真相是甚麼?假如推理結論逐漸脫離經驗時,要不要繼續推理?還是此時就依循某一個以往經驗,用那個經驗作結論呢?大部分的人是以以往的經驗作結論。在他接受的正式訓練中,只有依照時間主軸建構的思考方式,沒有根據某一個原則推論的邏輯訓練。他可以知道若根據時間主軸方式的想法去推理,應該是會對的,(?)畢竟在過往的經驗與訓練告訴他,這樣做是對的。至少那樣的思考方式有學校、老師這個權威機構、人物給予肯定,也有一系列的正式訓練,讓他相信即令不能說一定對,至少也可以說是根據老師(這個權威)講的方式在做,有所依據。是然而沒有經過訓練的邏輯思考方式,出現的答案會不會是的對呢?他有疑問。保守而比較容易正確的處理方式還是回到經驗。

 

中國文化、國民黨訓練出來的人在上述狀況下,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就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學自然科學的人要推理,方式是數學。在那樣的世界中,所有的推理過程都受到嚴謹的檢驗程式在處理,也不存在權威,因此他們在自然科學方面會有成就。因為他們的遊戲規則是西方式的邏輯世界。然而在社會科學方面,因為欠缺邏輯依據的過程,很多東西要仰賴非數學推理,欠切外在嚴謹的邏輯檢驗程式。所以對某些現象的推論會出現怎樣的結果,他們其實也不知道,但這樣的世界中有許多權威、利益與不可以侵犯的禁區,例如國家、中國nationalism、政府、民族、政黨等等。當他們遇到這些事務時,很多人很快就退回以往的教育中,以權威取代推理,做為他們的結論。我們看到許多受中國文化、國民黨影響的人們,當他們遇到人文、法政問題時,很快就會放棄推論,到他們經驗中的權威去追尋答案。

 

然而在他整個推論過程中,「權威」是外在的,當他引進權威時,我們會突然發現結論出來了。仔細分析結論出來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很突兀,那個結論不是由推論過程中,自然出現的結果,而是這一個「權威」決定整個推論的終局。假如權威提前出現,甚至整個推理也不需要如此繁雜,馬上就有答案了。這樣的戲劇效果就像平劇中的「黃鶴樓」那齣戲。劉備被周瑜困在黃鶴樓中,一點計策都沒有,遠在公安城的張飛非常生氣,向諸葛亮跳腳,諸葛亮卻是悠然的等著巧妙的結果出現。果不其然,無法突破的劉備、趙子龍在百般無奈下,突然想到諸葛亮給的錦囊,將這一個錦囊掀開,裡面一個令旗(諸葛亮借東風時,跟周瑜拿的令旗),然後藉著這個令旗,劉備、趙子龍救出黃鶴樓,脫離周瑜的計謀。這樣的過程夠戲劇化,但不能拿來推理。中國是的推理就是這樣。在推論到某一個階段時,突然加入一個東西,然後結論就出來了。加入這個東西與前提、假設及事件有何關係?推理者並不重視,重要是:權威出現決定結果。推理者內在本能性的反應就是:一切訴諸權威。而權威是經驗的一部份。

 

串連事實、經驗與權威之間的關連,就是國民黨式的教育。這也就是說傳統的訓練是時間軸為主體的資料排序,然後根據時間建構經驗邏輯。假定遇到無法藉由時間軸的經驗可以判斷事理的現象,就從生活經驗中找一個去配對。這種配對到底與他推論有何關係呢?他其實不完全懂,但他的經驗告訴他,這樣的配對是對的。可能是以往教育有這樣的題目,也出現類似的答案,所以他認為這樣推理是對的。也可能是以往教育中明示或暗示,「權威」的威力很強,當無法仔細推論出關係時,訴諸權威經常且總是對的。至少在教育體制中得到的經驗是這樣。因此,他的結論是跳躍的。與他的推理過程可能是有相關性,卻不一定有因果關係。相關僅能推論他們是同類,但難以推導出因為A而產生B,所以A是B的原因,B是A的結果。沒有這種因果關係,僅能相似或想像中相似的東西拿來建構他們的因果關係,這不僅是錯誤的方法,得到的結論也是錯誤的。胡適批評中國人是「差不多先生」,前述就是差不多先生的一種表現方式。可惜的是,在國民黨教育中,這種差不多訓練對他們來說卻是重點。

 

以國民黨這樣的訓練,他們的支持者在國民黨設定的邏輯中,都被國民黨將他自己想要的偉大權威圖騰,以不同份量的權威放置在他們的經驗中,並且在他們面對辯論時出現。

 

「台灣為何一定要和中國一起?」統派或國民黨就是要從歷史脈絡中去確認台灣與中國曾經在一起,然後在時間軸線上的順序推理中,讓學子建立台灣必要和中國在一起的印象。就這樣的時間角度來看,他們的確有順序,因此讓很多人認為他們講的是對的。也許有人會提出:美國也自英國獨立,所以台灣也應該可以獨立。由國民黨訓練出來的人就會將「台灣在數百萬年前和中國合在一起」來推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多密切。這依舊是時間軸的順序推論出來。我們若說:人家曾經和中國合一的越南、韓國,現在土地依舊和中國在一起,為何他們可以獨立呢?統派就會提出「我們有著血濃於水的關係」來強調兩者不可分離。若這種論點可以成立,「美國早期搞獨立的人都是英國人」,他就說國情不同,或者「大西洋太寬,台灣海峽很窄」。你若說「西藏人與漢人不具有血緣相同得關係,不是血濃於水,所以他們可以獨立」,他就說「我們都是中國人,不要分辨那麼仔細」。我們可以發現他不斷從時間軸線、經驗中拿出一大堆東西進行對話,這些過程都和推理其實無關,僅是將他受到教育的內容翻騰出來給你。最後他講不贏你,就不再講這個議題了。不講之後,他的想法依舊,你的說服失敗。

 

這樣的論議在過去民主轉型中,我們遇到太多了。他們那些議題其實也是我們以往深信不疑的議題,檢視以往,我們會發現國民黨的教育非常強調記憶,從四面八方將他認為屬於他利益有效的狀況的資訊,不斷的灌輸給學子,然後要求他們要記憶起來。國民黨設定的理由都可以做為台灣不可以獨立的理由之一,但都似是而非。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反駁台灣獨立的理由若成立,都可以從西藏、蒙古、維吾爾尋求獨立的理由中得到反證,從而推論出「若國民黨堅信他們反台灣獨立的理由,就應該強烈支持西藏、蒙古、維吾爾人獨立運動」。然而他也否認這些民族有權力從中國版圖上獨立。換言之,所有推理性的對話,最後會在他經驗中的「天外一筆」來決定結論。

 

權威與不可以推理,他們是國民黨教育的兩大核心。中國圖騰、國民黨神蹟等,則是前述兩個教育核心的目標。

 

(作者為經濟學者,專研經濟與制)

March 16,2010

刊於極光電子報179期

  
 

國民黨教育中的矛盾與不矛盾(南嘉生)

       

國民黨教育體制是一個矛盾雙重體,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與他們所處的環境、他們的意願、利益互相衝突有關。

 

國民黨的教育內容反應他們所處環境的各種利益衝突。我們將他們的教育內容放置在近代化、國民黨個人利益、傳統文化與國際處境一起剖析。

 

國民黨會追求近代化本是被迫的,要不是西方軍事勢力強大,導引出這種現象背後的政治、社會等等的文明迥異於傳統、中國,若要對抗這樣的勢力就必須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等等的文明,不然中國人、國民黨是不會承認自己的文明比西方文明差。中國人、國民黨在這樣的狀況下,心不甘情不願的學習別人,就因為這樣,他們看到的西方文明,不是從承認自己不如人之後,虛心學習西方,而是僅看到他必須承認錯誤的部分,他才要學習別人。即令是這樣,他還是要從內心告訴自己:「我們的文明比西方文明偉大,現在僅是一時「落衰」而已。就是這樣的心態,他的改革始終是不徹底,甚至當開始有點成效後,就改弦易轍,回到傳統。

 

國民黨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追求現代化,所以在考量許多問題時,他不是從思考很清楚之後,或者很死心塌地的狀況下決定要接受西方文化,而是在他想不到任何理由去否定學西方文化的好處後,才決定學習西方文化。這可以從國民黨的「聖經」--三民主義,看出端倪。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到底要怎樣去解讀?他的本質是中國nationalism,也就是以中國為主體的nationalism,所有中國近代化的策略都必須以中國最有利益的角度去決定要不要學習西方社會。這樣的思考在一般人的想法來說是正確的,「既然要學西方,就要學我們需要的,為何要學我們不需要的呢?」然而甚麼是我們需要的呢?這是重點。許多有權利決定哪一些項目要不要學西方的人,都是政治有權力的人,他們具有兩種身份。一是從國家角度來看,他們可能是最懂國家需要甚麼的人;一是他們是決定要怎麼做的利害當事人。所以許多國家要怎麼做的決策都可以從他們嘴巴中取得許多深刻的論述,但時間一久,我們卻很難看出為何讓他門掌權那麼久,改革那麼久,整個國家卻老是輸人。其中的原因是凡涉及到他們利益的改革都先後被延後、甚至停滯,乃至將整個國家帶像相反方向。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就是很重要的案例。西方經過長遠的政治鬥爭的經驗,發現避免權力集中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好方法。但強調學習西方經驗的民權主義卻強調要集中權力才能讓自己的國家強大。孫中山認為這是他觀察西方政治發展的經驗,發現要避免政府無能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有能、人民有權。因此他一方面集中政府權力,一方面宣稱在他的新增加的「創制權」、「複決權」之後,就可以增加人民的權利。問題是「避免政府有過大權力」是西方政治的核心精神,孫中山的增加政府權力卻反其道而行。我們看到在國民黨好幾十年來的掌權過程中,有誰看到他真的發揮政府有能的優勢嗎?他又如何讓人民有權呢?孫中山的宣稱表現在實際政治運作上,恰恰是一片謊言。以這樣的架構來看他們所延伸在中國nationalism及民生主義上,哪一個是從人民的角度去思考國家文化與經濟發展呢?都沒有。我們看哪些最支援國民黨的泛藍軍,他們最支持兩蔣、擁護一個超有權力的政府,但你認為這樣展現出來的就是民主國家的風格嗎?國民黨體制內有龐大的國營企業,這些國營企業卻成為阻礙經濟成長、發展的主力。所謂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兩邊的中國人都以類似的語言、不同的說法來強調權力集中的好處,卻同時也讓兩岸的人民受到集權體制的鎮壓。

 

將這樣的議題放置在教育中,我們可以發現國民黨設計下的教育,就是這樣在做。中國文化的本質是根,西方文化僅是陪襯而已。當然,夾雜在東西文化之間的矛盾,他的處理方式是兩者平行運作,然而屬於西方文化的東西在中國文化世界內的所謂中國人,他們到底有多少呢?其實很少。我們只要將「選舉」抽離出我們的生活,就可以瞭解所謂西方政治、文化在國民黨建構的台灣社會,他的比重有多少了。所以主體運作依舊是中國文化的東西。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又要鞏固國民黨的集權政權,我們就會發現有許多東西是在矛盾中並存。

 

然而自中國退居到台灣的國民黨,一方面需要西方國家的支援,一方面堅持自己的文化與利益,這兩者在很多地方又恰恰相反,表面上或者內在邏輯都這樣,這就導致許多人必須在不推理或不能推理的狀況下,生活在國民黨統治的世界中。國民黨一方面提到(提到,不等於提倡)西方文明,又不斷肯定專制文化,並且強調在生活中專制文化的重要性。將這樣的矛盾現象放置在現實中,他們就讓矛盾在強迫記憶下接受。以往在國中、高中的填鴨式教育就是很好的明證。反正在國民黨教育下,接受矛盾內容是必然的訓練。這樣的人怎麼會或敢運用邏輯思考呢?

 

蔣中正一生不施行憲政,也不民主,他竟然是憲政之父、民主的長城。受過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民主洗禮的人們或許不能容忍這樣的荒謬狀況,但曾經生活在兩蔣統治之下的人卻對此不僅不覺得荒謬,甚至接受、認為這樣的講法是對的。這也難怪有很多人敢向蔣中正的兒子蔣經國提議這樣荒天下之大塘的提議,而蔣經國也如儀的接受。你可以說他們是一群無恥之人,但更應該說這一群人根本沒有邏輯訓練,只知道將最好的給自己最想給的人,卻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多麼讓人家恥笑。

 

國民黨的教育內容就是充滿這麼多矛盾,這其中夾雜太多國民黨個人黨派的利益,也與他們深受傳統中國那套文化息息相關,我們並不認為靠國民黨掌握政權之後所施行的教育能解決。然而讓他持續下去,就只有創造矛盾文化的國家。或許我們要說,捍衛某一群人、國民黨利益等才是他們教育最高宗旨,其他這樣的精神在國民黨教育中是一以貫之,絕不矛盾。所謂做人、做事的道理僅僅是說說而已,就算矛盾又怎樣呢?

 

(作者為經濟學者,專研經濟與制度)
 

 

國民黨教育中的矛盾與不矛盾(南嘉生)

       

國民黨教育體制是一個矛盾雙重體,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與他們所處的環境、他們的意願、利益互相衝突有關。

 

國民黨的教育內容反應他們所處環境的各種利益衝突。我們將他們的教育內容放置在近代化、國民黨個人利益、傳統文化與國際處境一起剖析。

 

國民黨會追求近代化本是被迫的,要不是西方軍事勢力強大,導引出這種現象背後的政治、社會等等的文明迥異於傳統、中國,若要對抗這樣的勢力就必須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等等的文明,不然中國人、國民黨是不會承認自己的文明比西方文明差。中國人、國民黨在這樣的狀況下,心不甘情不願的學習別人,就因為這樣,他們看到的西方文明,不是從承認自己不如人之後,虛心學習西方,而是僅看到他必須承認錯誤的部分,他才要學習別人。即令是這樣,他還是要從內心告訴自己:「我們的文明比西方文明偉大,現在僅是一時「落衰」而已。就是這樣的心態,他的改革始終是不徹底,甚至當開始有點成效後,就改弦易轍,回到傳統。

 

國民黨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追求現代化,所以在考量許多問題時,他不是從思考很清楚之後,或者很死心塌地的狀況下決定要接受西方文化,而是在他想不到任何理由去否定學西方文化的好處後,才決定學習西方文化。這可以從國民黨的「聖經」--三民主義,看出端倪。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到底要怎樣去解讀?他的本質是中國nationalism,也就是以中國為主體的nationalism,所有中國近代化的策略都必須以中國最有利益的角度去決定要不要學習西方社會。這樣的思考在一般人的想法來說是正確的,「既然要學西方,就要學我們需要的,為何要學我們不需要的呢?」然而甚麼是我們需要的呢?這是重點。許多有權利決定哪一些項目要不要學西方的人,都是政治有權力的人,他們具有兩種身份。一是從國家角度來看,他們可能是最懂國家需要甚麼的人;一是他們是決定要怎麼做的利害當事人。所以許多國家要怎麼做的決策都可以從他們嘴巴中取得許多深刻的論述,但時間一久,我們卻很難看出為何讓他門掌權那麼久,改革那麼久,整個國家卻老是輸人。其中的原因是凡涉及到他們利益的改革都先後被延後、甚至停滯,乃至將整個國家帶像相反方向。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就是很重要的案例。西方經過長遠的政治鬥爭的經驗,發現避免權力集中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好方法。但強調學習西方經驗的民權主義卻強調要集中權力才能讓自己的國家強大。孫中山認為這是他觀察西方政治發展的經驗,發現要避免政府無能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有能、人民有權。因此他一方面集中政府權力,一方面宣稱在他的新增加的「創制權」、「複決權」之後,就可以增加人民的權利。問題是「避免政府有過大權力」是西方政治的核心精神,孫中山的增加政府權力卻反其道而行。我們看到在國民黨好幾十年來的掌權過程中,有誰看到他真的發揮政府有能的優勢嗎?他又如何讓人民有權呢?孫中山的宣稱表現在實際政治運作上,恰恰是一片謊言。以這樣的架構來看他們所延伸在中國nationalism及民生主義上,哪一個是從人民的角度去思考國家文化與經濟發展呢?都沒有。我們看哪些最支援國民黨的泛藍軍,他們最支持兩蔣、擁護一個超有權力的政府,但你認為這樣展現出來的就是民主國家的風格嗎?國民黨體制內有龐大的國營企業,這些國營企業卻成為阻礙經濟成長、發展的主力。所謂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兩邊的中國人都以類似的語言、不同的說法來強調權力集中的好處,卻同時也讓兩岸的人民受到集權體制的鎮壓。

 

將這樣的議題放置在教育中,我們可以發現國民黨設計下的教育,就是這樣在做。中國文化的本質是根,西方文化僅是陪襯而已。當然,夾雜在東西文化之間的矛盾,他的處理方式是兩者平行運作,然而屬於西方文化的東西在中國文化世界內的所謂中國人,他們到底有多少呢?其實很少。我們只要將「選舉」抽離出我們的生活,就可以瞭解所謂西方政治、文化在國民黨建構的台灣社會,他的比重有多少了。所以主體運作依舊是中國文化的東西。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又要鞏固國民黨的集權政權,我們就會發現有許多東西是在矛盾中並存。

 

然而自中國退居到台灣的國民黨,一方面需要西方國家的支援,一方面堅持自己的文化與利益,這兩者在很多地方又恰恰相反,表面上或者內在邏輯都這樣,這就導致許多人必須在不推理或不能推理的狀況下,生活在國民黨統治的世界中。國民黨一方面提到(提到,不等於提倡)西方文明,又不斷肯定專制文化,並且強調在生活中專制文化的重要性。將這樣的矛盾現象放置在現實中,他們就讓矛盾在強迫記憶下接受。以往在國中、高中的填鴨式教育就是很好的明證。反正在國民黨教育下,接受矛盾內容是必然的訓練。這樣的人怎麼會或敢運用邏輯思考呢?

 

蔣中正一生不施行憲政,也不民主,他竟然是憲政之父、民主的長城。受過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民主洗禮的人們或許不能容忍這樣的荒謬狀況,但曾經生活在兩蔣統治之下的人卻對此不僅不覺得荒謬,甚至接受、認為這樣的講法是對的。這也難怪有很多人敢向蔣中正的兒子蔣經國提議這樣荒天下之大塘的提議,而蔣經國也如儀的接受。你可以說他們是一群無恥之人,但更應該說這一群人根本沒有邏輯訓練,只知道將最好的給自己最想給的人,卻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多麼讓人家恥笑。

 

國民黨的教育內容就是充滿這麼多矛盾,這其中夾雜太多國民黨個人黨派的利益,也與他們深受傳統中國那套文化息息相關,我們並不認為靠國民黨掌握政權之後所施行的教育能解決。然而讓他持續下去,就只有創造矛盾文化的國家。或許我們要說,捍衛某一群人、國民黨利益等才是他們教育最高宗旨,其他這樣的精神在國民黨教育中是一以貫之,絕不矛盾。所謂做人、做事的道理僅僅是說說而已,就算矛盾又怎樣呢?

 

(作者為經濟學者,專研經濟與制度)
  
 

拒絕操弄,回顧319與撲殺馬女真相

 

--------------------------------------------------------------------------------

深思熟慮

 

319大概是過去10年最大的政治媒體操弄事件,受害者不能拒絕被懷疑,懷疑者提出的錯誤推論可以一直被推翻還理直氣壯;最後,懷疑者執政了竟然沒有下文!操弄者沒有道歉、負責,台灣不會進步前進。

 

不巧,今年319又發生網路撲殺馬女事件。本人親自深入雅虎股市討論區調查。該區跟很多論壇一樣,龍蛇雜處,罵藍綠、罵股市都有。

 

網友「烏鴉」發出標題為《呼籲在美台灣人撲殺馬維中馬元中》的欄。內文只有:「別以為躲在美國就沒事」10個字。擁藍者說他違法,烏鴉認為,「刺殺阿扁沒事,我怎會有事?」兩邊抬槓。

 

烏鴉還PO出自己IP和住家在忠孝東路三段(事後都印證),說保證沒事沒在怕。藍營網友事後說是他們去警局檢舉的,但是,雅虎奇摩當時在二小時之內已經刪除該文,甚至昨天、今天很多還原過程的討論也都被刪除。

 

所以,真是藍營爪耙子報警,還是政府有目的殺雞儆猴(掩飾319周年和馬民調新低)?其實,根本沒有美國IP或是註冊美國雅虎的事情,但是,媒體卻超效率趁簡單案情破案前數小時吵成假的美國反恐事件。

 

個人判斷,烏鴉應該是2009前後由藍轉綠,因為網路不少這樣被633氣到批馬誇張的人,跟通常本來是綠的慣以諷刺幽默的風格不同。

 

雖然「呼籲撲殺」有嘲諷禽流感之類的搞笑成份,和號召刺殺不同,內文也只有罵兩女躲美國,過程更純粹是抬槓,依據過去無罪的案例而公開自己的資訊要員警來抓,而且欄文在二小時內就被網管刪除;但是,本人還是呼籲此風不可長,網路不應有暴力言論。

 

後來,烏鴉發現兩套標準後也即刻道歉,但雅虎奇摩已經出現一片「白色恐怖兩套標準」的罵聲。結果,藍營網友繼續拒絕評論連戰和XX豪XX山的恐怖言論裝沒事,網管繼續二小時刪文。

 

可是,當天下午,2100和東森的名嘴亂扯,說是低能恐怖份子帳號移轉美國失敗....等等,完全胡扯!更沒人敢舉例連戰、政大教授XX豪等人操弄319公然教唆殺人的例子來對照,尤其2100還一直說是綠營一貫製造仇恨。

 

總之,只能說,如果媒體和執政者(不分藍綠)繼續用假像偏狹煽動新仇恨來掩蓋歷史的荒謬,台灣社會只會更偏狹更多仇恨。因此,我們必須強力呼籲:

 

拒絕操弄!改革媒體!拒絕暴力!建設台灣,不分藍綠!刺扁有理 刺馬女有罪!

 


 

刺扁有理 刺馬女有罪

 

2010-03-19- 頭家來開講-7

◎陳泓盟

 

有人在網路討論區中揚言要刺殺馬英九的女兒,藍媒藉此批評所謂泛綠選民的低落 跟暴力。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屈肇康」,在民國九十五年六月九日,在雅虎奇摩交友網站的個人交友網頁,公開張貼刺殺陳水扁的言論, 並且,他也曾在陳水扁擔任總統之際,在陳水扁身旁護衛過。

 

有犯意,有動機,有機會接觸當事人,最後獲得軍事法庭不起訴處分。不起訴的理由 是,在網路發表的言論,不是針對不特定大眾,傾向不屬於公開散佈。

當時,名嘴在二一○○聲援,高唱「暴力有理,刺扁無罪」。意思是,陳水扁 政績太爛,政府貪腐,所以,人民起來革命是合理的。

 

如果,那時法庭的判決是合理的,泛藍名嘴的話可相信,那麼,這次網路刺殺的言論,又何罪 之有?

 

泛藍政論媒體,何以昨是而今非呢? (作者從事自由業)

 

 

從李鴻章到馬英九

 

馬英九執政無能,卻極度傾中,執意簽署ECFA,將對台灣造成萬劫不復的衝擊。多數台灣民眾對自己的前途感到焦慮,更有許多人對馬英九的「賣台」感到憤怒。所以有人在網路上留言,呼籲「在美台灣人對馬總統的女兒進行撲殺」。這種做法,並不足為取。但讓人連想起,1895年李鴻章主導簽訂「馬關條約」,憤怒的台灣人民也曾發文呼籲,要「撲殺」李鴻章等「賣台政客」。

 

 

文約;「無論其本身、其子孫、其叔伯兄弟子姪,遇之船車街道中,客棧衙署之內, 我台民族出一丁,各懷手槍一桿,快刀一柄,登時悉數殲除,••」。其目的是「以償台民父母妻子田廬墳墓生理家產生命,無怨無讎受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之毒害,以為天下萬世無廉無恥賣國固位得罪天地祖宗之警戒」。

 

對廣大的台灣中產階級而言,簽署ECFA也有如是對「父母妻子田廬墳墓生理家產生命」之毒害。他們也與馬英九「無怨無讎」,甚至曾因相信他「燒成灰也是台灣人」而投票送他上總統寶座。而今卻又因馬「膺」九要「服膺九州」,而面臨失業破產,甚至家破人亡的恐懼,其憤怒之情可想而知。

 

但在網路上呼籲「撲殺」,只能暫時發洩憤怒。台灣人必須要看清一個事實:從李鴻章到馬英九,已事隔百年,但中國統治者漠視台灣人權益的心態卻永遠不變;或要將台灣「永久割讓」,或要把台灣推向「終極統一」,唯一的考量,永遠只有中國之利益。所以,台灣人要自救,並不是去「撲殺」某人,而是要徹底「根絕」外來政權的統治。武力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台灣人唯有展現集體意志,透過群眾運動,以公投或示威,大聲向ECFA說不,並團結一致,經由選舉,拉下「服膺九州」的傾中政府,才是有效的自救之道。

 

CP Yeh

 


 

興大嗆胡事件-當事人有話說

媒體很自由了,但何時才能有真相?

 

作者:楊智淵

(中興大學歷史系學生、興大嗆胡事件當事人)

 

嗆胡事件前一天晚上十一點,亞大的鄭同學打電話告訴我,我所就讀的中興大學有場研討會,是關於大台中合併案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議題,早上我臉也沒洗,穿著涼鞋就從宿舍跑出來,想說只是陪陪鄭同學聽演講,在校門口,鄭同學脫下機車口罩跟機車手套跟我一起進入講堂。

 

鄭同學家裡是很單純的鄉下家庭,是我的私交好友,他是個孝順的孩子,父母在鄉下經營小本生意,因為ECFA議題可能影響家裡的生計,對這個議題早關切已久,所以才會找我來聽這個講座,他跟我都同意,若ECFA對人民有利,人民自會歡迎,為什麼特定政黨不敢舉行公民投票表決。

 

如果中興、亞洲大學的學生,有道裡卻沒有資格向政大、牛津的市長提出疑問,那台灣應該沒有多少人可以牽制無能的馬政府了。馬政府理會念書的要嘛是哈佛、不然也有個國外不見經傳的大學,然而,卻不是每一個台灣人都有那樣的財力可以去國外喝洋墨水的,難道我們就要放任高學歷馬政府繼續全面倒退嚕嗎?!

 

這本來是一起很單純的不滿抗議事件,但在惡質媒體的渲染下產生了迴然不同的結果,明明沒有需要原諒的事情,胡志強卻表現出一付欣然原諒,寬容大度的樣子,利用媒體的包裝,成了坐收的贏家,用其偽善的樣貌加強自己的選情。這是我在向他質疑時萬萬料想不到的事。

 

姑且不論嗆胡的這起意外,細數胡市長的政績,我不知道何以媒體有必要如此吹捧,台中的金錢豹酒店遠近馳名;車禍、開槍、兇殺,台中的治安消息一直佔據社會版面的大頭條;交通上,捷運動工了,但經營已久的公車線,還很少人慣用,汽機車使用者依然不減;市容上,火車站一帶大樓商圈荒廢,百業蕭條,台中新市政中心大樓,拖了十年,終於動工。

 

曾聽說過內政部公佈台中市的道路是全台灣最好的,但對像我們這樣道地到有台中腔的台中人來說,台中的道路根本比不上外縣市,倒是道路天天在舖舖整整,搞的凹凸不平,是在消化預算?還是在圖利廠商呢?

 

在媒體的包裝下,胡市長似乎十全十美,早已是選民內定的大台中市長,然而,找出真相是傳媒的任務,傳遞確實的消息是傳媒的責任,若媒體曲意,一場選舉影響國家四年,關乎數百億預算,對全國人民怎麼能夠交代?

 

經過幾十年來對傳媒自由的打拼,媒體很自由了,但媒體何時才能有真相?何時才能有正義?只有到那個時候,台灣才能夠從日益惡質的環境中重新找回道德和良善,也只有展現真正的媒體道德,正義才能常存人心;只有正義常存人心,台灣人才能重新站起來跟隨世界一起進步。

 

我永不會放棄為國家做點事,我會在台中一直努力,直到台灣國家的公理正義出現的那一天為止。台灣國民,祈共勉之。

 

 

真相

 

Skylight2010/03/24

 

最近考試院修改公務人員考績法,規定考績丙等人員不得少於3%,且連續三年即予解聘,掀起軒然大波,藍軍各方群起撻伐,甚至揚言國民黨選票將流失到只剩 3%。如此可怕後果連馬總統、吳院長都深受震撼。

不過,最令大家震撼的,恐怕是考試院揭露的真 相:全體公務人員考績在丙等者竟然只有0.3%,而甲等則高 達75%,而且這還是民國90年扁政府初步改革硬性規定的上限,在此之前竟達到89.9%。同時,即使那微乎其微的丙等人員,既不減薪、也不降調,還常被質疑是主官挾怨報復、含冤莫白的受害者。

一個有75%甲等考績公務員的政府, 施政結果竟然是世界倒數的 ..... 也是台灣奇蹟 !!

民國90年是民進黨執政, 只有民進黨能改革 ......

國民黨政府連上噗浪網跟總統開玩笑都不行 ..... 也是一種奇蹟 !!

□ 〔 資料來源: 國別:台灣 | 引用網址

 


 

癥結在「一切攏係假」

 

自由時報社論2010/03/20

 

馬英九總統上任,今天滿二十二個月。根據新聞媒體民調,馬英九不但施政滿意度低於「八八水災」之後,在兩成多的低檔繼續下滑;不滿意的民眾,則比滿意者多一至兩倍。同樣地,不信任馬英九的台灣人民,遠超過信任他的。兩年前在總統大選囊括七百六十多萬票的馬英九,在這麼短的時間,把自己極高的公眾支持及信任,揮霍至此,儘管還有人為他辯解,在我們看來,癥結其實在馬英九施政,「一切攏係假」。

 

馬氏施政之虛偽不實,可舉的實例罄竹難書,就以近日幾樁事件,即可見一斑。公務員考績法修訂是其一。由於考試院所提方案,規定列為丙等考績比率不得低於三%,若累積三次丙等,公務員即應資遣或依規定退休;另外,還增加團體績效及同官等比較的新猷。這一淘汰爛劣公務員的改革方案,一般民眾拍手叫好,在決定全民健保漲價時高唱「得罪人、丟選票,也要改革」的馬總統,只隔一天,卻以考績變革可能有「副作用」為由,裁定再做評估。原來,改革也者,叫叫口號無妨,一旦可能影響「鐵票」,便千萬使不得。

 

改革是假,考績法如此,全民健保亦然。為了調漲健保費,衛生署長楊志良演了一場辭官秀,只是到頭來,只有漲價,未見改革,且於漲價之中,凸顯並加深了制度的不公平。眾所周知,健保存在幾大漏洞,包括地方政府及投保者積欠、詐領保費、藥價黑洞、海外幽靈人口看病等,在這次爭議之中,都未有所改革。

 

相形之下,馬英九拍板定案的漲價,對於單薪且扶養家人較多的中等所得者,反而不公平地增加其負擔;而且馬政府對不調漲者的補貼,實係全民買單,對健保費調漲者,包括企業雇主,不啻「剝兩次皮」。至於實際具有改革用意的二次健保案,在立法院「躺」了兩年多未有任何進展,兼多數黨主席的馬英九若有絲毫改革之心,其實不必等待兩年,立即可通過二代健保案;顯然,所謂改革也者,也只是拿來說說、騙騙人民而已。

 

同樣地,臺北市議員簡余晏、李慶鋒近日揭發,市府以二千五百萬元買電視新聞,也暴露包括馬政府在內的作偽弄虛。有如美國官方上週在全球人權報告所指出,儘管馬政府否認,台灣政府可能正透過廣告費以及公營銀行的貸款,迫使部分媒體換掉批評政府的報導。事實上,在新聞公害防治團體及專家的報告中,早已批評政府假借新聞之名,行政績宣傳之實的置入性行銷,是當前新聞亂象之尤。馬英九不論擔任臺北市長或競選總統,都曾宣稱不做置入性行銷,但如今從中央各部會到臺北市政府,置入性行銷不論在平面或電子媒體,都變本加厲,非但反映馬政府說一套、做一套的惡質,其以偽裝新聞做政績宣傳,甚或籠絡媒體,更是「一切攏係假」的顯例。

 

馬政府這種本質,當然也表現在其一意孤行推進與中國洽簽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數月前,行政院長吳敦義曾昭告國人,ECFA要在「國家需要、民意支援、國會監督」三個條件之下簽訂;而所謂「民意支持」,他自己定義為民調支持超過六成。即使根據一向被視為色彩偏藍媒體日昨的民調,支持ECFA者為四成六,然而,馬政府早已宣佈,五、六月間將簽訂ECFA。如此言行不一,所印證的不僅閣揆「白賊」稱號得來並非無因,也為「一切攏是假」的馬氏政治文化,增添新例。

 

「一切攏係假」的政治操作,經政媒齊力包裝而塑造成「媒體寵兒」,或可欺騙人民於一時,得到極高的選票。不過,政治即使是高明的騙術,假的終究真不了,孔老夫子曾有名言:民無信不立。林肯的格言更為貼切:你可以長久欺瞞一些人,也可能一時欺盡天下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們。上任即將兩年,面對低迷的公眾滿意度,當事人如果還執迷不悟,以為台灣人民可以繼續唬弄,最終被人民所唾棄,勢屬必然。

 

 

保險業務員在ECFA現場

 

林易叡2010/03/23

 

 筆者想談談自己在「ECFA政令宣導現場」的經驗。

 

三月十二日下午三點,在高雄成功一路上的經濟部南區聯合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兩岸經濟協議(ECFA)對中小企業之影響與因應研討說明會」,因為我的客戶裡有很多是中小企業人士,我因此前往參加這場說明會,以備日後提供客戶諮詢參考。

 

與會官員只有一位國貿局叫陳╳揚的副組長,說的內容都是已在媒體上查得到的公開資訊,九十九%都正面表述。本來嘛!官員為政策辯護無可厚非,但這位陳先生和民眾溝通時,態度相當高傲,比如說服不了民眾就扯淡,輕蔑的說「你是不是聽不懂國語?要不要我用台語再講一遍?」被問倒了,就反過頭來說質疑的民眾太「揮」,之後就不再回答這名參加者的問題。

 

他又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比喻唬弄大家,把民眾當白癡。例如有人建議應該政府和中小企產業、國會和民眾談一個底線,最多影響到什麼程度,讓人心裡有個底。陳╳揚卻舉例「你跟客戶談判時會把底價、公司的利潤、你的傭金告訴對方嗎?」問題是,又沒人教你把底牌掀給老共看,你談生意不用知道公司的成本底線嗎?萬一訂的合約價低於成本,豈不是賣愈多賠愈多?

 

他又說什麼早期收穫產業台灣馬上得利,有聽眾質問那中國會要求哪些早期收穫?會對台灣有哪些不利?他一問三不知。

 

我要問:這些官員政府的定位為何?政府存在的意義到底是照顧二十%的有錢人、大企業、高科技業還是八十%的普羅大眾?

 

現場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有家長帶小孩來聽,還說「不是為了我,是為了後代十年後的競爭力!」

 

政府聽到了嗎?

 

(作者為保險業從業人員)

 


 

經濟部長吹很大

 

歐陽文2010/03/22

 

俗話說,文人無恥謂之國恥!而今天我們政府的高官們,正在印證這句話!

施顏祥部長大言不慚的在記者會上說,多數人支持ECFA。

 

但是讓人納悶的是,在各項的民意調查中,大多數人都是排斥ECFA簽署的,何來多數人支持之說?

 

再看YAHOO!網站上新聞的簡易投票上,對於施顏祥部長說多數人支持ECFA的一則新聞,竟有八十%以上的人投生氣票!

 

明擺著的事實是,施顏祥部長當眾說謊!睜著眼睛說瞎話!

 

而且,若是多數人支持ECFA,為何國民黨不敢讓ECFA公投?矛盾!

 

而最可惡的是,這些高官往往都是高學歷,或者所謂的「文人」、「讀書人」,但是卻在這二十一世紀的年代,在媒體上大演「官場現形記」,更印證了古老的名言「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為了與中國簽署ECFA,馬政府從總統到相關官員,不是頻頻說謊,就是答非所問、閃躲問題,而且拒絕公民投票,還講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難怪民間對馬政府的信任度越來越低,因為,這樣子推ECFA,一定有鬼!說謊的官員,就是最佳的寫照!

 

(作者為高職教師)

  
 

馬上開始全面洗腦!

 

財委會:金融業者宣傳ECFA 為登陸審查項目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即時報導】2010.03.22 05:35 pm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上午通過決議,金管會審查及核准我國銀行、保險、證券等相關事業,於簽訂ECFA前後赴中國大陸設立營業據點,應將業者是否積極宣傳、推動、說服人民ECFA對台灣的益處,納為審查標準之一。

 

2010/03/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黨政軍投資媒體 交部盼全面開放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臺北報導】2010.03.22 02:54 am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擬有條件解禁黨政軍條款,未來黨政軍可間接投資媒體百分之十股權,但規畫無線電視數位執照的交通部,卻主張至少開放到百分之五十,甚至全面開放。

 

交通部郵電司更透露,年底即將釋照的兩張行動電視執照,與「第二單頻網」五張數位無線電視執照,這些投資規模都很大,但市場還未成熟,產業有很大風險,政府既然要釋照,就不可能放手不管,「有政府參與會更好」

 

交通部郵電司證實,在NCC提修正案送行政院前,曾極力主張在數位匯流「至少百分之五十」,甚至完全拿掉黨政軍條款,但NCC委員會最後仍決議「有條件開放且限縮在百分之十的投資股權」。

 

據瞭解交通部對此很失望,「與NCC有不同見解」。交通部指出,世界各國廣電法,未聽說有限制政府不能參與媒體經營的規定,在政院未通過NCC版本前,「交通部將強力表達全面解禁的想法」。

 

NCC發言人陳正倉指出,大家也同意在時空環境不同下,政府四大基金或國營企業進場投資,一不小心就會投資到媒體,尤其在數位匯流後,要限制黨政軍不能投資,已不符合市場機制,但委員會傾向開放百分之十的議案,不可能全面開放管制。

 

「應該嚴管行為,而不是從限制結構下手」交通部郵電司指出,要防止黨政軍幹預媒體言論,應該是限制有政府投資的媒體不做政論性節目,甚至從管理面下手,而不是在股權或董事長、董事成員結構上綁手綁腳。

 

交通部舉例指出,立法院若要成立一個電視頻道,做為專門轉播立委問政的平臺,難道立法院不能投資嗎?交通部透露,年底即將釋照的兩張行動電視執照與五張數位無線電視執照,政府都有可能參與競標團隊,甚至主導經營。

 

交通部也為官股持股三成五的中華電信叫屈,指按照NCC提出的修正案,黨政軍連間接投資都只有一成,中華電信要自己經營規畫MOD裡的內容仍不允許,但數位匯流後MOD就是頻道,當其他電信業者都在匯流後擴張頻道版圖,沒道理限制中華電信的發展。

 

2010/03/22 聯合報】@ http://udn.com/

 

黃秀端教授助理 陳中寧

手機:0958187611

分機:02-28819471#6256

FAX:28812437 給陳 助理

 


 

打壓台灣 中禁Formosa註冊

 

更新日期:2010/03/26 00:01

 

中國打壓台灣廠商再添一例,立委丁守中指出,包括寶島鐘錶、台塑和鬍鬚張等企業,用英文名稱「FORMOSA」,向中國申請登記,卻被駁回,中國官方認為「FORMOSA」是荷蘭殖民台灣的用語,有貶低意味,不允許他們用這個名字登記。

 

招牌人像鬍鬚,賣滷肉飯賣出名氣,不論是在便當盒甚至是員工制服上,都秀著英文名「formosa」,不過鬍鬚張想去中國註冊,很抱歉被駁回,10年前可以用「福爾摩沙」,現在中國商標局卻發文說,「FORMOSA」是荷蘭殖民對我國台灣島汙衊性的稱呼,所以拒絕廠商登記

 

不僅又把台灣當成是他們的一島,連企業名稱都要刁難,同樣無法到對岸的還有寶島鐘錶,以及台塑,「FORMOSA」名稱都被禁用,經濟部說得靠第五次江陳會來協商商標問題,但要企業改名,他們說辦不到。

 

稱台灣為美麗寶島的荷蘭用語,FORMOSA,中國自行解讀為殖民用語,到底是誰想要貶低台灣,答案很明顯。

  
 

「撲殺馬英九」會不會成全民運動?

 

金�煒2010/03/23

 

「打馬」、「批馬」的「全民運動」,現在要讓位給新顯學;網民在網路上「撲殺馬英九」已形成風潮。這表示人民等不及馬尸位素餐兩年才能下臺的情緒。顧人怨到這款地步,「馬統」不反躬自省,還妄想用鐵腕「防人之口」!

 

上週網友陳政勳張貼「撲殺馬英九在美的兩個女兒」,總統府大動干戈,甚而要求美方要把這位網友列為「恐怖份子」,連駐美代表「子彈門」袁健生都正式通知美方進行司法互助。出人意表的是,警方調查並約談陳政勳,而且媒體也大幅報導的同時,又有署名super_fans的噗友利用臺北市長郝龍斌的「噗浪」,公開號召「撲殺美國人馬英九」,完全無視警方的大動作,明顯是故意挑戰「馬統」政府。接下來還有好戲。「屠馬賊」網友在Yahoo!網站發表〈子彈上膛,要美國人馬英九死得很難看〉的文字。接二連三「撲殺」的意義是什麼?事件的發展愈來愈明顯,網友的目的與其說「刺馬」,不如說是嘲諷、譏刺「馬統」及「馬統們」,同時也質疑司法執法是不是有雙重標準。老實說,台灣民主已走到今天,任何利用權力,妄圖祭出員警脅迫民意、扼殺言論自由,不僅達不到目的,恐怕反而刺激網友反制。「馬統」政府暴露醜惡面貌,最後一定會反噬到己身!不然為什麼先有陳政勳,後有「super_fans」,再有「屠馬賊」?「馬統」剉咧等罷!

 

super_fans PO文的用意在聲援陳政勳。他舉「我要刺殺共狗陳水扁」網文為例,屏東地檢署以言論自由,給予不起訴處分;再舉前陸軍儀隊士兵屈肇康在網路留言「刺扁」,結果臺北地院以「屬於言論自由,而且沒有預謀,也沒有煽惑他人犯罪意圖」,判決無罪。一不起訴一無罪不說,且先看屈肇康的用心:「號召同屬『外省幫』的網友」,要「血洗總統府」,文內甚至出現「真想拿我手上的槍往陳水扁那╳╳╳的腦門插下去」,「第一家庭就是╳╳的該死」,用字比「刺馬」的凶殘多少倍?而且屈肇康「經常參與軍禮演習,屢有機會近距離看到陳總統與友邦元首共同校閱儀隊」,就實際行動而言,與徒托空言的網路噗文大不相同,司法都判決無罪,陳政勳又有何罪!

 

super_fans噗文更值得分疏;他完全援用馬英九的言辭還治馬英九之身。○六年馬英九公然威脅、侮辱元首陳水扁總統,說什麼「你會死得很難看」,「子彈已經上膛」。「馬統」無罪,那麼super_fans何懼之有?只允許「馬統」發飆「刺扁」,不容百姓發聲「刺馬」?

 

最無恥的可能是內政部長江宜樺了。竟然挺身而出恫嚇網友「即使只是發洩或開玩笑,類似留言都會觸法!」內政部長管到司法領域?「馬統們」的手要伸入司法,台灣要回到白色恐怖時代,江宜樺難道要當黨國劊子手!○六年「刺扁」網路言論出籠,當時的法務部長施茂林表示,此事涉及高度政治敏感性,而且是個案,他不便表示看法。檢察總長吳英昭則指出,將先瞭解「有無犯罪嫌疑」,再決定檢察機關「是否主動偵辦」。連職司法紀的檢調單位都不敢師心自用,內政部長有什麼權力、職務咬定「玩笑也違法」?更何況是否犯法要透過司法程式,最後由法官定奪。以前述兩案件結論來看,司法已判定全屬言論自由,江宜樺的馬屁拍得未免難看到失去人格。

 

重點是,民不畏江宜樺。網路大軍可以學步抗議教官的台南女中學生,一日之內「起義」,在所有網路、噗浪、「非死不可」上噗「刺馬」的文字,看看「馬統們」是不是要傾全國警力與人民作戰!?

 

(作者金�煒現任《當代》雜誌總編輯)

 


 

胡志強邏輯:快判阿扁死刑

 

李毅清2010/03/21

 

宣傳ECFA被嗆聲的台中市長胡志強,似乎還不瞭解民怨所在,因此看到馬先生民調超低且輸給蘇貞昌時表示:「不僅意外,還感到挫折、緊張、難過」。他認為「民眾對馬英九期待太高是原因之一」,並說「如果前總統陳水扁接下來不還押,馬英九民調可能還會往下掉。」

 

對胡市長的此番言論,我們不禁要說「胡市長,你錯了」。你現在才「感到挫折、緊張、難過」,顯示你也是反應「慢多拍」,許是在雲端當官、吃香喝辣慣了不知民生疾苦?事實上不是民眾對馬英九期待太高,而是馬英九猛推ECFA又不願意交付公投、一味地向中國傾斜;是馬吳政府說謊無能又無心於國政,導致基層民不聊生;是目前萬物「漲漲漲」,萬稅「加加加」,致使萬民「怒怒怒」;這些,才是馬先生民調低迷的主因,胡市長你知道嗎?

 

如果誠如胡市長所說「陳水扁接下來不還押,馬英九民調可能還會往下掉。」那請胡市長建議馬英九「判阿扁死刑並趕快執行」,民調數字即可快速揚升;目前「死刑存廢」爭議正熱,拖越久越難解決,屆時「不死阿扁」將繼續拉低馬的民調,讓馬顏面無光,讓你胡市長更挫折、緊張、難過。胡市長,趕快行動吧!

 

(作者為退休教師)

  
 

立法院政黨輪替的曙光

 

從世界選舉趨勢  展望台灣國會政黨輪替              

有勝溪  2010/03/20

 

1月19日美共和黨在麻州甘乃迪兄弟連任54年後遺留選區,贏得參院補選,震驚全美,引燃國會可能輪替的火苗。數位民主黨議員相繼宣佈不再競選連任。2月11日CBS和紐約時報發表的民調,竟有超過90%民眾不支持現任國會議員連任。再度引爆所謂「反對當權者(主要指多數黨或執政黨)連任」(Anti-Incumbency)的話潮。這話題在美國時起時落,90年代初盛行西歐,並助克林頓崛起;近年因全球經濟風暴及廣泛失業潮,更橫掃美國、日本,甚至紐西蘭等國。也許有人以為,這現象只發生在先進民主國家。最近筆者試上Google查詢"Anti–incumbency India",點出十萬多筆。(當然有很多是配錯的)。這個世界潮流,會否湧進台灣,幫助推動台灣民主進展最重要的下一課題–國會政黨輪替?

 

與馬英九現狀最相近的元首是韓總統李明博。(南韓2004大選,60%當選議員是國會新手,也算Anti–incumbency一例)。兩人走相同的總統之路:任首都市長後以高人氣當選。馬抄襲李的三數文宣,改747為633,都跳票,也先後吃過美牛的虧。他們都在就任第二年接受國會補選的期中考。去年4月韓國會補選5席,紐約時報和星加坡海峽時報給李的總評都是「慘敗」(Crushing Defeat)。馬比他負面的是(暫不比較施政好壞細節):沒有大企業的經歷與成就、美牛問題後知竟還不夠警覺、背負過份親中的人民疑慮。最近七席立委補選,自然難逃慘敗的厄運。

 

各國選舉文化與台灣最相近的應是日本。自民黨1955創黨後,除1993/94間11個月,長期把持國會如國民黨。去年大選後,英經濟學人雜誌在9月3日的「改變日本的選舉」(副題為"選民推翻一個政黨,甚至整個制度")一文中,指出自民黨大敗的主因:

 

                              與行政體系平行的黨職官僚幹政(筆者註:台灣則有馬主席兼總統指導立法院、金黨祕書長指導行政官卻不必對國會負責)。

    政治文化的改變:如改用単一選區兩票制、以及消費者利益反擊親商/親美的政府安排(台灣則有消基會反美牛公投)。

    經濟政策長久過份依賴出口。

    黨政商鐵三角掛釣,財稅優惠特殊利益團體,政府財政惡化,反退化為三角中最弱的一環。

    內閣官僚柔弱、不夠擔當。

 

如果把標題內國名改成台灣、日期推進2012,謮者可能誤會文章主題是台灣國會輪替。英國是現代議會政治的發源地,他們從長期觀點對日本議會政治的評論,自然有其價值。

 

在國民黨長期把持下,台灣國會選舉能否成熟到與國際趨勢接軌?讓我們回顧國內立法權進展及政權輪替的長期大趨勢:195l年省議員選舉、(41年後)92年全面立委選舉、(4年後)96年總統民選、2000年行政權首次輪替、03年立公投法、04年首次公投、05年立委減半立法、08年第二次公投及行政權再輪替、09年首次地方(澎湖博弈)公投、2010年非政黨推動(美牛)公投通過第一門檻。如果把這些重要事件和時間點投射在座標圖上,就顯示出一條指數曲線,以高加速度衝向其極限––首次國會輪替、及人民開始實質掌握立法權。這些加速邁進的每個腳印都有其缺陷,但最近的兩步,已充分顯現出反對當權者的全民潛在凝聚力和衝勁。09年澎湖博弈公投,是長期籠罩在國民黨陰影下的離島居民,意外地成功突破國民黨/博弈商圏/地方政府三角掛鈎圍擊的社區保衛戰。今年的消基會美牛公投,是首次非政黨推動的全民公投,在政府的反對下,跨越國民黨特意高砌的第一門檻。這兩事件,已隱約預示一股獨立於在野黨外的民間Anti–incumbent的暗流。年初7席立委補選的總投票數、地理分佈、藍綠勢力交錯、及族群的多元化更提供了強力的驗証。

 

很多藍媒的報導或分析,基於相對低投票率,把國民黨的慘敗,歸咎於藍基本盤的動員不夠力。筆者認為這只是一種習慣性的觀點(Tunnel vision)。何況選民的藍綠標籤及其穏定性本來就有爭議性。筆者偶然看到中國時報電子版3月1日的一篇短文「花蓮鐵票為何生�」,覺得比其他三天內十幾長篇大論,提供更深入的透視。花蓮人的作者,選前問他認為是"正藍"的朋友,為何不去投票。朋友的說法綜合如下:

 

–這位朋友「在花蓮住了五十多年,見証"後山"在國民黨統治下,破壞比建設多,"退歩"要較"進步"快。」所以「我不希望國民黨繼續在花蓮執政。但要我轉支持民進黨,心理上過不去」。

   

–至於民進黨這次花蓮補選有否希望,「應該還是國民黨會勝出吧!或許是因多數在地人受國民黨影響太深,以至"像我一樣",即使希望換人做看看,但心理上仍無法說服自己改投民進黨吧?」

 

假設他有兩位善於動員的"正藍"親友,邀他同車去喝咖啡,順道經過投票所。一旦站在投票櫃前,已走過上述心路歷程的這位花蓮人,你想他會投誰?還有多少"像我一樣"的台灣人正在猶豫?在"末代崇禎皇帝"已成無人不知的馬英九藍營綽號的壓力下,以勝選為唯一目標,並掌握黨政全面資源的金溥聰,豈會讓"動員不力"的情況發生?投票率再更推高的結果,只會發生所謂的Cliff effect–弱的一方,兵敗如山倒。

 

台灣首次國會輪替的要素已顯然存在,國民黨的新弱點也逐一加速暴露。但政治大逆流的醞釀,有時會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任何巨變都需要強有力的導火線。目前最強的因素是嚴重且持久的失業問題。從1980到2000年,台灣年均失業率悠遊於1%–3%之間,2001–2009突然爆增至3.9%–6.1%。在台灣的中下階層的記憶中,從未經歷如此突然又持續的巨幅度倒退的就業和生活水準。馬英九能否在2012大選前為他們拾回工作和生活水準?由於迷信親中捷徑,已經失落兩年,來不及從解決基本經濟結構著手。短期內反彈的股值和經濟指數("平均"國民所得等等)對中下層民眾毫無意義。不過,馬英九也並不是沒有他的王牌:除了緊抓不放的黨產之外,兩次歷史性的大災難(水災與經濟),讓他從容地積聚了龐大的綁樁預算;而補選慘敗後,他更吃定了胡錦濤,必有某種政經交昜,幫他製造短期的就業榮景。只是若處置不當,更加深過份親中的疑慮,那就點燃了另一個影響全民的導火線。

 


 

不要射殺壞消息的送信人!

 

文﹕南方朔

 

【明報專訊】英美有諺語﹕「不要射殺傳來壞消息的送信人。

 

因為,壞消息乃是人們不想聽的消息,因此第一個本能反應乃是把送信人殺掉,以為送信人沒有了,壞消息也就煙消雲散。殊不知壞消息並不會因為送信人的消失而變得不存在。把帶來壞消息的送信人殺掉,其實只是讓自己失去了針對壞消息做準備的時間,殺掉送信人的結果,最後是殺掉了自己!

 

此刻提到這個諺語,實在是別有感觸。最近一年多來台灣已有許多人扮演�馬英九政權壞消息的送信人角色,但馬政權的那少數權力核心,卻始終對這些不予理會,我聽到的說辭就有「求官不成」、「心懷惡意」、「有偏見」、「有誤會」、「我們做了很多卻說我們沒做事」。總而言之,就是他們始終認為他們沒錯,都是送信人的錯,過去6次大大小小的選舉和補選,他們共輸了5次,最後4次甚至是「連四敗」,他們對此也都有責任不在己的理由。

 

上任兩年首次兩黨對決民調

馬英九不敵蘇貞昌

 

但就在上星期,臺北兩個中間偏國民黨的媒體——《聯合報》及《遠見》雜誌公佈了3月份的民調,卻造成了極大的話題,因為這兩份最新的民調,終於正式的證明那些送信人所傳來的壞消息是真的﹕

 

——《聯合報》的民調,對馬英九滿意的僅27%,不滿意的53%,如果現在舉行大選而且是馬英九和民進黨的蘇貞昌對選,兩人得票分別為29%比38%,馬英九落後9個百分點。如果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選,兩人皆為33%。2008年支持馬英九的,有36%已不再支持他。台灣的媒體過去這兩年從未將馬英九和民進黨人物做對比民調,《聯合報》這個民調乃是首次,他的聲望已嚴重落後民進黨的蘇貞昌,這不是個大的壞消息又是什麼?

 

——《遠見》雜誌3月份民調,對馬英九滿意的僅23.8%,不滿意的66%,和2月相比,滿意下降0.9%,不滿意上升3.3%。這份民調和《聯合報》相同,滿意度皆為新低,不滿意度皆為新高。

 

這兩份民調所顯露的意義,可以說已嚴重無比,等於是說自從去年「八八水災」馬英九聲望急速下跌迄今已8個月,毫無好轉的�象。而更值得玩味的,乃是馬英九及他的親信始終認為經濟情�不佳乃是他聲望下跌的主因,而今看起來景氣已有好轉,為何他的聲望還是在下跌中呢?另外,則是3月迄今,他們在健保、打壓房市、公務員考績等問題上的確也有在做事,加以ECFA問題的兩岸協商也即將開始,為何這些都對他的聲望下跌毫無助益,甚至好像還有害呢?

 

馬英九危機的根源

在領導性受質疑

 

對此,我們或許已有必要探討「領導學」上一個最根本的「權威建立」的問題了。無論任何體制,領導人地位的確定都不能只靠「身分」與「角色」,而必須靠他的「領導性」。一個有效的領導人如果在開始時,即能在幾件重要事情上做得漂漂亮亮,無懈可擊,他的「領導性」即告確定。對於一個有「領導性」的領導人,他的方向清楚,思考嚴格,所做的事自然少受質疑,這也有利於一個社會逐漸集中而非分散。美國近代政治學者奈斯比(Robert Nisbet)在所著《權威的黃昏》�就指出﹕一個真正的領導人乃是「一個社會團結與共識的象徵」。古代的「約法三章」「立木為信」,所說的也是領導人建立領導性的重要。一個沒有領導性的領導人,他的同黨不會心悅誠服,對手不會敬畏,自然一有事情就愈扯愈亂,當大家普遍都覺得在他的領導下受害,他的權威地位就再也無法形成,聲望當然再也無法回升。

 

而我早已指出過,馬英九其實是個媒體時代以「名聲」(Fame)為政治資產的人物。喬治梅森大學教授柯文(Tyler Cowen)在《名聲何價?》中即指出,這種人物傾向於討好各方群眾,免於被罵這種消極的價值。前述的奈斯比教授也指出,媒體時代的這種大眾英雄雖然有名聲,但他們的名聲並不是從站在「指揮位置」(commanding position)上而得到的,名聲很大但領導的權威很小,這種困境很快就告出現。馬英九沒有做壞事,但支持度愈來愈低,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此,馬英九及他身邊親信,不但不應「射殺傳來壞消息的送信人」,反而應該感謝送信人,因為由他就職1年10個月的表現,其實已真正反映出了「領導性」才是他危機的起源。他一就任,就違背政黨責任政治的原理原則而大量用綠營人士當官,這已動了藍營公憤,綠營由於體會到馬對他們有所忌憚,原本的那種敬畏已告消失。而他從「二線總統」到「八八水災」的堅持不發布緊急命令救災,則徹底顯示他不敢擔責任的畏事風格;而他自以為聰明的「不統不獨」,只是找一個對自己最安全的位置,向統派說不獨,向獨派說不統;而並非說服統派不會統,說服獨派不會獨,因此他的兩岸政策不但島內統獨皆不信任,就是連北京也都始終覺得他在搞多面手法。當藍綠對他都不信任,中美雙方也都一直對他懷疑,處處要討好的結果是任何一方都沒有討到好,他的滿意度又怎麼可能上升?

 

而最近馬政府顯然急了,的確想要有所扭轉,但因他的問題出在領導性已受到質疑,他企圖做任何事又缺乏詳細規劃及完善的說法,於是任何事都會走往「分散」的方向。調整健保費,負擔增加的僱主立即抗議,宣稱要用選票制裁;公務員考績法修正,公務員也立即抗議,宣稱「國民黨是不是票太多了?」當領導人缺乏了領導性,他已無法成為共識的「凝聚者」,只會成為共識的「分散者」,而整個政局及他的支持度也就只會持續下跌,不知將伊於胡底!而更荒唐的,乃是他領導權威已幾乎蕩然無存,他還會繼續犯錯。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因為私德、八八水災及美牛事件等而下臺,而馬英九居然還準備派他出席博鰲論壇,蘇起在台灣已毫無公信力,而馬英九卻還是重用當做他的特使。我們已可大膽斷定,這必將使馬英九的支持度再度下跌!

 

現在的社會,已出現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名聲好但領導權威性卻極低。馬英九即是最好的例證。他如果不在領導性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上求變,再過一陣子,他的支持度跌到20%以下,也將不令人意外!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林保華: 南方朔 /不要射殺壞消息的送信人!(3個謬點)

 

第一:馬"大量用綠營人士當官",根本胡說八道,大肆清算才真。看看對公營媒體及其它的清算就清楚了。唯一所謂用綠營人士的是陸委會,那是招降納叛,以夷制夷。看賴幸媛如何推行ECFA就知道了。

 

第二:"馬英九沒有做壞事,但支持度愈來愈低"。在各個領域急速投共就是最大壞事,倒向大財團而損害廣大民眾利益也是壞事。

 

第三:"不統不獨"也不是"處處要討好",而是用"不統"來欺騙綠營人士,麻痹民眾的心防;後來該說"不統是不排斥統一"是利令智昏、誤判形勢。

 

南方朔是恨鐵不成鋼,因此不必拿它大做文章。

 

林保華 

  
 

凝視自己 VS. 眺望別人

       

教育有兩種,一種是對的,一種是錯的。接受教育有兩種,一種成功的,一種是失敗的。從中國追求近代化(西化的另一種別稱)的角度來看國民黨那種沒有掌握近代化特質的台灣教育,基本上是錯誤的。所以接受國民黨台灣教育的人,一種是錯的成功教育,一種是錯的失敗教育。兩種都錯,而錯的失敗教育所產生的壞效果比錯的成功教育少很多,若要更正的話,錯的失敗教育可能更好處理。

 

台灣教育特重視智育,智育強的人多能升學,而這些也多是國民黨號稱教育成功的人。智育的內容分涉及人文社會的文科教育,涉及自然現象的科學教育。人文社會教育可以分兩部分。一部份是中國nationalism的教育,一部份是西方民主教育。國民黨的中國nationalism與他的當時必須獨裁專制統治、中國專制文化結合在一起,這些恰恰與西方民主教育是相反的。所以國民黨根據自己的利益,中國nationalism是真的,西方民主教育是假的。而且中國nationalism在教育的考試及上課比重高,所以這一方面接受比較好的,他的成績比較好。這是國民黨人文社會教育的重心,接受比較好的人很容易便成國民黨的忠實支持者。

 

在小學,沒有相當人文社會教育程度的人很難將國中、高中的教育學好,也難以升學到更高的大學及研究所教育。因此這些有相當機會可以升學的人,也間接印證他接受某種程度的國民黨所要求的人文社會教育知識。即令他後來攻讀的是自然科學也是這樣。他或許不喜歡國民黨的國文、歷史與地理,但他至少接受國民黨的思想改造。反之,在小學沒有將人文社會學好的人,一般很難有機會接受高中及更高的教育。他們很多在國中、高中(職)時就被排除在教育之外。這些沒有辦法接受比較高教育的人,另一種意義就是比較沒有接受國民黨的中國式教育,包括他的中國nationalism,當然也包括他的思考方式。這一群人與前一群人的影響,就是中國nationalism比較少,那種記憶式的教育對他的影響也比較少。

 

從政治偏向來劃分,屬於所謂高學歷者,很多其實都是接受完整國民黨教育的人。這些人的中國nationalism比較強,有關對西方專有名詞的知道也不弱,但因為染有太強烈的中國意識,所以當民主與中國利益在一起比較時,他們多支持中國利益,而不是西方民主。這種選擇當然與他們接受國民黨制式教育有關,即令他發現很多現況與教育的內容好像不一樣,他依舊可以在國民黨的教育範式中找到答案。

 

綠軍,從國民黨的定義來看,可以說是一群教育失敗的人,因為他們很多反應與國民黨的期待不一樣。在較欠缺國民黨那種制式、無推理、塊狀教育、填鴨式強迫記憶下,這一群人面對他們生活上,難以處理的政治與社會選擇時,他們不一定能從教育經驗中得到答案,從而反映出國民黨期待的結果。或者因為教育給他的影響小,他反而不是從教育經驗去汲取答案,而是茫然在那裡,等到有人提出相對更精準的答案,讓他信服。就因為他們是等待著答案,不是有既定答案,要改變他們的看法、作法比較容易。

 

這些人在生活中也沒有接觸到西方式的邏輯推理教育,即令他生活中會運用推理能力,也多是由其生活本能養成的能力,不是教育得來的。在這方面,他們與泛藍軍是相同的。

 

在此,我們看得出從推理教育的角度來看,泛綠軍與泛藍軍其實都一樣,在一個沒有邏輯推理教育的環境中出現的人,怎麼可能出現有邏輯推理教育的人呢?然而經驗差異在此扮演相當重要的差異。我們或許可以說泛綠軍是填鴨式教育比較失敗的一群吧?

 

若我們肯定國民黨式的教育,泛綠軍在那樣的體制中算是失敗者,他當然要引受失敗的代價。然而若那樣的教育是錯誤的呢?我們又要怎樣看待在錯誤教育下的失敗者呢?

 

在我們一片強調強調接受較高教育的聲浪中,我們很少反省哪樣的教育才是正確的?在比較先進的國家中,他們就會有這樣的討論。如果西方國家是台灣近代化學習的楷模,而他們又有在討論對的教育與錯的教育。那麼,我們要怎樣看待我們自身的教育呢?

 


 
一場花博 多少劫難


敏洪奎

 

 花博原是馬先生在市長任內起意申辦,如今木已成舟,再檢視申辦是否明智固已於事無補,不過也多少有助國人對他的行事風格,增添幾分認識。


 馬先生其人,似是雅好隨興之所至推行一些可有可無政策,不去思量經費支出,不理會錢要花在刀口的金律。他雖不是真正權貴子弟,在這方面卻很有大少習性。他的漢語拼音指令和所謂有品運動,可謂都是沒事找事,但都要動到數億乃至十數億預算,現在這場花博更要花費近八十億。馬先生似沒有太深切的民脂民膏觀念。


 今天台灣若是豪富石油王國,在上位者燒燒鈔票製造「政績」自娛猶有可恕,然而現今所謂六三三已成虛話不說,不少庶民生活已無異於第三世界,有父母帶兒女燒炭自殺,有單親媽媽失業全家陷於絕境,而官方仍在興沖沖只顧推動花博這種附庸風雅活動,其有似家中已是妻啼子號,家主仍沉溺於琴棋書畫,是何等無情的諷刺?


 花博既是出自馬先生之意,官方自必須全力配合吹捧造勢。以各種面目出現的文宣,有「美麗的力量」、臺北市長「賞櫻、採花、喝花茶」、「花博的氣息在空氣中沸騰了起來」之類詩情畫意語句,優美固然優美,但似也很不食人間煙火。大小官員何妨把這些名句,唸給接不到客人的運將、工廠關門的勞工,和找沒頭路大專畢業生聽聽?


 今天你若從圓山捷運站走向中山北路,你恐怕會有恍似置身劫後廣島之感。為了興建花博各館,整片社區都被挖掉鏟掉。多少庶民記憶中溫馨、親切的圓山已是面目全非,活像動口腔癌手術切掉大片面頰的病人。官家不徵求耆老鄉親同意,不聽採文史學者意見,貿然摧毀圓山風貌,不知反映的是否權力的傲慢,對鄉土的冷漠?就算有一千個好理由,似也不該如此淩遲圓山。


 馬先生的這個花博,原本是規劃在關渡平原,後來發現有徵收土地耗資太高等多重困難,繼任的郝市長乃顧不了馬先生顏面而推翻他的決策,把花博搬到圓山舉辦,由此也可見馬先生決策之粗糙,彷彿一切都跟著感覺走。
 

對岸當年有名曲「大海航行靠舵手」。今天國人看看馬先生從建成圓環到貓纜到花博一路來的表現,想到這首歌,或不免發出一絲苦笑?

 

(本文刊於2010/3/25自由時報,作者即《一個小市民的心聲》作者孤影)

 

 

攏係假俱樂部-臺北七人小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WOtK0V-wXY&feature=player_embedded

 


 

還好xxx部長下臺囉.不執行死刑.那還得了.........

如果有其中一件發生在我的親友身上....我都會心中痛苦一輩子的.....


 多年來,我不太看社會新聞,不是太清楚社會發生了哪些重大刑案。這兩天因為王清峰提倡廢除死刑,引起社會大眾的反彈與討論,因此我才從一些政論性節目與新聞當中,得知過去曾有哪些(只提到一小部分)重大犯罪,加害人因此被判了死刑。

 

方才上網搜尋了一下,得到以下資料,提供給大夥兒瞭解一二。你看看這樣的人若哪天因大赦/特赦或假釋出去,你擔不擔心?智利因為地震,監獄裡頭的人犯都逃出來了,台灣有否此可能?

 

人權團體覺得該給那些死刑犯一線改過自新的生機,你瞧瞧有多少人是累犯!萬一他們給放出來了,我們是否要提心吊膽過日子?誰能夠保證他們不會再犯案?

王清峰說要為以下這些十惡不赦的死刑案行刑&下地獄,你覺得呢?

 

她說她不當劊子手,難道那些承辦檢察官與審理/判刑的法官都是劊子手?

 

你看看這44名此刑犯犯下了哪些罪行,然後你再說說你贊成廢除死刑否。

 

台灣目前經判決死刑定讞未槍決44人名單:
----------------------------------------------------------------
陳金火:台中縣女保險員分屍案主嫌,機車行老闆劫財劫色
並以淩遲手法分屍後烹炸其肉片食用

廣德強:台中縣女保險員分屍案共犯,機車行學徒,參與強姦女保險員後
夥同老闆以淩遲手法分屍 (同上)

王國華:網路惡狼,連續強盜、性侵害9位男女網友,並殺害其中1女

曾多次以三字經辱罵法官

戴德穎:不滿女友與其分手,亂刀砍死女友父親並重傷母親,法官審理時
仍揚言要繼續追殺女友

張慰龍:擄走好友的7歲女兒勒贖30萬,取得贖款後即將女童勒死後
還假意頻向女童母親表達關心

劉榮三:強姦1名檳榔西施後,活生生的用火燒其下體和臉部
再用鐵槌把其打到腦漿外溢再焚屍

呂文昇:台中老夫婦命案共犯,因缺錢至舊識老夫婦家中強盜
以凶殘手法砍殺二人各數十刀致死

王柏英:汐止殺警奪槍案,因計畫搶銀行與其兄王柏忠(無期徒刑)
共同砍殺巡邏員警致1死1重傷

林金德:因女友另結新歡,至其家中潑汽油縱火,! 造! 成3人當場被大火燒死

王鴻偉:追女遭拒而由愛生恨,在其上學途中以車撞倒後
拿刀砍殺176刀致死,脖子幾遭砍斷

陳文魁:率小弟持槍衝入�長服務處,開槍掃射造成2死3重傷
逃亡時又綁架1名台南縣聞人勒贖

張文蔚:綁架並殺害當時年僅16歲台中縣沙鹿國中學生
具前科? 滷! i文蔚,假釋出獄後犯下此案

柯世銘:南化雙屍案,因桃花木價格問題殺死友人

唐霖億:殺害小學同學母親,殺人後用手機再度勒贖對方家人,並恐嚇要殺對方全家

施智元:受僱之黑道職業殺手,將欲殺害對象槍殺後,還朝向其旁邊之友人繼續開槍
造成2死1傷

管鍾演:身背7條人命,同夥2人均已伏法,但因其涉案太多調查多年後
因不執行死刑得已苟活

王志煌:進行毒品交易後,槍殺與其交易之! 2人
並將毒品及販毒款300萬元皆奪走後逃逸

黃賢正:曾犯殺妻案,假釋出獄後,又連續殺害債主及女友
法官審理時,嫌犯還揚言要繼續殺人

王秀昉:因吵架以棍棒毆打鄰居女性,且不顧三歲稚女在旁央求
反而將母女二人都毆打致死

莊天祝:甫出獄即於高雄以老婦為目標,連續強盜劫財
遇反抗即持榔頭猛擊被害人! ,共殺害4人

曾思儒:金山高中教師,潛入女同事住處行竊失風
將其反綁虐殺30分鐘致死,女老師死狀極慘

鄭性澤:於豐原市十三姨KTV鬧事,持槍朝前往處理之警員頭、胸部
近距離射擊3槍致死

洪明聰:鶯歌縱火案,嫌犯因經常毆妻,遭妻舅毆打
竟持汽油至妻之娘家縱火,造成4死5傷 !

楊書帆:因分手先砍傷女友,又在傷害案偵查期間持刀至長庚醫院地下街
當眾割斷女友喉嚨致死

鄭文通:酒後持刀刺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並一再抵抗警方及消防人員之搶救

吳慶陸:台中老夫婦命案主嫌,因缺錢至舊識老夫婦家中強盜
以凶殘手法砍殺二人各數十刀致死

鄭武松:闖入屏東某紡織工廠內,持利刃砍死自己的前妻
並波及現場工頭一併無辜賠上性命

王俊欽:假釋後缺錢花用,連續搶劫計程車,強盜性侵害女運將多人,並殺害棄屍1人

劉華崑:台南新化母子命案,闖入被害人住處劫財,勒頸掩鼻將母親窒息而死後
再吊死其6歲兒子

張胞輝:91年間殺害同居女友,92年2月又潛入台東某民宅,強盜劫財再殺死2人

連佐銘:預謀灌醉其國中同學後先殺害棄屍,再向被害人家中勒索一百萬美元

戴文慶:79年因殺人被判無期徒刑,91年返家探親時
! 又連續強姦二名女計程車司機,並殺害1人

蕭新財:攜槍尋仇途中遇大園分局路檢,持槍射殺盤檢警員造成1死1重傷

方金義:因連續強盜強姦多名舞女被判無期徒刑
假釋出獄後再強盜強姦1名舞女並殺害支解棄屍

黃春棋:擄人勒贖主嫌,預謀先殺人後勒贖,綁架朋友黃姓建商後將其殺害棄屍
再勒贖7仟萬元

陳憶隆:擄人勒贖共犯,預謀先殺人後勒贖,綁架朋友黃姓建商後將其殺害棄屍
再勒贖7仟萬元 (同上)

徐自強:擄人勒贖共犯,預謀先殺人後勒贖,綁架朋友黃姓建商後將其殺害棄屍
再勒贖7仟萬元 (同上)

鍾樹德:因債務糾紛而持汽油闖入桃園佳育補習班內縱火,造成師生3死18傷慘劇

張人堡:涉及士林箱屍命案(殺死同居女友)、嘉義殺害母親同居人案
及新竹83歲老婦強盜姦殺案

張嘉瑤:高雄女講師命案,嫌犯因缺錢花用侵入女友前室友住處
強盜並強姦被害人後虐殺致死

廖敏貴:謀殺女友前公婆奪取家產

劉炎國:強盜殺警案並同時殺死1婦人

沈鴻霖:20年前姦殺彰化芳苑2女工,其2同夥皆已伏法

洪晨耀:財物糾紛殺害3人,該人物名言:我就是不爽才殺人!!
逃亡期間「睡得很安穩,身體也變好了!」
 

  
 

高房價成愛情殺手 引發大陸「裸婚爭執」

 

(中央社臺北25日電)大陸城市高房價破使年輕人不得不「裸婚」,但不少女性因父母不同意「裸婚」而被迫和男友分手。

 

中新社報導,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日前發布房地產藍皮書指出,房價將居高不下。而都市面臨「裸婚」的白領情侶與日俱增,他們的爭執在「房壓」下也愈演愈烈。

 

報導舉例說,白先生經過多年奮鬥考上重點大學,畢業後留都市爭到月薪人民幣5000多元的工作。「我還沒來得及回味一下實現夢想的喜悅,就開始為棲身之地而發愁」。「我女友月薪近4000元,兩人每月除去正常開銷能剩下不足7000。每年能存下6萬元算是不錯了。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面對她父母給的壓力,我經常失眠」。

 

他的女友說,「房子是我媽對我男友的最低要求,沒房子我媽是不會同意我們結婚」。男友想「裸婚」,但她的爸媽不同意,他們的爭執也不是一兩次了,她已經看不清愛情的未來。

 

心理專家分析,中國家庭普遍觀念是女孩子「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中國父母不會輕易將女兒一輩子的幸福託付給一個居無定所的人。

 

最新調查顯示,在1979年至1981年出生的都市白領將近5成無房、無車,而在1981年至1984年出生的人群,無房、無車人比例達7成,且「裸婚」觀念已拆散很多姻緣。

 

廣州海珠區一家知名婚介諮詢中心調研員透露,對都市白領進行「裸婚」意見調查發現,68.7%的受訪女性反對「裸婚」,33.2%男性反對「裸婚」,30歲以下情侶因「裸婚爭執」問題分手達58.3%,表面原因是「裸婚爭執」成愛情殺手,而根本原因依然是高房價。990325

 


 

墨國大亨登全球首富 幼年即展現賺錢天份

 

文章來源:路透 | 發表時間:2010/03/11 | 推薦數:10 | 回應數:5

(路透墨西哥市10日電)

 

 

 

墨西哥電信大亨史林(Carlos Slim)今天榮登全世界最有錢的男人。他在10歲時展現做生意的過人天份,藉由賣飲料和點心給家人,將荷包賺得飽飽。

史林年紀輕輕就有記帳習慣,還購買政府儲蓄債券,從中學到複利的重要一課。

經過逾半個世紀,70歲的史林累積了535億美元財富。根據富比世雜誌(Forbes)公佈的新排名,他打敗了微軟(Microsoft)創辦人比爾
蓋茲(Bill Gates),成為全球首富。

 

史林的企業王國幅員遼闊,包括墨西哥最有名的百貨、最大的電信公司、旅館、餐廳、石油鑽採、建築公司和Inbursa銀行。只要在墨西哥生活一天,很難不付一些錢給他。

 

在墨西哥以外的地方,史林也握有許多頂尖集團的股份,像是高檔零售連鎖百貨沙克斯(Saks)和紐約時報公司(New York Times Co.)。

 

奠定史林王國的關鍵一役是在1990年,他和合夥人以17億美元買下營運不佳的國營墨西哥電信公司(Telmex),讓這家公司搖身一變成為搖錢樹,還讓墨西哥美洲電信公司(America Movil)分離出來,不斷擴張,最後成為全球第四大無線通訊公司。

 

儘管許多人批評史林靠壟斷創造財富,對賺錢這回事,他只有一套簡單的理論。

他在2007年告訴路透:「財富就像一座果園。你要做的事就是讓它成長,不斷投資讓它茁壯,或者將觸角延伸到其他領域。」

 

史林從他的父親哈達德(Julian Slim Haddad)身上學到做生意的第一課,這位1900年代初期移民墨西哥的黎巴嫩人,開了一家叫做「東方之星」(Star ofthe Orient)的雜貨店,並且在墨西哥革命(MexicanRevolution)期間低價買進物業。

 

史林曾說:「我們知道危機都是一時的,沒有維持100年的災難,總是會有突破。」「當引發價格修正的危機出現,就會伴隨過度反應,東西的價值就會被低估。」

 

目前史林已將日常營運交由他的3個兒子和生意夥伴執行,不過出席媒體活動時,顯然大小事還是由他作主。

 

他開始致力對抗拉丁美洲的貧窮、失學和醫療貧乏,並且為困苦民眾推廣體育活動,不過他從沒像比爾蓋茲或億萬富豪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樣宣佈捐贈大筆金錢從事慈善。

 

他說,生意人藉由投資創造就業和財富所產生的益處更多,「而不是當耶誕老公公」。中央社(翻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