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

Saturday, September 15, 2012

·à¤l§q¡ãÅý§Ú­Ì¤j®a¤@°_±i¤j¤F²´·ú¤½¥­¡B¦X²zªº¥hÀ˵ø¨C¤@­Ó¤H§a......¡I¡]¸­¶³¦à¡^

進去快意人生http://blog.sina.com.tw/yeh_vp/)看看2007/12/09發行的分享十年一覺揚州夢∼重新出發!在這2012年又無可奈何快要結束的當下,好好思索一下人生,準備真正的重新出發如何?....
葉雲舟

 
今日再回頭來看看當初那場別有居心的閙劇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人家當初的居心和目的為何,我們是如何的被欺騙、玩弄、利用和出賣的,最後又像是用過的衛生紙一般的被無情的用過即棄、無人聞問,直到可以和須要利用時又被拿出來玩一玩、耍一耍、騙一騙和用一用而已....,以及有人的真知灼見呀∼果然只會寬以待己和嚴以律人,永遠跳脫不了人的劣根性和自命清高、自以為是!
 
您還願意把您的人生、命運和夢想,以及後代子孫的前途和未來交給那些根不在此、不認同台灣這塊土地的過客們操弄和交易嗎?!....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件事情上有學會什麼東西嗎?還是永遠只有立場╱偏見與激情而己呢?呵呵呵∼可以增長智慧的.
葉雲舟 敬書

 

 


  

 

 


 

 

覆「倒扁」學生書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廣東省梅縣人)

出國在即,忙碌萬分,我實在沒時間逐一回函,指出妳論述與辯證的諸多盲點。我個人對倒扁事件的定調,就在本期弘誓電子報中,一字不改!我認為阿扁實在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台灣,但是倒扁陣營的許多做法與說法,也讓我打個大問號!

我還是非常清晰地維持我的觀點,而且要補充告訴妳——我的政治觀察:

台灣事實上已被三種少數之所綁架:一、深藍與深綠的兩種少數。二、最極貪腐的無黨聯盟這種少數。

先講後者:像顏清標或林丙坤之類無黨聯盟這群政客,與藍營密切合作。我很難想像,貪腐的只是民進黨;我也不會相信,扁倒後台灣的政治社會,就不會再出現貪腐!我更不相信廣場上同樣的紅潮,會為藍營貪腐行為,發出同樣的怒吼!

只針對扁的所謂「貪腐」大作文章,卻對國民黨過去與目前仍存在的貪腐行為視而不見,或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是哪一門子的正義?

如果妳們這些廣場上的倒扁民眾,真的是超越藍綠的中間選民,應該就事論事,凡有貪腐的政客,一律施以同樣狠絕的批鬥。因此在批扁之外,也要同步回頭向國民黨中央黨部嗆聲,請他們將該筆國家土地吐出來,而不是將竊自國產的土地轉賣給第三者!請他們將不當攫取自國家的黨產吐出來,就像逼令陳水扁將阿卿嫂或羅太太的薪資吐出來一樣。在批扁之外,對於與經濟罪犯陳由豪曖昧交往,卻不說服陳由豪回國面對司法的施明德,也要以同樣規格的道德標準來加以檢驗!

但是妳們沒有,妳們只是將阿扁當作十惡不赦的壞蛋,必欲除之而後快!但對道德上也有重大瑕疵的施明德,以及藍營那些貪腐共犯,卻視作英雄一般,在廣場上熱烈歡迎,在媒體上極盡美化之能事!

我如果列出了那些我所親知的國民黨政客貪腐名單,具體告知妳有關他們的貪腐事蹟,妳們會這樣對他們展開清算嗎?他們之中有的人,還在台上一起搖旗吶喊,喊「倒扁」喊得煞有其事,而且接受人民如同英雄一般的歡呼呢!
如果不信,妳試試看,妳上台點出他們的名字,具體把其貪腐事蹟覆述一遍,並用倒扁的語言與姿勢,來同樣對付這些無恥政客,看廣場上會有什麼結果!到那時,妳再告訴我:他們不是藍營選民,而是「中間路線」的人民吧!

而且陳家固然差勁,但是阿扁有許多所謂「貪腐」的個案,至今還尚未明確,而停留在媒體炒作的階段而已。媒體在台灣,早已被藍綠兩大陣營分別把持,各說各話,我憑什麼依自由時報而認定阿扁清白?又憑什麼依聯合、中時,而就認定阿扁萬惡不赦?我只能說:我對一切都姑且存疑!特別是兩個陣營的媒體,對敵營代表人物的指控,我都一概存疑,等待更多的證據浮現。

而妳說馬英九若如何如何,妳會一樣走上街頭。我想請妳以最清明的心靈,深自覺察,深自觀照!請妳一點都不帶自我欺騙地,看看妳自己的心靈!妳對阿扁的厭惡,真的只是止於所謂的「貪腐」與「鎖國政策」嗎?難道不曾挾雜妳所痛陳的族群問題嗎?
 
當年宋楚瑜出現興票案,妳有走上街頭嗎?馬英九對黨產的處理如此粗糙與惡劣,還有那些極貪腐之能事的國民黨從政者,至今猶與民進黨的貪腐政客一樣——吃香、喝辣、泡女人、包工程、拿回扣、為貪腐罪犯開脫其罪,而向政務官軟硬兼施地予以關說……,這都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妳們現在豈不可以在倒扁的同時,一併在街頭清算他們,來證明妳們是超越藍綠的中間選民呢?

妳是一個受佛法薰陶的佛弟子,尚且對綠營一些偏激人士傷害外省族群的言語,難以消受,妳認為其他外省族群,會能釋懷於這些語言羞辱的心頭之恨嗎?他們從三一九以來對阿扁的種種羞辱,真的只是因為所謂「貪腐」嗎?今天若是蔣公總統中正先生的夫人,妳會忍心看著媒體對她極盡羞辱之能事,針對她的首飾拿來畫紅圈放大特寫嗎?老實告訴妳:要是我,我會不忍心!

而連前副總統夫人方瑀的首飾比吳淑珍的還多,還昂貴,我從未見過妳們對她的首飾,發出過異議,更遑論是批鬥!別忘了富可敵國的連戰,他們家的家產是怎麼攢積起來的!

施先生是我過去的朋友,現在依然沒有彼此認定不是朋友。我不願言友人之惡,如同我不願言蔣家之惡一般。對陳總統,我同樣不會單純地看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要嘛高捧上天,要嘛重踹在地!我們是什麼年齡的人了?難道還玩那種「不是好人就是壞人」的二分把戲嗎?

再者,外省族群受到的那些言詞羞辱,有哪一句出自阿扁之口?阿扁有罵過外省族群諸如「中國豬」之類的話嗎?沒有!相反的,他的許多知近幕僚都是外省人,他特別疼惜這些外省同僚。因此妳將這些外省族群所受到的屈辱,帳都算在阿扁身上,這真是不可承受之重!移情作用,會讓人把「視某事為獨立自存」的自性見,再予擴大。妳不妨學著用佛法來觀照,看妳的自性見是怎麼發展的!為何將這些不滿,通通匯聚在一個倒扁的信念上

陳總統是我特意保持距離的人。保持距離,就是為了永遠保持在野。我在他任內,並未少公開發出箴言,質疑執政者貪婪與責備其做法輕率。現在大可不必「牆倒眾人推」,自己也湊熱鬧加推一把吧!

至於另一種少數,基本教義派在台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藍、綠二營的領袖,都想走中道路線,但他們都被基本教義派綁架了。因此馬英九明明是溫和理性的政治人物,卻被深藍政客逼到一定要對扁口出惡言,否則就會被施以無情批鬥,甚至等著宋楚瑜來收割基本教義派選票。為了避免選票流失,馬英九已經讓人感覺:他對罷免案的態度變來變去。

同樣的,陳水扁幾度要走中間路線,也被深綠陣營(特別是李登輝)批鬥。為了避免讓李登輝與台聯得利,於是陳水扁也顛顛倒倒,變來變去!

妳以為換人來做總統,繼位者就不會變來變去嗎?不可能!蘇貞昌明明想開放大陸政策,一聽到台聯批他「蘇修」,不就只好縮手了嗎?

善變的陳水扁下台,還會有無數個善變的某某某上台,他們都同樣在演著變來變去的戲碼,因為他們不甘損失深色選票,為此而被基本教義派綁架了。這就是我所看到的台灣政壇真象,我不會傻到以為:只要扁倒,一切都將改變!因此在本次事件上,我無意護扁,也無意倒扁。我只以佛法來檢視政治,維持佛教主體性的立場,拒絕被任一陣營拿來消費!

妳們的倒扁運動,既設定了「不是你倒就是我倒」,已是革命手段。我十分擔心後果,這不是指扁終於下台的後果,而是指外省族群與深綠群眾之間,撕裂了更大的傷痕!

妳們太一廂情願地以為:廣場的聲音就是人民的聲音。但我同時聽到的是兩個陣營的人民怒吼!當陳水扁與吳淑珍,被過份惡毒的言詞之所批鬥的同時,熊熊怒火也同步在燃燒著綠營民眾的心靈。妳們所有對陳、吳二人的言詞羞辱,都讓他們覺得宛如掌摑著他們!這已勾起了他們自二二八事件以來,對外省族群的心頭舊恨!他們認為妳們帶著中產階級的驕傲,肆意欺凌著他們的領袖!我明確告訴妳:他們的恨與怒,是絕不亞於廣場人民的!

未來任何人當總統,都不可能凡事周全!一旦親信或眷屬犯錯,對立陣營的人都可依樣畫葫蘆,將同一陣營民眾召喚來,包圍總統府,而且打死不退!

妳們之間結下的樑子,只有越來越深!妳們之間只會越來越深惡痛絕,並且用對方最為痛恨的語言,繼續這樣彼此傷害下去,就像過往互指「中國豬」或「漢奸」一樣!

我看到的是共業的深重,我為此感到悲涼!因此只能保持暫時的沉默,留待萬一這麼一天,略盡棉薄以勸雙方各退一步,化解彼此的深仇大恨!怕只怕這一天到來時,我也無能為力了。

九月十四日凌晨三時,于尊悔樓

 

如果大家看到這篇文章

請把它傳給您的所有好朋友

 

 受用無窮的小故事


小故事:

有一個人開車到加油站,他停在全套服務區,三個工人快速的迎接他,第一位為他洗窗,第二位為他檢查機油,第三位幫他量輪胎氣壓。他們很快的完成這些工作,收了十加侖 油錢後,這個客人就把車開走了。


三分鐘後,他又開回來了,這三個人又衝出來迎接他,這個人說:「很不好意思,我想知道有沒有人為我的車加油了呢?」


三人面面相視,原來匆忙間,大家都忘了幫他加油。

默想:

在忙亂的生活中,你是否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呢?在安靜中思想一下,什麼是眼前更重要的事情?是不是很久沒有和家人談心相處?是不是遺忘了熱情?是不是忽略了心靈的滋潤?

小故事:

同在一間公司上 班的張 小姐 和王 小姐素來不和。有一天,張小姐忍無可忍的對另一個同事李先生說:「你去告訴王小姐,我真受不了她,請改改她的壞脾氣,否則沒有人會願意理會她!」


李先生回答:「好!我會處理此事」。


這以後,張小姐每次遇到王小姐時,王小姐果然是既和氣又有禮,與從前相較,簡直判若兩人。


張小姐向李先生表示謝意,並且好奇的說:「你是怎麼說的?竟有如此的神效。」

李先生笑著說:「我跟王小姐說:『有好多人稱讚妳,尤其是張小姐,說妳又溫柔又善良,脾氣好,人緣佳!』如此而已。」

默想:

讓我們成為親朋好友之間的調味品,使他人因自己而得到益處。更求培養擁有智慧的心,知道如何調和眾人。

小故事:

有一個寂寞的人看到一則廣告──「有了電話,朋友就來!」於是他裝了一支電話,希望朋友跟著來。


白天他賣力地工作,回家之後就整晚歇斯底里地盯著電話,心想,他錯過了不少電話。他仍然寂寞,開始為可能漏接的電話而抓狂。


一天他又看到一則廣告──「有了答錄機,朋友不漏接!」於是他又裝了答錄機。
但一個星期以後,他就把它退了,因為空空的答錄機,使房間更加寂寞。

默想:

不是有了電話就有朋友,同樣的不是有了金錢就有朋友。存著一顆真誠和主動熱忱的心,才更重要。

小故事: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另一個村莊:在一次隆重的慶典裡,村長要求各戶人家都捐出一瓶酒,並且倒在一個大酒桶裡。


只看到每一戶人家都鄭重其事的倒下酒,很快的就集滿了一大桶酒。


在慶典最高潮時,村長拔掉了木塞子,並且將酒倒入每個人的杯中,當大夥一飲而盡時,才發現喝下去的都是清水。原來,人人都以為在那麼多的酒中,自己的一瓶清水一定不會被察覺。

默想:

拔河時,少了你的一份力量,就可能造成團體的失敗。一個團隊的成功是集眾人之力,不要輕忽自己該盡的力量,缺了你就不完全了。


小故事:

有一個老太太用盡心思,想把一件廚房用品拼湊起來,她翻閱著說明書,弄了老半天,徒勞無功,她只好將這堆東西丟在一旁。


過了一段時間,她意外的發現家裡的女傭,竟然將那件複雜的東西拼裝完成,而且使用的極為順手,驚訝之餘,問道:「妳是如何完成的?」


女傭回答:「我不識字,只好盡量用腦筋了。」

默想:

我們太習慣在傳統或知識中打轉,以致反而失去單純的想法或意念,結果凡事都太有章法,卻無法靈活變通。回到最基本、最單純的起點,重新思考我們和親朋好友的關係,不是用外在規範和約束,乃是內心最直接的體認。

生氣時不做決定

成吉思汗打獵的時候,口渴難耐,正好附近有一窪山泉,他捧起水來喝,一隻老鷹疾飛而至,成吉思汗一驚,山泉潑得滿地,喝水的「渴望」被幹擾,成吉思汗大怒,抽出羽箭射殺飛鷹。


成吉思汗走上山頂,發現飛鷹被羽箭穿胸而斃,而死鷹陳屍的山泉水源,有隻被鷹啄死的大毒蛇。


如果你是成吉思汗,當場你會後悔自責?慶幸自認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決定以後不要隨便發怒?或在發怒情況下隨便決定行動?

默想:

誰都會的一件事---生氣,那太簡單了;但是對應當生氣的人生氣,生氣得恰到好處,以及為正當的理由生氣,用正確的方法生氣----那就不簡單了,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駕馭的。

 

 

心有陽光

 

梅雨時節,一連下了半個月的雨,寺廟內到處都濕漉漉的。

 

在大堂打坐的弟子們,常常一邊坐在蒲團上,一邊望著門外下個不停的雨,心緒不寧。

 

一小和尚對著另一小和尚耳語︰「這雨到底怎麼還不停呀!我的心都快要煩透了……」

 

另一個小和尚接過話題說︰「下雨的時候,我都惦念著家裡的莊稼是否會澇了……」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師父手拿佛珠走了進來,望瞭望眾弟子,說︰「請弟子們認真體悟一下當前,雨過天晴,碧空如洗,太陽是圓的,光芒照耀,照在身上是舒適的滋味。弟子們,你們看到太陽嗎?」

 

「這……」小和尚們你望我,我望你。

 

師父繼續說︰「其實,太陽每天都在升起,只不過是被眼前那一團烏雲遮擋而已。撥開烏雲,心中就是一片晴朗的天空,你看不見太陽,太陽當然也就不會照射到你的身上了。」

 

 

生日花語

 

JANUARY 一月

 

FEBRUARY 二月

 

MARCH 三月

 

APRIL 四月

 

MAY 五月

 

JUNE 六月

 

JULY 七月

 

AUGUST 八月

 

SEPTEMBER 九月

 

OCTOBER 十月

 

NOVEMBER 十一月

 

DECEMBER 十二月

 

 

你怎麼想的?

 

以前我的一位弟兄剛剛離婚時,常常跑到我家來聊天訴苦。

這位弟兄算是大家羡慕的成功人士吧!他在華爾街任分析師,年薪在 USD300,000.00左右,開輛 BMW。

我和他是大學同學,又都住在 New Jersey,已是無話不說。

說來慚愧,我的年薪只有 USD70,000.00,還有在家帶兩個小孩和不工作的老婆,買房子是根本不用想了,也總被一些同學認為沒出息。

本來老婆和我是準備幫助這位弟兄和他老婆和好的,但是我知道他們離婚的原因
後,也覺得無話可說了。

我一向羡慕這弟兄,事業那麼成功,看我這土老包安逸享樂,這輩子算浪費了。可是在我知道這弟兄離婚的原因後,開始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

這弟兄和老婆是大學同學,青梅竹馬羨煞人。

來美國後兩人都開始為學習生活努力,並且畢業後都找到好工作,更羨煞人。

工作兩年後,弟兄被哥大錄取去讀 MBA,畢業後又到華爾街工作,而我這時剛在一個學校找到職位,老婆也生了個兒子,羡慕死我了。

可是不要只是看到這弟兄光鮮的外表,他的婚姻卻正在經歷痛苦。

剛開始兩人一起工作時,他老婆問要不要小孩,他說還有好多事沒有做完,沒有精力。

在念 MBA時,每天早出晚歸,連老婆也忽略了,老婆幾次希望能親密一下,他都已經睡著了。

在華爾街工作後,老婆認為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卻不想他更是每天早出晚歸,因為工作壓力比念 MBA 還大。

又過了兩年,我都又有個女兒了,他的薪水加獎金也幾乎是我薪水的 3倍了,老婆卻要和他離婚了。

女人也有壓力的,那就是生小孩,她的年齡已經太大,不生就晚了;而他卻天天忙工作,回到家不是太晚就是太累,他們大概每年有一兩次就不錯。

最近他發現自己陽萎了,試了幾次都不行。

老婆一氣之下和他離婚了,不是因為他陽萎,而是因為他不愛她。

聽完他的訴苦,我無話可說。

一直被大家羡慕的夫妻生活竟是這樣過的, BMW 裝的竟全是痛苦。

錢、錢、錢,現在的人為什麼就好像是鑽到了錢坑,忽略了其他任何的一切。

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賺那麼多卻沒有機會花,豈不是很悲哀。

我相信現在每年賺 USD300,000.00 的他,寧可每年花 USD230,000.00來買我的生
活、我的老婆和小孩,可是為什麼非要到太晚才覺悟呢?

他現在正在找一個壓力小薪水低的工作,可是談何容易。

除了其他華爾街公司要他做類似的職位外,幾乎沒有其他公司願意出那麼高價來聘用他,他薪水的一半對於一般的公司都太高了,他開玩笑說是走上了不歸路。

生活的真正意義是你在死前回過頭來問自己是不是活的很快樂,是不是對得起家
人,而不是一輩子賺了多少錢。

我們的小孩也根本不在乎他們是不是有高級玩具,而是有沒有爸爸陪他們玩最廉價的Lego。

有人說如果不趁年輕時賺錢將來怎麼辦。

人不能活在將來,因為你怎麼知道你有將來?

你甚至怎麼知道你有明天?未來?還有將來的將來?

什麼時候是你的今天?

錢是永遠也賺不完的,但是你一定確定你有現在,你可以把現在活好。而且有沒有出息並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對於我來說,我的出息是可以每天早早回到家陪家人吃飯和陪小孩玩。

剛剛收到一份 E-mail 故事和大家分享,多年前我跟一位同學談話。

那時他太太剛去世不久,他告訴我,他在整理他太太的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條絲質的圍巾,那是他們去紐約旅遊時,在一家名牌店買的,

那是一條雅致、漂亮的名牌圍巾,高昂的價格標籤還掛在上面,他太太一直捨不得用,她想等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用。

講到這,他停住了,我也沒接話,好一會後他說:「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以後,每當我想起這幾句話時,我常會把手邊的雜事放下,找一本小說、打開音
響,躺在沙發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時間。

我會從落地窗欣賞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塵,我會拉著太太到外面去吃飯,不管家裡的菜飯該怎麼處理。

生活應當是我們珍惜的一種經驗,而不是要捱過去的日子。

我曾經將這段談話與一位女士分享,後來見面時她告訴我,她現在已不像從前那樣把美麗的磁具放在酒櫃了。

以前她也以為要留待特別的日子才拿出來用,後來發現那一天從未到來。

「將來」、「總有一天」已經不存在她的字典了,如果有什麼值得高興、得意的
事,她現在就要聽到、就要看到。

我們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總是說「找機會」;我們常想擁抱一下已經長大的小孩,但總是等適當的時機;

我們常想寫封信給另外一半,表達一下濃鬱的情意,或甚至想讓他知道你很佩服
他,但總是告訴自己不急。

其實每天早上我們睜開眼睛時,都要告訴自己這是特別的一天。

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是那麼可貴。

有人說:「你該盡情的跳舞,好像沒有人在看你一樣;你該盡情的愛人,好像從來不會受傷害一樣。」

我也要盡情的跳舞、盡情的愛。

看完這篇短文後,可以馬上起身去擦桌子,或洗碗;可以把報紙放一邊,閉起眼睛沉思一會;也可以把這篇短文轉寄給很多朋友。

當然,我最希望你選擇最後這一項。

誰知道,你可能會改變很多人的一生。

 

 

滿水之杯,裝不進「水和智慧」!

學習活得好,勝過功課好!

 

/戴晨志2009.01.08

快樂,是可以選擇的!


當我們跟不同的人相處,我們試著看他的長處,也秉著「肯定自己、接納對方」的心情,我們就會更加快樂!


千萬不能「埋怨他人、封閉自己」啊!


最近有一位大學女生告訴我說,她的英文被老師「當掉」了。


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那個英文男老師很色,第一次來上課就一直聊天,又開黃腔、講黃色笑話,真是很無聊,一看到他就很討厭;所以她很不喜歡這男老師的課,最後,就被老師當掉了!


唉,這是多麼可惜呀!英文被當掉,明年還要重修一次,多劃不來呀!


記得我在美國念碩士時,我知道我的功課不夠好,也沒有辦法和其他美國同學一樣地搶答、辯論或是談笑風生;而且,有一男教授很嚴格、很有權威,打起分數,更是不留情面。怎麼辦呢?我不能讓教授覺得我程度不好,而把我「當掉」呀!我必須「主動打開僵局」!


於是,我決定「主動親近教授」。在教授的「office hour」,也就是「在辦公室指導學生的時間」,我一定準備問題去請教這名教授,讓他知道,我是十分努力、用功的外籍學生,只是英文表達能力不夠好而已。


而且,在教授上課前,我常陪著教授從辦公室,踏著白雪,走到教室,一路請教他;而在下課後,當全班同學已經鳥獸散時,我又陪著教授,踏著白雪,走回辦公室。您想想看這幅畫面--「縮著身子,陪著老師、踏著白雪一起走路、一路請教老師」,那是多麼難得的「師生之情」啊!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很狗腿」、「很噁心」或「很虛偽」,可是,這些舉動,會讓老師看見學生的「虛心求教」和「尊師重道」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老師的心和我的心,也都會覺得無比溫暖呀!


後來,那最嚴格的一科,我得了「B」,過關了。可是我們班上另外兩名老中,他們的命運就不一樣了,他們都拿了「F」,被教授當掉了!我問他們:「我不是已經從助教那兒硬拗來一些考古題,事前拿給你們看了嗎?」


我印象很深刻,那兩名老中回答我說--他們也曾去請教教授,可是那教授的態度很「歧視台灣學生」,在對他們講話時,教授的雙腳竟「蹺在桌上」,還「咬著蘋果」,一副很不屑的樣子。


我不清楚那教授是不是會「歧視台灣學生」?根據我的經驗是「不會」!或許,只是他們自己的感覺吧!可是,即使老師有一點歧視,我們為什麼要「擴大老師的缺點、縮小他的優點」呢?我們可以「主動接近老師、多欣賞他的優點」,讓師生的關係逐漸改善啊!


有句話說:「當我們看不順眼的人愈來愈多時,看我們順眼的人,就會愈來愈少!」的確,假如我們看不順眼老師、看不順眼老闆,相對地,老師或老闆也會看我們不順眼呀!


因此,「角色扮演」很重要。一個學生或部屬,都沒有資格瞧不起老師和上司,畢竟他們的經驗都比我們豐富,也都坐上了那個位子;他們即使沒有真才實學,但多少都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啊!我們絕不能「恃才傲物、憤世嫉俗、孤芳自賞」,否則,就會像許多天才的命運一樣,斷送在「自認為自己很天才」之上呀!
我認識一女孩,國立大學物理系碩士第一名畢業,連男生都不是她的對手。後來,她獲得「全額獎學金」到紐約攻讀博士,系上的老師們相信,她一定可以在三年內(二十八歲前),拿到博士學位。


在紐約念書時,這女孩的成績幾乎都拿到「A」。可是,當她在做實驗研究時,與教授起了衝突。她堅持,是教授的見解有錯,結果,兩人水火不容;最後,博士資格考時,被教授當掉、退學了。


後來這女孩回台一陣,又申請到加州的一所名校,繼續攻讀博士;可是她在寫論文時,又批評教授的看法有誤,也嫌教授雜務太多、不專心做研究、懂得沒有比她多,實在「不夠格」來指導她。最後,這女孩又黯然離開了那加州大學。


您知道嗎,這天才型的女孩、物理頂尖高手,在美國念了「四所大學博士班」,到了現在四十歲了,都沒有拿到學位。她總是在越洋電話中告訴家人--我的指導教授「很爛」、「沒什麼程度」、「沒資格指導論文」……如今,這女孩,噢,不,應說是「女士」,孤獨地回到台灣,天天窩在家裡,看書、看電視、睡覺,也不出去找工作,讓年邁的老爸頭痛不已。


事實上,我們的人生不能是一個「滿水的杯」,別人隨便一拍,水就滿溢出來;我們每天必須是個「倒空的杯」,虛心學習,讓更多的「水」和「智慧」,都能放進我們生命的「空杯」之中啊!


【本文摘錄自《戴晨志幽默加油站》推薦《少抱怨多實踐》時報文化】

 

 

直線,並不是最短距離

十八歲那年高中畢業,我到鎮上的磚窖廠去打工,老闆給我推來輛拉車說:你拉土吧。於是,我就成了運土組一名最年輕的組員。

我們的任務就是每人一輛拉車,在距窖廠近一公里遠的採土區裝滿土後,一車一車運到窯廠來,每人每天二十車,從採土點到窯廠,是三十度左右一個漫長的陡坡道,平常一個人拽一輛空車拉車都很吃力,何況裝滿一車沉重的黃泥土呢?我弓著腰,拚命拽著拉車的背帶,繃緊雙腿狠頸兒地往上拽,胳膊發麻,兩腿累得直打哆嗦,汗珠叭噠叭噠地摔到地上,在落滿厚厚積塵的陡坡上砸出一串又一串的麻點。

第一天艱苦地結束了,拖著滿身的酸痛到記事板前一看,別人的任務都完成了,我才運了十五車。

我愣了,怎麼會這樣呢,他們拽著拉車在陡坡上左扭右拐,只有我是拚了命狠著勁兒直線走的,怎麼還比他們少?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啊!第二天運土,看著我累得站都站不直的樣子,鄰居劉大叔說:「你這樣拽車不行,人累垮了,任務還一直完不成。」

劉大叔邊說邊給我做示範說:「瞧,先往右斜著走,再往左斜著走,就這樣一直左斜斜右斜斜,不用太費力就拽上去了。」

我看著劉大叔的車轍,一直呈『之』字型的蜿蜒著爬上了陡坡。

我心裡直覺得好笑:這樣走,至少比直線走多了一倍的路,怎麼能又快又省力呢?但我還是依照劉大叔的走法試了試,一試果然省力了許多,天快黑的時候,我很輕鬆地拽完了二十車黃土。

開始的時候我挺不解,怎麼走曲線比走直線還省力還更快呢?但漸漸我就明白了,劉大叔們這種上陡坡走曲線的方法,左一斜右一斜的,就把陡坡的坡度一點點斜緩了,三十度左右的陡坡,或許被他們斜成了十度或五度。

其實,人生對於我們每一個負重的人又何嘗不是一個漫長的陡坡呢?我們精疲力竭地拚命走直線,企望儘快地登上輝煌的頂點,但卻常常落在了那些輕輕鬆鬆走曲線的同行者身後。

在我們人生的陡坡上,直線並不是最短的距離,能夠使我們更快更省力地達到輝煌頂點的,或許是曲線。

曲徑通幽,曲是一種便捷,曲是人生的一個大境界,在我們人生的漫長陡坡上,我們何妨不去輕輕鬆鬆地走一道自己的曲線呢?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為何台灣不是主權獨立國家?! 原因在此!!!

 

 

各位先進:

 

為何美國政要:前國務卿包威爾和助理國務卿韋德寧及美國上訴法院都說:[台灣不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人是無國籍之民!]

 

日本齋藤大使也說:[台灣地位未定!]

 

原因見下表...

 

台灣所有在野黨派/社團應該立即捐棄成見;團結一致,放棄所有[體制內改革

路線],專注於唯一目標就是~~[發動全民運動,把非法霸佔台灣/澎湖的國民黨

政權自1945年來一直玩弄台灣人民的虛偽中華民國流亡政府,驅逐到仍然屬於

它的領土金門/馬祖離島去!恢復我台灣原貌,建立福爾摩莎主權國家!]

 

事不宜遲!待馬統詐騙集團完成[降中賣台計劃]時,將後悔莫及,看不到該重點的[在野政治人物]和[社團領導人],就是姑息養奸;協助馬幫賣台集團的[幫凶]!爾等[雖未殺伯仁;伯仁卻因爾等無作為而亡]!爾等勢將成為台灣世代子孫咒罵唾棄的對象!

 

能不慎乎? 能不立即採取行動嗎?

 

沈痛的呼籲者

郭建國  敬筆

6/11/2009

 

台灣人至今沒有國家,也沒有國籍(台灣人毋是中華民國人)!台灣人不建國,待何時?

 

Dear All ; 大家好 !

咱台灣人毋是中華民國人!!!!請講乎你 e 親佐朋友厝邊隔壁宰樣哦 !!!!

 

中日和約(臺北和約)「逃生門」說明

時間

歷史事實

台灣、澎湖住民的身分

錯誤

正確

1895年

4月17日

大清帝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澎湖永久割讓給日本

中國人?!(那時世上根本沒有國家名叫"中國"!) 

清國人

1895年

5月8日

「馬關條約」生效。1895年11月18日以日令第35號規定,給台灣、澎湖住民「二年時間」(1897年5月8日以前)選擇國籍,要做「清國人」或「日本人」

中國人?!(那時世上根本沒有國家名叫"中國"!) 

日本國民

1945年

10月25日

在臺北公會堂(目前中山堂),台灣的日本軍向盟軍(聯合國)之代表(蔣介石元帥及其代表)投降

 

中華民國國民  

[泛稱"中國人"] 

日本國民

1951年

9月8日

48個同盟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

中華民國國民

[泛稱"中國人"] 

日本國民

1952年

4月28日

「舊金山和約」生效

中華民國與日本依照「舊金山和約」原則簽訂「中日和約」,其中第10條規定有關「中華民國國民」之定義

中華民國國民

[泛稱"中國人"] 

日本國民

1952年

8月5日

「中日和約」生效

中華民國國民

[泛稱"中國人"] 

被強迫性安排為「中華民國國民」 (未經人民同意、未給台灣、澎湖住民「國籍選擇權」) [

1972年

9月29日

現在

「中日和約」中止(失效)

中華民國國民

[泛稱"中國人"]

不是「中華民國國民」

2009年4月7日美國法院判決認為,台灣人為「無國籍」者

註:此見解曾有1959年12月24日,日本東京高等裁判所對賴進榮(Lai Chin Jung)案

判決及1960年6月7日大阪地方裁判所的張富久(Chang Fu Kue)案判決。

 

歷史事實證明,目前台灣、澎湖住民不是「中華民國國民」,大家醒過來,走自己的路,做新國家的主人。 

 

旅美台僑 王慶祥 2009/5

 

敬啟者:

 

陳水扁八年任期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逼美國憤怒之餘,說出了台灣六十多年來的身世真相,美國的這個大動作,給了全台灣人不難嗅出「台灣接下來該何去何從的暗示」,第一、只要不和中國統一,第二、只要台灣不搞獨立,這就沒有違反美國在亞洲的利益。

 

其實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台灣的現狀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1).統一、馬上會有「統人沒本事」,「被統又不甘願」

(2).獨立又怕死,而且美國已多次表明不會支持,當然亦    就不會有其他國家會(敢)支持。

(3).維持現狀,永遠身份愛媚不明,而且又能維持多久,維持現狀猶如一個人插著管子一樣,說它會死嘛,不一定會那麼快斷氣,說它不會那麼快死嘛!隨時都會有死亡的危險。

(4).而公投加入美國一州從未嚐試,亦未見美國反對過,為何不試試看呢?沒有試又怎會知道結果?就像參加聯考一樣,沒報考又怎知考不上呢?

 

我們不知統獨兩派人士在怕什麼?難不成怕加入美國之後就沒目前有目前的如山寨寨主、地方角頭草霸王的利益嗎?

 

因此、台灣的現狀就只剩下:(1).維持現狀,(2).或等著中國來統一,您們願意被那專制、獨裁、威權、沒有人權、毫無言論自由、甚至根本沒有人性,連法輪功都不准的中國統一嗎?何不乾脆支持全民公投,讓台灣成為美國一州,輸了,我們亦認了,但至少給全台灣人多一個選項,有何不好。

 

美國這位老大哥給了我們這麼一個千載難逢可以大加著墨的揮灑空間和良機,為何國、民兩黨都不敢吭聲,是不是因為美國講出:中華民國不是一個國家,台灣沒有享有主權這二句話,各自被美國打了二個大巴掌而昏了頭?請國、民兩黨不要再玩弄台灣人的感情,不要再拿台灣消費了,拜託!

 

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 黃育旗(秘書長) Johnny Y.C. Huang 敬祈

 2009-06-11 出國前夕

 

 

大前研一:成為不被淘汰的上班族

 

每天通勤上班,時鐘一過了下午五點,心中就暗自高興又可以領加班費..,你只是一個把身心和時間,單純賣給你的老闆、沒有自主性的上班族?

如果,你明天上班,老闆要你從今以後,不必到公司報到,每天在家裡工作,並根據你工作產生的附加價值來決定薪資的話,你究竟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你看看區公所的職員,自己的視窗沒民眾來,就喝咖啡看報上廁所,每天做的事都屬於「消化型的業務」。

如果這些公務員想提高工作的附加價值,大可以動動,想想如何把資料檔案整理得更好找、更有秩序,如此就能把自己的工作提升到「創造型的業務」。

區公所的職員只是一個例子,今後在數位網路的時代,一通電話就能申請戶籍謄本或印鑑證明,消化型的業務將從我們的周遭消失。

現在,服務業人口佔日本總就業人口的六五%,這個比重將愈來愈高,不久的將來,預期可升高到八○%,屆時,服務業的人力將出現三極化的現象。

第一類型是「單純勞動集中型」,像在旅館鋪床單、清掃的服務生,或者是在速食店炸薯條的店員。有些白領階級看來外表光鮮,勝人一等,其實和漢堡店的店員沒什麼不同。

我曾經拿三百萬日圓到日本某銀行,哪裡的行員只會勸我存成定存,但當我拿到香港的銀行,他們卻很積極地詢問我這筆錢是否不急著用,想辦法幫我設計一套資金運用計劃。日本的銀行行員,和只會炸薯條的店員是一樣的。

第二是「知識勞動集中型」,從事的是知識附加價值的工作,但以時間計算給薪,又稱「知識藍領階級」。例如工程師,收入是第一類型的四、五倍以上。不過,知識藍領階級,如只會死記法律條文的律師、只會記帳的會計師、只會遵循教育部指示的教員,將來都可能被光碟CD─ROM取代。

在美國,已經出現一片只要九、八美元的光碟,叫做「Quicken」的家計簿,一般家庭不需要求助會計師,就能算清收支情況。還有一種叫「Family Lawyer」的軟體,囊括一般租約、離婚、遺書、保險的法律問題,省去大事小事求助律師的麻煩。

這些套裝軟體的問世,預期將造成九○%的律師、九五%的會計師淪落成套裝軟體的操作員。

要避免不被軟體取代或淘汰,只有努力創造光碟提供不了的附加價值,例如活用套裝軟體,為顧客分析投A種保險有什麼利益,投保B保險風險程度如何等。醫生也是,日本過去為了培育醫生,在每一縣都設立一所醫學院,現在實在有些供過於求,醫生如果只是開著門,消極地希望人們上門求診的話,遲早會關門大吉。但是現代人很願意在「預防疾病」上花大錢,如果醫生從「醫病」轉變為「健康顧問」的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則是「知識白領」,以知識附加價值的成果來決定薪資,和第二類型的薪資收入差距別更大。第二類型的電腦繪圖員年收入一千兩百萬日圓(約三百萬台幣),第三類型的知識白領的年薪,至少是四倍,甚至N倍以上。

知識白領必須和分佈全球的工作夥伴,時常保持聯繫溝通,所以英文能力是必須的,而且要像好萊塢導演史帝芬史比柏一樣,會寫劇本又會製作,具備高度的多項工作能力。

上班族要如何提升自己為知識白領?

第一,不做知識懶蟲。


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存活的本領。

 

你可以在上班時間動腦筋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或者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充電學習。

 

我認為從三十五歲到五十歲是「魔鬼的十五年」,因為三十五歲的人大多進入公司有十年的年資,工作熟練之後,就不求知識上長進,只會汲汲於人際關係,自我發展停頓,進入魔鬼的十五年。

第二,不要給自己設限,特別是公司的「職務規定」,有害於培養知識白領。


公司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都不相信員工,把員工當小孩子看待。例如出差費用定得死死的,啤酒、小菜都不能報帳,但如果報帳的員工判斷這些花費,對公司有貢獻,企業應該相信員工,授權決定。

 

三年前,我在日立待的單位,一個月電話費上限是一萬日圓,打完電話還要在規定的筆記本上,記入打的對方和時間。還記得有天下午,我在公司後院散步,總務部的人要我回座位。

「為什麼?」我問。「現在是上班時間,」總務部的人回答。

 

「我在設計上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在清靜的地方,思考一下,」我說明。

 

「不行,請你在位子上思考,」總務部的人一臉不悅。

 

我一直認為,以遵循公司規定為最高準則的人,如何能在未來創造新的規則?

只會鑽營、想辦法升遷的人,怎能站上無國界競爭的世界舞臺?

第三,不要怕犯錯,要有勇氣重新開始。


沒有失敗過的人和企業,想法僵硬,我認為三十歲前應該失敗三次以上。但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被我們的教育體系教導成害怕失敗、避免失敗。

 

而且很多人,不能否定自我,怕因此失去既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否定自我的勇氣,個人、企業和國家都失去創新的能力。

 

看看電腦語言,二十五年變了五回,家電產品的功能更是一代超越一代。這些進步都是從否定推翻出發,經營手法又何嘗不是。

 

我還有一個經驗,不要想很可惜,而要有隨時都重頭來的勇氣,想到可惜,人生就失敗了一半。

 

如果當時我答應留在日立,就不會到麥肯錫發展。五十歲時,我退出麥肯錫,稍後參選議員和東京都長,後來決定從此不參與政治活動,都沒有一絲「可惜」的心裡。

 

年輕人更可以重頭來,但決定的時候需要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氣,不能留後路,要有破釜沈舟的決心。

第四,不挑工作。

我在麥肯錫看過幾千人,成功和不成功的人有一個清楚的差別,成功的人不論什麼工作都不挑。

 

不討厭、不選擇工作,不論什麼工作都積極地,站在顧客立場思考,從中一定可以學習成長。

 

 

養生變成往生!!

 

竹炭食品請不要吃竹炭食品(竹碳麵包、竹碳蛋糕)會得「塵肺」!

 

竹子非常難消化,古時候要毒害人,就將竹子磨成粉,摻入食物內給仇家吃,不出幾年,此位仇家就吐血而亡(腸胃潰瘍),所以竹雕藝品通常都可以傳世好幾百年而不壞。

 

近年來,有不少台灣商人,將日本當紅的竹炭烘焙技術引進台灣,有民眾煮飯、燒水時放入竹炭,也有人把竹炭添加在蛋糕、餅乾、霜淇淋等各式食物標榜「體內環保」,能排毒。

 

專家表示:吃竹炭是很離譜的行為,把竹炭吃進肚裡,很難排出體外,長期食用容易造成「塵肺」!消費者不要輕易嚐試。

 

竹炭是採用竹子為原料,經過1000℃ 高溫的特殊爐窖工藝,精心煉製而成,含有豐富的鹼性礦物質,如鈣、鐵、鉀等,竹炭的多孔特性,可吸附來自水中的氯等有害物質及其它異味,吸附能力極強。

 

台灣近年來非常流行吃竹炭,進行「體內環保」,在香港也已形成一種新潮流,但在中國,主要的竹炭產品都是外用的,都是用來裝飾家居、淨化空氣,沒有人知道它可以食用?

 

中國一位經銷商表示:供應商提供這種可以食用的竹炭產品,主要是椰殼炭製成的,但因為對內地市場沒有把握,不知道大家會對這種能吃的竹炭產品是什麼反應?所以他一直沒敢進貨。不僅竹炭經銷商對此沒有把握,在消化專家看來,吃竹炭也是一個很離譜的行為。專家認為:食用竹炭排毒有點誇大其詞,所謂的可食用竹炭食品中,含有非常細微的竹炭顆粒,即使是真的能吸收毒素,也極易導致體內水電平衡紊亂。更重要的是,食用竹炭產品後,細微顆粒很可能吸入肺中並吸附在肺葉上,而且它吸附性極強,吃下去後很難排出體外,易形成「塵肺」!

 

專家說:即使是醫療級活性炭,現在也很少使用,雖然其物理吸附能力較強,但是相對於其他排毒、解毒方法而言,效果還是較差,最主要的是,因為竹炭顆粒很難排出體外。在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科學研究理論的前提下,對於如此前衛的保健新潮,專家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嘗試。

 

另外;竹炭在燒製過程,如果溫度沒控制好,會產生焦油,這種焦油是致癌物!!

 

 

哪種運動減肥無效?

 

【文╱林慧淳;攝影╱陳德信】

 

為了減肥,嘗試各種運動方法都沒用,究竟出了甚麼錯?

 

收拾衣櫥,赫然警覺夏天將至,該是無袖、短褲、比基尼重出江湖的時刻,但低頭看看,對自己的豐腰壯臂真不滿意,怎麼辦?

 

運動吧!但常有人抱怨「每天運動還是減不了肥」。健身教練指出,這類減肥者選錯「無效運動」,因而無法在最短時間達到瘦身成效,必須遵循正確又有效率的運動法則,才能事半功倍。把握夏天來臨前的最後一個月,一起朝目標邁進。

 

無效運動1:選錯運動→瑜伽、游泳、騎車、呼拉圈

 

減肥的重點在「減脂」,應避免多花時間在無法燃脂的運動上,偏向嬉遊的休閒活動也不是瘦身首選,容易導致肌肉拉傷的運動更會摧毀減肥計劃,不可不慎,短期運動瘦身應避免選項如下:

 

瑜珈、彼拉提斯、抗力球

 

國際運動有氧體適能教練李筱娟指出,瑜伽等運動屬於伸展性質,雖然同一個動作維持幾分鐘會流汗、消耗體力,但不屬於燃脂的有氧運動,難達瘦身功效。

 

呼拉圈

 

呼拉圈是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主任劉燦宏口中「連續做2小時只會累卻不喘」的活動,運動量非常低,對於減肥幾近無效。

 

游泳

將游泳列入無效的運動減肥法令人訝異,劉燦宏醫師強調,游泳雖然消耗熱量,但一般人經常來回游一趟就暫停歇息,運動強度不足、心跳無法加快,待在水裡游遊停停的時間一長,胃排空加速,身體容易飢餓,結果自我慰勞的飲食所補充的熱量,反而高於游泳消耗的卡路里,更難達到減肥成效。

 

騎自行車

 

假日騎車遊覽自然風光,心曠神怡,但恐怕不適合當作減肥的唯一運動。李筱娟教練指出,戶外騎車是享受,室內騎車才能鍛鍊。騎車郊遊攜帶零食一下肚,熱量統統補回來;加上近年來單車熱潮興盛,有些人加入騎車行列前,並未注意單車大小、姿勢正確,常因座位的高低不當,反而造成膝關節受傷。

 

重力訓練

 

對於尚未養成運動習慣的人,直接挑戰重量訓練是一大禁忌,劉燦宏醫師說明,重量訓練的運動強度太高,身體緊急以葡萄糖和儲存在肌肉裡的肝醣做為熱量燃料,不但不能燃燒脂肪,一瞬間消耗的熱量也少,無法減肥,只能練出肥厚的肌肉,不是瘦身者想要的結果。

 

全球首大醫療入口網站WebMD更點名重量訓練中的拉背機、肩部推舉機、直立划船等器材,具有「潛在性不安全」,如果沒有專業教練在旁指導,可能因為姿勢偏差或因高估自己的體能,而使身體承受過度的拉扯和重力,導致難以彌補的傷害。

 

建議運動:水中有氧、飛輪有氧

 

有氧運動是達到體脂肪燃燒最迅速有效的運動,無論是舞蹈、慢跑、健身房裡的劃步機等,只要能達到中低強度、長時間活動兩項目標,都可燃脂瘦身。其中,飛輪有氧和水中有氧是專業人士公認有效的減肥首選。

 

飛輪有氧

 

在教練口令指示下、配合歌曲節奏,人人在室內單車上揮汗如雨。李筱娟教練指出,飛輪有氧是全球公認熱量消耗最高的運動,對於心肺功能提升、下半身肌力增強、核心肌群穩定性升高也有助益,且動作簡單,透過單車上的阻力旋鈕,營造各種情境變化,無論是入門或進階者都能找到適當的運動頻率。

 

台安醫院家醫科醫師林姝萍研究發現,飛輪有氧可改善新陳代謝症候群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身體質量,效果顯著,但她也提醒,因飛輪運動較激烈,最好先由醫生或運動教練評估是否合適,有心血管疾病、肥胖者、或關節曾開刀的患者不建議採用。

 

水中有氧

 

看起來溫和緩慢的動作,燃脂效果卻不亞於陸上有氧,劉燦宏醫師說明,水中有氧仰賴水的浮力和阻力達到運動效果,配合浮板等道具使用效果更佳,例如一邊將浮板壓進水裡一邊行走,除了必須使勁之外,還能使用到陸地上較難運動的小肌群,有平衡肢體的附加價值;對於銀髮族、關節不適或體態肥胖不適宜在陸地上蹦蹦跳跳的人來說,水中浮力可卸除大部份衝擊力道,是個輕鬆無負擔的瘦身方法。

 

無效運動2: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無法持之以恆」是運動瘦身的頭號大敵,許多人立志減肥前幾天投入許多時間和體力,運動到汗水淋漓、精疲力盡,但很快就怠惰懶散,無法持續,對此劉燦宏醫師建議,利用「零存整付」的概念,每天運動一小時,便可輕鬆瘦身。

 

每天一小時!乍聽之下很困難,劉醫師笑著解釋,過去燃脂概念是要做有氧運動至少30分鐘,但最新研究發現,同樣是運動40分鐘,分段做完比一次完成的效果更佳,原因是「運動後熱效應」的影響。

 

運動後熱效應是指做完運動後身體的代謝率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期間所消耗的熱量不亞於運動時的熱量,分段運動時,後續的熱效應次數也多,燃脂效果較一次做完運動好,劉燦宏進一步說明。

 

此外,過去認為心跳每分鐘到達130次才合乎運動標準,現在也修正為每分鐘心跳110次、中低強度的動作,也能達到相差無幾的燃脂效果。因此劉燦宏說,有足夠毅力維持熱量消耗高的運動當然很好,但若難持之以恆,日常爬樓梯、做家事、早一站下公車走路回家等讓身體動起來的活動都無妨,每天累積一個小時的活動時間,減肥於無形。

 

無效運動3:長期做相同運動,輕而易舉就能完成

 

運動初期效果顯著,但當身體習慣單一運動的頻率和強度時,體重無法繼續減輕,這時如果放任自己維持一派輕鬆的運動習慣,這個運動等同無效。

 

這時需從增加運動強度或混合肌力訓練著手。拉長時間、加快速度、增加頻率等做法可達到強度增加,而肌力訓練的目的則是提高基礎代謝率。

 

劉燦宏醫師強調,日常活動或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僅佔總熱量20∼30%,因此再怎麼從事有氧運動,燃脂仍有限;相反地,即使我們坐著不動,身體為了維持心跳呼吸所耗用的能量佔了熱量消耗大宗,稱為「基礎代謝率」,和體內的肌肉量有關,肌肉量愈多、基礎代謝率愈高,身體就能消耗更多熱量。

 

因此,當有氧運動減肥到達瓶頸時,應加入無氧肌力訓練,以拉高基礎代謝率,加速熱量消耗,包括適量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或重力訓練,可突破難再減肥的困境。

 

一月計劃建議

 

一個月運動瘦身怎麼做?劉燦宏醫師建議:

1.第1∼15天:純做有氧運動,每天累積1小時。

2.第16天開始:先做有氧運動40分鐘,搭配15∼20分鐘的無氧肌力訓練,可一直維持這個運動比例,繼續朝目標邁進。

3.必須搭配飲食控制,否則再怎麼努力運動都難瘦下來。

 

居家減肥運動組合

 

國際運動有氧體適能教練李筱娟結合伸展、有氧、及肌力運動,設計一套居家可做的有效運動組合,一塊兒運動吧!

 

伸展:弓箭步

 

1.兩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眼睛平視前方,右腳站立膝蓋曲蹲,左腳向前大踩一步,膝蓋不超過腳尖,兩腳各呈90度。

 

2.前腳收回兩腳平行的位置,右腳保持微彎,左腳向後踩,腳跟抬起膝蓋彎曲向下蹲,收回開始位置,反覆做15∼20次之後換腳。

 

練大腿肌力、身體平衡和穩定,動作愈慢愈費力。持續的時間加長到15∼20分鐘以上可提伸心肺功能。

 

肌力訓練

 

1.      蹲:

 

利用彈力繩的阻力增加強度(也可用寶特瓶裝水代替),雙手握住彈力繩打開在身體兩側與肩同高的位置,兩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腳曲蹲,膝蓋不超過腳尖,雙手向上舉高後,慢慢回來一開始的位置,重複8∼12次,可鍛鍊大腿和臀部,注意動作時手直接往上不要外開。

 

2.肱三頭肌伸直:

 

身體站直收腹,一腳踩住彈力繩,左手握住右手肘,右手彎曲向後,右手向上伸直,再回到開始位置。

 

3.肱二頭肌彎舉:

 

單腳或雙腳踩住彈力繩,繩子愈長阻力愈小,手肘置與身體兩側,手向上彎舉,放下來靠近大腿的位置。

 

4.肩膀三角肌:

 

單腳踩住彈力繩,手握繩由下向上舉高,停留1∼3秒訓練肩膀。

 

以上動作建議次數8∼12次,可依個人體能增加,約10∼15分鐘。

 

爆發力訓練:彈跳

 

1.雙腳蹲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撐住地板,雙腳同時向後跳,再迅速收回來,然後站起來。

2.依個人體能,反覆做3∼5分鐘,運用瞬間彈跳的力道,訓練心肺及爆發力。

 

拳擊有氧

 

1.預備動作:兩腳與肩同寬,右腳前左腳後,雙手置於臉頰兩側。

2.基本動作:右直拳是1,左直拳為2,右勾拳為3,左勾拳為4,右上勾拳為5,左上勾拳為6。

3.可任意組合基本動作,以6個動作反覆出擊。

4.配合腳步動作位移,後腳跟微微抬起,腳掌著地,配合自然節奏,前後左右或圓形移動維持拳擊強度。

5.身體微彎,腹部保持緊縮,左腳抬膝,模擬近身格鬥衝撞姿勢。

6.左腳落地後,右腳往後踢,出力點在腳跟,可鍛練臀部肌肉。

7.接著整套拳擊動作換邊做,練習時間持續15∼20分鐘。

 

 

寫給親愛的Mr6 ,以及我自己

 

傾聽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現階段需要甚麼。

 

週末中午,兩個旅居上海的台灣人在一家韓國餐館裡不知怎麼的聊到你。朋友說,你寫了一篇文章正式回應網路上對你的攻擊。我只淡淡的說,Mr6 真正要面對的問題不是這個,麻煩還在後頭。回家後之後看了你寫的那篇文章,整個週末都在想,我能怎麼幫你?

 

我想,就讓我試著從你目前所扮演的幾個角色,來談談自己的經驗,不敢說是過來人,因為不會有人的經歷完全相同,例如,我就還沒有當爸爸的經歷。但在你周遭所有的人當中,相信我的成長歷程某部分剛好與你比較近似,所以就請姑且聽聽吧。

 

你這篇文章出來後,回帖支持者已近 400人。感覺你似乎鬆了口氣,溫暖的支持對於舒緩你目前過大的壓力有一定作用,保持了你前進的動力。但,這些支持也可能是毒藥。因為,事實上支持者和反對者在本質上相同,他們從來就不瞭解你,也不知道你面臨的真正考驗為何。

 

眾人的歡呼與與輕率的批評,相信大家都喜愛接受前者。然而,前者其實與後者一樣,都是可畏的,因為你可能會在眾人的夾道歡呼聲中走向地獄而不自知。遠離地獄的初級方法,是不要去聽那些曼妙的讚美聲。進階方法,是在這些聲音之下,還要能清楚的看見「我是誰」。

 

不要忘記你寫作的初衷:你不是為他們而寫-不管是讚美者還是批評者。你會寫,是因為不寫不快。你會寫,是因為當你寫作時,會進入心理學所提到的「高峰體驗」狀態。相信我,我明白那種狀態。寫作,是上天給我們這種人的天命,即使連一個讀者都沒有,還是要寫。

 

妙的是,只有你不管讀者反應的時候,你才能得到最多讀者。

 

你提到「寫部落格必須要臉皮厚」,相信是盛怒下的言語。實情是,部落客不需要厚臉皮,只要「不忘記當初寫作的初衷」,「知道所有的人氣與頭銜都是假的」,瞭解「讀者與我的生命毫不相干,不需為他們而調整自己的未來」,以及對上述三點沒有絲毫憤怒就可以了。

 

這年頭被冠上「知名部落客」然後出書上電視的人很多。相信他們會持續十年以上成為風雲人物。然而,其實在他們開始第三年寫作的時候,就已經不認識自己了。因為受到名利影響,再也無法隨心所欲寫作,為了討好讀者,為了拉高人氣,寫出來的東西很多是違心的。

 

他們寫讀者喜歡的東西,而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然而,書寫違心文章需要被譴責嗎?不用。因為讀者是你生命裡毫不相干的人,所以你不必對之負責。只是,書寫違心文章會讓自己不快樂,所以不寫-而不是因為對不起讀者所以不寫,這點要搞清楚。

 

從外界的眼光看,這些部落客名利雙收,事業前途可期。然而,他們是否快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也是為何說讀者的反應不重要,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明白你面臨的真正挑戰。上天賜給你寫作的天賦以及一支自由的筆,別忘記,自由,從不在意讀者的反應開始。

 

包括那些支持者的反應,他們是更可能把你送進地獄的人。

 

據說你會刪除某些在部落格上的留言。我感覺十分有趣,因為我也經過同樣歷程。數位之牆在2000年到2002年間每篇文章後面都有留言板,後來全部關閉-因為不能容忍別人來我的地盤撒野,而且回覆留言花去比我寫作還多的時間。05年留言板又重開,因為心境已然不同。

 

同樣的,從1999年開始,不爽數位之牆的人就很多。一次我在台大商學院演講完後,主辦方告訴我,有些人想搞個反數位之牆的網站出來。我只笑笑的說,如果有這種力氣,不如真正搞個賺錢的網站出來。把自己的存在感建立在反對別人上面,這是多麼浪費生命的事情。

 

這些批評者遲早會明白,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要面對,花力氣在你身上真不值得。寫作對你我來說是終生事業,而拿終生的時間來罵你的人,絕對是可憐的-因此不會有人這麼幹。寫作事業好比長跑,當你以10年20年的眼光來看待時,心境自然會不同。

 

然而,當有一天批評的言論消失時,我希望你感到孤單,而不是感覺到如釋重負。良藥苦口,你會感覺到憤怒,通常是因為對方打中了甚麼點。當有人傻到花力氣在罵你的時候,聽一下他們在叫甚麼,有道理的收起來,沒道理的當沒聽見。

然而,倒底要如何與自己的批評者相處?

 

當我30歲還是個小小的經理時,就常常看見那些掛著副總頭銜的大人們,為了面子問題而搞出很多辦公室政治。一件明明很簡單的事最後搞得無比複雜,只因為某個副總死不認錯,最終搞得底下辦事的經理專員各個人仰馬翻。這類場景,相信大家都太熟悉了。

 

我的疑問是,認錯,有這麼難嗎?

 

這些大人也都是從小小經理開始往上爬到頂峰。為什麼當頭銜及年紀加諸在他們身上時就變了一個樣子呢?他們這樣子快樂嗎?我時時警惕自己,千萬不要跟他們一樣。因此,我學會了面對批評時,靦腆的笑一笑,搔搔頭說,唉呀,被發現了,嘿嘿,你們也挺厲害的嘛。

 

我寫作12年,對網路產業做過不少荒謬預測,例如曾預言入口網站會消失而被垂直網站取代,曾在早期不瞭解 Web 2.0的情況下大發議論。這些文章一直都放在數位之牆上,甚至羅列在《歷史上的今天》欄目主動秀出給人看,任何人都可以用後來的發展來批評我當時講錯了。

 

唉呀,被發現了,嘿嘿,你們也挺厲害的嘛。

 

讀者來信稱我為大師,真是可怕。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不信請到網站上看我寫了多少荒謬的東西。我不想讓這種頭銜束縛自己,以至於必須擺一個架子,沒法講真心話及自由的寫。我並不對任何讀者負責,只想對自己誠實,寫自己真實體驗,在心靈上做個自由的人。

 

曾有讀者在文章後留言,說我寫作的語氣實在讓人討厭。另一讀者回覆,說我的語氣確實糟糕,但是我講的是實話。太欣賞後面這位留言者了,他能從文章裡拿走對他有用的東西而不受其他因素幹擾,高明。而我也不會因為前面那位留言者而改變風格,因為他不是我的讀者。

 

如果「知名創投作家」這種頭銜限制你的自由,妨礙你說真話,導致一堆人用放大鏡挑你毛病,那麼,丟掉它,不理它。面對冷嘲熱諷時,問他罵累了沒,幫他端上一杯茶。感激每一個留言者,因為他們舉起手打字,而他們原本可以把時間拿去做更重要的事。

 

鍛鍊「忍功」是不必要的。「忍」並不存在,因為敵人其實不存在。

 

然而,學習面對支持者及批評者,並不是你的真正挑戰。真正的挑戰在於:人們認為你講那麼多,好像也沒做出甚麼成績。我感覺,這才是你近日讓你清晨六點肚子痛的最根本原因。批評者的攻擊從網路進入到你的職場上,挑動的是你最脆弱的這根神經。

 

所以,我很早就學會了把寫作跟職場生涯分開的方法。在我12年的寫作以及工作生涯中,很少人搞得清楚我目前在甚麼公司工作。有好多次當我拿出公司的名片時,對方很驚訝的說,我以為你退休了。想想看,要罵我的人可大聲了,寫了12年,一個蛋也沒孵出來。

 

麻煩的是,你以32歲的尷尬年紀從一間公司的總經理位置離開,很難再找一份專員或經理的工作。這種尷尬,老一輩網路人在2000年網路泡沫化時全部遇到過。當時成千上百位以25歲到35歲為主的網路公司 CEO與副總,回到傳統產業去當專員與經理,經歷了嚴重的調適問題。

 

30歲時,台灣大哥大的上司曾經狠狠批評我,說我的眼光已達到博士級的境界,但為什麼執行力如此糟糕?眼高手低,看得到做不好,痛苦啊。我們都擁有超齡的洞察力,但執行力卻不是可以飛速成長與之匹配的,又偏偏不甘於平凡。這種痛苦,別人是不會明白的。

 

25歲剛退伍三個月去面試一份工作,對方很欣賞我的言談,居然說某部門缺一個主管,問我願不願意擔任該部門經理。我當時答應下來,但回到家裡卻很困惑的問我母親:媽,部門經理的工作是甚麼?這種眼界與執行的落差,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上註定要經歷的磨難。

 

我比較笨,學得慢,這問題一直到我接近中年後才逐漸不再成為困擾。

 

頭銜,名氣,可能讓你沒法自由選擇職業生涯,這是另一個痛苦。最終你選擇了自行創業,壓力也一樣大。因為上一間公司的包袱,使得這一次只有背水一戰。此外,你可能也在人生道路的諸多選擇上猶豫著。例如:以前偶而客串當作家及講師,現在要專職嗎?

 

人生的路接下去怎麼走?

 

此外,隨著Web 2.0 泡沫化,很多你原先的讀者,高度關心Web 2.0 發展以及在網路公司工作的人,會逐漸消失。他們回歸傳統產業,不再關心網路發展。網路公司倒閉,「網路創業」市場萎縮,你會面臨寫作╱演講╱課程題材需要調整以及開發新讀者╱聽眾群的問題。

 

上述一大堆問題,我完全經歷與理解。然而,你的支持者幫你考慮過嗎?沒有。他們跟批評者一樣不知道你在人生道路上的挑戰,因為你的人生與他們毫不相干。你可能在群眾的歡呼下最終走向地獄,而他們完全可以找下一個「知名部落客」來支持他。

 

我沒法告訴你接下去的路怎麼走,因為我也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掙紮,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只能說,誠實的面對自己,不要管外界的聲音,會是尋找答案的最好心態。因為那些聲音(包含這封信),都與你的人生毫不相干。傾聽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現階段需要甚麼。

 

不要逃避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將之掩蓋過去。因為一時被掩蓋下去的問題,累積十年會以更大的傷害呈現。Web 2.0 的泡沫化在加速著,希望我們都能夠挺住不要跟著一起被泡沫化了。我在 1.0的時代的老頭子經驗,希望能幫上一點忙。最後,共勉。

 

數位之牆 黃紹麟 2009/02/09

 

(文:黃紹麟

 

 

抗衰老秘訣 5把鑰匙打開長壽門


諾貝爾獎得主 總結出 抗衰老秘訣  5把鑰匙打開長壽門 

                 
如果你想活到100歲,也許可以從諾貝爾獎得主身上找答案。


英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諾貝爾獎得主普遍長壽,平均壽命高達77.2歲,比僅獲得提名的科學家平均壽命高1.4歲。


日前,據美國《讀者文摘》報導,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蘿爾·格雷德和傑克·紹斯塔克總結出幾把延緩人類衰老的"鑰匙",幫你開啟長壽大門。


長壽金鑰匙——樂觀,生活有目標人要想健康活到100歲,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其中,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總和,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於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洪昭光表示,一項在世界三大長壽地區進行的調查,以及上海、北京市長壽老人的調查都得出同樣的啟示:要健身,先健心。


有了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氣候、食物、生活習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煙酒,有的老人喜吃肥肉,但有一點卻中外都相同,那就是長壽者都心胸寬闊,樂觀開朗,心地善良、隨和。


沒有一位老人心胸狹窄,鼠肚雞腸,這樣的人活不到100歲。


幾位諾貝爾獎得主也強調,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一是要樂觀。


美國婦女健康研究(WHI)調查了10萬名婦女,樂觀者在該研究的前8年死亡的危險比悲觀者小14%。


研究者希拉蕊·廷德爾博士指出:樂觀是重要的保護傘,這種人有強大的社會網路並能很好地處理壓力。


二是有目標。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涉及1200多位老人的新研究發現,無論是遠大目標,還是旅遊或讀書等近期目標,只要生活擁有目標,生存優勢就更大。


研究中,生活有明確目標及計畫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老人降低一半。


第二把鑰匙——堅持步行"三五七"


世界頂尖心臟病專家、紐約哥倫比亞醫學院OZ博士表示,保持年輕的最好方法是散步。


如果5分鐘走不了1/4英里(約400米),那麼在3年內死亡的幾率會驟增。


可能的話,儘量與配偶一道散步,有助增加說話機會;一起打網球還能建立親密關係。


但這並非鍛煉的全部好處。更重要的是:生命在於運動,夫妻多活動,雙方更能延年益壽。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不僅可以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還能降低高血脂,使動脈硬化變軟,讓人腦子更清楚,防止老年癡呆。


那麼,怎麼步行最好呢?


洪昭光表示,掌握好3個字即可:三、五、七。"三"指最好每天步行約3公里,時間在30分鐘以上;"五"指每週運動5次左右,只有有規律的健身運動才能有效;"七"指有氧運動強度以"運動後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


這相當於一般人中等強度的運動。


比如說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分鐘,50+120=170。


如果身體素質好,有運動基礎,則可以多一些,達到190左右;身體差可以少一些,年齡加心率達到150左右即可。


總之,步行運動要量力而行,否則會產生無氧代謝,導致不良影響或意外。


第三把鑰匙——多補維生素D,少吃豬肉


一項為期10年、涉及54.5萬美國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吃4盎司(約113克)左右牛肉或豬肉的人,早亡危險比更少吃肉的人高30%。


雖然早期研究表明,大量吃紅肉會導致心臟病和結腸癌,但是這項研究首次以大規模的調查揭示了多肉飲食對壽命的影響。


這是因為,紅肉�含有較多的雌激素,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而且紅肉消化後產生的食物殘渣較少,使腸蠕動減弱,進而使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時間更長,增加直腸癌的風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目前,在幾大類食物中,紅肉的攝入是最容易過量的,而一旦過量,它對人體的危害又是巨大的。


健康的年輕人、活動量比較大的可適當增加紅肉的攝入,但老年人、消化能力差的人則要相應減少,心臟病、高血壓等高危人群,更要減少紅肉攝入,可用魚肉、雞肉等白肉代替。


另有資料顯示,全球約有10億人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水準過低會導致骨質疏鬆症、糖尿病、高血壓和癌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陽光維生素"攝取不足的成年人早亡危險增加26%。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副教授邁克爾·梅拉米德博士表示,除了喝強化牛奶和適當補充維生素D之外,還應該每週曬曬太陽,每次10—15分鐘,最佳時間為上午11點至下午3點,可以達到補充維生素D的理想效果。


第四把鑰匙——夫妻多牽手


在街上,經常能見到一個現象,'海歸'夫婦或是外國夫婦散步時會手牽手,而在國內呢,大多數夫妻散步時都相距半米到一米,男的在前邊走,女的在後邊跟著。


洪昭光提倡,夫妻應該多牽手走路。


因為人有一種"皮膚饑渴",皮膚的接觸能產生明顯的心理和生理效應,通過生物電傳導,讓夫妻雙方體內都釋放內啡肽。


內啡肽一多,免疫力就提高。


美國密歇根州密歇根大學一項超過七年的研究發現,儘管都有壓力,但男人和女人如果能用大部分時間去關愛配偶,他們自身死亡的危險性就能減少36%。


科學家推測,關愛可以讓人釋放"結合"催產激素,去對抗能升高血壓和干擾免疫系統規律的一種壓力激素——皮質醇。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也發現,儘管有壓力,但是在7年時間內,將大部分時間用於照顧配偶的人,死亡風險降低36%。


第五把鑰匙——人緣好


大量調查資料發現,百歲老人都具有好人緣的共同特點。


社交生活越少,大腦�會有越多焦慮引起的化學物質,就越可能生病。


一項針對276個18到55歲的成人研究表明,有6個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擊感冒的能力強4倍。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應對緊張的緩衝器,有益於心臟健康。


幾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均指出,長期精神緊張會削弱免疫系統並加速細胞老化,最終讓人的壽命縮短4—8年。


而人緣好的人,心情一般會很好,體內大量分泌有益的激素、酶類和乙醯膽鹼等,這些物質能把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有利於健康長壽。

 

 

賣菜嬤:錢給需要的人就對了 

 

【諶悠文、黃力勉╱綜合報導】

 

曾捐出四百五十萬元積蓄給小學母校興建圖書館的台東市中央市場女菜販陳樹菊,獲《富比世亞洲版》(Forbes Asia)評選為亞太地區慈善「英雄」之一。許多民眾聽到阿菊阿嬤獲得富比世的肯定,紛紛表示「名副其實」;阿嬤則一貫低調回應,「這又沒什麼,錢給需要用的人就對了!」

 

《富比世》從兩岸三地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分別選出四名堪為典範的善心人士。這是該雜誌連續第三年進行這項評選。

 

亞太地區典範 與梅鐸母親齊名

 

今年名列四十八位慈善「英雄」名單的,有媒體大亨梅鐸高齡一百零一歲的母親伊莉莎白.梅鐸,以及來自香港的動作明星成龍和中國籃球名將姚明。不過最令人矚目的,要算是現年五十九歲的陳樹菊。

 

台東中央市場下午一片漆黑,大多數攤位都已經休息,不過陳樹菊仍獨自守著自己的菜攤,中午沒事就打個盹,遇到熟識的買菜民眾就閒聊幾句。

 

陳樹菊在中央市場賣菜已經四十八年,每天一早就到批發市場批菜,運到自己的攤位販售,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她將賣菜的所得一元五角,一點一滴存下來,五年前一口氣捐出四百五十萬,給母校仁愛國小興建圖書館,善行讓人動容。

陳樹菊努力攢錢 期能再捐千萬

 

陳樹菊對於自己捐錢一事並不想多談,得知被《富比世》評選為亞太地區慈善「英雄」,阿嬤反問造訪記者:「這是什麼獎?這又沒什麼,反正錢夠用就好了。」

 

陳樹菊低調地說,反正自己在賣菜,每天都不愁沒菜吃,獨身的她一人飽全家飽,多的錢就捐給需要的人,很多人捐的錢都比她多。

 

至今還是清苦度日的陳樹菊,對於未來的打算,她說,還是會持續存錢,捐給需要的人。外電報導,今年陳樹菊更打算捐出一千萬元,協助貧窮學生支付學費和健保費。她低調的說,錢都還沒存夠,先講萬一做不到不是很「漏氣」,等真的成功了再說。

 

 

男嬰多 女嬰少 隱伏社會災難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灣新生兒男女性別比近五年持續維持在一○八、一○九(即男嬰一○八、一○九名,女嬰一百名),遠高於聯合國建議的「正常生物值」一○五至一○六,婦團質疑人為介入的性別篩選是主因。

 

婦團質疑:性別篩選是主因

 

台灣婦全會秘書長何碧珍指出,二○○四年,台灣新生兒性別比「一一○.七」,即女嬰一百名、男嬰一一○.七名,與南韓並列第一,高於實施「一胎化」的中國,更遠高於聯合國建議的「正常生物值」一○五至一○六,○八年也還是全球第三。她說,○四年第一胎性比例一○八.七、第二胎一○九.四、第三胎一二二.六、第四胎一三四.一、第五胎一二二.八。

 

何碧珍直指,第四胎男性比例,比第一胎多出一.五倍!更印證「人為介入」性別篩選的痕跡。

 

內政部統計,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八六年,新生兒性比例大都在聯合國建議值內,一九八七年首度達到「一○八」,一九九○至九二年,及二○○三、○四年都在「一一○」間,○四年逼近一一一,是近五十四年來性比例最高峰。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研究,胎次增加,性比例增高,亞洲國家如南韓、台灣都有雷同現象。少子化、養不起或「生子情結」等原因,都促使婦女懷到第二、三、四胎後,知道是女不是男,更直截了當地「不要了!」

 

黃長玲說,近年南韓政府禁止婦產科醫師告訴孕婦嬰兒性別,性比例逐年遞減,已遠離世界前三之列。

 

遠高於聯合國建議正常值

 

何碧珍估算,台灣一年約二十萬名新生兒,如果性比例為一一○,等於女嬰比男嬰少兩萬,十年下來,女孩比男孩少二十萬,一百年後女生就少兩百萬。她疾呼,性比例失衡將導致生育率急速下滑、老人乏人照料、男人討不到老婆,衍生的社會災難,將比天災人禍更嚴重。

 

「沒有了女人,男人怎麼辦?」前副總統呂秀蓮認為台灣男人最該擔心這問題。

呂秀蓮直指,當女人數量變少,職場表現又越來越好,未來女人將有充分條件自主生活,男人恐孤獨終老。政府過去只重視「少子化」,未稱「少子女化」,忽略女嬰驟減惡化,盼政府及早因應,也呼籲社會揚棄性別決定生育意向的框架。

 

 

養生飲品 芝麻、堅果類勿放太多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自製養生飲品,芝麻、堅果類食物別放太多。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提醒,像芝麻、核桃等堅果類食物富含油脂,食用脂肪、核桃製成的養生飲品時,最好減少油脂攝取,才不會因為吃進太多油,喝越多,體重直線上升。

 

劉怡里營養師建議,自製蔬果汁會比純粹果汁來得好,蔬菜、水果比例一比一打成汁,不要過濾,直接吸收蔬菜、水果纖維,這樣不但能控制糖分、控制熱量,且營養較為均衡,口感也不會那麼酸。打完果汁、蔬果汁之後,一定要馬上喝掉,以免維生素B、維生素C等氧化、流失。

 

飲用果汁時最好使用玻璃杯、馬克杯等。劉怡里營養師叮嚀,腎臟病患者最好不要吃楊桃。若食用芒果汁、胡蘿蔔汁等,盡量不要喝太多,以免手心、皮膚變黃,影響外觀。加工果汁也要少喝。營養師強調,飲用果汁時一定要特別注意熱量、糖分攝取,以免造成體重失控。

 

 

溫家寶倡「五權」 丁子霖斥空談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五權」概念。但「天安門母親」負責人丁子霖形容「說得比唱還好聽」,認為民主需自己爭取,不能靠恩賜。

 

丁子霖向香港明報表示,溫家寶曾提出讓人民有尊嚴的活著,但劉曉波被重判11年,譚作人被判5年,這是有尊嚴的表現嗎?

 

劉曉波不過起草了「零八憲章」,譚作人不過是據實發表了廣場日記,他們有表達權嗎?六四死難者家屬從1995年起要求中央公佈「六四」真相,但有關當局從不理睬,家屬們每次要求都石沉大海,還受到人為打壓,她們有「知情權」嗎?「

丁子霖說,他們已不對中共抱任何幻想,現今中國問題出在最高層,根源在制度,因為中共不想真正進行政治改革。

 

 

久坐在電腦前 小心罹患「腰背部肌筋膜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37歲的上班族林小姐,平時工作需要久坐在電腦前,三年前開始下背痛。剛開始發生時無明顯痛點,主要集中在下背部但並不常發作,因此不以為意。但是近三個月偶爾有夜間翻身困難情形,凌晨3-4時疼痛加重,在變換體位,或按摩、捶擊患部後,疼痛可減輕。有時晨起後疼痛加重,稍加活動,疼痛也能緩解。最近氣溫下降又下雨時疼痛加重,腰部痠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嚴重影響睡眠。

 

因此病人到中醫科門診求診。經針灸治療二周,並配合衛教運動後,症狀明顯改善,晚上又能好好睡一覺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王惟德說,其實這就是一般上班族常見的腰背部肌筋膜炎,背部支持組織是由縱行的結締組織纖維,覆蓋在腰背肌上,有保護肌肉及加強對腰部的支持作用。在寒冷、潮濕、慢性勞損、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等因素作用下,導致腰背部筋膜及肌肉產生充血、腫脹、滲出及纖維化改變,並相應出現彌漫性疼痛、局部可觸及結節狀或條索狀改變等臨床表現。這些組織的非特異性炎症變化,叫做腰背部肌筋膜炎。

 

王惟德指出,絕大多數患者有長期和持續性特殊姿勢下工作的慢性損傷史。疼痛一開始不很劇烈,開始為痠脹不舒服,時輕時重,間歇發作,以後有刺疼、僵硬、麻木感,並有進行性的加重。勞累時顯重,休息後減輕,範圍也不斷加大,與氣候變化有關,立、坐、臥姿勢活動受限,行動困難。

 

他表示,患者常常難以確切述說疼痛部位,但是疼痛的放射性比較少見。肌筋膜炎有特定壓疼點特性,這對臨床診斷和治療都有重要意義。按其壓疼部位,一般可以認為是其相應部位組織傷病。

 

導致腰背部肌筋膜炎的原因,主要有:

 

1.                              寒冷:這是最多見的原因。寒冷地區、寒冷季節、冷風侵襲引起腰背血液循環發生改變,血管收縮、缺血、瘀血及水腫,造成局部組織發炎,但會隨氣候改變而加重或減輕。

 

2.                              潮濕:是另一種多見的原因。在潮濕環境中,因皮膚代謝功能失調,特別是排汗功能降低,引起皮下及筋膜處血液流速減緩,從而導致微血管充血、瘀血、滲出,形成筋膜炎。

 

3.                              慢性損傷:由於各種慢性勞損性因素,反復作用於腰背部,導致腰背部軟組織張力增高,出現微小損傷,形成本病。

 

 

4.                              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單一工作姿勢持久等均可誘發本病

 

5.                              風濕症、痛風:某些病毒感染時易伴發本病。

 

王惟德表示,在中醫針灸取穴上,常常用華佗夾脊穴,夾脊穴的定位在背腰部,當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上旁開0.5寸,一側17穴,左右共34穴,治療腰部筋膜炎常取腰椎第二到第五椎下兩側8穴,此穴有疏經通絡、調節臟腑氣血、舒筋活絡、安神鎮痛的作用。

 

他說,在中醫門診有時會使用電針夾脊穴促進止痛作用,現代實驗研究中,通過解剖夾脊穴發現,附近均有相應脊神經伴行。所以針剌夾脊穴可作用於神經根,阻斷疼痛,又能通過調節神經功能宣通氣血,有效地消除疼痛。另外可使神經周圍的血管擴張,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環與舒緩肌肉、筋膜壓力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改善臨床症狀。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夾脊穴與背部的背俞穴相鄰,背俞穴有調整五臟六腑之氣機的作用,因此針灸夾脊穴可調節臟腑氣血而治痛。夾脊穴與督脈相鄰,和全身經脈均有聯繫,故針灸夾脊穴有通經絡、調氣血的作用,因此經脈通則不痛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王惟德建議,需久坐久站的上班族,也可在家做腰部玲瓏鼓勢及腰部吐納勢等運動,促進腰部氣血循環,預防腰背部肌筋膜炎:

 

·                                 腰部玲瓏鼓勢:兩足微開站立,兩手放鬆垂於軀幹兩側,做左右側轉動活動,兩手如鐘擺般自由擺動,引導身體轉動,活動幅度由小到大,至最大限度為止,手掌可輕微拍打對側肩部,活動時腰肌要放鬆,運動約三到五分鐘。

 

·                                 腰部吐納勢:仰臥時兩腿彎曲,抬臀時吸氣將腰部抬離床面約十五公分,靜止五秒,此時將兩手握拳放於床面,拳心朝下,吐氣時將腰部脊椎兩側自然置於將拳峰上,即按摩華佗夾脊穴,腰部肌肉放鬆,臀部可前後左右挪動,增加腰部與拳鋒刺激面,加強穴道刺激維持此姿勢十秒,反覆二十次。

 

 

你吞的是維他命? 研究:開封一週後即無效

 

(中央社台北5日電)專家說,受到環境濕氣影響,放在廚櫃的維他命補充品,可能在一個星期內就失效。

 

英國「每日郵報」網路版(Mail Online)報導,即使放進有蓋瓶罐裡,還是無法阻止這些維他命變質。

 

食品科學家發現,包括維他命C、部分的維他命B與其他膳食補充劑在內的結晶物質,容易歷經一種無法復原的過程,即潮解。

 

這意味著,在廚房與浴室這種溼度高的地方,重要營養物質可輕易的溶解,散逸至空氣中。

 

美國印第安納州(Indiana)普度大學(PurdueUniversity)助理教授莫爾(Lisa Mauer)建議將粉末狀補充品存放在極度乾燥的地方。

 

她說:「你可能看過鹽巴或糖開始結塊,這就是潮解的跡象。」

 

莫爾表示,潮解會造成產品中的化學不穩性。她又說:「如果成分分解了,產品品質與保存期限會降低,營養程度也會跟著下降。」

 

有蓋瓶罐也不一定能阻止產品變質。

 

莫爾說:「打開和關閉包裝盒會改變內部空氣。如果你在浴室開閉包裝盒,每次就會跑進一點濕氣與水氣。」

 

存放環境與產品配方皆會影響潮解程度。在短時間內,一個星期,某些產品的維他命C就會完全失效。

 

莫爾將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她表示,如果容器中有水分,或是膠囊出現褐色斑點,那就表示補充品變質了。

 

她指出:「這樣的補充品不一定不安全,但如果產品沒有你想攝取的維他命,又何必吃呢?」(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It All Comes Back To You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天理昭彰,疏而不漏。有因就會有果,沒有人能夠逃脫有眼老天的明察秋毫的。所以?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才是肯負責和有擔當的成功人仕。否則?不用太久,報應一定就會臨身的!當報應臨身時,一切都太晚了。因為?一定都是公平的。怨不了任何人,都是自找的。付出了多少?就會得到多少,從來也沒有例外過....!

 

所以?人生多少次的挫敗和淪落?全都是自己造成的,概與他人無涉,也和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一切都是因為我....!我是唯一的源頭,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

 

而僥倖的躲過了刼難享受豐美的成果和美好的人生,幸福、快樂、美滿又成功,則是因為得道多助,有太多太多的貴人協助和加持並道義相挺所致....。但?沒有我的努力和堅持,利益眾生和回饋社會,也是枉然的....。

 

就在臨上山前,依依不捨的回眸一笑,與您分享....。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我們造成的;而我們的未來?則是現在的我們創造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您現在做了些什麼呢?您會希望您的未來有所不同嗎?那您現在是不是應該做些不一樣的規劃和安排呢?而我呢?要上山了,呵呵呵....

 

也許?我就在當下開悟、立地成佛,法喜充滿的到淨土清淨去也,不再回這令人痛心又苦難當頭的五濁惡世唷....。

 

您會因為少了我感覺怪怪的而想念我嗎?生活和工作會因此而有所不同嗎?....不會的!您還是您,生活總還是要過的,只能繼續的輪迴罷了....!

 

不過?不用擔心,我會迴向給您庇佑您的,祝福您心想事成、一切如意!我有沒有成佛都是一樣的祈佑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了!(只是?您是希望見還是不見呢?見不到我就表示我成佛了吔....?!呵呵呵....)

 

請點選附加檔案-It All Comes Back To You.wmv進去看看這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的人生有趣真理吧....。

 

 

亂語空間....這是葉雲舟非常用心的胡言亂語,渴望為您創造一個思緒紛飛的思考空間,讓您能夠從此擁有真正美好的快意人生....

 

 

讓絆腳石變成墊腳石

 

您早,禮拜五晚上就要上山去靜坐常思己過了,狠狠的不言不語坐牠個八天七夜如何?不動如山靜靜的端坐在那邊,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您知道那是何等神妙的境界呀....。

 

這是我多年來間隔最久沒有去打禪七的一次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被諸多的未了塵緣和一堆狗皮倒灶的紅塵俗事困在這五濁惡世之中,隨波逐浪的輪迴不已,因此只會痛心痴首的過錯連連並不斷的向下沈淪、令人生厭。真的是應該好好的去靜靜的反省反省了....。

 

只是,要把關心著和罣礙著的您給單獨遺棄在這個人人苦不堪言想要逃離的人世間,還真有點放不下呢?您會想念我嗎?還是會喘一口氣?可以享受著不再被打擾的清靜了呢?那您可要比我高明許多了,因為您並不須要逃離人間就可以在靜中生慧了,只要我這清流中的亂流煙消雲散和灰飛煙滅就成了,哈哈哈....。

 

而就在今天晨泳結束回家的路上讓溫暖的陽光撫慰的同時,在快要離開我極度熟悉,既厭惡又熱愛的人間道之前,我強烈的感覺到,人生?其實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因此想要和您分享我內心深深的感觸....:

 

我相信您應該早就看過這篇文章了,一篇想要激勵我們奮發向上的短篇,所以早在網路上流傳許久了....。只是,您被激勵了嗎?

 

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問題,所謂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除了狀況、情形、心緒....不同之外,還有大大小小各種複雜的問題穿梭其間,令障礙、困難重重....,反正,總而言之,「的情形跟他的不一樣,你不了解的啦,沒有人有辦法處理或解決我的問題啦....唉....」。

 

不行就是不行、沒辦法、一副痛心疾首、天要塌下來了、國家快要滅亡了、孤臣無力可回天....的畫面、景象橫陳眼前....。只能搖搖頭、擺擺手又回到日常生活習慣的老路上,垂頭喪氣的盡點義務之後就準備要了此殘生了。這不正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嗎?

 

誰說這是我們的「選擇」呀,我們有理想、有抱負....,只是有著太多無法克服的困難與狀況,心有未逮只好出此下策,繼續過著將就的生活、做著將就的工作罷了。如果真要說是選擇的話,也只能說是沒有選擇選擇呀....?!我們都在和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機會選擇罷了,不是嗎?期待那不可能的奇蹟出現和貴人降臨....。

 

可惜,絕大多數人的等待註定了終身的守待。因為狀況永遠一樣,一堆的問題和困難和障礙和煩惱....,所以我們通常都是選擇不變、選擇繼續等待、選擇維持現狀....。所以,我們不滿的現況,確實就是我們的「選擇」,您?認為呢?

 

至於喬丹?他選擇挑戰不可能,他選擇突破,他選擇改變,他選擇了他的人生!所以,他成功了,他上了顛峰!我們看了很感動也很興奮更想效法他去開創我們的人生,但是?我們真的有被激勵嗎?我們很快的又回到了生活與工作的常軌繼續輪迴,依然頽喪的日復一日....,並且很阿Q的自我解嘲「這就是人生」!

 

您知道差別在那裡嗎?因為他「」!他要籃球,他眼裡只看到籃球,他只要籃球,他非要籃球不可,既專注且執著,用他全部的生命,所以他得到了,籃球就是他的,而且非他不可....。公平吧?!簡單吧?!

 

我們有人說話了,誰說我們不要的,我們也要啊,而且很「想要」。是的,我們很「」要,我們卻不是非「」不可。所以,我們什麼也不做,什麼也沒付出,當然也就什麼都得不到囉!一切不變,一切照常,一切依舊....。過程不變結果也不會改變的啦。

 

或者,換一種說法吧。我們什麼「都要」!這也「」,那也「,全部都難以割捨,全部都要,所以就什麼也都得不到了。這是一定的結果。跟貪不貪心沒有關係,而是因為時間、資源分配不足所致,您同意嗎?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專注一點的話,是不是更有可能得到我們所想要的人生或結局呢?

 

當然,最重要的是「」或「不要」?這就是我的心得。我們「」嗎?我們「」什麼呢?一旦這一點我們決定了,我們的人生也就決定了....!這....確實就是我的經驗和心得了,參考一下吧!

 

如果我們「」的話,所有必須的一切我們都會接受的,不會再有任何問題的,不是嗎?所以,有問題的話,其實是不是就是沒有那麼想「」的意思了呢?而且,我們「」「這個」的同時,我們就會自動的「不要」「那個」了,這就是「選擇」的問題!所以,最後的結果自然也就「決定了與「選擇」了....,對不對呢?思考一下吧?

 

那?我們的「決定」是什麼呢?我們「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了呢?我們到底「」什麼呢?祝福您心「」事成吧!我在山上的那幾天會為天下蒼生祈佑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並迴向給您的....。祝福您了!!!

 

葉雲舟 敬書

 

 

搬開阻礙夢想的石頭,讓絆腳石變成墊腳石

念初中時,他一直是校籃球隊的一員虎將;他自信憑著自己的實力,一定能進入高中籃球一隊打主力。
 
然而,放榜那天,他到體育館去看榜,看到的卻是榜上無名的失望。這就意味著他已被高中藍球隊退訓,從此無緣代表學校打比賽,只能編入二隊當陪練的角色;沮喪之中,他找到教練,教練的答覆是:「你個子太矮,打籃球的前途不大。」
 
他一路狂奔,回到家便抱頭痛哭。父親聽完他的哭訴,平靜的安慰他:「不就是身高不夠嗎?那就在自己的腳下多加些墊腳石吧。你想一想,在籃球場上,還有沒有些什麼能彌補你身高的缺憾,甚至能讓你更高人一籌呢?」
 
父親的一番話,重新燃起了他心裡的希望。從此,他發憤苦練球藝,尤其注重彈跳力的提高,以至於連平時走路時都是蹦跳著行進的。
 
曾經為了能觀摩校隊的比賽,在他的苦苦央求下,教練答應了他的請求,條件是他必須為校隊隊員看管衣物;於是,他每次只好抱著衣物進場。
 
一年之後,他的球技日益精湛,而他的個子也竄到了
一百九十一公分;他順利的進入了校籃球一隊。後來,他成了美國NBA職業籃球的超級巨星;尤其是憑著無以倫比的彈跳力,他帶球過人和投球的本領讓人歎為觀止,最終贏得了「飛人」的美譽。他就是麥可•喬丹。
  
面對逆境,很多人被絆腳石絆倒之後,就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站起來;而自強不息的人,卻往往能將曾經的劣勢轉化成一種優勢;將曾經阻礙自己發展的絆腳石變成腳下的墊腳石,最終摘取成功的桂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