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份子和女人有什麼不同?
1. 一個可以談條件、一個不可以
2. 恐怖份子明確地告訴你他們要什麼,女人總是要你猜她們要什麼
3. 恐怖份子會跟你談判,而你不能跟女人談判
4. 恐怖份子會殺害人質,但是女人不會這樣做,她們只會綁架人質一輩子
5. 遇到恐怖份子,你只有死路一條。遇到女人,你會活在十八層地獄[生不如死]
6. 恐怖份子用別人來談條件,女人用自己來談條件
7. 跟恐怖份子談判,贖金可能越談越少。跟女人談判,要花的錢可能越談越多 (沒有籌碼的話還是少談為妙)
8. 談判中你可能可以找一堆人和員警來抓恐怖份子,可是通常女人會找一堆人和員警來找你麻煩...........
最後分別是...
9. 女人把褲襪穿在腳上,恐怖份子把褲襪套在頭上
人生像大便
人生就像大便,一旦沖走了,就不會再回來。
人生就像大便,怎麼拉都是那個模樣,可是每次又不太一樣。
人生就像大便,有時拉得很爽,有時卻拉得五官糾結!
人生就像大便,你永遠不知道,會拉出個什麼東東。
人生就像大便,想要怎麼結果,就要先怎麼栽。
人生就像大便,隨時隨地,都可能突然想嗯嗯。
人生就像大便,往往努力了半天,卻只迸出幾個屁。
人生就像大便,就算點綴得再漂亮,其本質還是一樣。
人生就像大便,只有自己默默的勇敢面對。
政治迫害
分類:可愛的台灣人
2010/04/14
(2010/04/13
有網友在台中統聯的轉運站直擊,一隻可憐的流浪狗無故受到「政治迫害」,遭人在身上噴漆「馬英狗」三字。文章曝光後,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立刻前往該地探訪,卻意外發現該狗無故遭人載走,並棄置彰化縣和美鎮,疑似是轉運站為維護形象的作為。
人類瘋政治,竟然遷怒到無辜的流浪狗身上!在台中統聯的中港轉運站,最近一個多月以來都有隻遭到「政治迫害」的流浪狗小黃在此處閒晃,牠被人在身 上漆著大大的「馬英狗」三個字,附近排班的計程車司機對於牠的存在相當習以為常,有時候還會以此說笑一番。
家住捷運精華地段,卻沒電視、冷氣,千元搞定全家水電瓦斯……,邱明順一家光省水、電、瓦斯費,三十年後就能累積出一千八百萬財富!
文/溫建勳
你能想像,四口之家,用不到一張千元大鈔,就能維持一個月的水費、電費、瓦斯費嗎?
這不是一個「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系列報導。因為該家庭年收入超過三百萬,比絕大多數中產階級所得更高;房屋坐落在距離臺北捷運板橋站不到五百公尺處,旁邊就是一坪五十萬的預售屋。擁有如此高的所得水準,他們的生活卻有如「現代魯賓遜」。
生活:二手衣、百元理髮 上圖書館吹冷氣兼強迫閱讀
第一眼看到邱明順的外型,是個百分百「熟宅男」的打扮。他頂著「百元理髮」的學生頭,上衣是客戶變胖穿不下轉贈的,褲子則是從二手衣回收站尋獲的戰利品。而他全身上下最值錢的東西,竟然是腳上那雙價值三百二十元的不知名品牌新鞋。
然而,他,卻是南山人壽的超級業務員。截至三月為止,他已經連續十一個月得到公司頒發的「四星會員」(每個月新開發四件不同保險人保單的獎勵)、「金色獎」(薪水百萬的門檻)、並入圍二○○七年保險高峰會(南山人壽業務員的最高榮譽)。
走進邱明順的住家,沒有電視的客廳,更顯空蕩。「我們家很講究省電,沒有電視、沒有冷氣跟暖氣、就連吹風機都沒有,光這樣省電不夠,因為客廳離路燈很近,所以客廳電燈也不常開。」邱明順一開口,節省的「霹靂手段」就令人印象深刻,彷彿「鑿壁借光」、「囊螢照書」的古代故事情節,透過時光機,就發生在眼前。
邱明順省電撇步,還有三大配套措施。首先,全家強迫剪短頭髮,讓吹風機可以自然消失。其次,暑假時,邱明順一早把全家帶到板橋市立圖書館或附近遠東百貨後,邱明順上班,太太就負責照顧兩個女兒直到閉館,全家無須出任何一毛錢,就得到冷氣機的清涼、同時也省下廁所水費。
第三,從圖書館借回來大批童書,彌補小孩無電視可看的休閒空檔 ,反而半強迫養成閱讀習慣。這三大省電配套,讓邱明順一家四口, 即便家中電器匱乏,但生活上一點都未感到不方便。
工作:騎三小時鐵馬訪保戶 省油錢、健身費又養生
至於一般民眾平日力行的節約小動作,邱明順更是落實到極致。「我曾經從板橋,騎腳踏車到中壢拜訪客戶,一騎就是三個小時,這不只是省下可觀油錢,還省去上健身房的經費,間接省去看醫生的費用。」邱明順得意的說。
邱明順全家甚至配合日照作息。夏天時,全家睡日照較少的陰涼房間,冬天則睡有西曬較溫暖的房間,「三十五坪的遊牧民族」,這些都是邱明順的創新點子。
這些創意,他滿意極了。二○○五年,邱明順就想參加「住屋節能挑戰行動」計畫,節省能源經費最多的民眾,就能拿下十萬補助金。沒想到,當他填好報名單,洋洋灑灑附上他的節省小撇步時,工作人員婉拒他的參賽,理由是「該用戶已經無法再節省」。
邱明順露出自豪的笑容,「我的生活就像是擰乾了的毛巾,再也擠不出任何一滴水了。」
攤開他家中最新一期的帳單,水費三百零四元、電費六百五十八元、瓦斯費四百九十三元,合計僅一千四百五十五元。由於這些收費週期為兩個月,因此邱明順一家四口,平均一個月只花七百二十七.五元,就足以應付民生基本開支。這也是他挖空心思,繳出最亮麗的成績單。
教育:每年出國遊學 孩子琅琅上口省錢之道
但問題是,過著宛如二十年前的台灣生活,家人受得了嗎?
「我覺得爸爸很偉大,平常他超節省,我們才能夠出國去玩。」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大女兒,每年都因此可以出國遊學,去年暑假就到日本遊學兩週。她從冰箱端出自製的檸檬水,一顆五元的檸檬,足以製成兩公升的飲料,琅琅上口「手裡有一塊錢,並不是一塊錢,要存下一塊錢,才是真正賺進一塊錢喔。」看來邱明順的節省之道,已經潛移默化給女兒,甘之如飴的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明明年收入超過三百萬元,全家仍穿著二手衣,「有人覺得我太省,甚至太摳門,但我實在窮怕了。」邱明順道出心底深處,對貧窮的恐懼。
「十五年前,我剛開始做保險,一年只有接到四個保單,平均三個月才簽下一個案子,第一年,我幾乎被公司開除,那年我收入不到十萬塊。第二年年收入也不過二十萬,從那時候起,我養成極為節儉的習慣。」
邱明順拿出計算機說,水費每個月省兩百元、電費省兩千元、交通費省七千、治裝費省四千、其他生活雜項少買五千元,一個月至少可省下一萬八千二百元,一年就可省二十一萬八千四百元。
「如果以複利六%、三十年計算,將可省下一千八百三十萬元的天文數字。光是靠平日節省,用這些錢充當退休金養老,也算不錯了。」邱明順說出他的「油電節省拚退休」的計畫藍圖。「想到以後可以自由自在用錢,是多開心的一件事。」
邱明順把所有省下來的錢,大多數用於退休規畫。勞保部分,每月自提約三萬元的退休金,近四年來,自提的勞保退休金超過一百二十萬元;此外,他每月至少購買五萬元的儲蓄險;另外再加上兩萬元的股票等其他金融商品,邱明順等於每月幫自己存下十萬元退休金。
理財:七大類十二個帳戶 預約未來富生活
除了節省之外,邱明順理財的另一絕是「帳戶管理」。他把全家四口的銀行帳戶分為七大類,分別是必要支出、緊急支出、短期支出、長期支出、學費帳戶兩個、以及投資帳戶四個,最後則是薪水帳戶兩個,總共分為十二個帳戶。帳戶之多,猶如大型企業的會計部門。
「把帳分得清清楚楚,就能知道每一分錢花到哪裡去。」而且每個帳戶都有用處。像全家決議短期目標,本季計畫存大女兒的暑假出國基金五萬元,就按月提撥,直到達成為止,營造全家為共同目標而打拚的氣氛。
生活方式、省錢態度、帳戶管理,邱明順一家人「演化」出特有的思維邏輯,有著「所得與社會期待」極不對稱的生活形態。誰說,有錢就要過舒服的
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把握教育兒女的黃金時間
張世民
2008/10/02 01:32:56
王爸爸有一個尚未滿十八歲的兒子,每天關在房間上網,或是和同學MSN,經常廢寢忘食,無論父母如何規勸、管教,兒子總是我行我素;有時王爸爸王媽媽二人要外出用餐或到大賣場購物,想邀兒子同行,兒子一概拒絕。父母二人對兒子生活作息的不規律與形同「宅男」的行徑,非常不以為然,有時嚴格管教,卻弄得親子關係火爆對立,家庭氣氛非常糟糕;但如果放任不管,兒子似乎愈是不可自拔,變本加厲,所以父母二人每天都很心煩頭痛,不知如何是好?
兒女總有叛逆期
每個為人父母的,莫不期望兒女能乖巧聽話,經常陪伴左右、隨侍在側,但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兒女總是有叛逆期,總是有自以為是、獨立自主的時候,也總有長大的一天,總有一天要遠走高飛的。當有一天兒女長大,離家外出求學或結婚成家,就是所謂父母「空巢期」的來到。這時候,父母與子女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圈,各自為獨立的個體,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或關愛,可謂是「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有時甚至是「愛莫能助」。
其實,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論是陪伴的時間,或是互動的關係,都是極其有限的。有時未待兒女長大,尚未離家外出求學或結婚成家,兒女即已經「自成一家」,和父母維持若即若離的關係,雖然人在家中,卻希望父母不要過問或幹預他的生活,父母的管教,兒女也愛理不理,或置之不理。兒女也不想和父母一同出門,甚至不想和父母外出用餐或出國旅遊,他只想和同儕在一起,或寧願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上網或上MSN。這時父母才驚覺到,原來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限」(日本人說是「賞味期限」)的。
教導兒女正確的價值觀
在「有效期限」內,父母的權威還及於兒女,講話兒女還會聽,甚至可以「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這時候,兒女對父母也有倚賴性,希望有父母陪伴,或是會尋求父母的幫助。但一過「有效期限」,兒女似乎一夕間長大,不再唯父母的命是從,不再倚賴父母,甚至與父母保持距離,言行舉止一下子即判若兩人,令父母與兒女雙方均無法適應。
所以,為人父母者,要有心理準備,認清自己在兒女面前是有「有效期限」的。要設法把握「有效期限」的黃金時間,在兒女還在小學、國中階段,還有可塑性的時候,多陪伴兒女,多有互動機會,教導兒女正確的價值觀,和養成有規律作息的生活習慣與常規,讓兒女的叛逆期縮短,或把叛逆負面的言行舉止降到最低限度。否則,「有效期限」的時機一旦錯過,教育兒女的黃金時間即不再來。
兒女是上帝所賜的產業
萬一錯過「有效期限」,父母只有以最大的愛心、耐心與溫柔的心來面對兒女的轉變,瞭解兒女的想法,設法挽回兒女的心。必要時,也要請教一些親子關係輔導專家,總是要想辦法讓親子關係恢復正常,至少雙方要化解對立,仍有良好的互動關係,而非「一邊一國」或「老死不相往來」。
就因為父母是有效期限的,對兒女的影響是有限的,父母也非萬能的超人,所以更要珍惜與兒女有限相處的時光,把握教育兒女的黃金時間。兒女是上帝賜給為人父母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上帝就會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兒女也是上帝所賜的產業,但父母不能把兒女據為己有,視為個人財產,而有責任在有限的時間內去陪伴、教養及培育他,讓兒女成為一個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能如此,父母就能把「有效期限」發揮到無限!
我的唐吉軻德爸爸
田秋堇
爸爸:對不起,您走的那天上午,我來不及趕到醫院見您最後一面,當時我必須在立法院質詢環保署長。因為,我答應了中科三期土地被徵收的許多農民朋友們,要為他們發言、極力質詢,為何環保署竟然抗拒最高行政法院的最終判決,讓中科三期繼續違法動工。這麼多年來,他們的土地被徵收,好不容易一關又一關打贏了官司,還是無法討回公道…從小到大,我看著您和弱勢者站在同一邊、不斷為公義奮鬥,我想,您一定會支持我留在立法院,而不要我放下這群無依的農民,趕去醫院見您最後一面。
爸爸您一生追求民主、自由、人權、公義,對外人而言,有時候您的堅持甚至有些可笑,您的理想性格,在他們看來是那麼不識時務。
念大學時,我去看彼德奧圖主演的唐吉軻德電影「夢幻騎士」,聽到主題曲To dream theimpossible dream,to fight the unbeatable foe(懷抱著不可能的夢想,去對抗不可能打倒的敵人),我立刻想到您,當場不覺淚下。爸爸,您就像唐吉軻德,面對著龐大無比的敵人,每天仍然奮戰不懈,隨時隨地嚴肅面對人生、世事,永遠要和弱者在一起。
小時候,我尊敬您,也認同您崇高的理想,但也忍不住想,您難道不能偶爾像別人的爸爸一樣,「正常」一點嗎?能不能不要那麼憂國憂民?不要一天到晚罵國民黨,讓我擔心。爸爸,我曾希望可以像別的女孩一樣,擁有「花樣年華」,但後來我才發現,我擁有更可貴的、別人所沒有的生命歷練。因為您,我見識到這個國家其他的唐吉軻德,那些在書上才能見到的「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人物。最重要的,爸爸您讓我知道,理想真的存在(只是需要堅持,而且十分辛苦)。
還記得小時候,每個禮拜天您都帶著全家去爬山。當時我不瞭解,為什麼您要「強迫」我們爬山,為什麼從小我們就要過著和別人不一樣的日子?如今回首才發現,我們一起走過的山川,不知不覺成了陪伴我一起長大的朋友。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時代,台灣山川的定靜之美,成了我生命的壓艙石。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如今身在政治場域中的我,每當政治、環境相衝突時,最終還是往往選擇「環境優先」。從小我就看著您,為營救政治犯而奔走,我的童年充滿了各種半夜逮捕、慘遭酷刑、家屬無告…的消息和故事。爸爸,您是小兒科醫生,半夜病人的敲門聲,總是讓我心驚。很小的時候,國民黨的羅網,就讓我覺得無所逃於天地間。但在群山環抱中,我慢慢體悟到超越軍警鎮壓、黑牢刑求的巨大力量,那就是國民黨也無法掌控、台灣山川大地生生不息的能量。
在最悲傷、孤獨、絕望的時候,我所走過的山川大地,總是陪伴我,給我力量,讓我安靜下來。但我還是很難交到朋友,我無法瞭解,當許多人還在牢裡,為正義受苦時,為什麼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我一開口談政治,滿室笑談就立刻冷場…。大學時,有一次去台大梅峰農場打工,晚上大家都在寢室聊天,我走到外面,看到天是黑的、山是黑的、天地一片闃黑,我冷到直發抖,站了不知多久,對面的黑色山脈忽然冒出一點針尖大小的火光,刺穿了黑天闇地…。
這個景象成為震撼一生的畫面,總是適時提醒我:只要堅持就有機會改變黑暗,即使是最微小的堅持也好!
爸爸,大自然好像特別厚愛我們。小時候,您在內壢當醫生,有天晚上您騎著摩托車要出診,問我想要什麼。我說:ホタル(螢火蟲)。幾個小時後,您回來了,慎重的遞給我一個綠色玻璃空瓶,裡面有隻螢火蟲,正在閃爍明滅,這是全世界最美、最神奇的禮物!我問您,怎麼抓到它的?您笑著說:「它停在我的衣服上,一路跟著我回來。」我相信我是最幸福的小孩,一定是上天回應我的期許,讓父親帶回螢火蟲的心願奇蹟似的實現。您從小受日式教育長大,對子女大多不苟言笑,但您內心的溫柔,只有在非常特別的時候,才會流露出來。
十八日上午質詢完了,媽媽告訴我,不用趕到醫院,她要帶您回雙城街老家,因為這幾年,您一直想回家,但都沒有辦法,現在您終於要回家了。我從立法院直接趕回雙城街。站在雙城街老家門口等著您,忽然想到,我就是從這裡出嫁的,那一天迎娶的車來了,把我接上車,我搖下車窗,依禮俗丟下扇子、丟下我在娘家的壞習氣。您忽然緊緊握著我的手,一點也沒有放開的意思,司機緩慢的移動車子,而您一直握著我的手,跟在車子旁邊,車子走得很慢,但巷子很短,還是進入了林森北路的快車道,您才放手。
今天您離開我們,但您還是永遠會在我們的心中,我會一直帶著您的理想,一直走下去,就像黑夜遠山的一點火光,雖然非常微弱,風很大,仍然定定的在那裡……再見了,我的唐吉軻德爸爸!
教育的未來(Did you kn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9Wt9G--JY
B2B、B2C 操作大不同
這是真實的故事!知名部落客西瓜妹到香格里拉臺北遠東國際大飯店用餐,回家後才發現服務生忘了將她未用完的「鴨鬆」打包,致電詢問時,電話那頭的餐廳副理立刻跟她要了位址,半小時後,出現在她家門口的是那位打包的服務生,帶著一臉歉意的笑容,雙手奉上提袋,裡頭除了剛做好的鴨鬆與生菜之外,還附上精美的巧克力禮盒。
「向顧客承認錯誤,當下的安撫後,一定要有後續的致意動作,」餐廳及酒吧經理李孟芳指出,服務業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以人為本的無形服務,比產品更容易出錯,「一旦犯錯,要當機立斷停損,想方法做到更好的跟進。」
B2C 真正的銷售,始於銷售後
所謂的跟進,就是後續的補救措施。根據研究,顧客講述壞經驗的比例是好經驗的兩倍,而且一位不滿意的顧客會將壞經驗告訴8 至10 個人,但值得慶幸的是,只要能即時解決問題,抱怨的顧客中,有95%會再度光顧。
在B2C 的經營模式裡,由於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因此,創造美好的顧客經驗是成交的關鍵,以服務為核心價值的銷售最忌諱業務員的一廂情願。
「能隨時對應到顧客的需求才是B2C 銷售的成功關鍵,」香格里拉臺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行銷業務部總監徐芳舉例,之前有幾位來自紐約的商務房客想找臺北特色場地舉辦活動,「我們不是硬塞飯店的場地,而是主動帶他們逛臺北市,最後選定紅樓,飯店提供外燴。」她指出,業務員若能主動扮演實用資訊提供者,更能提高成交機率,「像來洽詢婚宴場地的客人,就可以主動提供婚禮習俗、婚紗等相關細節,你比他們有經驗嘛!」而且, 真正的銷售始於銷售之後, 根據統計,每位顧客背後隱含250 位潛力客戶,網路時代,口碑行銷的威力更不容小覷。
中國人壽業務總監李鬱馨有六成以上業績是由客戶轉介紹而來,為何能讓顧客幫她介紹客戶?她的秘訣是在銷售產品前,自己會分別列出顧客需要與不需要購買的各20 個理由,「一一列出後,你會發現顧客未言明的需求,也有可能,對方根本不需要產品,那就不要強迫推銷。」十多年的業務生涯,她從不銷售顧客沒有需求的產品,「推銷而來的業績是有限且短暫的,服務才是業務的真正價值。」
B2B 掌握決策者的思考模式
B2B 商業模式的成交思維則是要找到最後的決策者。很多時候,尤其是中小企業,決策者通常為CEO,對於基層業務員來說,必須學習像CEO 一樣思考,也就是說,若能掌握決策者的思考模式與行為準則,就能有效提高成交機率。
友訊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魏美玲還是業務員時,就敢敲客戶總經理的門,「我會跟他們說,給我3 分鐘,保證讓你賺錢,通常對方會願意聽的,當然事先要有萬全準備。」她認為,膽識是業務員的基本配備。不過,同一個客戶的行為模式不見得相同。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工商事業部副總經理盧志浩舉例,像半導體廠採購辦公用途軟硬體大部分為價格導向,但若是用於廠房則是品質導向,「先弄清企業客戶對於採購產品的定位,同時滿足決策者的私人需求與對方的公司需求。」
「千萬不要因為對應視窗不是交易的決策者,就大小眼或是不認真經營,」徐芳提醒,就算對方不是決策者,也很有可能是影響者,「窗口常是老闆指派找比價廠商的人員。」TNT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李澂涓指出,真正好的業務會懂得辨別對方的角色,而有所不同的對應。
TNT 對企業的客戶關係管理,是從總機、財務,再到主管、總經理的全方位經營思維,「外務負責經營總機、行政的關係,有時他們接到競爭者的電話,在第一線就被過濾掉了。」
引用網址: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1636
1947:
李筱峰專欄╱63年前的今天
六十三年前的今天,有一齣悲劇發生在花蓮縣鳳林鄉的一個家庭。那不只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整個台灣的大悲劇,是台灣苦難歷史的縮影。
什麼!又有人在叫囂「不要老是沉浸在悲情,要走出悲情」?
可是今天的許多青年人從來不知道台灣有過這種悲情,叫他們如何「走出」悲情?在走出悲情之前,讓我們先走入這段每個台灣人都不 該遺忘的悲劇。
六十三年前的今天,一九四七年四月四日,二二八事件已經爆發了三十六天,中國軍隊已經在全島多處進行了幾場屠殺,許多精英也已分別在各地被捕遇難。原本平靜的花蓮鳳林鎮上,由於中國整編廿一師的部分部隊在三天前開進這個小鎮,築陣地、建軍壘,民心 為之惶惶。於是就在這一天,地方人士為了向軍隊表示誠意,乃於傍晚設宴招待駐軍。鳳林鎮上的首號精英,時任制憲國大代表,也是花蓮縣參議會議長的張七郎醫師,理當參加這次宴會。但是由於他自從三個多月前到南京參加制憲國民大會回來之後,一直臥病在床,乃囑 長男張宗仁醫師代理父親參加晚宴。
誰能料到,宴畢席散,張宗仁才剛回到他們家的仁壽醫院,就有該連士兵前來謊稱連上士兵多人患病,請張醫師前去診治。張宗仁立刻 前往,去後卻立刻被拘押起來。隨後,這批才剛接受招待的「國軍」,又派員來到仁壽醫院和位於郊區的張家住處,押走張七郎和次男張依仁(醫師)、三男張果仁(醫師)。
由於次男張依仁身上被發現有一枚現職軍醫上尉證章,又詢悉曾獲蔣介石獎飾,倖免於難。然而其餘張七郎和張宗仁、張果仁父子三 人,於當晚十一時許,被軍人押解到鳳林鎮郊的公墓東側槍斃!他們所穿的衣物被剝洗一空,僅剩內衣褲;張七郎受兩槍背貫前胸;張宗仁眼眶有層層密密的刀刺傷痕;張果仁也背受兩槍貫穿前胸,腹部因受刀刺,大腸外露。
張七郎的妻子詹金枝經過一天的搜尋,才在翌日傍晚找到父子三人被丟棄在荒郊的屍體。詹金枝僱用牛車載回沾滿血跡與泥土的三具屍 體,回到家裡,為他們清洗…。父子三人後來合葬在他們家宅後院。墓碑上刻著一副對聯:「兩個小兒為伴侶;滿腔熱血灑郊原」。
張七郎雖在日本統治下接受醫學教育,但對日政當局極無好感,民族精神甚濃的他,平日居家只講客語,不准孩子講日語。一向不穿和 服和日式木屐,只穿唐衫或西裝。他與海外的兒子們通信,一概用漢文,如果孩子用日文寫家書,則必挨罵。
終戰後,張七郎興奮地寫信召喚三個在滿洲的兒子儘速返台,一則服務桑梓,一則重建家園,同享由「自己國人」治理國度的歡欣。為 了迎接新來的「祖國」,張七郎在花蓮籌建一個歡迎的牌樓,對聯寫著:「萬象回春事事須把握現在;一元復始處處要策勵將來」,上款則題「天下為公」、「國為民有」。從張七郎遺留下來的習字帖中,我們發現他還寫著:「歡喜江山歸依舊;迎來旗幟慶重新」、「四 百餘�鯤身已去復返;五十一年婢僕垂死重生」、「治世三民無慚國父;共和五族一樣弟兄」。張七郎如此認同大中國,萬萬沒有想到,他「迎來旗幟慶重新」的結果,卻反而屈死在他所歡迎的「祖國」的槍下。
這齣悲劇,台灣人能忘記嗎?(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2010:
As of 2010-04-04, former president 陳水扁 has been in jail for 509 days. For how KMT uses its judicial system to persecute him, see
台灣 極不公平的司法是人民最大公敵
Taiwan's extremely unfair judicial system is public enemy number one
A recent development is here:
揣度上意的鄧振球,把司法搞得像黑暗中的鬼火靈光一樣
古代有個曾經統治中原的鮮卑族皇帝
對他寵愛的妃子這麼說
朝中的文臣武將不思盡忠報國
個個「揣度」朕意
把朝 政『搞得像黑暗中的鬼火靈光一樣』
這位鮮卑族皇帝感嘆的說「群狼亂朝綱、皇權恐陪葬」
西元2010年3月20日
台中市 長胡志強在豐原表示
『阿扁若不繼續羈押,馬英九民調還會往下掉』
公然「幹預司法」的胡志強
不僅講出深藍的心聲~也說出了馬 英九心中的恐慌
羈押阿扁500天是不夠的~最好是把阿扁關到死
很顯然這是血液裡有「深藍DNA」那群惡狼的認知
難怪阿扁會 如此悲情的說
「要我坐一輩子的牢,我無怨無悔,這是我的宿命」
入嫌犯以罪是檢方的職責
為被告據理力爭是律師的工作
審 判長該怎麼審~就怎麼審~該怎樣判~就怎樣判
如果要「不時回頭觀察身後」那聯手押扁四人幫的表情與眼神
要不斷的「去揣度胡志強那群押 扁四人幫的上意」
那麼司法鐵定會被鄧振球『搞得像黑暗中的鬼火靈光一樣』
「行使羈押權」是法院認為嫌犯有串供或逃亡嫌疑時
不 得不採取的措施
證人都傳訊完了~阿扁已經不可能串供了
保證隨傳隨到、可限制住居、像翁山蘇姬一樣被軟禁在家
把護照還給外交 部、願戴電子腳鐐、定期至派出所報到
阿扁能作的能保證的~都已經作了且保證了
而且阿扁即使不在看守所
也有國安人員24小時 嚴密保護和監控
因此繼續行使羈押阿扁的理由根本早就不存在了
4月23日羈押期滿
鄧振球唯一能作的就是讓阿扁保釋出去
魔 鬼藏在細節裡
阿扁說:法官為了治我的罪找不到理由就硬拗
2010年4月2日庭訊時
審判長鄧振球當著扁家4人的面「下通牒」
七億海外款不匯回~扁難交保
鄧振球這隻高院「惡狼法官」怎麼啦!
七億與交保何干呢?
放棄用有「串供、逃亡嫌疑」 的理由對阿扁行使羈押
「用七億不匯回來」繼續對阿扁行使羈押
法理上是站不住腳的
鄧振球接著又用「極度傲慢不屑的語氣」對著 扁家4人說
「我的話已經講的非常明白,怎麼做你們自己決定吧!」
「群狼亂朝綱、皇權恐陪葬」
統治多數漢人的少數族群 「鮮卑族皇帝」都會如此警惕著
「群魔亂司法、2012馬騜連任路必斷送」
統治多數台灣人的少數深藍外省權貴
如果一再放任蔡 守訓、鄧振球與越方如「這群惡狼」
把司法搞得像「黑暗中的鬼火靈光」一樣
那麼台灣人民心中的憤怨
會一直累積到2012年把 「馬面ㄟ惡靈政府」趕下臺為止
八多八少
以往的新好男人條件「好外型、好條件、好收入」的標準已經落伍了,現代男人應該要看齊的是「好習慣、好脾氣、好健康」。
八多
1. 多運動
活著就要動。運動可以增進身心健康已經獲得證實,許多研究都證明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增強抵抗力、減少痠痛、降低壓力、預防各式的疾病與慢性病。運動也沒有「哪一種」最好最有效,只要符合自己的體能與興趣,選擇自己最能接受的就是好運動。不管做哪一種,養成長期的習慣最重要。而且,運動的男人不但健康也更有魅力,甚至運動也是最好的全家活動。
2. 多蔬果
天然的蔬菜水果是最佳的抗氧化來源,好比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與高麗菜等可防癌、含茄紅素的蕃茄、西瓜等等,蔬果也都是高纖維食物,多食蔬果可以預防各種癌症。原本的「天天五蔬果」口號現在已經修正,最新的概念是「蔬果天天五七九」,好爸爸每天至少應該吃下五份蔬菜與四份水果。
3. 多做愛
做愛可以紓壓放鬆,別懷疑,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事實上,做愛的好處多多,做愛一次耗費的體能相當於爬十多層的樓梯,還有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有助於情緒穩定。尤其現代人因工作忙碌或壓力經常會出現性慾減退的情況,對男子漢而言,實在是超級損失;做愛的意思也不是只有做愛,親密的撫觸與相處,都可以提升精神令人放心。所以研究發現,幸福的婚姻可以使人長壽,協調的性,即為原因之一。
4. 多喝水
大家都知道喝水很重要,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喝到足夠水分,補充水分可以預防一些疾病,例如腎結石,一般而言,每天喝足八大杯開水是一個標準,尤其在盛夏時節、有運動、喝茶或咖啡、需要服藥的人,需要的水分就更多了。但要注意喝「乾淨」的水,家用水必須煮沸再喝,瓶裝的礦泉水有保存期限,一開封就要盡快喝完,選擇有品牌的水也是一種保障。
5. 多喝茶
茶在保健上的好處太多了,從降血脂、降血壓、抗癌到減肥、除口臭等等,從頭到腳幾乎都有效果,一般來說,一天十五公克的茶葉,差不多是十大杯茶,才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保健效果,也別擔心便宜的茶會沒效,只是口感不同而已。許多市售茶飲料含有糖分,要注意有熱量的問題,還要多比較,選擇兒茶素含量愈高愈好的產品,比較有保健效果。
6. 多微笑
「微笑曲線就是上揚曲線」,記得微笑時的嘴角都是上揚的嗎?每日大笑三次有助身體健康,即便沒有令人大笑的樂事,隨時保持從容的心境與微笑,不但可以柔和自己,更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打開人們的心防。要切記,「當你微笑的時候,全世界都跟你? @起微笑;當你哭泣的時候,卻只有你一人在哭泣。」
7.多睡覺
睡覺可以讓精神獲得紓解、消除疲勞,睡眠不足還會加速老化,若是連續三天只睡三、四小時,就會影響到荷爾蒙的分泌引起疾病,睡眠品質不佳時,也容易患有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中風等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十倍。最好是晚上十二點前入睡,早上八點前起床,如果無法做到,也要養成固定時間入睡、固定時間清醒的習慣。
8.多補充營養素
保持身體健康第一要件就是均衡的飲食,不過現代人當真要做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因為吃得太好、太胖而引起的許多文明病或慢性病,? 浀茬B處可見;因此依個人需要補充各種營養素就變得十分重要,例如補充維他命B群抗壓、服用各種抗氧化劑防止老化等等。
八少
1. 少油、少鹽、少糖
慢性病與肥胖與油、鹽、糖的過量攝取脫不了幹係,所以飲食中奉行「三低原則」 是追求健康的養生首則,不過對經常外食的人並不容易執行,因此最少要做到少吃油炸肉類、吃青菜要瀝湯汁、湯麵比乾麵好、少用沾醬、調料、選清湯不要喝濃湯等基本原則。
2.少熬夜
偶爾的熬夜還可以靠補眠回復,如果每天都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不但會影響內分泌,也會使人衰老的很快;有時就算因為熬夜而刻意睡久一點,睡醒仍然感覺疲憊不堪。需要補眠的人千萬不是一次睡飽,最好是按時起床、中午小睡、晚上再提早睡覺,才可以讓身體獲得休息。當然,根本就不要熬夜才是正確的做法。
3.少抽菸
世界衛生組織證實30%的癌症和吸菸有關,還有心血管等各式疾病、降低性機能及生育力...等等,甚至二手菸也一樣會危害到週遭人群的健康。總之吸菸百害而無一利。心理學家也認為,吸菸是一種習慣,菸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情緒與思考。現在有許多醫院開設戒菸班可以協助癮君子,不想讓香菸控制生活,就是要靠意志力了。
4.少生氣
國外曾做過研究,易怒的情緒者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五倍。連續劇中每次有人情緒激動或大怒,就會突然心臟病發死翹翹,即是這個道理。情緒波動太大除了影響健康之外,也會影響人際關係與自我成長。要發怒時記得想一想,一年後再來看這件事會不會很嚴重?如果不會,現在何必生氣?
5.少發福
肥胖不只不好看,多項研究證實,肥胖會提高疾病的罹患率與死亡率,日本人稱這種因肥胖引起的如脂肪肝等疾病稱為「生活習慣病」,意思是就是,都是因為生活習慣不良才會引起的,尤其男性的「中廣」身材,比起女性擔心的西洋梨身材,在健康的危害上更形嚴重。因此,少些應酬、少吃宵夜、多運動,才能讓健康保持最佳狀態。
6.少喝酒
雖然有研究認為,適量飲用紅酒有利於心臟,但是美國研究也發現,酒精對心臟有毒害作用,也會影響肝臟代謝;尤其國人文化中習慣應酬、喝酒助興、乾杯等習慣,再加上生活壓力大,酒精也是一種逃避的方法,久而久之容易成癮;別迷信喝酒不會臉紅就是肝很好,喝淡酒不會傷身等神話,別忘了假酒致命、喝酒亂性、喝酒駕車等等前車之鑑。
7.少膽固醇
膽固醇過高,心臟病、動脈硬化、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幾乎就是如影隨形,要降低膽固醇,改變飲食是最重要的關鍵;包括減肥、避免過多? o脂的攝取、多以魚代替肉、少吃內臟、多吃五穀雜糧、燕麥等粗食、多吃蔬果、多喝茶少甜點等。
8.少壓力
在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人因為壓力過大產生身心症,在壓力之下,人會出現肥胖、憂鬱、性慾低落、免疫力下降、快速老化等等現象,當然同時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機會也大幅提高。紓壓最重要的是維持生活規律,讓荷爾蒙安定足以應付壓力。
瞭解壓力源,評估是做不到的事就快速排除。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轉換心情、寄情宗教、甚至求助醫師,都是可以降低焦慮的方法。
論「深藍」與「深綠」
在邏輯上,如果獨立不必然是臺灣人一定要做的事情,那麼統一呢?這也是我們要討論的重要議題。這兩個議題都是目前臺灣政治方面,所謂深藍、深綠最堅持的論點,也是政壇論述某人是否是深藍、深綠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我們認為解讀這個議題,更有助於我們理解臺灣政治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深」有時候不是意識型態,而是基本條件。一般人在描述上,將有「深」字的描述當作是極端者的另一個代名詞。「深藍」、「深綠」就是目前政治偏好中,兩個極端態度的代名詞。一個主張臺灣非獨立不可,一個主張臺灣非被中國統一不可。這兩個政治選項與大多數人相比,很多人並不是這麼堅持,所以他們就被認為某種意義上的「極端」。然而若我們向日本人問:日本是否一定要獨立於其他國家的統治之外呢?他們會覺得奇怪,因為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連問都不需要問。這樣的政治態度比之「深綠」、「深藍」更深,但我們卻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他有這樣的反應是對的,提出這樣問題的人實在太冒失了。以這樣的角度回過頭來討論臺灣的「深綠」、「深藍」議題,我們必須指出那是臺灣這一個社會處在統獨不確定的狀況下所出現的爭議空間,一旦確定之後,這樣的「深」就不會是極端,反而是一種必然的態度。
外生與內生的思考差別。統獨放置在每一個人的人生選擇及臺灣這一塊土地、土地上這一群人的選擇,其實存在多種思維上的深度反省,而每一個論點都可能是對或錯互相交錯的答案。我們從幾個角度去思考這一個議題,然後給予所謂的「深」一個我們認為應該有的答案。
從日本人的案例說起。為何我們認為日本人認為「日本獨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會感到奇怪呢?我認為一方面與我們的印象有關,本來獨立的國家當然獨立,為何要讓他被某個國家統治呢?另一個是我們從內心上認為日本是一個與其他國家、民族沒有關係的國家、民族,在我們的概念中,這樣的國家本來就可以、也應該要獨立,不被其他國家、民族管,這是很自然的結果,為何要挑起對這一個概念的爭議呢?前者是經驗決定答案,後者雖也是如此,但卻涉及人們自由意願等近代國家自由與選擇的基本概念。前一個概念會出現「強者決定一切」、「現況即是合理」的結論,這是需要批判的。因為若這樣的論點成立,那麼,臺灣現在若已經是獨立的,臺灣的「深藍軍」就馬上由強烈要求、支持、追求統一變成獨立的最激進支持者,並且從基本上否定尋求統一的人存在的價值。相同論述存在他們對韓國、越南等等國家與中國統獨之間的看法。我們認為這種想法有爭議,不是應該被強烈支持的。
我們認為「日本為何要被管」,或者「日本為何是獨立」,這是議題應該要由政治學的基本原理中也可以推論出來。很多人可以從許多角度去解釋現況,從而推論一個民族被別個民族管的許多原因,甚至將這些原因合理化。但若這個民族本來就沒有被管,是不是那些找出被管的人又要找出許多理由來推論該民族為何不被管呢?這就形成現況決定一切的結果。日本身為一個民族,「日本為何要被管?」如果日本不應該隨意被管,那麼,與日本民族相同的民族,他們是不是該受到相同待遇呢?這些民族應該有權力決定自己要不要被管?
在這種選擇管與被管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民族有權力為自己的命運作自己的選擇。因此,以相同邏輯去看被中國管轄下的蒙古、維吾爾及西藏,他們當然有權力決定自己的命運,選擇要不要被中國管?或者更明確的說,要不要和中國和組成一個國家?
在前述的命題中,若人們認定這些中國統治下的民族有選擇權,那麼我們要問:難道只有民族單位有權力選擇自己的前途,比民族小的一群人難道沒有權力選擇自己的前途嗎?這樣的問題會產生政治學上的重要議題:到底從自由論推展出來的天賦人權是對人賦予權力?還是對民族單位呢?民族有權力選擇自己前途,即所謂的民族自決權,乃是基於民族差異有明顯的比較單位,從而確認有不同特性的兩個民族在一起,若其中一個民族想要擁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就應該協助他。那麼,特性不一樣的兩群人,在天賦人權的個體理性選擇的基礎上,當然有權力依照上天給予選擇的基本權力,選擇自己的前途。這樣的前途不是基於民族差異,而在於人們對自己生命的想法與期待。理論上,天賦人權涉及權力來源,權力位階的論述高於民族自決,若民族自決是國際認定的重要標準,是聯合國憲章的一部份,則天賦人權的論述意義高於民族自決,應該更被重視。也就是說不管一群人與另外一群人是否是同一個民族,只要他們認定想要過著與另外一群人不一樣的政治生活,包含政治獨立,就應該被尊重。「深藍」與「深綠」的問題必須放置在這一個邏輯去判斷。
台灣的深藍軍與深綠軍有不同的民族認同,相同的民族利益思維。儘管「深藍」與「深綠」在統獨立場上強烈對立,但兩者都從追求利益去設定。廣義來說,若深藍自己及自己的後代都必須生活在台灣,他們也會認為「台灣這一群人捍衛目前生活方式是應該的」。這種講法與「深綠」是一樣的,而深綠就是想要讓自己及自己的後代永居在台灣。以這樣的論述來看,我們認為「深藍」與「深綠」在此有共識:假設要在台灣永居,我們(包含深藍與深綠在內)所有的台灣住民都有權力追求自己生活幸福的權力,包含選擇不被共產主義統治的權力。」(我們稱為深藍綠共識)這樣的選擇就是從自我的生存價值內生性的發展出來,不是由別人、外在環境去設定自己要統或要獨。
深藍與中國的「依賴」關係。「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是藍綠很大的分別。深藍軍認為台灣必須是中國的一部分,從而推論:台灣的前途由中國決定,由中國統有台灣,台灣才有光明的未來。然而這樣的命題與前述「深藍綠共識」是不一樣,而現實考究也證明他不一定成立。
既然在「深藍綠共識」中肯定台灣人民有權力追求自己的幸福,意即脫離或不被中國管轄下的台灣可能生活的比中國好,則與中國在一起比較幸福的論點就是矛盾。就國民黨的內在政治思考脈絡,或者稱邏輯,來看,國民黨宣稱三民主義本身可以追求一個比共產主義或其他主義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更好的生活狀況,這樣的論述強調是三民主義的優越性,但卻沒有提到他必須在甚麼環境下、對甚麼人實施才有那樣的效果。所以台灣目前的居民若依照三民主義來建設,他必然會比不施行三民主義的中國及中國人民幸福,如此會出現兩個結論。第一,制度、主義決定幸福與否,和是否是中國無關。如此台灣追求獨立與否,不能推論這樣台灣就會比較不幸福。第二,國民黨放棄他們有能力控制政權、推動所謂的三民主義建設國家的台灣現況機會,而去附庸不施行三民主義的共產中國,等於放棄讓台灣人民追求福利的機會。而這樣的「附庸」,依照國民黨的邏輯不是去找一條更好、更幸福的路,而是更慘的路。
再就的台灣外在環境來看,全世界生活水準比較好的國家多是施行與共產主義不一樣的資本主義,這種社會經濟制度與台灣現況比較接近,而與中國差別比較大。因此深藍軍、國民黨放棄台灣的現況去依附中國,基本上不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是更慘的生活。
由上述推論,深藍的依賴中國關係,除了內心中國nationalism的依戀以外,欠缺現實可接受的論證。
立足台灣,建構一個永居的新國家。當深藍排除依賴中國的想法之後,他們會認為他們也和其他國家的國民一樣,需要對某一個國家、人民、土地產生強烈的認同與效忠,不管這樣的情緒將會被如何描述,這就符合全世界國家對nationalism的講法,也就是深綠軍所謂的台灣nationalism。在此,我們會看到台灣的「深藍」、「深綠」有強烈的nationalism共識,而不是分裂。這樣的共識其實和之前我們所提到:「日本人認為「日本獨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台灣所有住民也會認為不管甚麼名字的獨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作者為經濟學者,專研經濟與制度)
刊於極光電子報,182期,2010/03/30
真假故鄉
戰國時代,有一位在楚國長大、原籍燕國的人,年歲增長後,常常惦念著自己出生的地方,想要落葉歸根。剛好有位朋友要去燕國做貿易,他就與朋友結伴同行。
過了幾天,他們來到某個地方,朋友告訴他已經到燕國了,就快要到他的故鄉。
又走了一段路,他們看到一間廢墟,朋友說:「你看,這就是你以前家族的宗廟。」他看到自己家族的宗廟破爛不堪,心很悲切。
後來又走到一個墓地,朋友說:「這是你的祖先和父母的墓地。」他一看到自己祖先、父母的墳墓,愁緒湧上心頭,哭得非常哀痛,可是朋友卻站在旁邊哈哈大笑。
他很生氣地說:「這幾十年來我一直思念故鄉,今天回來,看到家廟破爛不堪,又在荒郊野外看到祖先和父母的墳墓,你知道我有多傷心嗎?為什麼你在旁邊笑得這麼大聲!」
朋友說:「唉喲!我和你開玩笑的!這個地方根本不是燕國。」他一聽,滿腔悲傷頓時消失,心想:這裡又不是我的故鄉,我為什麼哭得這麼悲哀?
兩人繼續前行,經過幾天後,真的到了燕國,看到他的家廟,也看到祖先和父母的墳墓,可是這時他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很平靜地憑弔。
一般人常在日常生活中,隨著境界起伏而煩惱不安,沒有用心審察人事物的真相,就像那位思鄉的人,只憑著朋友的幾句話,就情不自禁悲傷痛哭。
學佛,就是要學習把人事物看清楚,透徹瞭解之後,就會發現根本沒有什麼值得我們貪戀、瞋怒或癡迷。所以,學佛就是在學「真」,透徹了「真」,就可以空掉一切煩惱,這就是「真空」。
雖然在人群中難離人事是非,但將煩惱淨化,就可以將是非昇華成教育,這就是「妙有」。
奧妙的境界,就在日常生活中。不論什麼事情,都要用心看、用心聽、用心體會,如此才能透徹瞭解萬物真相,達到自在、輕安的「真空妙有」境界。
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
◎ 王美琇
所謂的「國」並不是「統治機構」,而是指具有悠久歷史並名為「日本」的土地風俗。那裡有我們喜愛的山川自然,有祖先和家人,有熟悉的社區。保衛這個國,就是保衛自己的家,也是保衛記錄著自己存在的歷史。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
今天是兒童節。每個小孩,就像是一棵大樹的幼苗,將會在這塊土地上慢慢成長茁壯。
凝望著孩子天真的臉龐,我不禁想著:這些國家的幼苗,未來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呢?是堂堂正正的台灣人?或者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他們未來將如何想像和描繪自己的土地與國家?上一代和這一代的認同糾葛與錯亂,會不會又蔓延到下一代?這樣的痛苦能不能在我們這一代終止?我們究竟要給孩子什麼樣的國家圖像?
不瞭解台灣的異鄉人
不久前,年輕的姪女突然問我:「姑,你為什麼討厭國民黨?」我這樣回答她:「因為國民黨五十年威權統治的大中國教育,讓我成為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
姪女又問:「這是什麼意思?」我說:「直到大學畢業後,我才開始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包括台灣的歷史、地理和文學等。那時候的我,連台灣西部縣市從北到南的排列都搞不清楚。這樣的大中國教育結果,讓我覺得自己簡直就像是個異鄉人,完全不瞭解台灣,我怎麼配稱自己是台灣人呢?所以我痛恨國民黨,痛恨這樣的殖民教育。」姪女的頭低了下來,輕聲說:「我很愛台灣,但是我到現在也不很瞭解台灣呢。」看著她,我的心隱隱作痛。我知道,我們所受的痛苦已經蔓延到下一代了。
因為不瞭解土地的珍貴,讓我們的國家之愛如此脆弱和錯亂;因為不瞭解鄉土的歷史,讓我們不知道身為台灣人的意義和驕傲;因為不瞭解台灣的獨特和優勢,讓我們如此容易被商業利益和大中國意識蒙蔽,看不清該全力保衛自己的國家──台灣。
請容許我在這裡,與你分享點點滴滴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奇蹟。
引以為傲的台灣奇蹟
你可曾知道,全世界僅存不到一千隻的黑面琵鷺,有三分之二每年秋天都會選擇到台南縣七股鄉曾文溪口過冬?你可曾知道,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候鳥,清明前後南投埔�有六萬餘隻的家燕;秋季的墾丁有灰面鷲鷹和赤腹鷹群;以及成千上萬隻的鷸鳥大軍在春季時集結在各河口沙洲?
你可曾知道,至少有四百五十餘種的野鳥(包括留鳥和候鳥)出現或終生生活在台灣,單位面積的生物密集度幾乎是世界之冠?早在十九世紀台灣就已經是鳥類學的研究重鎮,歐美日學者絡繹不絕來台,台灣野鳥轟動國際。
你可曾知道,台灣是由兩大板塊撞擊而成?花蓮和台東以東是菲律賓板塊、以西是歐亞板塊,兩大板塊在幾百萬年前撞擊而成現在的台灣島,而撞擊擠壓隆起的台東海岸山脈,至今仍以每年兩公分的速度往上生長?這難道不是世界奇蹟?
你可曾知道,台灣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峰超過百座,海拔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的玉山,正是東亞第一高峰?
你可曾知道,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地佔台灣土地的三分之一,由於從平地到高山的落差極大,加上洋流經過和季風影響,使得台灣孕育出熱帶、溫帶及寒帶的植物種類?台灣原生植物約有四千餘種,台灣特有種佔一千一百多種,其多樣性更是世界罕見。
你可曾知道,台灣從東北海岸到東海岸的地質地形,由於山脈逼近海岸,加上東北季風伴生的強烈波浪,以及岩石特性(頁岩和砂岩的軟硬節理),使得奇特無比的海蝕地形包括海蝕平臺、蘑菇岩、豆腐岩等隨處可見?
這不僅是世界罕見的地理景觀,更證實大自然所形成的古蹟和陸地上升的近代史。這些古蹟大自然耗費數百萬年的力量,逐漸侵蝕而成,她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和特殊性,不就是台灣渾然天成的世界奇蹟嗎?
被封箱的台灣近代史
以上我所簡述的「事實」,從來不曾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在教科書裡讀到,不是嗎?這就是中國國民黨的大中國教育課程裡,「刻意」疏漏掉的、有關我們生長土地的真實事跡。也就是這樣的教育,讓我們一代又一代地成為這塊土地上的異鄉人。
上述僅僅是自然景觀而已。關於台灣古代史、近代史和地區發展史,我們又可曾被認真教導過?
從去年十月開始,在辜寬敏先生的帶領下,我們在全國展開「國家危機與公民責任」三一九鄉鎮巡迴演講,至今已經走過四十個鄉鎮。上個月甫到台南縣麻豆鎮。整個工作團隊多是年輕人,他們第一次聽聞曾經發生在一九五O年的「麻豆事件」,而他們正踏在歷史的場景上。
一九五O年五月,麻豆鎮鎮長謝瑞仁等三十多人,被國民黨當局以「意圖顛覆政府」罪逮捕並判死刑和無期徒刑。其他郭天生等十八人被判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這就是二二八事件後的「白色恐怖清鄉行動」,幾乎整個麻豆鎮的菁英都被剷除殆盡。
瞭解這段歷史後,我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歷年來的選舉,麻豆鎮民進黨得票率始終居全國鄉鎮之冠?我也更篤定證實,為什麼國民黨至今不敢將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歷史真相寫進教科書?因為,讓人民知道真相,中國國民黨一定垮臺。
台灣是我們永遠的歸屬
日本前首相安倍說:「要讓年輕人自然而然地疼惜自己生長的國家,首先,必須在社區、地方和學校培養鄉土之愛,對國家的歸屬意識就會在鄉土愛的延長線上醞釀而成。」
人必須有歸屬,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是的。我們屬於這塊土地,而這塊土地也是我們生命的記憶。無論走到世界任何角落,我們的心永遠都有一個歸屬,那就是我們最深愛的祖國──台灣。
當我們愈瞭解她,我們對她的感情就愈深;當我們愈瞭解她,我們愈懂得身為台灣人的自信和驕傲。千萬不要做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
人因為夢想而偉大。作為一個台灣人最偉大的夢想,就是要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名叫「台灣」的國家。台灣──才是我們最深愛、也最名副其實的國家名字。我們要將她銘刻在自己的心靈版圖,以及這塊土地上;同時,更要讓她在世界版圖上發光發亮。
以「台灣」之名,我們引以為傲訴說她,我們抬頭挺胸行遍天下。
(作者為搶救台灣行動聯盟總策劃//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星期專論】2010.4.4)
金剛人生—我如何擺脫病疾
您健康嗎?您的週遭和身邊有人有病嗎?現代如此高度污染和極度壓力的生存環境裡,要不有病是何等困難的一個大工程呀?何況是還有個無能的大笑話和龐大的詐騙與賣國集團整天在胡整亂搞並不斷挑動、刺激我們的神經、考驗我們的智商、測試我們的容忍限度....,看來我們上輩子一定是有造了什麼孽這輩子才會有這樣的一個業障和功課來讓我們修練的,不是嗎?在如此的一個人間煉獄裡試煉要不神經錯亂與身染痼疾實在是不太可能的事,非有極大功德不為功的。無論怎樣都請您點選附加檔案-金剛人生—我如何擺脫病疾.pdf進去仔細看看吧,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絕不為過的。在此亦一併感恩諸多 大德菩薩的轉傳分享; 更感恩原創作者,林宏容菩薩的現身說法,真是功德無量!
全球癌症病患將快速增加 嚴重威脅亞洲
(中央社臺北4日電)第五屆亞太癌症預防組織大會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大會發表的「2010年癌症報告」警告說,今後20年世界癌症患者人數將呈快速上升趨勢。
報告預測,從2008年至2030年,全球新增癌症患者將從每年的1240萬人增至2640萬人。
新華社報導,美國、中國、日本、南韓、土耳其等70個國家的3000多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出席為期5天的大會,研討癌症對亞太國家的威脅以及預防措施。
專家在報告中指出,由於開發中國家的醫療設施難以應對相關挑戰,因此開發中國家將繼續成為癌症高發地區,也是癌症死亡率較高的地區。
大會主席穆拉特.通切爾說,亞太地區患者佔全世界癌症患者總數的60%,主因是人口老齡化、肥胖問題、飲食習慣不良等,而吸菸是最重要的問題。
亞太癌症預防組織秘書長餘永根表示,癌症已對亞洲構成嚴重的健康威脅。
大會主辦國土耳其衛生部長阿克達指出,儘管土耳其採取措施加強檢查和治療,但癌症患者人數還在急劇上升。目前土耳其癌症患者約35萬人,平均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5萬人。
與會的中國學者喬友林說,目前已開發國家的癌症患者人數正在下降,開發中國家的患者人數卻上升。中國平均每年約160萬人死於癌症,主要死於肺癌、肝癌和胃癌。
如何與善變的主管共事?
善變的主管主要有4大類型,部屬該如何見招拆招,不再因為主管朝令夕改而疲於奔命?
文╱張瑞明
雖然我們常說「朝令有錯,夕改何妨」,但管理上,這樣的情形會造成組織和人員付出很多成本,一個善變的主管,也會讓在他手下做事的人疲於奔命。善變的主管可以歸納出四類。
4種善變的主管
第一類是完美主義型的主管
他一直在追求最佳的決策品質,可能今天就推翻昨天的決策,因為他還沒達到完美的境界,決策一直在變化,這類主管還是佔大部分。
第二類是優柔寡斷型的主管
他拿不定主義,今天聽張三說這樣好,就決定這樣做,明天又因為李四說那樣好,就決定那樣做,似乎是受外界影響,自己沒有定見。
第三類是喜怒無常的主管
翻臉跟翻書一樣,他的決策完全取決於他的情緒,高興時就叫你這樣做,不高興就叫你那樣做,同一件事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第四類是借刀殺人的主管
他決策的動機,根本不是為了完成公司的任務,而是為了達成自己個人的目的,這種主管是最可怕的主管。我就曾經接觸過這類主管。他要部屬去找某一家保全公司報價,後來這家保全公司做了完整的報告和報價,部屬以為主管可能會把生意給這家保全公司。
後來主管下令,拿這家保全公司的報價去跟另一家保全公司講:「只要你們便宜5%,我們就把生意給你們做,」後來另一家保全公司真的就搶到這筆生意。後來大家才發現,這名主管原來跟之前那一家保全公司的高階主管有過節,特別利用這個機會來整人,完全出乎部屬的意料之外。
不同類型主管的相應之道
這類會借刀殺人的主管,短時間內可能在公司盛氣淩人,稱霸一方,但長久下來,不見得會被公司接受,我覺得最好還是保持距離。
會借刀殺人的主管心術不正,決策的動機不正當,跟久以後耳濡目染,容易變成同一型的人,對未來的發展不見得有幫助,這樣的環境也許不值得留戀。
而跟優柔寡斷的主管共事時,因為主管拿不定主意、一直都不放心,也不信任別人,所以部屬首先要取得主管的信任,讓主管放心,甚至於依賴。
跟優柔寡斷的主管共事可能學不到東西,但如果是能力很強的部屬,其實剛好能變成主管身邊的紅人,甚至成為幕後的老闆。
至於喜怒無常的主管,如果不是因為主管的壓力太大,可能就是心理已經不健康,他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跟這種主管相處,要變成一個很好的諮商者,要協助他分析問題,尋找對策,抒解主管的壓力,讓主管能從容面對問題。
至於最有可能碰到的是跟完美主義類型的主管共事,這類主管可能會給部屬很多的要求、指導,真的會很辛苦,甚至會覺得身心俱疲。
當這類主管的部屬,提供給主管的訊息要完整而且正確,讓主管能做出近於完美的決策,還要把吃苦當做吃補,成長的速度就會很快,也是一種福氣。
提供最完整的方案避免主管善變
其實不管哪一種類型的主管,部屬都是相輔相成的角色,如果已經知道主管善變,部屬要跟主管反應,衡量決策變化的利弊得失。如果改變的成本高於將會獲得的利益,甚至比原來更糟,其實一動不如一靜。
而一開始就要做正確的決策,應該是找到所有決策的方案後,仔細的評估哪一種決策最能解決問題,帶來利益,之後才不會因不同的方案提出而有不同的決策。
所以要讓主管不再善變,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主管先做出最有利的決策,之後才不會因為有其他的方案出現而善變。
而主管也應該成為資訊的節點,不光是由部屬提供資訊,而是由各方面取得,才能做出最適當的決策,減少部屬和組織因改變所要付出的成本。
主從關係,你是哪一種?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鄭伯壎,研究華人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將主從關係分類為8種原型。
但值得慶幸的是,主從關係是一種「動態」的歷程,只要試著調整、管理某個與上司間的相處因數,可以改善,更可以改變。
《Cheers》雜誌整理出4種最容易辨識出的關係,讓你在和主管相處時,不再感到不知所措。
文╱盧昱瑩 圖╱洪紹傑
老闆眼中的消息來源
定義
組織內的監控人物,可以說是領導人的耳目與細胞。
描述
這類人由於對主管忠貞不貳,而能取信於上司。但因為能力不是最優秀,所以沒辦法扮演左右手的角色。
即使能力不是頂尖,但對主管來說,這類人仍有其存在價值,例如可以幫助主管監控有貳心的下屬,使其不敢結黨營私;或是幫助企業領導人蒐集各類部屬生活起居和工作方面的訊息,讓老闆能掌握組織內動態,不至於被蒙蔽。
相處之道
既然能力不足,如果想要往上爬,就要透過自修、訓練、培養專業等後天方式,強化自己在主管印象中的辦事能力。如果能不斷展現良好績效,就可能進階成為左右手。鄭伯壎指出,企業領導人對部屬才能的評估,通常基於部屬的實際工作或領導表現;因此,像是勤勞敬業、不逃避磨練和自我進修等等,都可以強化主管對你的才能印象,形成「你辦事,我放心」的工作信任。
生涯路徑
由於擁有老闆信任,因此行政管理、幕僚等工作,會是可能的職涯途徑。
歷史代表人物
慈禧太后旁的「小李子」李蓮英。李蓮英雖是宦官,卻深得慈禧喜愛和信任,他也能謹言慎行,因而侍主30年,成為慈禧的心腹。
老闆眼中的防範對象
定義
能力與辦事績效甚佳,但與老闆關係疏遠,忠誠度又不高,是老闆放心不下的人物。
描述
既然對企業或主管缺乏長期承諾,老闆通常會事事提防,以免業務被帶走、機密外洩,或成為未來競爭對手。但只要碰上恩威並施、足以讓你「心服口服」的主管,一樣可能成為他將來的得力助手。
相處之道
如果你可能被主管歸類到這一型態,記得要多表現自己對主管的認同。鄭伯壎分析,懂得掌握「聽話」與「認同」的藝術,適時展現,對紓緩彼此的緊張關係很有幫助。
「聽話」是遵照主管的指示,例如公開肯定主管的意見、善於察言觀色等等。「認同」則是不懷疑領導人的經營理念,甚至主動解決問題、承擔責任,做到「誹在己、譽在上」。不過,當中程度拿捏非常重要,一旦被識穿為虛情假意、逢迎拍馬,只會增加彼此的猜疑。
反過來說,如果部屬偏好個人表現、愛出風頭、公開反對主管意見、要求地位平等、考慮小我、說話直來直往、不留情面使人難堪、人際遲鈍,以及向上斤斤計較爭取資源,鄭伯壎的研究發現,這樣子的部屬就會被歸類到「不聽話」的員工當中,即使你覺得只是「對事不對人」,仍然容易引來「不夠忠誠」的負面標籤。
生涯路徑
這類型的人會進入公司上班,多半是為了習得相關業務,替未來創業打下基礎。所以學習到了某個程度,他就會離開公司自行創業,成為小老闆的可能性較大。
歷史代表人物
宋朝岳飛。岳家軍名聞遐邇,但卻因此讓宋高宗感到畏懼,也擔心岳飛北伐後帶回欽、徽二宗使他皇位不保。在失去對岳飛效忠於他的信任之後,以12道金牌召回岳飛。
老闆眼中的左右手
定義
組織內重臣,是主要的經營人才。
描述
辦事能力強,又能對老闆效忠,這種人通常會被老闆賦予重責大任。你和老闆之間已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惠悅企管顧問公司亞太區企業併購諮詢業務負責人周淑媛認為,這類型的人身上有老闆需要或缺乏的能力,尤其在專業導向的公司中更為明顯。
相處之道
你既忠誠,能力又受到老闆認可,與他之間缺乏的只是更進一步的「關係」。不妨試著與老闆培養更多私人情誼,像是打球、吃飯等非正式的交流;在公事上,要多站在「幫」老闆的立場做事。周淑媛補充說明,這時候與老闆對話,可以用「老闆,你如果……,就會更成功」來避免造成功高震主。
關係更進一步後,與老闆之間就能進入「夥伴」而非「主從」的階段,但這時反而要更謙虛,感謝主管的賞識,造就今天的自己。「愈謙虛的人,別人反而知道你的能力愈好,」周淑媛說。
生涯路徑
工作表現佳,左右手能慢慢上升成為主導企業經營的中流砥柱,甚至可能成為企業接班人。
歷史代表人物
漢朝陳平。陳平曾經在魏王、項羽底下做事,直到遇到劉邦才發揮才能。劉邦對其有知遇之恩,使得陳平十分忠心耿耿;陳平更是劉邦的謀士,協助他打下江山,因此一路從護軍中尉做到宰相。
老闆眼中的透明人
定義
組織內的邊際人物,把組織作為一個暫時停留的棲身之所。
敘述
這類型的人與老闆關係不夠密切,忠誠度不明確,才能又未發揮,通常在組織中的職級都不高。一旦組織必須裁員,通常會首當其衝。
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多半屬於此類,在關係、忠誠、才能都還在萌芽階段時,周淑媛稱之為「卑躬屈膝」型。
相處之道
卑躬屈膝型的人,給主管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一開始犯了錯,未來要扭轉就很困難,」周淑媛進一步分析,所以首要目標在贏得老闆的信任。首先,先瞭解自己具備的能力,與組織所需要的能力是否有所差異,「最好往組織所缺乏的能力去發展、培養。」
除了不能犯錯,提升老闆的信任外,更要讓老闆參與你的工作,讓他瞭解你的進度。把相關email CC(Carbon Copy)給主管是個好方法,周淑媛以自己為例,就算她沒時間細看員工CC給她的信件,但從信件主旨也能大致掌握目前部屬的工作狀況。她也坦承,的確會對常常轉寄信件給她的員工比較有印象,下次有什麼專案就會想到他。
如果你是老闆眼中的透明人,依然有機會扭轉劣勢。只要讓自己成為組織需要的人才、適時表現忠誠,拉近與主管的距離,職涯路會走得更順。
生涯路徑
一開始或許做些不重要的工作,但若能把基礎工作做到令人滿意,甚至讓主管刮目相看,往往就能開啟擔當大任的契機。
歷史代表人物
戰國蘇秦。起初並未受到重用,直到發憤苦讀,才培養自己成為戰 國時代 君主需要的遊說人才,並積極 向各國 君主「販賣」自己的想法。最後以「合縱」策略,取得六國丞相地位,使得秦國15年不敢對外動兵。
如果我比主管強?
會覺得主管能力不足,其實常是因為不認同主管的理念,對經營、資源配置有不同的看法,未必是主管能力上的問題。
文╱林孟儀 整理
主講:張江林(阿爾卡特台灣區技術長)
很多工作人常常覺得自己比主管強。因此在管理學上出現了「彼得原理」的說法,即主管都是升遷到一個自己不能勝任的職位。
在坊間流行的呆伯特漫畫中,也提到了呆伯特相信,對付白癡主管的最佳方法,就是讓主管升官,升得越高,對自己和部門所造成的傷害越小,以此諷刺主管能力不足。 事實上,你真的比主管強嗎?
你真的比主管強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現在職場上講求專業、強調個人特質,我相信,每個人永遠都有比主管強的地方,主管也永遠有弱點。
在專業分工的時代,企業依據各種不同部門、發展階段,對主管的需求也很多元,因此有技術型、專家型、威權型、講求團隊合作的各種主管。即使是同一個部門,在開創的時期、變革時期、穩定時期等各種階段,所需要的主管也各不相同。此外,低階的主管在專業技術的能力比重越重;越高階的主管,較強調管理領導的能力。
主管百百種,都各有人喜歡,主管既然會待在他的職位,也必然有他的長處。 一般人會覺得主管能力不足,其實通常是因為不認同主管的理念、對經營部門、資源配置有不同的看法,或做事方法不同等因素,這些都是主管與部屬之間最常見的衝突,未必是主管能力上的問題。 但是歸咎於個人的結果,工作人往往會覺得自己比主管強,一旦有這種想法,工作起來也格外痛苦。
看清自己的目標
有這種質疑主管能力的情形,我建議工作人讓自己沈澱下來,回想當初進入公司時,對公司的期望、對自己的期望究竟是什麼?
回到原點,重新正視、看清自己的目標,你的角度將有所不同。你知道自己不會永遠待在這個部門、這個職位;如果你覺得公司還有學習價值,要好好考慮留下,而不是短視地在意主管的能力好不好、主管的表現符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不過這一點很難克服,大家總是容易先將原因歸咎到個人,很快地否定主管,覺得自己比主管強。
雖然遇到彼此契合的主管,對於個人職涯上的發展幫助頗大,但是我建議工作人,應該先試著調整自己,因為人的成長有99%得靠自己,因此該思考的是,如何積極地促使改變?如何喜歡自己的工作? 如果有心要學習的話,主管的弱點,正好可以訓練自己,考驗自己如何運用部門團隊的力量,來彌補主管的不足,促成改變。例如,工作人能回歸制度面,形成某種工作流程、方法,降低主管某方面能力不足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若難以造成改變,可以考慮調部門,但前提是,你認為公司還有值得學習的空間。我們選擇進入某公司,通常對公司具有某種程度的認同,因此即使與原部門的主管不同調,也還可以朝別的部門發展。
寶庫並不在主管身上
轉調部門對資淺的工作人較為困難,風險也較大,一來彈性也比較不足,二來對原部門的工作可能還不夠熟悉,建議採取前者強調學習與改變組織工作流程的方法。 對資深的工作人而言,生涯規劃總是被迫必須做些準備與改變,調部門較容易,而且進可攻退可守,只是在調部門的過程中,避免讓別人覺得自己在選主管。
此外,就環境而言,在小公司裡人治的成分、主管的重要性增加,如果不適應主管的話,工作人常常只好離職,另謀高就。 但是中大型組織的制度與知識基礎完備,人治的成分低,對於資淺的工作人而言,確實是一個寶庫,如果能從中學習的話,絕對比從主管身上學到的還多、還寶貴。
雖然跟對主管,對自己的職涯幫助很大,但是主管幾百種,永遠挑不完;而成長往往來自於組織與個人的體會,並非在主管身上,因為主管畢竟只是職場學習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即使你真的比主管強,也要認清自己的目標,離職永遠是最後手段。
唉,我的直屬主管不做事
你總是天天加班,主管卻每天下班時間一到就走人。你已經快受不了這個把光環留給自己、把工作往部屬身上推的主管了……
文╱溫珮妤
主講:余建中(SHL香港商匯華國際顧問大中華區顧問總監)
在談「直屬主管(direct manager)不做事」之前,我想先提供一種可能,那就是通常員工部屬會覺得「主管不做事」,是因為主管沒有讓部屬有那種「我在認真做事」的感覺。
一般而言,傳統的工作劃分上,就是部屬負責完成事務性的工作(operating),而這些事務性的操作通常都是顯而易見的(observable);至於主管大多負責管理、規劃與思考的工作(non-operating),但這些規劃性的工作卻是很難被觀察的(non-observable)。
因此,常會形成一種誤解——即使是主管老闆非常努力地思考、規劃策略或訓練人才等,也容易被部屬員工視為「不做事」。
主管主動溝通工作內容
這些實際上拚命、但卻被當作是「不工作」的主管,其實缺的只是「溝通」。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建議主管要主動表現自己的工作狀況。也就是說,主管的職責不只是管理、規劃,更要注意與部屬間關係,多溝通、多關心,同時讓部屬也涉入(involve)、甚至是協助你部份的工作內容。如此一來,員工就能真實觀察、體會到主管的工作。
但我相信仍有許多情形是,主管真的不做事,都把工作全都交待給員工處理,自己愈來愈輕鬆,而部屬則是愈來愈辛苦憔悴。
請別直接向上反應
當部屬遇到「不做事的老闆」時,不論是「真不做事」或是「努力做事但卻都沒人發現」的主管,我都不建議員工主動向上反應,以免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與後果。
因為如果直接向當事人,也就是向不做事的主管反應說「老闆,我覺得你似乎都沒事做」,那麼辛苦做事的主管可能會心痛自己「辛苦無人知」;但若遇到真不做事的老闆,那麼你就會因為直接踩到這位老闆的痛處,而成為他未來「除之而後快」的對象。
我也不建議部屬越級上報,因為大老闆並不一定會好好處理,可能只會直接向這位主管指示「你的部屬都說你沒事做」,反倒讓越級反應的部屬被視為眼中釘。
一般而言,部屬之所以會對直屬主管不做事敏感,是因為主管總將自己的工作職責以「充份授權之名」,交付部屬執行,但實際上卻是過份授權(over-empower, over-delegate),而最後的成果光環卻還是落在直屬主管身上。
因此,若遇到真不做事的主管時,部屬並非只能默默承受,我建議員工採取安全但又積極保護自己福利的方式,也就是主動與直屬主管要求明列出下個任務的目標與績效標評量標準(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一旦明訂了工作職責與目標,即使主管日後不斷地將他的工作推給部屬,造成部屬因為承擔主管工作而遠遠超過自己應達成的工作目標,那麼,就可以依據原訂的目標來公平地評量部屬的工作績效,達到「就算我無力掌控老闆做不做事,至少我可以保衛自己的利益(protect myself from being overworked)」。
組織建立完善的績效評估方式
但為避免基層員工因為中階主管不做事而影響士氣,甚至陸續離開,我認為最能遏止「主管不做事」的方法便是,企業組織建立一套完善的績效評估制度(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以「360度評量」為例,除了由中階主管自我評量,以及高階主管核評外,也邀請部屬、同部門同事與跨部門的同事(peers)共同評估績效,透過制度來避免不做事,或假借授權之名、行偷懶之實的中階主管存在。
從老闆身上學習到…
有一位能力不錯的年輕人經常批評他的主管或老闆,只會出一張嘴,什麼都不做。
文╱丁菱娟
聽到此言論,我總是要他再想一想,他的老闆真的一無是處嗎?那為什麼他會當高階主管或老闆,而不是你?這位年輕人氣憤地說,那是他運氣好,還有他關係好。
看來這位年輕人心中充滿了不明與憤怒,真想把他的主管除之以快哉,但又無能為力。
於是我分析給他聽,如果這個主管這麼爛,爛到讓你度日如年,為什麼不瀟灑離去,另覓良棲?
那如果這位主管真的運氣好、關係好而做到這個位置,表示這個能力是可行的,在市場上是有價值的,那為什麼不趁機好好學習呢?
的確很多老闆只出一張嘴,但大部分的情況是,一張嘴就能夠把事情擺平,你說這嘴厲不厲害?
有的老闆真的關係很好,我們想見一直見不到的人,他就有辦法喬到,見了關鍵的人、講了關鍵的話。這是不是一種能力?這位老闆的運氣好也是因為這些能力累積而成的吧!
我的觀點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個老闆會做到高位一定有他的道理,企業也不是省油的燈,否則不會花白花花的銀子請他來只是擺著,因此不要只有抱怨,好好去想其中的道理吧!
倘若真遇到不好的老闆,看清他哪裡不好,好好警惕自己當主管時不要犯了同樣的錯誤。如果跟他共事讓你度日如年,至少你還可以選擇離去。
同樣的,若遇到優秀的主管,趕快趁機好好近身學習,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更高,這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機會。
在我的職涯中,曾經碰過壞主管也曾碰過好主管,我就是用這種態度去看事情,尤其是碰到好主管的時候,我總是熱切地問、偷偷地學習,這是我工作上最快樂的一件事,因為事半功倍,比自己K書還有效。
只有曾經碰過一個心機太重的主管,令我失望,在我學到自己想學的功夫時,就辭去工作。有時想想今天我之所以為我,這些主管都有一定的貢獻。
如果你是在一間大公司上班,更棒的是你還可以選擇公司周遭或別的部門主管們,挑你所欣賞的,或自己所缺乏的那一塊,看他們怎麼做,看久了總會模仿吧!
別忘了老闆可是我們的貴人,不管好的壞的,都可供我們學習,千萬別喪失了大好機會。從老闆身上學,可是職涯中最物超所值的禮物呢!
「土匪留一口,政府整碗搶!」--圖利財團 慘創台灣 農民的怒吼
Dear All,
假如你家&親朋的土地不想被財團看中,提出圈地要求政府低價徵收,
請以賤民身份,圍堵這個比土匪還殘暴的KMT『官財』集團!(貪官+財團)
================================================================================================
· 簡單的說,產創條例第十章的問題是
1.誰都可以提出申設園區(中央、地方政府與民營事業產業興辦人)。
2.這些人的圈地行為沒有任何規範,如入無人之境、無所不能。
3.技 術上排除部分法令的規範(土地法、區計法、公產管理法、環評法)。
4.以 徵收方式取得土地,圖利財團、助長地皮炒作。
==============================================================================================================
圖利財團 慘創台灣 農民的怒吼 採訪通知
台灣農 村陣線 公平稅改聯盟 敬邀
「土匪留一 口,政府整碗搶!」農民沉痛的怒吼!
就在「產業創新條例草案」正在立法院吵的不可開交之際,來自全 台灣受土地徵收之害的農民,群聚立法院,向社會大眾說出農民的心聲!苗栗竹南大埔的農民的良田美地,卻換來在墳墓上的荒地!中科相思寮阿洲伯的三合院就要被馬路劃過,中科管理局在技術可行也無急迫開發必要的情形下,竟然說:該地景觀和科學園區「意象不符」,因此絕對不可能保留!
為了避免更多農民 受到土地徵收之害,來自全台灣的農民主張:
反對「產業 創新條例草案」!
反對無端開 放設置產業創新園區!
反對圖利財 團殘害農民!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門口
時間:九十九年四月七日(星期三)上午九時三十分
出席農民代表:
台中反中科三期後�自救會 謝龍雄
苗栗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洪 箱
苗栗灣寶拒絕科技園區自救會 謝修鎰�長
台中烏日鎮南自救會 廖秀麗
苗栗竹南自救會 葉秀桃
彰化二林相思寮後援會 林樂昕
搶救七星潭聯盟
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廖本全 教授
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環境法委員會主任委員 詹順貴 律師
台灣農村陣線 蔡培慧
新聞聯絡:
陳節如立委辦公室主任 孫一信 0922742953
林淑芬主委辦公室 蕭雅苓 02-23588186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蔡培慧 0932349866
產創條例,重創台灣
在六大工商 團體不斷發表聲明、力促甚至痛批下,「產業創新條例(草案)」眼看勢必要在本會期通過。事實上,「產創條例(草案)」根本是長期佔盡便宜、耗盡國家土地資源、沒有社會責任的大企業,持續要脅、綁架政府,而政府甘心繼續淪為大企業清道夫下的產物。簡單的說,「產創條例(草案)」只是2009年底「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之後,租稅獎勵及產業園區開發的老套延續,除了對財團卑躬屈膝造成「稅損」的不公義問題外,更可怕的問題是第十章的「園區設置」,讓吞食土地的企業巨獸,可以開國土之門,完整侵吞土地資源,也將徵收民地、搶奪家園,更將造成地方土地炒作。
「產創條例(草案)」第 十章「產業園區之設置管理」,延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五章「工業區設置」的精神與內涵,讓未來園區的申設:1.任誰都可以提出,包括政府(中央與地方)與私人(公民營事業或興辦產業人)。2.對這些申設者的圈地行為沒有任何規範,如入無人之境、無所不能,甚至可以築堤填海造地,自建王國。3.技術上排除部分法令的規範,如土地法、區域計畫法、環評法、國有財產法及公產管理法令。4.徵收私人土地並讓售公有土地。政府放任歷來工業園區乃至科學園區高閒置率、低出租率、低容積率之問題,絕口不提這些已開發用地之活化利用,卻任由新設園區惡耗國家土地資源,讓企業財團侵吞完整的土地,企業老早就吞併國家了。
矛盾的是, 立法院本會期還有「國土計畫法(草案)」將要闖關。國土計畫乃是透過國土的功能區劃,訂定原則與規範,作為國土地利用與保育的管理指導依據。但政府一方面訂定「國土計畫法(草案)」,一方面又以「產創條例(草案)」讓園區申設可直接開啟國土計畫之門鯨吞土地,讓國土計畫徹底成為笑話。「產創條例(草案)」允許園區申設者向農奪地、與海爭地、向天搶地,歷來台灣國土規劃所面臨的問題只會繼續惡化,「國土計畫法(草案)」所強調國土保育與保安、確保完整農業生產環境、海洋國家特色等皆將淪為空談。
此外,土地 資本一直是台灣社會地方派系發展的重要利基,簡單的說,地方派系往往以土地資本奠定經濟基礎,並藉此壯大其政治聲勢,歷來各縣市政府努力進行各種園區(或特定區)開發、土地重劃與徵收,形成大量的閒置土地,都是經典案例。而「產創條例(草案)」更是授予地方一支大旗,絕對有助於進行地方土地大炒作,以及民間土地大徵收,屆時將有多少農地被徵收、農村社會被瓦解、農民家園被強奪,又將整出多少閒置的土地,可以拭目以待。
最後,「產 創條例(草案)」凸顯台灣二大現象,一是「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讓政府長期為企業服務,以稅率優惠、園區設置(為企業取得土地、整地、配置公共設施,再以低價出租或出賣)降低企業成本,企業佔盡便宜、用盡好處還要使壞,動輒以出走之名繼續要脅政府政策,完全看不出任何社會責任。更可怕的是,國民黨政府來台數十年,仍舊不瞭解台灣、只為大企業服務且透過土地資本與地方派系建立政治協力關係,徹頭徹尾是一個從未向土地馴化與認同的拓荒政權。唉,「產創條例(草案)」即將重創台灣,災難來臨前,請不要只默默的說「天祐台灣」,請 共同站出來捍衛命土。
廖本全
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 教授
產創條例有多糟?
◎ 廖本全
在六大工商團體不斷發表聲明、力促甚至痛批下,「產業創新條例(草案)」眼看勢必要在本會期通過。事實上,「產創條例(草案)」根本是 長期佔盡便宜、耗盡國家土地資源、沒有社會責任的大企業,持續要脅、綁架政府,而政府甘心繼續淪為大企業清道夫下的產物。簡單的說,「產創條例(草案)」只是2009年底「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之後,租稅獎勵及產業園區開發的老套延續,除了對財團卑躬屈膝造成「稅損」的不公義問題外,更可怕的問題是第十章的「園區設置」,讓吞食土地的企業巨獸,可以開國土之門,完整侵吞土地資源,也將徵收民地、搶奪家園,更將造成地方土地炒作。
「產創條例(草案)」第十章「產業園區之設置管理」,延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五章「工業區設置」的精神與內涵,讓未來園區的申設:1. 任誰都可以提出,包括政府(中央與地方)與私人(公民營事業或興辦產業人)。2.對這些申設者的圈地行為沒有任何規範,如入無人之境、無所不能,甚至可以築堤填海造地,自建王國。3.技術上排除部分法令的規範,如土地法、區域計畫法、環評法、國有財產法及公產管理法令。4.徵收私人土地並讓售公有土地。政府放任歷來工業園區乃至科學園區高閒置率、低出租率、低容積率之問題,絕口不提這些已開發用地之活化利用,卻任由新設園區惡耗國家土地資源,讓企業財團侵吞完整的土地,企業老早就吞併國家了。
矛盾的是,立法院本會期還有「國土計畫法(草案)」將要闖關。國土計畫乃是透過國土的功能區劃,訂定 原則與規範,作為國土地利用與保育的管理指導依據。但政府一方面訂定「國土計畫法(草案)」,一方面又以「產創條例(草案)」讓園區申設可直接開啟國土計畫之門鯨吞土地,讓國土計畫徹底成為笑話。「產創條例(草案)」允許園區申設者向農奪地、與海爭地、向天搶地,歷來台灣國土規劃所面臨的問題只會繼續惡化,「國土計畫法(草案)」所強調國土保育與保安、確保完整農業生產環境、海洋國家特色等皆將淪為空談。
此外,土地資本一直是台灣社會地方 派系發展的重要利基,簡單的說,地方派系往往以土地資本奠定經濟基礎,並藉此壯大其政治聲勢,歷來各縣市政府努力進行各種園區(或特定區)開發、土地重劃與徵收,形成大量的閒置土地,都是經典案例。而「產創條例(草案)」更是授予地方一支大旗,絕對有助於進行地方土地大炒作,以及民間土地大徵收,屆時將有多少農地被徵收、農村社會被瓦解、農民家園被強奪,又將整出多少閒置的土地,可以拭目以待。
最後,「產創條例(草案)」凸顯台灣二大現象, 一是「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讓政府長期為企業服務,以稅率優惠、園區設置(為企業取得土地、整地、配置公共設施,再以低價出租或出賣)降低企業成本,企業佔盡便宜、用盡好處還要使壞,動輒以出走之名繼續要脅政府政策,完全看不出任何社會責任。更可怕的是,國民黨政府來台數十年,仍舊不瞭解台灣、只為大企業服務且透過土地資本與地方派系建立政治協力關係,徹頭徹尾是一個從未向土地馴化與認同的拓荒政權。唉,「產創條例(草案)」即將重創台灣,災難來臨前,請不要只默默的說「天祐台灣」,請共同站出來捍衛命土。(作者為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婆婆十誡
文:宗祿
下個月,我終於要升格做婆婆了。在我兒子決定和他相戀三年的女友結婚時,我欣慰之餘也有點悶。人人都說新媳婦難做,但是新上任的婆婆也不好當吧?
我那去年升任婆婆的好友,頗有心得的對我說:「人家說『對媳婦要像對女兒一樣』,這句話,我可不敢苟同,自己的女兒可以罵,可以埋怨教訓,媳婦可是萬萬不可,你待她好是應該的,如果有不高興,最好就閉嘴別說,免得久了,連兒子也沒了。」
我另外一個外國同事更妙,她說:「媳婦的英文字是daughter-in law,看到沒有,『in law』。所以千萬別認為媳婦會認妳如親媽,頂多比朋友好些,還是看在你兒子的份上。更何況,對媳婦而言,妳也是mother-in law。兩個因婚姻而結為『法律上』的母女,硬要互相接納容忍並不太容易。先從朋友做起,比較不傷感情。」
我的婆婆去年去世,與她相處的這30年中,我曾好幾次心中暗自發誓,有朝一日,當我做了婆婆,我絕不能讓我兒子兩面為難,也不能讓我未來孫子的母親痛苦難過。我給自己下了「十誡」,來作為警惕,絕不重蹈覆轍。
第一誡:裝聾作啞。決不因小倆口感情好,心生妒忌,而在兒子面前說三道四,妄下評斷,讓兒子左右為難。他們吵架時也絕不插手做裁判,搞不好他們已甜蜜和好,自己還在生閒氣,劃不來。
第二誡:絕不可貿然進入小倆口的屋子,事先不打招呼,就自由來去,翻箱倒櫃,隨便更動擺設佈置,也不要自認是好意代為收拾,自以為是。
第三誡:絕不在全家聚餐時,當著大家面把媳婦當傭人使喚,大姑小叔全大剌剌的坐著吃喝,讓嫂子忙進忙出。想耍威風給媳婦看,卻讓兒子心疼。
第四誡:要叫兒媳做任何事,絕對要以和氣討論的口氣,絕不能「我說了算,這是規矩,照做就是了」。
第五誡:兒媳回娘家,不要問有沒有拿「咱家」的東西回娘家?有沒有給娘家錢?就算媳婦自己也賺錢,也千萬別把媳婦的錢算成兒子的。
第六誡:千萬別以為小倆口買第一幢屋向你借了些頭期款,你就慫恿兒子不可在房契上加媳婦的名字,那是共同財產。這點借款,就算送給孫子吧!
第七誡:別口口聲聲說休想老娘帶孫子,媳婦可不見得要你帶。兒媳有自己的娘,孫子以後全部親外婆,到時後悔莫及!
第八誡:兒子媳婦工作忙,不常來看望,千萬別疑神疑鬼說是媳婦的花樣,離間母子感情,任何事別只怪媳婦不怪兒子。
第九誡:自己要會安排生活,自得其樂。不要忘了兒子已成家,有另一個相愛的人照顧,自己要覺得安慰放心。千萬別無病呻吟,硬要忙翻的兒子媳婦請假為你奔來跑去,自己好好保健身體就是在幫兒子的忙。
第十誡:千萬千萬記得,別嘴硬,別逞強逞能,一不合己意,就自怨自艾,動不動就說些賭氣話:「我死了算了」。說多了,就像「狼來了」一樣,人人都會厭煩。最後自己還沒死,兒子和媳婦全給累跑了。
因為前車之鑑,我再三提醒自己,升格做婆婆是件好事,家裡又多了一個愛護兒子的人。只要小倆口快樂,我又何必多管閒事,自尋煩惱去擺什麼婆婆威風?心放寬些,守著十誡,自我警惕,才會家和萬事興。
達賴演講語錄
.尊重他人、懷有更多慈悲心,不光是愛自己,也要愛你的鄰居和敵人。
.常將「我、我、我」掛在嘴邊的人,會變成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自己利益,也就不會去關心別人。
.金錢跟物質提供給我們的快樂有限,真正帶給我們快樂的是平靜的心靈。
.一個人的健康跟情緒有很直接關聯,如果心情可以保持平安快樂,就可以維持健康。
.冷戰時期以為可透過戰爭方式得到和平,以戰止戰,但得到的和平非真正和平,只有內心平靜快樂,才能得到真正和平。
.和平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靠真心對話,從個人開始,擴大到家庭、社區、國家,甚至到全球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
好主管被貼上壞標籤
EMBA雜誌編輯部/文
明明是個好主管,怎麼會被員工貼上壞主管的標籤?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教授曼佐尼(Jean-Francois Manzoni)等人研究發現,這種情形還真的常常發生。
曼佐尼等人在史隆管理評論上指出,一個剛上任的好主管,可能因為員工自己或集體的因素,而被誤認為壞主管。
在員工個人的因素方面,包括,員工有過壞主管的經驗,因此在面對新主管時,先入為主地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員工是之前主管的愛將,過去從來沒有被上司挑過缺點,現在新主管開始給予他真實的回饋,員工覺得新主管是在吹毛求疵;原本有可能升到新主管職位的員工,或者這名員工的好朋友,因為新主管佔了他們的位子而看他不順眼,因此在看新主管時,他們會專注於他的缺點,忽視他的優點。
在這些情況中,有意無意地,員工都會預期,甚至希望新主管失敗。
除了員工的個人因素,還有集體因素。曼佐尼等人研究的一家公司,有一位新主管是該公司三年內所請的第四位總經理。由於員工早已經對短命總經理失去信心,新主管還沒上任,根本沒機會展露本領,員工就在心裡判了他死刑。
這是前任主管太糟糕留下的後遺症,另一種情況則正好相反。由於上一任的主管非常受到員工愛戴,導致新主管無論怎麼做,對員工來說都不夠好。他們心中已經有了理想主管的既定樣貌。
前任主管離開的情況,同樣會影響員工眼中新主管的模樣。前任主管離開得越突然,員工的情緒反應越大,可能是憤怒、悲傷,或者焦慮。新主管必須技巧地處理員工的情緒。尤其是喜愛之前主管的員工,新主管必須加倍努力,才能贏得他們的認同。
此外,在新主管上任前,員工會先打四處打探消息。如果別人對新主管的評價不佳,員工也會有不好的第一印象。
上任後,員工錯誤解讀主管的行為,也可能造成好主管被戴上壞主管的帽子。員工會非常注意新主管的一舉一動,看他對大家的態度。更重要的是,看他對個別員工的態度,以摸清新主管,以及新主管究竟喜不喜歡自己。
因為員工拿著放大鏡在看,新主管一時無心的疏忽,很容易就被員工解讀為主管不夠好。例如,新主管沒有對員工的建議採取行動,或者在談到一項工作的成功時,漏提了其中一位參與員工的名字,員工擴大解讀為:「我覺得新主管很難取悅。」「我覺得新主管比較喜歡我們部門裡的某些人。」員工會過度強調主管行為的背後動機。
如果你是剛上任的好主管,小心這些可能陷阱,不要冤枉當了壞主管。
「在部屬業績不如人意的時候,別設法找出問題的原因,而應該找出他做對的部份。以此為支點,找出能夠再進一步的方法。」
你該補充那些維他命?
|
二○一○年三月十八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就台灣與中國之間近來的經濟、政治與軍事發展及其對美國的意涵,召開一場聽證會,會中提及廣泛的重要議題,但我想聚焦於其中之一:擬議中的台灣與中國「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雖然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協議司空見慣,ECFA卻有若干複雜因素:它將是兩個「實體」間的協議(因為找不到更好用語),這兩個實體沒有正式承認對方的主權:臺北現在的國民黨政府,是在一九四五至四九年內戰中輸給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國民黨政治香火傳承者,而且數十年來矢言「光復大陸」。北京政府則反過來宣示將「解放台灣」。
中國內戰結束以來無疑出現諸多變化:台灣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推動重大的民主轉型,而中國則崛 起成為經濟與政治強權。不過,有些事仍一成不變:中國仍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一部分,並揚言若台灣朝法理獨立國家的方向發展,將對其動武。
如今 ECFA牽連其中:這個「架構協議」是由馬英九政府提議,台灣與中國目前正對此進行協商。雖然此類協議在「正常」情況下會是好事,但只要一講到ECFA,就有充分理由抱持嚴肅的觀望遲疑態度。
在三月十八日的USCC聽證會上,若干見證者提出有利於ECFA的證詞,似乎暗示它對美台及美中關係都有好處。我沒有如此肯定,而且認同布朗參議員以及USCC專員謝亞(Dennis Clarke Shea)表達的若干疑慮。
美參議員:談判欠缺透明
布朗參議員對ECFA的內容及其在台灣的批准程式,均表達保留態度:他注意到談判雙方的規模非常不對等,並感覺台灣「讓步太多,回報太少」。他也針對談判過程欠缺透明,以及立法部門在過程中未獲諮詢的事實,提出批判。他建議歐巴馬政府應敦促台灣要讓(與中國)談判的過程充分透明化,遵循政治制度內的基本制衡原則。
謝亞專員在談話中強調,台灣與中國對於達成此類協議,抱持的動機與期待都大不相同: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希望擺脫經濟困局,並認為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貿易聯繫是唯一出路。對中國而言,這其中的政治意義更是非比尋常:中國官員與學者把ECFA視為邁向統一的墊腳石。
簽訂之後 台灣與美遠離
既然如此,ECFA對美國以及本地區內其他國家的意涵為何?毫無疑問,中國與台灣簽訂此類協議,將進一步把台灣推到中國的保護傘之下:這兩個經濟體更緊密連結,將導致台灣與美國漸行漸遠。隨著時間消逝,這也將意謂台灣在政治上逐漸失去與美國的邦誼。這真是我們樂見的嗎?
過去數十年間,台灣憑藉與美國及整個西方世界的密切關係,使其政經體制得以發展茁壯。自由與民主成為台灣政治、經濟及社會體制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有一部分原因是台灣與西方世界維持頻繁且密切的互動。
臺北、華府以及歐洲決策人士應努力克服的重大課題是:如果台灣在經濟上與中國更加整合,會對其欣欣向榮的民主造成何種影響?如果台灣作為民主燈塔的光芒趨於黯淡,又會如何衝擊到我們對整個亞洲地區民主的支持,以及東亞地區人民對美國的信任?
(作者白樂崎先生曾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國際新聞中心陳成良譯)
教師打罵體罰學生,卻要家長自行負責 /黃育旗
(部長信箱確認函Minister's Of MOE MailBox Confirmation e-mail)
親愛的PSOS先生/小姐:
您好!感謝您的來函,讓我們有機會為您服務。為了確認您可以收到我們後續處理情形的回復,同時確定沒有其他人誤用(或冒用)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寄到部長信箱,請您在七日內點選上方的超連結文字,完成確認後,我們會立即將您的信件排入處理流程,優先處理。(如果您未做確認或超過七日內才做確認,我們將無法處理您的來信!)
如果您並非寫信給本部,很可能是別人誤用(或冒用)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寄信,請勿需理會這封確認信函,直接刪除即可,我們將不會進行後續處理。
您的來信內容為:
敬啟者:
如果教師體罰學生,家長也須要負責任,請別忘了這些所謂應該負責任的家長,六十多年來都是偉大的中華民政府教育出來的,做錯事情最遭糕的是「死不認錯」,又要故意誤導民眾,我想請問的是,過去二十多年來,個人也看過部份在台灣任教時,曾經也會打罵學生的台灣教師,移民到紐西蘭、澳洲、加拿大、美國繼續在外國任教,卻從此不敢打罵體罰學生,為什麼?因為這些文明國家的法律絕不允許,如果有學校教師敢打罵體罰學生,那個老師肯定終身不得任教,是人家的政府有在澈底落實執行禁止體罰,所以、禁止體罰的規定有效,我們的政府也定了一大堆的法律,但因為都沒有在落實或有效的執行,當然不會有效果,因為政府都在偷懶睡覺,竟還刻意誤導民眾,這種行為太可議,虧講這種話的人,聽說還曾經出國留過學,喝過洋墨水,是真的嗎?否則負責全國最高教育的官員,怎會不知道呢?
在國外別說學校的老師不敢打罵體罰學生,就連它們親生父母也都不可以打孩子,因為人家的政府沒有在睡覺,都非常認真盡責的在為納稅人服務。個人亦曾有幸,分別在二個外國政府擔任公務員長達25年,外國公務員必須非常盡職盡責,上班時間連報紙都沒時間看的,哪像台灣的公僕,白天喝茶看報紙,打電腦種菜玩遊戲,玩電動,接近下班才裝得很忙碌,全國的民眾大都知之甚詳,只有政府不知道,不信的話,籲請教育部做個民調。我為什麼說政府都在睡覺,政府的任何一分一毫支出,都是來自全國原始納稅人流血流汗的辛苦錢,人民納稅的目的,就是雇用一群公共僕人(公僕)來幫人民解決問題和各種困難,因為有人民的納稅,政府才有錢設立教育部,提供人民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政府拿納稅人的錢設立交通部,負責造橋鋪路,提供完善的交通設施,設立衛生署,提供保障人民的健康,設立警政署,保障人民身家性命財產安全。結果呢?家裡遭小偷,不是報案沒人理,就是被吃案,無奈之餘,只有自求多福,自行裝設鐵窗、鐵門、保全、24小時監視器、守望相助亭、成立社區巡守隊....等。 (請參照附件:李慶安何罪之有,證明政府都在睡覺)
每遇颱風大雨,馬路橋墩崩榻,害死數十條無辜百姓人命,交通部官員不用下臺,不用向人民道歉謝罪,全世界除了共產黨以外,有這樣的政府嗎?為全民健康把關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說是健保費成本入不敷出,健保費必須漲價,臺北市民都依法按時把健保費繳給臺北市政府,但積欠健保局數百億健保費的臺北市政府竟然可以不用還,年年都疾呼嚴重虧損的健保局,每年發給員工的年終獎金,竟然都比賺錢的民營公司多很多,這是什麼哲理?天理何在?教育辦不好,參考書橫行,書商與教育官員結黨營私,相互勾結謀取私利,孩子功課跟不上,只得自己另行花錢補習,教師打罵體罰學生,卻要家長自行負責,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要繳稅?對的都是政府的功勞,錯的都是人民的責任,這通嗎?
評論者:黃育旗 Johnny Y.C. Huang
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秘書長)
Tel: 02-2838-6861
E-Mail: psos@ms12.hinet.net
Cell: 0932-079-880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政一 李 To: 人本芳苑 ; 人本南部辦公室 ; 人本春玉 ; 人本張主任 ; 人本喬蘭 ; 人本蕭秘書 ; 臺北市教育處第一科 ; 臺北教育會 ; 臺北縣中小學家長協會 ; 台灣少年權益促進會 ; 台灣教育發展協會 ; 全國家長聯盟 ; 全盟 ; 全盟謝理事長 ; 教育改革協會 ; 教育部長 ; 教育部國教司 ; 教育廣播電台劉文珍 ; 新竹市教育處 ; 新竹基督教青少年關懷協會 ; 新竹縣政府 ; 葉守桓 ; 嘉義縣教育處 ; 幕真在家教育協會 ; 彰化縣教師會 ; 臺灣另類教育學會 ; 臺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 ; 臺灣留學生協會 ; 鄭坤政 ; 鄭婉儀 ; 蕭老師 ; 勵馨基金會 ; 黛屏 Sent: Sunday, April 04, 2010 9:01 PM Subject: 教育部則不能「自我感覺良好」這個社會公義何在? 政一 李寄了一則新聞給你喔!! ------------------------------------------------------------ 給您的留言:孩子被打卻是老師留下學生轉學.這個教育單位那裡出問題?身為教育部長說出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根本沒有反省的能力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今天如果孩子被家長打的如此慘我想社會處會馬上安置這個孩子.而孩子被老師打成瘀血腫脹學校卻要家長撤銷告訴學生轉學.更可惡的是學校利用家長打壓家長這個社會公義何在? 教育部則不能「自我感覺良好」,無視體罰仍存在的事實,應深入研究問題根源,全面檢討「零體罰」政策 -------------------------------------------------------------- 體罰案頻傳 老師家長都有責任 更新日期:2010/04/04 17:00 零體罰專題報導(2)(中央社記者林思宇臺北4日電)臺北市國小爆發教師連打學童9個耳光案,引發社會關注。教育部長吳清基認為,老師體罰不對,家長本身也有責任,孩子有不對行為,不能過度寵愛。吳清基表示,他在臺北市政府服務時,率領290多位校長宣誓拒絕體罰,對於北市發生上述體罰事件,他覺得很遺憾。 北市掌摑體罰案雖暫告一段落,但吳清基認為,此案留下一些可檢討的空間。他說,老師體罰不對,家長本身也有責任,不能說孩子被老師打,只有老師不對,孩子永遠沒有錯。吳清基指出,孩子有不對行為,家長不能寵愛,要告訴孩子,以後不可以這樣,讓孩子重新出發,說不定以後的表現就是品學兼優。 不過,掌摑案的老師留下、學童轉學,部分民眾認為不合理。吳清基表示,老師留下、學生走人是不好,但有20幾名家長聯名表達對孩子的不滿,如果孩子留下來,壓力會很大;有時候換個環境,重新學習適應,對孩子是好的。對於體罰案,吳清基期勉老師做好情緒管理,體罰是被禁止的,孩子不懂事,老師要用愛心與包容,多給孩子鼓勵;家長也要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多關懷在校園的學習狀況。老師和家長也應多互動、溝通,共同面對管教問題。990404 --------------------------------------------------------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10 Yahoo!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中央通訊社 版權所有 ? 2010 cna Inc. All Right Reserved. -------------------------------------------------------------- 快到Yahoo!奇摩新聞看最新的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您24小時的訊息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 版權所有 Yahoo!奇摩
您可以依據您的信件編號:201004060034,至教育部網站查詢目前信件的處理情形,謝謝您的來信!
教育部部長信箱 敬啟
小販父母教出狀元「我們沒花錢,花的是時間」
2010/03/01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臺北報導】
靠著擺攤賣韭菜盒與餡餅,陳明發和簡麗卿夫妻辛苦養大兩個就讀建國中學的兒子,尤其大兒子陳立曄今年大學學測拿下滿級分,街坊鄰居「生出狀元兒子」的道賀,一波波湧進小小的攤子,陳明發總是憨厚一笑回應「歹竹出好筍」,但眼中寫滿驕傲。很多人好奇問他怎麼教小孩時,他很認真的說:「孩子唸書,父母要撥空陪,我們沒有錢、沒有權,但是肯花時間。」
早上在北投捷運站外擺攤,下午再趕回復興崗老家繼續賣,陳明發說,擺攤的收入,「 吃飯養家還過得去,但要給孩子補習就不太夠。」兩個兒子沒錢補習仍舊傑出,要歸功於做父母的,再忙,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在兒子學習的路上緊緊相伴。
大兒子考上資優班,老爸才發現自己不懂教育方法…
陳明發回憶,大兒子立曄小學四年級時考上國小資優班,做父親的第一次參加學校的家長座談會,意外發現自己好像「鄉巴佬進大觀園」,每個家長都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套方法,講得頭頭是道,自己只有聽的份,這才發現自己對孩子教育不夠關心。
於是陳明發夫婦下定決心進修。從此,準時出席學校舉辦的每一場親子講座,還勤做筆記。陳明發只要有空就往圖書館跑,還大老遠搭車到重慶南路書店街幫兩個兒子挑選適合讀的書。夫妻倆也涉獵各種親子書,找出教養孩子的方法,簡麗卿說:「事實證明孩子的優秀真的是教出來的,假不了。」
孩子愛看書也並非天生,簡麗卿回憶,孩子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還許可時,玩具箱裡全是圖畫書,第一套書還是跟不識字的阿嬤一起看圖片,讓孩子從小就認為看書是一種休閒。
立曄與弟弟立強漸漸長大後,家裡經濟狀況大不如前,卻反而走出一條特別的路。由陳明發帶著兩個孩子往圖書館、書局跑,有冷氣又有書,可以混一個下午,立曄也說:「小時候家裡沒裝冷氣,很熱,只好到書局、圖書館吹冷氣看書,從小就不覺得看書是很痛苦的事。」
學英文,老爸鴨子聽雷也要陪著兒子聽「大家說英語」…
家裡沒錢補英文,又擔心孩子的英文程度跟不上,陳明發也費心尋找最佳辦法,有一次他聽一位家長說:「每天聽『大家說英語』,持之以恆就會進步」,隨即開始照做,不管再忙再累,一定陪著孩子聽英語,即使自己「鴨子聽雷」也沒關係,就是花時間讓兒子養成每天念英語的習慣。
父親帶著孩子唸書,難免會有衝突,簡麗卿笑說,不時會聽到老公大聲咆哮「這都是為你好」,她只好說笑話,緩衝父子之間的衝突。陳立曄也笑說,父子難免會為了唸書爭吵,他會抱怨父親給的份量太重,但討價還價後,還是會乖乖照著父親期望,把書唸完。
唯一掏腰包補習,補的竟然是籃球…
陳明發也強調,孩子除了唸書,運動也很重要,更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他不准孩子熬夜,11點前睡覺,每天早上才有好精神唸書;他唯一一次掏腰包讓兒子補習,補的竟是籃球,因為他說:「運動也要有正確觀念與姿勢,這些錢花的值得。」
戒20年菸癮 只為省錢買書給孩子
2010/03/01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臺北報導】
「唸書不見得要花大錢」,陳明發為了省錢買書,把抽了20年的菸癮給戒了,兒子國中時期沒錢添購參考書,更去向老師借教師版參考書來看,陳明發想告訴其他家長:「不用砸大錢,也能把書念好。」
家中經濟最困頓的時候,陳明發與簡麗卿夫妻倆靠著賣韭菜盒養活一家四口已經很知足,沒有多餘的金錢栽培兒子唸書,補習這件事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們卻找出一條和一般家長不同的路,「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掏錢了事」,反而找到很多省錢妙招,栽培兒子唸書。
例如陳明發常帶著立曄與立強到書局、圖書館看書、借書,省錢又能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兒童免費的科教館,也是陳家的寶庫,簡麗卿說,兒子小學時每週三下午沒課,爸爸就帶他們去科教館玩,那裡有空調、有遊戲、有電腦,兩個兒子居然把測驗與遊戲玩到滾瓜爛熟,對孩子的科學啟蒙有很大幫助。
國中參考書很貴,每科都有很多版本,為了幫孩子買書,陳明發硬是把抽了20年的菸戒了,他說:「少抽6包菸就能多買一本書,為了孩子都值得。」兩個兒子很貼心,不要求買參考書,還主動向國中老師借參考書來看,立曄笑說,老師有很多教師版參考書,雖然上頭已印有答案,但只要用尺遮起來,還是可以練習。
立曄知道父母賺錢辛苦,不但不要求補習,想學電腦也不敢開口,但他加入高中資訊社,利用學校的資源與設備,不花錢也能達到一樣效果。
一家四口就這樣走過升學的路,他們總是笑臉迎人,雖然不富有,卻滿心知足。如今兒子考出學測滿級分的優秀成績,陳明發夫婦開心的說,「有心,比有錢更重要!」
找到適合自己的壓力解除法
找到適合自己的壓力解除法
免疫是讓我們免於生病的重要生物防禦機制。造成免疫作用降低的主因中,壓力是最不可輕忽的。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壓力,是維持健康的重要一環。
要打敗壓力,最快的方法是多利用時間睡覺。即使是外表看起來忙得不可開交的人,也會為了維持健康而避免熬夜,或是利用搭電車、開會的空檔補眠。休息的時間,這是讓生活保持彈性的重點。每個人放鬆的方式不一樣,有的人覺得坐在椅子上發呆不錯,有的人則是去院子除除草再充分休息,或是輕鬆地散散步。
解除壓力
解除壓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最能夠放鬆。人是集體性的生物,也是會因為集體而感受壓力的生物。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與喜歡的人見見面放鬆心情,或是在想靜下來時獨處,最好能夠均衡地享受兩種情況,偏向任一方都不好。對人際關係感到壓力的人,可以和寵物交流或是欣賞植物。有的人在玩泥土時最感自在,有的人則要躺在河灘上看石頭才會覺得輕鬆。人也可以藉著飲食來消除壓力,因為吃東西時,副交感神經會占優勢。還有,喝酒也是一種消除壓力的方法。
其實只要能消除壓力,就算被人說是怪人,也大可去做喜歡的事情。花點心思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讓自己能夠輕鬆自在相當重要。只要睡眠、休息、飲食這三者好好調配,就能過著不積存壓力的生活。
醫療界應該會在這幾年往好的方向改變
解除壓力的方法就是這麼的簡單,但一般人很容易誤解,以為年輕人睡眠時間短才能顯出旺盛的精力。有不少人在二、三十多歲時,睡眠時間只有五、六個小時。這是交感神經佔優勢的生活方式,走路、吃東西都很快,行事俐落,讓四周人視為幹才而格外重視,很容易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得到不少好處。但一直持續這樣的步調,是不可能維持健康的。要是能顧慮到壓力對身體造成的負擔,我們就會改變對睡眠時間的看法。
立即可行的「超簡單」健康術
學習真正的知識,不靠醫師也能保持健康!
名內科醫師,也是東京大學教授的沖中重雄在學校最後一次上課時表示,他將自己任職時所做的診斷拿來比對病理解剖的結果,發現正確的診斷只約佔七○%。也就是說,有三成是誤診,這是醫學史上有名的軼事。
儘管如此,沖中教授會被視為名內科醫師,應該是因為患者覺得他「絕對能把病治好」而感到放心。東大教授能夠斷言「一定治得好」,確實令人佩服。
去學習真正的知識
其實我們應該去學習醫師不願意去學習的真正知識,而真正的知識其實單純得令人意外。人的行動是由經驗、環境和個性決定的。經驗是指各人的生活情況,而影響主要來自個性和環境。
個性有一大部分是由DNA決定的,但如第一章所述,人只要有心,也可以靠著「意念」的力量去改變DNA。那環境呢?也許有很多人認為環境是無法靠自己去改變的,其實不見得。只要瞭解塑造環境的重要機制,稍做一點事就能加以改變。
好的場所、壞的場所
我所謂的環境就是「場所」。我們在「好的場所」度過的時間愈長,就會愈健康;在「壞的場所」度過的時間愈長,身體情況就愈糟。因此,盡可能體驗「好的場所」是最簡單的健康祕訣。體驗「好的場所」,瞭解其中的機制再引進生活中,任誰都能變得身強體壯。「卡他卡姆那語」是古代日本人所使用的語言,其中「好的場所」被稱為「療癒地」,「壞的場所」則稱為「傷地」。
療癒心情
「療癒地」是指受到療癒的土地,所有的人和動物待在裡面就會覺得心情舒暢。那裡的植物生長旺盛,房屋不易受損,製造出來的東西也都品質良好,也不易發生意外。「傷地」則是指會讓生物容易感到疲倦,心情變差的土地。這裡的植物生長不佳,房屋容易受損,製造出來的東西品質低劣,而且很容易發生事故。
換句話說,將環境變成「療癒地」,人維持健康的可能性就會提高。
在報上看到了這麼一則新聞:你想要幾歲退休呢?50歲還是60歲?隨著抗老化醫學進步,使得人類的壽命大幅延長。美國最近有研究推測,到了2050年時,上班族可能得做到85歲才能退休了....
雖然在世界經濟危機與龐大失業潮中有份吃不飽和餓不死的工作可以養家活口或是混吃等死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在看到以上的報導提到以後可能會要做一輩子,以及有些歐美國家也正在要立法延後退休的訊息之後,只有一個感覺-好可怕!現在的年輕人真可憐!嚇死人了!
整天想要退休後雲遊四海的我,看到這可怕的標題,想到要做一輩子?不嚇得混身直打哆嗦、屁滾尿流者幾稀呀?!太恐佈了吧?真的還假的?
我們要怎麼辦才行?能怎麼樣?又該如何呢?請您立刻到我快意人生的部落格裡去體會一下(http://blog.sina.com.tw/yeh_vp/)我2009/04/18的最新作品你想上一輩子的班嗎?嚇死人了!
葉雲舟 敬書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