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

Tuesday, December 25, 2012

轉寄~白道愛開會 黑道擅執行(葉雲舟)



 
袐密好像已經不再是袐密了,我們也都知道了「心想」是可以「事成」的。但是我要如何去好好運用我那無限大的的「心靈能量」呢?去快意人生http://blog.sina.com.tw/yeh_vp/)裡瞧瞧2008/01/25的作品-心靈能量,以便展現和發揮我們的心靈能量吧....!
 
葉雲舟 敬書
 
 
                                                        

 

24句經典搞笑語錄

 

1、一早醒來我以為我長大了,原來是被子蓋橫了。

2、你把別人想得太複雜,是因為你也不簡單。

3、活著的時候開心點,因為我們要死很久。

4、人生沒有綵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5、愛情是藝術,結婚是技術,離婚是算術。

 

6、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著回憶;想要得到的,必須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愛惜自己!

7、我們是 怎樣的一代人:當 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我們還沒能力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發現一輩子的薪水也買不起房子;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子都在賺錢;當我們興沖沖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子。哎,這樣的痛苦我都趕上了。

8、豬有豬的思想,人有人的思想。如果豬有人的思想,那它就不是豬了—— —是八戒!

9、哭,並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並不像徵我認輸;放手,並不表示我放棄;微笑,並不意味我快樂!

10、小時候我以為自己長大後可以拯救整個世界,等長大後才發現整個世界都拯救不了我…… 

 

11、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12、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後有陽光!

13、人不可能把錢帶進棺材,但錢可能把人帶進棺材。

14、能夠說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夠搶走的愛人,便不算愛人。

15、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那是一種幸福。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那是一聲歎息。

 

16、做錯了~~改正一下,傷心了~~痛哭一下,厭倦了~~回望一下,活累了~~休息一下,絕望了~~無奈一下。

17、在愛情沒開始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會那樣地愛一個人;在愛情沒結束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那樣的愛也會消失;在愛情被忘卻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那樣刻骨銘心的愛也會只留淡淡痕跡;在愛情重新開始以前,你永遠想像不出還能再一次找到那樣的愛情。

18、歲月會讓我們學會理解,年輪會讓我們學會寬容!

19、現代人的生活狀態:上今天的班,睡昨天的覺,花明天的錢。

20、摔跤以後千萬不要多想,先爬起來再說。

 

21、試金可以用火,試女人可以用金,試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經不起那麼一試。

22、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23、放得下的是曾經,放不下的是記憶。

24、世界上最二的一句英文,莫過於「從1:582:02, 請大聲朗讀:two to two to two two

 

 

最專情的人

 

故事裡的公主正在吵著誰是最專情的人。

 

白雪公主:「不用說一定是我,我可是為了王子吞了一顆毒蘋果呢。」        

灰姑娘:「你嘛拜託,我為了王子吃爛的穿爛的,還把一隻玻璃鞋弄丟了欸。」        

長髮公主:「你們能夠明白好幾年沒有剪頭髮的痛苦嗎?」        

睡美人:「那妳又能夠明白睡了好幾百年的痛苦嗎?」        

 

正當幾位公主吵得不可開支的時候,人魚公主此時出現了。        

 

人魚公主:「通通不要吵,我才是最專情的。」        

眾人:「妳憑什麼這麼說?」        

人魚公主:「因為我……不會劈腿!!!!!!!」

 

 

人生......且行且珍惜

 

1、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裡充當著配角。

 

2、顧漫《何以笙簫默》:一個笑就擊敗了一輩子,一滴淚就還清了一個人。一人花開,一人花落,這些年從頭到尾,無人問詢。

 

3、蘇珊·桑塔格:陽剛男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他有點女性化的東西;而嬌柔女子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她有一點男子氣概的東西。

 

4、波伏娃《第二性》:有一天,女人或許可以用她的"強"去愛,而不是用她的"弱"去愛,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捨棄,而是自我肯定,那時,愛情對她和對他將一樣,將變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險。

 

5、周國平《論幸福》:一個人要獲得實在的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人們把這種介於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叫做生活的智慧。

 

6、翁達傑《英國病人》:對於你無法擁有的,你只是逃避,或轉移自己的注意。如果你在一件事上失敗了,你就拿另一件事當寄託,沒有任何事情能改變你。你站在我面前,有時是那麼漠然,有時又那麼沈默,好像只要暴露一點你的個性,就是對你自己最大的背叛。我知道我無法改變你,所以我離開你。

 

7、理查·耶茨: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8、佩索阿《惶然錄》:我希望能夠遠走,逃離我的所知,逃離我的所有。我想出發,去任何地方,不論是村莊或者荒原,只要不是這裡就行。我嚮往的只是不再見到這些人,不再過這種沒完沒了的日子。我想做到的,是卸下我已習慣的偽裝,成為另一個我,以此得到喘息。不幸的是,我在這些事情上從來都事與願違。

 

9、亦舒《喜寶》:有能力的人影響別人,沒能力的受一群人影響。

 

10、納博科夫《洛麗塔》: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想隱瞞越欲蓋彌彰。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時間、生命和愛;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災難、死亡和愛;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11、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

 

12、史鐵生《務虛筆記》:不管你對多少異性失望,你都沒有理由對愛情失望。因為愛情本身就是希望,永遠是生命的一種希望。愛情是你自己的品質,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處境,與別人無關。愛情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永遠的動詞,無窮動。

 

13、昆德拉《不朽》:感情很顯然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之間,而且常常是在我們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突然發現的。當我們"希望"去感受它,感情就不再是感情,而是感情的模仿,感情的炫耀。

 

14、《胭脂》不過女人到底是女人,日子久了就任由感情氾濫萌芽,至今日造成傷心的局面。女人都癡心妄想,總會坐大,無論開頭是一夜之歡,或是同居,或是逢場作興,到最後老是希望進一步成為白頭偕老,很少有真正瀟灑的女人,她們總是企圖從男人身上刮下一些什麼。

 

15、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我們每天都該幹一兩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以求心靈平靜。

 

16、寂地《踮腳張望的時光》:有一天你將破蛹而出,成長得比人們期待的還要美麗,但這個過程會很痛,會很辛苦,有時候還會覺得灰心。面對著洶湧而來的現實覺得自己渺小無力。但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做好現在你能做的,然後,一切都會好的。我們都將孤獨地長大,不要害怕。

 

17、虹影《英國情人》:你就是怕愛,誰愛你,你就傷害誰。你在浪費時間,生命卻在逝去,等我不存在了,你才會感到沒有我的可怕。我本來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拒絕,就等於拒絕你自己。

 

18、安妮寶貝《素年錦時》:與其熱鬧著引人奪目,步步緊逼,不如趨向做一個人群之中真實自然的人,不張揚,不虛飾,隨時保持退後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專注做事。

 

19、嚴歌苓《金陵十三釵》:世上人大概都是離不開又合不攏的。A需要B時,正是B情感自足最不願被打擾的時候,而當B需要陪伴和慰藉時,他的需求對於A已成了純粹的負擔。不合時宜的陪伴和交流就成了惱人的打擾,為了不被打擾,就不要接受他人的陪伴。人和人不是因為合得攏在一塊,而是因為拆不開。

 

20、李娟《我的阿勒泰》:痛苦這東西,天生應該用來藏在心底,悲傷天生是要被努力節制的。受到的傷害和欺騙總得去原諒,滿不在乎的人不是無情的人。最安靜與最孤獨的成長,也是能使人踏實、自信、強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頭而已。

 

 

 

《銷售秘訣》關於銷售的五個迷思

 

EMBA雜誌編輯部/文

 

在商業界,有許多銷售秘技在各個企業間廣為流傳。不過,這些所謂的智慧,有時候很…沒有智慧,甚至非常愚蠢。

 

銷售顧問詹姆士(Geoffrey James)最近在公司雜誌(Inc)上,指出五個最常見的銷售迷思:

 

■迷思一:顧客永遠是對的。實在有太多人信奉這個原則了,以致於有許多人會誤以為它是自然法則。

 

事實是,顧客通常不太理性,而且要求太多。因此,銷售工作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這樣的顧客,讓他們有比較合理的期待。換句話說,假如顧客的想法是錯的,你必須如實告訴他。

 

■迷思二:顧客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事實上,顧客對於自己的需求,往往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因此,他們想買的東西有時候也頗為異想天開。不要去迎合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身為一個負責任的銷售人員,應該找出顧客真正的需求,然後針對這些需求提出解決的選項,供顧客選擇。

 

■迷思三:每個潛在顧客都深具潛力。假如你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顧客,那麼你有可能成天追著空中樓閣跑。「事實上,你該追的是運鈔車,而不是垃圾車。」詹姆士說。

 

假如你要賣東西,你的首要任務是排除沒有錢,或是沒有真正需求的潛在顧客。這樣你才能把精力,專注在真正有潛力的顧客身上。

 

■迷思四:不要把顧客的拒絕當真。假如潛在顧客已經用各種方式拒絕你,而你還在死纏爛打,那麼你有可能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銷售的契機就和巴士一樣,每隔十五分鐘就會來一班。絕對不要執著於某一筆交易,而且永遠要記住,當顧客不只一次拒絕你時,那就表示他真的不想和你做這筆生意。

 

■迷思五:最好的業務人員個性都很外向。在現今的環境中,有許多銷售情境其實對個性有點內向的銷售人員,也就是比較善於聆聽的銷售人員來說,反而比較有利。

 

事實上,現今最有成效的銷售訓練課程,往往是以傾聽技巧作為訓練的主軸。這些課程當初是為了訓練心理師與諮商師而設計的,而這些人大多不是個性外向的人。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08期(201204出版)

本文網址:http://www.emba.com.tw/ShowArticleCon.asp?artid=8665

 

 

朱立倫批檢調濫權起訴 致政府沒效能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560424.shtml#ixzz2EnWx9QjZ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新北市報導】                2012.12.12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在市政會議指出,喜歡濫權起訴、動不動就以圖利罪偵辦或起訴公務員的調查員、檢察官「比比皆是」,導致公務員「不做不錯」而無法提升政府效能的惡性循環。

 

朱立倫昨天在市政會議聽取政風處業務報告後指出,公務員最被詬病就是不作為,常說「多說多做、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因為擔心圖利;加上一些檢調人員動不動就以圖利罪偵辦或起訴公務員,許多資深首長都有跑檢調的經驗。

 

「若都照檢察署、調查局的作法,最好公務員統統不要做事,就絕對不會犯圖利、貪汙罪。」朱立倫說,公務員積極做事,就可能被檢舉;有同仁明明做對的事,沒任何對價關係或證據,卻被檢察官懷疑把案件辦得這麼快、這麼有效率解決問題,可能涉嫌圖利,「這種檢察官、調查員比比皆是,甚至有因私人或個案因素。」

 

朱立倫說,政風處應更積極保護好的、認真的、肯作為的公務員,不是只調查、偵辦、除弊,才能鼓勵公務員積極作為。

 

2012/12/12 聯合報】@ http://udn.com/

 

朱市長真的提到了今天臺灣所有問題的核心問題。圖利罪全世界只有台灣有,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但台灣的清廉度難道是全世界第一嗎?顯然不是!別的國家沒有圖利罪但清廉度比我們高,所以圖利罪與清廉度並無必然關係,但衍生的卻是:對於老百姓有利的,公務員不願或不敢有所作為,不利的卻勇於任事,先把自已保護好,其他的都是次要!

 

假如公務員勇於任事,在道德敗壞的今天,必然有人檢舉,情治單位接到檢舉,不辦也不行,他也怕被檢舉,更何況辦了之後對績效有好處,而以後判無罪的話,對他也沒什麼了不起,所以朱市長所說的濫權起訴也就可以理解了。最典型的案例如二十幾年前的花蓮市金盾案,市長吳國楝以圖利罪被起訴,二十幾年後以無罪定讞,人生有幾個二十年?這樣毀了一個市長,其他的公務員會不心懷戒懼?

 

民國89年吧?!政黨第一次輪替前,行政院辦了一次政府再造會議,某一組的主席為孫震及曹興誠先生,與會很多工商大老一致建議,結論為廢除圖利罪,但送行政院後卻決定不廢,改以嚴訂圖利罪界定,當時就有人跟法務部長陳定南說不廢只修沒用,因為一有人檢舉,檢調不辦也不行。不管以後會不會起訴,一辦,公務員心裡就不平衡,所以不廢只修一點用都沒有,公務員依然保守。

 

請查查看依圖利罪起訴而被判有罪的比率有多少,與其他罪名起訴的判罪率比較又如何?!這個全球獨一的立法不廢,我看誰來當總統都一樣,都一樣無能!

 

 

亞洲最腐敗國家如何反腐

 

亞洲最腐敗的國家其實應該是台灣才對,這絕對會是大多數台灣人心中永遠的最痛又只能苦在心裡說不出口....!現在已經有人用最短的時間有效的雷厲風行,斬草除根,擊敗貪腐了,馬英九不是整天在亂打嘴炮高喊改革和反貪腐嗎?想要徹底改變他無能的歷史定位大概只剩下眼下這一步了,但是他又軟弱、無能兼腦殘、智障的看不到重點和方法,因為他向來自命高級看不起別人,而且除了自我感覺良好之外又什麼都不會,因此,只好請您點選附加檔案-亞洲最腐敗國家如何反腐.pdf進去好好的幫他看看人家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後全台灣人一起要求和監督他去執行大概是台灣走出陰霾唯一的一個方式了....!為丟呆丸,我們大家是該做點事了....!

 

 

 

「娘...

 

國慶節學校放假7天,熱戀中的女友忽然提出來,要和我一起回一趟老家,見一見我的父母,我頓時變得惶恐不安。

 

從踏上列車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告訴女友自己家庭的真實情況。看到頭一次出遠門的她是那樣的意趣盎然,又不忍心掃了她的興致。

 

經過一夜顛簸,火車停靠在古城邯鄲。我們又轉乘汽車,坐了將近 6個小時,才回到我的家鄉,一個偏遠的山區小城。

 

此時,灰頭土臉的女友已經累極了,靠在我身上,勉強笑了笑,問:" 咱們到家了吧?"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囁嚅著:"不,還要轉車。"

 

女友很奇怪:"你的父母不是在縣委工作嗎?"

 

"可是... ...可是... ..."我的臉燙得厲害:"他們都住在鄉下。"

 

"那上下班多不方便呀!單純的女孩沒有多想,說:"不過,這樣也好,鄉下空氣新鮮,我還沒去過鄉下呢。"

 

我有些苦澀地嘆了口氣,拉著她, 上了一輛開往鄉下的破舊的公交車。車上已經坐了不少人,但遲遲沒有開走的意思,在零亂骯髒的車站裡很慢地兜圈兒。

 

女友百無聊賴,不停地左顧右盼著,忽然一個女人的聲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 "報紙雜誌,誰看報紙雜誌 ... ..."

 

"餵,有"當代青年"嗎?"女友推開窗,向外喊。

 

"有,有。"那個中年婦女急忙向這邊跑。她滿臉油汗,皮膚黑紅,一身沾滿灰塵的衣服已辨不出本來的顏色。

 

我立刻驚叫一聲"啊... ..."旋即彎下腰,用手遮住臉,躲在女友的背後。

 

女友挑出一份"當代青年",從車窗裡遞出去錢,但中年婦女卻不接,她臉上堆滿了卑微的笑,說:"5元一份。"

 

"可是,這本書的定價是4.5元。"

 

"姑娘,我在車站裡賣書,是要交管理費的。"中年婦女的嗓門很大,而且沙啞,這對於有著良好家教的女友來說,無疑是種不可忍受的噪音。

 

她厭惡嘟囔了一句"無商不姦",正要掏錢,兩個穿制服的年輕人走了過來,嘴裡罵罵咧咧地,邊往外推搡那個中年婦女邊說:"你這個月的管理費還沒交呢,誰讓你又來了?"

 

我稍稍抬起頭,向外張望,只見中年婦女臉上的笑容更加卑微了,她不停地向那個和他兒子差不多大的年輕人鞠著躬賠著不是,解釋說:"月底我一定把管理費補齊,您知道嗎?我兒子在外面讀大學,學費很高,最近又交了一個女朋友... ...說出來你們怕是不信,你們別看我臭婆子不怎麼樣,可我未來的兒媳婦卻是大學校長的女兒哩!"

 

"就你這樣子,還能有個上大學的兒子,還想娶大學校長的女兒當兒媳婦?"兩個年輕人放肆地大聲笑著,順手推了中年婦女一把,她猝不及防,一下子跌倒了,頭碰在水泥台階上,頓時流出了鮮血。

 

兩個年輕人毫不在意,用嘲諷的目光看著地上呻吟的中年婦女,甚至想把她拖出去,以免擋了別人的路。

 

"住手!"我忽然站起來,忽然大吼,我喊得那麼響,車站裡所有的人都吃了一驚,包括我的女友,他們都呆呆地望著我,傻了一般。我跳下車,衝過去,推開兩個年輕人,攙起那個中年婦女。

 

我站在車站的台階上,聲音不高但是很有力地說:"是的,她只是個鄉下婦女,很窮。她沒有錢,卻有超出常人的自尊,她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她卻培養出一個上了名牌大學的兒子 ... ..."

 

說到這裡,我眼眶一熱,猛地轉過身,撲通一聲跪在中年婦女面前,淚流滿面地,聲嘶力竭地,撕心裂肺地,喊了一聲:"娘! "

 

後來,女友在我家住了三天。三天裡,我,女友,爹,都沒有什麼話。娘躲了出去,不願見我的女友。

 

我知道,尊貴的, 城裡來的準兒媳第一次上門,卻遇上了這種事,娘心裡不安。第四天,女友沒打招呼,獨自一人回了武漢。

 

爹給她的紅包,她沒有要,放在枕頭邊。那裡是1萬元錢,二老讓我們畢業後結婚用的。

 

回到學校後,我沒再去找過她,她也沒再找過我。偶爾見了面,也只是互看一眼,淡淡的。

 

我想,她是不會原諒我,我也不會。

 

我欺騙了她,也欺騙了自己的良心,我褻瀆了我們的感情,也褻瀆了自己的娘親。

 

可是沒想到,畢業後,女友最終還是回到了我身邊。我們一直沒有再談那件事,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直到新婚之夜,我問她為什麼可以原諒我,她才平靜地說:"只為你在那種場合下能夠跪下來,叫她一聲娘... ..."

 

 

〈林保華專欄〉偽君子的道德謀殺

 

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在立法院備詢,痛批教育部長的「關切」是「偽善」,卻引發「不禮貌」風波。一場「反媒體壟斷」的社會運動,被轉移到儒家「溫良恭儉讓」的「有品運動」,企圖挽回他們的被動局面。

 

有品運動是威權政權維護自己統治的一個法寶。現代民主國家提倡的是普世價值,包括法治;威權國家因為是獨裁的人治國家,才搞「以德治國」那一套。我贊成一個社會,需要有一個道德底線的社會公德,但是把道德拉高到治國的法寶,那就是別有用心了。江澤民、胡錦濤就鼓吹道德治國,但是他們濫捕異議人士、扼殺宗教信仰,本身就是不道德。從臺北的幾個主要街道也看出蔣中正的道德觀,但是蔣家父子能禁得起對他們道德檢驗嗎?

 

馬英九也搞這一套,利用道德說教來重判前總統陳水扁的海外存款案,然後加以淩虐,並以此抹黑民進黨及民進黨的支持者,來建立自己的道德光環。那些日子,我在海外中國學者的論壇貼出的一些評論文章,也被馬奴貼上「這篇文章是陳水扁要你寫的嗎?」「這篇文章阿扁給你多少錢?」他們無法批判文章內容,只能從人格謀殺來為馬英九與國民黨辯護。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海外中國人看破馬英九的手腳,這種伎倆已經破產。

 

其實大唱道德高調的人,往往只是以製造「衛道者」的形象,來掩飾他們的不道德行為,因此才有「滿嘴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的古訓。在「乾女兒」香閨裡暴斃的道德前輩,就是「自作孽」者。

 

中華文化有雲:「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但馬總統這位「達者」,且不說他站在財團與特權階層立場剝奪勞苦大眾;身家逾億還情願違諾食言,也不肯捐半薪,連十八趴、十三趴也不肯放棄一絲一毫,戳穿了自己的偽善面目。因為有這樣的總統,才有「同質性」的官員與部屬。

 

某些政客、某些輿論批判陳為廷沒有禮貌,也暴露他們的偽善面貌。比起立法院裡某些人的暴力言詞,例如那位馬家將林益世,陳為廷在立法院裡對「偽善」的批判,不但更有道德,而且也是對他們面目的揭穿。

 

當年列寧主義在中國生出的難兄難弟,大體來說,共產黨是真小人,國民黨是偽君子。人們比較容易識別前者,不容易認出後者,因為後者欺騙性更大。近來不少中國人來台灣旅遊,把台灣人的禮貌,誤認為是國民黨道德治國的成績,其實大謬不然。美國人、日本人更有禮貌,也是因為道德治國?或者是中華文化之功?當然不是,而是有其他因素在內,包括宗教信仰。

 

我們在反對媒體壟斷的時候,也應該反對道德壟斷,打破媒體對道德壟斷的話語權,把台灣建成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孫慶餘)2012年12月12日   

 

台蘋清大學生陳為廷怒責教育部長說謊、不知悔改,要求對方道歉,引起保守派言論大反撲,試圖壓制這波「野草莓運動」。從「野百合」到「野草莓」,社會期待學生運動已等了20年。這20年台灣發生驚天動地的政治變化,學生卻沒有跟上腳步。遲來的野草莓總算沒有辜負青春、辜負「大學是社會良心」這塊招牌。保守派加諸他們的罵名如「最沒禮貌」、「公民教育失敗」,不過是「作之君,作之師」的威權主義遺習而已。不要忘了,從古代中國到軍閥民國,政府貪腐、無能、嚴重失職,照樣激起學生運動,學生的不禮貌比現在猶有過之。


禮治壓人反阻進步要求禮貌是禮治社會特徵。這種社會嚴訂等級關係及名分規定,以建立「不平等」的社會秩序。因此被罵不禮貌及被要求道歉的都是下屬、孩子、小民,罵人的統治者及家父長則高高在上。陳為廷把大人的話反其道說出,保守派馬上不習慣,在心中產生「反了」、「年輕人該教訓」怒氣,正是威權主義「吃人夠夠」的典型反應。至於陳為廷的內容對不對,保守派是不理會也不屑理會。台灣法治社會會建立得那麼辛苦、那麼牛步化,看這些「大人」心態就清楚了。


事實上,禮治社會遠比法治社會落伍。不先談法、談是非,而拿禮治大帽壓人,哀嘆公民教育失敗,正是禮治社會反進步、過不了工業社會尤其是訊息社會門檻之因。西方為何進步?法治優於禮治,先問是非,再談上下長幼。如果不是法大於禮、道大於師(「從道不從師」),湯瑪斯庫恩所謂的「典範轉移」怎麼發生?科學怎麼進步?門戶之見怎麼破除?亞里斯多德怎麼創立與老師柏拉圖價值觀截然不同學說?


柏拉圖的理念論及理想國成為極權主義的鼻祖,被卡爾波普指為「開放社會的敵人」;亞里斯多德實體論及政治學則是近代民主主義的先驅。究竟是法大還是禮大、道大還是師大,已不辯自明。清大學生對教育部長的小小失禮,從維護民主及學生人權的角度來看,幾乎稱不上失禮或教育失敗,因為國民黨的特務統治餘悸猶存,「關切」是準備對人不利的隱語,「提供名冊」則是約談或抓人的先聲。保守派與其責備學生反應過敏,不如先去責備自己滿手血腥、惡跡昭彰的先輩。


美國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製造保守反動的一代人,60年代底學生的大反叛正是針對精神被閹割的父兄一輩。台灣學生運動如70年代保釣後崛起的一代、80年代後期的野百合及現在的野草莓,都有突破前代局限、衝決網羅之心,值得鼓勵。「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是亞里斯多德身體力行的名言。韓愈〈師說〉也表示,他會「吾從而師之」。老師與學生不是等級用語,而是辯證用語,老師不必然比學生尊道或知法,所以連孔子都說「當仁,不讓於師」。不談是非正義而光談尊師重道就不必了。
 
作者為資深政論家
 

黃創夏:陳為廷教養遠勝馬英九! 

其實, 馬英九只是騙子、詐騙犯、搶匪、竊賊, 作威作福, 膽大恣意妄為, 長期打壓台灣,並且壟斷各方面的資源, 要台灣及台灣人民死亡, 要台灣及台灣人民永遠當奴隸及被欺壓的大災難!馬英九一直以打擊台灣民主運動為業, 撲滅台灣意識,抽離台灣靈魂,把中國的幽靈置入台灣及台灣人民! 這「乞丐趕廟公」的騙子、詐騙犯、搶匪、竊賊,一直詐騙、剝奪、欺負與吃定台灣及台灣人民!

 

 

口臭有礙人際關係 中醫對症治療還你好口氣

 

新生代名模陳庭妮因戲劇演出亮眼大受歡迎,日前透露曾經在捷運上遇到一名不斷講電話的中年人,偏偏對方有嚴重口臭,讓坐在一旁的她差點被熏暈了。對於一般人來說,面對面的溝通是重要交流方式,如果一開口的味道就把對方嚇跑,當然會難以拓展人際關係。

 

口臭不是大毛病,但是會讓人產生嫌惡感,有些人不自知,還納悶為何和人聊天時,別人會用手遮鼻?有些人則是知道以後產生自卑感,平常會尷尬不安,產生社交障礙。中醫師聶美華表示,形成口臭的原因包括兩大類,第一種是生理性因素,例如吃到有味道的蔥、薑、蒜、臭豆腐、或是有抽煙、喝酒等習慣,又不喜歡喝水,就會在口腔內產生味道。

 

有些人則是因為減肥或其他因素而長期吃藥,導致口腔內上皮組織的脢分解,產生硫化物散發異味。若是生理性的口臭,處理方式則相對簡單許多,記得飯後刷牙漱口,平時多泡茶潤喉,多吃蔬果、多喝水,即可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

 

另外一類口臭是病理性因素而導致,最常見就是牙周病,中醫稱牙周病為「牙宣」,症狀為牙齦萎縮牙齒露出、牙縫變大,因此食物殘渣容易留在口內,如果飯後沒有妥善清理,就會引發臭味。中醫治療牙周病,常使用生地、菊花、山茱萸、牡丹皮、香附、茯苓和澤瀉等藥材,使牙齦不繼續萎縮惡化。

 

聶美華中醫師表示,以中醫經絡來說,上牙齒屬於足陽明胃經,下牙齒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所以在中醫理論上,牙齒與腸胃相關,像是便秘時,食物在腸胃道發酵,造成口腔有腐臭味,會建議病患吃牛蒡、糙米、蘿蔔絲以及喝蜂蜜水,都有助於改善口臭。治療方面,會以玄參、生地、蘆薈、大黃、石斛等藥材,針對個人狀況來處方用藥。

 

有些病人覺得嘴巴很苦,中醫認為其屬於肝膽代謝不佳,以肝膽濕熱的狀況居多。一般來說,會要求病人不可熬夜,並給予清肝、泄熱、利膽為主的藥方,使用小柴胡、金銀花,山梔子等藥材來調理身體狀況。

 

至於脾胃虛弱的病人,可以用麥芽、穀芽、四君子湯來治療。另外,嘴巴經常會嘗到鹹味的病人,可能因為腎陰不足導致,因此會用滋陰降火的藥來滋補腎臟,通常會使用玄參、麥門冬、女貞子、旱蓮草等藥方來達到治療效果。

 

雖然是口臭,其實是調理內臟,且涉及脾胃肝膽等,所以找醫生好好治療解決問題才是上策。
 
 
台灣的民主已消失中

壹傳媒退出台灣,因中國干擾讓它電視無法上架;

而今就賣給財團還包括旺旺(持有中時 中視中天);

我們的冷默讓國民黨漸將台灣歸化中國了;

或許你覺統一沒甚麼不好那我也無言了!

本報專案組/台北報導〕三立電視台政論節目「大話新聞」因中國打壓,今年五月底吹熄燈號,鄭弘儀交出主持棒,由廖筱君接手,並更名為「新台灣加油」。但熟悉內情人士爆料指出,中國政治壓力有增無減,議題都需經過審核,中國議題不能談、國民黨不能批。廖筱君堅持談學運與媒體壟斷,收視飆高卻踩到紅線;她堅持邀公司高層不喜歡的名嘴吳國棟和徐永明等等,讓廖筱君深感干擾過多,日前已向三立請辭,今晚將在節目中和觀眾告別。廖筱君接手大話時段不到半年,竟成鄭弘儀翻版。

傳議題都需經過審核

廖筱君昨天承認請辭一事,但耐人尋味的是,她說的原因和當初鄭弘儀一模一樣—「家庭因素」,廖筱君並說已和三立提過很多次,其他一切由公司對外說明。

三立行銷公關資深副總張正芬則說,當初廖筱君就是臨危受命,日前她因為家庭因素向公司請辭。

據悉,前立委李文忠上過節目幾次,不久前受邀上節目談南投縣長李朝卿豆腐渣工程案,當中講到馬政府不該拒絕達賴喇嘛、熱比婭訪台,之後製作單位就接到指示,不要再邀李文忠。又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民主運動領袖劉曉波的太太劉霞,日前對媒體痛哭自己被軟禁,這是世界性的人權議題,廖筱君要談卻也不准。

爆料者痛批,中國打壓實在太粗暴,中國國台辦一直在監看台灣的政論節目,並把黑手伸進台灣。來台參加研討會時大放厥詞促統的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日前曾到三立訪問,三立疑似有些承諾;畢竟到目前,中國都還沒批准三立的戲賣進中國各家衛視,而中國一直用市場在「釣」三立。

爆料者說,另一壓力則是來自國民黨政府,這部分不是用恐嚇或施壓,但會牽涉到部會置入性行銷,比如文化部那麼多的爭議,全都被禁止討論,特別是批判文化部長龍應台,一定會被警告。

最近讓廖筱君萌生辭意的,則是談學運與媒體壟斷話題,廖筱君堅持要談,節目上還原學生在立院的發言,那一集的收視率飆高,但反旺中加上學運,又踩到中國和國民黨的紅線。

收視飆高卻踩紅線

另據悉,鄭弘儀的「大話新聞」結束後,三立規劃是大話班底來賓一個都不留,但廖筱君為了穩定收視,好不容易將徐永明和吳國棟留下,成為固定班底。由於公司高層一直對徐、吳有意見,欲換掉兩人,但廖筱君認為這些老班底將收視撐住、堅持不可換,導致她和高層陷入僵局。

廖筱君因此已向三立請辭,今晚她會在節目中和觀眾道別;至於接手人選,外傳呼聲最高者為三立日前新簽的財經主播陳斐娟。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這鏡子可真是賤貨,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
師父笑著說:「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 
「哦?」徒弟也逗趣說:「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啊?」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到鏡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嗎?」師父問。 
「當然」 
「那麼東西移開後,鏡子裡還留有餘影嗎?」 師父問。 
「那怎麼會呢?」 
「這就是智慧啊!」師父說:「這叫"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到"事來則應,事過即忘"嗎?」
「不能。」徒弟說「「想不到這鏡子還有點門道,還有嗎?」 
「多得是。」,師父說:「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來照鏡, 你說鏡子會因為高興加倍細心嗎?」
「不會」徒弟答。 
「如果乞丐、棄兒來照鏡,鏡子會因厭惡而應付了事嗎?」 
「不會。」 

「這就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又叫與聖人居而不喜, 與凡夫居而不憂,你做得到嗎?」師父問。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興沖沖地問。 
「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鏡子會一邊照甲又一邊惦念乙嗎?」 
「不會。」 
「這叫把握當下,而無所住。你做得到嗎?」 
「做不到!還有呢?」徒弟窮追。 
「鏡子映現紅色物體時,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 映現綠色時會不會本身也成綠色?」
「不會。」 
「鏡子本身雖不變色,卻仍能紅來現紅,綠來現綠,是不是?」 
「是,這叫什麼?」徒弟問。 
「這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你做得到嗎?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還不解渴。 
「鏡子映人映物、映狗、映水、映火、 而本身玻璃的本質卻始終不變,這叫做"體不動而用常顯。用常顯而體不變"你明白嗎?」
「明白了。」徒弟感嘆地說:「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
 竟蘊含了這麼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為師.

 

 

小精靈的故事

 

關懷身邊的人最能豐富生命

 

購物中心的鐘已指向六點,我因為扮演小精靈,而在聖誕夜前夕累得半死,事實上,我雖是一個小精靈,但這已是聖誕夜前夕。

 

一九九五年,我十六歲的那個十二月,我得做兩個工作來幫助家計,並且籌足自己的學費,以及假期零花,我第二個工作是扮演幫忙聖誕老人跟小朋友合照的一個小精靈,在兩個工作之間,我得從前一天開始一直工作十二個小時才能休息,在聖誕前夕,聖誕天地的工作變得益發繁重,一整天下來我連喝個下午茶的空檔都沒有,但我想,只要再過幾分鐘,我就可以解脫了。

 

我瞧瞧經理雪麗,只見她給了我一個足以激勵士氣的微笑,要不是雪麗,我早撐不下去了,她是這一季半途來當經理的,但她讓一切都開始變得有點不一樣。

 

我的工作從充滿壓力轉變為深具挑戰性,她從不會對我們大吼大叫,還常常鼓勵、支持我們,把我們拉成一個團隊,特別是事態變得無法收拾時,她也還是會給我們一個微笑,或是一句激勵的言語,在她的領導之下,我們達到了加州所有購物中心的拍照最高量。

 

我知道這個假期對她來說不好過,因為她最近才剛流產,我真希望她知道自己有多偉大,她讓同事以及來這兒拍照的小孩都覺得有

多麼不同。

 

我們這一攤一直開到七點,不過六點時會變得比較輕鬆,我得空可以離開一下,雖然我沒有多少錢,但我實在想買個小禮物給雪麗,這樣她就會知道我們有多感謝她。

 

我到了家賣香皂和乳液的店家,但他們已經把鐵門放了下來,「對不起,我們關店了。」店員對我大吼,他看起來跟我差不多累,而且語氣聽起來並不怎麼覺得抱歉。

 

我有點氣餒地看了看四下,發現所有的店都關了,我竟然沒發現這點。這下糗大了,我工作了一整天,卻差一分鐘就買不到給她的禮物。

 

回聖誕屋的路上,我看到諾得史脫姆百貨公司還開著,怕他們也會在那一刻跟其他店一樣都關了,我衝了進去,順著指示到了禮品區,當我衝進去時,馬上察覺自己進到一個格格不入的地方,這個店的其他顧客穿得都太漂亮,看起來又有錢,而我只是一個穿著小精靈服裝的窮酸青少年,在這樣的一個店,怎麼有可能會有東西的價錢低於十五元?

 

我一路闖進這個禮品區,一個好像才剛走下伸展台的女店員走了過來,問我她幫不幫得了我,當她這麼做的時候,百貨公司裡所有人都轉了過來看著。我盡可能壓低聲音,「沒有,沒問題,你去幫別人吧!」

 

她定定地看著我,笑了笑,「不」她說,「我就是想幫。」我跟女人說我想買東西給誰,以及買東西的理由,然後我羞怯地承認自己只有十五元預算,她看起來似乎很開心,還思考了一會兒,好像我要花的是一千五百元,但此時,百貨公司裡的禮物也差不多沒了,她仔細地瞧了瞧,選了些東西擺成了一個禮物籃,總共花了十四元九分。

 

店正要關,當她完成這筆交易時,燈已經熄了。我想我可以回家再包得漂亮一點,但我已經沒有時間了。她好像讀出我在想些什麼似的,女店員問我:「要包裝起來?」

 

「是。」我說。

 

此時店已經關了,一個聲音透過對講機,問了是否還有顧客在店內,我知道這女人大概也跟大多數人一樣,很想趕快趕回家去過聖誕節,但她卻因為幫一個孩子包裝一個微不足道的禮物,而被耽擱了。

 

但她走進後場好一會兒,回來時帶回一個漂亮得要命的籃子,籃子是用銀和金色緞帶包裹的,看起來好像我至少花了五十元來買這個禮物似的,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實在太高興了。

 

當我謝她時,她說,「你們小精靈在購物中心散播快樂給人們,我不過是想給你點小小的快樂罷了。」

 

「聖誕快樂,雪麗,」我回到攤位時說,我的經理看到禮物時,倒抽了一口氣,因為感動與歡喜,她竟哭了起來,我希望這能給她一個不錯的聖誕節開端。

 

在假期中,我仍會不斷地想起那個店員的善心與付出,以及她帶給我以及我的經理的歡愉,我想我能夠為她做的,就是寫封信給那家店,讓他們知道這件事。

 

一個禮拜後,我接到店家的回覆,感謝我寫了那封信。

 

我本想此事已了,直到一月中旬發生了另一件事。

 

我接到史蒂芬妮,也就是那個店員的電話,她想帶我去吃頓午餐,而我,只不過是一個花了十五元的十六歲顧客。

 

當我們碰面時,史蒂芬妮給了我一個擁抱,和一件禮物,然後告訴我以下的故事。她最近被提名為諾得史脫姆百貨的服務之星,因為以前從未被提名過,因此她雖然迷惑卻很興奮,當得獎人公佈時,他們喊出史蒂芬妮的名字,她得到了!當她走上台去領獎時,她的經理把我的信朗讀了出來,每個人都給了她一陣熱烈的掌聲。

 

得獎代表她的照片將會被放在店裡大廳中,她的新名片上不但加註該店服務之星的字樣,還有一個十四K金的別針,一百元獎金,並被邀請代表分店參加地區會議。

 

在地區會議中,他們又唸了我的信,每個人也起立鼓掌向史蒂芬妮致意,「我們希望所有員工都能像你這樣。」讀信的那個經理這麼說,她還見了諾得史脫姆三兄弟,三人對她也是讚譽有加。

 

當史蒂芬妮握住我的手時,我已經有點不知所措了,「但最棒的還不是這個,提莉。」

 

她說,「第一次開店會時,我拿起提名者名單,把你的信附在後面,還把一百元紙鈔放在後面,帶回家獻給我父親,他讀了所有東

西後,看著我說,「什麼時候會宣佈得獎名單?」

 

「我說,得獎的是我,爹。」

 

「他定定地看著我,說了:『史蒂芬妮,我實在為你驕傲。』」

 

她靜靜地說,「我爹從沒說過這種話。」

 

我想我一輩子都會記得那一刻,我瞭解到一個有力的禮物可以有多大功用。雪麗對屬下的感謝引發了這所有事:史蒂芬妮漂亮的籃子、我的信、諾得史脫姆百貨的獎勵,至少改變了三個生命。

 

我一輩子都會記得這件事,在我扮演小精靈,也是一個一文不名的青少年的那個聖誕節,我真的瞭解到,最小的事物,也可以造成最大的改變。

 

提莉.迪林漢 

 

摘自晨星出版社【心靈雞湯】

 

看完了,有沒有很感動,有沒有覺得不可思議的善的循環:雪麗對屬下的感謝引發了這所有事:史蒂芬妮漂亮的籃子、小精靈的信、諾得史脫姆百貨的獎勵,至少改變了三個生命。

 

不要忘記時時刻刻把握機會去讚美別人,也不要忘記當接受讚美的時候,也要報以讚美...讓您的身旁(職場或家庭)都是圍繞著美善的讚美...如此的話,保證您的生命必定光鮮亮麗的...

 

這是因為我們願意主動接受正向的能量,才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循環...

 

記得喔,不跟經常抱怨的人交往,因為那會讓您出現負向的能量,接著也會引發不可思議負向的結果...

 

 

學習企業CIS,營造個人PIS

 

二十一世紀的職場工作者都應該像企業一樣,將自己當成品牌來經營。要做好個人品牌包裝的捷徑,就是學習企業CIS的運作方式。

 

心理學研究顯示,要讓印象放在腦裡不會忘記,需要重複看二十一次,才會變成一種印象;而企業建立CIS的目的之一,正是要創造一個簡單有力的「重複性」系統,讓人們的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建立品牌認知度。例如:看到二個外雙C,就會想到時尚品牌CHANEL;看到打勾的圖樣,就會想到運動品牌NIKE;看到一顆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就會想到電腦品牌APPLE

 

將企業CIS的概念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我們學院不斷提倡的「PIS(Perfect Image System個人形象識別系統)

 

如何建立個人「PIS

 

企業的CIS幾乎等同企業的文化精神,它可能是字母,像是「LV」、「GUCCI」;可能是文字,例如:Lexus汽車的

 

「專注完美近乎苛求」;可能是一串音樂,諸如「來來來大買家,恰恰恰」;還有可能是圖像,像國泰世華的「大榕樹」等。

 

重要的是,這些CIS都能立即直接而清楚地表達出整個企業,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立個人「PIS」也是如此,你的「PIS」等同你的特質。以下是我為學員們設計出來的三種「PIS」操作方式,建議你至少以其中一項為目標,並且堅定實行三個月,每天記錄周遭人看你的反應,之後再做必要的調整;整個流程非常簡單,卻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目標導向操作法:以個人「職涯目標」為出發點

 

2堂課「Perfect Image實用練習:我想要/我需要──TOP 10」中,你填寫的「我需要」形象項目裡,哪一個形象項目是最需要展現的?把它挑出來,並讓適合的穿著元素將此特質翻譯出來。例如:你希望給人「權威、專業」的感覺,挺立的套裝將會是很好的選擇之一;或是你希望「親切、自然不做作」,白襯衫+牛仔褲或卡其褲+西裝外套的搭配方式可以幫助你;又或者你想要的是「浪漫/雅士」的味道,女士身上有荷葉邊、男士身上有粉彩色系,都能為你點綴出特別的個人氣質。

 

2.個人喜好操作法:以「自己喜歡」為出發點

 

你可以挑出喜歡的顏色、品牌或蒐集品,例如:筆、眼鏡、絲巾、領帶、袖扣、別針、項鍊、耳環、戒指、手錶、名片夾等等,將它們持續地穿戴在身上,自然能加深別人對你的印象。我有一位從事室內設計的客戶,深愛LV品牌,每次著裝主題都帶有LV的單一產品,格紋上衣、褲子、包包或鞋子;即使不是LV的品牌,他的配色與風格也一定與它的感覺相似,透過不停的重複,成功快速地建立個人形象。

 

3.特色強調操作法:以「你穿什麼最好看」來重複

 

只要是別人對你讚不絕口的元素,請直接使用吧!元素可以是穿起來好看的格子、條紋、印花;或是西裝、套裝、短裙、長裙、長褲、背心、襯衫、吊帶等;甚至於是特別設計過的髮型、彩妝等。

要提醒的是,建立個人「PIS」的目的是為了彰顯你的個人識別。正如品牌建立的過程要先找出「對的事情」,之後規律地重複做才有用;所以你一定要很清楚個人特質與夢想,加上得宜的穿搭技巧,最後加上堅持與時間的累積,自然能在別人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若是不熟悉什麼樣的衣著元素才能襯托出你的個人特質,由衷建議你求助專業的形象管理顧問,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幫助你建立個人「PIS」,你所需要的只是重複演練就好了。

 

 

 躋身布希、溫家寶之列 華爾街日報:馬加入被扔鞋俱樂部

 美中台 有鞋一同▲馬英九總統在2012世界人權日紀念活動遭獨派人士扔鞋鬧場,台下還有人抗議。(本報資料照片/季志翔攝)

美中台 有鞋一同▲馬英九總統在2012世界人權日紀念活動遭獨派人士扔鞋鬧場,台下還有人抗議。(本報資料照片/季志翔攝)

 美中台 有鞋一同▲美國前總統布希(左)2008與伊拉克總理在巴格達舉行記者會時,也曾遭出席者丟鞋攻擊。(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中台 有鞋一同▲美國前總統布希(左)2008與伊拉克總理在巴格達舉行記者會時,也曾遭出席者丟鞋攻擊。(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中台 有鞋一同▲中國總理溫家寶2009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說時也曾遭丟鞋攻擊。(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中台 有鞋一同▲中國總理溫家寶2009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說時也曾遭丟鞋攻擊。(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中台 有鞋一同▲中國總理溫家寶2009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說時也曾遭丟鞋攻擊,一名警衛案發後撿起該隻鞋子(見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中台 有鞋一同▲中國總理溫家寶2009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說時也曾遭丟鞋攻擊,一名警衛案發後撿起該隻鞋子(見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網站十日以「馬英九加入被扔鞋俱樂部」為題,報導馬總統十日出席世界人權日官方活動,遭到抗議人士嗆聲、扔鞋。

報導指出,台灣總統馬英九在位近五年之後,終於加入了世界領袖的一個菁英團體,成員包括: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和即將卸任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不過馬先生是否覺得自己成為其中一員是值得誇耀之事,則不得而知。

馬英九是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發表演說時,遭到一群要求他辭職、支持台獨的抗議民眾嗆聲,指稱台灣的人權狀況在他任內惡化。最後,抗議人士激動到朝馬英九丟鞋─還扔了幾個包包和帽子。

二○○八年底小布希在伊拉克一場記者會上,躲過迎面丟來的鞋子。幾個月後,溫家寶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演說時,也遭遇類似(但丟得比較不準)的攻擊。不過這兩位並不用閃躲好幾樣東西。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今年一月馬英九以五一%的得票率贏得連任,不到一年他的支持率驟降到一三%。隨著經濟持續探底,民眾不滿情緒升高,反對馬英九的激烈遊行,成為台北街頭常見的景象。

不滿馬英九的民眾,把台灣經濟成長遲緩,歸咎於政府。台灣官方統計機構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一.一三%,低於二○一一年的四.○七%和二○一○年的一○.七九%。

台灣失業率仍在四%以上,工資已停滯十年。雖然馬英九承諾,與中國大陸簽署貿易協議後,將帶動台灣出口成長,但數據顯示,台灣出口預計將較去年同期衰退二.一六%。

挺馬英九的人則將台灣經濟疲軟歸咎於全球經濟不佳,說政府已經推出各種振興市場的措施。而台灣政府最近拒發簽證給達賴喇嘛,給了反馬人士另一個指控馬英九向中國叩頭的理由。

報導說,就像當今許多世界領袖,馬英九拿到一手爛牌,比如:他任內出現兩次重大的全球經濟危機,和一次嚴重風災。除非他能迅速提出完善的新措施振興經濟,並消除民眾對於台灣過度依賴中國的疑慮,否則未來三年他可能得和抗議者玩更多的躲避球。 

 

31條人生必敗定律是什麼?

 

美國一位學者曾經分析了數千人的經歷,結果是總人數的98%都是失敗者。並由此歸納了人們失敗的主要原由,有31種之多。當你逐項閲讀它們時,要一一檢查自己,以求發覺將你排斥在成功之外的有多少種。

  

1、不利的遺傳背景:對於生來就腦力不足的人,好主意是不會多的。有一個可用來彌補這種缺點的要領,就是組織個智囊團,求得別人的幫助。不過請留心,在所有31中失敗因素中,只有這一種是任何人難以改動的。

  

2、缺乏明確的生活意向:沒有中心意向或明確目標而盲目努力的人是毫無希望的。

  

3、缺乏中等以上目標的雄心:對於人生漠然、不求上進的人,我們是不存什麼奢望的,對於不願已付出代價的人,也不過如此。

  

4、教育不充足:這是比較易於改善的。體會證明,最有教養的人,往往是自我造就或自我教育的人。要成為有教養的人,所須要的不僅僅是大學的學位,更要學會能取得生活所需的一切,但又不損害旁人的權利。再有,教育不止包含很多的一般知識,還要包含那些有效又能持久運用的特殊知識。人們並不為他們所懂得的知識付出金錢,而是為了他們用知識去創造的事物去付錢的。

  

5、缺少自律:紀律是從自製而來的。這表明人們必須控制自己的一切消極品性。在你能控制環境以前,必須先學會控制你自己。自我主宰是你所要處理的最困難的疑問。你如果克服了你自己,你更會被你自己克服了。你若走到一面鏡子前,你會同時看到你的最好朋友和你的最大敵人。

  

6、身體不健康:沒有任何人能夠身體不好而獲得輝煌的成就。很多人身體不好的原由,都是可以控制和克服的。主要原由有:

  

  吃多了不能促進健康的食物。

  

  不正確的思想和自卑的觀念。

  

  性的胡為及濫用。

  

  缺乏適當的運動。

  

  呼吸新鮮空氣不足。等等。

  

7、兒童期間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嫩枝彎曲,樹乃傾斜",很多人的犯罪癖性,都是兒童時期接觸不良夥伴或邪惡環境造成的。

  

8、拖延:這是最普遍的失敗原由。"拖延老人"站在每個人的陰影裡,等候著破壞你的成功機緣。我們有很多人一生都是失敗的,為的只是要等待適當的時間到來,才著手作那些值得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奉勸一句:別等待了,時間永遠不會"正好"的。你站在哪兒就從哪兒開始,就運用你能夠拿到的任何工具,更合用的工具會在做著的流程中找到。

  

9、缺乏堅韌:大多數人都可能做優秀的開始人,卻很少有人把已經開始的一切工作妥善地完成。人們總是在遇到第一個挫折時,便全盤撒手放棄。而堅韌,是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以堅韌為座右銘的人最終會發覺,失敗的魂靈也會感覺厭倦而一走了之的,因為失敗不能與堅韌拼到底。

  

10、性格消極:以消極的性格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沒有成功的希望。成功者,是由積極力量的運用而獲得的。而這種力量則又是由別人的協作努力而成的。消極的性格絶不可能誘發別人的協同努力。

  

11、不能控制性的衝動:性的精力,是驅使人奮起行動的最強有力的刺激素。由於它是最強有力的情緒,所以對它必須加以控制,務必使它進入正當的途徑。

  

12、不能控制無中生有的慾望:人的賭博天性,會驅使千百萬人趨於失敗。這類例證可由1929年美國華爾街的破產故事而得知,那年竟有千百萬人曾想在股票紅利上賭博而發財。所以,必須加以控制。

  

13、沒有做確切決定的能力:成功的人能夠果斷地下定決心,而失敗的人則是慢吞吞地做出一項決定。猶豫與拖延是孿生兄弟。遇見其一,往往也遇見另一位。務必在這對兄弟完全抓住你、送你去做失敗的苦役以前,就消滅它們。

  

14、六種基本恐懼之一種或幾種:這六種基本恐俱是貧窮、批評、不健康、失戀、衰老、死亡。你必須克服它們,然後才能有效地推銷自己。

  

15、選錯了婚姻的配偶:這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失敗原由。婚姻聯繫使人們發生了極親密的接觸。除非聯繫和諧,否則,失敗就難以防止。尤其是這種失敗,能把成功的一切形象都毀壞。

  

16、過分謹慎注意:絶對不想碰碰運氣的人,往往在別人都選擇完了,才撿起殘羹。過分謹慎與太不謹慎同樣不妥,人生本來就是含有若干機遇成分的。

  

17、選錯了事業上的同伴:這也是最多見的失敗原由之一。為自己選擇職業或事業時,必須極其留心選擇你的領導和同伴,他們應能夠激發你的靈感,使自己成為聰明而成功的人。我們都會效仿與我們過從甚密的人,請選擇一位值得效仿的領導和同伴吧!

  

18、迷信與偏見:迷信是恐懼的一種,它也是無知的信號,偏見則是狹隘的一種,成功的人都是胸襟坦蕩、無所畏懼的人。

  

19、選錯了行業:沒有人在他所不喜歡的行業中能獲得成功的。關鍵是選擇一種職業使你能夠全心全意地埋首其中。

  

20、缺乏專注的努力:萬事通的人不能精通某一個事物。將你的努力集中在一個主要的目標上吧。

  

21、浪費習慣:胡亂花錢的人是不能成功的,主要是因為他永遠站在窘困的局面中。要養成儲蓄一定比例收入的好習慣。你的銀行裡的存款,能為你發展事業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沒有錢的人,在與人交往中,別人提出什麼他都不會接受,因此很容易上當或滿足。

  

22、缺乏熱情:沒有熱情便不能取信於人,尤其是熱情具有傳染性,有熱情而又能控制的人,在任何團體中都受到歡迎。

  

23、不能容忍:對於任何事情都是固執己見的人,是很少能夠上進的。不能容忍,意味著不再能吸收異己的知識。最有害的不容忍的情況,多出現在宗教、種族及政治的不同觀念上。

  

24、不知節制:不知節制的最有害的情況,發生於暴飲暴食、****無度。對自己的任何一種放縱,都會造成成功的致命傷。

  

25、不能與人合作:由此而失去好職位和好時機的人很多。任何一位元消息靈通的商人和成功者都不能容忍這個缺點。

  

26、擁有並非自己努力而獲得的權利:繼承並非由自己努力而獲得的權利,在他自己往往是禍不是福。爆發的財富比較貧窮更容易招致危險。

  

27、友誼的欺詐:誠實是沒有什麼可以代替的。一個人也許由於受到不能控制的環境壓力,而一時權宜作偽,並不會受到長久的損害。至於故意選擇作偽騙人的人,則是毫無希望的。因為真相遲早會被人得知,於是他就難免身敗名裂。

 

28、自大而好虛榮:這兩種性格好似警告別人不可靠近的紅燈。它們對成功會有致命的打擊。

  

29、以猜測代替思考:大多數人都是不太關心或太懶於求知真情後,再做正確的思考。他們情願憑著來自猜測或草率判斷的見解而採取行動,因為求知真情是須要付出辛勞的。

  

30、缺乏資金:這是第一次創辦事業的人常常會失敗的原由。他們一旦發生了失誤,而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徹底的失敗便是註定的了。

  

31、其他:包括使你遭受失敗的任何特殊原由。

  

從這31種失敗原由中,你可以看到人生悲劇的描述,幾乎所有經過奮鬥嘗試而失敗了的人全在裡面了。你如果能找到一位和你很熟的人同你一塊閲讀此文,並幫助你用31種原由分析你自己,那就可獲益。你倘若獨自來做,那也是有優點的。不過,多數人不能像別人瞭解他一樣地瞭解自己。

 

 

名中醫不外傳的「水果養生術」!搞定7種小毛病

 

水果五顏六色的營養成分,更是身體最好的保養品。陳旺全每天早餐除了五穀雜糧當主食外,必定有一杯 250cc的新鮮果汁,「早上喝比較好,」他曾嘗試晚上吃水果、喝果汁,結果肚子脹、頭暈睡不著,建議睡前不要吃水果、不易消化,早上吃消化吸收較好。

 

陳旺全強調,一定要吃當令水果,因為冰鎮儲存過季,會讓水果營養成分流失、變質。而且一天吃2份新鮮水果就好。

 

「選擇自己需要的,」他舉例說,自己有心臟病家族病史,所以常吃保護心臟的蘋果和香蕉。

 

碰到以下狀況,可以試試用水果來保護自己:

 

1.用腦過度、失眠、睡不好的復原劑:番茄、木瓜

 

番茄中的茄紅素能修復睡眠不足損傷的細胞,讓昏沉腦袋恢復正常,煮熟的番茄效果更好,試試看來盤番茄炒蛋。

 

熬夜後常出現便秘、胃痛等上火發炎症狀,可吃點木瓜健胃、通便,陳旺全用青木瓜燉煮排骨湯,可保護胃壁。

 

2.應酬過後解除脹氣:楊桃、鳳梨、火龍果

 

大吃大喝引起消化不良,可將楊桃切片、灑點岩鹽來吃。楊桃有維生素C促進食物消化,並能防止致癌物亞硝酸合成,是很好的應酬後解毒劑。

 

金黃色的鳳梨利尿助消化,尤其含蛋白﹛可加速分解肉類,有時炭烤食物吃太多,肚子鼓脹不舒服,吃新點鮮鳳梨可快速消脹氣。

 

火龍果潤腸通便,也是很好的應酬後「救急」水果,且偶爾心情煩悶時,吃點紅色果肉的火龍果可以一掃陰鬱。

 

3.天氣太熱消暑降溫:椰子汁、西瓜

 

剛從熱辣辣的太陽底下回到室內,體內熱烘烘的,不妨喝點椰子汁解暑去熱。

 

西瓜因為是很好的降溫「涼」方,也是中醫師的天然退燒藥(俗稱白虎湯)。陳旺全看診時若覺得自己額頭燙燙的、有點發燒時,會趕緊喝杯西瓜汁(不放冰塊),西瓜利尿,很快就能把體溫降下來。

 

他特別提醒,西瓜買回來不要放冰箱,因為冷藏會讓西瓜的茄紅素及其他養分減少一半,建議買一次吃完的份量就好,置放在陰涼處。

 

4.流感季節的天然預防針:芭樂、奇異果、桶柑

 

陳旺全最推薦宜蘭的紅心芭樂,營養成分較其他芭樂高,含維生素C、鉀、磷、硫等礦物質,可強化淋巴系統、預防感染。

 

盛產於秋天的奇異果,清熱利尿,抗氧化成分豐富,可增強抵抗力,減少細菌及感冒病毒糾纏,亦可增強心血管功能;冬天的桶柑也能預防感冒,建議整瓣連白絡一起吃,可滋潤喉嚨、效果更好。

 

5.勞動、大量流汗後體力補充:紅甘蔗

 

整理花圃、種田種菜或從事耗體力且大量流汗的工作,充滿水分、礦物質的紅甘蔗汁能迅速補充流失能量。

 

6.口乾舌燥的解渴清涼飲:蓮霧

 

蓮霧水分多且可利尿生津,排除身體毒素,是夏天最好的止渴方。

 

7.情緒不穩的安神方:桃子

 

春天的桃子可助排便,讓愛美的人維持體重不發胖,在中醫來說也可活血化瘀、安定心神。

 

 

有人聽得懂文化部的「澄清」嗎? 聽不懂是你家的事,不然你要怎麼樣?!

遭指獨厚王偉忠8300萬元 文化部澄清

 

【中央社╱臺北11日電】

 2012.12.11 05:58 pm

 

民進黨籍立委李應元等人今天說,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取得近1/3文化創投總投資額;文化部說,投資過程作業審議嚴謹。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李應元、台灣團結聯盟籍立委林世嘉與作家馮光遠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20105月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通過「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總額約新台幣3億元。

 

李應元說,王偉忠擔任台灣文創一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個人就拿8300萬元。王偉忠拿國家基金投資華星娛樂股份有限公司、魔法胡同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資源過度集中。

 

他說,華星娛樂以「華人星光大道」為主軸,魔法胡同是演藝經紀公司,不是文化創意產業;而文創基金投資王偉忠擔任董、監事的公司超過8000萬元,卻沒推派董事,違法怠惰。

 

馮光遠表示,文化部資源分配不該如此極端不公,有人永遠有辦法拿到很多經費,文化部長龍應台應稍微拾起當年做為作家的理念。

 

文化部表示,文化部扶植文創產業,符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規定的產業範疇,涵蓋藝文、影視音、工藝設計、數位內容與創意生活等類別;為促進文創投資,訂定相關獎勵扶植措施、管理要點,招標、評選、投資審議與投資後管理,都依法依約辦理。

 

至於文創共同投資部分,文化部說,已依文化部共同投資的投資原則與申請流程,文創共同投資相關作業都應堅守利益迴避原則,避免不當利益輸送,投資過程作業審議嚴謹,善盡行政管理責任。

 

有人聽得懂文化部的「澄清」嗎? 聽不懂是你家的事,不然你要怎麼樣?!

 

 

對鏡的人生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過去做廣播節目時,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位癌末病患在安寧病房打電話來,問我:「她只剩半個月可活了,可是為什麼她一直掛念著一些小東西呢?」


我問,什麼小東西呀?她說,她以前很喜歡買襪子,總是一打一打的買,現在她最擔心的是,如果她走了,家裡那些襪子還沒穿過,可能就會被丟掉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怔忡了好久。    望著窗外忽然來訪的驟雨,朋友也若有所思。「活了這麼幾十年,這一刻我忽然有一種感覺,好像我努力得來的一切,不過是一紙租賃契約,一切都是租來的。到了某個年限,就要繳清借款,還回去。」


想想,我們的人生,也都是租來的。沒有一種東西,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真正屬於我們    

 

我們努力讀書工作,買了個房子讓自己安定,又努力買了車子來逃離房子以求得自由,有了伴侶,簽了終身契約,有了孩子,有了公司,又有了孫子,每一樣,我們都以為是自己的資產,看著它們,才能隱隱感到安慰

不久前,到日本看櫻花,為了尋找自然風景,我租了車旅行。租車公司令人不得不誇讚。車一來,油加滿,目的地都有衛星導航,只要輸入電話,再複雜的路也一路順暢。又是油電車,十分省油,停車時悄然無聲,公路修築完善,一路上丁點顛簸感也沒有。連找停車場都有詳細指示。還車時,服務員還會對我甜美微笑。完美得有點悵然。真捨不得還。    

 

這或許也只是完美人生的縮影。旅程的最盡頭,有一些不捨,卻還是得往前行,再美妙的陪伴都帶不走,越順遂的人生時光流逝得更令人驚心。不像是租來的東西,不過是抽象的東西而已。如過程、情感與記憶,都是屬於自己的獨特經歷 雖然說,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已雲消煙散就算是抽象的東西,也只對自己有意義,無法真正留下什麼,總會成為過去。但一輩子,談不好感情,受不了挫折,存不了美好記憶,還車之前一點值得咀嚼幾分鐘的旅程經驗也沒有,才是最值得遺憾的事情。

 

 

研究:女對男忽冷忽熱 是行為本能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1210日下午3:51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女性對男性追求者態度忽冷忽熱,是潛在的行為本能!澳洲及新加坡針對1,500名男性進行研究後發現,女性表現出「很難追到」的感覺,是要測試潛在伴侶是否會在她們懷孕後繼續待在身邊,女性常用的手段包括挖苦對方、和其它人調情與拒絕性關係等。

 

一直以來男性追求者都懷疑,女性表現出一副很難追到的樣子,是要測試追求者的耐心,但以行為學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讓男性保持熱衷的好方法。心理學家研究女性所採用的手段後發現,女性對一位未來可能的伴侶表現忽冷忽熱,目的是要測試他的忠誠度與品質。

 

研究員分析58種女性為表現很難追到手最常用的策略,包括與其它男性眉來眼去,或者是不接電話等。研究員訪問超過1,500名男女,問他們哪一種手段最為有效,結果顯示,女性所採用的最有效手段是表現得非常有自信、和其它人說話、挖苦、假裝忙碌、逗弄、拒絕性關係、和其它人調情、拒絕前幾次的約會等。

 

澳洲西雪梨大學與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研究員指出,一般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常表現得很難追到,研究員說,這是因為女性想要確定,潛在的伴侶會在她們有小孩後繼續待在他身邊。此研究發表在《歐洲人格雜誌》。

 

英國輔導及心理治療協會學者哈德森說,這項研究融合了傳統及現代思維,過去的女性認為,直到她的要求先得到滿足,才會願意和男性有性關係,但是今日的心理學家會認為,這種方法可能已經過時,因為女性可能會因此吸引到一個不合適的伴侶,而他會在挑戰消失後感到厭倦。

 

 

世界傳真:如何教小孩學好數學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21210日上午4:12

 

世界傳真:如何教小孩學好數學

譯寫■葉興台

 

經驗顯示,不喜歡數學的家長,常常害怕自己養出來的小孩也不喜歡數學。

 

在美國阿拉巴馬州麥迪遜郡州法院任職的泰咪.喬立(Tammy Jolley)表示,自己就是患有嚴重數學恐懼症的家長之一,她勉為其難地在中學和大學學完代數與統計學,現在又得幫9歲的兒子傑克(Jake)做數學作業。喬立說:「這麼做會讓我想對兒子發出這樣的感慨:『哈,數學真難,我知道你為什麼搞不懂了。』」但喬立依舊硬著頭皮,鼓勵兒子學數學。

 

根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導,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進一步透露了數學對孩子日後成功的重要性。根據2007年刊登在《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的一篇研究,孩童在幼稚園階段表現出來的數學能力,比閱讀能力或注意力更能預測他們在日後的學習成就。

 

父母親的態度,將左右孩子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意願。200817日,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在芝加哥的霍樂斯格利裡小學(Horace Greeley Elementary School)與上數學課的6年級學生合照。(圖文/路透)

 

由於美國青少年的數學成績持續落後全球其他國家的同儕,這個問題也日益受到美國社會的關注。根據2010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結果,美國學生的數學成績比其他33個工業化國家同儕的平均得分要低。

 

父母態度 影響小孩甚钜

 

從小孩學步開始,家長就在他們學習數學的態度和能力上扮演關鍵的角色。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和比較人類發展學教授蘇珊.雷文(Susan C. Levine),針對44名學齡前兒童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了一項長期的在家研究,結果發現經常跟小孩談論數字,用肢體語言和文字解釋空間關係的父母,常常在小孩4歲時,就灌輸他們更強的數學能力。

 

很多家長卻在無意識中讓小孩對數學心生畏懼。在休士頓擔任老師,數學教學策略網站MathFour.com負責人邦恩.克洛德(Bon Crowder)表示,當小孩問數學問題或做數學作業時,回答「我對數學一竅不通」或「我已經20年沒碰數學」的家長,其實是在向小孩傳達:數學令人畏懼,他們很可能也學不來。

 

研究人員和教育專家表示,患有數學恐懼症的家長也可能教出一位數量研究專家,但前提是他們得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意味了家長要停止負面的談話,並把數學遊戲和問題融入日常生活中,就像他們教小孩閱讀和拼字那樣,家長還要鼓勵小孩鑽研數學難題,不要害怕動腦筋。

 

善用好奇心 數學融入生活

 

專家表示,教小孩數學,可從激發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做為起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亞當.芮斯(Adam Riess),從小就喜歡問父母數學問題,他們認為這是小孩天生的好奇心,因此都耐心解答。芮斯回憶指出:「8歲那年,我和家人一同開車出遊,我沒有像別的小孩那樣問:我們快到了嗎?我是看了里程表和時速表,然後算出了到達那裡所需的時間。對我而言,數學的力量強大。」

 

家長並非都得懂數學,才能幫小孩在學習上有好的開始。雷文表示,家長可以教小孩在數字與實物間建立一種連繫,例如在教3這個數字時,可以給小孩3個圈餅,幫助他們更加理解數字的含義,這比叫他們背誦一串數字好多了。家長還可以和小孩一起玩拼圖遊戲,或透過肢體語言,向他們描述「更高」和「更矮」這樣的空間關係,這些都能強化孩子的空間認知能力,而這又與更強的數學能力有關。

 

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利.米克斯(Kelly Mix)表示,和小孩一起玩積木,鼓勵小孩複製父母堆好的模型,可教導小孩空間的認知能力。

 

在加州帕薩迪納市擔任財務顧問的費歐娜.卡麥隆(Fiona Cameron),學生時代曾被數學搞得很痛苦,如今她仍在試著教導兩個小孩──5歲的伊恩(Iain)和3歲的梅莉(Mhairi)──對數學的興趣。卡麥隆說,她會讓小孩在睡前翻看圖畫書,並認出一些圖形。卡麥隆還會從非營利的「睡前數學」(Bedtime Math)網站上挑選一些日常問題來問小孩。

 

去年2月成立的「睡前數學」,協助家長將數學知識融入小孩的日常生活中。創辦人蘿拉.歐佛戴克(Laura B. Overdeck)曾在紐澤西州薩米特市擔任高科技策略顧問。她表示:「『睡前數學』網站每天都會刊登一個與日常生活和時事相關的有趣數學題,促使小孩一邊動腦筋想辦法解答,一邊和父母討論解答方式。」

 

例如,卡麥隆在廚房烘焙糕點時,會讓兩個小孩將雞蛋敲成兩半,在這個過程中,她向小孩解釋了分數的概念。而給杯子蛋糕加料也變成減法問題。卡麥隆說:「如果有12個杯子蛋糕,我們已經給8個加料,我們還需要再加幾個?」她說,由於這種數學教學法,她的小孩很喜歡解題。

 

放下分數 讓孩子當老師

 

當小孩把數學作業帶回家做時,很多家長必須打破分數和排名至上的舊習慣,鼓勵小孩嘗試用多種方法解題。雷文的研究發現,若家長將關注的焦點擺在解題的過程,而非找出正確答案,9歲的小孩會更渴望面對新的數學挑戰。

 

馬裡蘭州洛克維爾郡的數學顧問,協助家長和學生學數學的網站NewtonsWindow.com創辦人蘇珊.沙頓(Suzanne Sutton)表示,家長陪小孩一起動腦筋,其實很有幫助。那些對嘗試和失敗感到自在的家長,能教會小孩凡事往好的方面看,竭盡所能去面對挑戰。

 

MathFour.com負責人克洛德指出,若家長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小孩,至少不要對他們表現焦慮和沮喪。相反的,家長需要做的是告訴小孩,會在別的時間換別種方式陪伴他們,那樣會更好;而在學數學的時候,家長該為他們找一位家教。

 

家長還有一種選項:花錢請小孩來教你數學。曾有一位家長問沙頓:在自己對教學大綱都無法理解的情況下,該如何幫助她青春期的兒子學習艱難的代數課。沙頓要這位家長出最難的數學題,然後花錢請兒子就此寫一份報告,並教會她。這位媽媽選了對數。

 

沙頓表示,當她兒子只給她粗略的解釋時,她回應說:「你沒有履行我們的協議。我不明白對數的含義。」她兒子繼續鑽研下去,且再試著講解一次。最後在兒子的輔導下,這位媽媽搞清楚對數的概念。而在確認自己已經搞懂代數課中最艱難的問題後,這位少年後來的成績一直很不錯。

 

 

別急著發飆!孩子成績差,可以這樣教

 

文/吳皆德

 

基測日一步步逼近,孩子的情緒隨著成績單上的數字起伏,家長的神經也隨之緊繃,就怕孩子因成績不理想而倍感挫折,失去學習的熱忱與衝勁……忠傑自我要求很高,小學成績優異、以市長獎畢業的他,上了國中後因課業加重,開始有點吃不消,再加上班上也有幾位市長獎畢業的同學,讓忠傑對於自己課業表現更加在意,深怕成績滑落。想不到第一次月考下來,忠傑因生物考不到90分感到灰心,小考也每況愈下而逐漸喪失自信心、開始懷疑自己。

 

沉迷於電玩的阿昌,成績愈來愈差,剛開始還有點緊張,到最後乾脆放棄,表面上不在意,其實是被成績打垮,覺得自己不是念書的料,甚至告訴父母不想繼續升學,讓阿昌的爸媽又氣又急,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

 

求學期間的孩子,往往會因學業成績的高低而出現各類反應。事實上,若把學生當成一種職業,學校的成績單就是考評表,不難理解為什麼成績會牽動孩子的情緒起伏。此外,家長也會因孩子成績不好而心煩,更擔心孩子會因成績差,而擊垮自信心。

 

父母的情緒

別被孩子成績影響

 

親子專家吳娟瑜說,成績的確會影響個人自信心,但是要孩子不受影響,家長要先放大格局,說服自己的情緒別被孩子的成績單牽著走。

 

擁有超過20年輔導經驗的懷仁全人發展中心督導黃心怡心理師也表示,特別是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因為受到荷爾蒙影響,相較於國小時期,會有不一樣的心態。父母若對還在念國小的孩子說:「我在外面打拚,你卻不好好念書,真是讓我傷心。」孩子可能會把父母的話聽進去,好好用功、獲取好成績。但若同樣以「工作辛苦」這個理由來勸誡邁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可能會覺得:「你工作辛苦和我念書好不好有啥關係!真是會牽拖!」反而得到反效果。

 

3大類型孩子

成績差時這樣教

 

黃心怡心理師指出,很多兒童繪本會描述孩子考糟了,會把成績單藏起來,或是想把成績單吞進肚子裡的情節,就是因為孩子多少都會在意成績。吳娟瑜與黃心怡心理師針對以下3種常見成績不好類型的孩子,提供父母應對的方法:

 

1拖拖拉拉型

 

這類孩子是不折不扣的拖拉大王,個性非常被動。成績不好的孩子中,這一型最普遍。

 

爸媽可以這樣做》

 

吳娟瑜說,這類孩子其實心理也會緊張,但常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急壞家長。面對這類孩子,爸媽不妨先暫時讓孩子放下課本,到外頭體會人生,從書本以外的世界找到自信心。舉例來說,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也許會引發他學習大自然事物的熱誠,主動汲取相關知識,也可能會因此而有一番成就,進而重拾自信心。

 

2過度緊張型

 

這類孩子求好心切,很容易緊張、過度神經質,導致無法有效地達到目標。

 

爸媽可以這樣做》

 

愈在意分數的孩子,自信心愈容易因成績變差而受創,這時父母就更要懂得讓自己和孩子都「放輕鬆」。黃心怡心理師說,面對這類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孩子,可以告訴孩子「人有失足,馬有失蹄」的道理,幫助孩子慢慢接受人都有失誤的時候,要學會接受失敗的可能性,增加挫折容忍力。

 

吳娟瑜也建議這類型的孩子,其實已經懂得自我要求了,有時甚至過於嚴格,此時父母反而要勸孩子放鬆,讓他們知道:在長長的人生當中,這些分數、成績單都只是一時的,等你老了回頭看,會發現一點都不重要!

 

吳娟瑜就曾這樣安慰過自己小孩,述說自己當年也曾因為考試少得12分而難過掉淚,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很可笑,因為就算當時真的多拿到那12分,對現在的生活一點影響也沒有。

 

 

七種不能隨便吃的蔬果

 

 
夏天是新鮮蔬菜水果紛紛上市的季節,但是,不是所有蔬果都適合所有人吃。哪些蔬果不適合吃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哪些蔬果不適合特定人群食用,看看你吃錯了嗎?
 
 
1. 芒果—止血,來月經的人不要吃。
芒果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蔔素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其次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
 
再者,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
 
 
2. 韭菜—壯陽,小孩子不要多吃。

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在中醫裏,韭菜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壯陽草"。
 
 
3. 南瓜—升壓、止喘,高血壓的人不要吃。

南瓜中對人體的有益成分有多糖、氨基酸、活性蛋白、類胡蘿蔔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等。 
 
 
4. 山藥—補氣,失眠的人不要吃。

鮮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可以防治人體脂質代謝異常,以及動脈硬化,對維護胰島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寧咳定喘,延緩衰老等保健作用。 
 
 
5. 蘑菇、黑木耳—瀉下,腹瀉的人不要吃。

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6. 香菜—發汗,汗多的人不要吃。

具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醒脾和中的功效。
 
 
7. 芋頭、苦瓜、雪裏紅—清熱,陽痿的人不要吃。
 

 

 

創意料理達人詹姆士:學校學的拿到社會,你還是零啊

 

採訪整理:謝明玲 攝影:劉國泰 出處:天下雜誌511 2012/11

 

採訪中,創意料理達人詹姆士(本名鄭堅克)說了好幾次「回歸原點」

 

這是指他的志向。父親經營飯店餐廳,他也從小做菜,小學二年級就會做宮保魷魚。

 

四十四歲的他,第一個夢想是餐廳老闆,後來又想當網球選手。高中念了美術、設計。到日本念書時,一度想當工業設計師。繞了一圈,還是進了料理學校,成了餐廳老闆。現在的他,是山喜屋、Yaya's生蠔酒館等餐廳的負責人。

 

「回歸原點」是他近年的人生體悟。

 

六年前,他加入電視節目《型男大主廚》,和國廚阿基師搭檔評審,人氣開始上升。去年,還因這個節目,得到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

 

這兩年,他開了自己的外景和棚內節目。但他卻說,自己還不及格。只要不錄影,他一定來餐廳,他的辦公室,就在餐廳樓上。

 

「因為這是我本業,」他說。「人最怕就是忘本。」

 

「回歸原點」更是他給年輕人的忠告。

 

由學美術到經營餐廳、到進入電視圈,詹姆士的體悟是,學校畢業走到社會,就是一切歸零。不管什麼學歷、學到什麼專業知識,到社會,就是放下。重要的是適應力、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以前是學美術的。當兵前,在服飾店當企劃。我寫的第一份pop(海報字體),我記得是舶來品,下麵寫五折。我寫了後貼到專櫃,上廁所回來發現,被撕下來丟在垃圾桶裡。

 

我的pop字一直在班上很厲害。但主管說,不能用耶。因為字體是單調的,規規矩矩用麥克筆寫完後,旁邊做些小點綴,就放上去了。在賣場花花綠綠的衣服裡面,根本看不到。

 

那時候我覺得,原來在學校pop字寫得很好,本質學能訓練得很高,但那一切在社會上都是不足夠的。

 

學校的東西拿到社會上面,嚴格來說,零啦。學生時代多麼風雲的人物,進到社會就是一個新鮮人。

 

很多人來餐廳會跟我說,老師不是這樣教的。後來我就說,你要不要去跟你們老師領薪水?

 

我在日本料理學校的時候,醬汁學很多,學切麵粉很厲害,也學了日式、中式、西洋料理。但我兩年只切過一次生魚片。

 

大的鮪魚一隻好幾百萬,你覺得老師會給一人一隻嗎?他們就請築地師傅來,切給你看。你能切的就是秋刀魚,再來就是拿蒟蒻練習。

 

你問我在學校學到什麼?我學到一個學校可以怎麼經營、料理學校廚房動線可以怎樣設計。還有,理論觀念講得很多,學了很多食品衛生、營養學、食品加工。

現在的大學生,那怕是碩士生、博士生,麻煩你,出社會應該回歸到原點,你還是零啊。

 

有次有桌客人,其中一位上次用餐少付了五百元。我本來想算了,但餐廳有位政大畢業的員工,覺得自己可以溝通,就去和客人說。

但他應該要考慮周遭到底什麼狀態。例如,這桌這個少付錢的,可能是老闆,另外兩個是他的客戶。你直接跟他講,他很丟臉。

客人決定要給,說等下一起結帳。這個員工卻補了一句,「所以你們還是有文化的。」

 

完了,客人拍桌子、罵髒話。當時餐廳客滿,我從廚房衝出來調解,員工還想解釋。我氣到要他不要講話。

 

我後來解釋給他聽,他也說對不起。但他的臉給我感覺,他覺得自己沒錯,這種態度就是沒有歸零。

 

有時我遇到年輕、藍帶畢業的廚師。我說不錯,但心想,你有什麼經驗?你技術可能很好,但技術是學就會。資質好的一年半,差的十年。但「味覺」學得會嗎?

 

我跟你形容,白松露霜淇淋上有芝麻球,上面有黑松露,配貴腐酒。白松露瓦斯味很重,喝下酒後,味道再衝五倍。我可以描述,但你想像不出來,因為沒有經驗,這就是年紀。

 

學校要教什麼東西?教你人際關係,教你解決問題。

 

 我是一路解決問題念到畢業的那種人。在日本念書時,我是全校補課補最多的。我不喜歡遲到,只要會遲到,就不去上課,然後再補課。但有同學睡遲不去上課、也不補課,最後被退學。我不是,我會解決(問題)。當我知道,補課都沒辦法畢業了,鬧鐘調七八個都要準時去。

 

我是悲觀的人,會把底線畫出來,不會讓自己陷到穀底去。

 

我現在只有四十分

 

進到電視圈後,我學到很多。例如電視語言,要一二三、「啪」就出來,鋪陳太多,觀眾會睡著。

外景也一樣。他們告訴我,要忘記鏡頭,但是要知道鏡頭在哪裡。忘記鏡頭才會自然,但要知道鏡頭在拍什麼,因為沒拍到就是沒有。

 

滿分一百分,我剛開始可能一分都不到。現在進圈子六年,我大概只有四十分。我還在學。電視圈的人常說,「以後你就懂了。」就是要不斷累積實務經驗,有一天真的就懂了。

 

我女兒國三,我希望她培養三種能力。有了,其他我就不擔心。

 

第一是辨別是非的能力,第二是應變能力,第三是韌性、耐性。

 

應變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你一定有喜歡的圖片、喜歡的一道菜,但是你要隨時訓練自己,如果是你要做這道菜、要畫這幅畫,你會怎麼做?我看阿基師做菜,也會想,我可以怎樣做出這道菜。你必須隨時訓練自己去創造新東西。我每天都在做。

 

 

回憶必須被不斷提醒!能幫助回憶的「有效照片」三原則

 
這星期看到一篇文章引述Wired雜誌最新一篇報導,它是在說,科學家早就發現,所謂「記憶」根本就不是一堆事情穩穩的記在腦裡,所謂「記憶」其實是每一次你稍稍回憶,那些記憶受到刺激而在腦裡重新組裝了一次,等待下一次的刺激;換句話說,要讓人忘記很簡單,不必「擦去」什麼,只要在下次刺激時,不要讓它重組,等於就永久忘掉了。換句話說,人類根本就沒有「記著」的能力,只有「不斷提醒而不忘」的能力。
 
話說最近來到台灣幾個小鎮走走,現在這些地方,都懂得用「小吃」來說故事、吸引觀光客,拍下好多照片,於是,我和朋友,一邊吃,一邊拍,一邊展開如下的討論:
 
該怎麼拍照,才能留下『吃的』回憶?」
 
花特一個好問題!每個業餘隨便一位拍照者在台灣旅遊肯定是要「吃」的,當你來到一間小吃店,坐下,大吃一頓,你該如何「拍」
 
注意,「味道」是拍不下來的,「氣味」是拍不下來的,「好吃」也拍不下來的,那,請問你應該拍食物、拍吃的人、拍menu、拿名片、收集收據、剪下商標、拍老闆……還是拍杯盤狼藉?
 
我不懂攝影,只懂回憶,我是回憶保存的偏執狂。我對我經歷過的所有事情都妥善整理、保存,非常小心的、不願意錯過任何一點小事。最近成立一個龐大的志工團隊《Life 101》(註:歡迎報名參加),也是要協助一些有特色的人們,保存並傳承他/她們某一階段的回憶。依照科學家的說法,我們的記憶,必須不斷的有相關東西刺激,那麼,如果照片是協助我們記下當時,這些照片要怎麼拍才能刺激我去「抓回」當時足夠完整的記憶?
 
我發現,原來,我的拍照方式錯了
 
我真的有仔細看過一年前拍的遊玩照片,看看哪一張照片最能代表當時的情境;整理過後,我的想法如下三點,當天,我拿這三點,來告訴我的朋友,不要以為自己拍到了回憶──

一、當時拍得「最好看」的照片,往往是最無法呈現當時回憶的照片:當時拍得很好看,還記得拍到的時候,如此興奮,一年後才發現,那些「美圖」,根本不具「代表性」,看來看去,想不起一個屁!比方說,近拍枝梢末的鬚鬚一根根好漂亮,拍到光影照在花兒上好美,後來,這些美圖還不如一張普普通通的全景照,或是一張老老實實的比YA照,有時候拍人也是,全家福,每人都好美,卻不如一張在大家還沒站定準備好那一張東倒西歪、東看西看的照片。這道理是有的,因為,最好看的圖,一定都是「不真實」的才會覺得特別好看(哀),那些美圖,乃是「照相機」看出去的圖,不是你眼睛看出去的圖,難怪到最後只能當下滿足,一年後無法訴說當時發生何事。
 
二、拍「糊」掉的照片,一年後往往比清晰的照片還要動人:拿手機拍照的各位一定都有這個問題,以iPhone拍,常常「糊掉」,本來我都會一一刪掉,只留清楚的,後來過了一年,始然發現,反而是那些糊掉的,特別能產生回憶,讓我們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這也是有道理的,糊掉往往表示當時正在作某個動作,它本身就敘述了一個有「動作」的故事,不再只是靜態影像。此外,糊掉的照片,在心理上或許讓你的「想像空間」無限擴大,而想像的時候,你自然的被帶回到當時!這下子,有懂了嗎?
 
三、有拍到「人」的照片,才會真正帶起回憶:這一點有不少朋友應該都會這麼認為,所以我們的拍照一定要帶到「人」,問題是:「什麼人?」我覺得,除了同行的人之外,還包括「關係人」,比方說,我到山中小鎮買杯咖啡,那位賣咖啡的少女?或是到某某餐館吃飯,那位招呼的老闆娘?他們不會出現在大部份的相片裡,但他/她們曾經在你的記憶,佔了一個重要的位置,留在照片中,他/她們竟然能為這塊記憶拼圖,補上最後一塊缺角,整個回憶便活了起來。反之,若不是關係人,照片中就盡量不要拍入那些閒雜路人!
 
根據以上三個原理,我和這位朋友說,每次拍「吃」的,我有以下準則──
 
拍食物,一定要拍到正在吃它的那個朋友
 
拍朋友正在吃,盡量是刀子叉子動作中!
 
或是,拍服務生和朋友講話,或服務生上菜,記得拍到服務生和朋友的表情,然後,儘量避免拍到別桌的人
 
最重要的是──多拍幾張,不要刪掉不好的,因為拍爛的照片可能是最後留下回憶的關鍵
 
科學家告訴我們,別對自己的回憶太有自信,回憶必須不斷的刺激,才會繼續保留,而單靠我們對一般拍照的認知,恐怕是留不住回憶的,就像看到目前美食部落客對美食猛力「近拍」的做法,非常可惜!花了這麼多錢,冒著這麼大的變胖的危險,去吃了這麼多東西,換來的是這麼多的「近照」,和對味道與流程的華麗又瑣碎的形容,最後,留下的回憶呢?
 
嗯?
 
拍照的最終目的,就是回憶;若有天不能拍照了,我們照樣活得好好的,要拍照,就是因為我們想要有回憶。一般當下的拍照決定,往往無法留下回憶,讓我們重新教自己怎麼拍照,悍衛自己的回憶!
 
(圖片來源:Sun Brockie)

 

 

中共在福建新建大型空軍基地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報導,通過衛星圖片及相關報導披露,中國大陸在福建新建了一個大型空軍基地,增加對臺海和東海的空中軍事壓力。

文章披露說,衛星影象搜尋係統顯示,福建水門機場衛星影象首度出現在2009年,2011年基本完工。到2012年,機場跑道陸續出現數架殲-10戰機與機場後勤整備車輛。文章猜測,這極有可能是空9師的殲-10。

文章稱,通過衛星拍攝圖片發現,一系列最新的戰機停靠在福建基地,該基地建造了大型的機艙機庫,同時有彈藥庫,還有加油站等等,大批新型的升級改進版本的殲-10戰機進駐到福建,此前駐解放軍空9師的戰機都是通過廣東汕頭的機場來進行轉場的,為更多臺海和東海的戰機做空中補充。但現在發現對日作戰的準備要加強,而且臺海一貫是解放軍對臺作戰軍事鬥爭準備的首項,所以在福建增加了新型的戰機機場。

文章稱,目前,臺海的局勢相對緩和,但是指向日本的東海局勢不斷地緊張,因此必須要給日本實際的壓力。而此前解放軍在浙江、南京戰區等等相關的基地起飛的殲-10戰機,還有蘇-27戰機往往由于滯空時間不夠、航程短,並不能夠真正在空中停留太多時間。鑒于釣魚島的緊張局勢,解放軍在福建新建了水門空軍基地,並把大量改進型升級的殲-10部署在這裏,可以直接飛向東海和臺海。從這裏飛向釣魚島相關海域大約只需要380公里,而飛向臺灣東面只需要320公里,能夠實際、有效地形成空中的壓制和威懾力。

此前,有報導稱,水門機場還部署了S-300防空導彈,該導彈主要是針對美日F-15和F-18戰機。不過,文章稱,通過衛星圖像分析並未發現這種防空陣地的存在,反而在這一地區似乎存在著若干個短程彈道導彈發射場坪預設陣地。

 
 

另一方面,文章還特別提到,解放軍確實加緊了對東海的軍事空中部署。除了在福建水門新建大型的空軍基地以外,在湖南的邵東和安徽的安慶也增建了大型的停機庫,同時進駐了最新改進型戰機轟-6,部署在這兩個基地的轟-6戰機有兩種功能,一方面改裝成為加油機,為其他戰機實現空中加油,展開臺海、東海的長時間的滯空飛行。而另一方面,轟-6戰機可以攜帶解放軍長劍-10中長程的巡航導彈。精確的攻擊巡航導彈掛上新彈之後,給東海特別是日本,包括沖繩在內形成真正的軍事壓力。可見,解放軍目前不管是轟-6戰機,還是升級的殲-10戰機,不管是福建還是湖南、安徽,都增加了空中打擊力及震懾力。

 

 

馬倡石斑王國 無配套業者夢碎

 

民視 – 2012127日 下午8:07

 

總統馬英九選前下鄉吹捧ECFA,說是要打造石斑王國,還沒兩年就美夢破滅,石斑魚產地賣價直直落,今年一斤更是跌破140元,比成本還要低,高雄養殖石斑的大本營永安區,漁民現在是叫苦連天。

 

選前頻頻下鄉推動石斑倍增計畫,還大力吹捧ECFA,ㄟ擱發,有總統跳出來掛保證,讓高雄永安業者相信,石斑養下去就對了,不過現在想到現在的石斑價格,養殖戶根本笑不出來,全盛時期一斤突破320元的賣價就像溜滑梯,加上油電雙漲帶動萬物皆漲,直直落的石斑價格和節節攀升的養殖成本,今年達到黃金交叉現在是賣一隻、賠一隻,撈起來的石斑沒活力,業者心情更不美麗。

 

馬政府提出石斑倍增計畫,讓漁塭吹起時石斑養殖風,但配套措施不足,中國眼見石斑有利可圖近年來也砸下眾金養石斑,8成仰賴外銷的高雄永安,現在儘管魚養肥了,中國市場卻因為自我供應量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嚴重萎縮,石斑價格大崩盤。

 

ECFA石斑大夢破功,卻沒見當初大力鼓吹的馬政府提出配套措施,ECFA的甜蜜糖衣漸漸溶解,嘗到苦果的卻是無辜的基層老百姓。(民視新聞曾虹雯、陳家祥高雄市報導)

 

 

契作神話破功 虱目魚石斑魚押中國虧大了

 

作者: 文/蔡靚萱 | 財訊雙週刊 – 2012127日 下午1:04

 

兩年前ECFA簽訂時,農漁業莫不希望在中國讓利,政府也不斷宣傳石斑魚出口中國大陸高度成長,在實情卻是……兩年下來讓利變搶利,石斑魚及虱目魚價格慘跌,漁民賠本銷售,「賣愈多,賠愈多」!

 

兩年前ECFA簽訂時,農漁業莫不希望在中國讓利、兩岸互通之後,可以在中國市場一展身手。不過,兩年下來,就在政府宣傳石斑魚出口中國大陸高度成長的政績背後,卻是漁民賠本銷售而受害。

 

十月底,農委會開心宣佈兩岸簽署ECFA(兩岸經濟協議)後,今年石斑魚外銷中國大陸年成長高達七成,還選出標竿魚場進行表揚。然而,風光頒獎的背後,卻是價格大跌兩成,養殖戶賣愈多、賠愈多。「現在青斑(最常見的石斑)一台斤才賣一三○、一四○元,成本就要一五○元,真是虧慘了!」人稱「石斑大王」的龍佃海洋董事長戴昆財如此形容業界的慘況。

 

另一方面,兩年前還風光與中國簽署契作的虱目魚,在這不久前,報價也來到三年來的低點,每台斤批發價三十五元,幾近跌破飼養成本。石斑、虱目魚這兩大台灣重點魚種,前者是身為外銷主力的高價魚,後者採平價內銷,是本土老饕的最愛,兩者都成了ECFA後搶攻大陸市場的養殖漁業要角,卻一同遭遇到不小的後坐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還記得二○一○年ECFA簽署時,大陸對台灣讓利、免關稅成了政府積極宣導的利多。兩年後,利號稱讓了,但效果卻是相反的,政府缺乏配套措施成了讓漁民受傷的元兇。「當初,就是因為ECFA簽約時,青斑一台斤暴漲到三百元,吸引大量養殖戶投入,」戴昆財說,沒想到大陸業者的產量也大增,導致現在台灣漁民血本無歸。

 

原來,中國東南沿海因為氣溫較台灣低,冬天寒流一來石斑就無法存活,讓漁業署信心滿滿,要藉此利基讓台灣石斑「反攻大陸」。在政府鼓勵下,近年台灣石斑養殖面積也由一千六百公頃成長到兩千公頃,農委會並特許十七艘活魚運斑船,讓台灣的生猛石斑可直趨大陸港口。

 

過去中國市場就占台灣石斑外銷近九成,這麼一推,更讓中國市場外銷占比達九九%。「這麼集中在單一市場,如果中國因政治考量,一聲令下禁止進口台灣石斑,產業怎麼辦?」立委黃偉哲質疑。事實上,政府沒做好市場調查的結果,就是供需失調、徹底失算。

 

「台灣的利基已經拜拜了!」中華海洋生技副董事長謝清輝指出,最近兩三年來,他在中國大陸發現,以低成本透明塑膠布搭蓋、如農業溫室般的「溫棚」大量普及,輕易就能做到魚池保溫,中國養殖石斑無法越冬的問題已被解決。

 

對岸砸重金扶植 大陸石斑 追上臺灣了

 

戴昆財最近也才剛受邀赴北京、天津、寧波考察,這趟中國行讓他大為震驚。他看到的不是便宜的溫棚,而是在浙江舟山地區看到由中國政府輔導、占地九百坪大的室內可加溫養殖場!「算一算投資要一百多億元台幣,沒想到他們政府這麼敢花錢!」他感嘆,過去大家一直認為大陸石斑業追不上臺灣,「現在他們追上了。」

 

石斑慘兮兮,虱目魚則陷入另一種窘境。由於細刺多、品嘗須技巧,虱目魚主要以內銷為主,過去產量無太大變化。但三年前在中國政府刻意政策討好綠營鐵票區下,由台南學甲搭上ECFA列車,民間漁塭開始與中國大陸業者契作,打入中國市場。在預期心理下,去年春末虱目魚批發價一度攀升到一台斤近七十元,但到了今年九月,卻硬生生遭腰斬。

 

 

燃脂、排毒、提升免疫 橘子皮都辦得到


摘自 Vita 纖活誌2012年10+11月號




 

每到冬天一定要來顆台灣盛產、又香又甜又多汁的橘子。但是...果肉吃完了,皮呢?如果就這麼丟掉,實在太可惜啦!最新研究發現,橘子皮對瘦身、去寒、解毒都有神奇功效,還有,這個冬天預防流感,最需要提升的免疫力,現在起,千萬別再忽略營養的橘子皮囉!

最新發現...燃脂、解毒、免疫力Up Up!

 

針對橘子皮的研究集中在橘皮色素的「隱黃質」(β-cryptoxanthin)上。研究顯示,只要每日攝取2mg,就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症!

1天吃1個帶皮的橘子,就能達到標準攝取量了!另外,橘子果皮和果肉之間的薄膜,含有大量具分解內臟脂肪功能的物質...辛樂芬(Synephrine)。

 

最近在美國,含有辛樂芬及柑橘萃取物的瘦身補助劑,可是賣得嚇嚇叫呢!

而使橘皮帶有些許苦味的...檸檬類素(Lemonoid),則可以預防癌症、抑制膽固醇喔!

 

還有還有,橘皮中所含的檸檬油精,不僅讓橘子發出香甜味道,更可以促進脂肪燃燒、血液循環!

橘子皮對健康的好處多多,但是1天至少要連皮吃1∼2個橘子,才有效果!

安心吃橘皮,清洗3步驟...

Step 1....泡入溫水5分鐘

 

以溫水將橘皮外面的蠟和農藥溶解去除。若是橘子浮起來,用蓋子蓋住使其完全沒入水中。

Step 2....仔細清洗表面


在流水下使用海綿或刷子輕刷表皮。記得不要太用力把皮都刮傷囉!

Step 3....去除蒂梗和底部凹陷


這2個地方特別容易累積農藥,要摘除乾淨才吃的安心!

1天2顆烤橘子...延年益壽健康滿分!

 

1份以20∼70歲為對象的調查報告顯示,比起不愛吃橘子的人,橘子愛好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和痛風的機率,降低最多5成。

 

冷冷的冬天,早晚各1顆橘子,用烤箱烤熱連皮一起吃,不僅風味絕佳,更可以舒緩胃痛等症狀,讓健康滿分喔!

陳皮DIY妙用多!


只要將吃剩的橘子皮放置在家中通風乾燥的地方,過2、3天等它完全風乾即可。

 

風乾後的陳皮,可磨碎後混合芝麻、小魚,再乾煎一下。就有香噴噴又下飯的橘皮香鬆囉!

陳皮也可以拿來泡澡!只要將1∼2顆份量的陳皮加在紗布袋中,泡澡時丟一包,不僅促進血液暢流,更有芳香浴的效果。讓妳身、心、靈都照顧到囉! 

 

 

俄國首相梅德韋傑夫公開承認外星人的存在  

 

上週五,127日,星期五,現任俄國首相和前總統德米特裡- 梅德韋傑夫在麥克風還沒有關閉時向記者做出了一令人震驚的論述。

 

當他被問到現任總統是否在在任期間接收過外星人的秘密檔時,梅德韋傑夫不僅透露外星人正在拜訪地球,且說,他們其中一些人正切切實實地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他甚至進一步說,好萊塢影片《MIB星際戰警》,描繪了一個秘密地監測地球上外星人的政府機構,而這是有事實依據的。

 

雖然(梅德韋傑夫的)俏皮的回應似乎是針對記者的這個不同尋常的問題,鑑於梅德韋傑夫回應時,沒有意識到他的麥克風還在記錄,這起碼說明,外星人不僅訪問我們的世界,但生活在我們中間。

 

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正式回答完五個電視台的記者採訪後,繼續回答記者的提問,並在沒有意識到麥克風仍然開著的情況下,做了一些『非正式』的回覆。他『非正式』的意見更坦誠地反映了他真實感受,特別是對最近俄羅斯的政治狀態,當公民自由被當局壓迫。

 

然後,他被問到,如果『當總統被給與需要啟動俄羅斯的核武的公事包,是否也收到了有關外星人的秘密檔?』梅德韋傑夫回應說:

 

『連同一個帶有核武代碼的公事包一起,國家總統被給予了一個特殊的"最高機密"的檔夾。該整個檔夾包含了曾經拜訪過我們這個星球的的外星人的訊息……在此同時,你亦接收到了一份絕密特殊任務,是關於對在我國領土外星人的控制的演習……你可以從著名的那部電影—— 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中獲得關於這方面的更具體的訊息…… 我並不會告訴你我們身邊究竟有多少外星人,因為這樣會引來恐慌。』

 

梅德韋傑夫並不是第一個在電視採訪時透漏有關外星生命的重要俄羅斯官員。

 

在不平凡的20105月播出的電視採訪中,俄羅斯的卡爾梅克自治州州長(the Governor of the Russian Republic of Kalmykia)並且是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主席的基爾桑.伊柳姆日諾夫( Kirsan Ilyumzhinov )聲稱,在1997年,他從他的複式公寓被帶到在外星飛船上。伊柳姆日諾夫稱,他遇到了『人型』外星人,他們還帶他參觀了他們的船,甚至把他帶到了另一個世界。

 

長期以來一直有現象顯示,不僅有外星人訪問過我們的世界,而且實際上居住在我們中間。

 

一個在義大利的詳細記錄的案例(被稱為Amicizia)表明,有100多個人,包括政府高級官員,在超過22年,1956年至1978的時間內,會見了一群在義大利半島和亞得裡亞海基地的外星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外星人被北約當局暗中監視,雖然北約當局沒有幹預公民與他們的私人會見或必用資源的提供。

 

這個案例真正的表明,如同在電影《MIB星際戰警》中描繪的,用來監測在地球上的外星人的官方機構是真實存在的。當然,總理梅德韋傑夫也承認了這樣的『秘密特殊服務』的存在。

 

儘管人們可以說,梅德韋傑夫只不過風趣地響應了一個記者『奇怪』的提問,但他的『非正式』言論的背景表明,包括外星生命上,他是坦誠的。

 

不過也可能性,梅德韋傑夫的回答是經過精心策劃和事先批准的,以向俄羅斯民眾揭示俄當局尚未能正式向世界宣佈的事實--外星人生活在我們中間!

 

 

王偉忠要年輕人有勇氣擋萬箭

 

 【文/孫蓉萍】

 

前言

 

知名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即將和中國旅美聲樂家田浩江演出舞臺劇「短波」,在這齣劇的構思和排練過程中,兩人不只對自己的家人關係有所省思,對台灣目前的社會現象,也有一番體悟。

 

「我的哥哥今年走了。這一生當中,很多事我要替他負擔,所以對他有哀怨。」經常帶給人歡笑的知名電視製作人王偉忠,神情嚴肅地說出這句話。

 

十二月下旬,王偉忠製作、並親自上陣擔綱要角的舞臺劇「短波」即將正式演出;新戲以一九四九年政府遷台為時空背景,描繪兩岸彼此封鎖的年代,「短波」廣播成了穿透海峽的唯一絲線。藉此,隱喻出一種若有似無的奇妙情感,也延伸演繹了王偉忠與另一主角──旅美中國聲樂家田浩江,各自擁有、同樣也是若有似無的一段兄弟情誼。

 

談新戲,王偉忠就從自己和哥哥的往事談起,聊起四年級生這一世代的成長背景、為了追尋夢想而兄弟分離的故事。

 

兄弟疏遠卻又難以割捨

 

今年五十五歲的王偉忠,是台灣演藝圈的名人,從小生長在台灣眷村,有一個哥哥在美國,但成就遠不如王偉忠。今年五十八歲的田浩江,從小生長在中國的軍隊大院,三十年前就到美國發展,在歌劇界享有盛名,他也有一個哥哥,留在大陸的哥哥也只是平凡的職員。

 

兩人的哥哥都已經過世,更重要的是,這兩對兄弟之間,都有一份疏遠卻濃厚的手足之情;而且,兩人都在兄長人生臨終前,才有了深刻的體悟。

 

提到與哥哥之間的互動,王偉忠說:「我哥哥從小混太保,小時候我們只覺得好玩,看到他還有一種陽光燦爛的感覺。慢慢地,我哥哥不再是《水滸傳》的英雄少年,他沒辦法對家裡交代很多事。後來他到美國,養家或他的生活、事業,都變成我在扛。」手足之情讓王偉忠無法對哥哥的狀況視而不見,「我一直幫他,可是我幫得心不甘情不願;現在想起來有點後悔,但來不及了。」

 

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他也不確定會怎麼處理。聽起來有點感慨,但是「人生都是如此,就像看戲一樣,一定要看到最後。歷史也是一樣,再來一次還是犯同樣的錯誤,這是沒辦法的事。」田浩江也說,「在哥哥的病床前,我才和他交心。」

 

舞臺劇導演謝念祖透露:「在排練的時候,兩人不斷地在回憶、辯證,並且挖掘自己從未發現的、對於哥哥的真實情感。例如王偉忠回憶,有一次颱風停電,他和哥哥突然對起相聲,一來一往,好不熱絡,但電一來、燈一亮,兩人卻沒辦法再繼續講話了。從他們手足的相處之中,看到許多為難,而因為在意,才會有為難。」

 

兩人小時候雖然物資匱乏,感情卻是最真,「千金難買少年貧」,不足反而成為創意的來源。相較於中國,不論是台灣的電影或書報,都可看到「人情」,讓生長在文革時期的田浩江特別注意。「我在美國各地演完歌劇回到紐約住所,晚上吃完飯第一件事,就是出門去買《世界日報》。我也接觸台灣很多做電影或音樂的人,滿喜歡這種人文的感覺。」

 

談到台灣的文化與創意,王偉忠認為,一個有創意的人,會受到學校、家庭等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個人的個性和習慣,「概括來說,環境過度優渥就不可能有驚人的創意展現。」

 

「我是穿草鞋長大的,小時候因為沒有玩具,就會自己製造、自己想像、自己去發現有趣的事。現在父母凡事都幫小孩準備好了,很難激發他的創意。」話鋒一轉,在鏡頭前總是一派輕鬆自在的王偉忠,也略顯沉重地談起了他對年輕世代的焦慮。

 

年輕世代缺乏闖蕩衝勁

 

七○年代台灣經濟開始起飛,韓國、香港還來向我們學戲劇,如今我們的文創表現卻落後這些國家,讓身為四年級生的他相當擔心。在他的觀察中,生長在「什麼都有、什麼都已準備妥當」的環境中,也就缺乏了「勇敢闖蕩、勇敢嘗試、勇敢承擔、勇敢爭取」的爆發力。

 

「以前大學畢業生英文文法不好,可是和老外溝通沒有問題;現在小孩從小學英文,卻不敢講英文。」王偉忠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例,「郭氏英文鏗鏘有力,和老外談判有自信、有力量,信心像鋼一樣,是千錘百鍊得來的,不是準備好就有的。」

 

他如此形容:「戰場上最漂亮的鎧甲,絕不是嶄新而在陽光下光芒四射的那一件;最漂亮的,是那件身經百戰、遭受亂箭襲擊、有一堆亂七八糟洞眼的鎧甲。」成長在物資困頓年代的四年級生,為了夢想,可以用絕無退路的心態勇闖戰場,但現在年輕人似乎就是少了這麼一股氣。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遇上了兩大改變,第一是數位革命,通路顛覆了傳統,大眾媒體變成了次媒體;第二是華人市場從台灣擴大到兩岸三地,所有議題的複雜度都高於以往,常讓人無所適從。這時候回歸基本面,固守自己的強項,才是解決複雜難題的上策。

 

 

餐桌上的危機

 

 【文/今週刊】

 

前言

 

知名品牌米疑似農藥殘留超標、進口蘋果農藥殘留標準大鬆綁……一個月來,我們與餐桌上的食物,不斷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到底吃什麼才安心?

 

在美國,消費者保護團體每年會選出十幾種農藥殘留最嚴重的蔬果,以及最乾淨的蔬果,供民眾參考。本刊亦根據各縣市衛生局過去三年來,每月對蔬果農藥殘留抽檢的資料,選出臺灣十大農藥殘留超標次數最多與最安全的蔬果。

 

你或許不知道,當你在超市中挑三揀四,想用最少的代價,買到最光滑無瑕的水果;或在菜市場嫌東嫌西,只為一把青翠漂亮的蔬菜時,正是這種「以貌取物」的態度,給了卑劣人性與恐怖農藥可乘之機。

 

敏豆,又稱四季豆,是全世界產量僅次於黃豆的豆類作物;它口感清脆,又具淡淡甜味,營養豐富,從嬰兒到老人都喜愛,連鹽酥雞攤都有它青翠的身影。七年來,敏豆每公斤批發價平均都在五十元上下,屬中高價蔬菜,颱風季或年節需求大時,更是每公斤「百元俱樂部」的常客。

 

可別以為價格高檔就安全無虞,相反的,它是台灣農藥殘留問題最嚴重的蔬菜!

 

本刊根據衛生署轄下各縣市衛生局過去三年來,每個月(二○一○年一月至今年九月)對蔬果農藥殘留抽檢的不合格名單統計發現,包含敏豆在內的菜豆家族(包含敏豆、醜豆與粉豆),被抽檢出來的農藥殘留不合格次數高達九十七次,而且被檢出超標的農藥種類高達三十種,遙遙領先其他蔬果。

 

農藥會隨時間分解?

連續採收 豆菜類殘留風險最高

 

從播種到收成,敏豆只需要六十到七十天的成長期,但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中,敏豆不僅會遭到超過二十種害蟲侵襲,更時常為至少十種以上的植物疾病所困擾。

 

一位在高雄市栽種敏豆超過二十年的鄭姓菜農表示:「平均每栽種一期敏豆,約需要噴灑十五至二十次農藥;使用的農藥種類至少三十種以上,是一種農藥與肥料成本頗高的蔬菜。」原來,貴,是因為農藥多!

 

農藥有所謂的「半衰期」,也就是噴灑之後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分解。所以只要能在噴灑農藥後,等待一定的時間(敏豆所用的農藥約三至七天)再採收,農藥殘留的風險就可大大降低。問題是,豆菜類(指菜豆及豌豆)的採收期往往長達一個月,屬連續採收作物;換言之,農夫在採收成豆時,新豆也正好冒出來,農夫如果看到蟲子咬食剛長出的新豆,急著噴藥,很難不波及即將採收的成豆。

 

豌豆莢(包含荷蘭豆、甜豆莢等圓扁形菜豆)與敏豆的情況類似,同屬連續採收作物,位居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排行榜第二名。此外,也是連續採收的小黃瓜,是餐桌上涼拌或生菜沙拉的常見蔬菜,則高居第四名。

 

已經退休,但仍心繫台灣農業的台大園藝系名譽教授鄭正勇說:「蔬果的害蟲都是吃素的,牠們的天敵則是吃肉的。農藥經年累月使用下來,天敵數目愈來愈少,害蟲雖然也暫時被消滅,但之後仍會孳生,並沒減多少,甚至對農藥抗藥性愈來愈強,導致農夫對農藥的依賴愈來愈深。」他很憂心,「台灣農業已經對農藥上癮了!」

 

蟲與人一樣,是會「挑食」的,有些蔬果口感鮮嫩甘美,不僅人愛吃,蟲也特別喜歡吃,比如小白菜、大白菜、花椰菜、高麗菜等,被稱之為「多蟲蔬菜」。有些蔬菜味道較特殊,甚至會有苦味、澀味,蟲比較不喜歡吃,如A菜、茼蒿、萵苣、芥菜、洋蔥、大蒜等,稱之為「少蟲蔬菜」。

 

專家一向鼓勵在冬天多買多吃「多蟲蔬菜」,因為冬天天氣冷,害蟲也較少,農藥會用得比較少;而且冬季正值許多「多蟲蔬菜」盛產,價格低廉,更降低農民噴藥的意願。

 

不過,農藥殘留排行榜中,赫然發現原本屬「少蟲蔬菜」的萵苣類,如A菜、大陸妹、蘿美也高居第五名,茼蒿則是第十一名。在桃園縣種植蔬菜長達四十年的菜農呂水利解釋說:「這是以前噴太多農藥的報應。因為用太多農藥,使害蟲與病菌的抗藥性愈來愈強,以前蟲不太愛吃的A菜與芥菜,現在吃到連葉柄與菜莖都不放過。」

 

沒有劇毒就可放心?

人體累積殘留農藥 罹癌機率大增

 

呂水利接著指出,消費者選購蔬果講究好看,為了種賣相好的蔬菜,農民過度下肥,反而使土壤孳生更多的線蟲、蝨及其他細菌,產生更多病蟲害;等作物開始成長時,又得噴更多的農藥以解決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比內政部 好用 !   加到我的最愛吧 !
 
 
實價登錄 地圖版比官方讚

4工程師500元架網 日吸萬人

2012年11月04日
工程師羅永杰、鄭依桓、蔡旭程(左起)架「實價登錄地圖」網,無償開放查詢獲好評。周永受攝
【唐鎮宇╱台北報導】花了90萬元的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網站10月上線後接連傳出網站塞爆、介面不友善等問題,在網路公司上班的4名軟體工程師羅永杰、鄭依桓、蔡旭程和吳光哲,把官方資料逐筆抓出來整理,並善用網路免費資源,只花500元就架設「實價登錄地圖」網站,無償提供查詢,每天達萬人造訪,網友直呼:「比內政部版清楚多了!」


最早發想的羅永杰說,因小孩出生後想換房子,所以只想了解「自己中意的區域房屋均價多少?」誰知上內政部網站卻發現「不是這麼好上手」。

查均價一覽無遺

他一時興起動手去下載資料、自己寫程式,順便拿給朋友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之處,朋友一看覺得好用,紛紛加入程式撰寫、資料整理等工作,網站就這樣慢慢傳開了。
《蘋果》記者昨連上內政部網站(http://lvr.land.moi.gov.tw)與「實價登錄地圖」網站(http://real-price.appspot.com)比較,發現要在內政部網站查詢房價,得先點「不動產買賣」選項,再輸入4位驗證碼,最後還要選擇要查詢的區域,才會顯示各筆交易資料;若使用時間超過五分鐘,還會被系統要求「關掉瀏覽器後再重新登入」,相當不方便。
但反觀「實價登錄地圖」只要一連上去,在Google Map介面上就可將整個大台北地區各區大致的平均價格一覽無遺,若要查詢其他縣市或條件,只要在上方的選項選擇即可,速度相當快。

 

 

別讓婚姻「還不就這樣!」

 

2008-07   Cheers雜誌  (原文出處請點我)

作者:祝康偉

 

這是寫給男人看的:善於經營事業的你, 似乎也應在婚姻中運用點管理的訣竅。這也是寫給女人看的:工作一條龍、回家一條蟲的他到底在想什麼……

 

你可能常有這樣的經驗:一群男人相聚聊天,杯觥交錯間,儘管都是些社會菁英,關心的事情卻不脫政治、股票、工作,偶而穿插些許風花雪月自娛娛人。其中「婚姻」就像拉了紅繩的禁區,話題偶爾觸及,已婚的人只是以「還不是就這樣!」不足為外人道的幾句話草草帶過。

 

為什麼「婚姻」對這些事業有成的男人而言,會像個不能說的祕密?從台灣近幾年離婚率不斷上揚,奪下「亞洲第一」,台灣男人晚婚、不婚或懼婚的人愈來愈多,婚姻似乎像個緊箍咒,讓婚姻中的男人頭痛欲裂。

 

但真的是如此嗎?

 

事實上,很多男人善於經營事業,卻不懂得在婚姻中抓到管理的訣竅。只要花點心思,掌握互動的節奏,婚姻裡其實藏有很多寶藏,會讓你每天都有驚喜!

 

不僅聽,還要聽懂另一半真正需求

 

結婚15年、育有一子的台灣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盧蘇偉,有一次興高采烈的問老婆:「我每天工作這麼打拼,妳應該感覺很幸福吧?」沒想到在國中教書的另一半竟冷冷回應:「你努力的都不是我要的。」面對老婆出乎意料的回答,長期關注親子關係與兩性議題的盧蘇偉,這才恍然自己掉入男性慣有「賺錢養家」的思考,他好奇追問:「什麼才是妳要的?」「你如果下班回來,偶而幫我煮煮晚餐,讓我輕鬆一點,我就會感到很幸福。」盧蘇偉對老婆給的答案不禁納悶:「難道只是這麼簡單,就會讓妳滿足?」後來,他身體力行,逐漸思索出「煮晚餐」的意義。

 

一般社會價值認為,負擔家務與教養子女是女人的事,讓白天得工作的女性承受很大的壓力。很多男性常會因辛苦了一天,回家吃不到合口味的菜開罵,他忽略了另一半是帶著疲憊的身軀,把晚餐趕出來的。「當先生開始去學習做家務,代表他試著去瞭解另一半的辛苦。我做晚餐的意義,對太太而言,表示我重視這個家,肯定她過去的辛勞!」

 

擔任教會牧師、身兼好消息電視台《劉三講古》主持、育有二女二子的劉曉亭發現,很多夫妻發生問題,都是因為聽不懂對方「愛的語言」。男人說:「我每天在外面做牛做馬,你難道看不出來是為了妳!」女人說:「我的頭髮由長變短,還燙了起來,你居然視而不見!」劉曉亭笑說,男人常會說女人無「理」取鬧,女人總怪男人冷漠無「情」,從這兩句成語,就可看出男人重「理」,女人講「情」,要能和諧相處,就應調整彼此的觀點,向對方座標移近一些。要當個好丈夫,應該隨身攜帶一台「愛的語言翻譯機」,當女人發出「你一定是愛上別人」的訊號時,男人不是動粗辱罵,而是趨前給個擁抱或真誠的回應,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自然可以降低。

 

建立吵架的遊戲規則

 

婚姻中衝突在所難免,重要的是過程中要建立自己的「安全模式」,避免因衝動加深傷害,並懂得在風暴平息後巧妙收尾,收拾善後。劉曉亭分析,口角時當對方蠻橫不講理,男性本能是暴力相向,所以夫妻吵架時,無論言語或肢體的暴力都要克制,最好的方法是找出自己的「安全模式」,可以是立刻離開現場,打電話給朋友訴苦,甚或大吼大叫摔書本。不過,這些方式在平常冷靜時,都應坦誠的溝通,以取得對方諒解,不要做過多的聯想。

 

衝突的後遺症對男性或許不大,但在女性心裡,則會放大「沒有安全感」這件事。因此,收拾戰場時,男性一定要把槍膛上的「保險」掛回去,跟另一半強調:「我要讓妳知道,雖然剛才有不愉快,但妳對我還是很重要的!」

 

劉曉亭認為,這是一種對婚姻中的女人不斷強調的「承諾」。不管當下她的反應為何,等她冷靜後,這段話會產生關鍵作用,就算前一秒吵得翻天覆地,下一秒她會詮釋為:「他還是在乎我的!」

 

男人的「性」也有週期

 

此外,「對『性』的不瞭解,常是許多男人在婚姻裡不快樂的原因,」盧蘇偉強調。他以自己輔導過的個案為例,許多事業有成的男人,被自己的性幻想牽著鼻子,糊裡糊塗做出偷拍、性侵的行為,傷害了別人,更毀了家庭與自己。他分析,性是身體的一部份,是一種累積的能量,必須懂得疏通,與它和平相處,一旦選擇壓抑、對抗或視而不見,就容易發生問題。

 

「男人的欲望,跟女人的生理一樣,都是有週期的。」盧蘇偉花了好幾年觀察自己,記錄當中的起伏,就清楚發現每個月自己總有57天,會無緣無故陷入低潮,或感到強烈的欲望來襲。若男人對自己的身體能有如此清楚的探索,當進入「週期」時,往往會保持較高的警覺。若腦中存有「保護家庭」的概念,會時時提醒自己,避免與異性有過度親密的互動,以免打擾婚姻。此時,適時溝通性的需求,另一半能體貼的回應是最好的方式;若對方無法配合,男人應請求諒解,自己以安全且無後遺症的方式釋放。「當血液會從下半身重回大腦,才不會讓『性』將婚姻卡住,阻礙了愛的流動,」盧蘇偉強調。

 

男人不可犯的致命錯誤

 

走入婚姻,生長背景不同的夫妻兩人,在融洽相處前,都得在錯誤中磨合。儘管犯錯是婚姻裡的常態,但仍有一些「致命的錯誤」不能逾越,一旦跨越了,就會讓婚姻千瘡百孔。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彭懷真指出,這些「致命的錯誤」包含了重大惡習,譬如酗酒、嗑藥、賭博,肢體暴力等。「得罪對方的家人」也是不得不慎的地雷。因為結婚不只是小倆口的互動,還牽涉兩個家族的往來,尤其鬧得不可開交時,常會讓另一半陷入兩難:「你是愛你的家人,還是愛我?」

 

盧蘇偉分析,男人必須清楚,家庭生活中伴侶、子女是主角,其他的都是配角。所以對於配角們抱持的原則,是可「關心」,但不要「介入太多」,把事情弄得太複雜,就會犧牲掉夫妻兩人的單純關係。另外,最讓女人焦慮的外遇,若有蛛絲馬跡,常會讓信任產生裂痕,後果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懷疑、爭吵從此沒完沒了。彭懷真提醒,男人碰到外遇,不能像處理日常小糾紛擱置就好,由於斡旋空間不大,必須要斷然處理,大決心去改,才可能止血,避免製造新的問題,惹出更多的麻煩。

 

金錢、婆媳大考驗

 

看過許多「為錢傷感情」的夫妻,彭懷真特別主張,兩人不妨經濟各自獨立,只要先講好共同分配的方式,譬如食衣住行生活費、孩子教育費等必要花費由誰支付,大目標一致,其他的部份就尊重彼此,無須干涉,留給對方空間。

 

婆媳之間的相處問題,也常是夫妻失和的引爆點。盧蘇偉提醒,礙於現實,很多小夫妻須與長輩同住,要清楚兩人既要磨合,又要背負上一代的包袱,諸多意見不合是正常的,有了這個心理準備,婚姻就會比較平穩,一旦婆媳意見相左,夾在中間的男人,不妨耐心傾聽各自的抱怨,不要急著解決問題,找另外一方理論。「因為女人有時分享,就認為問題解決了,只要你願意聽,內心支持她就好了,」盧蘇偉感性地說。

 

假日變身休閒「教練」

 

有了小孩後,假日對親子互動就很重要。盧蘇偉在礁溪就有個小套房,可以完全放鬆,在附近爬山游泳,作為全家三口遠離工作的小天地。他奉行大前研一的OFF學:週休二日不該拿來睡覺,而是應在週六規畫一些體力耗費較大的休閒活動,盡量把身體能量消耗掉;週日恢復靜態的休息,像閱讀、沈思、散步,往往可幫助隔天工作思緒的清晰,他提醒,最怕該是全家互動的時間,卻被「遙控器」與「滑鼠」所控制。所以,盧蘇偉總是扮演一個熱情的「教練」,早上9點多,就把老婆與小孩從沙發與睡床拉走,開著車往郊外出發。

 

抓住婚姻的時間節奏

 

由於雙薪家庭愈來愈多,夫妻倆待在家裡時間有限,時間成了稀有財,婚姻中的效率就顯得更為重要。彭懷真強調,所謂「效率」就是「節奏」,一旦抓對節奏,婚姻的經營就變得容易了。首先,要能將家裡每件事都區隔成「大」與「小」。「大事」有較高的標準,需投入較多心力,可一起分工;「小事」則標準較低,不必斤斤計較,過得去就好。

 

他舉例,錢就是「大事」,兩人得花心思去想如何開源節流;「家務」則是小事,只要重點顧到,家裡亂一點沒有關係,「不必事事要求100分,弄到神經緊繃,彼此不斷產生摩擦。」在時間分配上,他提出「八分法」:扣除睡眠8小時,每人每天有16小時可運用,以前面所提的「大、小事」的概念,週一到週五大事是「工作」,所以就把八分之六的時間(12小時)撥去使用,剩下的時間(4小時),八分之一用來顧家,八分之一拿來自修與照顧自己的健康。

 

週末工作大幅減少,家是最主要的「大事」,就要反過來,八分之六的時間放在家人身上,剩下4小時才拿來做跟工作有關的事。盧蘇偉特別提醒,週一到週五夫妻忙於工作,彼此要有共識,就是回家後盡量避免做深入的溝通或討論嚴肅的議題,因為一累就會有負面的思考,容易勾起不愉快經驗。

 

若有些許摩擦,也要知道與另一半無關:「只是累了而已,說什麼都與愛無關,我們應該想辦法趕緊休息!」不必急著要去處理,而是讓彼此有休息與復原的空間,等到生理狀態回復正常,很多事情就會自然解決。

 
 
小文是家裏的獨生子,平日要什麼有什麼。玩具壞了,姑姑說︰「壞了就丟掉,明天再買一個更好的。」故事書舊了,爺爺說︰「丟在路邊讓要的人拿去好了。」可是媽媽希望小文能夠學會愛惜東西,玩具壞了可以修理,故事書舊了,還是可以再用,如果都任意丟棄,那一生中要多少東西才能滿足他呢?你家的寶貝也有類似的壞習慣嗎?
 
不知道愛惜東西,怎麼辦?
 
惜物的習慣,需要且必要
 
現代經濟發展急遽,無論工業、商業,重點都是放在增加生產、促進消費上。為了迎合大眾的需要,「用完後丟掉」的便利更是促銷的一個重點。對孩子們而言,他們所接觸的環境裡,到處都是隨手可得的便利,「愛惜東西的心」對他們似乎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詞;對家長而言,只要孩子活潑、健康,那麼我們能夠給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不去強迫他們接受不喜歡的事物,也就沒有什麼不應該的;為什麼要培養孩子愛惜東西的心呢?一定要培養嗎?
 
拋開在目前普遍性能源短缺的情況下,「愛惜東西」是一種好的節約習慣不談,培養「愛惜東西的心」對孩子來講,不但需要,而且有必要。怎麼說呢?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在這個社會上自立更生、求生存,我們做父母的,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接受不了社會的種種考驗,那麼,我們做父母的,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子女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接受不了社會的種種考驗。那麼,我們最好讓孩子從小養成不隨意浪費的美德,讓他這種「用物存乎一心」的習慣,進一步發展成一顆懂得珍惜、懂得感謝的心,作為他將來為人處世的基石。
 
一個案例舉例說明
 
小傑邀小文到家裡來玩。小文是個挑食的孩子,只要不合胃口,甚至會把才咬了一口的餅乾扔掉。小傑問媽媽,他可不可以也把咬一口的餅乾丟掉。處理這個問題時,下列幾個一連串的教導原則可供大家參考︰
1. 將小傑拉到身邊(叫小文同來更好),對他說︰「你要把餅乾吃完,或是要像小文一樣,把餅乾丟掉?」--不強迫他唯命是從,讓他能運用自由意志。
2. 「不過,如果你丟掉它,我想做餅乾的伯伯心裏一定會很難過,他辛辛苦苦做出來好吃的餅乾給小孩吃,小孩卻扔掉不吃。爸爸也會很難過,因為他努力賺錢才能買餅乾給你吃啊!」--消極地引導他去看重別人。
3. 「小螞蟻最會愛惜東西了,你看,一小丁點的餅乾渣牠們都要抬回家保存起來。你願不願意學愛惜東西的小螞蟻呢?」--積極地引導他看重食物、愛惜食物。
4. 「如果你快快樂樂地把餅乾吃完,媽媽最高興了,你也會長得更健康喲!」--坦白表達母親的感受。因為孩子多半很看重母親的想法及感覺。
 
這四段話所帶出的教導原則,將會使孩子較樂於接受愛惜食物的觀念。
 
從實際生活中培養
 
與其對年幼的孩子說︰「不要浪費」、「這樣太可惜」或「要節約」的大道理,還不如讓孩子從實際生活中來培養這種情操。因此,做父母的應該要有下列幾點認識︰
 
1. 以身作則,提供孩子一個儉樸的生活環境
 
一般說來,現代家庭的經濟能力改善得很快,而且因為子女人數少,父母對孩子也特別寵愛,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不免會比較講究。然而,如果孩子從小生活的就是奢華的環境,那麼,他可能會覺得儉樸是一種可恥或不好的習慣。所以,無論經濟環境有多好,我們都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養成不浪費的習慣。
 
例如︰在吃的方面,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的東西,也不要因為孩子愛吃什麼,就儘量滿足他。因為孩子還不懂事,只要他喜歡吃的,他就會儘量地要,而且他並不知道自己能夠吃多少,到時候剩下一大半,他就吃不下、不吃了,當然很容易邊吃邊玩邊浪費了。
 
在玩具方面,孩子常常會要求父母買跟別人一樣的玩具給他,父母也會因為玩具的價格便宜,便不加思索地購買。要求的東西是這麼容易得來,教孩子如何懂得珍惜呢?挑選對孩子有益的玩具固然重要,父母也應該了解「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不買」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方面,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實踐節儉的行為,例如︰教他隨手關燈、關水;請他幫忙把沒有人看的電視關掉等,自然而然地養成愛惜物力的習慣。
 
2. 和孩子討論「愛惜」的方式
 
除了以身作則之外,父母還可以用討論的方式,引導孩子養成不浪費的習慣。例如︰在食物方面,父母可以用「先吃一片看看,要吃再拿,不要咬一口就丟掉」的勸導方式來表達我們「在乎」這件事。不要過分呵護孩子,讓他養成「我不吃的,媽媽會吃」的態度。也可以和孩子討論「使用東西時,要怎樣愛惜」。例如︰不要太用力拉、輕輕放下等。和孩子討論如何為屬於他的東西做記號,同時,讓孩子參與準備工作,讓他知道什麼樣的東西是屬於他的,這樣就比較不會遺失東西,即使遺失了,也容易辨認、找回來。
 
3. 培養孩子妥善保存物品的習慣
 
平常教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物歸原位、妥善保存東西等小習慣,也可以避免浪費。不要以為「反正那個東西便宜,丟了再買就好了」,如果孩子養成保存東西的習慣,不但東西不容易丟失,也不至於凡物都要再買,變得浪費了。父母不妨替孩子準備一個存物箱,專門放他自己的「寶貝」,這樣將更有助於他養成這種好習慣。
 
4. 培養孩子動手操作、利用廢物的習慣
 
孩子很容易從父母那兒學得「不要的東西就丟掉」的作法。其實,如果我們花點兒心思教,孩子就會發現廢物其實還有很多用途。例如︰裝汽水的空罐子可以用來種花、養蝌蚪;舊報紙可摺疊成玩具等。訓練孩子動腦筋「化腐朽為神奇」,不僅能培養孩子愛惜東西、充分利用東西的習慣,同時還有助於創作、思考能力的發展。如果玩具或用品壞了,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自己修理,這也是培養孩子惜物習慣的作法。為了孩子,父母多花點時間、精力絕對是值得的。如果父母自己也不會操作,可以參考有關的書籍。
 
在這裏要特別提醒父母的是,不要因為忙,就用「給你錢,用買的好了」來打發孩子。因為錢雖然能買到所需的東西,也較省事,但對孩子而言,卻是一個「伸手就可要到錢」、「金錢萬能」的不良教育。
 
5. 可以主動的、偶爾為孩子買點東西當作獎勵
 
對孩子最好避免「有求必應」或「息事寧人」的態度。我們可以在獎勵孩子的情況下,主動地帶些小玩意兒、小點心回家「賞」給他。如此,孩子不但會覺得很光榮,有榮譽感,對得來的東西也會好好地珍惜。
 
很多習慣都是孩子從父母那兒學來的。如果父母本身很在意孩子有沒有愛惜東西的心,那麼,父母自然而然就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好榜樣。如果父母自己並不在意的話,孩子當然容易養成對凡事都掉以輕心的態度。培養愛惜東西的心實在是一種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實踐的生活態度。
 
孩子是我們的影子和鏡子,我們想要他「怎樣」,我們自己就必須「怎樣」。「身教重於言教」,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如何建立孩子收拾玩具的概念?
 
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需要掌握「及早培養」的原則。很多父母都是在孩子長大後,才覺察到生活能力的重要,其實,生活習性的養成也有所謂的「關鍵期」,若是導因於不同因素(例如:過於寵愛、嚴厲限制、疏於教導)而延誤學習,日後的成效常常事倍而功半。
 
一般來說,13歲是養成生活能力的黃金年齡,生活中的任何經驗都可以成為學習素材,其中收拾玩具通常是最好的學習情境之一,但是這也是父母的困擾所在。
 
收拾玩具,在孩子眼中難度相當高。孩子收拾玩具的經驗需要不斷地被教導,藉由計畫性的引導策略,才會讓孩子在混亂、多樣化的玩具類型中找出收拾的頭緒。父母要讓孩子養成具有「分門別類」的收拾技巧需要做的是:
 
1、幫每一類玩具找一個家
 
培養收拾玩具的能力,首先是教孩子將不同類別的玩具放在一起,例如:樂高積木、娃娃家、車庫、黏土工具組,這些都是幼兒常有的玩具類型,只要購置幾個易於收納的收拾盒,並在外盒貼上照片即可,這也可做為手足間的分工之用,例如:弟弟收小汽車和積木,姊姊收芭比和黏土,可避免不必要的紛爭。
 
2、重視玩具的購置過程
 
玩具日後的收納問題,其實在買玩具時就需要考慮。盡量減少購買體積過大、外型不規則的玩具,以免造成收拾的困擾;而且每買一個新玩具時,就要主動詢問孩子:玩具應該住在哪一個「家」呢?藉此,可以強化孩子的分類與歸類能力,也能引導孩子正確的收拾方式。
 
3、重建玩玩具的規則
 
為了保持對玩具的新鮮感,不妨將家中的玩具整理分組,並每兩個星期更替一次,您會發現這樣的安排,孩子玩玩具的專注力增加了,由於玩具量減少了,也會減輕孩子自行收拾的難度。父母若能增加玩玩具的指令,例如:要求孩子「收拾完一件玩具之後,才能再玩另一個玩具」,那麼孩子很容易在遊戲過程中養成收拾的好習慣。
 
一次給孩子很多玩具好嗎?
 
提供孩子玩具,以適齡適性為主要原則。有些孩子獨鍾某個玩具,可以把玩很久;有些玩具設計得很豐富且有彈性,也能吸引孩子變換玩法;而有些孩子則喜歡把各種不同的玩具混在一堆玩,他們並不是以購買時的組件去認定的。
 
對孩子而言,玩具固然能提供學習刺激,但最好的玩具是人與生活,每天照顧他的人與生活中所接觸的事就是最新奇、最值得探索的,請別忽略唷!遊戲室中的玩具如果實在太多了,您可以略為分類,把這一陣子比較不玩的裝箱收到別處,隔一段時間更換佈置於遊戲室中,既能增加新鮮感,也能消除些許收拾上的煩惱。
 
 
睡前玩手機的 8 大危害

✿1.影響生物鐘: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的手機、平板,都會減少人們生成褪黑激素總數大概22%。褪黑激素受到了抑制,那麼人的生理週期也將受到影響,直接影響便是讓人始終處於淺睡眠,甚至大大減少人們的睡眠時間。也就是說,玩了手機1小時後,你或許不得不再玩上3小時,因為你已經睡不著了。

✿2.慢性勞損:身子不自然彎曲、頸部越來越前傾。這使得人體頸部胸鎖乳頭肌隨之不斷向前拉伸,長時間過後就會處於慢性充血狀態,久而久之容易壓迫椎動脈而誘發頸椎病,造成慢性勞損。

✿3.影響視力:左右橫躺著對左右眼睛的壓迫力最大,這樣下去不出一個月就會造成左右眼睛視力偏差。枕頭對眼睛的壓迫造成供血不足,時間一長眼睛就會有膨脹感啊!

✿4.頸椎反弓:我們正常人都有頸椎生理彎曲,如果沒有生理彎曲,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彎曲,稱為"反弓"。"頸椎反弓"是構成頸椎病最常見的病理基礎,高枕可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5.影響智力:手機的輻射是比較大的,有螢幕的輻射和機體信號接收輻射2種。時間長了會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易疲憊,噁心,等不良反應。長時間對著手機也會影響視力。晚上睡覺的時候建議少玩會手機。另外手機的信號接收輻射會影響人的腦部神經系統,時間長了會使智力降低。

✿6.損害皮膚:手機對人的輻射,這個其實也不可小覷。人們使用手機時跟面部距離很近,會對皮膚有一定影響,不能確定是否會長斑,但肯定不利於皮膚,容易長痘痘。

✿7.手指麻木:頻繁按鍵,拇指酸疼。手機使用過量,頻繁發送短信會導致大拇指酸痛、麻木或腫脹等不適症狀。

✿8.過敏:手機導致過敏。有些人手機剛用了沒多長時間,就莫名其妙地發生皮膚過敏。查來查去才發現,原來是手機上的鎳等某些金屬惹的禍。

 

 

策略大師哈默爾:現在什麼才重要?

品嘗「哈默爾觀點」,活化企業的僵硬筋骨

 

文/李吉仁(天下雜誌第503 2012/08/08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策略必須不斷調適,舊式的組織管理也該顛覆科層,擁抱社群的自由活力。

 

今年九月初,哈默爾(Gary Hamel)應《天下雜誌》之邀訪台。

 

哈默爾在策略管理領域的名氣,不如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普哈拉(C. K. Prahalad)、克裡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等學者來得大。但是,過去二十年來,他透過文章、書籍、演講,所提出的策略思惟與管理觀念,有諸多前瞻趨勢且發人深省的見解,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哈默爾最膾炙人口的論述,莫過於一九九○年與其指導教授普哈拉,所提出的觀點——「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

 

這篇文章刊載於《哈佛商業評論》,直陳企業之所以能夠產生持續競爭優勢,在於具有明確的「核心能力」與「核心產品」,就像大樹的樹根與樹幹。至於「終端產品」,則如同樹葉,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而起落,但年復一年都會有新葉長出。

 

這三者合起來,構成組織的策略架構,能夠指導企業進行長期、策略性的資源配置。

 

具有明確核心能力與策略架構的企業不在少數。

 

例如,本田公司的引擎設計開發技術,佳能公司的光學、精密機械與電子整合技術,3M的表面黏著技術,Google的精確搜尋技術,甚至奇異的高階經營管理能力,都是導引這些企業,進行策略定位與事業延伸的依據。

 

改變賽局的革命性策略

 

核心能力觀點與策略架構的提出,反映他們師徒兩人,對於多數企業依循傳統的策略適配(strategic fit)觀念進行規劃,卻難以產生策略創新行動的憂心。

 

尤其,多角化企業的事業部門化,與績效管理結構,常讓策略規劃落入短期績效導向、失去策略遠見的困境。

 

因此他們倡議,企業一定要從未來的競爭樣貌與需求,建立策略雄心,帶動組織成員,從現有核心能力進行延伸、槓桿,甚至建構新的核心能力,才能超越現有資源的框限,產生改變賽局的革命性策略效果。

 

如果波特的競爭優勢架構,是「由外而內」的策略觀點,那普哈拉與哈默爾的核心能力觀點,可說是「由內而外」的策略思考。兩者看似衝突、實可互補的觀點,豐富了現代策略管理分析的內涵。

 

當網際網路興起、創新商業模式湧現之際,哈默爾有感於許多企業在面對科技與競爭變化時,常會發生無視於需求內容變化、潛在競爭加劇的「大頭症」。他開始積極倡議,企業需建立策略彈性的能力。

 

他認為,企業若欲保持彈性,必須學習預見未來無可避免的競爭情境。提高經營層級的多樣化背景,與策略論辯機會,建立快速的策略試驗,與多重策略選擇機會。解放過度集中的資源配置常規,投資能產生營運彈性的平臺系統。

 

 

策略大師哈默爾:「管理2.0」留住好人才

 

2012-09-05作者:天下編輯部

 

「從現在開始,你每天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可以改變什麼?』」國際策略大師、倫敦商學院教授Gary Hamel(蓋瑞‧哈默爾)說。

 

隨著全球金融風暴、歐債危機,企業都在停滯中的經濟求生,9/4下午兩點半,哈默爾應《天下雜誌》與玉山金控之邀,以「應變未來的當務之急-現在,什麼才重要?」為題,為三千名台灣企業帶來新的企業管理思維,並和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政大企業管理學系教授于卓民以及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共同舉行論壇。

 

條紋襯衫加上西裝外套,哈默爾在臺上來回走動,大聲疾呼台灣企業主最迫切要面臨的問題。

 

哈默爾首先提出,過去一百年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管理」。工業時代以來,管理創新讓企業可以更有效率的工作、生產,促成不同產業內一連串的改變。

 

但隨著外在環境劇烈變化,這些古老的管理方式,已讓許多組織與企業產生同樣的缺陷:「慣性、不創新、不能啟發人心」。

 

拿現在的大型企業來看,策略多半僵化,真正的策略性改變往往都在公司產生重大危機時才發生。例如,Nokia在股價持續跌落後,董事會才做出更換CEO的重大改變。

 

哈默爾強調,在當前變化巨大的環境中,企業卻沒有隨之更有彈性,當麥肯錫針對全世界的CEO進行調查,卻發現大概只有二十四%對企業或組織的創新感到滿意。

 

大多數員工也不再認為公司能激勵自己,全球企業只有四成員工感受到自己對公司的投入。哈默爾提出,企業主需要找到具有熱情、具創造性的員工,「但問題是,這些人不是被管理出來的,」他說。

 

那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啟發員工,發揮每個人的個人特質?

 

哈默爾提出「管理2.0」。

 

首先,是將由上而下的階級式組織,調整成同儕管理。

 

哈默爾舉出以Goretex名世界的WL Gore公司為例,「他們公司每個人名片都沒有職稱,最多只有組長(Leader),」那裡的員工告訴他,每個人都是工作夥伴,被同事認同才會被推舉作為團隊的組長。

 

Gore有兩個原則: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而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領導人。在這個前提下,年終時,員工會拿到一張名單,每個人都要給予名單上二十個同事評分。同事之間的評比與觀察,成為三百六十度的薪資制度,員工的薪水不再取決於上司。

 

哈默爾還提出企業平衡「紀律與自由」的新方式。

 

供應全球百分之二十五番茄醬的美國加州中部工廠Morning Star,在每位員工剛進公司時,都要求他們寫出自己的使命,並對此負責。

 

舉例來說,一位專門負責卸貨的員工,必須瞭解他每天的貨物量有多少,自己與卡車公司、番茄生產商交涉並擬定合約。當他認為有必要購買新的設備時,藉由公司提供透明化的財務表,他能主動用公司的錢購買,之後全權負責。

 

哈默爾認為,「管理2.0」意味著在設立健全的制度下,搭配專業的訓練,企業裡的每個人能有更多發揮空間。

 

參與論壇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說,「過去我們總是『聽爸爸的話』,要改變並不容易,」但IT產業快速變化,他更認為組織需要變革,產品才能符合客戶新的需求。

 

當「管理2.0」開始實行,企業必然面臨轉型。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表示,對服務業而言,沒有智慧財產權,產品競爭優勢與商業模式最多只能維持一年,「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持續的創新,」他說。學習飯店、航空業、通路業者的管理,是玉山銀行正在進行的事。

 

論壇最後,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總結,現在企業應該要從以「成本導向」轉變成「顧客導向」,管理方式更應以老闆為中心,轉型成以人為中心的組織。

 

 

幸福婚姻生活十大隱形殺手

 

夫妻經常不重視生活細節,常引起夫妻間的衝突或冷戰,為此,權威專家總結了家庭生活中影響婚姻幸福的十大細節同時提供了有效的預防手段。

 

1、互相猜疑

 

 "這麽晚才回家,你和誰約會去了?"丈夫一回家,妻子就不停地翻他的手機,檢查有沒有陌生的電話號碼和肉麻的短信,甚至當他與異性多說幾句話也醋意橫生。

 

點評:這是因為給對方的空間太少。多培養自己的愛好,到健身中心去跳舞、散步,當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後,就不會把註意力一味地盯在對方身上。

 

2、以性為罰

 

女方裹著被子先躺下,男方隨後也上床並要求性生活。女方堅決不同意。

 

點評:把不良情緒和性生活摻到一起,會對性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這時,丈夫應該詢問妻子是身體不舒服還是不開心或者工作太累,隨後給予對方適當安慰。

 

妻子如果情緒不佳不願意進行性生活,最好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讓丈夫瞭解自己是因為憤怒沒有發泄才沒有心情過性生活,而不是對丈夫的一種懲罰。

 

警惕:夫妻間忌用"性報復"

 

3、"離婚"威脅

 

吵架時,丈夫說:"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吧。

 

"妻子說:"我怎麽嫁給你這樣的人,真後悔。"

 

點評:常把"離婚"掛在嘴邊是給對方的一種威脅,時間久了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會出現信任危機。

 

婚姻不只是一紙證書,更是一種責任。

 

4、改造對方

 

一方的家人吃飯時喜歡聊天、夾菜、勸酒,他們覺得這樣才熱鬧、才親近。

 

而另一方的家人在吃飯時卻不喜歡說話,吃菜要夾離自己近的,想吃其他的菜就要使用公筷,他們認為這樣才文明。

 

家庭聚會常常因此不歡而散。

 

點評:夫妻千萬不要互相指責,應該通過溝通向對方改變,兩個人慢慢地向對方靠攏,就會找到一個新的結合點。

 

切記不要有改造對方的想法,這樣做是徒勞的, 因為人改變自己都很難,何況是改變一個家庭。

 

5、一味索取

 

 "婚後的家務活都是我一個人幹,她連碗都不洗一個,卻挑剔我切菜塊太大,這個菜糖放多了,那個菜鹽又放少了。"

 

點評:夫妻都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有付出才有回報。"當你從對方那獲得關愛時,就要用語言或行動來表達對對方的感激。

 

例如,當妻子正在做家務時,即使你插不上手,最好站在旁邊和她聊聊天,說句"你辛苦了",讓她感到勞動的價值得到丈夫的充分認可。

 

當然,如果在做家務時認為它是一份苦差事,那麽最好別幹。

 

因為越幹心情越差,而且還隨時會把這份壞心情當成襲擊對方的炸彈。

 

主張:分一半家務給男人

 

6、不予體諒

 

不少職業女性在緊張工作一天之後,還要馬不停蹄地趕回家做飯,正在廚房忙碌時,由於丈夫在單位受了上司的氣,一進門就開始發火:"這麽晚了,怎麽還沒做好飯,你都幹什麽了?"

 

點評:當對方發脾氣的時候,要給予應有的體諒,"你辛苦一天,先洗把臉,飯馬上就好"是最好的"滅火器"。

 

當然,發泄不良情緒的一方應該經常去做一做體育鍛煉,讓怨氣隨汗水一起蒸發掉,或者在小河邊和樹林裏等無人的地方大喊幾聲。

 

7、惡語傷人

 

夫妻倆一起開車去上班,女方一路狂喊,"你有病是不是?這樣超車,你想死我還不想死呢!"

 

點評:夫妻更要互相尊重,說話要給對方留一定餘地。不可無所顧忌,想到什麽就說什麽,非常過火的話"殺傷力"太強,這樣就會給對方帶來壓力、委屈。

 

8、互不謙讓

 

有人常抱怨,"好不容易又盼到週末,上週末陪他去應酬了,這周他總該遷就我一下,陪我去逛商場了,可是他又有朋友結婚,還非要拉著我去。"

 

點評:如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那麽看問題的視野就變得十分狹窄。

 

當沖突來臨的時候,要體諒對方,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兩個人才能找到一個和諧的切入點。

 

9、忽視丈夫

 

不少女性有孩子後,就忽視了丈夫的存在,把心思全放在小孩的身上,一心想把孩子撫養好,甚至在情感上更依戀孩子。

 

這讓丈夫覺得除了孩子,妻子的心裏還有自己的位置嗎?

 

點評:當孩子長大後,夫妻就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孩子身上。

 

在生活中要以夫妻為中心,只有三足鼎立的家庭才最穩定。

 

一旦丈夫長期得不到滿足,就會到外面去尋找感情支持,這樣很容易出現外遇,會使夫妻感情出現危機。

 

10、長期冷戰

 

 "回家後,他就坐在電腦前面上網聊天或者玩遊戲,根本不理我。"

  

點評:許多感情、婚姻的破裂都是從冷漠開始的。冷漠是婚姻生活中最可怕的,冷戰時間過長,就會有一方厭煩這種狀態,單方亮出"免戰牌",要麽選擇逃跑,要麽投到新知己的懷抱。

 

一定不要小看這些小細節,這些生活中你不經意間的行為,不滿都有可能會導致你們的婚姻出現危機。

 

 

達賴喇嘛 的想法

 

我們受了菩薩戒,看到有其他眾生需要幫助,不要視而不見,要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忙。

 

 

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很有幫助。如果我們能不斷地練習,就能在遭逢不幸時以清朗穩定的心靈面對一切。 

一個人必須要瞭解的是,任何現象、任何事件都有不同的角度。所有的事情都是息息相關的。 

以我自己來說,我失去了我的國家,從某個角度來說,那確實是一種可怕的悲劇。 

在我們的國家中發生了許多事,都是非常不好的事。但是如果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我會發現做一個流亡者也有好處,至少不必朝九晚五上朝下朝,做些行禮如義等等拘束的事。 

如果一切都保持原狀,什麼問題都沒有,你也可能依樣畫胡蘆,依照禮俗過日子。 

但是當你經歷苦難,你就沒有時間顧到禮俗或裝模作樣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悲劇對我個人非常有用。 

也因為我的流亡身分,我有機會認識許多的人。這些人有不同的宗教背景、生活背景,如果我還留在國內,可能就見不到他們。 

所以我說流亡生涯對我非常有用

 

 

我有個學心理學的科學家朋友,他並不是佛教徒,但他認為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有百分之九十的想法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並不符合事實,這跟我們佛教所講的---生氣時會非理作意是一樣的。

 

 

我們經常會過度敏感,對小事反應過度,或任何事都都是針對我們而來,這都會增加我們的痛苦。

 

 

如果我們只祈願來世能繼續得人身,在未來能成佛,卻不修行,不會有任何利益。

 

 

對於剛開始學習經論的人,可能會以為講到利他,就完全不用愛惜自己,這是不對的想法。 

其實,我們如果要產生珍惜他人的感受,一定要先瞭解如何愛自己,再將這些感受拓展到他人身上。 

我們要捨掉的是「只」愛自己,而不是完全不珍惜自己。如果你不懂得愛惜自己,你也很難瞭解如何珍愛他人。

 

 

洗腎錢好賺?活體捐腎宣導不足 台灣1年做不到100

 

「洗腎比較安全,換腎危險啦!」為了大賺洗腎錢,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國內腎臟移植專家李伯璋說,國內居然有專做洗腎的診所和醫師,寧可讓尿毒癥患者過著體力、生活品質變差的洗腎人生,也不願意宣導活體腎臟移植的好處,導致國內每年活體捐腎不到100例,只有活體捐肝的4分之一不到。

 

全台灣目前大約有7萬人在洗腎,包括俗稱「洗腰子」得按時向醫院報到的血液透析及俗稱「洗肚子」可在家自行換藥水的腹膜透析,每年還以5千人的速度成長,佔去龐大健保資源。

 

除了洗腎之外,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家人也可以捐活腎!李伯璋表示,根據統計,洗腎病人的5年存活率,在國外,只有約35%,在台灣,雖然好一點,也不過55%,但若接受腎臟移植,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80%以上,但這卻是大賺洗腎錢的診所、醫師「遺忘」告訴洗腎病人的選擇之一。

 

雖然在腎臟醫學會強力宣導之下,不少洗腎病人已向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登記等待腎臟植移,目前登記人數6255人,較往年大幅增加快1000人,但多數等待的仍是來源少的屍體捐腎,而非家人的活體捐腎。

 

捐肝救親,時有所聞,但捐腎救家人的,相對少了甚多,李伯璋指出,腎臟移植的難度、技術和風險都比肝臟移植來的低,但國內一年可做約400例的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活體腎臟移植卻不到100例,落差就在於認知不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李伯璋說,目前5親等內都可以捐腎,換句話說,表哥可以捐給表弟,外甥可以捐給舅舅,成功換腎之後,不但生活品質可以大幅改善,也不必再佔用大部分的健保資源。

 

有鑑於目前國內可做腎臟移植手術的37家醫療院所中,實際有做活體腎臟移植的不到5家,遠低於活肝移植約15家,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已將活體捐腎列為宣導重點,鼓勵更多人捐腎。

 

 

【精選文摘】沒有一種工作是「有樂趣的」,「樂趣」都是自己找的

 

有一年,我公司有了「業務講師」的職缺,來應徵的人形形色色,有幾位令我印象特別深刻。

 

「業務講師」的工作內容,顧名思義主要分成兩大區塊,必須必備業務特質,同時能夠上臺演講,

 

因此,「台型」(站上臺的樣子,不一定要帥哥美女,至少要討人喜歡)、「口條」(也就是口語表達的能力)、「業務個性」(喜歡推銷,擅長行銷自己),這三個條件決定了應徵者是否適合這樣的職務。

 

小高,就是其中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應徵者,一百八十公分的身高,站上講台特別引人注目,面試時臨時要他試講,臺上的表現也令我驚豔,口語表達清晰,音質低沉穩重,老天爺給了他天生吃講師這行飯的好條件。

 

當他在臺上自我介紹時,不疾不徐,生動幽默,適時的還會把自己過去職場上的豐功偉業做了一番推銷,一度我認為他簡直是我面試到的「夢幻員工」、「夢幻業務」、「夢幻講師」。

 

直到,我發現了一點點的不對勁,我問了他:「老實說,你的表現非常好,我比較有疑慮的是為什麼你在畢業短短三年多,卻換了十幾個不一樣的工作?」

 

對於這個問題,他似乎有備而來:「我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過去我待過的公司直到我離職也都對我的能力多所肯定,這十幾個工作我沒有一個是被公司辭退的,全部都是我自己離職的,而離職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工作都太沒有挑戰性,因此,這些工作一點樂趣都沒有,我喜歡挑戰的樂趣,而『業務講師』的工作不同,每天都有可能被拒絕,每一次上臺都會有不一樣的突發狀況,所以,我有信心在這份工作中得到樂趣,挑戰自我」

 

聽起來似乎理直氣壯,理由充分,不過,最後的關頭他並沒有被我們公司錄用。

 

這位優秀的年輕人看待工作有一個最大的迷思,就是期待找到有樂趣的工作。

 

到底什麼工作是真正有樂趣的工作?

 

講師的工作很有樂趣嗎?看起來是如此,可以周遊各地講課,認識各行各業的優秀人士,在充滿正面思考的環境中工作,似乎很有趣。

 

事實上,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學員,就算講的東西已經可以倒背如流,還是必須保有第一次演說時的熱忱,有幾次,感冒發燒,因為課程時間早已排定,幾百名學員等著我上場,牙一咬,藥一吞,再多的不舒服都要暫時忘記,有些時候等課程結束才發現整個人幾乎虛脫,這樣的生活是不是聽起來就沒有那麼有樂趣。

 

再舉個例子,演藝人員的工作有趣嗎?

 

我曾經短暫在某購物頻道擔任購物專家,這也是許多人稱羨的工作。

 

看起來螢光幕前的人光鮮亮麗,下了舞臺之後更是許多人目光的焦點,這不正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嗎。

 

真實的狀況是,購物頻道現場直播的壓力,讓許多購物專家幾乎都有了腸胃的毛病,每次一下現場就必須面對本檔銷售業績的壓力轟炸,隨時可以被淘汰讓每個購物專家戰戰兢兢,全年幾乎無休,沒有生活品質可言,這樣的工作是不是也沒有太多樂趣了。

 

很多人,做一行,羨慕另一行,總覺得可以找到真正滿足自己興趣的工作,等自己一腳踏進,才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又把眼光轉向其他「可能會有樂趣」的工作,週而復始,不斷尋找、放棄、尋找…。

 

我曾經分別問了幾個不同的停車場管理員:「你的工作好玩嗎?」,得到以下答案:

 

「哪有什麼好玩不好玩,就是工作而已」

 

「賺錢餬口飯吃,要不是為了賺錢,我才不要再這裡站一整天勒」

 

「每天對著機械、車子,哪有什麼好玩?」

 

「我總覺得每一部車、每一個車子的主人、每一個跟我接觸到的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有很多客人是我過去根本不會接觸到的族群,有些大老闆你平常要找他還找不到,而我只要服務熱忱點,他們往往會教我許多事情,這樣的工作太好玩了吧」

 

最後的這一段話,是一個名為娃娃的停車場管理員,也是我所認識最樂在工作的人之一,她的收費管理室門口掛著一塊她名為「心情塗鴉板」的白板,每天娃娃總會把工作中所看到的、體會到的經驗,用她生澀的文筆寫在這板上,供客人等候取車時可以閱讀。

 

好幾次我沒開車,經過娃娃負責的車塔都會刻意繞過去,只為了看看「心情塗鴉板」上又有什麼新發現。

 

後來,據說一家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看中這女孩子熱忱,延攬他進到企業裡面當助理。

 

一個懂得在工作中找樂趣的人,不會因為自己職位的低微而自怨自艾,工作中不會因一時的不順利,就輕易轉換。

 

當然,每個人因為個性特質的不同,會在不同的職場當中找到舞臺,有些天賦是勉強不來的,我們不可能讓愛因斯坦去作曲,也不可能要貝多芬去研究科學,把自己放對位置,然後就該全力以赴,放大自己的眼界,去看、去聽、去學,去體會,你絕對可以輕易的發現更多不同的樂趣。

 

學校沒有告訴你的真實是:老闆沒有義務讓你的工作變的有趣,也沒有一個工作是對任何人來說都有趣好玩的,所有的樂趣都是自己找的。

 

 

金融門外漢靠死板 戰勝大盤

 

 【文/莊芳】

 

前言

 

沒有任何商學背景的大衛哈汀,原本一心想踏入華爾街投資銀行,卻處處碰壁。但他未曾放棄,後來靠著極為理性的科學頭腦作為優勢,切入擅長的研究分析領域,在金融界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日前,英國倫敦的媒體揭露一連串繳稅大戶,榜首名為大衛哈汀(David Harding),他個人在去年進帳八千七百萬英鎊,並將其中三九%、三千四百萬英鎊全繳給了英國政府。

 

大衛哈汀是誰?他是期貨交易高手、是英國投資界與金融市場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其背景,他必然深知合法避稅之道,能避稅而不避稅,讓他博得輿論肯定,但事實上,哈汀的投資之路所以成功,或許就因為他是「最不像投資家的投資家」。

 

哈汀在一九九七年創辦元盛資產管理公司(Winton Capital),主要從事商品交易顧問業務,起初僅有三名員工、管理不到二百萬美元的資金,如今不僅事業版圖遍及全球,管理資產規模更達二八○億美元,為歐洲第四大避險基金公司。

 

最不像投資家的投資家

 

今年三月,大衛哈汀被《富比世》雜誌列為英國第二十九名億萬富豪,身價高達十三億美元,他所管理的基金,在過去十五年中,有十四年都取得正報酬,年化報酬率更高達一五.七六%,績效打敗市場上不少知名的股票與債券基金。

 

說他是「最不像投資家的投資家」,絕不為過,大衛哈汀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主修的不是金融相關科系,而是「物理」。哈汀在接受《今週刊》專訪時表示,雖然畢業於物理系,但由於從青少年時期就常看著父親做投資,所以在大學畢業後,首選就是「前進美國華爾街」。

 

「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工作看來光鮮亮麗,這一直是我的夢想,想不到卻屢遭拒絕。」當時美國金融界,對於像他這種非商學院、研究背景出身者興趣不大,大衛哈汀瞄準華爾街寄出了十封求職信,結果全遭回絕。

 

後來他進入英國一家券商工作。八○年代中期,大衛哈汀轉進某商品交易公司任職,但他的工作卻是「畫圖」。「每天上班,我都要親手畫出上百張關於期貨市場的線圖,整整畫了兩年。」他坦言,那段時間頗感挫折,密集蒐集資料與數據的過程難熬,不過,也讓他在潛移默化之間,逐漸瞭解投資市場的波動真理。

 

「在那之中,我看到了某種『模式』形成,這些線圖走勢並非隨機出現。」他將研究、分析結果透過電腦模型驗證,得出了可能靠著這套「模式」賺錢的結論。二十六歲那年,哈汀決定自行創業,自此開始,原本被認為是進入華爾街障礙的「理工科系死板頭腦」,卻成了他開創事業的重要資源。

 

找「怪人」客觀分析數據

 

他和另兩名畢業自劍橋和牛津大學物理系所的友人共同成立AHL公司,堅持「不帶感情的死板操作哲學」,投資策略完全依照自己設定的電腦程式判斷,百分之百地斷絕情緒幹擾;一九九四年,AHL被現今全球最大上市避險公司英仕曼集團收購,大衛哈汀也在九六年離開公司,隔年獨自創立元盛資產管理公司,繼續運用自行開發的系統交易模型為客戶操盤。

 

身為公司董事長及研究主管的他,目前雇用員工超過二百位,研究人員就占一半,除了極少數來自經濟、金融相關領域之外,其餘全是數學、科學相關博士,甚至包含天體物理學家、氣象學家等等;公司內部還曾有人專門負責「雨」這件事,工作內容就是研究降雨量對芝加哥交易所農作物價格的影響情況。

 

為何專找這些「怪人」?「原因無他,這些人能夠絕對客觀地進行數據分析。」此外,這些與金融或投資市場八竿子打不著的腦袋,也才能避開雜訊幹擾,規避人性所致的操盤謬誤。

 

當然,即使是電腦系統也不保證永遠賺錢,曾有一次,他操盤的基金在短短幾個月內下跌將近三二%,「多數人遇上這種情況可能會亂了手腳,但我們仍照研究結果持續買進,最後獲利不少。」從這一次經驗中,哈汀更相信,超越大盤的前提,就是甩開大盤漲跌帶給你的情緒影響。

 

「我認為,投資時確實要少一點焦慮,多一點信念。」尤其在期貨市場,必須時時掌握價格的波動,往往需要在短時間之內做出許多次的操作判斷,如果每一次的判斷,都因為心理或情緒的幹擾而造成些微失誤,累積下來,失敗自然難以避免。

 

 

睡錯了,難怪那麼累!一夜好眠的訣竅

 

女人天生應該比男人好睡,但偏偏睡不好的女人比男人多,而且付出的健康代價更高,有什麼一夜好眠的訣竅?

 

「愛吃的女人衰老早,會睡的女人美到老,」這是已故女星奧黛麗‧赫本的名言。愛美是天性,「睡美容覺」也是女人都知道的護膚守則,但想要好好睡覺,留住青春,對女人來說,偏偏是難事。

 

2007年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每4個成人中有1人(共約480萬人)有睡眠問題,其中約兩百多萬人慢性失眠。而且女人睡得比男人差,從青春期到老年,各年齡層的女人有睡眠問題的比例,都比男人高。有睡眠問題的女人是男人的1.5倍,到慢性失眠程度的,女人是男人的1.3倍。

 

但你可能想不到,女人天生有比男人好睡的根基。「女性荷爾蒙是天然的安眠藥,」高醫睡眠中心執行長、神經內科醫師徐崇堯解釋,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黃體素跟安眠藥一樣,在腦中都作用在相同的接受體:GABA(γ-胺基丁酸)。這個接受體是腦部最重要有抑制作用的神經傳導物質,會使人鎮靜。GABA也是最重要的睡眠傳導物質,人要入眠時,腦中要分泌GABA,告訴身體該關機了。

 

失去天然安眠藥以後

 

女性荷爾蒙可強化GABA的作用,其中黃體素又比動情激素對GABA的作用更強。女人在停經前,女性荷爾蒙分泌正常,體內幾乎天天吃安眠藥,「本質上應比男人好眠才對,」徐崇堯說,但事實不然,顯然睡眠絕不是單純醫學的角度。

 

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單是荷爾蒙的變化,就能讓女人在好睡跟不好睡之間擺盪。月經來時,動情激素、黃體素同時降低,天然安眠藥暫時不見,許多女人可能因此睡不好,發生經前症候群、經前不悅症。更別提女性荷爾蒙逐漸消退、甚至停止分泌的更年期、停經後,完全失去天然的安眠藥,對女人的睡眠品質有多大影響。

 

「有些女性一直都睡得很好,直到更年期才開始失眠,」署立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指出。

 

台灣睡眠醫學會曾調查,5059歲的女性,兩個人中就有1人失眠。臺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傅中玲在金門針對4257歲婦女做的調查也發現,六成的人表示睡眠不好,不滿意睡眠品質,而且主要抱怨「入睡困難」。其中,停經後婦女有27%抱怨入睡困難,停經中的婦女有20%,沒有停經的婦女只有12%

 

就像從事保險業務的楊小姐,以前生活規律,每晚11點前上床,「一躺下去就睡著,一覺到天亮,」她自豪地說。直到兩、三年前更年期來臨,開始睡不好。在床上至少得躺半小時才能睡,半夜又會因燥熱醒來,喝了水又想上廁所,一整夜反覆上演同樣的劇情,白天上班很沒精神。前年停經後更慘,整個晚上都睡不著,最久曾長達半個月沒睡。明明很累,白天卻不想睡;寄望晚上能睡好,但躺上床還是沒睡意。「最恐怖的是焦慮,」楊小姐回憶,夜深人靜,大家都在呼呼大睡時,疲累不堪的她卻還睜著眼,腦子不肯休息、胡思亂想。「那時覺得,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就是睡覺!」

 

一些睡眠疾病,也在更年期之後蹦出,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據統計,更年期前,睡覺時會打鼾的女人有9%,會打鼾的男人是25%;停經後,女人打鼾的比例大幅躍升,跟男性一樣都是35%。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和社區精神科主任許世傑指出,女性荷爾蒙有保護上呼吸道肌肉張力的效果,更年期、停經後,失去這樣的保護力,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比例慢慢增高。

 

「可是不少人還不知道自己會打呼,只覺得『怎麼都睡不飽,白天容易打瞌睡?』」徐崇堯醫師說,很多病例是因為兒女發現媽媽睡覺「沒呼吸」,很害怕,病人才因此就醫。

 

還有不寧腿症候群。不寧腿症候群跟缺鐵性貧血有極大相關,除了懷孕期容易發生外,停經後婦女是高危險群。它會讓人清醒時感覺腿像有螞蟻在爬般癢、麻、不舒服,很想起來走動,舒活兩腳;許多人睡著後,每隔一段時間,肢體還會抽動,有所謂的「週期性肢體抽動症」。

 

但不見得每個醫生都能正確診斷。許世傑遇過好幾個轉診個案,之前已吃了一大把安眠藥,藥物愈用愈多,一開始有效後來沒效,病人相當無助。他進一步診斷,發現病人其實是不寧腿症候群,只要補鐵劑就好了,枉吃一堆安眠藥。也因此,睡眠醫學會加強教育醫生不寧腿的相關資訊,希望能讓病人獲得正確治療。

 

三明治女人的無奈

 

除了生理因素,失眠的人多半執著、求完美、容易焦慮、緊張,女人又比男人纖細敏感,容易把事情堆壘在心頭,尤其現代女性得在工作、家庭奔忙,生活壓力、照護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雙和醫院李信謙主任分析,壓力會讓人處於備戰狀態,女人兩頭燒的生活模式,等於24小時都得保持張力,久而久之,自律神經失調。

 

38歲的莉莉(化名)慨嘆,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失眠的問題,她至少10年都沒好好睡了。如要認真追溯,應該從懷孕時不好睡就種下因;孩子出生後,常從晚上11點哭到半夜3點,所有該做的都做了,孩子還是哭,「快瘋了,」她說出許多新手媽媽的夢魘。

 

生產後兩年間,她常腹瀉、心悸、盜汗、耳鳴,人也一直瘦,眼睛也不舒服、一直流淚,她看腸胃科照胃鏡,也看眼科等,情況都沒有好轉,即使後來醫生才發現她有甲狀腺機能亢進,開刀治療,每到夜晚,她還是常常輾轉難眠,躺好幾個小時,有時甚至到清晨四、五點才睡,沒睡多久又得趕著上班。

 

她的孩子現在已10歲,但身為職業婦女只會更忙,不會更輕鬆:七、八點下班後匆忙去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吃晚餐、做家事、照顧孩子上床…一連串忙碌後已近11點。該睡覺了吧?不,好不容易有時間,於是又拿出電腦趕給客戶的報告,查資料,東摸西摸,時間超過午夜。

 

她已有7年多得靠藥物幫助入眠,雖然醫生交代,回到家要放空思緒,心情穩定才好入睡,但她很容易帶著對工作、對小孩的煩惱等一起上床,結果可想而知。「能夠好好睡,對我來講是個願望,」她再次慨嘆。

 

「男人說在嘴邊,女人說在心裡,」徐崇堯醫師發現,很多女病人說,她們的睡眠出問題是從婚後開始。病人常在看診兩、三次,逐漸敞開心後,邊說邊對著醫生掉眼淚。

 

就算盡量減少壓力,一些愛美的舉動,竟也會讓人意想不到,幹擾睡眠。例如,女人比較會用化妝品,卸妝不當,可能刺激眼睛、皮膚;女人比較會戴隱形眼鏡,較容易因此眼睛不適;穿的內衣如不合身,也可能影響睡眠。甚至用錯保養品,引起接觸性皮膚炎,東抓西抓,睡不好。再加上女人又比較有過敏體質,雪上加霜。

 

最有趣的是,節食也會影響睡眠,例如睡吃症- 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起床找東西吃,而且吃的多是高熱量食物。高醫曾統計,每100個睡眠障礙的病人中就有3人是睡吃症,以年輕女性為主。徐崇堯醫師解釋,睡吃症的病人,除了一部份是因為吃安眠藥,另部份的人是因白天壓抑食慾、刻意節食而引起。另一類節食病人雖然沒有睡吃症,但不當節食讓人血糖過低,影響睡眠結構,容易醒,以至於睡不好。

 

睡不好的代價

 

不管是什麼原因影響,長期睡眠不足或失眠對女人的傷害,不光是不美觀的下垂眼袋、黑眼圈、細紋增多,或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情緒差而已,和睡不好的男人相比,女人一旦睡不好,對健康可是「殺很大」。

 

去年倫敦大學和渥維克(Warwick)大學研究發現,睡眠少於5小時的女性,得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睡不好的男生得病的風險高。睡眠不足的女人,身處多種疾病的險境中,包括肥胖、糖尿病。甚至因為免疫力下降,還有研究認為,睡不好的女人得癌症的風險較高。

 

自律神經失調是近年來常被提起的話題,雖然醫學上並沒有這個正規的名詞,但因為太多病人這樣問,醫生在跟病人解釋睡眠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時,也會以這樣通俗的字眼解釋。林口長庚醫院許世傑主任指出,失眠跟自律神經失調交互影響,失眠後很多身體狀況跑出來,肩頸疼痛、心悸、腸胃不舒服、嘴巴乾、眼睛模糊等,都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而且慢性失眠的人,變成晚上睡不著、無法放鬆,白天的交感神經也在亢奮,「新陳代謝比一般人都快,處於警覺狀態,」於是又更睡不著。

 

自律神經失調,睡不好,會讓腸胃系統更敏感,更容易發生如大腸激躁症的毛病:頻頻腹瀉;或便秘;或有時腹瀉、有時便秘,兩者都會在想排便時,肚子疼痛。台大醫院內科醫師曾屏輝觀察,來求診的大腸激躁症病人以女性居多,尤其是年輕女性。他指出,大腸激躁症又妨礙睡眠,兩者關係:「雞生蛋,蛋生雞,惡性循環。」德國研究即指出,有大腸激躁症的人不容易入睡,沒有充分休息。

 

另外,女人本來就比男人纖細敏感,比較容易有身心症的疾病,影響睡眠;長期慢性失眠又會回過頭來啃噬不安的心靈。許世傑主任分析,慢性失眠跟精神疾病有很大相關,即使一開始沒有情緒障礙,慢性失眠導致憂鬱症會高達24倍,是憂鬱症的危險因數。

 

睡錯了,難怪那麼累

 

現實生活壓力大,不管男女多半晚睡,但女人更沒有本錢晚睡,因為女性荷爾蒙可以讓睡眠相位往前移,讓人早睡,女人一旦晚睡卻還得早起時,生活作息嚴重違背生理時鐘,日復一日,發生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生理時鐘長期紊亂,就會變成慢性失眠。

 

徐崇堯指出,人在體溫最高和最低的中間,會想睡覺。一般來說,男性在下午46點體溫最高,淩晨46點體溫最低,在晚上1012點想睡。女性在下午24點體溫最高,淩晨24點體溫最低,在晚上810點想睡,「女生應比男生早2小時想睡,傾向早睡早起。」

 

但高醫檢測有睡眠障礙的女性的體溫,發現她們的最高體溫、最低體溫,往後延了46小時,「原本應該10點想睡,結果淩晨4點才睡,一早又得起來,」徐崇堯笑稱,台灣的女人過的是義大利的時間,嫁到歐洲才比較能跟生理時鐘相符。

 

睡眠相位後移引發失眠的女性,如果為了想一夜好眠,下班後跑去運動,心想:「放鬆一下,也許比較好睡。」反而適得其反。

 

陽光、運動、飲食等會影響生理時鐘,傍晚運動,夕陽進入眼睛,等於告訴大腦,還不到休息時間,生理時鐘依舊後移。進健身房,明亮的燈光,也同樣提醒大腦繼續工作,不得停歇。相反地,清晨的陽光會誘導生理時鐘往前移,讓人早點入睡,所以:「女性失眠者更應該清晨運動,更要吃早餐,」徐崇堯提醒。

 

非得晚睡,也一定要早起,而且要固定時間起床,因為起床時間是調生理時鐘的重點。強迫自己接觸清晨的陽光,尤其是天已亮,但陽光還不刺眼時:夏天約7點前,冬天約8點前。這時的陽光放出藍光,有助於調整錯亂的生理時鐘,徐崇堯指出。不少上班族一到週末嚴重賴床,有人睡到中午,甚至下午才起床,想趁機好好補眠,這樣睡,反而愈睡愈累,「週末起床時間不能比平常晚兩小時,否則(生理時鐘)會有時差,」徐崇堯說。

 

週末起得晚,週日晚上很可能沒辦法早點睡,但星期一又得早起趕上班,睡不著的人會愈想愈心急,結果整夜輾轉難眠,第二天精神萎靡,變成惡性循環。「而且生理時鐘有個傾向,往後移很容易,但往前挪很難,」為睡眠障礙病人諮商輔導已有已有六、七年經驗的心理師陳昌偉提醒。假如事情繁多,經常延遲上床時間,一般上班族常抱持「星期一~五熬夜趕工,六、日再補眠」的想法,其實也睡錯了。

 

徐崇堯提供「31」法則- 3天沒辦法好好睡,只要第4天稍微早點睡,這一天補眠,就可以彌補前3天被剝奪的睡眠。但隔天要固定時間起床,或者起床時間不比平日晚兩小時。

 

另外,維生素B12(例如肝臟、肉類等)也有調時差的效果。退黑激素雖也有這方面的作用,但目前台灣沒有核准用它來治療失眠,即使私自到國外買,因為產品的成分、劑量不一,徐崇堯並不建議。雙和醫院李信謙主任也提醒,退黑激素是調時差,沒有幫助入睡的功能。

 

學會寵愛自己

 

鑽研睡眠醫學的人都說,睡眠是件很弔詭的事,不是簡單到「每個人都會睡」,但也不是件考驗毅力,只要發憤圖強,就能心想事成的事,而且睡眠偏愛和人唱反調:愈努力想睡,就愈睡不著!學會放鬆、寬心,既是面對人生無常的道理,竟也是睡好覺的一大秘訣。

 

陳昌偉輔導過一位從公職退休的50幾歲女性。她在朋友眼中是帶給大家歡樂的開心果,責任感強,有什麼活動,都熱心參與。但她吃了十幾年的安眠藥,不敢讓人知道。每晚入睡時,腦袋就像霓紅閃爍的走馬燈,轉個不停。跟陳昌偉協談時,抱持「沒有希望了」的想法。陳昌偉教她學習放鬆,控制思緒、運動等技巧,最重要的是,不斷提醒她要多疼愛自己,不為了討好別人而犧牲自己。結果經過兩個月的治療,病人就把藥統統戒掉。

 

愛自己就從睡好覺做起,你呢?

 

 

別畏縮!克服老闆恐懼症

 

戰勝心魔!相信您也做得到

 

想到要和老闆開會就直冒冷汗、在走廊遇到老闆馬上拿出手機裝忙想躲避…,這些都是老闆恐懼症的症狀。想快樂工作、想獲得重用,就得打破這種心理障礙。

 

本期電子報提醒讀者:若要打破老闆恐懼症,您要暸解背後真正原因,暸解後就容易對症下藥,化解心中的恐懼,成為勇敢、有自信的上班族!

 

別畏縮!克服老闆恐懼症

 

在電影《老闆不是人》裡,3位主角都非常懼怕老闆,Nick為求升官完全服從神經病主管各種無理要求;Dale為了保住工作只好忍受女主管的性騷擾;Kurt則是得面對新上任的奸詐小老闆。

 

如果老闆消失有多好

 

3個人對主管既恨又怕,每天聚在酒吧說老闆壞話,但隔天還是很孬地回去上班,日復一日,最後受不了居然異想天開,想要合夥派殺手幹掉老闆們。雖然劇情略嫌誇張,卻可看出「老闆恐懼症」對上班族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很可能使生活都蒙上陰影。

 

老闆恐懼症是一種社交恐懼,「每當等電梯時,看到老闆出現,馬上佯裝忘了帶文件回去辦公室」、「部門聚餐時,絕不和老闆同桌,離老闆愈遠愈好」、「看到手機顯示老闆來電,會眉頭一皺,深呼吸再按下接聽鍵」、「每次想到隔天要和老闆開會,就緊張得睡不著覺」,這些都是相關症狀。

 

老闆形象易產生權威及懼怕感

 

若想打破老闆恐懼症,首先要瞭解原因。一般人會對上司心生畏懼,某些方面和小時候怕長輩、怕老師一樣,總覺得主管高高在上,有股不可侵犯的權威,在講究尊卑倫理的亞洲社會更是如此。

 

其次,有兩種人容易對老闆產生恐懼,一種是本身有自卑感,自信心不足,容易把自己看得很卑微,而放大主管的威權。另一類則是很想出人頭地,唯恐在主管面前犯一丁點錯,會搞砸自己的前途,因此特別在乎主管的看法,和主管相處如履薄冰。

 

老闆恐懼症第三種起源,則是上下溝通不良所導致的誤解,部屬根本不知道老闆怎麼想,也不清楚為何老闆總是不滿意?每次都只有挨罵的份;看到主管對同事大發雷霆的場面,更是令人膽戰心驚。久而久之,對於主管就會能避則避、少接觸為妙,以免被老闆的無名火燒到。

 

藥方1》把挨罵當成工作的一部份

 

在瞭解原因之後,就容易對症下藥。許多患有老闆恐懼症的人,最怕的就是和老闆報告,結果當場被痛罵一頓。《成功屬下不報告》作者小松俊明建議,上班族應當調整心態,把挨罵當成正常工作的一部份,就當薪水5%是給我拿來應付主管的津貼。

 

這就像業務員被客戶或主管咆哮後,常會自嘲:「薪水的5%是我被罵的遮羞費,這樣想感覺就好多了!」這種想法或許有點阿Q,卻也不無道理。

 

藥方2》強迫自己正視老闆目光

 

如果不想這麼逆來順受、希望更積極一點面對主管,可參考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內藤誼人的方法。

 

他在《別教貓坐下》中,教導大家如何將身邊的同事、主管、朋友,依照特質區分成不同動物類型,各自找出最佳的應對方式。例如和令人恐懼的老虎交手,絕不可拔腿就跑,而是要直接四目相接,別將視線移開,牠便不敢撲過來。想打破老闆恐懼症,亦可採用此法,強迫自己正視老闆的目光;只要嘗試過幾次,就會發現面對老闆沒那麼可怕,心中的恐懼也會降低。

 

藥方3》就事論事,忘記對方是主管

 

除了調整視線之外,思緒焦點也要調整。和老闆開會或討論時,將心思專注在討論內容上,別老是想著對方是主管,就把他當成一般同事。這時你心中的緊張害怕會逐漸舒緩,回復到平常對談的情緒,表現也會更自然。想想其實老闆也是人,也會犯錯失敗,也不是什麼都懂,並沒那麼可怕。

 

藥方4》別讓想像力把老闆妖魔化

 

有句話說:「好奇心能殺死一隻貓」,其實想像力也會害死自己,多數老闆恐懼症是自己想像造成的,例如「主管不苟言笑,似乎很難親近」、「聽說老闆脾氣非常火爆,有同事被罵到狗血淋頭」、「能當主管的都很厲害,我在他眼裡一定很菜」。

 

這些揣測都是憑空想像,為何不親身驗證一番?搭電梯或在走廊遇到老闆時,與其別過頭去或者低頭裝忙,不如把握這短暫片刻,主動打招呼或開啟話題。或許你會發現,主管並不如外表或外傳那麼冷酷,原來也有親切和善的一面,之前的恐懼完全是自己嚇自己。

 

藥方5》找出共同交集拉近距離

 

此外,你還可進一步化被動為主動。遇到令你害怕的主管時,試著找出他值得欣賞的一面,或是透過閒聊機會,和他聊一些非工作的話題,說不定可從中找出彼此的共同點,例如都喜歡聽古典音樂、都有慢跑習慣等。搭起這樣的橋樑,對老闆的恐懼將會消釋於無形。

 

如果不想長期在懼怕中工作,並且渴望獲得老闆欣賞重用,首先你一定得破除老闆恐懼症!

 

資料來源:Career 職場情報誌

 

 

大突破 不吸菸女罹肺癌找到基因了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臺北報導】

 2012.11.27 03:26 pm

 

經歷10幾年,台灣主導的一個大型跨國研究團隊,成功找到三個導致亞洲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易敏感基因位點,可望為女性肺癌防治找到一線希望。這項新發現為肺癌早期篩檢防治、藥物標靶治療找到重要契機,研究登上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

 

這項研究再次證實這些女性較高的肺癌罹患率,確實和特定基因有關,也揭開很多女性為何不吸菸、不作菜,卻照樣罹患肺癌的原因。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形容這個研究成果,是個「非常、非常大的突破」。

 

有特定基因 可及早檢查治療

 

楊泮池表示,這些易敏感基因不見得每個人都有,但若亞洲女性有這些基因,就算不吸菸,罹患肺腺癌的機率也遠高於其他女性。因此未來可將這些易敏感基因列為篩檢對象,有這些基因,就應進一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及早找出肺腺癌及早治療。

 

肺癌近年來一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死亡率首位,和歐美婦女肺癌大都起因於吸菸很不一樣,包括台灣在內,亞洲罹患肺癌女性很多都沒有吸菸習慣,找出她們的致癌基因及機制相當重要。

 

吸菸仍是導致肺癌主因

 

楊泮池表示,各種研究均顯示,吸菸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但台灣18歲以上成人吸菸率男女有別,男性高達34成,女性則在4%5%間徘徊,可見除了吸菸,女性肺癌還有其他致病原因。

 

早期肺腺癌開刀治療的存活率很高。以腫瘤直徑小於3公分的第1期肺腺癌為例,透過胸腔鏡的微創外科手術摘除後,5年存活率超過70%;如果腫瘤小於2公分,5年存活率更高達90%以上。

 

「每天要下廚女性不用太擔心」

 

國人普遍認為,廚房油菸是導致女性罹患肺腺癌的主要原因,楊泮池強調,廚房油煙不一定和這些不吸菸女性罹患肺腺癌有關,只能推論可能和肺腺癌的進行有些相關性,每天得下廚的女性不用太擔心。

 

2012/11/27 聯合晚報】

 

 

側耳傾聽,快樂在敲門

 

場景一:

 

忙碌了一天的夫妻回到家中,太太問先生晚餐想吃什麼,先生不客氣地說:「結婚這麼久了,我愛吃什麼,你還不知道嗎?」

 

太太笑著對發脾氣的先生說:「你心情不好,除了我之外,還會有誰惹你不高興啊?」先生此時不禁也笑了,說:「那你想吃什麼呢?…」

 

場景二:

 

奶奶對孫女正說著什麼,孫女轉頭對奶奶不耐煩地大聲說:「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了,你都說了幾遍了!」這一幕被媽媽看見了,聽到孩子這麼對奶奶講話,便對孩子說:「對奶奶說話這麼沒禮貌,應該向奶奶道歉。」

 

孩子低著頭,卻不說話。心疼孫女的奶奶忙不迭地替孫女講話:「她還小,她已經知道了,我不要她道歉。」

 

媽媽對小孩說:「你對奶奶這麼無禮,奶奶依然還是處處為你著想!」言罷,走到奶奶面前,誠懇地說:「媽,是我沒教育好孩子,我給您道歉。」說完給老人深鞠一躬。看到這一幕,孩子馬上跟著給奶奶鞠了一躬。並且說:「奶奶,我錯了。」

 

場景三:

 

晚餐之前,是這一家人分享這一天看見了什麼好的人或開心的事情的時間,女兒搶著說:「爸爸、媽媽,我先說,今天Ariel沒帶水杯,大家都不肯借他喝水,因為他有流鼻涕,有點髒髒的。我想,人渴了沒有水喝,會好難受的,就把水杯給他。你猜怎麼樣,他把我的水騰空倒進嘴裡,根本沒碰到我的杯口,他很聰明,很好吧。還有,就是,我好想把撿到的漂亮橡皮拿回家,啊,我還沒有見過那麼漂亮的橡皮呢,可我還是把它給老師了。今天,我特別地開心……」

 

媽媽心想,自己何嘗不是還有貪心和不勞而獲的想法啊,今天,女兒倒成了自己的老師了。。。。。。

 

心靈就像一個儲蓄罐,收藏美好,便擁有快樂;積攢不滿,則帶來不幸,而自己的身體就是心靈的一面鏡子啊。每天記取美好的事物,細數自己擁有的一切,感念他人點滴的賜予與幫助,在感恩和珍惜中,身心自然富足安泰。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你想結交仁慈、寬厚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自己所有的思想,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人生境遇各不相同,生活在每個人身上都留下了不同的,或深或淺的印跡。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理解與包容,能讓我們讀懂他人身上那斑駁的歲月痕跡,生出體諒與愛護之心。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我們欲求他人和外面境緣的美好,首先從自身來做起,努力以真誠、寬厚、質樸、慈愛之心,對待一切人事物,以理智和智慧來經營人生。那麼,一切的境界,均會隨著我們心地的改變而改善。

 

從心念上改變自己,細細側耳傾聽,快樂是不是正在敲門?

 

 

痛風病折磨人怎麼治最好  

 

文∕魏天舒(多倫多天興中醫診所中醫師)

 

提起痛風,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急性關節炎和痛風石,實際上,臨床上還不止這些。按現代醫學的定義,痛風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它是由於普林代謝紊亂導致的全身性疾病,它不止有關節炎的表現和痛風石的生成,還可伴發痛風性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及代謝異常等。痛風為反復發作的小關節(尤其是踇蹠關節,即人體的大都、太白穴位處)疼痛,加上痛風石、高尿酸血症。如果只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併尿酸性結石也不能稱之為痛風。也就是說,只有當尿酸鹽結晶、沉積導致反應性關節炎時才能診斷為痛風。

 

痛風→ 症狀與特徵

 

急性關節炎常是痛風的首發症狀,典型發作於午夜,因劇痛而驚醒。最易受累的部位是踇趾的蹠趾關節,依次為踝、跟、膝、腕、指、肘等關節。90%單一發作,偶爾雙側、多關節同時或先後受累,呈紅腫熱痛狀,可能會有關節腔積液,伴有發熱、白細胞增多等全身症狀。

 

痛風發作在數小時、數天、數周後自然緩解,緩解時,局部會出現本病特有的脫屑和瘙癢表現。緩解期可達數月、數年乃至終生,但多數反復發作,甚至演變成慢性關節炎。也有的患者沒有緩解期,發作直至往生。

 

痛風石是痛風的特徵性損害,這是由於尿酸結晶沉積在體內,刺激周圍組織、引起異物反應而形成的異物結石。

 

痛風石常見於關節內和關節附近,呈黃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雞蛋,初起質軟,逐漸變得堅硬如石。因在關節附近,一磨損便容易破潰成瘺管,此時會有白色糊狀物排出,不易癒合。嚴重的會傷害皮下組織、甚至軟骨等,最終導致關節僵硬、破潰、畸形。

 

哪些東西→ 不能吃

 

痛風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故除了治療外,改變以肉食為主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1.避免暴食,避免吃果糖。

 

2.盡量不吃動物內臟,少吃肉類、海鮮貝殼類等食物。

 

3.蛋類、大部分蔬菜、水果可不限制,但發芽的菜類、青 菜的芽尖,香菇、草菇、竹筍、蘆筍等生長非常快速的 蔬菜,因為含有大量的普林應該避免食用。

 

4.忌食魚肉類火鍋湯,因為火鍋原料主要是動物內臟、  蝦、貝類、海鮮,如再飲啤酒,普林攝入量過高,將導 致血尿酸嚴重升高而誘發痛風,加速引起痛風腎病等其 他併發症。

 

什麼人→ 患上痛風

 

痛風較常侵襲肥胖的中老年人,男多於女。多於春秋季發病,飲酒、高蛋白飲食、腳扭傷是重要誘因,穿鞋過緊、走路過多、受寒、感染、手術等也可以誘發。

 

中醫角度→ 分析成因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痛風是屬於「痹證」、「白虎歷節風」的範疇。尿酸過多可歸於「痰濁」、「濕濁」。病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是正氣不足或勞倦過度導致脾腎功能失調:脾的運化功能不足,所以痰濁內生;腎分清泌濁的功能失調,則濕濁排泄量少緩慢,以致痰濁蓄積。

 

外因則是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如,住處或勞動環境寒冷潮濕、常涉水淋雨、長期水下作業或氣候劇變等,此時若再加上酗酒、暴食、關節遭受外傷,會促使痰濁流注於關節、肌肉,氣血運行不暢而形成痹痛,也就是痛風關節炎。痹證日久不癒便會血脈瘀阻,津聚痰凝會由經絡而至臟腑,導致臟腑痹。

 

四神湯→ 可排除尿酸

 

食療可以用四神湯,即蓮子、芡實、薏苡仁、當歸四種草藥加豬肚或羊肚煲湯,其中的薏苡仁對祛除多餘的尿酸很有幫助,平時經常喝(至少每天5杯水),也有助於排除多餘的尿酸。

 

避免痛風→ 保養3大訣

 

1.日常生活中應當謹防風寒,勞逸適當。

 

2.適當運動很有幫助,平時經常活動關節,多活動手指、 腳趾、膝蓋和肘部,多做伸展運動,能減輕尿酸結晶 在關節處的沉著。

 

3.晚上臨睡前泡腳至少30分鐘,可減輕疼痛,並讓尿酸 結晶重新溶解而排出體外。◇

 

痛風治療→ 4大類型

 

痛風可以用針灸、中藥或針藥結合的方法治療。針灸對於急慢性疼痛效果顯著。

 

◆風濕熱痹者,清熱利濕、通經活絡,只針不灸,行瀉法。

 

◆風寒濕痹者,溫化寒濕,痰瘀痹阻者除濕化痰、活血化瘀,可針灸並用,瀉法。

 

◆肝腎虧虛者,滋養肝腎,通經活絡,多針少灸,平補平瀉。多取用足太陰脾經和發病局部穴位為主。

 

◆虛胖水腫者,有一類痛風病人是屬於虛胖水腫的體質,肥胖而肌肉鬆軟,易流汗、常疲勞、常感腰以下沉重,甚至勞累後即出現下肢水腫,這類病人可用防己黃耆湯加減來控制尿酸,也能達到減重及改善疲勞的效果。

 

有許多藥方可以治療痛風,如急性的痛風關節炎發作,可依病情選用當歸拈痛湯、上中下通用痛風丸、白虎加桂枝湯或四妙丸等,單味藥可選用乳香、沒藥,皆可取得不錯的療效。土茯苓、萆薢可降低血中尿酸濃度,薏苡仁、澤瀉、車前子、大腹皮、茯苓皮等中藥有助於尿酸的排泄,這些藥物經過適當的調配後,可用於痛風的間歇期以降低尿酸。◇

 

台灣大紀元--網址:http://www.epochtw.com/12/12/7/207828.htm

 

 

樂管院寓言故事 / 白道愛開會   黑道擅執行

 

【經濟日報╱盧希鵬】

 

最近與企業界與資策會的朋友到王品iKKi用餐,因幾周前聽戴勝益董事長說,他們有固定比例的營收會按薪資比例發放給員工,而且獎金不是年底發,也不是月底發,而是「每週」發。

 

我們向當日的射手座領班詢問是這樣的嗎?他們笑得好開心的說,對啊。看得出來,他們的笑容是從心裡發出的,而且工作愈忙,笑容愈燦爛,因為過個週末,就可以領到獎金了。

 

我想起暢銷書《我在黑道學會的88堂商管課》(費倫特著),作者原來是混黑手黨的,改邪歸正後去讀MBA,發現商學院老師教的跟他以前大哥教的很像,其中有一課就是「分紅」,只是白道企業都是年底統一分紅,擅長規畫與延遲賞罰;而黑道,是每一次行動後,立即分紅。還是黑道比較懂人性。

 

還有,黑道的人很少像白道一樣,凡事都要抄筆記。你看過哪一個黑道大哥在交代事情時,小弟們在抄筆記?因為黑道小弟要訓練記憶力,因為記在腦子裡的反應最快,也不會留下證據(但常常砍錯人,不知跟不抄筆記是否有關?)。

 

還有一點,如果聽了馬上去辦,也是不用抄筆記的。

 

許多時候我不明白,學生們抄了那麼多的筆記,考試之外會常看嗎?還有幾件事是馬上去辦?有時抄了筆記反而懶於去記憶,考完試就忘了。因為學生們都是白道,喜歡讀書,不擅長執行。

 

此外,黑道通常只針對特定對象與目的出任務,他們被交代要與社區維持好的關係,像是看到有老太太過街就要上前攙扶,看見有人跌倒,就要主動前去看看,或是看見有人在搬重物,也要主動幫忙。他們知道要維持良好社會關係與社區責任,免得在社區中被排擠。

 

社會責任的課題在白道中討論了好久,講了很多理論,大家總是裹足不去執行。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跟你所在的社區維持良好關係,做生意嘛,被人喜歡與不被排擠很重要,這麼簡單的道理,白道還是喜歡開會討論,而且還僅只於開會討論,不去執行。

 

更有趣的是,作者說他們的大哥很少真正退休,因為他們都樂於工作,反而白道想太多,常常抱怨工作。還有,他們很少在背後說大哥的壞話,大概是因為會被砍,反而白道比較會在後面批評老闆。或許,知識分子愛說話,而黑道分子擅於行動。

 

當然,我們以詼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黑道當然不好,但是黑道以「執行為主」的精神,值得以「開會為主」的白道多學習。許多機會與契機,不是計畫出來,而是靠執行發現的。

 

開會很重要,只是不要忘了,要留更多的時間去執行。原來,我也是白道。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本專欄隔週三刊登)

 

 

能幫你找到那把長壽鑰匙的飲食習慣 

 

近日,美國MSN網站刊文指出,只要雷打不動地堅持以下10個飲食習慣,就能幫你找到那把長壽鑰匙。

  

1、用涼開水泡紅茶。

 

美國農業部最近研究發現,與青菜或胡蘿蔔相比,紅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幫你抵抗皺紋和癌症的侵擾。日本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以上紅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襲的幾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熱水泡茶會比冷水泡茶釋放出更多的咖啡因與單寧,導致週期性頭痛、失眠等症狀,而用涼開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質在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慢慢溶出。

 

2、復合維生素飯後吃。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於康表示,生活中吃得精細,會損失大量B族維生素;蔬菜過度浸泡,會泡掉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食品放置時間過長,或油煎、烘烤等烹飪方式都可能減少維生素含量。這時,補充復合維生素就像上了一道「保險」,而且最好飯後吃。葉酸、維生素BC等水溶性維生素如果飯前空腹吃,很快通過胃進入小腸被吸收,還沒完全被人體利用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必須溶於脂肪類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空腹服用,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

 

3、生吃洋蔥防心臟病。

 

很多人吃菜時會小心翼翼地把洋蔥挑出來,這就大錯特錯了。美國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洋蔥含有大量保護心臟的類黃酮,每天生吃半個,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好膽固醇」。尤其在吃烤肉這樣不怎麼健康的食物時,裡面的洋蔥就像你的「救命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二部主任孫孟裡指出,洋蔥對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人確實有好處,而且生吃、涼拌效果最佳。

 

4、每餐之前喝兩杯水。

 

控制體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場「持久戰」。不久前,研究人員發現,飯前喝兩小杯水能減少飢餓感和食物攝入量,比節食減肥的效果更明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布倫達.戴維說:「喝水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最簡單、廉價的方法。」餐前飲水的人一天能少攝入近300卡熱量。美國格拉斯哥大學肥胖專家邁克·裡恩教授也指出,除喝水外,餐前吃水果、蔬菜和麥片粥,同樣含熱量少,還有助於增進飽腹感。

 

5、睡前吃些高纖維食物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說:「睡前半小時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穀類食物,有助於睡眠。」大多數人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只有身體需要量(2535)的一半,所以,建議抓住睡前的最後時刻補充一下。

 

6、有些素菜要「葷」著吃。

 

油吃多了不好,但一點不吃更不好。南瓜、胡蘿蔔中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營養素吸收。如果南瓜用來煮粥,那麼保證其他菜裡有油,讓它們到腸胃裡會合。

 

7、涼菜的汁用來蘸著吃。

 

很多人去飯店都喜歡點盤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覺得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些菜中的醬汁反而會給原本健康的菜帶來不少熱量。最好把調好的醬汁放在一個小碗裡,用切好的菜蘸著吃,這樣,你需要的醬汁只是原來的1/6

 

8、冷水洗肉,熱水洗菜。

 

許多人洗肉前,喜歡拿熱水泡上一會兒。殊不知,用溫水或熱水洗肉,不但容易變質、腐敗,做出來的肉口感也會受影響。最重要的是,會加速肉中蛋白質、氨基酸和B族維生素的流失。與之相反,洗各類果蔬時用溫水更好。專家指出,溫水比涼水更容易去除果蔬表面的農藥殘留。

 

9、深色水果抗衰老。

 

買水果時拿不定主意,就選深色的那種。相比淺色水果,深色水果裡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維生素、硒、鐵、鈣、鋅等物質,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10、晚餐早比晚點好。

 

人體排鈣高峰期是餐後45小時,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時間最好在下午六七點,而且應不吃或少吃夜宵。

 

 

聯合抗中 菲律賓表態支持日本建軍

 

自由時報 – 20121211日上午4:2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在菲律賓、越南等南海周邊國家因為南海主權爭議,而與中國關係緊張之際,菲律賓政府十日表示,支持日本修改和平憲法,重新建軍,成為具備完整軍隊的國家。菲國認為,更強大的日本將是制衡中國軍事崛起的重要力量。

 

金融時報專訪 菲外長表態

 

菲律賓外交部長羅薩裡奧(Albert del Rosario)在「金融時報」九日刊出的訪問中說,菲律賓會強烈支持日本重新建立軍隊,以抗衡中國日益提高的軍事獨斷,「我們正尋求這個區域裡的平衡因素,而日本可成為一個重要平衡要素。」

 

菲國外交部發言人耶南德茲十日也證實,政府認為日本應從自衛隊升級為正式軍隊的觀點,「(羅薩裡奧)說我們贊成日本增強軍力」。他說,菲律賓尋求日本成為安全聯盟夥伴,和平解決爭議,更強大的聯盟也符合菲律賓利益。

 

暗助鷹派安倍晉三?

 

菲國冒著激怒北京的風險,發出這項不尋常聲明,反映馬尼拉警覺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的挑釁,時間點也正值日本眾議院即將改選,力挺修憲、加強軍力的前首相安倍晉三可望勝出,回鍋擔任首相,有其他亞洲國家支持日本重新建軍,將讓安倍更能放手修憲。

 

曾被日本殖民的菲律賓,現在支持日本重新建軍的態度,也顯示亞洲地區對於強硬中國的恐懼,或許已甚於對日本戰時侵略的記憶。日本修憲建軍將有更多在亞太地區行動的自由,也可能改變亞洲軍力平衡。日本官方雖仍秉持和平主義,但其武裝部隊並不欠缺硬體軍備,海上自衛隊擁有約五十艘大型水面艦艇,而中國約七十艘。

 

南海主權鬥機鋒

 

中國繼在新版護照中納入其認定屬於中國領海的「九虛線」(nine-dash,或「九段線」)南海地圖後,又透過海南省修法,賦予海上員警有權攔截盤查進入南海的外國船隻,這些舉動均遭南海周邊國家強烈抗議、也拒絕承認。羅薩裡奧說,「菲律賓一直主張,這種九虛線的說法過分、違反國際法。」對中國擴張的憂慮,也促使這些國家歡迎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並力圖統一陣線對抗中國;中國在南海爭議上向來主張透過雙邊協商解決。

 

 

回頭愛台灣 日商中國大撤退

 

作者: 文/陳彥淳、朱致宜 | 財訊雙週刊 – 2012127日 下午1:04

 

中國保釣事件引發反日暴動,讓日商心生恐懼,日媒直接高喊「撤退中國」,製作教戰指南,日商調整海外投資策略,愈來愈多企業重新看見台灣投資新價值。今年日企來台詢問度大增,投資成長4成,台灣如何抓住這波這商機?

 

曾經,台灣產業的發展,與日本關係密不可分,翻開老字號的企業集團,高達九成都與日商往來;但這樣的榮景,卻隨著中國崛起、台灣市場趨於飽和,有好長一段時間,日商跳過台灣,直接到東協、到中國尋找更多機會。

 

直到去年三一一地震後,日本人充分感受到台灣的溫暖;反觀中國反日情緒,在釣魚台事件益顯激烈,不僅重創企業營運、更讓日本人心生恐懼,日媒更直接高喊「撤退中國」,於是在這一推一拉之間,台灣的價值,被日商重新看見。

 

從研究機構調查、企業發展接觸、到政府單位的統計中都發現,新一波的日商投資潮正湧向台灣,但日商的樣貌和過去大不相同,顯示在這波的台日合作下,台灣將成為日本進軍中國、佈局亞洲的親密戰友。

 

日本現場

 

保釣爭議所引發的中國反日暴動曾經喧騰一時,距離事件發生的「九一八」當天已經二個多月,一切看似回歸平靜,但在日本人心中卻像是投了震撼彈,恐懼正像漣漪一般,一波接著一波,一路從中國蔓延到日本國內,引發各界的熱烈討論。

 

走在東京街頭,放眼書報攤上的出版品中,商業雜誌的封面主題,清一色都在討論中國議題。「中國,撤退還是繼續?」、「中日要有長期對立的準備」等等;一位日商台籍幹部拿出日本當地報紙向本刊記者表示,這兩個月來,報紙幾乎每天都出現關於日資企業在中國發展面臨困境的相關新聞。

 

《日經商業週刊》甚至出了一本厚達百頁的專刊,以「中國以外的第二去處」為題,直接挑明:中國經濟成長力道趨緩,雖然中國決定撥出大筆預算刺激消費,但能不能真的刺激經濟,還是大問號;更何況,以現在兩國惡劣關係,公部門投資就算能夠刺激經濟發展,日本人也吃不到這塊餅,呼籲日企加緊腳步思考「中國加一」的分散風險策略。

 

回想起去年底時,本刊前往距離東京市區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高崎市,獨家採訪日本電器業龍頭山田電機專務董事岡本潤。當時山田電機才揮軍中國一年,岡本潤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山田電機以直營、買斷式的銷售服務,與現今中國採取分租櫃位、寄賣的家電賣場完全不同,差異化的服務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經驗,中國也將是該公司未來重要的成長動力。

 

沒想到,事隔一年,山田電機日前黯然宣佈,暫緩在中國開店,轉進東南亞發展。究其原因,特殊經營模式難以適應中國消費習慣,網購市場又分食實體店鋪商機,已經讓山田電機備感艱辛,沒想到激烈的反日暴動更讓業績攔腰砍半,這根稻草終於讓在日本素有「價格殺手」的家電龍頭也不得不認栽,一口氣喊停超過五個新增據點。

 

而在保釣事件中受影響的日商何止山田電機。十月日系車廠的銷量大幅衰退五九.四%,市占率從過去的二○%,滑落只剩七.六%;松下(Panasonic)截至明年三月的會計年度總營收,預計損失一千億日圓,索尼(SONY)估計損失三百億日圓;日航刪減往返中國的航班,全日空部分飛往中國的機型也由大變小,推估未來三個月內,將短少十八萬名中國旅客。

 

影響所及,近來日本公司最熱門又最隱晦的話題,就是「要不要撤出中國?」過去協助日商進入中國的拓知管理諮詢公司,逆向操作開設「中國撤退講座」、意外大受歡迎;其代表取締役吳明憲表示,日商在中國發展要有覺悟,每隔幾年就會發生反日運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業績不良且無法改善的公司,最好採取股權轉讓方式撤離,而留在中國的企業,也必須盡早將生產基地移轉到第三國。

 

日本《鑽石週刊》還製作了按表操課的「撤退指南」,提供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參考,疾呼日企看待中國的角度必須有所轉變,審慎思考是否撤退,就算最後決定力守中國,也必須改變經營方式,否則日本企業在中國的業績將會以令人咋舌的態勢、如蜘蛛垂絲般迅速失控墜落。

 

日前本刊記者在東京與多位日企高層會面,談起中國反日議題,他們表面上說「這是政治議題,與企業經營無關。」但真心話在夜幕低垂的居酒屋內,卻毫不保留地釋放出來,「中國人和台灣人對我們的態度實在差太多了!」一位在兩岸合計待了將近十年的日商高層搖晃著酒杯說,十年來他經歷二○○五年(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和一○年(同為釣魚台事件)共兩次反日示威,但今年中國反日激烈程度更甚過往,公司往返住家也必須委由配合的計程車司機確保安全,人身安全飽受威脅「讓人後悔為何要派駐中國!」

 

在這樣的氛圍下,毋怪極日本右派媒體《選擇》雜誌直言,撤出中國是只能做、不可說的公開祕密;一家顧問公司甚至下了大膽的結論:日商在中國一萬四千家公司,三年後如果少了一萬家,也不要覺得奇怪。

 

 

同樣打自傷拳 為何星巴克贏、華碩輸?

 

作者: 文●湯明哲 | 商業週刊 – 2012127日下午1:20

 

在戰場上,有一種戰略:原弱勢的競爭者,以表面上可能傷己的行動,爭取反轉契機,靠「拿到的比輸得多」,贏得戰爭;商場上,這樣的戰略也很常見,原本市占率排名居後的競爭者,推出低價產品,發動價格攻勢,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反轉競爭態勢。這,就是「自蝕策略」。又是什麼情況下,才夠有資格發動「自蝕」戰略呢?

 

自蝕成功要件一:不能只看市占,還要獲利最大化

 

二○○七年十月,華碩Eee PC700小筆電推出上市,體積小,功能恰恰好,然而新台幣一萬到一萬五千元售價,僅有傳統筆電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僅僅二○○八年上半年,華碩Eee PC出貨量超過兩百萬台,遠超過前一年五十萬台的出貨量三倍,華碩在筆電市場的全球市占率,也由第九名提升為第五名。

 

看來勢頭大好的市場,卻在同年七月市場老二宏碁推出八‧九吋小筆電AspireOne之後,一夕反轉,那一年第四季EeePC因為庫存過多,華碩出現成立十九年以來首次的季虧損。

 

換句話說,企業在盤算是否發動自蝕策略時,心裡要想的不只是,「我自蝕本身現有產品可以贏得市占率,」還要算算,一、價格破壞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邊際利潤下降空間有多少?二、如果想要增加總獲利,手上必須還有什麼要件,可以一搏最終勝局。

 

看看另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品牌星巴克,在二○○九年三月,所推出的即溶咖啡品牌「VIA Ready Brew」。

 

自蝕成功要件二:不會影響主力商品,另添動能

 

即溶咖啡?還有比它更容易侵蝕星巴克既有高價品牌形象的產品嗎?消費者會不會買了星巴克即溶咖啡,就不會去星巴克的店裡消費了?

 

事實上,在美國每年六百五十億杯咖啡消耗量中,星巴克店裡消費的咖啡量只有四%,即溶咖啡占全部咖啡消耗量的70%,雖然星巴克的即溶咖啡,會降低顧客的來店消費量,但卻可以吸收其他96%的消費者,來購買星巴克即溶咖啡。上市之後,不到八個月時間,就搶下高價即溶咖啡30%市場,而且本業營收繼續成長,並沒有受到侵蝕,也就是說,自蝕並沒有發生,反而搶下了新市場。

 

講到這裡,讀者一定會說,從華碩或是星巴克的例子來看,自蝕策略是強者越強的戰略,規模不夠大、不能深度掌握市場的玩家,打自蝕價格戰根本不聰明,這答案,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

 

1999年初,台灣行動通訊市場被三家龍頭業者占據: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與遠傳共拿下90%市占率,排行市場老四的和信電訊,不僅市占率低,掌握的用戶四成以上都是低貢獻度的預付卡客戶。前三名的業者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占率,紛紛推出低於百元的低月租費方案,這個舉動壓縮了和信電訊預付卡業務再成長的空間。

 

自蝕成功要件三:敢出險招,讓對手不敢跟進

 

怎麼辦?毫無競爭資源的和信電訊出了險招,推出了針對高貢獻度客戶資費方案「哈啦900」,標榜網內互打五分鐘免費,網外一分鐘通話費率大幅下降。這個對於每個月通話量大的用戶很有價格競爭力的方案,成功讓和信從其他業者手中吸引了高貢獻度的用戶。

 

和信為什麼敢推?因為它的高貢獻度用戶本來就少,它知道,我從競爭者身上吸收到的,將多於我本身的損失。和信市占率只有10%,其他業者大約都是30%,規模大的業者打算盤,無論如何推出高資費方案都可能得不償失,只會產生價格戰,因此沒有動機去模仿和信的策略,做價格破壞。

 

自蝕策略能做,前提是你的對手無法或沒有誘因仿效。不管是自身累積的競爭優勢,或是因為市場情勢足以阻絕對手跟進。任何的策略選擇,都是精密的計算與心理戰,在棋盤上衡量對手,也衡量自己的對應能耐,只算下一手是絕對不夠的。

 

 

李鴻源:抱歉,2030年交給你們爛攤子

 

作者: 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21212日 上午2:42

 

「抱歉,二○三○年交到你們手上是個爛攤子。」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到台東大學與青年座談,感嘆「沒有帶來好消息」,台灣未來將面臨缺糧、缺水、缺電、水汙染等嚴峻考驗。

 

不過李鴻源認為不該絕望,他鼓勵青年一定要改變舊思維,面對問題永遠要正向思考、跳出框框,學會跨專業、領域及部門,危機也能是契機。

 

李鴻源在「給台灣二○三○年備忘錄」講座上,開門見山對大學生說,台灣未來生產的糧食根本養不活自己,「沒意外的話,再過卅六年汽油用完了;過七十六年液化石油用完了;過兩百年連煤都用完了,現在近海捉不到魚,未來遠洋也會捉不到」。

 

「誰知道像SARS這樣的傳染病會不會一波波襲來?」李鴻源說,氣候變化到貧窮、金融風險等都是未來世界的動盪因數。

 

他以民生相關的水庫為例,「全台大小水庫五十座,已經淤掉了三分之一,等到你們當家,可能剩二分之一;以台灣目前的水資源,絕對無法支撐未來兩千三百萬人口。再蓋?很抱歉,我們這一代和上一代已經蓋完了,台灣能蓋水庫的地方沒了。」

 

清淤呢?他更直言「沒有清淤這兩個字」,他展現清境高山民宿濫建的空照畫面說:「看起來很漂亮,但是一到颱風就成災區,還把整個霧社水庫折騰掉了!」而霧社水庫目前有一億噸淤沙,若是挖一立方一千元,需要一千億元,而一輛砂石車可載廿噸沙,還得假設有地方丟沙,換算總車程可以繞地球七圈半,「不可能辦到」。

 

「現在不是旱就是澇,沒有風調雨順。」李鴻源指出,旱災、水災出現頻率越來越近,莫拉克風災的前一天,全台鬧旱災,隔天半個台灣都泡在水裡。

 

他說,更多的糊塗帳,例如九二一地震後中橫要不要修?工程上來講不能再做,「但住在裡面的人怎麼辦?」濫墾濫伐等資源過度消耗,也令人無奈。

 

 

打開「自癒力」                                                    

 

作者:黃惠如                                                    

 

2分鐘有效減輕焦慮!3招打開「自癒力」                            

 

45歲的殷實布商一向身體硬朗,只有糖尿病在穩定治療。有一天,覺得自己有點喘、有點虛,到醫學中心掛號看病,意外地發現貧血,又被轉診到血液腫瘤科,住院檢查後才發現得到骨髓造血不良症,半年後轉為急性血癌。

 

後來他又因為心肌缺氧,被轉介到心臟科接受氣球擴張術的治療,住進心血管加護病房。他一個人孤伶伶地在加護病房中,開始瞻妄、囈語、手腳抽慉,當張明志醫師查房時,他抓住張明志的手說,「我好怕。」張明志回答,「會害怕的是自己的心,有所執著才會心生害怕,」就帶領他禱告。

 

布商病情好轉後,開始佛教禪修,整個人氣質改變,彷彿重生。兩年後,他血癌復發,並不抱怨,他知道血癌細胞是殺不死的,很容易復發。他後來又因為畏寒、發燒住院,卻找不到原因,張醫師叮囑他出院後多做靈修功課,拋開俗世煩惱。他再來門診追蹤時,已經容光煥發,血液檢查也正常。                       

 

「這不是科學可以解釋的,但心靈健康的人,身體的病痛也會復原得比較快,」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張明志後來把故事記在《心靈病房的18堂課》裡。                                                           

 

當重大疾病來襲時,我們難免陷入恐懼的黑暗深淵,執著地想知道「為什麼我會生病?」「將來會怎樣?」「我很怕,」「我會不會死?」,每天都看到生死大戲在癌症病房上演的張明志,卻也看到不少病人運用心靈的力量,即使生病甚而後來死亡,但心靈的力量,使他們能在黑暗逐漸籠罩的道路上,看到一絲光明,心安自在,煩惱未上增。

 

當重大疾病來襲時想要培養心靈的自癒能力,是有方法的,從一開始瞭解生命本無常,平靜面對,到接受自己的感覺、進而正向肯定自己的努力,發現原來無常是上天送來的禮物。                                                           

 

1.瞭解生命本無常美國亞利桑納整合醫學中心計畫負責人威爾醫師解釋說,生病時,平靜下來不掙紮,並不代表放棄找尋希望,而是為了超越疾病,接受生命中的一切狀況,包括無常。                                          

 

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吳熙琄,在美國唸愛荷華大學時,經歷911攻擊事件,有人在生命最後一刻,被埋在雙子星大廈時,打電話留言給妻子,「我非常愛妳,我要妳幸福,祝福你和孩子好好過日子,」並不像其他人留下恐懼或憤怒留言。吳熙琄說,「我們要培養一種生命的視野,瞭解生命本無常,才能體會生命的珍貴。」                                                      

 

2.感受自己的感覺當面臨重大疾病,首先要處理的是情緒,學會把情緒表達出來,無論是恐懼、悲傷、憤怒。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可以幫助你和自己在一起。                                                             

 

「去感受自己的感覺,害怕就害怕,累就是累,不去壓制它,」吳熙琄說。

 

史丹佛大學精神醫學專家斯匹格(Spiegel)將乳癌轉移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只接受標準的乳癌治療,另一組還加入每週一次的支持團體。「我想知道,我是否能活著看我兒子高中畢業,或看到我女兒結婚,」一位乳癌病人在團體裡抒發自己的恐懼。研究進行後發現,主動分享感受的團體成員比對照組多活了一倍的時間。                                               

 

3.肯定自己的努力「在苦難中,看到自己不容易的地方,稱讚自己,」吳熙琄說,不要送出「我沒用」、「我很失敗」的訊息,看到自己在苦難中的努力與堅強,感受到自己的寶貴。《健康,這樣想就對了》書裡提到一個案例,強烈下背痛患者羅莉每天早上都站在鏡子面前稱讚自己的身體,而不是挑毛病,「我想要愛身體所能給我的,而不是將精力放在疼痛或我不喜歡的地方」羅莉說。雖然痛還在,但她比較能與痛共存活下去。

 

4.將疾病視為一個禮物每一個重大的手術或疾病都有心靈轉變的時刻,危機會製造脆弱與敏感的窗口,質疑我們已經成就的一切。但也可能成為一個機會,使我們得到啟發。「要自我覺察疾病背後的意義,」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說。威爾醫師在《自癒力》裡講到他的日本朋友寺山信一郎的故事,他性靈覺醒,帶病修行,展現更高的力量。寺山是一位細胞學家也是管理顧問,他睡得很少,每天喝1012杯咖啡,縱情於牛排與甜食,但所有的醫學檢驗都是正常。                                                               

 

直到他疲勞到無法工作的地步時,進一步檢查發現右腎已經擴大,X光檢驗是腫瘤。按照日本慣例,並不讓病人得知真正的病情,醫院瞞著他進行激烈的化學治療,這些注射讓他嘔吐、鬍子變白、頭髮掉落。後來又進行放射線治療,使他很疲勞,也失去胃口。夜裡,他夢到自己的葬禮。

 

他想呼吸新鮮空氣,便爬到醫院屋頂,卻造成騷動,醫院以為他要自殺,要他守規矩或離開。寺山迅速簽了出院檔回家,有人向他介紹長壽飲食療法,要吃糙米,愛好美食的寺山想都不想。隔天,寺山醒來,感受到一股很想看到日出的慾望,他爬到公寓頂樓,感覺一道光線射入他胸膛,能量擴散到全身,接著他哭了起來,「我很高興我還活著」。然後他開始吃糙米,每天期盼到屋頂看太陽的儀式,也到一家僻靜中心靜養,還每天都到森林裡散步,並開始練大提琴,他已經很多年沒練了。「我開始感受到體內與周遭自然的痊癒力量,我開始明白我創造了自己的癌症,我也因此明白,我必須愛我的癌症,它是我的一部份,我必須愛整個我。」

 

「苦、大病、大挫折都是生命的禮物,傷口下才看到真正的力量,」心靈療癒工作者賴佩霞說。

 

平日滋養性靈                                                      

 

即使在平日,沒有病痛時,依舊可以透過靈性的修持,讓自己心理更健康。科學家早就證實,壓力、焦慮、憂鬱有害健康,減少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可以提升免疫球蛋白,活化免疫系統。快樂可以延長心臟病人的壽命,減少中風的機率,緩和過敏反應,增強感冒的抵抗力。                              |

 

「不在有陽光的日子哭泣,」張明志醫師說,提升心靈的健康,就彷彿拿到了去迪士尼樂園的地圖。

 

愈來愈多人分享滋養性靈的方法,從眾所皆知的打坐冥想,到神經學家親身經歷驗證的「等待90秒不生氣」。

 

.兩分鐘冥想就有效

 

如果有一種藥,每天只要一顆就可以減輕焦慮,對生活更滿意,這種藥是純天然、而且免費,你吃不吃?

 

世上真有這種藥丸,就是冥想。

 

許多宗教都瞭解冥想的力量,每種宗教有不同的方式,但共通點都是:有意識

地將腦袋放空,專注凝神。

 

冥想已從放鬆壓力,轉為預防、延緩心臟病、高血壓、偏頭痛、甚至癌症。哈佛醫學院心臟學家班森訓練病人每天冥想20分鐘,病人血壓降低、心跳次數減少、氧氣消耗量是平常17%。只需要一張椅子,靜靜坐著,聽起來很簡單,只要試過的人都知道困難,一開始會因為無法改變任心意遊蕩的習慣,不斷失

敗。

 

印度瑞虛凱詩拉瑪靜修中心主席韋達帕芳堤(VedaBharati)提出兩分鐘禪修法。在等公車、用餐前、開會前,站著、坐著都行,背頸頭打直,用橫隔膜呼吸,氣息從鼻孔進出,只要把散逸的心收回,把一切放下。

 

2.覺知負面情緒,90秒不生氣

 

「憤怒和別人無關,是因為自己內在有一個按鈕,是怎樣就怎樣,」賴佩霞說。左腦中風的神經解剖學家吉兒•泰勒(JillBolteTaylor)復原後,花了很大的努力,有意識地選擇不要讓某些舊迴路死灰復燃,以便馬上回到平靜的右腦。由於對腦神經的瞭解,她知道憤怒情緒只要一觸動,腦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就會洶湧通過全身,但化學成分只要90秒就會從血液中消失,所以要是90秒後,她還在生氣,表示她選擇讓迴路繼續運轉,如果不,她就讓這個反應通過,回到當下。她把負面情緒視為打噴嚏一樣,覺知地面對自己內在火焰,慈悲地對待自己。                                                     

 

3.釋放五感,重建「健康感」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感是人類生存重要的裝置,遠古時候,人類用敵人的氣息來察覺危險。但現在科技與時間的壓力,使人類做什麼都很快,匆促地囫圇地讓五感官浮光掠影。

 

神經解剖學家吉兒在左腦中風後,發現逗留在感官迴路的基礎生理反應中很有用,例如品嚐美食,吃、喝、感覺愉悅都是發生在當下,她用心記住五感,以及內心深處的感受,幫自己找到途徑回到右腦。相信我們的大腦可以取代不要的思考模式,幫助我們當下經歷內在的平靜。其實我們平日就有經驗,當身體疲累時,身體會發出求救的聲音,當內心生病時,腦子的某個部位也會有感覺,相信五感,傾聽發自身體的聲音,就會發現自己具備「健康感」,這是身心靈自癒能力的基礎。

 

經歷疾病的痛苦或許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但「不被生命的苦難綁架,溫柔地和自己在一起,卻是我們能做的,」吳熙琄說。

 

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自由地散播開來。

 

 

希望,來自土地的呼吸

 

【楊渡】

     

聽作家吳晟講了一個的故事。

     

故事起源於他開始在自己的家園種樹,一如所有讀書人想望的,他想在樹林中有一間書屋,可以在那裡閱讀寫作,和家人朋友聊天泡茶,於是建起書屋。可他的孩子不同意了,批評他:怎麼可以為了自己的書屋,又讓土地上多了一塊水泥地呢?

     

吳晟不服氣的說,我只是建一間小小書房,我有這麼多書呢,何況只是小小一塊地。可是孩子不依不饒,批評說,如果大家都這麼想,土地就會被水泥填滿了。他苦笑說,這是自己教孩子的觀念,結果自己都沒做好,唉!有點慚愧。

     

「孩子說得對,大地不能蓋滿了水泥,要讓土地能夠呼吸。」吳晟說。

     

泥土地和水泥地的最大不同是:泥土地可吸收雨水、濕氣,把雨水存入大地以後,經土地的過濾,變成山泉水、地下水,水資源可以不斷再生。可是如果蓋起了水泥地,雨水就只能流入排水溝、下水道、河流,最後直接排入大海。城市化愈嚴重,人們蓋的水泥地、柏油路愈多,土地就愈不能呼吸,雨水的循環使用率就更少,造成水災的機會就更大。

     

這只是生態學常識。但要執行起來,還真是困難。吳晟因此想,能不能有一種工法,可以把書屋建起來,又可以讓土地呼吸的?於是他想到學原住民涼亭、或者傣族傳統建築的工法,用四根柱子把地基挑高,再於上面建房子。傣族是可以在下面養雞鴨豬,但傣族不會放那麼多書。這個方法能不能行,還未曾實驗過。不過它倒是讓土地可以呼吸的方法。

     

我非常喜歡「讓土地呼吸」這個觀念。它讓人覺得,土地像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可親近的。他會呼吸,會喘息,會呻吟,會吸收水份,會把吸進去的水,變成乾淨的泉水流出來,把吸進去的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呼出來。如果我們讓他負荷超重,如果他缺乏可以吸氣的空間,會窒息死亡。當土地窒息死亡,人還能活嗎?

     

事實上,「讓土地呼吸」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理念。有些公園裡的步道,是用來供民眾運動用的,可以儘量不要使用水泥地,更不必舖柏油,而是用小石子去舖路,如此,土地就可以呼吸,何況小石子當步道對身體健康有益,何樂不為?有些屬於山上遊樂區的平面停車場,也可以不必用柏油舖設,只要用小石子為底即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流入河中,增加水患的可能。其它諸如社區公園、社區步道等,皆可如此。此外像河川的堤防,不要再用那些難看的「石肉粽」了,儘量古法,用石塊為基礎來做,讓土地保留喘息的空間,不是更好嗎?

     

這些年來,台灣悄悄轉變著。年輕世代的轉變最為明顯。許多年輕人重回中南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去尋找生命之根、土地之愛。他們或者去種植有機蔬果,去種花開農園,去經營民間藝術聚落,去寫作鄉村的農家故事,去為小小的村子記錄生命史,去經營有在地人文特色的民宿,去經營一條古老的巷子,一塊荒廢的農地,一個藝文的小空間。

     

他們彷彿種籽,在台灣各地播種。更有意思的是,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在歷史記憶的追尋中,地方上的人們彷彿會因此聚合起來,成為一種在地的力量。隨便舉例:台南的老街逐漸成形為新市集(如神農街),許多在地古蹟變民宿;雲林的虎尾庴成為地方文人聚會的所在,還兼賣在地麥子做的麵包;台灣各地新興的農夫市集;乃至於「生態綠」經營的公平貿易咖啡,與世界各地連結,以直營協助農民避免跨國公司的剝削……。這些努力,都是一種可以「讓土地呼吸」,讓人文可以再生的行動。

     

近日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活在「兩個台灣」。一個是政治上層,愈來愈失去方向感,徬徨無力,充塞著憤怒和憂愁的台灣;另一個是質樸的底層和農村,有古老的土地的召喚,有追尋內在精神的力量,更有那麼一群人,深深自省,只是想要「讓土地呼吸」。

     

而我相信,希望一定會來自土地的呼吸,那真實的召喚之中。(作者為作家)

 

 

常吃巧克力的七大好處

 

巧克力起源于墨西哥阿斯帝卡王朝,它在當是就深受王公貴族的喜愛,曾宮廷成員最為崇尚的食品之一。到今天,巧克力也是大眾愛吃的食物。可是,常吃巧克力的你是否知道,你常食用的巧克力還有7大抗病的功效。

 

1、緩解腹瀉:黑巧克力的可哥含量從50%90%不等,可哥富含一種叫類黃酮的多酚成分,能抑制腸道內蛋白質、氯離子以及水分的吸收,從而達到減少水分流失、防止人因腹瀉而脫水的功效。

 

2、緩解壓力:巧克力能提高大腦內一種叫"塞洛托寧"的化學物質的水準。它能給人帶來安寧的感覺,更好地消除緊張情緒,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

 

3、預防感冒: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顯示,巧克力的香甜氣味能夠降低患感冒的幾率。巧克力所含的可哥堿有益神經系統健康,止咳功效勝於普通的感冒藥。

 

4、平穩血糖:據報導,義大利一項研究發現,健康人吃黑巧克力連續15天,每天100克,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所增強。醫生們估計,黑巧克力對糖尿病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幫助。最新一項研究還發現,黑巧克力中的黃烷醇能起到平穩血糖的作用。

 

5、預防中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黑巧克力中含有一種化合物,它能在病人中風3.5小時內降低大腦的損傷程度。研究人員表示,每週吃一份巧克力,中風風險可減少22%

 

6、降低血壓:德國科研人員對44名健康成年人的調查表明,每天吃熱量不高於30卡路里的黑巧克力,18周後這些人的血壓平均降低2.9毫米汞柱。不過白巧克力和過量食用巧克力卻沒有這種功效。

 

7、有益心臟:黑巧克力含有一種天然抗氧化劑黃酮素,能防止血管變硬,同時增加心肌活力、放鬆肌肉,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內積累,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

 

 

「韓國多好? 高自殺率沒人提」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臺北報導】 2012.12.12 02:26 pm

 

台大學生刊物「台大意識報」最近登出一 篇名為「泡菜與番薯,Life is good?」的報導,專訪韓籍交換生金俊植,談他來台一年的觀察,文章在網路上熱烈轉載。金俊植昨晚接受聯合報訪問時表示,台灣人只知道韓國經濟發展,以為韓國一切美好,但成功背後的高自殺率、惡劣勞工條件,台灣人卻少知悉。

 

金俊植直言:「我好羨慕台灣。」他表 示,在台灣任何想法、任何身分、任何一種穿著,都可以被接受,這樣的環境好令人羨慕;韓國只要有人站出來反企業壟斷,肯定會被列入企業黑名單,絕對進不去大企業工作,但台灣能反對各種事,反旺中就是最好的例子。

 

金俊植表示,台灣很少報導韓國的負面消 息,媒體提到韓國,都只強調經濟發展成功;但隨著經濟成長,韓國人所面臨的高自殺率、工時長,甚至社會福利、健保等社會議題幾乎不提,讓台灣人徒留美好的想像。

 

金俊植舉例,在台灣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 懷疑,但韓國卻不是這樣;在韓國沒有同志,「我就沒有任何一個同志朋友,」又或許是其實很多人不敢講出來。

 

他說,韓國人的心態是「人民是為了國家 存在的,我們非常犧牲自己,被大企業剝削、被國家剝削。」像他當兵兩年,一小時才領台幣兩塊錢,沒有人覺得不對;台灣反過來,好像自己最重要,國家不知道在哪。

 

金俊植指出,在韓國能很明顯看到,提升 競爭力的背後,人民並不幸福;但台灣卻仍朝著這個目標向前,達成目標後,會失去什麼?他擔憂,台灣的良善多元價值,會在拚經濟,一切向錢看齊氛圍下,逐漸喪失。

 

金俊植表示,韓國大企業壟斷是長期以來 的現象,他憂心台灣也逐漸出現這樣的趨勢,「尤其用錢就可以買到媒體。」他指出,來台灣一年,發現台灣言論自由度正在降低,企業財團規模日漸擴大,已經「回不去了」。但;是誰在放縱呢 ?臺灣正在沉淪,誰是真正的殺手?我們韓國人也很好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557654.shtml

 

 

好的習慣是取得成功的階梯

 

很多人都說:養成好習慣較難,而陷入壞習慣很容易。但也並非一定如此,主要還是看一個人的毅力而定。事實上,習慣就是習慣,並沒有合理的推論來說明養成好習慣比養成壞習慣要難。

 

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階梯。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九七八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

 

出人意料,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稚園。」

 

又問:「在幼稚園裡學到了什麼呢?」

 

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在談到習慣時,他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無獨有偶,一九九八年五月,華盛頓大學三百五十名學生有幸請來世界股神巴菲特和比爾蓋茲演講。當學生們問到:「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這一有趣的問題時,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蓋茲表示贊同,他說:「我認為他說關於習慣的話完全正確。」

 

此時,兩位殊路同歸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訣竅,即:好的習慣是取得成功的階梯。

 

智者叮嚀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

 

 

寒中送靴,施受皆不卑不亢

 

十一月的紐約寒冬晚上,一名露宿者瑟縮街頭,光脫脫的小腿上,什麼禦寒衣物都沒有。對面街一個高大的員警朝著他走來,手裡拿著一雙剛買來的靴子,來到露宿者面前蹲下,說道:「這是一對12號靴子,任何天氣都適用,希望幫到你。」員警沒有注意到,遠處有一個遊客用手機把這一幕拍下來,然後將相片傳送至紐約市員警部門。

 

這對靴子不但暖了露宿者的雙腳,還熾熱了網民的心。相片被紐約市員警部門上傳至部門自己的 facebook 專頁後,like多達275,000,留言足足有16,000。那位25歲的紐約員警名叫Larry DePrimo,做了2年員警的他,憶述14號晚巡邏時的相遇,「那夜很冷,你可以看到他腳上長著水泡,我穿了兩對襪子仍覺得寒風刺骨。」

 

Larry上前與露宿者談天,觀察到對方是穿12號鞋。Larry便轉身離開,買鞋時店舖經理得知Larry是買靴子送贈予素未謀面的露宿者後,大為感動,便給了Larry折扣。Larry一直把買鞋單據藏在衣裡,警剔世上有些人活得比自己慘。

 

拍下照片的遊客Jennifer Foster,是來自亞利桑那州的紀律部隊,見到此情此景令她回憶,同是員警的爸爸多年前買食物予露宿者,一樣蹲下身子,把食物送到對方手裡。

 

Larry接受訪問時表示,那位露宿者是自己見過最有禮貌的男士。Larry那時打算請露宿者喝杯咖啡吃點東西,但對方穿上靴子後,笑著推卻了,「你做的已足夠,願主保佑你。」說罷便走開,Larry也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徐重仁 退休後的第一句話

 

作者:莊素玉  2012-09-05 天下雜誌 505

 

流通業教父徐重仁自從於7-Eleven總經理一職退下後,沒有任何公開發言。「過去已經過去,重要的是,未來能做什麼貢獻?」

 

他念茲在茲的是,要將工作三十五年的心法,分享給從製造轉型服務的台灣社會,更希望能幫助年輕人勇敢創業。

 

十月,徐重仁退休後的第一本書《流通教父徐重仁青春筆記》,由《天下雜誌》出版,在此搶先刊出部份書摘。

 

同時,從下一期開始,徐重仁專欄也將在《天下雜誌》登場,分享他對於美、日、台服務業的趨勢洞察。

 

問:回顧你人生階段中,哪一段最快樂?

 

答:當然,創業比較辛苦。但那時,大家都很熱情,有年輕的朝氣,所以,不覺得辛苦。

 

四十歲事業穩定後,就想如何開拓新事業、引進很多國外品牌:星巴克、統一午茶風光(Afternoon Tea)。康是美則是自創品牌。

 

對我來說,與7-Eleven不一樣的商業模 式,帶給我很多新觀念。

 

第一,因為與國外不同產業的品牌公司接軌,可跳脫出便利商店的領域。

 

第二,美國之外,我們也就近學習日本。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我們比較接近。結合美、日的優點,加上本土化,創造出獨特的經營模式。

 

我的人生過得很充實,就是不斷地在挑戰、面對新事物。

 

以台灣產業來看,統一超商集團是比較特別的。從國外文獻得知,我們所經營的事業,涵蓋範圍廣泛。 最近,日本企業也逐漸朝這個方向在變。例如,日本做零食的廠商,以前不會想到自己開店。現在,Karubi也開很多實驗小店,讓顧客看到在小小的店內,零食的生產流程。而且,還讓顧客免費試吃,引起注意。

 

過去,無論日本或美國的產業,分工很細。做零售,就只做零售;做生產,只做生產。現在,製造業也 跨足零售業,而台灣老早就這樣做了。

 

這是時空背景所產生的結果。但是,回顧起來,我們似乎有先見之明,對未來擬出規劃完整的藍圖。

 

事實上,並非原先就這麼有計劃,而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架構出來的。架構後,集團內有許多事業單位,可以共用這些基礎設施。

 

而且,透過集團內的資源共用,讓弱小的公司,有好轉的機會。但是,每個企業都要認知:如何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能一味地依靠集團的支撐。

 

瞭解自己的核心價值

 

我常告訴部屬:「生意不好時,你們就想利用7-Eleven的通路。這樣不行。你們一定要知道,自己核心競爭力是什麼?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家麵包店,7-Eleven會買你的中秋節禮品,以及特殊節日 的預購商品。光靠7-Eleven給你的營業收入,就可以暫時地吸一口營養劑。但是,你不能一直靠7-Eleven。」

 

任何企業都要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以統一藥品的面膜為例,我說:「你不能只靠一個面 膜,應該要想,顧客需要什麼?以及你能做什麼東西?」

 

若把當年的統一超商,看作是一個面臨死亡的個體,你就要思考,它為什麼會這麼慘?

 

你要想:它原來體內的各器官,都已不行了,所以,必須要切除。

 

這是一種注射營養劑的概念。你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商品概念,就在為它動手術後,再提供營養劑或保養品。等它逐漸恢復體力後,再來看,你的空間與機會在哪裡?

 

當你有體力,不像快要死的人了,你就要思考:「我已經恢復健康了,接下來,如何讓我的體力更好?」

 

就像你喝了人蔘後,體力會更好。對企業,就是要注入良質因數,然後,排除不良因數。

 

以前,我們在找店時,我都自己去找,然後,再帶部屬去看。部屬會覺得:「反正徐總決定,就行了。」有時,他們會拉我一起去,問我:「這家店,可以嗎?」我說:「你們這樣不行,因為這麼做,你們會失去信心。你們要自己學習成長。」

 

我常舉這個例子。當年,在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開了一家店,大家其實很害怕。但是,我說:「沒關係,這個,我來負責。萬一必須關掉,就關掉吧。」

 

後來,他們發現,那裡是一個很好的地點。

 

以前,我們加盟店開了後,都會擔心,「萬一沒有顧客上門,我開了這家店,要怎麼處理?」 所以,會害怕。但是,當你做了一陣子後,你會更進步。人都是這樣。

 

消費者無法告訴你要什麼

 

7-Eleven像一部動力車, 不斷地在往前推進。不是說它很安定、很好,而是不斷地在動。

 

原理是要不斷地思考:現在,消費者需要什麼?舉例說,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麼7-Eleven賣涼感內衣?這牽涉到更原點的東西:消費者內心的需求。

 

如果你常看不到消費者的內心需求,消費者也無法對你講清楚。

 

我常舉這個例子。小嬰兒哭了,但是,是為了什麼哭呢?是肚子餓呢?還是發燒?或尿布濕了?而媽媽又怎麼會知道呢,因為太愛他了嘛。

 

消費者也一樣。他無法告訴你:「我到底需要什麼?」你大概會想,這東西消費者也許喜歡、 可能有這種需求,這是一種概念。

 

為何在7-Eleven,可以買到高鐵的票?可以用信用卡付帳?消費者都說,到國外以後發現,還是台灣的7-Eleven最方便。

 

我也講過,所謂人才就是要有熱情、肯學習。你給他機會,他就好好做;但是,如果他不熱情,像是個安逸的人,我就不會讓他去做那個事業。

 

這樣就夠了。你仔細去觀察統一超商的每一個人,其實本來都不是做這一行的。

 

基本上,企業是個小社會,也是個小國家。我用這種心情經營企業。

 

我想過,我將來離開這個工作崗位後,社會上,也許還需要我協助做些事情。

 

例如,以經營產業而言,台灣的競爭力是什麼?台灣的競爭力,當然是每個企業一起努力。

 

一個企業,若沒有體力,會死掉。所以,自己要想辦法拯救自己。若拯救不了,如果外面的政府單位或什麼單位,可以協助它,它也會活起來。

 

為何很多事業做到一半,會倒掉呢?因為,它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境由心轉」解苦海

 

問:你怎麼看臺灣的家族企業?

 

答:家族企業分兩種。一種純粹是屬於一個家族的,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它的格局較小。

 

另一種聰明的家族企業經營者,他會想:「反正利益共用。我對員工好,如果他們表現不錯,就授權給他們做。」

 

最後,這個家族企業的老闆,當然是最大的獲利者。有的老闆對員工真的很好,照顧員工的家人與生活或提拔他們。

 

問:外商呢?你如何看外商與專業經理人的關係?

 

答:基本上,外商沒有太多的感 情。公司大部份都是專業經理人,而運作的體制,也是零件式的。

 

換句話說,我如果需要某個零件,就置入零件;如果覺得這個零件生鏽了,就會找另一個零件替代。

 

每個外商都很習慣,今天也許在這裡工作,明天卻在那裡工作。外商公司像是運轉中的龐大機器,你不會覺得有什麼溫情,除非這位老闆有這種想法。

 

外商公司都講得很清楚,「我現在跟你結婚,但是,十年後,我要跟你離婚。怎麼辦?」

 

我一直很簡單、也很單純地在工作,沒想過離婚的問題。但是, 在這種單純中,可能會遭遇突然襲來的海嘯。那就沒辦法了,因為你無法阻擋。

 

一個想成為永續經營的企業,該如何做呢?我們必須從長青的角度想。

 

有本日本的書《創造幸福的企業》提到:什麼是創造幸福的企業呢?我認為,讓員工工作得安心愉快,能產生力量,而且,企業不斷地發展。不是說,你今天做好,明天又說不行。這樣,企業就無法永續。

 

問:對於人際關係,你是否都很客氣,對自己的挫折與傷痛,是否很快就能釋出?

 

答:我常講,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像常在宗教書看到的,人生就像苦海。

 

但是,無論是苦海或幸福的天堂,你還是要活在現實中。你要告訴自己:要過得自在,不要有太多的煩惱與焦慮。儘量不受外力影響。

 

所謂 「境隨心轉」,你一定要隨環境變化,心也要跟著轉。不能一直處在不愉快的情境內,跑不出來。這就是淡定。

 

人的能源有限,你的能源不能被太多雜事消耗掉。否則,你無法做更偉大的事情。舉例來說,有的人可能花很多時間看報。但是,如果你的時間,都花在看那些娛樂報或八卦報紙,你就沒有多餘的能量,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你花很多時間看政論節目,你的情緒會受影響,根本沒辦法做你要做的事情。所以,人要注意自己的能源分配。

 

大家都在談時間分配,但是,我認為,能源的分配,也要做得很好。

 

問:你如何分配能源?

 

答:事情簡單化。例如,不要花太多精神,看一個新聞報導。大概重點式地看,可以節省你的能源。

 

我看影片時也一樣。我如果一直坐在電視前,看一小時影片,能源就消耗太多了。一定要把它縮減。

 

問: 人的時間,應該放在哪些重點上?

 

答:每個人都不一樣。以年輕上班族來說,就要知道自己工作的核心與重點。舉 個更簡單的例子。你身為主管,不能大小事都是你在管,否則,能源都被周遭的小嘍囉給吃掉了。

 

第一,身為主管,要知道如何徹底地執行自己的策略方向。這是主管必須去引導 的。

 

第二,若部屬沒有世界觀、常識,你就要花心思去補足他們的世界觀和常識。而 不是一直跟他說:「你哪裡不對!」

 

人不可能活在自己的盤算中

 

問:媒體上,都沒有聽到你要退休的事情,你有什麼話,想跟大家分享?

 

答:人不可能總活在自己的盤算中。例如,你的想法是這樣,卻不一定能真正做 到。每個人都一樣。至於我呢,只要老闆能認同我所做的一切,我就會為這個老闆打拚。

 

有句話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但是,有時,命運是七分靠天運。因為, 如果你碰到的是個好老闆、好環境,你就能順利地走過來。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指的就是這個。

 

問:你能否給台灣的專業經理人一些建議?

 

答:現在的時代,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當然,我鼓勵大家創業。如果有同好、 或自己本身有才能,你可以為創業做準備。

 

但是,創業並不那麼容易。你必須要修煉,壯大自己的體力,才能創業。不能一畢業就說要創業。要創業,一定要準備好。

 

問:當這些人成為老闆後,你會給他們什麼建議?

 

答:變成老闆後,一定要創造好的企業文化。然後,愛你的員工、重視團隊力量 的結 合。要知道,不能僅靠你個人的影響力。假設我今天是個年輕人,如果創業成功,就會告誡自己:不能太得意忘形,凡事一定要戰戰兢兢。

 

 

感恩帶來豐裕人生

好的人生是從好的態度、品性開始,常懷感恩的人較容易知足、惜福,日子過的也會較為快樂,因為懂的感恩惜福,人緣必定也會很好,俗話說的好,人脈就是錢脈,人緣好相對的當人們有什麼好事也容易想到我們,成功的機會相對就比別人要多。

另外,我們只能自省自己是否常懷感恩之心,卻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審核他人,若一味的
用這種標準審核他人,那麼心裡就起了計較之心,什麼都計較來計較去,感恩之心將點滴不留。就如同,企業想別人失業你們還有工作就要懂的感恩,員工想我犧牲健康、時間,一句責任制,加班三小時沒加班費,遲到5分鐘還要扣薪水。彼此計較、抱怨對方不知感恩,只會讓企業與員工的關係更加敵對,唯有企業常懷感恩之心,才能凝聚員工的向心力,員工常懷感恩之心,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

感恩就像一把鑰匙,它能為我們開啟通往幸福的人生,就看您我願不願意拿起它。
 
最後再分享一篇網路流傳一個非常棒的 感謝文:
 
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謝中傷你的人,因為他砥礪了你的人格;
感謝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激發了你的鬥志;
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該獨立;
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
感謝斥責你的人,因為他提醒了你的缺點;
感謝所有使你堅強的人。

常懷感恩心,看事不一樣,人生也將不同。

 

 

啟動生命NBT 專案 創造一年的正向能量

面對眼前的不順遂,與其責罵黑暗,不如安穩自在身心,抓住一絲微小的光芒,懷抱勇氣踏出迎向目標的一小步。在困頓中啟動正向能量的第一步是穩住當下,掃除內在能量的障礙;第二步是減量經營,進行能量的縮小與聚焦;第三步是開發新能量,追求下一件大事。

文/廖志德

打開2012.11.02 的U paper,有3則和工作有關的壞消息,無薪假續升溫,人數連5增;瑞典失業率高,要年輕人去挪威找事;景氣冷,歌手尾牙財驟減。不過還是有好消息的,豪小子犀利,開季首勝,哈林奉獻49 分,火箭逆轉活塞。


未來不太樂觀是吧!的確,這是大家的共識,最近,台積電歡慶25 周年運動會的時候,張忠謀說:「未來一、兩年全球跟台灣依舊不好。」


短期間經濟難以回春,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應方式,面對可能驚駭奇航的2013 年,年滿81 歲的企業老將張忠謀顯得不驚不懼,他以平穩的語調宣布:「在2013 年,不管全球經濟如何演變,不管半導體產業是不是起起伏伏,台積電不會裁員,不會有無薪假,明年4月的年度加薪,還是會照計畫進行。」

 

或許我們沒有台積電員工的好運氣,不但有年終獎金可領,還個每人加發25 周年特別獎金1.2 萬元,但學學張忠謀的氣定神閒、鬥志熱情倒可以的,內心安定才能激發智慧,精神奮發才能開創新局。


有一次,張忠謀為祝賀朋友搬新家,親自研墨、提筆寫下「常想一二」這幅字送給朋友,朋友問:「這什麼意思?」張忠謀開玩笑的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請多包涵,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常想一二的幸福


常想一二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如負重荷,如行遠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少數時刻是稱心快意的,如果不想被困境擊倒,快活過日,就要常想生命中的一、二件好事,從重重烏雲中看見一絲曙光,從滾滾絕境中看到一線希望。


面對不如意的困境,張忠謀的做法是常想一二,你呢?該不是痛評政府的施政無能,該不是抱怨部屬長官的無力配合吧!


如果是如此,那就真的太慘了,常想八九,是自己為自己落井下石,情況已到致命關頭,結果卻是自家人補上一腳,最後跌入無法自拔的無底深坑,歸咎卸責是人們的常態反應,然而被害者心態是最可怕的,不但不能帶領我們脫離黑暗、迎向光明,反而使自己失去自我負責的機會,當我們將大部分的精力耗費在與不可逆的事實對抗,反而錯過轉型改革的大好時光。


不甘心的抗爭像是在傷口上灑鹽,痛上加痛,負面思維帶來劇烈的疼痛,有時痛到我們連踽踽前行的力氣都消失殆盡。


常想八九的人通常會開始抱怨,而這種病毒是會感染的,由一個人傳遞給另外一個人,一群人,當抱怨病毒在組織中交互感染後,它的毒性會逐漸增強,然後再回頭傳染給原始的帶原者,這可不是自尋煩惱。抱怨的人是自己拿繩子綑住自己,自己啃蝕自己脆弱的靈魂,接受太多負面訊息衝擊的抱怨者,把許許多多不好的念頭鎖死在的腦袋裡,左腦攻打右腦,前腦批判後腦,最後有的人就當機爆發無力感症候群,有些人甚至會精神崩解形成暴力傾向,用攻擊外境來為自己卸責,他們是自我苦難產生器的犧牲者。


常想一二是波濤洶湧時的救生圈,讓我們保有免於滅頂的浮力,常想一二是悲慘歲月的止痛劑,淡化苦難的濃度,讓我們保有超越的能量。


UNIQLO 創辦人柳正井說:「該停止煩惱就停止煩惱。」停止煩惱才能停止抱怨,停止抱怨才能讓正向的能量自由,而想要停止煩惱的人就先從常想一二開始,想想老闆照顧員工生活的一面,想想部屬用心工作的一面,想想自己身體健康還能好好吃一口飯,正面想想,自然而然煩惱就停息了,止息煩惱,身心才能安定,定而後能靜,安靜的人才有智慧面對外界的紛擾與波動。


穩住身心是開啟正向能量的第一步。

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


第二步呢?就從尼采的話開始吧,尼采在日本很紅,最近有本新書《超譯尼采》就打著日本狂銷110 萬冊的口號堂堂上市,翻開內頁的第一句話就被尼采電到:「從尊敬一事無成,毫無成就的自己開始。」


最近台灣人有點不太尊敬自己,兩岸兄弟,站在一起好像自己比別人矮上一截,說話得小幾個分貝。還有韓國,最令台灣人眼紅的兄弟之邦,過去我們看著韓國人在台灣人後面跑、旁邊跑。然而,自從2004 年,韓國的平均國民所得首度超越台灣,韓國人的經濟地位持續15 年打敗台灣人,而且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台灣媒體的封面及標題寫著:韓國憑什麼贏,韓國15 年甩開台灣,韓國第一,解構韓國文創力,台灣該跟韓國學哪三招。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真的一無是處嗎?台灣人未來何去何從?


其實過度的比較真的不需要,輸了就輸了,拍拍屁股,從頭開始做好基本功就好,現在的台灣就像打輸球的林書豪,適度檢討是應該的,但是火箭隊教練麥海爾絕對不能一直分析NBA 總冠軍熱火隊最佳球員(MVP) 詹姆斯的卓越表現,然後要求林書豪也做出同樣的表現,詹姆斯是體型強勢、霸氣十足的球員,林書豪不是體型好、跳的高的球員,而是用智慧來控制球場的後衛,球風紮實、穩健、不花俏,讓思考型的林書豪來模仿詹姆斯的強悍打法,畫虎不成反類犬。


台灣學韓國,就像林書豪學詹姆斯一樣的不智。我們不能只看到韓國人的好,就忘記台灣的好,就看不見韓國人的痛,韓國人的問題躲藏在假面超人的披風下,國內三大財閥三星、現代、SK 營收就占GDP 的46.2%,嚴重壓迫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前十大財閥占GDP的76.5%,雇用的人力卻不到韓國總勞動人力的5%,高度成長的背後是陰影,高物價、高學費、高負債、高貧富差距、高年輕人失業,讓大多數韓國人感受不到經濟發展的快樂在那裡,韓國人超愛國不在外人說自己的不是,事實上,身處韓國不一定會更好。


韓國經驗不能盡學,台灣有台灣的定位,小而好,小而美,紮實中又不失靈活,台灣要學林書豪走自己的路,打適合自己的球。


在卑微的人都有一方天地可以站立,再無能的人上天都會給你一滴露水,穩住身心,我們就能看見自己的內在光明,生命的重生要從最微弱的光點開始,如何開始呢?把一切超出自己影響範圍內的事情全部砍盡,把自己缺少熱情的工作全部刪除,把並非自己長處的項目全部歸零,重新聚焦,只留下關鍵的少數任務,找到推動一切事情的新原點。

 

 

自尊是面子,自信是裡子

人們很怕被人看扁,因而只要覺得自己比較卑微的時候,就會去貶低別人。那是一種補償的心理。把自己凌駕他人之上,可以感覺比人優越,然而為什麼要感覺優越?是自卑,對嗎?就像購買名牌是優越感,但優越感則來自自卑感。

人為什麼喜歡說別人壞話?每當我們批評某人,會讓自己覺得高人一等。這很像把破輪胎灌飽氣,當我們指出別人的缺失、錯誤或罪惡時,就是在為自己打氣,抬高自己,只是過不久輪胎就會再次消下去,因為我們的內心有個破洞,而為了再次膨脹起來,又再次中傷別人。

人為什麼愛發脾氣?也是自卑。生氣可以掩飾無能,只要發火,誰敢惹你?只要用力拍桌子,誰敢懷疑你的「能力」?那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寧可生氣也不願認錯。因為認錯需要勇氣,那必須有自信的人才可能拉下臉。

自尊是面子,自信是裡子。低自尊的人看似高傲自大,其實裡子空虛,非常脆弱,自負的表現只是掩飾自卑。越自卑的人越愛面子,也越會虛張聲勢。

人最在意的地方,往往是最自卑的地方

說一則故事:

狐狸和猴子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在路上牠們發現一個洞穴,裏面有個神像和兩個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再這樣下去會餓死的......」
神像說:「這裡有兩個瓶子,一個裝滿食物,一個是空的,你只能用觀察來選擇其中一個。」

狐狸說:「兩個瓶子中有一個裝滿食物,另一個是空的,我看這兩個瓶子肯定都是空的。」
聽了這話,一個瓶子開口了:「我才不是空的......」
狐狸一聽,伸手抱走另一個瓶子。打開瓶口,果然裏面都是食物。
猴子大惑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這個瓶子裏有食物?」
狐狸笑著說:「肚子空空的人,最怕人家說他空瓶子;肚子有貨的人,你說什麼他都不在乎。」

人最在意、最緊張的地方,往往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想想看,一個有自信的人,需要向別人證明什麼嗎?不,如果你是太陽,你根本不需要再多點蠟燭來增加光亮。

一個真正有力量的人,需要表現強硬嗎?當然不用。你雖看不見風,然而風卻可吹倒大樹;水看似最柔弱,卻可穿透堅硬的石頭。事實上,世界上最溫柔的人也就是最強的,如耶穌、佛陀、甘地、林肯......。是的,只有夠強的人才能弱。

兩人在爭吵,其中一方先退讓,是誰有風度?
兩人有心結,其中一個先道歉,是誰有氣度?


有裡子的人才能放下面子,有自信的人才能彎得下腰,有自尊的人才能夠退讓。

老子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江海不擇細流才能成其大,
高山不辭土壤才能成其高。所以,退其實是進,因為你永遠無法打敗一個不想贏的人。

 

 

夜貓族瘦身有妙法

 

 

 

摘自 Vita 纖活誌201210+11月號

 

為了維持自律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早睡早起可是很重要的喔!看似簡單,但是很多人卻怎麼也做不到!不過夜貓族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好好訓練,也可提高自律神經運作效率,打造瘦子體質!

 

夜貓族該怎麼吃!

 

由於人體晚間的新陳代謝下降,而且並不會跟著必須熬夜、沒有睡覺的作息而調整,所以面對新陳代謝下降的必然事實,你該做的就是經挑細選送進嘴裡的食物。

 

原則上你的第3餐不可以超過500卡,同時要保持營養均衡,肉類以雞肉為主,當然是要去皮,瘦牛肉也可以考慮,除此之外別忘了大量的蔬菜,生菜沙拉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肚子餓,最佳的點心當然是高纖水果,如蘋果。

 

掌握吃飯時機,3餐正常才是王道!雖然許多人都知道,愈晚吃晚餐就會容易胖,但對於常常工作或補習到很晚的人來說,要早一點吃晚餐是很難的事。一旦超過晚餐時間,吃進去的東西很容易就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在晚餐時間好好吃頓飯,就試著把午餐往後延1-2個小時,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晚上吃太多或在午晚餐之間吃零食。

 

此外,夜貓族多半都有食慾神經中樞失調的問題,加上3餐多半外食,很容易就會失控,這種人要想辦法抑制食慾。

 

point 1 午餐與晚餐之間不要拉太開

 

如果午餐和晚餐時間的差距過大,很容易在晚飯時間感到無比飢餓,而吃進過多食物。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在晚餐時間好好吃頓飯,試著把午餐時間往後延1-2個小時吧!

 

point 2 睡前3小時無論如何都不吃任何東西

 

千萬記得,睡前吃進去的東西很容易就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如果每天回家的時間都很晚,試著把晚餐分成兩個階段吃,熱量較高的食物盡量在第1階段的晚餐就把它解決掉吧!

 

point 3 少吃脂肪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優質蛋白質是脂肪燃燒及新陳代謝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可多吃乳蛋、豆類及肉或魚類等。此外,請小心避免高油脂食物。

 

沐浴讓自律神經的切換時間囉!

 

早上常早餐不吃就上班上課?晚上回到家累得筋疲力盡,連放洗澡水的力氣都沒有,草草沖個澡就上床睡覺?這是許多夜貓族容易陷入的生活模式,造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切換不良。

 

每天早晚2次的洗澡時間是夜貓族自律神經能否成功切換的重要關鍵,如果身體一直處於疲累狀態,就必須養成每天早上淋浴及晚上泡澡的習慣。

 

淋浴是以溫水與冷水交替,給身體適度刺激,喚醒交感神經,保持活動狀態。晚上好好享受20分鐘的泡澡悠閒時光,可使身心放鬆,具有安眠效果。

 

1. 首先以43-45℃的熱水淋浴約10秒。

2. 接著以20℃上下的冷水淋浴。

3. 如此交替進行約5-6回。

 

★早晨的淋浴讓妳完全清醒

冷熱水交替淋浴,給予身體適度刺激,喚醒交感神經。

 

1. 在浴缸裡放滿39-40℃的熱水。

2. 將胸部以下完全浸入水中,至少20分鐘。

 

★夜晚的泡澡讓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

泡澡時可以聽聽喜歡的音樂,或在浴缸裡滴幾滴精油,效果更佳!

 

另外,運動也使妳的身體保持最佳狀態。調節自律神經,找回活力與抵抗力是很重要的。要使身體回到最佳狀態,運動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一環!

 

破解體重控制迷思 醫師教你減體重

文/王淺淺

Q:體重控制就是要減去脂肪,所以,要全面杜絕脂肪,身體才會健康?

A:當然不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醫師林文元指出,不論美國、台灣等多項研究都顯示,控制體重最重要的就是均衡飲食。衛生署所歸類的六大營養素都要攝取,而且一天當中要完全不吃到脂肪,也相當困難,炒菜用料會用油,堅果餅乾也會有脂肪成分,因此,健康的減重觀念重點,應該是「減少降低」脂肪攝取量,而非一味的禁止脂肪吸收。

Q:很多人利用少吃一點來體重控制,所以,不吃早餐,只吃午餐?

A: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吃兩餐的民眾比正常攝取三餐的人,胖的機率更高。這當中絕大多數是因為早餐不吃的人,起床時往往都感到一定程度的飢餓,所以,很容易就掉入大吃大喝的陷阱,加上身體的飽食中樞感應到飽的訊息,通常必須半個小時以上。因過度飢餓時吃得快,往往意識到飽的時候,飲食皆已過量,因此,規律三餐、不過量攝取,才是健康維持體態的好方法。

Q:澱粉被認為是增加體重的主因,所以,體重控制時不能吃澱粉?

A:臨床上很多患者一說到體重控制,就聯想到不要吃飯、不碰澱粉,的確,這樣會使體重在短時間內下降,就像只喝水、不增加身體熱量攝取,當然會瘦。但不吃澱粉減掉的重量是身體中肌肉的重量,而不是脂肪的重量,不但不健康,反而在一段時間後會復胖。因為人體強調中庸,單獨不攝取某一項營養素,是無法維持長久的,一旦恢復飲食,之前下降的體重就會迅速「回補」,一切回到原點。

Q:體重控制只需要靠節食就好,不需要運動也可以很健康的瘦下來?

A:運動所減少的熱量是有限的,有運動的人減掉的脂肪,一定比沒有運動的人減掉的脂防還多。林文元強調,運動對於體重控制來說有兩個功能,一為減掉脂肪,一為維持基礎代謝率,前者是減掉真正對人體有害的脂肪,後者則是維持基礎代謝率,讓身體在未來能不復胖。

Q:體重控制的時候,可以喝代糖飲料?

A:砂糖本身有熱量,每公克糖有4大卡,因此,小小一包糖對減重者來說,的確是「甜蜜的負擔」。可用代糖來取代一般用的砂糖、冰糖,以減少熱量的攝取。代糖就是「沒有熱量」的糖,一般又稱為「人工甘味劑」,適用於需限制甜食卻又無法忘情甜食的人,但代糖也不能無限量的攝取。

Q:因為肚子餓表示在燃燒脂肪,所以,每餐都不要有飽足的感覺?

A:藝人小S說過,自己從來沒有一餐是吃飽的!所以,讓很多人以為少吃,甚至不要吃,就是變瘦最迅速的方法。不攝取熱量當然會瘦,但是不健康,建議還是遵守「總熱量的下降」來減重。一天當中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比重,還是應該占總熱量的一半以上,蛋白質2到3成,脂肪1到2成左右。控制體重的階段,可提高蛋白質攝取量,降低油脂攝取量(不是不吃),才能正確的減到脂肪、留住肌肉。

Q:晚上熬夜不睡覺,可以燃燒多餘的脂肪,體重控制才會成功?

A:錯錯錯,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人體在活動中當然可以消耗較多的熱量,但是,太晚不睡覺,很多人卻反倒想吃東西,這樣反而得不償失。根據研究最容易胖的兩個族群,一個是因為睡太多,導致基礎代謝下降的族群,另一則是因為睡太少,導致額外多攝取消夜的族群。

Q:既然體重控制要多吃蔬果,我不喜歡吃青菜,那就多吃水果?

A:水果也有養分與熱量,正確來說,應該是指相對於澱粉、油脂而言,吃水果吸收到的熱量的確比較低。林文元表示,水果當中熱量比較低的有檸檬、番茄、柚子、番石榴,熱量高的水果像是芒果、龍眼、荔枝、香蕉等,挑著吃也可以吃得飽足又不怕胖。

Q:早餐要吃飽,所以可多吃蛋糕、麵包等澱粉類食物,中晚餐都吃蔬菜水果就好?

A:人家說:「早餐吃的像國王,午餐吃的像平民,晚餐吃的像乞丐。」林文元表示,其實說的就是熱量總量管制的概念,不是吃得量或是什麼時間吃,而是要注重「吃得對」。對於肥胖者而言,一天熱量控制的原則,男生1500大卡上下,女性則在1200大卡左右,一些高熱量的紅燈區食物須減量,綠燈區的低熱量食物比重拉高,以獲得飽足感,這樣就算正在執行體重控制計畫,也可以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心。

控制體重的生活處方箋

「胖瘦是有客觀的美觀標準,不應一味追求體重機上的數字。」台南市德東診所醫師陳建宏(前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如此說。現在很多愛美人士都是一味追求瘦瘦瘦,其實不但相當不健康,還可能造成營養素缺失的疾病。想保持健康完美的體態,應先建立健康的生活概念,仔細觀察身邊身型較纖細的朋友,生活型態是否都較多活動?肥胖因素遺傳占3成、環境占7成,從生活習慣來做改變,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少吃多動,即使不上健身房、不花時間游泳、不每天揮汗跑步,也能夠維持健康的體重,以自身為例,陳建宏提出兩個小撇步:

1 增加運動量:


陳建宏表示,平常喜歡藉由騎車、游泳達到運動目的,但這都需要特定時間或地點進行。若時間不允許,就會走到離家比較遠的便利超商買東西,或在目的地前刻意提前下公車或捷運,讓自己多走路,上樓也會提早下電梯,讓自己每天爬個2、3層階梯,影印、傳真、倒茶都盡量不假他人之手,不放過可以活動的機會,積少成多,卡路里就這樣消耗於無形。

2 吃飯只吃7分飽:


建議吃飯7分飽就好,吃太多會對腸胃造成不適,以他的健康飲食範例是建議,早上吃得多、中午吃輕食、晚餐吃沙拉,偶爾朋友聚會可能的話就協調中午聚餐,吃飯時也是以菜、湯為主,肉類少碰,盡量不要增加腸胃的負擔就對了!

控制體重的藥物處方箋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甚至連假日也不得閒,或想好好補眠。因此,很多人即使知道運動和飲食控制的方法,但卻難以透過運動或飲食控制方式來維持體重。但在不改變生活型態的前提下,其實是可以靠藥物來維持體重,以避免三高疾病上身。

若必須透過藥物控制體重,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使用,臨床上會以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以及台灣地區之肥胖定義作為標準來評估,患者是否屬於過胖或是肥胖。最常引用的就是BMI值,一般人BMI值會在20到30之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定義,BMI在30以上為過重,18.5以下為過輕,若數據超過40以上,則會建議透過藥物合併外科手術治療。

陳建宏強調,目前合法的減肥藥只剩下唯一一種,這唯一合法的處方減肥藥具可逆性及長效型之腸胃道脂肪分解酵素抑制劑,其療效是在胃腔及小腸腔中與胃和胰臟分泌的脂肪分解酵素在其活化的絲氨基酸位置上形成共價鍵。因此已去活性的酵素,便無法水解飲食中的脂肪,成為可供吸收的游離脂肪酸及單酸甘油酯。因未經消化的三酸甘油酯是無法被吸收的,因此,減少熱量攝取,對體重控制有幫助;而在控制體重的同時,也降低罹患三高疾病的風險,對於三高族群或是減重者來說,是很好的輔助藥物。

再者一些疾病的治療藥物,長期觀察也是對減重具有效果,例如糖尿病患者使用的Metformin胰島素用藥及acarbose藥劑,都是經由降低肝臟葡萄糖的輸出及降低胰島素抗性,來降低血糖,減緩腸胃道對葡萄糖的吸收。但醫師強調,這僅是藥劑恰好作用機轉具有減重效果而已,並非是所謂的「減肥藥」,必須減重患者具有糖尿病或是胰島素阻抗疾病,才建議使用。

一般在診間都是以藥物搭配代餐建議減重患者食用,若真的肥胖程度到BMI值超過40或是BMI大於35,且合併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稱為「病態性肥胖」,會建議透過胃繞道、胃間隔或胃束袋手術治療,目前這類病態性肥胖患者,健保是可以給付手術費用(但病患需自付材料費)。

控制體重的運動處方箋

吃得太多加上久坐不動,是現代民眾愈來愈胖的主因,想改變體態就得多動。陳建宏提醒,運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新陳代謝率,讓身體燃燒更多卡路里,簡單的說,若一天攝取2000卡路里的熱量,而同樣消耗2000卡路里的熱量,就能達到維持同樣的體重,而若透過運動提高了燃燒的卡路里,那一段時間過後,體重就會下降了。

持續運動時間比運動強度更為重要,中低強度的運動較易持久維持成習慣,快走、游泳、慢跑和腳踏車都不錯,一般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搭配肌力的重量訓練,同時配合伸展拉筋。建議時間需每次30分鐘以上,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20到130下,一週3到4次的運動量為佳。如看電視時,可同時練練啞鈴,用裝滿水的寶特瓶,就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增加身體運動的機會,就可輕鬆達到瘦身目的。運動同時可釋放使人心情愉快的腦內啡,有助於心情愉快,真是一舉數得呢!!

三大類控制體重成分

保持身材必須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世上又胖又健康的人很少。且控制體重成功與否,不該只看體重下降,另外體脂肪、BMI、血脂、腰圍、臀圍等都明顯下降,才算成功的控制體重。千萬不要一味的貪圖速效而賠上健康,除了使用合法藥物搭配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之外,也可補充保健食品來輔助窈窕計畫,讓自己聰明有效率的戰勝肥油!

瑞安診所肥胖症專科醫師曾石姿分析,一般來說與體重控制相關的保健食品的機轉大致可分成三大類,包括減少熱量攝取、增加新陳代謝或降低消化吸收率,以下逐一說明:

1.減少熱量攝取:


有效控制體重最主要的方法,吃進去的熱量少,相對消耗的熱量多,曾石姿表示,油脂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吸收後發胖的兩大元兇,而標榜能讓人體減少油脂攝取的保健食品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共軛亞麻油酸(CAL)和甲殼素。而在降低攝取碳水化合物的方面,白腎豆本身就含有澱粉酵素阻斷成分,所以,這陣子也成為保健市場中的新興話題。

2.增加新陳代謝:

大家都知道只要增加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就會多消耗一些熱量,但研究顯示,從25歲開始,新陳代謝就是以每10年降低5%的速度下降,所以在生活作息不易改變的情況下,如何藉由營養食品輔助控制體重計畫呢?曾石姿指出,現代人飲食不正常又常熬夜,透過B群、鉻、鎂、鋅、鈣等微量元素的補充,可提供能量、促進新陳代謝;綠藻、螺旋藻則是能淨化血液,提升免疫力,茶和咖啡因可幫助降低血脂和利尿;胺基酸是天然活性植物蛋白食品,能促進加速新陳代謝,也是可考慮的營養補充品。

至於辣椒減重法,日本運用的是辣椒的辛辣來提升新陳代謝,但台灣有不少人用錯方法以為是吃辣油,因而吃進一堆油脂得到反效果;還有藤黃果也受到關注,這種自古以來被加入咖哩粉的香辛料成分,依循原理和之前提到的辣椒粉一樣,都是希望提升體內的新陳代謝速度,萃取出來的成分,還可阻止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

3.降低消化吸收:

最後,提到降低消化吸收,其依循重點就在於增加身體纖維質攝取量,多吃膳食纖維會讓身體增加飽足感,再吃其他東西的空間就不多了。常見的保健食品有車前子和寒天,其中寒天在前幾年特別流行,幾乎和體重控制畫上等號,強調水溶性纖維,熱量低又易有飽足感,因此,成為控制體重者購買的熱門商品,不過這一、兩年又被葡甘露聚醣搶盡風頭,這種葡萄醣與甘露醣鍵結的多醣類,成分能促進腸胃蠕動,具有多醣高黏稠特性,會在胃腸內吸收水分,容易有飽足感,達到降低攝取飲食的目的。

先調整飲食、生活習慣

曾石姿提醒,愛美不應捨本逐末,既然營養保健食品被稱為輔助療法,民眾還是應該回到基本面,從飲食及生活習慣做好規律調整,早、午、晚餐都要吃,且要定時、減量,若因太忙、來不及而少吃一餐,下一餐的食量可能就會因此而變大,也有可能因此而延後吃最後一餐的時間。

除正餐外的零食、點心、消夜一概不准吃,這種因嘴饞不自覺吃進的食物,熱量、份量感覺起來好像不多,但卻往往超過所消耗的,所以就轉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秋冬愛吃火鍋、食補、吃到飽的朋友們更要注意,正常的身體機制在秋冬為儲存更多脂肪,會讓你更容易餓,身體代謝相對減少。若持續食用高油脂、高熱量、重鹹多辣,每天多攝取1、2千大卡的飲食,變胖變重的速度會非常快。

各族群體重控制建議

另外,依照年紀,建議年紀輕的人多動為原則;中年朋友飲食稍稍調整,添加養生概念,應該重質不重量,減量飲食,炒、燴料理少碰;剛生產完的女性應該注意肥胖的位置;45歲過後缺乏女性荷爾蒙的保護,更要注意腹部肥胖,避免轉成慢性疾病的潛在危機;至於年齡稍長的長輩,控制體重的同時,則要注意慢性病的威脅,適時搭配營養食品的補充。

曾石姿表示,健康的體重控制還是強調一個「熱量總額」的概念,要有著「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要瘦得快,簡單說是要讓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取的熱量。低運動量的女性(坐辦公室),一天的熱量攝取不要超過1200大卡,男性則稍稍放寬一些,但也不要超過1700大卡。再來是成功把體重減下來後,別忘記每天量體重,因體重計不會說謊,可反應真正的狀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