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
天地良心
法官問被告:"在你偷東西的時候,你難道一點兒也不替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想想嗎?"
被告:"天地良心,我想過的。但是,那個商店�只有男人的衣服呀!"
夫人
媽媽對五歲大的兒子說:"爸爸說今天晚上要在家�請客,招待一位有生意來
往的南斯拉夫人。"
傍晚,父親和那位客人踏進家門時,孩子跑進廚房對他媽媽悄聲說:"媽媽!
快來看,那個夫人是男的!"
加班
經理:"你今年才三十二歲,怎麼已經有三十八年經驗?"
求職者:"毫不奇怪,那時因為加班過多的緣故呀!"
永遠
一對青年男女坐在沙灘上。男青年在地上劃個圓圈說道:"我對你的愛,就像
這圓圈一樣,永遠沒有終點。"
女青年也用手指在地上劃個圓,然後說:"我對你的愛,永遠沒有起點"。
已經太遲了
有個男的對他的妻子說道:"我結婚以後,才發現什麼是幸福"。
他的妻子聽了以後,十分高興。
這時,這個男的接著又說道:"可是已經太遲了"。
喝下企…
有三個人:美國人,中國人,猶太人……一起喝飲料…突然,有蒼蠅揮入了三人的飲料中……。
美國人叫侍者過來,重新換上一杯。
中國人二話不說,喝下企…。
猶太人抓起蒼蠅放在桌上,說:吐出來,把你喝下企的飲料吐出來……
你哪條道上的?
戲院前座有個男人橫躺著,一人占去四個位子。帶座的小姐跟他說:"先生,一個人只能坐一個位子。"他只低哼了一聲,動也不動一下。
小姐請來戲院經理,經理客氣地說︰"先生,麻煩您坐好,一個人只能占一個位子的。"他還是只哼了一聲,沒有行動。
經理只好請來員警。員警說︰"老兄,你很狠啊!你哪條道上的?"
那人低哼了一聲,說:"……樓上走道上……跌下來的……"
一個人要有羞恥心
馬英九曾聲嘶力竭大喊道:民調 掉到18%的陳水扁,表示人民不再信任他,就應有羞恥心的請辭下台,不要尸位素餐,台灣人民應該用手上的罷免權將他罷免掉。
今天馬,他自己的民調掉到只有13%,比他當年嘲弄的陳水扁還差5%,今天台灣人民是否應該用當年馬對扁的要求,用馬他自己的標準,大家不分藍綠,將無能馬罷免嗎?
馬英九這麼說!
1. 讓馬英九告訴你為何要罷免馬英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pb7kfL_h4
2. 阿扁總統被嗆 馬英九奚落扁 馬總統昨被嗆 馬反起屁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7F9Po1Ar8
3. 瞎咪 馬英九強力幫李朝卿背書 還說不要理會旁人污衊 (南投弊案賄款流入國民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Fk95e-xhc
兒子剛畢業
父親: 「我兒子剛畢業,可以安插一工作?」
好友: 「那當總經理好了,月薪50萬,只要跟人聊天打球」
父親: 「那不好吧...」
好友: 「那做經哩吧,月薪20萬,只要把下面交上的資料整理一下,再交上去即可。」
父親: 「我兒子剛畢業,有沒有更基層的工作?」
⋯⋯
好友: 「那就只剩職員了,月薪22K, 一天上班12小時,沒有加班費...」
父親: 「那就這個好了...」
好友: 「...我覺得你兒子不適合,因為這個工作需要專業…」
有點好笑,有點真實,有點啟發~
專業 = 22K
專業 + 責任感 + 整合 = 200 K
專業 + 責任感 + 整合 + 社交 + 遠見 = 500k
學校,應該教更多的事 ...... 但,專業是基礎!!!!
中研院院士聲援 難道要等著被中國砍頭?呼籲知識份子、青年學子捍衛民主
2012-12-15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明璋表示,壹傳媒併購案已直接影響到台灣民主與新聞自由,「台灣人不出來捍衛民主,誰來幫你?難道要等著被中國砍頭?」呼籲知識份子、青年學子通通站出來對抗!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與林明璋、李文雄、廖運範、周昌弘、吳茂昆、杜正勝、鄭天佐等八位院士登高一呼,加入「捍衛民主多元,守護新聞自由,貫徹公平競爭—全國學術界反對壹傳媒併購案」連署後,學界連署人數暴增,一下子從六十人暴增至兩百多人,連遠在海外的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南伊利諾大學艾德華村分校等教授也跨海響應。
學界連署增至兩百多人 遍及海內外
林明璋表示,台灣民主自由得來不易,對壹傳媒併購案感到「非常危險、非常擔心」,因為背後的中資將直接對台灣言論與新聞自由造成衝擊。
他說,日前三立政論節目「新台灣加油」主持人廖筱君也請辭,是繼「大話新聞」主持人鄭弘儀請辭後的又一人,可見她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反壟斷大遊行 75歲林明璋走了4小時
高齡七十五歲的林明璋平常住在新竹,但在「九○一反媒體壟斷大遊行」時,他特地到台北參與,走了四個多小時的路;儘管當時天氣熱到快中暑,但是他很高興看到有那麼多青年學子、有責任感的知識份子站出來。
林明璋呼籲,台灣人要自己捍衛台灣的民主與自由,不然「難道要等著被中國砍頭?」
人在香港的中研院院士暨國立東華大學校長吳茂昆則表示,他加入連署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言論思想自由、免於被歧視的自由是人性的核心價值。他說,大學就是設計用來保護與實踐這些核心價值,「身為一位大學校長,保護且教育下一代這些核心價值,是我的責任。」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瞿海源表示,壹傳媒併購案是台灣民主政治的不幸,併購案背後明顯的中資,讓原本是社會公器、應為多元化發聲的媒體,淪為只為中國發聲、只為財團發聲、只為傾中政權發聲。對台灣未來的媒體生態與社會生態感到非常悲觀,除非政府出面,否則民間力量有限,難以阻擋併購案。
自由電子報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12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你想了解你所認識的他(她)是什麼個性嗎?點一下下面的日期,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喔! | ||||||||||||||||||||||||||||||||||||||||||||||||||||||||||||||||||||||||||||||||||||||||||||||||||||||||||||||||||||||||||||||||||||||||||||||||||||||||||||||||||||
|
|
|
| |||||||||||||||||||||||||||||||||||||||||||||||||||||||||||||||||||||||||||||||||||||||||||||||||||||||||||||||||||||||||||||||||||||||||||||||||||||||||||||||||
|
|
|
| |||||||||||||||||||||||||||||||||||||||||||||||||||||||||||||||||||||||||||||||||||||||||||||||||||||||||||||||||||||||||||||||||||||||||||||||||||||||||||||||||
|
|
|
|
有的人不是很聰明,卻值得你終生擁有。
貓和豬是好朋友。一天貓掉進大坑,豬拿來繩子,貓叫豬把繩子扔下來,結果它整捆扔了下去。
貓很鬱悶的說:這樣扔下來,怎麼拉我上去?
豬說:不然怎麼做?
貓說:你應該拉住一頭繩子啊!
豬就跳下去,拿了繩子的一頭,說:現在可以了!
貓哭了,哭得很幸福。
—— 有的人不是很聰明,卻值得你終生擁有。
一一 您不是老說我:笨得像頭豬嗎?
科技使人鈍 自然讓人巧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遠離科技產品,創意會增加。
猶他大學研究人員找了五十多名美國成年人做實驗。接受測試的人要先回答十個跟創意有關的問題。結果,他們平均得了四點一四分。
這群人走入大自然,把科技產品留在家裡,經過四天,再回答十個問題。這一次平均答對六點零八題。比有科技產品在身邊的時候進步了百分之五十。
研究人員說,擺脫電腦、手機就能恢復腦力。
內容來源 : 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 : 2012/12/14 12:49
如果能早知道這些,人生會不一樣的啊!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實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為才有地位。政從正來,智從知來,財從才來,位從為來!
●觀念比能力重要,策劃比實施重要,行動比承諾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創造比證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別人看法重要!
●方向比速度重要,智慧比吃苦重要,學習比學歷重要,機遇比關係重要,要什麼比做什麼重要!
●智力比知識重要,素質比智力重要,覺悟比素質重要。方向大於方法,動力大於能力,做人大於做事!
●思路清晰遠比賣力苦幹重要,心態正確遠比現實表現重要,選對方向遠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成長的痛苦遠比後悔的痛苦好,勝利的喜悅遠比失敗的安慰好!
●擁有遠見比擁有資產重要,擁有能力比擁有知識重要,擁有人才比擁有機器重要,擁有健康比擁有金錢重要!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性格決定命運,生活方式決定健康!
●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缺的是選擇,骨子�缺的是勇氣,肚子�缺的是知識,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
●落後是觀念落後,貧窮是腦袋貧窮。許多人,不是沒有好機會,而是沒有好觀念。不是不接受新觀念,而是不願拋棄舊觀念!
●信念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心態,心態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要改變命運,先確立信念!
●心態決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動決定生存的狀態。要想活出尊嚴,展現不凡,只有改變觀念,敢於和命運抗爭!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那就改變自己;如果無法說服他人,那就想法說服自己。如果山過不來,那人就過去!
●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運不是名詞,而是動詞。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決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對人生的態度;決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對事業的作為。我們的今天由過去決定,我們的明天由今天決定!
●制勝不憑體力靠智力,成功不靠奇跡靠軌跡。成功不在於是否拿到好牌,關鍵在於能否將手中的壞牌打好。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去哪裡!
●不是井�沒有水,而是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的慢,而是放棄速度快。得到一件東西需要智慧,放棄一樣東西則需要勇氣!
●終而複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奇正相生,迴圈無端,漲跌相生,迴圈無窮。機遇孕育著挑戰,挑戰中孕育著機遇,這是千古驗證了的定律!
●種子放在水泥地板上會被曬死,種子放在水�會被淹死,種子放到肥沃的土壤�就生根發芽結果。選擇決定命運,環境造就人生!
●懂得如何避開問題的人,勝過知道怎樣解決問題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選擇順其自然,也許是最佳選擇。勝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觀念!
●在家�看到的永遠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把錢放在眼前,看到的永遠是錢,把錢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錢的世界。
●給人金錢是下策,給人能力是中策,給人觀念是上策。財富買不來好觀念,好觀念能換來億萬財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是在人的腦海�!
●要用行動控制情緒,不要讓情緒控制行動;要讓心靈啟迪智慧,不能讓耳朵支配心靈。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差在兩耳之間的那塊地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好的時候要找一條備胎,人不好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得意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失意的時候要找一條出路!
●孩子貧窮是做父母的錯,因為他小的時候 ,父母沒給他正確的人生觀。家長的觀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
●有什麼信念,就選擇什麼態度;有什麼態度,就會有什麼行為;有什麼行為,就產生什麼結果。要想結果變得好,必須選擇好的信念。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思想會變成語言,語言會變成行動,行動會變成習慣,習慣會變成性格。性格會影響人生!
●習慣不加以抑制,會變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習慣隨時改變人生走向。人往往難以改變習慣,因為造習慣的就是自己,結果人又成為習慣的奴隸!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到哪裡去。當你在埋頭工作的時侯,一定要抬頭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你來自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遠不會失去自己!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化,任何優勢都是暫時的。當你在佔有這個優勢時,必須爭取主動,再佔據下一個優勢,這需要前瞻的決斷力,需要的是智慧!
●提出問題遠比解決問題難,因為解決問題是技術性的,而提出問題則是革命性的。我們身邊並不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發現財富的眼光!
●觀念改變並未改變事物本身,改變的只是對事物的認識,但觀念可以改變人,人可以改變世界。做人最重要的是品格、態度、思想觀念和人生價值觀!
●改變觀念,就是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觀念,就是推陳出新,解放思想!
●經驗固然重要,但觀念的正確與否起決定作用。經驗只能做好現成的東西,觀念則決定長遠的方向。思維觀念高於工作經驗。
●你能夠成為什麼?惟一限制的就是你頭腦�的框框,你的外部世界永遠反映你的內心世界,要想改善外部世界,必須努力改變內心世界!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人。阻擋你前進的不是高山大海,而往往是自己鞋底一粒小小的沙粒!
●熟悉的習慣,熟悉的路線,熟悉的日子�,永遠不會有奇跡發生。改變思路,改變習慣,改變一種活的方式,往往會創造無限,風景無限!
●發生一件事,喜歡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歡它那就避開它,避不開那就改變它,改變不了那就接受它。接受不了是你的觀念,別埋怨事情的本身。
●無法改變世界,可以改變觀念;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可以改變自已的想法!
●無法改變風向,可以調整風帆;無法左右天氣,可以調整心情。如果事情無法改變,那就去改變觀念。
●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自己改變,只有自己改變,才可改變世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困難!
●別人不明白的時候你明白了,別人明白的時候你行動了,別人行動的時候你成功了,別人成功的時候你富有了。這就是:超常思維,先見之明!
●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遠。智者的聲音是愚者的方向,無法放棄過去的無知,就無法走進智慧的殿堂。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手指髒了,大可不必把手指砍掉;帽子小了,大可不必把頭削掉。證明雞蛋是否變味,大可不必把它全吃掉;吃個雞蛋味道不錯,大可不必非要認識下蛋的雞媽媽!
●太陽不會因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會因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於世界就漆黑一團;蒙住別人的眼睛,不等於光明就屬於自己!
●路再長也會有終點,夜再長也會有盡頭,不管雨下得有多大,總會有停止的時候。烏雲永遠遮不住微笑的太陽!
●魚攪不渾大海,霧壓不倒高山,雷聲叫不倒山崗,扇子驅不散大霧。鹿的脖子再長,總高不過它的腦袋。人的腳指頭再長,也長不過他的腳板。人的行動再快也快不過思想!
●以前認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還沒有找到發明抽水機的方法;現在認為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這是還沒住到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星球上。這個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世上本無移山之術,惟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人生最聰明的態度就是: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
●億萬財富不是存在銀行�,而是產生在人的思想�。你沒找到路,不等於沒有路,你想知道將來要得到什麼,你必須知道現在應該先放棄什麼!
●命運把人拋入最低谷時,往往是人生轉折的最佳期。誰能積累能量,誰就能獲得回報;誰若自怨自艾,必會坐失良機!
●創新就是求新,改革就是求變。求新不是排斥傳統,而是繼承傳統;求變不是表面背叛,而是內在蛻化。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變化的本質就是發展!
●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只有想不到的人,沒有做不到的事。想幹總會有辦法,不想幹總會有理由!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走對了路的原因只有一種,走錯了路的原因卻有很多。先知先覺改變一生,不知不覺斷送一生!
●農業社會,人們的時間觀念是習慣面向過去看,工業社會人們的時間觀念是注意現在,而當今資訊社會,人們的時間觀念是關注未來!
●當今世界進入新經濟時代,我們面對的是看不見的戰線、沒國界的戰爭、席捲全球的風暴,網際網路是全球巨變的激素,電子商務將代表世界經濟發展方向!
●世界正發生著一種微妙的轉變,財富資產變得越來越無形,過去重要的有形的生產和消費,現在真正重要的變成了知識、智力和觀念.
●互聯網為我們提供的速度是光、範圍是全球、距離是零、時間是24小時、容量是無限,互聯網創造的是前所未有的奇跡!
●互聯網好比是高速公路網,網站就是車,網址就是車牌號,電腦就是發動機,人就是駕駛員,貨物就是南來北往的資訊,它是資訊時代的標誌!
●互聯網對我們意味著:知識改變命運,網路改變生活,機會改變人生。今天互聯網已經擁有20億用戶、覆蓋世界五大洲,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徹底改變!
●在汽車上可以發信,在火車上可以銀行轉帳,在被窩�可以網上購物,時間和地點都不重要了,買台電腦,租個網站,申請個信箱,就可以做老闆。
●用一個蘋果交換一個蘋果各此得到的仍是一個蘋果,用一條資訊交換一條資訊彼此得到的是兩條資訊,網路具有倍增原理,資訊的交換雙方獲多倍收益!
●不要想你不想要的東西,否則你一定得到它;要思考你想要的東西,這樣你也會得到它。其實在人生中,要時時須注意自己想要的,而不總是注意自己恐懼的!
●喜歡追夢的人,切記不要被夢想主宰;善於謀劃的人,切記空想達不到目標;擁有實幹精神的人,切記選對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
●不要以為建起城市你就能定居;不要以為播下種子你就能收穫;不要以為登上頂峰你就能征服;不要以為堵住別人的嘴,你聽到的就是讚揚聲!
●把自己當成大樹,便時時有被狂風刮倒的憂愁;把自己當作棵幼苗,便時時會享受陽光雨露。青澀,便成長;熟透,便腐爛!
●生活要追求四度空間:寬度、深度、熱度、速度;工作要形成五動個性:主動、行動、生動、帶動、感動;人生須明確一個觀念:只有縮短成功的日月,才能延長享受的時間!
●人人都有兩個門:一個是家門,成長的地方; 一個是心門,成功的地方。能趕走門中的小人,就會喚醒心中的巨人!
●先長出的眉毛,不如後長出的鬍子長;先出世的耳朵,不如後出世的犄角長。智慧不在年齡,傑出不在輩高,後來者往往居上。
●不是街上東西貴,而是你口袋沒有錢;不是你口袋�沒有錢,而是你沒有找到掙錢機會;不是你沒有掙錢機會,而是你腦袋�沒有致富的理念!
●當你抓住一件東西總不放時,或許你永遠只會擁有這件東西,如果肯放手,便獲得了其他選擇機會。舊觀念不放棄,新觀念難產生!
●一天八遍鏡子照,也不等於容貌美;一天九遍講空話,也不等於實幹家。擅長虛誇的人,是穿著一件不遮的紗衣!
●在這個世界有兩難:一是改變別人,二是改變自己。要求別人很痛苦,那改變自己應該很快樂。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天下的事有千難萬難,但最難的有兩件事:一是把別人口袋�面的錢放到自己的口袋�。二是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別人腦袋�!
●懷疑是痛苦的開始,釋疑是快樂的開始。懷疑固然可以,求證更加重要,與其長時間的懷疑,不如短時間求證!
●用靈魂撞擊命運,用觀念超越夢想。現在做什麼並不重要,將來做什麼才重要。為改變以後的命運,先改變現在的觀念!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之不遠,其憂即至。禍因多藏於隱微,而發於所忽。智者避險于無形,明者遠見於未萌!
●最難打開的是心門,最難走的路是心路,最難過的橋是心橋,最難調整的是心態。世界上最難幹的工程是改造人的內心世界!
冷眼集 / 當商人開始在賣媒體記者
鄒景雯╱特稿
台灣的媒體不是沒有被賣過,過去,一如其他資本主義社會,「賣」是比「倒」好聽一點的動詞,因此「被賣」並不是最糟糕的選項;然而,二○一二年五二○至今,台灣的媒體環境出現一股前所罕見的「叫賣」畫面,這賣的,可以是一切,包括老闆自己的靈魂在內。
要賣,就得談賣價,在紅色資本帝國眼中,聽話的早就已經端不上牌價;有價碼的,以成色計,越「黑」的越「專」,最令人食指大動。於是,以「反共」著稱十餘年的港商賣了,明知這特定對象在踩踏他的臉皮、作踐他的尊嚴,管他的,言論值幾文錢?自由有什麼價?於是,就開個天文數字充作遮羞吧!
台灣人更厲害,賺錢是「永續」的最大志業,他們不這麼大手筆地賣,而是切香腸地賣。香腸一片一片切,讓顧客察覺不出少了、短了什麼,但是切出去的什麼勞什仔媒體獨立、新聞自主,可是紅色帝國眼中正在跳樓大拍賣的鑽石。鑽石何以廉價?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買台灣,不如買台灣媒體。當台灣沒了媒體,台灣與中國有何不同?台灣當然就不存在了。
台灣的存在很重要嗎?這個問題不只是媒體個別的承擔,而是該問問所有台灣公民,不管顏色立場,也包括正在出賣媒體的商人在內。至於台灣政府,由於已經不確知其猶如紅色帝國在台分部的觀瞻,是出於無能、抑或故意,不妨就暫時視為同路人,在他們沒有作為反應前,等於小數點,可以直接省略不必問了。
要問什麼呢?要問二三○○萬人,如果未來只有一種色彩、一種聲音,只能說是、不能反對,只有政治正確、沒有事實真相,這樣的台灣,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大家同意嗎?要站起來奮力抵抗嗎?
自由時報
十不要
1、請不要自視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別人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不要把自己當領導,當別人不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當領導,權力是一時的,金錢是身外的,身體是自己的,做人是長久的。
2、請不要盲目承諾
言而有信。種下行動就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穫命運。~~~~~~~~習慣則造就一個人。
3、不要輕易求人
把自己當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別人當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別人當別人-----尊重獨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當自己-----珍惜自己,快樂生活。
能夠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被別人認識是一種幸福,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是聖者賢人。
4、請不要強加於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人生三種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回歸自然。
5、請不要取笑別人
損害他人人格,快樂一時,傷害一生。
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它另一樣東西,學會感恩。
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
6、請不要亂發脾氣
一傷身體,二傷感情,人與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聲中來,哭聲中去----
千萬注意,自己戀戀不捨,而別人早就去意已決,人生應看三座山:井岡山、普陀山、八寶山,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事風平浪靜;牢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7、請不要信口開河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傾聽一種智慧,一種修養、一種尊重、一種心靈的溝通,平靜是一種心態,一種成熟。
8、請不要小看儀表
撒播美麗,收穫幸福,儀表是一種心情,儀表是一種力量,在自己審視美的同時,讓別人欣賞美,心靈瑜伽——調適、修煉、超越。
9、請不要封閉自己
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原諒人是一種美德,服務人是一種快樂,月圓是詩,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0、請不要欺負老實人
同情弱者是一種品德、一種境界、一種和諧,心理健康,才能身體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氣質,人有一分氣質,便多一分人緣,人有一分人緣,便多一分事業,積善成德、修身養性。
立委憂…紅色陰影籠罩台灣
〔記者陳璟民╱臺北報導〕關於三立電視台「新台灣加油」節目主持人廖筱君,傳因不滿中國幕後施壓而將請辭,民進黨立委昨表達高度憂心,認為這充分顯示「紅色陰影已籠罩台灣」,媒體與言論自由漸次喪失,是民主更嚴重的倒退。
媒體與言論自由漸次喪失
民進黨團書記長蔡其昌說,中國無孔不入統戰台灣,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連媒體的營運、節目製播都要控制,已構成台灣的國安危機;旺中集團併購壹傳媒,充滿紅色陰影,還有蔓延之勢,如果國人不覺醒,言論自由恐成歷史,對我國政治社會的發展非常不利。
未來本土發聲管道更少
立委姚文智表示「震撼、驚訝」,他指中國通過資本運作滲透媒體,創造對其有利的氛圍,或打擊不利於他的團體與意見;廖筱君的請辭,印證中國對台灣媒體影響日大,馬英九政府根本無力抵抗。
立委陳亭妃認為,先前鄭弘儀請辭、大話新聞停播事件,大家便懷疑有中國因素介入;如今再有新台灣加油主持人廖筱君請辭,未來本土發聲管道更少、更失衡,後果不堪想像。
立委吳秉叡也說,電視台若因經濟因素或為拓展中國市場,而接受中國壓力並自我限縮,令人遺憾。
自由時報
「懂」是什麼?
當妳遇到挫折時,他不說一句損妳尊嚴的話。
當妳意氣用事時,他絕不遷就,而會娓娓解說事理給妳聽。
當妳心情不好時,他絕不和妳一般見識,而大吵大鬧。
當妳遠隔千里,難得見面時,他也深信妳。
當妳愉快時,他也愉快而且會告訴妳。
當妳煩惱時,他也煩惱但不會輕易告訴妳。
「懂」是需要多少的瞭解、多少的體諒、多少愛心。要找一個懂妳的人,也許很難,但要有信心。找一個懂妳的人,也許自己先做一個懂他的人。
天天吃番茄 憂鬱症機率減半
根據中國大陸一份研究,每周只要吃幾次番茄,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就可能減半。
英國「每日郵報」(DailyMail)報導,由天津醫科大學牛凱軍博士率領的大陸與日本研究團隊,分析了將近1000名70歲以上男女的心理健康記錄及飲食習慣。
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每周吃不到1次番茄的人,每周吃2到6次番茄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減少46%。
根據研究,每天吃番茄則可減少罹患憂鬱症機率52%。
但研究發現,其他水果和蔬菜並沒有帶來相同益處。
吃甘藍菜、紅蘿蔔、洋蔥和南瓜,似乎對心理健康幫助不大,或甚至沒有影響。
高達20%的人在一生中某個時刻會受憂鬱所苦,而女性患者又多於男性。
老年人因健康狀況惡化、喪失親友和寂寞,心情容易受到影響,因此是憂鬱症的高風險群。
番茄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質,公認可預防某些疾病。
番茄中有番茄紅素,這是一種抗氧化物質,與減少前列腺癌和心臟病發機率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不確定番茄紅素是否直接影響心理,或者是在得知罹患癌症等可能致命疾病時,可以防止患者罹患憂鬱症。
快樂的五大秘訣
王文華演講筆記
1.有錢
王文華也很實際的說,不要談太多空洞的東西,人沒有錢要怎麼快樂,但是只有錢就能快樂嗎?
他在這裡推薦了一本他說很棒的書∼叫做快樂經濟學,一本用科學的角度研究怎樣快樂的書,提到光有錢絕對不可能快樂,因為2個原因:
※更多慾望使快樂感很快就消失
一般月薪22k,如果忽然變成100k,但你很快會習慣,因為會產生更多慾望,快樂感很快就消失。(PCLin:因此,能知足惜福的人才能使快樂持久!)
※人的快樂來自於比別人強
因為假設你今天年收入1,000萬,可是你周遭的人年收入至少都2,000萬,你一樣不會開心,這是泛指一般人!所以光有錢還不夠。
2.有時間
恰到好處的工作∼讓自己有時間享受生活!把工作與休閒時間安排好∼讓自己有時間去感受,享受適度與社會保持距離不跟別人比,多給自己一點時間。
這裡一開始就提出一個我很質疑的事情,他先拿出一份英國的調查報告,指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台灣好像排80幾,但是"萬那度"第一名?不丹也名列前茅,菲律賓有17?連中國都有31?,香港也在我們前面。
歸納出他們得名的原因有四點:
※天高皇帝遠,就是與世無爭或著知命又認命∼也就是樂天。舉的還是菲律賓,雖然國內政治腐敗,但人民真的都很及時行樂。
※有時間,終於回到我們的主題,因為他們不像工業國家,所以閒暇時間較多,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裡又提到一個人。
Dainel Kahneman∼200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就是研究如何用經濟的角度探討快樂得獎∼他的研究結果:人生在做四件事情最快樂-放鬆、下班後哈啦、吃晚餐與性愛,這四件事情都是有時間的前提下才能做的。
※與社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得名的國家都有共通點就是很多自然環境在他們的國家裡,可以經常讓他們與社會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保持距離的意思是,你偶而可以放自己一天假,關掉一天手機,不需要答應每個邀約,給自己一點時間,太過忙碌的生活有一天會迷失自己!偶而與社會保持距離∼
3.有工作
根據調查,退休之後的人有去從事志工的,比退休之後就完全不工作的還長壽許多。這裡他也為工作下了一個定義,一般人都認為工作痛苦,其實工作是成就感的來源∼如何讓工作變得比較有趣,他引用了哈佛一堂很熱門的快樂學中一句話:減少該做的事情,增加想做的事情!他是這樣舉例:洗澡是該做的事情,但泡三溫暖就是想做的事情,要我們去領悟!
不過說很簡單,我想好像不是每個工作都能這樣聯想,好比北韓的礦工,還有他在提出一份調查報告,人最快樂的狀態,就是完全融入工作時∼完全忘了其他事物。他放了幾張照片,幾天前希臘對奈及利亞、還有NBA總冠軍賽幾個球員的表情,打球是他們的工作,但他們融入之後就不是工作了,都是快樂的,還有例舉其他的照片,不過阿∼我認為體育跟一般人的工作是不能相比的,至少就我們服務業來說,在面對客人與同事、老闆的壓力,要做到這種程度還有很多努力空間!
4.有伴侶
他說根據統計調查有伴侶的生活快樂指數比沒伴侶的要高出許多,這還需要統計調查嗎?要我們去找一個人來愛∼找伴侶有這麼好找的話,我們這群朱學恆口中註定要在逆境中生存的阿宅情何以堪∼不多寫了∼我大概還要在當2、30年的阿宅反抗軍吧。
5.有趣(玩樂)
是的,這一點我也非常的認同。他說了一句很重點的話∼有趣的生活是多元化的生活,這一點除了用在生活上,連工作上都很重要。已經有調查顯示,平常玩的越開心的員工工作效率越高,因此許多國際企業竟然還花錢請企業小丑進駐辦公室以改變工作氣氛!以前所教的什麼業精於勤荒於嬉都是老師騙你的這樣!也就是為什麼通常會讀書的人也很會玩,這我真是太贊同了!工作與念書不是全部的人生阿∼∼∼
他也拿出很多像google、facebook、皮克斯等著名企業辦公室照片,看這些公司怎樣努力把辦公室變成遊樂場,所以這些公司現在都是很賺錢的企業∼
演講到這裡也差不多接近尾聲∼最後送我們的話是Life is short, Play more∼∼∼
有趣的途徑:
A.快樂是兼具樂趣(現在的好處)和意義(未來的好處)。
B.減少「該做的事」,增加「想做的事」。簡單來說∼找出熱情的標的!卡住的時候∼請想辦法解決!
附註一下,他還有提到一個很簡單的快樂方法:
深獲我的認同,就是每星期甚至每天,準備一本筆記本記下你覺得發生快樂的事情!那你就會比別人快樂很多!小改變大不同這樣,我也想從今天開始試試看!
(PCLin:寫部落格就是將網路做為筆記本,只要部落格資料庫公司不倒閉,那部落格文章就會永遠留傳,讓更多人分享你的喜悅途徑,你就更快樂!就像黑幼龍所言,讓更多的人快樂,成就感更大,自己就更快樂,如此的快樂是有意義的,按照哈佛大學的定義:有意義的快樂就是幸福,而幸福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終極貨幣"。)
鄭弘儀翻版? 廖筱君今告別新台灣加油 三立:廖當初臨危受命 現因家庭因素請辭
〔本報專案組╱臺北報導〕三立電視台政論節目「大話新聞」因中國打壓,今年五月底吹熄燈號,鄭弘儀交出主持棒,由廖筱君接手,並更名為「新台灣加油」。但熟悉內情人士爆料指出,中國政治壓力有增無減,議題都需經過審核,中國議題不能談、國民黨不能批。廖筱君堅持談學運與媒體壟斷,收視飆高卻踩到紅線;她堅持邀公司高層不喜歡的名嘴吳國棟和徐永明等等,讓廖筱君深感幹擾過多,日前已向三立請辭,今晚將在節目中和觀眾告別。廖筱君接手大話時段不到半年,竟成鄭弘儀翻版。
傳議題都需經過審核
廖筱君昨天承認請辭一事,但耐人尋味的是,她說的原因和當初鄭弘儀一模一樣—「家庭因素」,廖筱君並說已和三立提過很多次,其他一切由公司對外說明。
三立行銷公關資深副總張正芬則說,當初廖筱君就是臨危受命,日前她因為家庭因素向公司請辭。
據悉,前立委李文忠上過節目幾次,不久前受邀上節目談南投縣長李朝卿豆腐渣工程案,當中講到馬政府不該拒絕達賴喇嘛、熱比婭訪台,之後製作單位就接到指示,不要再邀李文忠。又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民主運動領袖劉曉波的太太劉霞,日前對媒體痛哭自己被軟禁,這是世界性的人權議題,廖筱君要談卻也不准。
爆料者痛批,中國打壓實在太粗暴,中國國台辦一直在監看臺灣的政論節目,並把黑手伸進台灣。來台參加研討會時大放厥詞促統的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日前曾到三立訪問,三立疑似有些承諾;畢竟到目前,中國都還沒批准三立的戲賣進中國各家衛視,而中國一直用市場在「釣」三立。
爆料者說,另一壓力則是來自國民黨政府,這部分不是用恐嚇或施壓,但會牽涉到部會置入性行銷,比如文化部那麼多的爭議,全都被禁止討論,特別是批判文化部長龍應台,一定會被警告。
最近讓廖筱君萌生辭意的,則是談學運與媒體壟斷話題,廖筱君堅持要談,節目上還原學生在立院的發言,那一集的收視率飆高,但反旺中加上學運,又踩到中國和國民黨的紅線。
收視飆高卻踩紅線
另據悉,鄭弘儀的「大話新聞」結束後,三立規劃是大話班底來賓一個都不留,但廖筱君為了穩定收視,好不容易將徐永明和吳國棟留下,成為固定班底。由於公司高層一直對徐、吳有意見,欲換掉兩人,但廖筱君認為這些老班底將收視撐住、堅持不可換,導致她和高層陷入僵局。
廖筱君因此已向三立請辭,今晚她會在節目中和觀眾道別;至於接手人選,外傳呼聲最高者為三立日前新簽的財經主播陳斐娟。自由時報
廖筱君接棒 苦撐收視第一
〔本報專案組╱臺北報導〕鄭弘儀今年五月以個人因素為由請辭「大話新聞」,接棒節目「新台灣加油」改由當家主播廖筱君上陣,就面臨年代「新聞追追追」、「新聞面對面」收視競爭的強大壓力。廖筱君在節目題材被限制、言論要求保守下,苦苦撐住收視第一。
鄭弘儀請辭後,各政論節目也開始出現新局面,其中年代「新聞追追追」、「新聞面對面」轟馬政府火力全開,看得觀眾大呼過癮,收視率逐日攀高,和「新台灣加油」之間的收視差距越縮越小,甚至已經不相伯仲。
至於老牌政論節目TVBS「2100全民開講」則不受觀眾青睞,根據AGB尼爾森調查,「2100全民開講」近期收視率甚至已跌出「節目排名表」前八十名榜外,一週內僅一天勉強擠上榜,但收視率也僅剩○.五六。自由時報
節目固定來賓 都稱不知情
〔本報專案組╱臺北報導〕針對廖筱君今將請辭「新台灣加油」主持工作,節目中的固定來賓都稱不知情,吳國棟表示:「沒有這件事吧!我們錄影和下節目時都沒聽說過。」徐永明也說:「之前有聽到要換主持人,但我是第一次聽說她要請辭,可能要問她本人。」
「新台灣加油」是在今年六月起接替原本三立新聞台的招牌節目「大話新聞」。大話的主持人鄭弘儀對於廖請辭的任何問題皆回答:「沒有評論。」不願多作回應;他並說,自己很少看電視,廖的節目也很少看。原本「大話」的固定班底、名嘴鍾年晃,當時隨鄭弘儀退出該時段,他昨被問到廖請辭一事時也說,「不是很瞭解,不過在兩、三個禮拜前就聽說了。」
自由時報
成功路上的四盞燈
1.方向之燈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你就會謹小慎微,裹足不前"
不少人終生都像夢遊者一樣,漫無目標地遊蕩。
他們每天都按熟悉的"老一套"生活,從來不問自己:"我這一生要做什麼"他們對自己的作爲不甚了了,因爲他們缺少目標。
制定目標,是意志朝某個方向努力的高度集中,不妨從你渴望的一個清楚的構想開始,把你的目標寫在紙上,並定出達到它的時間。
莫將全部精力用在獲得和支配目標上,而應當集中於爲實現你的願望去做、去創造、去奉獻,制定目標可以帶來我們都需要的真正的滿足感。
自己設想正在邁向你的目標,這尤爲重要,失敗者常常預想失敗的不良後果,成功者則設想成功的獎賞,從運動員、企業家和演說家中,我屢屢看到過這樣的情況。
2.交往之燈
"結交比你更懂行的人"
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都要計劃跟那些比你更懂的人發展關係,把他們作爲你努力的榜樣,不斷調整、改進自己的工作。
3.夢想之燈
"成功者不過是爬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
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最大的區別,通常並不在於毅力,許多天資聰穎者就因爲放棄了,以至功虧一簣。
然而,成就輝煌的人絕對不會輕言放棄,有人說得好,成功者不過是爬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4.進取之燈
"回顧並更新你的目標"
不時重新看看你的目標表,如果你認定某個目標應該調整,或用更好的目標取而代之,就要及時修改。
當你達到了自己的目標,或是向它邁進了一步時,不妨慶祝一下,用你所喜歡的任何方式,來紀念那一特殊的時刻,重燃理想之火。
但不應該就此止步,在一個目標達到後,許多人便鬆懈下來了,正因爲如此,今年排名第一的銷售代理,很可能成爲明日黃花。
我在一幢舊宅�住了多年,每當我在寒冷的日子�調溫度調節器時,年代久遠的取暖爐必定燃燒得更旺,直到溫度升上新的一檔。
一達到我定的溫度,它便自己停下來,溫度不再往上升,我們很容易滿足於自己已達到的目標,不再要求上進。
其實,爲了不讓希望落空,我們應當制定新的目標,不斷向新的高度攀登,有良好的目標,我地先可以適應。
有關於[經驗傳承]這件事
成功源自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源自於經驗,而經驗又源自於錯誤的判斷。--「喚醒心中的巨人」安東尼.羅賓(世界成功學大師)
在一家公司有了點資歷之後,人員來來去去的景象也就不覺得奇怪,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久了也麻痺了。尤其身處現在這個「強怕狠,狠怕沒天良」(用台語唸會更有fu)的殘酷世界,先顧好自己比較實際。
看到很多新人懵懵懂懂的進來,其實都會覺得有些不忍心。這年頭就是有主管要新人一來就直接上戰場,因為沒新人不做的話,主管就要下去做。如果自己能做的話,那也就算了,重點是,有些主管自己也沒能力完成,只會說一口好菜,卻從未下過廚房。對於新人,別說沒有[教],根本就是[放牛吃草]、[自生自滅]。反正做不下去的話就再換一個,現在就業市場這麼嚴苛,降格以求一份得以溫飽工作的人多得是,更何況是一張白紙的新人呢?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其實就算外面有歷練過的新人,進入到一個新環境,總還是要有適應期吧!現在是連東西南北都還不清楚,就要把人推上戰場,造孽啊!「不教而殺」居「四惡」之首,可見「教」的重要性。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只有傻瓜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聰明人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所以,學到經驗,然後,向前邁進。如果非得犯錯,那就做好犯一次錯的準備,但是拒絕重蹈覆轍。
經驗傳承的方法,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師徒制」,徒弟先觀察師父怎麼做,接著在師父從旁協助之下,慢慢開始獨立作業。然後師父再針對徒弟的方法或思維,提出意見。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前輩都是合格的師父,除了是否夠格當師父外,也要徒弟的表現要讓師父覺得[孺子可教]才行,先不要講說師父是否有藏私,有些人自己悟性不到,還會怪說師父不會教呢!有很多經驗是要自己走過才會有感受,別人跟他講是沒甚麼用的。所以,師徒制要能有效益,重點之一在於配對成功。
透過科技,知識可以上網搜尋,但是經驗卻需要依賴傳承,為何大家都會說[理論跟實務是有落差的]?因為有些[眉角]要仰賴的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默契。EMBA雜誌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在公司裡推行師徒制]中提到,財星五百大企業中,71%的公司設有師徒制。如果配對成功,在公司裡擁有師父的員工,通常薪資比較高、升遷比較快、在工作上學習比較順利、更能夠融入公司、生產力更好。相互契合之後才能夠師父的傾囊相授。而且,當師父的那一方,也能藉由教學相長而獲益。
只不過要讓「師徒制」能夠獲得效益,除了機制的建立外,也需要時間的等待。雖然大家都會說要建構培育與傳承的工作環境,讓人才得以聚集,讓技術經驗可以傳承,透過不斷的正向循環,讓好人才自然的想進來,不用擔憂人才流動的損失。只不過老闆的通病是沒甚麼耐性等待,因此「揠苗助長」的狀況也屢見不鮮,不幸陣亡的當然有之,最怕的是有的新人僥倖成功一兩次之後,就開始「自我感覺良好」,還自以為自己已經登頂了。
知識是死的,要透過實際行動,轉化成自己的經驗才有辦法活用。David Kelly說:「得到一次失敗經驗的寶貴教訓,比進行一次考慮周詳的規劃程式更可貴。」然而,唯有透過經驗傳承,可以讓犯錯的次數與代價降到最低,「經驗是最好的教育,只不過它的學費太高。」師徒制的模式就是要減少學習成本,並且透過傳承,讓技術或是智慧得以持續淬煉而不被時間所淘汰。
智慧不與經驗的多寡成比例,而與對經驗的領悟程度成正比。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ow)
延伸閱讀:一位員工之死 (http://tw.myblog.yahoo.com/sandavid1123/article?mid=45178&prev=45190&next=45175&l=f&fid=13)
有關於[組織異動]這件事
在政治領域裡,妥協或許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在經過管理的組織中,妥協總是有損於組織績效。
這年頭大家都會說「變,是個不變的道理。」從產品、服務到廣宣都要變才跟得上時代,連組織也不例外。要變,才能有點生氣蓬勃的感覺,好像這樣才能有新的活力,對外也比較有公關的用詞可以包裝與美化。
不可否認,隨著組織的壯大與開枝散葉,各項工作的專業分工也是個不得不的趨勢。「打天下」是草創時期,沒甚麼規矩也還是活得好好的,真的要進入「治天下」時,當然就會需要有點章制度與組織分工的規矩才行。而且隨著時代的演變,組織進行再規劃也是要有的。例如,最新成立的「文化部」,也是因應社會的現實(或是政治妥協?)需求而產生的。(註1)
管理階層重組,通常就代表著政策的轉變,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也不是不好,只是在動腦之前要先想好,政策形成之前也要多方溝通,「傾聽民意」是動詞,不是形容詞,更不是「打嘴砲」用的空話。若是只會「喜歡在鏡子裡面找人」或是找「童子軍」,其實都是危險的舉措,因為最後很容易變成是「群體迷思(groupthink)」的狀況。
「風怎麼吹,樹就怎麼倒」似乎已經變成是常態,為了餬口飯吃,大家都在揣摩上意,既使自己有不同的看法,也不敢提出。會議結果顯而易見的都是充滿符合上意的聲音,最後很多治標不治本的激進改革紛紛出爐(反正都是下面的在做事),就算可以提升短期績效,通常也是持續不久欲振乏力。
年年都在組織異動,往好處想是「靈活」或是「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壞處卻是組織下面的被整得昏天暗地,完全不知道掌舵的要開往哪個方向。願景,不會像瀑布那樣自動的順著組織層級往下傳遞;它在每個層級都需要由其領導者重新賦予生命。"ONE PIECE"或許是終極目標(註2),但是也要所有成員都要能夠找出自己在組織裡的定位,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提供組織適時的貢獻。彼得•杜拉克在《有效的經營者》一書中提到「如同堆積一個個磚塊建造房屋,充分活用每個人的長處,以便完成共同事業,這就是組織的課題。」
領導者要充分考量願景對本身及成員的意義,「組織」可以不存在,但是「人」一定要有,換言之,組織要如何異動其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是不是「找對人」與「用對人」。隨著時間與事件的相互影響,就算有所謂的「完美計畫」也必須隨之調整,否則就會變得不合時宜。
既然跟「人」有關,就不得不提到信任。信任感是組織最重要的元素,再爛的組織也會說他們強調"以人為本"、"正直"、"勇氣"、"誠信"等等崇高的口號,但,連鬼都看不到這些行為真正的落實。如果不能讓人信任,別說要員工[全力以赴],連提供好的構想也是[緣木求魚]。
標準作業程式(SOP)或是制度要如何訂定信任關係呢?其實,信任只會出現在雙方深層對話的瞭解中,而且是在日常管理中慢慢培養出來,它不會憑空而來,需要透過關心與瞭解對方,然後才能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缺乏信任,員工不會認為組織是可靠的,同事之間亦不會彼此信任,自然無法真心的合作。
換湯不換藥的組織異動,除了揚起一陣擾人的塵埃外,能有多大效益?嘴巴都會說「用對的人,在正確時間與地點,採用正確的方法,做對的事」,但是,組織就像人的身體一般,不可能毫無贅肉。誰是皇親國戚?誰的背後是有推手的?有道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其實員工的心也都是雪亮的,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是為了修理某人?還是為了維護某人?誰是「紅五類」?誰是「黑五類」?大家也不是第一天出社會了,已經過了「好傻好天真」的年紀,多觀察幾次就知道。
欲知結果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註1:雖然有人會認為文化部也做不出甚麼有文化的事情,但是,總是比較可以有個名目,可以做點讓大家知道台灣有文化的事情。
註2:《ONE PIECE》是一部連載中的日本少年漫畫作品,作者為尾田榮一郎。於1997 年起在日本漫畫雜誌《週刊少年Jump》(集英社)定期連載。
馬大總統的人格是否正常,吾人不便評論,亦非專家無法進行專業診斷。尤其,從學經歷與成長過程,及其待人處事看來,顯然不是凶殘之輩;但何以看來如此正常,甚至可說是優質人格,卻對民眾的痛苦無感?無論油電雙漲,或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對民眾生活之衝擊,在他看來竟是改革的陣痛,是必要的犧牲?
何以對振興經濟毫無對策,只能隨著國際大環境浮沉,卻奢談六三三、黃金十年?而稍有羞恥心之人,皆知人無信不立,況且是一國之元首,竟能棄六三三未兌現即捐半薪之承諾?面對十三%的低迷民調,亦能視而不見,獨對黨內的逆耳忠言絲毫不能容忍,更發動佞倖之徒群起圍攻?
馬先生是高級知識份子,堂堂哈佛之博士,卻連最簡單民主常識亦不具備,往往引喻失義,胡說八道。例如英國經濟學人報導稱其為bumbler,他自稱跟其它國家(顯然是指威權的新加坡)處理方式不一樣,以言論自由容忍之。坦白說,經濟學人,甚至國內媒體要怎麼評論馬先生,本來就是言論自由的一環,絕對不是你馬大總統寬恕批評者的德政,不然你能對經濟學人怎樣?繼續胡扯,只會讓民眾對你的人格產生懷疑罷了。
國王的心
心善,則人生充滿希望與祥和;心惡,則時時不得安寧,煩惱不斷。不同的人生,只因觀念的不同或是一念偏差而步步皆錯,反之,心起善念,就能步步精進。
佛陀在世時,帶著比丘們遊化於印度恆河兩岸,從小國家到大國家,從小村莊到大城市,不畏辛勞地將智慧傳達給世人,期待人人能夠通達真理,打開無明的心門,展現出智慧之光。
當時有位國王覺得自己的國家不夠強大,他認為領土愈大、人民愈多,表示自己的權力愈充足,因此不斷地開疆闢土,侵佔別人的國土、搶掠他國的人民。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這個國家,大臣向國王稟告:「國王,這位人稱佛陀的悉達多太子已修行成為覺者,他長時間遊化於恆河兩岸,所到之處皆受到當地人民的敬重、供養;現在他帶著數百名比丘已經接近城門口,國王是否也能迎接佛陀進宮供養呢?」
國王聽到這個消息後卻認為,這群比丘不事生產,浩浩蕩蕩地到每戶人家托缽,豈不是加重國家的負擔?因此不允許他們進城來。
為了不讓比丘們進城,國王就帶領群臣出城阻攔,此時忽然間狂風大作,塵沙飛揚,大家不得不閉上眼睛。一陣狂風過後,太陽出來,飛塵及風沙也落下了,天空一片明朗。而國王一直等到日將西下,始終沒看到佛陀帶領的僧團,因此就收兵回城。
然而,正當國王領兵出城、風沙大作時,佛陀和比丘們早已進入城內。由於城裡常傳說:「世間有位覺者叫佛,由一群聖者追隨著修行。」因此家家戶戶在看到佛陀的來臨,內心都很歡喜地供養佛陀及僧眾。
當國王回到城裡,看到人民把佛陀和比丘的缽盛滿了食物,把豐盛的供品頂在頭上,那麼地安詳、敬重,內心感到非常震撼,以及未曾有過的安詳與喜悅。
「原來我的人民是這麼富有,原來人人都這麼善良,充滿安詳和快樂。」當佛陀和比丘接過食物向前走後,國王目不轉睛地看著佛陀離開。
自從國王從政以來,每天都為了想擴張國土而煩惱不安,當他看到佛陀安詳的舉動,又看到自己的人民富有而善良,便靜下心來想:從前都是和大國比較,當然樣樣不足,但是回頭和弱小貧窮的國家相比,我應該要滿足!
因此他生起懺悔、慚愧的心,回到王宮後便向大臣說:「大家幫忙打聽佛陀落腳之處,我要請佛陀到王宮受供。」大臣便到佛陀休息的樹林下恭敬膜拜佛陀,表達國王的心意;佛陀很歡喜地接受邀請,隔天就到王宮接受國王的供養,並在國王要求下為他皈依。這位國王最後也成為擁護佛法的三寶弟子。
從這個故事我們知道,善與不善只在於一念間──惡念產生,煩惱就生,而至步步墮落;善念一起,朝向美善、光明的大道前行,必然快樂無比。
我們要照顧好這念善心,知足常樂,就能過著祥和樂利、幸福的生活。
知恥不改恥更恥!
2012-12-15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總統強調「清廉」,但是,國民黨卻奪得賄選政黨連坐罰款件數及金額的「雙冠王」,這好比一個自命「清廉先生」的人,卻戴著雙層的「賄選黑王冠」,不倫不類更荒唐!
「不賄選,就不會選」,在野黨常以此批判國民黨,國民黨過去一向不肯承認,這回,國民黨所提名的候選人賄選被法院判刑定讞,因而被連坐罰款的件數及金額,國民黨一黨就佔了八成以上,遙遙領先全國各政黨,數字及事實彰彰明甚,不光榮的「雙冠王」罩頂,馬英九總算首度承認,這是「恥辱記號」!
「知恥近乎勇」,馬英九認了恥辱記號,應可正面看待,不過,知恥後,要能改革國民黨的賄選惡習,才能洗刷恥辱記號,也才能稱為勇者,否則,知恥不改恥更恥,知恥不能改,更是懦夫加三級。
不要小看那些縣市議員及鄉鎮市級選舉的賄選案,國民黨提名他們,他們靠賄選買票當選,就是國民黨在大型選舉時的基層樁腳,可以合理推斷,他們用同樣的手法為國民黨抬轎拉票,讓國民黨在全國性選舉取勝。
由小看大、由下看上,國民黨政權不就是經由這樣不光榮手段支持而取得的嗎?以買票為基礎層層堆積起來的執政黨政府,又怎麼能自封清廉?又怎能真的雷厲風行的做到弊絕風清?
馬身為總統兼黨魁,在認了賄選是「恥辱記號」後,大權在手卻不能大破大立的掃賄除弊,那就乾脆也認了「無能懦夫」的封號吧!
自由電子報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12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我的一位朋友,曾跟我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他告訴我: 有一隻小麻雀,由南方往北方飛。 馬上任四年 人事費增千億元 〔記者黃維助╱臺北報導〕馬總統主政後,推動政府組織再造及縣市合併升格,但政府的人事費支出卻只增不減;以政黨輪替的九十七年度為基準,馬總統上任後,政府人事費一路膨脹,從九十七年度的一兆一○二九億元,增至一○一年度的一兆二千餘億元,四年期間,政府人事費增加約千億元支出。 檢視近十二年的人事費支出,九十年度的人事費支出為一兆○四四四億元,在民進黨八年執政期間,人事費支出互有消長,最高曾到一兆一八七三億元,到了交出政權的九十七年,人事費降至一兆一○二九億元。但馬上任後,九十八至一○一年度,又逐年攀高,從一兆一一一七億元(決算)、一兆一四一九億元(決算)、逾一兆一七五○億元(預算)、逾一兆二○三四億元(預算)。 至於這四年多來軍公教(包括行政機關、公營事業機構、衛生醫療機構及公立學校職員、教師、軍職人員及各機關學校約聘僱人員、技工、工友、正式工員、駐衛員警與臨時人員)的人數變化來看,九十七年度共八十一萬三六○六人,到了一○○年度,已增至八十二萬八六九四人,淨增加一萬五千餘人。 有關政務官的人數消長,在九十七年度,包括特任官、特派官及比照簡任第十二、十三、十四職等的政務人員,共有四○三人,但到了一○○年底,政務人員已增至四四五人,四年來的成長幅度逾一成。 人事沒精簡 去年還加薪 馬政府不僅無法精簡人事,在國家財政警訊早已亮紅燈情況下,馬在去年的總統大選年,還大手筆為一百二十五萬現職及退休軍公教人員加薪三%,致令國庫一年增加逾二百億元的支出,人事費當然「居高不下」。 至於十八%優存的爭議,政府(含台銀)要支付的十八%優存利息差額補貼金額,也是逐年攀升;九十年時,享有十八%優存的退休軍公教有三十四萬戶,存款三三一一億元,國庫需補貼的利息差額為五五八億元,到了一○○年底,十八%優存的開戶數增至五十萬九千餘戶,存款金額達到四四九二億元,國庫支付的利息差額則突破八百億元大關。 政府人事費支出無法縮減,也對政務的推動造成衝擊;審計部最新一期針對地方政府的財務審核結果報告,是以九十九年度各級地方政府的總決算進行分析,發現地方政府人事費決算數高達四六三二億餘元,占地方歲出決算淨額的四成七三。換句話說,地方政府平均每一百元支出中,有將近四十八元用於人事費支出,只剩下約一半的錢可推動地方施政工作。 私錢花公帑 馬機要費倍增為4千萬 ....鞋穿破了一補再補、辦公室從不開冷氣,馬總統在鏡頭前,總是擺出省錢達人形象,沒想到卻有立委發現,自從馬總統上任後,國務機要費年年提高,從陳水扁時代的2000萬,增加到今年的4000萬,而且幾乎全花光,有名嘴就質疑這錢到底花到哪去,結果總統府親自回函,卻反而洩了底,原來國務機要費有52%都用在社福機構、公益活動上,等於馬總統做慈善,絕大部分都是全民在買單。 總統馬英九(2009.1.24):「這個貼一下。」 市場逛到一半,馬總統冷不防拿出一雙運動鞋,給鞋匠修補,但這雙鞋已經修了4到5次,都補到不能再補了,他還要補,上演這一段,讓國人印象深刻,接下來這句話,同樣讓國人忘不了。 馬英九(2012.6.6):「能省則省,我到現在為止,我在總統府辦公室,還沒有開過冷氣。」 從來都不開冷氣,什麼都要省,鏡頭前馬總統多次擺出省錢達人、節能一哥的好形象,任何支出都要錙銖必較,沒想到卻有立委發現,不是自己薪水的國務機要費,馬總統用得倒是很開心,不但都花光光,上任後還年年提高,陳水扁時代的2千萬、馬總統一上任就加到3000萬,2年前加到3800萬,去年更是高到4000萬。 有名嘴在節目上公開質疑,這錢用法不對,要求總統公開說明,結果一下節目就收到總統府的關切信函。 政治評論家黃光芹:「總統府用牋裡面,他有提到,很大篇幅都提到,他怎麼用,不過也因為這樣洩了底了。」 還真的是洩了底,回函裡寫明,國務機要費47.16%,用在總統犒賞、訪視,0.84%用在婚喪喜慶上,但卻有超過一半,也就是52%是用在社福機構、公益活動上,搞了老半天,馬總統做慈善竟然絕大部分是全民買單。 行政院長陳沖(2012.11.2):「不是他每年捐款超過薪水的一半,是他每年都有捐款,他的總數7500萬,已經超過他總統任期薪水的總額了。」 陳沖原本要幫馬總統講話,但說太多了,結果一查,總統做慈善,居然是支用國務機要費,幫助弱勢是好事,但大幅增加預算、拿公帑做慈善,慈光照在總統臉上、帳單算在全民身上。 債留子孫!! 國之將敗, 必有妖孽如此揮霍!!! 〔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曾韋禎、林恕暉╱臺北報導〕國家財政困窘,政府一年花在現職及退休軍公教、國營事業員工的人事費用卻相當驚人,以今年度為例,中央、地方各機關及國營事業、非營業特種基金的人事費預算總額超過一.二兆元,相當於一個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規模的六成,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計算,平均每位國人負擔五萬二千元。也等於一年可以興建兩條台灣高鐵,或是二十座臺北一○一大樓。 目前在台灣吃公家飯的軍公教人數超過八十萬人,且隨著公務員退休年齡日趨年輕化,政府必須支付月退休金時間拉長,當前領取月退休俸的退休軍公教人員多達四十餘萬人,國庫一年還要支付八○一億元的十八%優存利息差額,使得退撫經費居高不下,今年度有關退撫支出的預算就超過二八九六億元。等於政府每支出一百元的人事費用,起碼有廿四元是花在退撫支出。 今年退撫支出預算2896億,依據官方公開的人事費「決算」數據,人事費總額均未超過一兆二千億元,九十年度人事費為一兆四四四億元,到九十九年度則增為一兆一四一九億元,十餘年來人事費消長互見,馬英九總統主政後,人事費則是「只增不減」。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預算為一兆九三八八億餘元,人事費達四二○六億餘元,人事費用包括民意代表、政務人員、法定編制人員、約聘僱人員、技工、工友等人員的薪資,以及各項獎金、加班值班費、退休退職及資遣撫卹給付等;人事費中的退撫支出則有一三八二億餘元。 在國營事業及非營業特種基金方面,今年度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的「用人費用」,包括正式員額及聘僱人員薪資、超時工作報酬、津貼、獎金、退休及卹償金、資遣費、福利費等,合計編列一七八二億餘元預算,除退休卹償金及資遣費二一三億餘元,其他光是津貼、獎金與福利費等三項經費,就多達四五七億餘元。相當總預算案歲出6成。 各縣市政府今年度的公務預算中,編列了二一五二億餘元的人事經費,若加計各縣市政府營業及非營業基金預算所編列的用人費用,初估縣市政府的人事費預算將超過四千八百億元;主計官員指出,縣市政府的各項教育經費收入及支出,都要設立地方教育發展基金,依法編列預算,加上其他營業及非營業基金,相關的用人費用金額應不會少於公務預算的人事費。以臺北市政府為例,公務預算人事費為三六一億餘元,但編列在營業基金(臺北捷運公司等營利事業)、作業基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療基金等)及特別收入基金(北市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等)的用人費用,合計逾六百億元,遠高於公務預算的人事費用。 今年度從中央到地方各機關及國營事業、非營業基金的人事費預算,合計逾一兆二千億元,除超過各縣市政府歲出預算總額一.○四兆元,也等於一個年度中央總預算案歲出規模的六成,龐大的人事經費已對國庫造成沉重負擔。 你捐給鬼呀 ghost_twtw 2012/11/01 媒體報導:要求刪9A立委補助預算的聲浪越來越大,那立委也想問問馬總統呢?經濟不好,難道不該有表示嗎?行政院長陳沖這一句馬總統捐款已經超過半薪,聽得民進黨立委一臉匪夷所思,因為調出財產申報資料一整理,發現總統伉儷每個月薪水加上利息,實領46萬7129元扣掉月存30萬6715元,每個月可支配所得為16萬0414元,根本不到半薪的23.8萬元,這是要怎麼捐啊?對馬總統冷嘲熱諷,經濟沒起色,總統的薪水和支出,綠營要好好的算一算。 馬英九捐款超過半薪,結果算出來不可能,哇靠!算數都算不出來,馬英九的捐款太神奇了,到底捐到哪裡?好像也沒人出面承認收到馬英九的捐款。捐款到哪裡去了?好奇的我,只好踏盡千山萬水找尋馬英九的捐款,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被我找到了。就在這裡。 哇靠!原來馬英九的捐款還真捐給鬼喔,難怪算數怎麼算都算不出來。 馬政府推動四大基金錢進中國 拿軍公教勞工「棺材本」開玩笑? 馬政府已訂下推動四大基金錢進中國的大方向,各大基金立馬「有感」,但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風險與實情又能掌握多少?如何查核?四大基金可是軍公教勞工的「棺材本」! 台灣對中國市場又要再向前進一步,這次是政府四大退休基金將錢進中國,甚至連國民年金都被要求展開錢進中國可行性評估作業! 陳沖內閣目前正緩步推動公務人員[退撫、郵儲、勞保、勞退]等四大退休基金,透過國內投信業者[全權委託海外代操]的方式,讓中國大陸成為國內四大退休基金海外投資的標的之一。 中國股市下挫 找台灣錢救市 據報導,深、滬股市這一年來,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分別下挫約一六%、二○%,兩大股市市值合計蒸發人民幣三.七兆元(約新台幣十七.八兆元),讓上任才滿一年的中國證監會主委郭樹清臉上無光。 這一年來,郭樹清雖然採取不少救市方案,但上證、深圳兩股市仍無起色,因此「養老金入市」成為郭樹清當前救市的核心手段之一。 今年五月,我方金管會高層曾與郭樹清見面,當時郭樹清表示歡迎台灣基金投資大陸股市。據轉述,郭樹清希望台灣投資大陸股市基金是長期性的養老基金,而不是類似歐美快進快出的對沖基金,郭樹清的提議也獲得我方金管會高層的正面回應。 糙米飯變好吃 糙米飯變好吃的小秘訣 食用糙米的人少,主要是因為一般人為糙米的口感不好,其實糙米也可以變得好吃又營養,只要多經過一個小小的步驟。 糙米是可以發芽的,發芽的米養分更多。由於糙米可以發芽,所以是一種「活的米」,而白米則是死的米。 糙米在煮食之前先將米泡水四至八小時,稱為「催芽動作」。 而在煮的時候,於電鍋裡放一小茶匙的油及鹽巴,因為油會使得米的纖維軟化,口感會變好,而鹽巴則可增加甜度,糙米也就變得好吃了。 催芽動作催養分糙米的浸泡過程其實很重要,因為在過程中,稻米內的養分會開始活化、轉換,通過浸泡,所有養分都會成倍數增加。 經過「催芽動作」的發芽米,養分又比糙米本身多出許多,其中的「r-氨基丁酸」養分,就是白米的十一倍之多。 其實糙米像是睡著了的米,需要「被喚醒」,一旦喚醒,養分就會因為轉換而變得更高。 不僅如此,經過浸泡催芽之後的糙米,吃起來也是一樣的柔軟可口。 一般來說,用電子鍋煮的糙米比較好吃,如果是用大同電鍋來煮,則必須在電鍋跳起來之後,要再倒半杯水下去再煮一次。 品牌專題:讓人聽到牌子就買你,你就是做對了 羅伯.葛瑞德(Robert Grede)/行銷與策略規劃服務顧問 很明顯的,為產品創造大眾認知的第一步,就是讓顧客意識到它的存在。對產品而言,最糟的狀況就是完全被顧客忽略。因此讓客戶和潛在顧客知道你是誰,並瞭解你所代表的意義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想買東西的時候才會想到產品。 所有的顧客,無論是企業對企業的採購者還是一般的消費者,通常都會因為熟悉某個特定品牌,而在決策時選擇這個品牌。 根據在購物中心和雜貨店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顧客在選擇特定品牌時,往往是基於對這個品牌的熟悉度。當他們被問到為什麼會購買某項產品時,他們總是會回答:「因為我聽說過這個品牌」。這就是所謂的品牌意識。 你該怎麼做才能加強顧客對產品的品牌意識呢?重點在於重複。你必須在任何可能的時間和地點,不斷重複你的公司和產品名稱。把它們印在你的訂單、發票,以及其他寄給供應商和顧客的郵件上。幫員工訂製印有企業名稱和商標的運動衫和夾克;在公司用車的門邊印上企業的商標;或是贊助一場足球賽,並且讓所有的球隊成員,都穿上印有你的企業名稱的隊服。 經常性的廣告宣傳、顯著的標語、定期的廣告信件、與正面的報導或其他媒體曝光等方式,都可以對顧客產生「因為我聽說過這個品牌」的效果。 確保品牌意識最好的辦法之一,是在不同的媒體上,同時使用好幾種策略。因為大眾媒體的曝光,除了能創造品牌意識,還能為企業帶來非常重要的信任感。 顧客先從廣播裡面,聽到播音員稱讚產品優點。接著,他們在看板上看見你的公司名稱;在報紙上讀到關於你的企業的新聞稿;並且在信箱中收到你寄的小冊子。當他們需要購買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想起你的企業,或是下意識地想起有人(或許是播音員?)提起過你的企業或產品的優點。那麼,他們就會決定購買產品:「因為我聽說過它。」 讓你的每一個廣告都能獲得最大效益的方法,是利用其他形式宣傳,例如報紙廣告、廣播露出、公眾宣傳、宣傳手冊、新聞信和直接郵件等的輔助,並且將廣告的規模,比照你所在產業最大貿易展覽的等級宣傳。 一旦被你的企業所提供的資訊淹沒,你現有的客戶和潛在的顧客,就會開始認為你是市場的領導者。 而當他們需要購買類似產品的時候,自然就會捨棄競爭對手,轉而選擇產品。 (本文摘選自《你的獲利模式是什麼?每個主管都必須回答的問題》,大樂文化,2012年3月26日出版)
2012-12-17 ◎ 黃招榮 中國國民黨因賄選被裁罰四千五百五十多萬元,馬英九這個受益人假惺惺的說:「恥辱記號」,似乎忘了他是黨主席。而屢屢出現在台灣派媒體的國民黨立委羅淑蕾則說:「民進黨也有人賄選啊,那民進黨怎麼不出來道歉?五十步笑百步啦!」 中國國民黨本身的賄選前科已罄竹難書,二十四年國民黨黨工生涯的詹碧霞還出了一本書:《買票懺悔錄》,國民黨可說是賄選的最大受益者。要中國國民黨揮刀自宮,杜絕賄選,猶如緣木求魚。如果中國國民黨真有心抓賄乾淨選舉,為何會把全國查賄第一名的前高雄地檢署檢察官邢泰釗給外放金門?擺明就是搬走賄選的大石頭,也對其他查賄的檢察官殺雞儆猴。如果中國國民黨真有心要杜絕賄選,釜底抽薪的最佳方法就是歸還黨產、斷賄選的金脈。如果中國國民黨不肯歸還黨產,龐大的黨產隨時可以在選舉中伺機而動,查賄選就是玩假的,抓小咖的替死鬼來給社會交代,放屁安狗心而已。 民進黨窮酸,賄選屬候選人的個人行為,規模也小;中國國民黨的賄選則可說是集體犯罪。賄選事件的結構性本身不相同,怎能一概論處?「開明」如羅淑蕾的見縫插針,證明中國國民黨面對賄選完全沒有反躬自省的能力,下次選舉,泛藍的賄選再犯率還是百分之百。台灣有這樣的執政黨,國家競爭力怎麼會向上提升? (作者為國小教師,台灣南社社員) 自由電子報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2012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和他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後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麼我總是比落後他?」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到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學還是第一名。回家後,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 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的人靈活。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有幾次,她真想重覆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覆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努力,但依然沒有趕上他的同學,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進步。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讚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現在這位兒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放寒假回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及家長們做一段演說。其中他講小時候的一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麻雀總能迅速地起飛,牠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牠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 這場演說使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這位母親從不說一些令孩子洩氣的話。 在找不到適當的答案前寧可沉默。以自身之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長。孩子在這樣寬容的環境下,最後交出優秀的成績。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的內在潛能的開發和拓展。讓孩子健康地生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 |
你的腳好臭!
(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的腳怎麼那麼臭!」,許多人沒由來的,鞋子才穿沒多久,腳底就開始傳出異味,脫鞋之後,味道便像鹹魚一樣傳出陣陣味道,如被朋友聞到更是讓人尷尬!而腳臭,可能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對此中醫師陳峙嘉在書中提到,如要改善腳臭,一定要從飲食做起!(汗本身不會臭,但汗把身體的多餘蛋白質和脂肪代出體外,學內有很多細菌都是在分享這些食物養分,然後細菌就會排洩出臭味,當然鞋子內如何不使細菌、黴菌滋生是很重要的,還有香港腳的黴菌的茲生)
陳峙嘉解釋,中醫認為腳臭和體質有關,而飲食則會改變我們的體質,因此很多人腳臭的問題與飲食大有關聯。而中醫說流汗是「陽加於陰,謂之汗」。若把人體想像成一個水壺,下麵有火在燒水,水蒸氣出來就是流汗。火越大,汗就越多。
而多汗可分為實證與虛證。他進一步說明,實證特徵是大汗淋漓,流出來的多為熱汗,整個人熱呼呼的,這種人通常也易有口臭問題。一般來說,多汗實證者多是辛辣、油炸食物吃太多、熬夜不睡覺、抽菸喝酒的人。
虛證的特徵是「自汗」,中醫說氣虛會自汗,這種人通常體型比較胖、少氣懶言、講話有氣無力、一臉疲倦。另外,陰虛也會「盜汗」,特色是太陽下山之後比較容易流汗,多數更年期婦女就是典型的陰虛。
然而,陰虛體質的人不限於女性,男性也會陰虛盜汗。但陳峙嘉強調,通常實證的人較容易有腳臭問題,虛證的人則少有。所以,想要解除腳臭困擾,一定要改變飲食、作息,或者,可以按壓「湧泉穴」改善腳底多汗的情況減少腳臭。
壹紙媒「外商買外商」 經濟部嘆:管不到
台灣壹傳媒出售細節本周曝光,紙媒買賣方全是境外公司,經濟部官員昨天坦言「外商買外商很難管」,此案可不送經濟部投審會審查,壹傳媒紙媒出售案的最終把關者,落在公平會身上。此外,立法院昨天表決大戰,民進黨團和台聯黨團共對壹傳媒併購案提出四項變更議程提案,但全數遭國民黨團封殺。 (早就套好招了)
台灣壹傳媒出售案分紙媒(蘋果日報、壹週刊與爽報)和壹電視兩部分,其中收購紙媒的買方包括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旺旺中時集團總經理蔡紹中等人,但這宗百餘億元交易案,卻不用經投審會審查。
經濟部官員說,依壹傳媒公告,壹傳媒紙媒賣方DGL、買方王文淵的Global Professional、蔡紹中的Newwing、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擁有的Lucky Bell和龍巖董事長李世聰擁有的龍寶等公司,全數在境外註冊,交易形式是「外商買外商」,不需經投審會審查資金來源。
投審會委員會議是跨部會合議制,成員包括金管會、財政部、勞委會等,只要有一單位不同意,申請案就無法通過。投審會審核台商對外投資或僑外商來台投資,但就是管不到「外商買外商」。
但相較紙媒買賣方都是境外公司,台灣壹電視的買方團隊則是國內公司。官員分析,我國對外資買紙媒無限制,對外資買台灣電視台限制很多。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昨天到公平會辦公室外抗議,知名導演王小棣也到場聲援說,「家裡東西被偷,你一定會出面,我感覺有個很重要的東西要被偷,那就是新聞自主。」聯盟發起人林飛帆要求政府保障新聞自由,將媒體集中度納入壹傳媒轉售案的審查標準,並召開聽證會討論此案。
是官官相護???
還是司法真的已死???
「只是貪小利」 索賄檢座判無罪
【聯合報╱記者莊旻靜、王慧瑛╱新竹市報導】
詹昭書涉收公關費,索傢俱,硬要車....
法官罵:品行不端,令全體蒙羞;卻輕判....
詹說:盛情難卻才收下.....
2012.10.06 03:14 am
檢察官詹昭書昨天得知一審判無罪,神情較為輕鬆。
記者莊旻靜╱攝影
嘉義地檢署檢察官詹昭書被控在新竹任內,涉嫌為溫泉業者、汙泥廠護航索賄,買車、傢俱都由業者埋單,業者錄影後向廉政署檢舉,新竹地院昨認定詹種種行為只是品行不端,貪圖小惠小利,全案罪證不足,判決詹無罪。
法官在判決書指出,詹昭書自恃檢察官身分,長期「強借」被害人重型機車及廂型車不還,甚至假借「入厝」及需汽車代步,向業者強索傢俱,並要求贊助購車,行為嚴重戕害檢察官職務令譽,令全體檢察官蒙羞,是否再堪任檢察官,有探究餘地。
法官指出,檢察官認為詹昭書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主要以業者的指述及提供的錄影光碟為依據,光碟雖可證明詹有收受業者交付的卅萬現金,但不足以證明詹有利用檢察官職務上機會,以欺罔手段向業者施用詐術,致使兩人陷於錯誤交付財物。
且業者歷次陳述多所矛盾,很難依片面指述,作不利於詹的認定,檢方列舉的罪證,不足以說服法院形成對被告有罪的心證,基於無罪推定原則,判詹無罪。
檢方及被索賄的檢舉業者對一審判決感到「驚訝」,業者說「有沒有拿錢,他心裡明白。」檢方表示,要研議提出上訴。
目前被停職的詹昭書表示,自己從未擅用職權褻瀆職務,過錯在識人不清、誤交損友。他原本和業者交情不錯,對方執意贊助他買車,盛情難卻才答應,「事後才知暗藏禍心。」他一年來十分煎熬,因名譽掃地,「好幾次要崩潰」,妻子及三個孩子給他力量,讓他堅持「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
檢方起訴指出,詹在二○○八年任竹檢國土保育專組檢察官兼組長時,經友人介紹認識新竹縣某溫泉會館張姓負責人,張因土地問題,和當地原住民相處不睦,詹得知後允諾協助,業者認為詹「罩得住」,可影響溫泉業者存亡。
詹昭書此後常帶家人到張的餐廳消費,均未付款,並借張的重機車、廂型車長期使用,以借用為名形同己有。
二○○九年,詹透過張的介紹,結識汙泥廠何姓負責人,當時何的汙泥廠遭居民圍場抗議,陷入停工狀態,詹建議何利用他輪值內勤時,按鈴控告,「一定可以起訴」。
詹受理案件後,何委託張轉交公關費,其中卅萬元在新竹地院門口附近交付,另外卅萬元在張的餐廳「點交」,業者錄下付款過程自保。
【2012/10/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只是貪小利」 索賄檢座判無罪 | 法律前線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7412573.shtml#ixzz28UA18pwb
Power By udn.com
黃季敏案 共犯繳出1771萬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臺北電)北檢今天說,偵辦黃季敏案,在12、13日收到消防署前專員羅財全、黃季敏胞兄黃文宙等人分別繳交犯罪所得,共計1771萬餘元。
臺北地檢署發布新聞稿指出,涉案的消防署前資訊室通訊科專員羅財全在12日繳交犯罪所得新台幣130萬元外,前消防署長黃季敏胞兄黃文宙及廠商王經武則在昨天分別各繳交犯罪所得820萬6000元,3人共計繳交1771萬2000元。
檢方表示,3人認罪並「吐出」犯罪所得,他們坦承依不同標案,再依不同比例「朋分金錢」,這次繳交的錢,約是9個標案的犯罪所得。
檢方指出,偵辦黃季敏等人涉犯貪汙治罪條例等案件,至今已查扣黃金近20公斤、新加坡帳戶匯回國內的3500萬元、現金400多萬元、600多萬日圓、4萬餘美元、港幣18萬餘元及其他多種外幣、多個銀行帳戶約680萬元及不動產的房、地各1筆。
黃季敏被控任內涉及採購案收受回扣,檢調共計展開5次搜索行動並在8月底約談黃季敏、黃妻陳素霞及胞兄黃文宙、3名承辦公務員、廠商等22人,訊後將黃季敏聲押禁見獲准。黃季敏在檢方多次偵訊時否認收賄,強調清白。
辦案人員透露,黃季敏將在12月29日羈押期滿,依照目前辦案進度,最快在12月中下旬,應可就收賄案件部分偵結。
老人確有特殊體味且並不難聞
一些人覺得,老年人身上有股老人味。美國和瑞典研究人員發現,老人確有特殊體味,老齡可以嗅出來,不過,老人味並不難聞。
嗅出老人
美國莫內爾化學感覺研究中心和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研究人員徵募一群志願者,分別屬於20歲至30歲的青年組、45歲至55歲的中年組和75歲至95歲的老年組。研究人員要求志願者連續5天用無味肥皂洗澡、穿同一件T恤衫睡覺。T恤衫腋下有特殊軟墊,吸收氣味。研究人員隨後剪下軟墊,放入玻璃瓶中。
研究人員再徵募41名20歲至30歲的志願者擔任評估員,讓他們嗅玻璃瓶中的體味樣本,判斷屬於哪個年齡組,並且評估氣味濃度、是否好聞。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5月30日援引研究主持者、莫內爾化學感覺研究中心約翰·倫德斯特倫的話報導:「我們發現,老人的體味樣本被歸為一組,結果相當一致,而青年和中年組的體味樣本難以區分。」
老人不臭
傳統觀點認為,老人的體味比較難聞,因此有一個詞叫「老人臭」。倫德斯特倫說,事實並非如此。人們容易把老齡與疾病、衛生狀況不佳聯繫起來,進入養老院或某些老人家中時可能聞到所謂的「老人臭」,但並不意味著健康老人的體味也是如此。
研究人員在由最新一期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網絡版發表的報告中寫到,老人味其實並不難聞,難聞的是中青年男性的體味。
評估結果顯示,三個年齡段的女性體味都屬中性氣味,不難聞,也不好聞,味道較淡;青年和中年組男性志願者的體味較濃鬱,而且難聞;老年男性的體味與老年女性較為接近,味淡,中性。
倫德斯特倫說:「如果你注意男性,會發現他們從青年至中年階段,逐漸發臭,越來越臭。當男人漸老,(體味)變得越來越中性。」
原因不清
至於老人味散發的原因或者人們如何識別老人味,研究人員還不清楚。
倫德斯特倫說,這背後可能隱藏著進化原因,老人味意味著壽命較長、基因良好。老人味也可能僅是老化的副作用之一。
他說,另外一種可能是,評估員辨認出炎症和慢性病的氣味。身體內部變化可能改變外在體味,老年人體內往往炎症較多,罹患慢性病較多。
此外,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多形核白細胞發生變化,也可能改變體味。
借助氣味識別長者並非人類獨有的能力。倫德斯特倫說,先前一些研究顯示,老鼠和其他一些哺乳動物能用嗅覺判斷同類的年齡。
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
人世間有德的人必定有福。德少的人不管怎樣辛苦勞作,卻經常有溫飽之憂。世俗中的人講積德,古人大都相信積德得福報,所以守本份的人都是與人為善,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修行的人則講守德,凡事順其自然而不刻意強求,而要在修行中信守法理,不做任何有損道德的事。德生於卑退,因此大凡積德與守德之人都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個謙虛忍讓的心態。
"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一語見於道家經典的《呂祖修養經》之中,也見於明代高濂所作的《遵生八箋》以及清代人金蘭生編述的《格言聯璧》。
在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中,儒、道、釋三家的有關論述都提到了"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因此在修德養性方面,諸家思想具有完全相同的修行目標和境界。
"卑退"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謙虛退讓。做人只要明白了謙虛忍讓的道理,就能不斷的積德;修者在修行中信守謙虛忍讓,就不會失德;忍辱精進,就能修成大德之士。
人生第一天職——做自己
不要拿自己去跟別人比較而貶低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一的奇跡,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必要拿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作比較,也不必要經常自嘆某處總不如人,因為沒有誰可以號稱完美。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拿自己和別人相比。和高人相比使我們自卑;和俗人相比使我們下流,和庸人相比使我們驕傲。
外來的比較是心內動蕩不能自在的來源,也使的大部分的人迷失了自我,障蔽了自己心靈原有的氤馨香。
不要對最熟悉的事物熟視無睹
什麽是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可能就是你最容易忽落的:親人,朋友,愛情,時間,工作,身體,信譽……這一切才會成就現在的你,沒有了這一切,你只是一個孤家寡人,寸步難行。
如果你忽略了與你最有緣的事物,那麽就等於財富從身邊推開。只有利用好你的一切資源,才可能在生活和事物的道路上順風順水,更上一層樓。
不要沈迷於過去或未來而讓生命從縫間溜走
腳踏實地,懂的充分利用現在的人,決不會對將來的未知生活抱太多的幻想,也不會對往日的失敗或輝煌過多地追悔留戀。他們清楚,只有珍視今天的生活,才不會使生命變得空虛,變得了無生趣。
不要因為下一個月下一年的打算而輕視這一月這一年的生活,不要因明日的海市蜃樓而踐踏今日腳下的玫瑰,使得本可以建功立業的時機,悄悄遠去。
不要在自己還可以付出的時候選擇放棄
凡事都不會在決定放棄努力之前真正的結束,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卻有1%想要放棄的念頭,這樣只能與成功無緣。
拿破侖.希爾說,在放棄所控制的地方,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的。
輕言放棄是意誌的地牢,它讓意誌跑進�面躲藏起來,並企圖在�面隱居。只有打破思維的禁區,勇於突破和發展,才能帶來果實累累,展顏微笑的那一刻。
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留寫遺憾,反倒可使人清醒,奮進。
有句話叫做沒有皺紋的祖母最可怕。沒有遺憾的過去無法連接人生,對於每個人來講,不完美是客觀存在的,無須怨天尤人。
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不妨想想,怎麽樣才能走出誤區。或用善良美化;或用知識充實:或用一技之長發展……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之後,能都坦然地 自我接受。
不要讓自己失去花的滋潤
人於人之間是個愛的花園,你若懶惰,它便會荒蕪;你若勤於播種,灌溉,它才會向你散發愛的芬芳。
如果缺少了愛,世界的天空會變的灰蒙,空氣的溫度會降到零點,生活的心情缺乏快樂。
有情人之愛,是誘人的花朵。人間的博愛,是壯美的花園宮殿。
不要讓生活過的太匆忙
人生不是賽跑,而是旅行,每一步都有值得駐足欣賞的風景。
詩人黃庭堅說過:人生正自無閑暇,忙�偷閑得幾回?這就告訴人們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學會忙�偷閑。忙�偷閑既符合張弛之道,也符合自然規律。
自然界都有忙閑的規律,春夏生機勃發,萬物生長,到處燕舞蝶飛。秋冬收斂蕭索,完舞沈寂,處於休眠狀態。
人本身也是屬於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傑出人士都懂的休閑,懂的在休閑中尋找生活中的情趣。
這麼 "好康" 的工作,要有關係才能得到吧。軍公教加上國營事業的不合理制度,吃到台灣倒。∼這丟洗咱ㄟ「高淨護」啦…!
哇 台糖清潔工 年薪72萬
本業慘賠 薪水步步高升 平均6.7萬
2012年12月17日 Apple
【蘇聖怡、陳嘉恩╱台北報導】國營事業連年虧損,人事成本最為人詬病,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台糖公司本業嚴重虧損,用人成本卻居高不下,如員工平均薪資六萬七千多元,清潔人員年薪也有七十二萬元,相較全國受僱員工月薪約四萬四千多元,台糖應降低用人費用。朝野立委呼籲,應檢討國營事業成本與績效。台糖則強調,已努力改善人事成本。
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台糖明年度預算員額四千二百七十六人,全年用人費用高達五十七億四千八百一十三元,包括各項保險及退休提撥,平均用人成本達一百三十四萬元,國內其他生產事業難望其項背。
此外,台糖待遇優渥,員工平均年齡五十一點三八歲,平均年資二十九點四二年,年資偏高,薪點年年增加,用人成本居高不下。...
"這不是省下一百八十六億的問題,而是年年「綜所稅六成付軍公教退休金」、數千億的國家財政危機。"
(2012-12-17 實踐大學 李坤隆)
"全國公部門的人力總數約八十二萬人,占總人口比率三.五%,高於韓國的二.一二%、日本的二.九%。而政府固然進行組織改造,由三十七個部會精簡為二十九個,仍為全球之最;而台灣乃蕞爾小國,卻有六個直轄市,不僅形成資源分配不公,且公務員預計將增加一萬二千多位,而公務員的職等與薪水亦隨升格而自動調升。"
2012-12-17自由電子報
北市府補助公務員交通費 全民買單9.5億(我們偉大的馬政府就是這樣整天只會叫我們這些死小老百姓們買單啦∼這要我們怎麼活得下去呢?…)
【12:08】2012-12-18
〔記者劉榮╱台北報導〕公務人員好康福利檢討聲浪再起,北市府員工交通補助費今年發出9億5269萬元,平均每名公務員一個月可領630元到1890元不等,上班地點只要距離住處超過1公里就可領,形同變相加薪,台北市議員吳思瑤、梁文傑今天指出,交通補助費形同公務員上、下班由全民買單,對同樣奔波通勤的勞工情何以堪。...
千元起家打拚30年 小攤變大亨(活不下去又沒有機會的台灣人只能學學我們正港ㄟ呆丸郎精神,好好靠自己努力打拼比較實在啦!等他,馬的喔?死比較快啦!)
【胡欣男╱桃園報導】
卅年前帶著一千元,與妻小從花蓮北上發展的陳榮和,在中壢地下道睡了兩年,靠擺攤賣錄音帶謀生,歷經被警察驅趕、黑道收保護費的艱辛,他成功集結與他一樣的攤販,成為桃園縣最大的流動夜市「供應商」,旗下有一千五百個小販,月營收百萬,堪稱「夜市大亨」。
真實版夜市人生▲30年前帶著1千元與妻小來桃園發展的陳榮和(右),在中壢地下道睡了2年,靠擺攤賣錄音帶發跡,現在旗下有1500個小販跟著他四處流動設攤。(胡欣男攝)
陳榮和(五十七歲)是花蓮原住民,卅年前在花蓮開電器行,經營不善歇業,與妻子與年僅兩歲的女兒、一卡皮箱,北上桃園縣闖蕩。他發現當時中壢火車站附近很多攤販,想加入卻被排擠,身上僅有一千元也不夠批貨販售。
他三顧茅廬拜訪一家錄音帶的中盤商,想用借貸方式批貨,老闆不肯,但雙眼失明的老闆母親卻從他聲音聽出誠意,成功借錢批到生平第一批貨。本來在騎樓外設攤,風吹雨打影響生意,轉而進火車站前人行地下道設攤,但當地早有「地盤」,遭同業排擠。
為與同業搏感情,每次警察驅趕,他總是身先士卒替大家收皮箱逃跑,之後更主動幫大家顧攤位,足足兩年睡在地下道,與同業打成一片。因他口才好,又常被警察取締,久而久之與警方達成默契,讓大家好做生意,成為地下道攤販的領頭羊。
後來中壢市公所整頓攤販,他撤出地下道,陸續集結上百攤位,由他向荒廢農地、閒置工廠租地、整理,購買大型發電機、流動廁所等,在桃園三大夜市以外的地方流動設攤,迄今他每周有十五場夜市,包括蘆竹五福宮、中壢興仁等,最北至林口,最南到竹東、湖口。
他感嘆說,當年失明的老闆娘是他貴人,之後歷經遭排擠、黑白兩道夾殺的困境,磨練出逆境求生與溝通協調能力,才能有一票死忠的小販追隨。現在夜市最少一百攤,最多六百,一千五百個家庭由他安排攤位,每天跟著他做生意。
雖然流動攤販未取得許可證,但他自認在私人土地販售,且帶動地方繁榮,解決治安、髒亂、失業等問題。他說,自己成就是靠五、十元的銅板一個個累積。曾有流氓向他索取保護費,他反而以自身例子鼓勵,並借對方五千元批貨擺攤,讓這些兄弟人浪子回頭。
預防老年癡呆 愈忙碌愈好
【記者劉運綜合報導】讓頭腦多動動,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英國阿茲海默氏症研究中指出,一個人受教育的時間長度愈長,在職場工作愈忙碌,晚年人際社交愈活躍,患有失憶症、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就愈低。研究員相信,靈活的大腦比較能夠適應病症發生初期所帶來的改變。
一般人認為,老年癡呆症是老年才會發生的疾病,但是英國最新的研究顯示,老年癡呆症的預防,在學生時期就可以開始展開了。研究員指出預防老年癡呆症的3個人生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是一個人受教育的長度,包括在中小學及大學的時間;第二是踏入職場後是否有忙碌的生活;第三是晚年時期是否有良好的社交關係。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智是否可保持敏銳,人們是否可獨立生活,及和親友家人能否共用更多美好時光。
英國阿茲海默氏症研究中心觀察1萬2500名老年人,調查他們的教育程度、職場的主要工作,及老年的社交狀況。例如,研究員問他們是否有在晚上上課,與家人或鄰居見面的頻率,持續追縱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長達16年。研究員發現,心智活動較頻繁的人,在晚年比較不會有失憶、老年癡呆症的問題。
研究員計算後發現,擁有良好教育程度、職場生涯、人際社交的65歲老年人,平均可以活到81歲,與教育時間短、工作輕鬆、晚年孤單的人相比,他們的歲數平均多3年。研究員沒有探討為何更多心智活動可預防老年癡呆症,但一般認為,較靈活的大腦比較能夠適應病症在發生初期後所帶來的改變。
今年GDP保一破功
〔記者王孟倫╱臺北報導〕台灣綜合研究院昨天公佈最新GDP(國內生產毛額)預測,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半年前預估的二.五二%大幅下修至○.九八%,是國內首家將經濟成長下修至一%以下、認為今年GDP「保一」破功的研究機構。台綜院表示,國內景氣復甦力道微弱,但已逐漸脫離低緩狀態,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三.五七%。
儘管二○一二年只剩半個月就結束,但今年GDP能否「保一」仍有很大變數。國內研究機構中,中經院本週二預估經濟成長率一.一九%、「勉強保一」;主計總處上月下旬則微幅上修經濟成長率至一.一三%,也是「低空掠過」。
台綜院昨天則開了第一槍,預估今年GDP「保一」落空,而下週二將更新最新經濟數據的中研院,一般認為,可能同樣無法「保一」。
台綜院表示,受到歐債危機、美國財政懸崖、中國出口趨緩及國內油電雙漲、證所稅與年金問題等多重衝擊,國內景氣表現低迷,前三季出口與投資都是負成長,因此大幅下修今年GDP,這也是目前國內各機構最低的預測值。
台綜院指出,國內景氣燈號雖已終結連十藍,但仍呈現「黃藍燈」,代表國內景氣復甦力道仍微弱。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指出,若歐債問題不再惡化且妥善解決、中國出口回溫且脫離穀底、美國第四次量化寬鬆政策(QE4)拉升景氣,且政府推出的各項振興經濟措施能順利挽回企業投資以及民間消費信心,明年我國景氣可望逐季回升,經濟景氣將呈現「U型」復甦,慢慢從底部向上,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為三.五七%。
「掙」生活
2012年選出的代表字是「憂」國憂、民憂。而日子不好過的情緒全反映在其餘選出的「漲、轉、感、慘、鬱、苦、怨、窮、爛」負面字上,但是放在真實生活卻是個辛苦的「掙」字。
台灣最主要面臨的還是就業問題。沒工作和錢不夠。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的失業率百分之4•33,連續四個月走高,仍然是亞洲四小龍中失業率最高的國家,企業業務緊縮、間歇性失業問題嚴峻。其次是薪資,主計處官方統計,今年1到9月的實質平均薪資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後為每月43103元,比去年減少919元,大幅倒退到14年前水準。
失業者焦慮,有工作者擔心。王君在金融服務業,被公司明示暗示多次要調派中國,因為顧及妻小,王君一再推拖,只是台灣股市積弱不振,證所稅和二代健保開徵衝擊,最近裁員傳聞不斷,壓力大,王君皺著眉頭直説:「不知還能撐多久?」
產業外移,工作機會跟著出走,還沒來得及看見台商鮭魚回流返鄉,倒是不斷的還是有前撲後繼的西進擴建投資。劉君在資訊業內歷經多次失業待業,中年從臺北回台南,薪資待遇隨著年歲增長,起起落落,最近暫拋家小去深圳,突顯在失業率高的年代捧飯碗顧工作是第一要務。「掙」工作養小孩的處境,多的是唏噓和感嘆。
48歲的張先生拖著行李箱要出門趕飛機,5歲小強跟到門口乞求著說「爸爸不要走。」眼看時間吃緊,但是一出門又是三個月,每一次的分別,張先生總會彎下身和小強說:「爸爸要去賺錢,賺錢給你買小汽車,給你上安親班和才藝班。」安撫兩句就起身搭車去趕飛機!張先生不想外派,但不外派可能就沒工作,因此行李箱永遠放在房間床邊的一角,來不及收或者說根本不用收,因為忙著接案,世界各地跑,英國、南京、泰國、山東、沙烏地阿拉伯,飛來飛去,公司一個團隊四、五個人一組,接案後就得執行,必須被外派二到三年,流動再流動,使得人和家的距離似近卻遠。如果能夠,張先生疲憊的想要停靠台灣,但工程工作似乎沒得選擇。
張先生不停進出機場,在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之間來去,張太太「類單親」必須自己帶著小強過日子,即使張先生回台,待在台灣的時間仍是公司工作為重,回到家總是累癱了,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分配給家人,更別說關注照顧小孩。
張太太看著先生公司裡其他家庭,有的太太在台灣,有的移民加拿大或美國,小孩大都是在爸爸缺席的情況下長大,國中到高中青春叛逆期逃家逃學問題多。最後有名無實的夫妻做久了冷了累了,妻離子散後也就分了。
「再窮也不要窮孩子」陳爸爸和陳媽媽,在公司往外發展下,一個在新加坡工作,一個雖然在臺北,但卻又被要求不停的出差到上海,努力保工作掙生活,小學四年級的淳宇雖然有祖父母的起居照應,但還是得獨立面對學校和安親班功課和生活,一家三口人經常分居在三地,常常靠著手機和電腦見面聯繫。
大人忙著「掙」工作賺錢,小孩就得學著自個兒「掙」長大。想想,很無奈,當忙著賺錢要給孩子過更好的生活,時間給了工作卻沒給小孩,不知不覺孩子似乎悄悄地走出你的生活。
廚房是一個家的「胃」,好好整理就能改善飲食品質
廚房直接影響飲食品質
首先必須思考你「想整理廚房」的動機是什麼?搞清楚動機,才能養成整理的習慣。至於「我不知道動機是什麼」的人,不妨想一想廚房是怎樣的場所。
「廚房」是做飯的場所。也就是讓家人有健康身體的場所。如果你的胃都是食物會如何?可能會造成胃下垂而消化不良吧。
同樣地,廚房相當於一個家的胃。如果廚房裡都是髒碗盤、過期的麵包點心,肯定對家人的身體有不好的影響。
而且,依據中國自古流傳的風水學來說,廚房、廁所、浴室這些與水有關的場所都會影響居住者的健康。
可想而知,廚房是其中影響最大的場所。既然與家人的健康息息相關,請徹底養成整理的習慣。
整理廚房就會想下廚
廚房裡最令人在意的就是「水槽(流理台)」的狀態。我想應該不少家庭的水槽都堆滿了還沒洗的碗盤。
我以前曾接到某位太太的委託。「請教教我如何清理飯後的碗盤」。他們是一對三十多歲的年輕夫妻,雙薪家庭。夫妻倆都很晚回家。之前是太太做飯,然後一起用餐。可是飯後卻沒時間洗碗盤,導致演變成以外食居多。
太太表示「想先喘口氣休息一下,沒想到就懶得洗碗了,只好放到隔天。但隔天早上又忙得很,根本也沒辦法清理……。所以水槽總是一團亂。」
於是我訂了一條規則,「飯後三十分鐘之內,一定要開始洗碗」,並請她每天傳簡訊跟我報告。因為「馬上做」是整理的不二法門。沒有哪一天可以例外,必須養成習慣。
幾個禮拜後,她已經養成馬上洗碗的習慣,而且比較少外食,自己下廚跟先生一起吃飯的機會變多了。
她很開心「改善了飲食生活,身體也變好了」。
整理廚房還能「重新檢視飲食生活,甚至改善夫妻關係」。
我相信有許多獨居者的廚房都淩亂不堪,這麼一來,根本不想下廚。飯後把碗盤拿到水槽時,就順便洗洗碗吧。不然也得在三十分鐘之內開始動作!「明天再洗」,其實就是「不會洗」的意思。
整理廚房不僅能改善飲食生活,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希望你也能好好整理廚房,妥善照顧一個家的「胃」,擁有幸福的飲食生活。
廚房的每樣東西都有一個「家」,很好整理
事實上,沒有一個地方比廚房還好整理了。因為廚房的收納櫃早就決定「放什麼東西」了。譬如水槽上方的櫃子放餐具,腳邊的櫥櫃放碗或菜刀,掛杓子、平底鍋的地方也都是固定的。
毋須費心思考,只要把固定的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就不至於淩亂不堪。
可是有一點我希望大家注意。那就是廚房的櫃子也必須徹底執行「八成滿原則」。一旦櫥櫃塞滿東西,就無法順利取出餐具。而且,也很容易導致放不進櫥櫃的餐具直接放在流理臺上。
如果你的「餐具櫃塞爆了」,請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盤點」一下。
以下是盤點與整理的方法。
① 取出櫥櫃裡的所有餐具
② 丟掉發黃或缺角的餐具
③ 婚宴回禮的餐具、客人專用的餐具,如果「不喜歡」的話就丟掉,「喜歡」的就收在櫥櫃的後方
④ 這一個星期經常使用的餐具,則放在櫥櫃前方容易拿取的位置
基本上,從來沒用過的餐具也請「處理掉」。
不妨透過跳蚤市場或網路拍賣,讓喜歡的人擁有它們,這樣才真正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
當個有魅力的人
EMBA雜誌編輯部╱文
有一些人,你一看到他們,就覺得他們很重要、很特別,或者,他們一走進房間,就會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也說不太上來為什麼,他們自然而然散發著一股魅力。
公司雜誌(Inc.)指出,有魅力的人擁有以下十個習慣:
■「聽」比「說」多。有魅力的人善於問問題、看對方的眼睛、微笑等,讓對方覺得自己很重要。他們跟別人互動時的重點跟口語比較無關,而在肢體語言。即便開口說話時,除非對方要求,他們也不會搶著給建議。
■不會選擇性傾聽。有些人面對比自己低階的人,會忽略對方的談話。有魅力的人不同,他們跟別人談話時都會仔細聽,讓對方覺得兩人之間有共同點。
■先把自己放一邊。當一個人忙著處理自己的事情時,就沒有空跟別人產生連結。把全神貫注當成一個禮物送給對方,光接收到這個禮物,就會讓人想跟你在一起,並且記得你。
■先施再受,往往不求回報。有魅力的人懂得,先不要想能獲得什麼,把注意力放在能給予什麼。付出是建立真正關係的唯一方法。
■沒有表現出覺得自己很重要。老表現出覺得自己很重要的人,會讓人反感和不舒服,不可能讓別人對他留下好印象。
■其他人才重要。有魅力的人瞭解,一個人已經知道他知道的,那些東西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沒辦法再從中學到更多。但是,別人知道他不知道的,因為能向別人學習,所以別人變得重要。
■把聚光燈打在別人身上。沒有人會嫌稱讚太多,看到別人做得好,不要吝於告訴他們。別人不只會感激你的讚美,也會感激你願意花心思注意他們,增添魅力指數。
■慎選所用字詞。一個人選用的字詞會影響其他人的態度,例如,不要說「我今天必須面試一個人」,而是「我今天要幫公司挑一個好的人才加入」。一般人都想跟快樂、有熱情、感到滿足的人在一起。
■不說別人的壞話。大家多少都喜歡聽八卦,但是都不尊敬講八卦的人。說別人的壞話,聽到的人會懷疑,你會不會也跟別人說他們的壞話。
■毫不猶豫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比起充滿保護色的人,一般人比較願意跟謙虛、大方聊自己曾犯過的錯誤,並適時自嘲的人在一起。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13期(2012年09出版)
近視兇手是誰? 近視指數大評比!
每當我在診間宣佈小朋友得了近視,家長總會生氣地敲孩子的頭:「叫你不要看電視,不聽,你看!近視了…」
我總忍不住緩頰道:「其實,看電視是最不容易近視的 …」
家長會不敢置信地回答:「真的嗎?近視不都是看電視引起的嗎?」
我說:「近視的成因,就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造成的,你想想,日常生活的用眼活動,比較起來,哪一項看得最近、最耗眼力?我敢說… 第一名絕對不是看電視!」
上表我整理出的是各種視力活動的「視覺尺寸」及「平均用眼距離」
只要「螢幕愈小」加上「連續吸睛時間」愈長,就會對眼睛造成愈多傷害!
由此可見,現在小朋友最喜歡玩的手機、i-PAD、電腦等遊戲,都是十足傷害眼力的兇手…
而現在的LCD電視尺寸愈做愈大、觀看時會有一定的距離,加上有廣告休息時間,所以看電視在這個時代反而成了「眼睛最放鬆」的一種視覺活動了!
不信,你可以思考:功課第一名的高材生幾乎很少看電視,為什麼幾乎免不了最後都高度近視了?
答案很簡單:「因為…看書、寫功課,比看電視還容易近視!」雖然這是家長最不願意聽到的答案,卻是再真實也不過的結論了!
看書、寫字,雖然有助於學業表現,卻是造成孩子近視最主要的「兇手」!英文所稱的School Myopia,正是學校課業造成的。
說到看電視,美國的青少年絕對比台灣人還愛看!但台灣孩子的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可見兇手絕對不只是TV,反而是過多的課業壓力造成的。
如果你能接受我根據事實做出的結論,下次再聽到「孩子近視了」可別急著敲孩子的頭怪他愛看電視啊!反而要多關心他是否太愛看書(課外、課內都算),是不是喜歡玩手機、打電腦…因為,這些才是真正的近視大兇手!
至於家長最痛恨的「電視」,在近視的成因上,頂多只是個小小咖啊!
本文作者【陳祐瑲醫師】
老來視茫茫 小心黃斑部病變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
彰化市77歲的柯先生,多年前視力變模糊,他誤以為是老花眼,換了3副眼鏡,家中的燈管從2管換成3管,直到就醫才知道是罹患黃斑部病變,但右眼視力已救不回,所幸左眼採用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後大為改善。
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任陳珊霓表示,黃斑部病變是慢性病,要長期對抗,也要把握黃金治療期。
柯先生是退休的高職國文老師,退休後到處旅遊,遊遍國內外。他表示,8年前視力快速衰退,看報紙、看書都變得模糊、吃力,原以為是老花眼,不料經診斷才知是黃斑部病變,右眼視力只剩0.02,無法再改善了,左眼0.4,現在已改善到0.7。
陳珊霓說,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老人眼疾,兩者可能同時並存,但民眾常以為視力變差就是老花眼或白內障,以致延誤求診,錯過黃斑部病變治療的最佳黃金時機。
她指出,白內障的問題出在水晶體,黃斑部病變則是視網膜,白內障位置有時遮住黃斑部,診斷時需特別注意是否罹患黃斑部病變。
陳珊霓強調,白內障可置換人工水晶體而痊癒,但黃斑部病變沒辦法置換,永久不可逆,常在2年內就失明,所以絕不能拖延,去年健保開始給付新生血管抑制劑,將其直接注射至眼睛內部,每1至2個月打1次,可以有效改善黃斑部病變受損的視力,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陳珊霓表示,65歲以上民眾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是1/10,除了年齡因素之外,家族史、抽菸、肥胖、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常接觸紫外線照射、高度近視也是高危險群。另外,一隻眼睛已經罹患黃斑部病變的病患,另一隻眼睛罹病機率也非常高。
陳珊霓指出,民眾可向視網膜專科醫師索取自我評估工具「阿姆斯勒量表(Amsler Grid)」,或是在家中有磁磚的牆面前,距離約30公分,用「睜一眼閉一眼」的方式檢測。若發現有模糊、扭曲或變形,甚至中央有黑影或部份出現空缺,就應該儘速向視網膜專科醫師求診,把握早期治療的契機。
讀完了,你會放下很多事
引導語: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口,沒有一個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你走完,你會看到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如果幸運,會有人陪你走過一段,當這個人要下車的時候,即使不捨得,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因為,說不定下一站會有另外一個人陪你走的更遠。
1. 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最後成為記憶力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被時間推著前進,這不是靜止火車裡,與相鄰列車交錯時,仿佛自己在前進的錯覺,而是我們真實的在成長,在這件事裡成為了另一個自己。
2. 咖啡苦於天,不在於怎麼攪拌,而在於是否放糖;一段傷痛,不在於怎麼忘記,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3. 為什麼要那麼痛苦地忘記一個人,時間自然會使你忘記。如果時間不可以讓你忘記不應該忘記的人,我們失去的歲月又有什麼意義?
4. 如果某個男人主動替你拎包,把你放在道路的裡面走,主動為你拉椅子,不要因此而感激涕零。這只能說明他之前有無數個女朋友教過他這一點。而能讓他記住的女人,永遠是改變了他的那個女人,而不是你。所以,越是細節完美的男人,對女人而言越是挑戰。
5. 吵架時為什麼會大聲?原因是,當兩個人互相憤怒的時候,他們的心和心相距很遠;為了填補這段距離,他們必須呼喊,這樣彼此才能聽到。他們越是憤怒,心和心距離則越是遙遠,於是,他們只能越發強力呼喊,他們彼此才能聽到。反過來,也是戀愛時為什麼喃喃自語的原因。
6. 從正面看,最偉大的神(God);從反面看,是最卑鄙的小人(dog)。其實,人們所犯的罪惡(evil),反過來,正是為了活著(live)。—— 換個角度很多事情便不一樣。
7. 同時追兩隻兔子的人,一直也不會逮到。不要貪圖無所不有,否則你將一無所有;不要試圖無所不知,否則你將一無所知;不要企圖無所不能,否則你將一無所能。
8. 人生中十種無能為力的事:1、倒向你的牆。2、離你而去的人。3、流逝的時間。4、沒有選擇的出身。5、莫名其妙的孤 獨。6、無可奈何的遺忘。7、永遠的過去。8、別人的嘲笑。9、 不可避免的死亡。10、不可救藥的喜歡。
9. 笨人的愛情是批發出去的,僅憑"讓我一次愛個夠"的蠻 力;聰明人的愛情是零售出去的,懂得"只愛一點點"的精妙。
10. 友誼、愛情、婚姻都好比鋪水泥路,隔上一段就要流出一條縫隙,保持著一點點的距離。不留縫隙,路面很快就會膨脹、壞掉。
11. 金錢是個頗有審理的照妖鏡,小人、偽君子在它面前皆原形畢露;愛情是個手法高超的化妝師,愛人、年輕人受它影響都容光煥發。
12. 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痛苦,一間住著快樂;人得意之時不能笑得太響,否則會吵醒隔壁的痛苦。
13. 當地球180度轉彎,白天就要變成黑夜;當地球繼續 180度轉彎,黑夜又恢復白天。當我們為了一個人180度轉彎,我們背對著自己的歎息;當我們為了自己再次180度轉彎,其實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14.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因為上帝特別鍾愛他(她)的芬芳 !
15. 愛情是零度的冰,友情是零度的水,也許我們是最好的水混合物。走到一起後,升溫,化為友情的水;降溫,結成愛情的冰。不冷不熱間,就是愛情與友情的曖昧。
16. 我以為終有一天,我會徹底將愛情忘記,將你忘記,可是,忽然有一天,我聽到一首舊歌,我的眼淚就下來了,因為這首歌,我們一起聽過。
17. 我們許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安定了,就要結婚;而是無法與某人安定下來,所以才要結婚。
18. 熱戀時,情侶們常感歎上輩子積了什麼德;結婚後,夫妻們常懷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
19. 愛情就像抓在手裡的沙子,越刻意地抓得緊,流失得越快。
20. 同樣一瓶水,便利店裡2塊錢,五星級酒店裡卻30塊。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所在的位置。
21. 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所愛的一切他們都擁有了,而是所擁有的一切他們都愛。
22.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紫羅蘭卻把香味留在那隻腳上,這就是寬恕。
23. 永遠不要認為別人的老公或是老婆比自己的好,因為他們愛的並不是你。
24. 請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請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請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請感謝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請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
25. 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熟悉了,卻還是要說再見。
26. 真正的愛情不在於你知道他(她)有多好才在一起;而是明知道他(她)有太多的不好還是不願意離開。
27. 懷舊,不是因為那個時代多麼好,而是那個時候,你年輕。
28. 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像織毛衣,建立的時候一針一線,小心而漫長,拆除的時候卻只需輕輕一拉。
29. 醫生試題共有四道題目:學業、事業、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幾個,切莫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任一題目上。
30. 幸福不是被致命的錯誤所扼殺,而是被不斷重複出現的小錯誤一點點分解掉的。
31.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即兩人各削去一半自己的個性和缺點,然後湊合在一起才完整。
32. 我們最大的情敵不是第三者,而是歲月。
33. 女人的幸福在於:他真的愛我;男人的幸福在於:她值得我愛。
財富經典∼聽財富的聲音
一位立志在40歲非成為億萬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歲的時候,發現這樣的願望靠薪水根本達不到,於是放棄工作開始創業,希望能一夜致富。
過了五年到了40歲時,五年間他開過旅行社、咖啡店,還有花店,可惜每次創業都失敗,也陷家中於絕境。他心力交瘁的太太無力說服他重回職場,在無計可施的絕望下,跑去尋求高僧的協助。高僧瞭解狀況後跟太太說:『如果你先生願意,就請他來一趟吧!』
這位先生雖然來了,但從眼神看得出來,這一趟只是為了敷衍他太太而來。高僧不發一語,帶他到僧廟的庭院中,庭院約有一個籃球場大,庭中盡是茂密的百年老樹,高僧從屋簷下拿起一支掃把,跟這位先生說:『如果你能把庭院的落葉掃乾淨,我會把如何賺到億萬財富的方法告訴你。』
雖然不信,但看到高僧如此嚴肅,加上億萬的誘惑,這位先生心想掃完這庭院還有什麼難,就接過掃把開始掃地。過了一個鐘頭,好不容易從庭院一端掃到另一端,眼見總算掃完了,拿起畚箕,轉身回頭準備畚起剛剛掃成一堆堆的落葉時,他卻看到剛掃過的地上又掉了滿地的樹葉。
懊惱的他只好加快掃地的速度,希望能趕上樹葉掉落的速度。但經過一天的嘗試,地上的落葉跟剛來的時候一樣多。這位先生怒氣沖沖地扔掉掃把,跑去找高僧,想問高僧為何這樣開他的玩笑?
高僧指著地上的樹葉說:『慾望像地上掃不盡的落葉,層層蓋住了你的耐心。耐心是財富的聲音。你心上有一億的慾望,身上卻只有一天的耐心;就像這秋天的落葉,一定要等到冬天葉子都掉光後才能掃得乾淨,可是你卻希望在一天就掃完地。』說完,就請夫妻倆回去。
臨走時,高僧就對這位先生說,為了回報他今天掃地的辛苦,在他們回家的路上會經過一個穀倉,裡面會有100包用麻布袋裝的稻米,每包稻米都有一百斤重。如果先生願意把這些稻米幫他搬到穀倉外,在稻米堆後面會有一扇門,裡頭有一個寶物箱,裡面是善男信女們所捐贈的金子,數量不是很多,就當作是今天你幫我掃地與搬稻米的酬勞。
這對夫妻走了一段路後,看到了一間穀倉,裡面整整齊齊地堆了約二層樓高的稻米,完全如同高僧的描述。看在金子的份上,這位先生開始一包包的把這些稻米搬到倉外。數小時後,當快搬完時,他看到後面真的有一扇門,興奮地推開門,裡面確實有一個藏寶箱,箱上並無上鎖,他輕易地打開寶物箱。
他眼睛一亮,寶箱內有一小包麻布袋,拿起麻布袋並解開繩子,伸進手去抓出一把東西,可是抓在手上的不是黃金,而是一把黑色小種籽,他想也許它們是用來保護黃金的東西,所以將袋子內的東西全倒在地上。但令他失望,地上沒有金塊,只有一堆黑色籽籽及一張紙條,他撿起紙條,上面寫著:這裡沒有黃金。
這位受騙的先生失望的把手中的麻布袋重重摔在牆上,憤怒地轉身打開那扇門準備離開,卻見高憎站在門外雙手握著一把種籽,輕聲說:『你剛才所搬的百袋稻米,都是由這一小袋的種籽費時四個月長出來的。你的耐心還不如一粒稻米的種籽,怎麼聽得到財富的聲音!』
顯然的,耐心的人才聽得到財富的聲音。
看《甄嬛傳》學到的職場生存六堂課
由陳建斌、孫儷、劉雪華、蔡少芬等主演的76集清朝宮廷大戲《後宮甄嬛傳》爆紅,今年在兩岸三地一共播了29次,網路點播25億次,台灣播出也屢屢創高收視,不但主角、配角都因此被捧紅,台灣第三次重播即將完結篇,電視台看好熱潮打算再重播。
《甄嬛傳》透過暗藏玄機的古代宮廷故事,直射現代職場規則,甄嬛通過在進宮後的不同階段,來為你的職業不同時期上課,教你如何面對職場危機,應對人生的起起伏伏和職場的潮起潮落。導演鄭曉龍表示,該劇雖是宮廷戲,但卻是遵循歷史的正劇,這部戲一是學到真實的歷史,二是後宮相當於職場,對年輕人很有幫助。
中國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總結了《甄嬛傳》管理哲學的六堂課如下。
一、派系鬥爭
要訣:跟對上司一本萬利
劇情:後宮中勢力龐大的皇后和得皇上寵愛的華妃勢不兩立,旗鼓相當,想要在後宮立足,除了要有非常的手段和頭腦,還要有必不可少的姿色和家族勢力,最關鍵的是要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樹才能抬得起頭。安陵容的父親只是個縣丞,在家世顯赫的後宮中備受歧視,抓住皇后這棵大樹是她生存立足的救命稻草,而倚梅園的餘答應雖然受皇上恩寵,一樣要找華妃做靠山。就連宮裡的奴才,也一心想找個靠得住的主子混日子。
職場啟示:選邊站是職場派系鬥爭中的潛規則,跟對了受器重的上司,業務繁忙,荷包也不會太癟。如果跟錯了一個自身不保、備受打壓的上司,那日子能好到哪裡去?
二、權力制衡
要訣:團隊合作只是口號,平衡勢力才能保其位
劇情:皇后是六宮之主,既要管好各項生活開銷,更重要的任務是平衡六宮關係,保持自己的勢力。蔡少芬飾演的皇后絕對是深諳此道的好手。讓華妃協助自己掌管後宮瑣事,減輕負擔,同時不忘培植其他新人上位。皇后當然不是心胸寬大,而是以此來削弱華妃專寵,防止其權勢過大。
職場啟示:雖然團隊合作是現代職場上的必然要求,但在老闆眼裡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合作也要講求分寸,在工作上不遺餘力,團結一致,但是若演變成結黨結社,上司的權威和勢力都會受到威脅,因此很多管理者在職場中,寧可讓下屬互相牽制、互相攻擊,也不會讓大家親如兄弟。
三、收買人心
要訣:舉手之勞便能贏得死心塌地
劇情:甄嬛能從一個普通的常在,晉升為一朝太后,靠的絕對是美色,但她也善於收買人心,有一票死心塌地甘願為其衝鋒陷陣的奴才。小允子守夜時哭泣,甄嬛問明情況後,讓小允子回去照顧病重的哥哥,回頭還不忘讓丫環換一床厚棉被給他,以免走廊夜冷,著涼感冒。幾句話讓小允子熱淚盈眶,馬上甘願為她鞠躬盡瘁。
職場啟示:甄嬛的舉動放在現在,就是所謂的人性化管理。遇到這樣的上司,下屬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良馬遇伯樂的感動,忠心護主也就不難了。有時候,身在高位、日理萬機的上司一句關心的問候,也足以收買下屬為其死心塌地效力。
四、晉升制度
要訣:業績表現只是基礎,王牌越多勝算越大
劇情:《甄嬛傳》在新入宮小主的宮廷規矩研習課程上,首次對清朝後宮的尊卑和晉升方式進行了詳細交代,教導甄嬛和安陵容的姑姑說:後宮雖然主子很多,但是真正的主子只有三位:皇上、皇后和太后。晉升級別一般按照受寵的程度劃分。但是地位較高者則要看資歷和貢獻,資歷即伺候皇上的時間和在宮內的口碑,而貢獻就是有沒有誕下皇子或者公主,後宮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皇家血脈開枝散葉。因此專寵、孩子和前朝家族的支持,一樣都不少。
職場啟示:大部分規模較大的公司,都有嚴格的晉級制度,隨著職位逐級遞增,除了薪資水準,所面臨的工作壓力和人際鬥爭的壓力何止是成倍增長。越是高層,鬥得越厲害,而且勝出者一般都是手握各種王牌,一直引以為豪的業績表現只是最基本的一項資本。
五、工作能力是立足之本
要訣:技多不壓身
劇情:在後宮立足,美貌是第一的,但是在閱遍天下美女的皇上眼中,只依靠姿色恐怕很難出頭,還必須要有一點討好男人的專業技術才行。跋扈如華妃,任性撒嬌是抓住帝心的不二法寶,只有她敢主動拉著皇帝的腰帶讓其跟在自己屁股後面;高貴如皇后,深諳夫妻之道,做得一手好菜也是贏得帝心的一種策略;餘答應也是靠著祖傳技藝崑曲受寵,安陵容被陷害失聲後,一曲冰上絕舞讓皇帝重新回心轉意。甄嬛更是精通六藝,與皇帝填詞對簫而結緣。
職場啟示:不管人際關係能力有多強,工作能力始終是立足之本,如果再有一技之長就多一成勝算。在職場中,也必須有一技之長才能成為單位裡必不可少的人物。
六、職場鬥爭
要訣:性格決定命運
劇情:剛進宮時,甄嬛雖然姿色出眾,但在沒有明確看清形勢的情況下,別的小主都忙著侍寢爭寵,她卻獨自躲在偏僻的碎玉軒中裝病,韜光養晦的舉動為她日後的形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反觀跋扈的夏常在和小人得志的餘答應,一個連皇上都沒見就被打殘廢,一個很快被整治到死翹翹。
職場啟示: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職場鬥爭殘酷,各種人物粉墨登場,但是能勝出的卻寥寥無幾,這與個人的性格密不可分。懂得收斂鋒芒、韜光養晦的遠見者固然有,但是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和小人得志的人更多。影視劇中見風使舵的人都被設定了不好的下場,但現實生活中,這種類型的人才是職場的主力。其實職場中最多的還是像端妃和敬妃這種庸碌的老實之輩,認真敬業做事,良心未泯做人。平時不會主動招惹強於自己的人,但是在旗鼓相當的小圈子裡,一樣有暗潮洶湧的勾心鬥角。
總結從甄嬛傳中悟出的現代職場生存法則:
1.永遠要揣摩老闆的心思,不要公開跟老闆唱反調,沒人會喜歡老是跟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2.即使功勞顯赫也要學會低調,防止功高震主。
3.「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隱忍是必要的,免得在你羽翼未豐時就被皇后和華妃這樣的權貴痛下殺手,壯志未酬身先死。
4.最可怕的不是明敵,而是暗敵。忠實自己的小團隊是必要的,但是傷你最深的往往是和你最親近的人,因此要提防你的手下出現安陵容這樣的小人,你對別人好,別人不一定就會對你好,因此永遠不要100%信賴。
5.對於阿諛奉承之人,只可利用卻永遠不可信任。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商業週刊
母豬的特殊情懷
作者:果彥法師
12歲那年秋天,對於我家是最慘澹的季節:父親因脾腫大切除了脾,失去了勞動能力,大哥因3分之差與大學無緣,母親誤用了農藥把揚花結穗的十畝稻穀傷得顆粒不收,也就在那時,我因嚴重貧血奄奄一息,急待輸血。本來家中已債臺高築,母親一臉淚水無奈地搖頭想不出好的辦法為我準備輸血的錢。
正當全家人處於為我病情焦慮的時候,鄰居李婆急衝衝地趕到我家,喘著氣對母親說:"胥嬸,快到屋後豬圈�去看看,你家的母豬又生小豬崽了!"母親一激靈,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屋後的豬圈�,母豬正用舌頭舔著剛剛出生的血水模糊的小豬崽,母親哭了,她感激母豬的這窩豬崽生得太及時,她為家中母豬這棵"搖錢樹"抱以感激之情。
當母親幫母豬接完生後,母豬累得滿嘴是吐沫,不停地喘氣,母親知道母豬已上了年紀,已為我家生財了近9年,這窩小豬不多不少又生了16頭,母親看著累得直喘氣的母豬,連忙吩咐哥拎來豆漿一勺一勺喂母豬,母豬感激似地扇動著耳朵,母親看著一窩活潑健康紅嘟嘟的小豬崽,對哥說:"這下可好啊,山有救了!"
然而,遠水救不了近火(豬崽需餵養3個月才能出欄上市),我的病情日益加重,在小豬崽出生10天時,我已病虛得不能下床了,母親心急如焚在堂屋�來回踱步,最終,她咬著牙,對哥說:"泉,去莊上請王屠夫來,把屋後的母豬宰了為山看病!"哥一聽一愣,爾後勸母親:"媽,母豬可是我家的生活之本呀,再說這一窩小豬崽還在吃奶呢!""那山的病重要還是母豬重要!"哥含著淚去請莊上的王屠夫了。
母親緊繃著臉在豬圈旁支起了一口大鍋,生火燒水,王屠夫趕到時,朝豬圈�的母豬看了兩眼,便對母親說:"嬸子,就算我積德了,其實這母豬宰殺不了多少肉!"
水沸騰了,母親他們開豬圈欄,母豬仿佛知道這一切似的,任母親用豆漿哄母豬出欄,它就是癱坐在豬圈�,一會兒看看母親,一會兒又看看哥,不停地用舌頭舔舔在圈中追逐嬉鬧的小豬崽。突然它"轟"一聲倒下,發出了"呼嗤呼嗤"的催奶聲,小豬崽們一聽,蜂擁而上,頓時兩排小豬崽有次序地伏在母豬肚上,每只叼著一個豬乳,發出"嗒嗒"的吮奶聲,母親哽咽著對王屠夫說:"讓它再給小豬崽們喂一次奶吧!"王屠夫點了點頭。
一陣吮奶以後,有部分豬崽已吃飽,散開奔跑嬉鬧,然而母豬仍在不停地"呼嗤呼嗤"催奶,直到最後一隻豬崽離開它的胸懷時,它才爬起來,慢慢地走向豬圈的柵欄邊,當母豬走到柵欄邊時,它又回過頭看了看它的子女們,母親被母豬的那份情懷感動得背轉過身,而哥則傻愣在那兒,王屠夫也是自言自語:"從來還沒見過如此通人性的母豬!"母豬看看母親、哥和王屠夫,陡然轉身,在豬圈地奔跑起來,母親被母豬的奔跑嚇呆了,她問王屠夫:"母豬要幹啥?"王屠夫搖了搖頭,一陣奔跑以後,母親他們發現母豬的兩排豬乳明顯下垂,且有部分滴下了潔白的乳汁,原來母豬借助奔跑催奶汁想再給她的寶貝喂一次足奶,然而,任隨母豬倒地發出"呼嗤呼嗤"的催奶聲,小豬崽們也無動於衷……
哥被眼前母豬的舉動感動得淚水滂沱,他一個20歲的青年哭著求母親:"媽,求求你,別殺母豬好嗎?山的病由我來想辦法……"王屠夫也悄然收拾起屠具離開了,母親含淚地點了點頭,這時,母豬不用人喚也不用豬食哄,一步一回頭走出了豬圈… …
事後,我因輸血而得救了,那是我哥輸給我的一針血。
後來,母豬又為我家生了七八窩小豬崽,最後一次生豬崽時,母豬難產而死,一家人默默地流淚,最後由母親建議把它埋在豬圈後的大樹下……
如今,我們兄弟回家看望父母,總愛看看豬圈後的大樹,枝葉茂盛,自然我們會想起家中曾養的那頭母豬的特殊情懷。
鼻塞馬上通,抽筋馬上停
黃藥師給我們ㄟ撇步
用吹風機吹手虎口,鼻塞馬上通
少吃花生、鹵味品、冰、蘿蔔、麵類之調味料,巧克力.....等食物。用吹風機吹手虎口,鼻塞馬上通,現代人,鼻子過敏10個人至少有2個人。
老祖宗的偏方:
預防感冒,或是想讓鼻塞馬上通的妙方如次:
準備:吹風機用吹風吹虎口的部位,虎口在食指與拇指中間,右邊不通吹右邊的手,左邊不通吹左邊的手,請用最小的熱風,小心不要燒傷自己,可以慢慢吹。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溫炙,就是有艾草在穴道上燻熱。我個人覺得用吹風機比較快,因為吹的面積比較大。
還有家中有小孩的,要預防感冒,可常常用以上的方法,但要小心別把小孩燙傷。
手上的穴道很多,但抓不到那個點,所以可以時用吹風機吹自己的手以達到強身保健。
鼻塞簡易療理:簡單的土方法,三次就一勞永逸了。
煮一鍋熱水加鹽巴,鹽巴和水的比例,嘗在口中,很鹹即可,擱一下,不可加入冷水,取毛巾拿來熱敷,每次20分鐘,由鼻子上額竇到上頷竇並且罩住口鼻,然後脖子前後也要熱敷,尤其頸動脈處,後頸耳下到肩膀處,剛用完時會有舒暢感,鼻塞可改善一點,分泌物痰會增多,很容易排出,會愈來愈淡,直到鼻塞轉好,如果用個二到三次會更理想,彷彿可以讓氣血循環並且讓毒素排出,不妨一試,不花錢,簡單方便又有效,但願給予鼻塞患者最好的解決方法。
抽筋馬上停
右腳抽筋高舉左手,左腳抽筋高舉右手;不論坐站或平躺,高舉向後過頭耳,抽筋馬上停,百試不爽。
《世紀專欄》福善禍淫 報應昭彰
文╱智真
「福善禍淫」出自於《尚書》,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遭禍。人都希望能夠吉祥平安,有好的未來,沒有人願意自己兇危多難。自古以來,大凡在這個淫字上面犯過失的,這個報應都十分的神速。反之,大凡是在這個色字上能夠把持得住的,他必定是後福無窮。
古語雲「萬惡淫為首」,因為淫念一動,其它許多惡念也隨之而起。古人認為,行善以積陰德為上,陰德又以護生及不淫為上。邪淫最損陰德,容易折減福壽祿,導致前途暗淡無光。古籍中記載的這類事例非常多,以下舉其中幾例。
一、清淨自律人神共欽
宋朝司馬光,娶妻婚後十年餘,夫人張氏沒有生育,張氏很著急,司馬光便寬慰她說:「有子無子皆由命定,不是強求所得。再說,普天下的孩子多的是呀!只要能為他們多做有益之事,使其成為於國於民有用之材,何必一定要自己生的呢?」張氏卻一直想為其納妾,司馬光始終不同意。
一次,張氏為他物色了一個年輕姑娘,預備給他當妾。趁司馬光稍作休息時,送她到書房來,司馬光卻絲毫未注意到姑娘臨近身旁,姑娘為了引起他的注意,故意捧起一本書,上前問道:「請問大人,這是一本甚麼書?」原以為司馬光會留意,跟她搭話,沒料到司馬光卻莊重的拱一拱手答道:「這是《尚書》。」說完之後,又埋首文案,不理會她,姑娘只得知難而退。後來張氏又為他選了一個姑娘作妾,自己藉故外出,告訴那個姑娘等她離家之後,晚間到老爺書房去。姑娘打扮妥當,端著茶水,晚間來到老爺書房,司馬光看見這位姑娘在他書房中出現,正色說道:「夫人不在,你來這�做甚麼?速去!」隨即讓她離去。
《宋史》評價司馬光「居處有法,動作有禮」、「自少至老,語未嘗妄」、「事無不可告人言」,稱讚他堅守禮法,一輩子沒說過過頭或失體的話,沒做過不可告人的事。司馬光官至宰相,被人們稱為賢相,堪為師表,被列為「儒家三聖」之一。
二、拒絕色誘延壽添福
在清朝順治甲午年,當時有個書生叫湯聘,他在赴省城應試的時候,在旅店患了重病,恍惚中感到自己的神識來到了文昌帝君廟,文昌帝君查完功過簿之後對他說:「你的壽命雖然應該盡了,但是三年前春天,你在一次乘船出遊的時候,船上一位美女,見你文雅清秀而動情,百般親近,要與你苟合,被你正色斥責拒絕了,你的這種正氣感動了天庭,因此上天賜予你延壽,同時嘉賜你功名。」帝君又再鄭重叮嚀:「今後更應廣積陰德,並勸誡世人勿犯邪淫虧損陰德。現今人心險惡,監察神每月登記善惡文簿,上呈天庭,故此善惡之報甚速,現世即報應,無須等到下世才報應。」諭訓完畢,湯聘死而復生,他知道了自己延壽,因此更加倍的積德行善,並向世人勸善,六年之後得中狀元,功名顯貴。
三、導人邪念折盡福祿
明朝時,福建省有位書生花秀圃,擅長書畫,鄉裡親友見他少年時就有才學,都預估他將來必成大器,他自己也自命不凡。可惜,他聰明沒有用在正途,卻作色情詩畫,自己認為這些不過是娛樂而已,還讓友人觀看,卻不知道會引動人的邪念,將人引向歧途。一次,他的姨表妹來他家探親,在瀏覽了他的書畫之後,胡思亂想,兩人遂有不軌行為。過些時日,他的表妹覺得身體狀況異常,恐已有了身孕,又怕事情被長輩們知道,將無地自容,竟然自縊而亡。
大約一個月後,花秀圃得病,忽冷忽熱,昏睡了兩天,在昏睡時不時地叫:「別打了!」醒來後告訴家人:「表妹是因我而死的,我夢見城隍老爺罵我:'作賤有用之筆墨,害死無知之婦女,實在可恥!應該削除祿籍、功名俱廢!先打八十大板再治罪。'之後就將我的名字納入餓冊。」再看花秀圃兩股俱腫,全身上下都生了瘡,醫治了很久,還常復發。
後來花秀圃參加各種考試,不是因為錯字或文不對題,就是因為墨汁髒汙了考卷而被淘汰;還有一次在試場整日苦思,仍然交白卷,但是出了考場又能振筆而論;每次考試總是令他捶胸頓足,不能如願,科舉一直無緣得中。隨後,花秀圃潦倒窮困,飢餓而死,果真是入了餓冊。
四、心生妄念功名削盡
清朝時,貴州省有位讀書人,每次考試都不中;不知原因在哪�,就去乞求張真人。張真人焚香伏章代查天榜,神明於是批示說:「此位讀書人,命�有功名;因為盜嬸故,功名被奪除。」張真人查榜完畢之後,就起身告訴讀書人,神明說他考不中的原因,讀書人聽了之後就說:「我並沒有冒犯我的嬸嬸啊!」於是他就寫了篇疏,向神明申訴,為自己辯白。神明又再次的批示說:「雖然你沒有冒犯嬸嬸的行為,但是你卻有冒犯嬸嬸的念頭啊!」讀書人此時感到非常的慚愧,而且後悔莫及。因為在他年輕時,見到嬸嬸貌美動人,因此而動了一個邪念的緣故啊!淫念一起,雖沒付諸行為,就已經構成了罪業,功名已失。況顯蹈明行,不知顧忌的人呢?
夫婦緣乃天定之人倫,古人重倫理和名節,對非夫妻關係的性看的非常之重,對色和慾看的非常之重,傷天理、損良心、敗德喪行、禍亂常道之事,足以傷陰德、削損犯者的前程。其實這是神給人制定的規範。天理昭彰,善惡有報,警示人們切不可在色慾方面犯錯,不僅不能做壞事,還不能有惡念,舉念神知,暗室慎獨,要心生警惕,堅守天理、道德和良知。(取材於《德育古鑑》、《文昌帝君陰騭文》等)
轉載自「明慧網」
假如你被當成瘋子
"人們都說你瘋了,你越反抗,就越證明他們說的是對的,一旦你被宣告是瘋子,你的所作所為都會證明你是個瘋子,沒人會理解你的反抗,你的恐懼、偏執,還有生存的本能,也被解釋稱自衛的伎倆。"——《禁閉島》
以下這則故事來自網絡,我覺得其寓意非常深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認真研究對待,它恰如其分的說明瞭一些問題和道理,也給出瞭解決方案,即當你可能被宣佈為瘋子的時候,就要被孤立的時候,你該怎麼做?
故事的正文如下:
假如很不幸你被當成精神病被逮進了精神病院,你有什麼辦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呢?
前不久,一名叫格雷·貝克的記者去義大利採訪了三個特殊的人物,事情是這樣的:一名負責運送精神病人的司機因為疏忽,中途讓三名患者逃掉了。
為了不至於丟掉工作,他把車開到一個巴士站,許諾可以免費搭車。最後,他把乘客中的三個人充作患者送進了醫院。
格雷·貝克關心的不是這個故事,他想瞭解的是,這三個人是通過什麼方式證明自己,從而成功走出精神病院的。
下面是他對甲的採訪:
格:當你被關進精神病院時,你想了些什麼辦法來解救自己呢?
甲:我想,要想走出去,首先得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格:你是怎樣證明的?
甲:我說:"地球是圓的",這句話是真理。我想,講真理的人總不會被當成是精神病吧!
格:最後你成功了嗎?
甲:沒有。當我第14次說這句話的時候,護理人員就在我屁股上注射了一針。
下面是對乙的採訪
格:你是怎麼走出精神病院的?
乙:我和甲是被丙救出來的。他成功走出精神病院,報了警。
格:當時,你是否想辦法逃出去呢?
乙:是的,我告訴他們我是社會學家。我說我知道美國前總統是克林頓,英國前首相是布萊爾。當我說到南太平洋各島國領袖的名字時,他們就給我打了一針。我就再也不敢講下去了!
格:那丙是怎樣把你們救出去的?
乙:他進來之後,什麼話也不說。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當醫護人員給他刮臉的時候,他會說聲謝謝。第28天的時候,他們就讓他出院了。
格雷·貝克在評論裡發表這樣的感慨:一個正常人想證明自己的正常,是非常困難的。也許只有不試圖去證明的人,才稱得上是一個正常人。
後來,有許多人在該文的網絡版上留言。
有一個人的留言令人感觸頗深:那些用某種方式去證明自己真理在握的人,那些用某種方式證明自己知識豐富的人,包括那些用某種方式證明自己很有錢的人,都可能被認為是個瘋子,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所以我認為要證明自己是正常人最好不要有太多動作。
你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去證明、解釋、反抗,繼續過著你自己的健康理智的生活,讓時間來解釋、檢驗一切。
<摘錄自網路>
誰都會老
正確面對老去的歲月
作者: 約翰•辛 德勒醫生
情緒性疾病在各個年齡段的人中都很常見,而且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加,發病率會越來越高。
照理說,人步入老年以後,正應該是越來越冷靜,頤享天年的時候,但事實卻非到此。
一方面是因為這些邁向老年的人必須面對周圍環境的改變,另一方面是對於年華逝去的焦慮。這種焦慮隨著年齡的增加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到生命的終結。
●老態龍鍾的人更易患上情緒性疾病
老態龍鍾的人更易患上情緒性疾病。這是因為人到老年時大多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包括對經濟狀況,對健康狀況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憂慮,失望,氣餒等。
從喬治身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年人的情緒是怎樣導致疾病產生的,也可以看出良好情緒又是怎樣使疾病往相反方向轉變的。
K.M.保 曼博士是舊金山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專家。當他兩年前第一次見到喬治的時候,喬治已經有六個月臥床不起了。他極度虛弱,連吃飯、上廁所這樣的小事都需要別人幫忙。
年輕的時候,喬治是百老匯的一個舞臺總監。他工作非常出色,是這一行裡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有一個兒子,長大以後,就搬到了西海岸一帶居住。喬治四十八歲的時候,妻子離他而去,劇院的生意也每況愈下。由於這樣一些原因,喬治開始酗酒,並因此丟了工作。到七十二歲的時候,喬治已經變得窮困潦倒。無奈之下,喬治只好和兒子住在一塊。
不過對兒子來說,他巳經完全變成了一個累贅。他不大愛整潔,與人格格不入。我想,剛開始的時候,喬治的兒子和媳婦確實是想讓老人高興起來。不過後來,他們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喬治和媳婦的關係越來越僵,充滿了火藥味, 雙方都覺得無法忍受。於是,喬治就開始生病了,人也越發衰老。沒過多久,他就病倒在床。
他們請過 一兩次醫生,醫生說他得了動脈硬化和老年衰退症。後來,保曼博士碰巧給他看了一次病。他給喬治做了檢查,而後告訴喬治:「市政廳為老年人新建的一個劇院剛好建完,需要一個在百老匯幹過的舞臺總監。我帶你到那兒去吧。」
就這樣,喬治被搬上了救護車,坐著輪椅來到了舞臺上。兩星期以後,他從輪椅上站了起來,再過了兩星期,喬治就已經像個兔子一樣活蹦亂跳了。從那之後,他的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快。
從喬治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情緒壓力會導致人的衰老,所以人人都需要一個「劇院」來抵制「自然衰老」。
●如今的衰老意味著什麼
千萬不要以為現在人們所說的衰老和一百年前的衰老是同一個意思。時代在變,導致人們衰老的因素也在變。
經濟上得不到保障。
你有多麼富有?或者說等你到了六十五歲的時候你能有多富有?隨著美元的貶值,養老金額的下降,稅收的增高,有很多人在六十五歲前就不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工作得不到保障。
可能還有一些無恥的人會這樣說:「為什麼這些老傢夥不去工作呢?」這些人沒有意識到,在如今的勞動力市場上,四十五歲以上的人就已經很難找到一份工作了。
有一個老人,六十歲了。他是個技術�熟的工具製造者。相比年輕人來說,他的事故發生率要低得多,他的曠工次數也會少得多,而他的責任感卻強得多,也不會像年輕人那樣好鬥,引發勞動糾紛。然而,他還是找不到工作,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作為一個年輕而又新興的國家,我們崇尚的是年輕,我們看不起〈這個詞算是客氣的說法〉老年人。
老年人是那些我們希望最好不再延長壽命的人,是那些儘量不要給年輕一代人帶來麻煩的人;不知為什麼,年輕人就看不到自己也有到六十五歲的那一天呢。
某位有能力的專家發現,人越是年輕,手腳就越是靈活,給公司做出的貢獻也就越大。但是,他卻沒有想過,年長一點兒的人會給公司帶來更多人性化的東西;他也不明白,一個公司裡人性化的東西遠比錢財更有價值。
子女們漠不關心。
現在,孩子們對父母沒有感情,對父母袖手旁觀是很常見的事。老人們對此痛恨異常。
他們還記得,同樣是這些孩子,當他們還要餵食的時候,當他們需要保護的時候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呵護他們。而他們得到的補償就是被自己的孩子們扔在一邊,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父母是為了孩子而活的,而孩子們卻是怎樣去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呢?有多少人回報過父母的愛呢?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傷心的人〈換句話說,他們都有著嚴重的情緒壓力〉,這都是因為他們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被自己的孩子無情地拋棄了。
不只是孩子們會犯錯。然而,不只是他們的孩子們錯了。他們周圍的每個人都認為這些老年人是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他們在街上走路慢,上下公共汽車也慢----對了, 連死也死得慢。事實上,這些老年人已經不再為社會所需要。
千萬不要以為老年人真的感受不到人們的這些態度,也不要以為這些因素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沒有影響。這正是我努力想讓大家明白的一點。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不僅孩子要去關心自己家的老人,社會也應該給他們幫助。
對疾病的恐懼。
老年人總是擔心自己馬上就會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成了一個廢人。這種壓力對身體十分不利。即便一個年輕人,被告知在兩年內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他一定會陷入失控狀態,更何況老年人了。
對死亡的恐懼。
大多數有生命的東西,除非它活得非常痛苦,都希望能長久地活下去。就像愛爾蘭人說的那樣:「如果我知道我將在什麼地方死去,我肯定會遠離那個該死的地方。」
對於年輕人來說,死亡還是件很遙遠的事,現在不可能發生,但是對老年人來說,死亡離他們卻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近。
到底會怎麼死呢?什麼時候會死呢?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在老年人的心頭。
失去朋友。
對於老年人來說,送別朋友是一件無法逃避的痛苦----那些曾經鼓勵你的朋友,曾經幫助過你的朋友,還有那些對你搖頭擺尾的小狗,都相繼離你而去。
你有沒有試過在黃昏時分獨自一個人站在寂靜蜿蜒的小徑上,你有沒有感受到一種可怕的寂寞正將你拖入泥土之中,這樣一種深深的寂寞就好像是在說:「這就是你的全部了,你再沒有別的了。」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感受,那麼,你就理解老年人的想法了。
老年人簡陋的居住環境。
一百年以前,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都是居住在鄉下。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居住在城市。
由於居住環境的變化,老年人失去了人們的同情、友好,也失去了以往生活中的鄰居。
而且,很多老年人還要為日益增長的房租和上漲的食品操心
●你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如今,大多數人都會活到六十五歲,甚至更長一點兒。我的意思是,你也會有老去那一天。所以,你要認真地思考下面的問題:
如果你還是二三十歲的人,對於你的晚年生活你會做些什麼呢?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給自己定個計畫吧。
如果你正四十多歲,或者正邁向五十歲的門檻,你已經浪費不起時間了,時間對你來說太寶貴了。
如果你已經六十多歲了,你仍然還有時間做很多事----你還能活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你現在都七十多歲,甚至更老一點兒,你要學會滿足,不是表面上的滿足,而是內心真正的知足。
●我們將在晚年的時候做些什麼
我們可以做這些事:不論你是二十歲,還是六十歲,越早為自己制定一個六十五歲以後的成熟計畫,到了晚年的時候,你就會過得越快樂。
晚年的成熟,從根本上說和任何年齡階段的成熟都是一樣的----這意味著一個人活著的時候,他能享受眼前的一切。
他會培養出友善仁慈、體貼關懷的個性。他也能學會妥協,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來看問題。而不是去反對別人或是挑起紛爭。
●晚年的成事實上意味著什麼
如果你是年輕人,現在就開始保持穩定的情緒。
一個說話尖酸刻薄,對人對事專橫霸道的老婦人,如果在她二十歲的時候這種特徵還不明顯,那麼,等到她四十歲的時候也會曝露無遺。
除非對這些特徵進行有意識的思想控制,要不然,晚年的情緒狀態就會受到年輕時期個性的影響。
因此,不管你是二十歲,還是六十歲,你都要學會友善,學習去愛別人,學會樂觀,學會用眼睛去發現周圍的快樂。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費事。
縱觀我們一生,我們都有這樣的選擇權----不管我們在二十歲、四十歲、六十歲,或是八十歲----鎮定、順從、充滿信心和決心、樂觀地面對生活,還是吹毛求疵、愛抱怨、擔憂、焦慮地對待生活。選擇權就在你手裡----現在就開始做決定吧!
為將來的經濟狀況做打算。定期地存錢能夠增加退休後的收入。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縮減現在的生活開支。
為今後居住的地方做打算。
當你步入老年的時候,你是不是有房子住?或者你付不付得起房租?
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培養出一些業餘愛好,比如園藝丶耕作,或者其他一些可以讓你在退休之後發揮餘熱的愛好。
如果你已經進人了晚年時期:
對那些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事要做到順其自然,大方地接受命運帶來的任何東西。
不管什麼時候,如果老朋友離你而去了,設法去找一個新朋友。
生活是空洞乏味的,還是豐富多彩的,完全在於你自己怎麼做。
思想要靈活,要隨機應變,避免偏見,不要因為別人年輕你就去嫉妒他們。
穿著要整潔乾淨。即使衣服上有破損的地方也要將其仔細地縫補好。
保持良好的禮貌態度。
不要遊手好閒。要像追求你的事業一樣去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最重要的是,保持個性的樂觀和開朗。
用微笑和友好的話語問候別人。
除非別人聽不見你說話,你自己也聽不見自己說話,要不然就不要抱怨。
永遠也不要告訴自己你有多累。告訴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正是你想做的:不要擔心死亡。每一個人都會有那一天。
●本章小結
那些六十多歲丶七十多歲,甚至更老一點兒的人,不僅沒能享受這一段黃金時光,反而遇到了很多會產生情緒壓力的問題。
比如,經濟上得不到保障,工作得不到保障,孩子們對自己漠不關心,對疾病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失去朋友,簡陋的居住條件,還有社會對老年人廣泛的冷漠態度。
如果你還年輕,那就要從現在開始,為晚年時期的經濟做打算,為今後住的地方做打算,並且培養出一些新的興趣愛好。
如果你已經進入了晚年時期,那麼,你就要學會發自內心的滿足----即使從表面上看來,沒有什麼值得滿足的。
對於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事,你要學會順其自然。
如果老朋友離你而去,就去找一個新朋友。思想要靈活,要學會適應新的東西。
不要批評年輕人。
穿戴要整齊。保持樂觀的個性,並用微笑來問候周圍的人。
如果需要,就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但是,別告訴自己你有多累。
至於死亡----這難道不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嗎?
站長補充:本文摘自《病由心生》中國言實出版
大家都知道:「兒女孝順」遠比「住養老院」來得好。但是兒女的孝順並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從小就要灌輸小孩「敬老孝順」的觀念,同時自己也要以身作則,營造三代同堂的天倫之樂。
只要小孩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他們的潛意識就會自動導引他們,朝這樣的幸福人生邁進。
切忌嫌東嫌西:與子女住在一起時,子女孝順什麼都要高興接受,不要嫌少,不要挑嘴。有時候並不是兒孫不肯孝順,而是老人家太難伺候了,老是嫌東嫌西,老是用教訓的語氣指責晚輩。
切忌干涉兒女的家務事: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的事情就由他們自己去解決吧!畢竟這是他們要學的功課!盡量保持中立,不去得罪任何一方。「人和」遠比「誰對誰錯」還重要!
一般而言,人緣的好壞往 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待遇。也就是,人緣好,待遇就好;人緣不好,待遇就差。而影響人緣好壞的因素,最直接的就是「臉色」,其次是「談吐」。
根據站長的觀察,老人的臉有三多:皺紋多、贅肉多、斑點多。整體看起來,晦暗無光澤,氣色不佳,而且老人的神情都相當嚴肅、不苟言笑,所以,老人的人緣都比年輕人差一些。
大家可以試著在公共場所觀察過往的行人,特別是看看老人家的神情,這時候你就能明白站長的意思。
因此,為了讓自己有好的人緣,好的待遇,老人家一定要常常保持笑容,盡量讓臉蛋看起來是「慈祥」的樣子。
拿起鏡子來,看看自己的一張臉,它是否還有「慈祥」的光輝?它多久沒有微笑了?慈祥的臉應該是什麼樣子?你能模仿一下嗎?
只要您記住「慈祥」二字,您的人緣就會變好,您的晚年生活也會大幅改善。
如何活的越老越快樂-「終身學習」
一、 人生越老越快樂
有人問:你想變成甚麼樣的老人?你會怎麼回答?開朗或喋喋不休的老頭子?整天講著不知是吹牛還是傻話?倚老賣老?看不開?捨不得花錢?或是能帶給大家生活樂趣的老傢夥?
二、 五十歲以後的人生是禮物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提到老鷹到了中年時,它的喙太長使得它不能再吃食,羽毛厚的不能再展翅翱翔於天空,爪子的指甲太長使它不再能俐落的攫取獵物。老鷹的選擇是費盡全力飛到一個懸崖邊,找好一個巢穴,先用自己的喙猛力撞擊峭壁,把喙磨掉,直到長出新的喙來。然後用喙拔掉自己的長指甲,使爪子長出新的;接著再用新指甲拔掉自己的多餘的羽毛,使翅膀重新展翅。經歷了五個月的歷練和新生,又可以翱翔藍天三十年。老鷹的例子,同樣可以用在人生。人雖然到了中年,也必須要重生。不要緊緊守著自己被社會體制化的僵化自我,而應該勇敢地接受挑戰,要獲得新生,必須經歷新的歷練,「有捨棄才可以得到」,中年一樣會是精彩人生新的開始。
中國人說"五十能知天命", 超過五十歲以後,不管是多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都要感謝現在正活著的人生。多活一天,多打一場球,多參加一項活動,都要感恩、惜福。有位阿嬤說:活到了五十歲就要非常高興,因為五十歲以後的人生就像老天爺送的禮物。阿嬤八十歲的時候說:哇!我已經多活三十年了!這不是對未來的人生感到悲觀,而是感謝老天爺讓我能多活在人間,每天感恩每天高高興興的活著,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好。
三、佐賀阿嬤的健康法
佐賀阿嬤是個健康有勁的長輩,她活了九十一歲,這段歲月中,雖然喊過—腰痛、腿痛,但他沒有其他的病痛,一直健康的活著,活得那麼健康有勁是因為他[勞動]就是阿嬤的健康法。
阿嬤的口頭禪就是"能工作就好",他七十九歲的時候還做打掃學校廁所的工作,每天四點起床,四點半出門,每天定時吃早餐,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或許這種模式的生活,顛倒著過也不壞。阿嬤每天做打掃工作是日覆一日使體力的工作,卻是適度的勞動,果然對身體有好處。其實阿嬤在六十二、三歲時,市公所就希望他退休,但她為了健康堅持要繼續做下去,甚至不拿薪水也要繼續做,每天把廁所刷得乾乾淨淨,市公所仍然支付薪資給她並讓她一直做到七十九歲。阿嬤有七個小孩,孩子們都很孝順每月定期給生活費,所以在經濟上完全沒有煩惱,她真的事為了身體而勞動。看到阿嬤的生活方式,可以瞭解到工作真的事最好的健康管理。
每天做適度的勞動或體力工作,讓自己不會發胖也不會瘦,對身體最有好處。千萬另想過著退休後什麼都不做的生活。趁著還能動的時候兼差、做志工、多參加活動、服務工作,對自己"健康活到老"很重要。
四、年紀增加,其實很不錯
我們稱六十歲以上為老年期。老年期是人生歷程接近尾聲的時期,在一般的老年人心理狀態中,總是充滿了回憶及遺憾。老年人常常回憶過去輝煌的時代,對失去的充滿了遺憾,而對未來卻不敢寄與任何的期望。老年期也是一個不斷退化的時期,這些退化包括了身體和心智上的退化。這些退化使老人活在一個消極與無奈的光景中。但是如果我們給自己機會找些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務。比如家庭的需要,幫忙照顧孫兒或打理家務,使得自己因有存在的價值,而能夠使生活比較積極。
五、年老時的樂觀思考
平常不太容易感覺到"老"但當我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能喝酒時,就會想到"我有點老了"年輕時候每天喝到半夜三更也無所謂,現在盡量早早睡覺,或許體力確實有點衰退,體力衰退而煩惱,以後怎麼辦?似乎容易得憂鬱症。所以不去想對精神比較好,最好裝聾作啞沒事情就別去想,不要對未來一直抱著未知的不安。
六、六十歲後,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六十歲以前拼命工作,六十歲以後只做想做的事,然後盡情的玩」,六、七十歲了還存錢,毫無意義,有錢要捨得花,對經濟和國家才有幫助。若六十歲以後還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活就沒意思了。那個人討厭我嗎?這個人會怎麼想?整天煩惱這些,一點也不快樂。所以過了六十歲,可以不在乎別人喜不喜歡你,因為這時候再去討別人的歡心也來不及了。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讓自己的人生不快樂,簡直是浪費時間。老年人如果有打工的機會做做也無妨,再把賺來的錢在休假日痛快的花掉,就是為玩而工作。千萬不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享受年老」把錢花在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上。如果捨不得花鈔票,而想把錢留給兒女,雖是好事但也可能會讓子女們因為錢而爭吵,其不是更沒有意義嗎? 自己得人生,就照自己舒心的方式生活吧!不用擔心孩子,他們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所以把錢花在旅行、打扮或運動或捐款給愛心機構,也就是把錢花在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上。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心情開朗了健康就跟著來。
七、 防止癡呆過著鄉村生活
許多老人家,到了六十五歲後,突然感覺像失了魂似的,雖然有種種原因,但最明顯的原因是沒有工作也不活動整天呆在家裡,這樣不但容易身體有疾病外也容易有心理的疾病。年長者不能光靠別人服侍,若是可能的話最好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看看報紙,跟鄰居喝喝茶聊事非、若是可以動的話可以早晨去運動或傍晚去散步,更好的工作就是去整理家裡的院子種種花草或蔬菜,除了可以勞動筋骨外也可以美化環境又可以吃到自己種的蔬菜或水果,這樣可以說是一舉數得啊!總之,給自己快樂的晚年就是需要接受自己身體因年老而有得身體不舒服外更要用健康的心態讓自己快活起來。
八、"老"是搞笑的寶庫
享受"老"的訣竅很多,有許多年輕人認為老人是個負擔,不喜歡跟老年人再一起,他們嫌我們動作慢、嘮叨、不衛生等等,所以學習成為一個幽默的老人吧!有位老人家在店裡買完東西要付錢的時候,年輕人說:共七百元,幽默的老人會俏皮的回答"七十元嗎?"年輕人會靠近老人的耳朵說:"不對,老先生,是七百元"……其實這樣也滿好玩的。所以,偶而"裝老態""裝重聽""裝弱視"搞笑一下,讓自己成為有趣的老人。
九、年老了也不可自我貶抑
有些人過去風光成名,可是老了不受人重視,也就自我貶抑或是因為公司倒閉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完了,許多老年人嘴裡常說"啊呀!老了眼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腳和手也不聽使喚等等的話語,就覺得自己甚麼也不能做了,若是持有這種心態不但會老的更快更會死得更快,老年人學習歡喜接受、不抱怨就可以重新恢復精神上的年輕快樂。人生有起有落,有山有穀,不管成就是高是低,年老時絕不可自我貶抑,反而更應以已歷經有趣、美好的人生來觀照自己。
十、年紀大了、想的不是十年以後而要想"現在"
年紀大了還在考慮十年後會怎樣,除了讓自己很憂慮外,是很沒有意思的。活在當下、快樂實在的活著就感恩了。
十一、開朗享受老年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大部份的老年人有個特徵是"健忘"。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減弱、記憶也不比從前好,許多老年人就因此悲傷,無論如何,開朗的活著,不要看自己失去的,多去想想自己現在擁有的,就會覺得自己好幸運喔!
十二、心靈富裕才會幸福
現代人有幸可以享受從少老、中老、老老到超老的歲月,即使體力、美貌隨著年齡而流逝,但是只要學會放大小小幸福的感受,心靈的滿足度就可以不斷增加。
不管是窮人或是有錢人,有一天都會放在四方的盒子裡。因為我們都有這麼一天,有些老年人是億萬富豪,看起來好幸福,但若他沒有知心的好朋友可以一起邊喝茶邊下棋。,或為疾病所苦,躺在昂貴的醫院裡,有最好的醫療設備和看護卻見不到家人的陪伴,還要擔心財產等,而孤獨的面對晚年。有些老年人到了晚年,沒有很好的醫療照顧卻有兒孫陪伴和朋友的鼓勵以及信仰的支持,似乎這種人會比前述的富人來的富裕,因為"心靈富裕的人才是真正有錢的人"。所以要想有富裕幸福的心,就是此刻自認幸福的心。肯定"現在"幸福,就是心靈富裕的人。
腰痠背痛-5成大學生下背痛小心僵直性脊椎炎
【李盛雯╱臺北報導】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針對國內3000名大學生進行「下背痛及僵直性脊椎炎認知調查」,發現5成大學生有下背痛的經驗,其中8%表示下背痛已持續3個月;而有3成大學生從未聽過僵直性脊椎炎,雖然9成認為僵直性脊椎炎應該就醫,但僅1成知道可至風濕免疫科就診,大學生認知明顯不足。
臺北榮總內科部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周昌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30歲男性,每100位下背痛者有5位是僵直性脊椎炎,但許多人以為是單純長期姿勢不良、運動傷害,僵直性脊椎炎會侵犯脊椎關節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使其鈣化僵硬,讓脊椎失去柔軟度,若延誤就診,恐導致失能。
罹病30年的林關生就是典型的例子,國小四年級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30歲時被診斷出亦罹有僵直性脊椎炎,但早期因為醫學資訊不足未能即時就醫,目前林關生的頸椎及脊椎皆已嚴重沾黏、硬化,脖子無法轉動,全身癱瘓只剩右手能正常活動,以捏麵人維生。
周昌德提醒,只要下背痛持續3個月以上,運動後症狀會改善,就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作祟,應盡速至風濕免疫科尋求進一步的診斷,並且避免長時間低頭、彎腰駝背,以免增加頸椎脊椎的負擔,加速、提早關節脊椎骨變形。
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呼籲,患者若不想失能,除了找對醫生積極治療,也要多做運動,風濕病醫學會亦邀請台大物理治療學系教授曹昭懿與釋門少林功夫團長林勝傑,以八段錦的動作做發想,延伸出5招以球作為輔具的伸展與關節復健運動,即使完全不能動的患者,也可透過呼吸調理來達到身體運動,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增加脊椎活動空間。
2分鐘冥想就有效,3招打開自癒力
2009/11 康健雜誌 132期
心靈健康的人,身體的病痛也會復原得比較快
當重大疾病來襲時,我們難免陷入恐懼的黑暗深淵,執著地想知道「為什麼我會生病?」
「將來會怎樣?」 「我很怕,」「我會不會死?」
每天都看到生死大戲在癌症病房上演的張明志,卻也看到不少病人運用心靈的力量,即使生病甚而後來死亡,但心靈的力量,使他們能在黑暗逐漸籠罩的道路上,看到一絲光明,心安自在,煩惱未增。
當重大疾病來襲時想要培養心靈的自癒能力,是有方法的,從一開始瞭解生命本無常,平靜面對到接受自己的感覺、進而正向肯定自己的努力,發現原來無常是上天送來的禮物。
1、瞭解生命本無常
美國亞利桑納整合醫學中心計畫負責人威爾醫師解釋說,生病時,平靜下來不掙紮,並不代表放棄找尋希望,而是為了超越疾病,接受生命中的一切狀況,包括無常。
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吳熙琄,在美國唸愛荷華大學時,經歷911攻擊事件,有人在生命最後一刻,被埋在雙子星大廈時,打電話留言給妻子,「我非常愛妳,我要妳幸福,祝福你和孩子好好過日子,」並不像其他人留下恐懼或憤怒留言。
2、感受自己的感覺
當面臨重大疾病,首先要處理的是情緒,學會把情緒表達出來,無論是恐懼、悲傷、憤怒。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可以幫助你和自己在一起。 「去感受自己的感覺,害怕就害怕,累就是累,不去壓制它,」 史丹佛大學精神醫學專家斯匹格(Spiegel)將乳癌轉移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只接受標準的乳癌治療,另一組還加入每週一次的支持團體。
「我想知道,我是否能活著看我兒子高中畢業,或看到我女兒結婚,」一位乳癌病人在團體裡抒發自己的恐懼。研究進行後發現,主動分享感受的團體成員比對照組多活了一倍的時間。
3、肯定自己的努力
「在苦難中,看到自己不容易的地方,稱讚自己,」吳熙說,不要送出「我沒用」、「我很失敗」的訊息,看到自己在苦難中的努力與堅強,感受到自己的寶貴。
4、將疾病視為一個禮物
每一個重大的手術或疾病都有心靈轉變的時刻,危機會製造脆弱與敏感的窗口,質疑我們已經成就的一切。但也可能成為一個機會,使我們得到啟發。「要自我覺察疾病背後的意義,」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說。威爾醫師在《自癒力》裡講到他的日本朋友寺山信一郎的故事,他性靈覺醒,帶病修行,展現更高的力量。
寺山是一位細胞學家也是管理顧問,他睡得很少,每天喝10∼12杯咖啡,縱情於牛排與甜食,但所有的醫學檢驗都是正常。直到他疲勞到無法工作的地步時,進一步檢查發現右腎已經擴大,X光檢驗是腫瘤。
按照日本慣例,並不讓病人得知真正的病情,醫院瞞著他進行激烈的化學治療,這些注射讓他嘔吐、鬍子變白、頭髮掉落。後來又進行放射線治療,使他很疲勞,也失去胃口。夜裡,他夢到自己的葬禮。他想呼吸新鮮空氣,便爬到醫院屋頂,卻造成騷動,醫院以為他要自殺,要他守規矩或離開。
寺山迅速簽了出院檔回家,有人向他介紹長壽飲食療法,要吃糙米,愛好美食的寺山想都不想。
隔天,寺山醒來,感受到一股很想看到日出的慾望,他爬到公寓頂樓,感覺一道光線射入他胸膛,能量擴散到全身,接著他哭了起來,「我很高興我還活著」。然後他開始吃糙米,每天期盼到屋頂看太陽的儀式,也到一家僻靜中心靜養,還每天都到森林裡散步,並開始練大提琴,他已經很多年沒練了。
「我開始感受到體內與周遭自然的痊癒力量,我開始明白我創造了自己的癌症,我也因此明白,我必須愛我的癌症,它是我的一部份,我必須愛整個我。」
「苦、大病、大挫折都是生命的禮物,傷口下才看到真正的力量,」
平日滋養性靈
即使在平日,沒有病痛時,依舊可以透過靈性的修持,讓自己心理更健康。科學家早就證實,壓力、焦慮、憂鬱有害健康,減少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可以提升免疫球蛋白,活化免疫系統。快樂可以延長心臟病人的壽命,減少中風的機率,緩和過敏反應,增強感冒的抵抗力。
「不在有陽光的日子哭泣,」 張明志 醫師說,提升心靈的健康,就彷彿拿到了去迪士尼樂園的地圖。
愈來愈多人分享滋養性靈的方法,從眾所皆知的打坐冥想, 到神經學家親身經歷驗證的「等待90秒不生氣」。
1、兩分鐘冥想就有效
如果有一種藥,每天只要一顆就可以減輕焦慮,對生活更滿意,這種藥是純天然、而且免費,你吃不吃?世上真有這種藥丸,就是冥想。 許多宗教都瞭解冥想的力量,每種宗教有不同的方式,但共通點都是:有意識地將腦袋放空,專注凝神。
冥想已從放鬆壓力,轉為預防、延緩心臟病、高血壓、偏頭痛、甚至癌症。哈佛醫學院心臟學家班森訓練病人每天冥想20分鐘,病人血壓降低、心跳次數減少、氧氣消耗量是平常17%。只需要一張椅子,靜靜坐著,聽起來很簡單,只要試過的人都知道困難,一開始會因為無法改變任心意遊蕩的習慣,不斷失敗。
印度瑞虛凱詩拉瑪靜修中心主席 韋達帕芳堤(Veda Bharati)提出兩分鐘禪修法。在等公車、用餐前、開會前,站著、坐著都行,背頸頭打直,用橫隔膜呼吸,氣息從鼻孔進出,只要把散逸的心收回,把一切放下。
2、覺知負面情緒,90秒不生氣
「憤怒和別人無關,是因為自己內在有一個按鈕,是怎樣就怎樣,」賴佩霞說。左腦中風的神經解剖學家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復原後,花了很大的努力,有意識地選擇不要讓某些舊迴路死灰復燃,以便馬上回到平靜的右腦。
由於對腦神經的瞭解,她知道憤怒情緒只要一觸動,腦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就會洶湧通過全身,但化學成分只要90秒就會從血液中消失,所以要是90秒後,她還在生氣,表示她選擇讓迴路繼續運轉,如果不,她就讓這個反應通過,回到當下。她把負面情緒視為打噴嚏一樣,覺知地面對自己內在火焰,慈悲地對待自己。
3、釋放五感,重建「健康感」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感是人類生存重要的裝置,遠古時候,人類用敵人的氣息來察覺危險。但現在科技與時間的壓力,使人類做什麼都很快,匆促地囫圇地讓五感官浮光掠影。
神經解剖學家吉兒在左腦中風後,發現逗留在感官迴路的基礎生理反應中很有用,例如品嚐美食,吃、喝、感覺愉悅都是發生在當下,她用心記住五感,以及內心深處的感受,幫自己找到途徑回到右腦。相信我們的大腦可以取代不要的思考模式,幫助我們當下經歷內在的平靜。
其實我們平日就有經驗,當身體疲累時,身體會發出求救的聲音,當內心生病時,腦子的某個部位也會有感覺,相信五感,傾聽發自身體的聲音,就會發現自己具備「健康感」,這是身心靈自癒能力的基礎。
經歷疾病的痛苦或許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但「不被生命的苦難綁架,溫柔地和自己在一起,卻是我們能做的。」。
挫折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嚴長壽
當失敗或受挫折時,你必須要有熱忱,要懂得自我療養,尋找自己安心的工具,也就是說你要從不同角度,去穩定那些不安定。職場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問題,但每個歷練將使你變成不同的人,年輕就是要歷練!譬如說很久以前麥當勞董事長孫大偉上任前,合作夥伴說你要當董事長管事情,就先到hamburger university(漢堡大學)去學。他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洗廁所,因為董事長要管事,就得知道基層員工在做什麼,才知道這些工作的「眉角」。
要瞭解不是洗一天,而是洗一千個馬桶,你就知道下面的人在幹嘛,才會更體貼他。這些技術一點都不重要,而是身處在那個環境,你會更謙卑的去面對這些事。
挫折我認為是難得的學習機會,我當然也有挫折。像有人背棄我,我就會知道原來也有這樣的人,不必再為他付出了。假設是言語的否定我,那我會去思考我自己做得的到底對不對,而不是去想別人說的對不對。如果我自己做得很好,只是別人不懂,就讓時間來考驗,不必去急著證明我自己有多委屈。
我當然也會有沮喪的時候,那時就靠音樂、藝術的沈澱。音樂有多重要?我女兒小時候學鋼琴,我跟她說,等有一天妳長大後,妳會知道這是妳生命中爸爸媽媽給妳最重要的禮物,因為它在妳情緒不好、寂寞的時候,會陪伴著你。腎臟長腫瘤、拿掉一個腎臟,也是一個歷練。
我那天去做健康檢查,大家都走了,卻叫我留下來,然後副院長忽然來了,他表情嚴肅的說,我發現你腎臟有一些問題,裡面長出一個腫瘤。
許多人可能都會問;「為什麼是我?」但我對自己說的是:「終於來了!」醫生說這叫做「華爾街症候群」,很多人到三、四十歲工作太忙碌、或壓力大都會得到。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苦難經驗,上帝給我這個功課,我當然要坦然接受,我憑什麼置身事外?但我也不敢說我心如止水,開完刀身體很弱,我還得吃一點抗憂鬱的藥,但日子依然過得很好。我現在只剩下半天的體力,中午一定要休息,工作還是可以做到晚上八九點。
失智症與譫妄
老王今年70歲了,辛苦了大半輩子,5年前退休後終於得享清福,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子女都不在身邊,家裡就剩老夫老妻相伴,兩人時常到處走走,偶爾出國玩玩,退休後生活著實還蠻愜意的。然而,最近兩年來,老王開始常忘東忘西,有時走在街上會雄雄想不起來和他打招呼的人是誰;過去這一年裡,老王健忘的情形好像又更嚴重了,常常找不到家裡的東西,或是剛剛還拿在手上的一轉眼就不記得放哪兒去了,有時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家裡遭小偷啦,也曾經懷疑是不是老伴兒偷了…。
老王的情形,沒錯,大家都知道就是「失智症」,連病房裡的病友也跑來跟醫師講:「啊,那個是老人癡呆啦」。嗯,那再看看老李:老李72歲了,以前身體很硬朗,沒有什麼大病,也沒看過精神科。這四、五天來老李突然開始懷疑太太有外遇,差一點出手攻擊太太;作息也變得混亂、日夜顛倒,講話胡言亂語,有時連家人也不認得,狀況時好時壞…。
老李是怎麼啦?老李的情況在醫學上屬於「譫妄」。所謂「譫妄」,是一種急性發作的精神病狀態,主要病因是器質性的因素,例如中毒、藥物、代謝障礙或其他內外科疾病等,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意識混亂、定向感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等精神病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是突然的、短暫的,病程是時好時壞、波動性的變化,常常早上還算好,傍晚以後就開始大鬧,一直鬧到半夜才收攤,這時累壞了的家人也才能稍作喘息。
若有可靠詳盡的病史,再參照上述原則,通常不難鑑別診斷;然而,有時臨床上還是不好區分,尤其是來急診或門診初次就診的個案。初診個案的家屬大多數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過去缺乏這方面相關經驗或知識,加上已經被個案搞得身心俱疲、心煩氣燥的情況下,對個案病史的敘述往往就像個案的病程:語無倫次,答非所問,且有波動性變化…,如此,醫師在判斷病情上就沒有可信賴的依據,當然會增加鑑別診斷的困難度。
此外,也有個案的家屬從報章媒體、書籍雜誌、或其他管道對失智症和譫妄已有初步的認識,對個案病情及診斷有其個人主見,在醫院也能與醫師做一番討論。若討論結果是醫師與家屬英雄所見略同,那自然是皆大歡喜,惺惺相惜;若討論結果是醫師與家屬南轅北轍,各執一方,那真的就頭又大了。常在本院急診看到初診個案,問診後高度懷疑是譫妄,趕忙建議並著手安排轉院事宜,但家屬認定是失智症,還引經據典說他們家誰說這就是失智症,他們家隔壁某智慧長者也指示這就是失智症沒錯,要求醫師馬上讓個案住到本院來。這時只能一方面繼續絞盡腦汁從各個角度解釋給家屬理解接受,一方面暗自感嘆醫師專業形象之傾頹,甚至曾經自責為什麼地下電台主持人講一次比醫師講十次還有效。
失智症與譫妄為什麼需要鑑別診斷?主要是因為譫妄屬於急症,通常有一定的致命危險性,視引起譫妄的器質性病因為何而異,故需儘快找出器質性病因並加以治療,且譫妄是可逆性,越早治療恢復得越好;失智症則是慢性漸進式的病程,而且是不可逆性,通常也比較少需要緊急處置的狀況。所以鑑別診斷的目的主要是針對譫妄,希望能儘快查出可逆性的器質性病因並治療之,以搶救寶貴的生命。
難得糊塗:談老人譫妄
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吳俐燕醫師
85歲的林爺爺有高血壓和重聽,兩個禮拜前開始出現發燒、咳嗽和全身無力,經口服藥物治療無效後,家人把林爺爺送到急診室,身體檢查發現有痰音,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上升、X光檢查顯示右下肺浸潤增加,林爺爺因此住進醫院接受肺炎的治療。經過抗生素的治療,林爺爺的病情明顯好轉,但因不適應病房環境而失眠並服用了安眠藥,之後林爺爺開始出現日夜顛倒、行為怪異、胡言亂語、意識狀況時好時壞,急壞了所有的家人。
急性的意識混亂稱之為「譫妄」,譫妄好發於老年住院病患,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突然發作的注意力不集中與認知功能受損。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住院病患有48%在住院期間被診斷有譫妄,而老年人一旦出現譫妄往往代表預後不良的狀況,包括整體功能受損、無法獨力生活、極度需要照顧,甚至有三分之一的譫妄病患會死亡。所以,老年人出現譫妄是一種警訊,代表身體有某種嚴重的潛在疾病,不得不小心!
譫妄的致病機轉通常是多重因素,此狀況好發於:失智症患者、年紀大、合併其他嚴重疾病(例如巴金森症患者、中風、感染、癌症病患)、男性、憂鬱症患者、腎功能不全、脫水、營養不良、酗酒、聽力或視力不良老年患者。而引起譫妄的危險因數則包括:藥物(常見藥物如安眠藥、抗焦慮劑、嗎啡類止痛劑、胃潰瘍用藥等)、放置尿管、行動不良者、酒精或藥物中毒或戒斷症候群、電解質不平衡、感染、肝腎衰竭患者、醫療行為產生的併發症、環境因素、以及心理社會因素。在老年人的重大疾病例如敗血症、肺炎以及心肌梗塞,譫妄可能是唯一的臨床表現,因此對於譫妄患者須提高警覺。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病患無法執行簡單反覆性的任務、行為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無法與他人交談、胡言亂語、不合邏輯的思想、對外界的反應能力降低。診斷譫妄主要是根據以下的要件:(1)意識受幹擾,合併注意力不集中、(2)認知功能的改變,如記憶力受損、失去方向感和語言能力變差、(3)症狀在短期內發生(數小時至數天),且一天內症狀波動不定、(4)可從病史、身體檢查或實驗室檢查發現其可能的潛在性的疾病。林爺爺本身是罹患譫妄的高危險群,包括他是一老年男性,而且平時有重聽,加上現在有一個肺部的感染,所以在服用安眠藥後容易產生譫妄的情形。
面對一個疑似譫妄的病患,最重要的是詳細的病史問診(包含認知功能的檢查))以及理學檢查,其次為評估病患藥物使用的情形和輔助性的實驗室檢查,以找出造成病患發生譫妄的根本原因,進而對症治療。譫妄病患的治療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治療為抗精神劑(例如haloperidol ),由於老年人較易產生藥物的副作用,所以應從最低劑量開始慢慢加量。但最重要的是非藥物治療,包括鼓勵家屬在旁陪伴,增加病患的方向感(房間內擺設日曆、時鐘)、鼓勵病患多與人群溝通、增加病患的活動力、讓病患參與自己的治療、改善病患居住的環境以及改善病患的睡眠品質。
政商巫巫茲拉─掌握關鍵技術台灣總差一哩路
2012-12-02 01:06 工商時報 譚淑珍
台灣雖然是腳踏車王國,但是,最為關鍵的變速器技術是掌握在日本手中。
台灣雖然號稱是石化王國,然而,石化高值化的關鍵技術,也不在台灣手中。
因為關鍵技術掌握在他人手中,商總理事長張平沼旗下的愛地雅公司,以生產自行車著稱。張平沼感歎,台灣空有腳踏車王國之名,卻無法與日本競爭。
他說,全球最好的變速器工廠是日本公司,而台灣的自行車在全球愈是賣得嚇嚇叫,就愈是要拿著現金、排著隊向日商購買變速器。
因為賣得好,就要買得多,而且,所有生產自行車的廠商都向日本公司購買變速器,因此張平沼說,怕買不到,當然是得拿著現金、排隊去買啦!
他說,不只是變速器。現在流行的智慧型手機中使用的玻璃纖維絲,做得最細的也是日本公司,而他剛好也有投資生產玻璃纖維絲的富喬工業。
富喬工業發展了好多年後,張平沼說,好不容易從日本公司挖來一個人,從事研發改善,如今總算能夠跟在他們後面,雖然,無法超越,至少能夠跟他們後面。
後來,日本發生311震災,而日本主要生產玻璃窗纖維絲的廠商大多都在福島,也造成市場上供不應求,也因為如此,張平沼說,才有機會與日本廠商合作,共同進行關鍵技術研發,否則一點機會都沒有。
他還說,企業即使有心從事關鍵技術的開發,有時也會擔心被報復性的斷絕貨源,所以,台灣要談產業升級、創新加值,必須要由政府出面主導研發,然後技轉廠商。
不過,由政府主導研發,總會擔心研究成果無法商品化的問題。石化公會總幹事謝俊雄就說,「從實驗室到工廠是一段很遙遠的路」,且90%的實驗成果,是放在櫃子裡存放。
意思是,研發成果,要商品化,是多麼的不容易。
其實,石化業有位大老為了改進一項石化產業,花了10幾年的時間,投入了無數的經費,結果,就是差臨門一腳,就是踢不進去。
不得已,最後只好像向國際大廠購買那項技術,當大老看到對方開出的價,火冒三丈,粗口罵對方是獅子大開口,他說,「我就只是差那麼一點點而已,卻要那麼多的錢?」
沒想到對方不但不惱怒,還笑咪咪的對大老坦承,「是啊,我就是獅子大開口」,可是,他也同時告訴那位大老,如果不買,保證再過10年,還是差了那一哩的路。
所以,掌握了關鍵技術,也等於抓住了產業的咽喉。
不過,有時技術未必代表一切,像夏普掌握了第十代面板技術,能夠生產高畫質的大尺寸電視又如何?
這就又回歸到市場面了,其實,台灣能成自行車生產王國,是因為現在流行綠色環保生活,那天,不流行自行車,改流行騎馬車時,還會不會排著隊去買變速器?
醜陋人性哪裡是"尊嚴"!
林保華
每逢大災害的發生,就會在不同人身上,顯露人性的美麗與醜陋。最近美國康州一名學生槍殺一間學校裡的26名幼童與老師事件,學校校長與老師為掩護學生,以肉身擋子彈,結束了她們,美麗的一生。歐巴馬總統講到這宗事件而哽咽。但是今年7月底北京大水,死了近百人,中共要員全部隱身,遑論致哀哽咽。我們的馬總統,也只會在蔣經國與孫中山等"偉人"照片面前哽咽,顯示自己是他們的同類,對人民的痛苦則沒有感覺。這就是每個人所具人性的不同。
為何有這樣的不同?恐怕除了基因,就是所受教育的不同。西方的人文教育是人類的平等、博愛,所以具有同理性;中華文化所宣揚的則是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例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師道尊嚴等等,統治者與掌權者是天之驕子,不但具有優越感,而且享有特權,別人死活管他娘。
因為有這種等級與所謂的"尊嚴",改革就難以開展,不但涉及重大利益關係,還冒犯了被改革者的"尊嚴"。所以中國在18大後雖然改革聲浪震天價響,老百姓還是沒有信心。台灣的改革也是如此,馬英九的首鼠兩端,不但成為笑柄,也令人憤慨。就以年終獎金來說,折騰了半天,就是今年而已,不願意成為制度,埋下將來"反撲"的伏筆。
因此其他問題,例如軍公教享有退休特權的18趴問題,就完全不敢去觸動。同為深藍出身的考試院長關中,就認為18趴一定要改,要訂落日條款;而退休所得替代率認為七成較適宜。馬英九對此不作反應。
馬英九還沉醉在不久前金門一位馬屁精吹捧他是"恩主公"(關公)的酒氣裡不能自拔,但是國民黨真正的恩主公,是敢於自我革命的關中。關中在藍營高層裡能打第一槍,相信與兩年前他的喪女之痛有關。本來不想再提這事,然而的確人生在遇到重大災變之後,往往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觀,也就是看化人生,看淡名利。熱衷於名利場,追逐權位,能夠代替親情之痛嗎?有的人表面上是孝子賢孫,實際上最熱衷的還是名利權勢,除了一毛不拔,一生就在忙於"更正"自己的名譽或打名譽官司。這又是一種偽君子。
某些享有高薪,因為修改退休條例而自稱侵犯了他們"尊嚴"的特權階層,說穿了,不就是因為每個月少拿那麽幾千幾萬,違背了"中華文化"中"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天條而要造反嗎?這些人還自誇他們如何為保衛國家所做出的貢獻。真笑死人,為了挽救國家免於頻臨破產,不肯犧牲幾千幾萬,還會為保衛國家犧牲自己?當年無非是"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或者"被驅不異犬與雞",哪裡是真正的高尚理念?否則也不會為這點錢造反,也不會為那麽一丁點的"禮遇"而被共產黨統戰。
我們都是人,都有人性的弱點,問題是要正視這些弱點,逐步克服這些弱點,尤其在關鍵時候要經得起檢驗,而不應該無視這些,導致醜態畢露。更不應掩飾,把虛假當真實,把醜陋當美麗。而把這種"醜意"當民意的立委,拿一堆歪理來振振有詞,更是辜負了真正的民意所託,只是為一小撮特權階層服務而已。
極光電子報 2012.12.17http://www.taup.org.tw
蕃茄減肥的吃法
作者﹕林羨
中國食療網
用蕃茄瘦身,應該怎樣吃,什麼時候吃,吃多少呢?
蕃茄產生熱量的能力很低,200克的蕃茄大概只產生那麼30來千卡的熱量,而200克的大米或者麵粉至少要產生700千卡的熱量,豬肉產900千卡熱量。成年女性大概一日三餐需攝取1 800千卡左右的熱量,蕃茄飽肚的能耐還是不錯的,假如多吃蕃茄,把米飯、麵食、肉類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取量減掉它一部分,同樣能感到吃飽的話,輕輕鬆鬆減少300千卡熱量進入人體,就可以達到減肥的要求了。
●飯前吃
蕃茄瘦身提倡飯前吃一個蕃茄,其中含有的食物纖維不為人體消化吸收,在減少米飯及高熱量的菜餚攝食量的同時,阻止身體吸收食品中較多的脂肪。蕃茄獨特的酸味還可刺激胃液分泌,促進腸胃蠕動,以幫助蕃茄中的食物纖維在腸內吸附多餘的脂肪和廢棄物一起排泄出來。對於寒性體質或胃腸虛弱的人則可選擇加熱過的蕃茄或蕃茄汁。
●作午餐和晚餐
也有人說,午餐和晚餐只吃蕃茄,不吃飯食,僅僅早餐吃一頓高熱食物,連續進行一周,但每月只能進行一次,這樣一月可以減掉2∼5公斤的體重。不過,一日三餐中有兩餐完全不吃一點主食,恐怕實行起來肚子會有意見。比如日本人的方法是每餐飯前吃蕃茄,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先把地盤佔住再說,然後吃飯,吃多少算多少。當然也不盡一致,有的當水果吃:有的用來當飲料喝,根據自己的愛好吃。
此方法的原理:一般女性一餐平均攝取約 600 卡路里,若其中一或兩餐(早餐、午餐或晚餐)以蕃茄代替,便可至少減少吸收數百卡路里,這樣不會有太大壓力,又不致令身體缺乏營養,比起每日三餐正常合共攝取1800卡路里少了很多,這樣便可達致瘦身。
每日兩餐之中又可以吃幾多蕃茄?基本上沒有限制,其實蕃茄容易令人飽肚,吃足夠飽肚份量便可。若覺得吃生蕃茄很吃力,可以蕃茄作出多款配搭,但切忌用煎、炸、烤的烹調方法,蒸、灼或將蕃茄煲湯飲用均可。
●代替晚餐
有人認為最好的蕃茄減肥法是:早餐同午餐照食並要盡量注意營養,晚餐就用1或2個蕃茄代,全天的熱量可控制在1 400千卡以下。這樣堅持下來,肯定會成功減肥。
*tips:
一. 是不要刻意講究如何吃,生吃熟吃都可以。不過,熟吃時番茄紅素的吸收可以增加2倍以上,看來還是盡可能多的做熟了吃好些。
二. 是不可完全以蕃茄當飯,只要減下平時飯量的1╱4到1╱2,應當就足夠了。不要因為減肥的急於求成,而影響了正常的營養和體力,甚至導致其他一些毛病的產生,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三. 是不必拘於特定的時間,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只要達到每天200∼500克左右的量就可以了。
四. 是要堅持下去,好在蕃茄本來就是個好東西,可以百吃不厭,又可以換著花樣吃,很容易堅持。
五. 蕃茄本身幾乎由水份構成,除了維他命 C 外,沒有多少營養,因此剩餘的一餐,需非常注意均勻的營養。
六. 任何食物,只要過量皆會導致肥胖,幸好蕃茄易於有飽肚感,但亦要小心吃過量而導致弄巧反拙如水腫等。
七. 蕃茄含有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B1、蘋果酸、檸檬酸等營養成分。但由於其果肉內含有膠質和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空腹食用會與胃酸起化學反應,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阻塞胃引起腹痛。因此,食用蕃茄時切不可貪嘴。
蕃茄減肥菜單
1. 七天瘦三公斤菜單:
早餐:一個中型番茄、一個水煮蛋、一種自己喜歡的水果(卡路里不超過200)
午餐:先吃一個番茄,然後可以吃一個水煮蛋、一片全麥麵包、一個喜歡的水果、一杯無糖的茶或咖啡
晚餐(每晚八點之前吃):先吃一個番茄,然後可以吃些胡蘿蔔、芹菜沙拉、去皮的雞胸肉或雞腿肉或者水煮魚、一杯無糖的茶或者咖啡。
2. 一個月瘦七公斤菜單:
早餐:以番茄代替平時的早餐,或喝2∼3杯番茄汁。
午餐:先吃一個番茄,然後可以吃兩片全麥麵包,番茄汁或綜合蔬菜汁
晚餐(每晚八點前吃):先吃一個番茄,然後可以吃些水煮蔬菜、涼拌豆腐、綜合蔬菜汁(包括番茄、芹菜和少量檸檬)
3. 兩個月瘦十一公斤菜單:
只要在每天的早、午、晚三餐之前各喝一杯約300cc的番茄汁就可以了。可以維持平常的飲食習慣,同時減少食用高熱量的食物(如Pizza、煎炸食物),每餐之間如果覺得肚子餓就以小番茄做零食。
*tips:最好每天都能夠配合適量的有氧運動,比如每天爬5∼10分鐘樓梯,既輕鬆,又可以加強瘦身效果。
注意事項:番茄雖然是個好東西,但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大部分的蔬菜水果都是寒性食品,如果身體屬虛、寒、濕的人,就不宜多吃番茄。另外,女生如果是過敏體質的話,在生理期內也不適合吃番茄。
〈金�煒專欄〉中共一開口,台灣就發笑!
由統派團體「兩岸統合學會」主辦的「台灣論壇」,最大的賣點是「民共對話」。中國之所以堂堂陣仗移師台灣,不是沒有計算過的:首先是中國國民黨早已擺平了,更不必說那些統字號的學者;其次,民進黨的謝長廷也到北京磕頭,現在中國的統一戰線拉到民進黨、拉到綠營,可以說時機到了。至於問中共在台統戰成敗如何?恐怕人算不如天算。中國清華大學法學院長王振民第一天聽完台方發言就說:「對民進黨失望!」失望就是失敗,而另一個解讀,則是期望落空;統戰綠營踢到鐵板了。
當然,中國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中國國台辦的副主任孫亞夫在台灣,毫不忌諱的藐視台灣主權,大剌剌的公然推銷「一中」,台灣官方不但噤不敢言的坐視,「聯合中國」兩報竟然成為在台的《人民日報》般,以不成比例的大篇幅,宣傳孫亞夫及中國來人的言論,台灣與會者幾成陪襯。從而顯示台灣在「馬統」主政下的危機;中國已侵門踏戶了,馬統政府與藍調統媒卻開門揖盜,台灣宛如不設防的國家,中國可以君臨台灣了。
然而,台灣也不是只有坐著挨打;民共交流下,逼使中國現出了不堪的原形。原來中國只有政治沒有學術可言,否則為什麼國台辦的副主任可以統領所有的學者?為什麼副部長級的孫亞夫是領隊的長官?且儼然是學者的領導與發言人?任何民主國家中,參加以「學會」為名的研討會,沒有政治人物能夠或敢濫竽充任團長,也沒有一個敢主導學者的發言,然而,中國卻可以。可怕的不是政治領導學術,而是號稱學者、教授的人甘心成為政治的尾巴,下賤到做共產黨的喉舌、成為黨的附庸。其次可以觀察的是,統派的藍營代表╱學者幾乎沒有聲音、意見,好像只是陪襯,所有的火花全是綠營迸發出來的。此一現象,正證明藍營已收編成功,也像中國御用學者般閹割完成,藍通通的一片紅?
這次來台的中國學者,幾乎都是各校的台灣研究院、所「高幹」,不是院長就是所長,滿嘴都是統戰,都是政治,毫無學術可言。難道中國已無真學者?難道台灣研究就是研究如何統戰台灣的單位?所以學術交流云云,全是屁話。
儘管中共咄咄逼人,以大淩小,卻也沒有占到什麼便宜,甚至可說遭到滑鐵盧。與中國交鋒的台灣學者的最大利基,就是普世價值的民主及人權。只要丟出民主或台灣的國家認同,中國就沒轍了,只能亂扯一通,荒謬可笑到不行。中國的與談人,完全不知民主為何物,一談民主,完全露餡,正像昆德拉所說︰「人們一開口,上帝就發笑。」中國一談民主,台灣就發笑,只透顯專制到骨子裡的醜惡面貌與心態。重點是,誰說本土派反對與中國交流?只要不像謝長廷一樣,到中國飆淚的磕頭,誰反對民共交流(鋒)?只要站穩台灣主體與民主基石,台灣一定是贏家。
(作者金�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自由時報
巴黎 |
「我們要用愛心,來聽從我們身體所供給的指示。」
以一般情形來說,我們的疾病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我們的身體很像世界上最奇妙的機器,能反映我們內在的思想和信念,且時常和我們「對話」,告訴我們它的種種情形。我們應該花一些時間,來留心傾聽。
即使在平時,我們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也在對我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思想、每一次行動發出反應。一個永遠拉長著臉孔的人,表示他沒有快樂,也沒有愛心。
老年人的臉孔,可以清楚的顯示出他們一生的思想習慣,所以我們可以從老年人
的臉部表情,看出他以往的為人如何。
在這一節�,我將列出製造疾病的心理狀況,也告訴你怎樣製造健康。我現在是在探究,究竟我們怎樣製造出一些普遍的生理問題?為什麼這些問題會產生?儘管它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準確,但是它能夠給予我們每一個人一些有效的指示。
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病人,都受到指示幫助,其中不乏經服藥無效的人,情形也由此好轉。
我們的「頭」,是象徵我們自己。我們用我們的頭,將自己展現出來;人們認識我們,都是因為認識我們的頭。如果我們的頭部有什麼不安適,這表示我們一定有了很大的問題。
「頭髮」象徵力量。要是我們經常緊張害怕,那便會引致生長頭髮的毛孔收縮,使頭髮不能呼吸;頭髮不能呼吸,就會失去生命而致脫落。這種情形,如果不改善,久而久之,便會使我們禿頭。
自從女性開始加入「商業社會」以後,也都因為緊張和沮喪的關係,開始要面對禿頭的問題。這和以前「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大不相同。那時代的女性,因為受壓力較輕,所以很少有禿頭的威脅;就算男性,也因為舊時的各種競爭,不像現在那麼厲害,因此禿頭問題也好得多。
一個人經常處在緊張和壓力中,並不表示他個人特別盡力地在奮鬥,那只表示出這個人相當脆弱。人要能鬆弛、輕安且專注,才算是真正的強壯和安穩。我們應該多多放鬆我們的身體,更應該多多放鬆我們的頭皮,以免引致禿頭。
現在,我們就可以嘗試讓自己放鬆,而且時常都要做這種放鬆的練習;當你練習了一個時期以後,你會覺得你顯然和以前大大不同。
「耳朵」象徵我們聽的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耳朵有毛病,這通常表示他有些問題不願聽到,更不願聽旁人的說話。
「不痴不聾,做不得阿家翁」,如果裝痴作聾裝慣了,耳朵就算真聾了。
相反的,一個人的耳朵無病無痛,只要能夠訓練自己連極微小的聲音都留心去聽,那便即使活過了一百歲,聽覺還可以維持得很好的。
耳痛對小孩子來說,相當普遍。這是因為小孩子時常都被迫聽大人的種種說話,而這些小孩子又都根本不想要聽。加上家長的管教是不許小孩子表達憤怒,小孩子的憤怒被壓抑,就導致了耳痛。
「眼睛」象徵我們看的能力。如果我們的視覺有問題,那通常表示我們厭煩了看某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書報,也可能是生活中常出現的,不論它已成過去,或現在仍在,或者將來要來。是我們先有逃避心,眼睛受到暗示,所以就把看的能力降低。
小孩子戴眼鏡,可能是因為遺傳了近視,也可能是家中有某些情形他不想見到。小孩子沒有能力改變家庭,他們只會盼望自己見不到這些不想見的事情,於是他們的視力,就在被暗示的情形下減弱,以減少他們心中的煩惱。
很多人因為他們肯清理和改良他們在戴眼鏡之前發生的壞事,以致視力也得到改良,他們的近視程度減低,甚至原來戴眼鏡的也不需要再戴眼鏡。這種現象真可以發人深省。
我們不妨想想:是否有什麼事,我們正不想去面對?或害怕面對?怕將來面對?如果你能夠清楚對待自己,你便什麼事都不會發生。這是個很有用的問題,值得好好思索。
「頭痛」來自心緒紛亂和將自己看得沒有價值。人應該在頭痛的時候,問問自己:究竟有什麼事不對?然後,安慰自己、鼓勵自己,讓所有的問題得到解決,頭痛自然會痊癒。
常患偏頭痛的人,是因為太希望自己十全十美,替自己製造了太多的壓力,同時,又常常壓抑自己,從來不敢宣洩自己的不平。而每當他們快要有偏頭痛的時候,如果能作適度運動和娛樂,偏頭痛就會立刻停止。心情的放鬆,可以消除緊張和痛楚。儘管人在發生偏頭痛的時候,並不想去找尋娛樂,但卻真正值得一試,這是絕對有益的。
「頸」和「喉」很奇妙,這個部位是很複雜的。
我們的頸很接近頭部,很像一個思想的通道。人的頸部如果發生問題,是身體在暗示人對某個處境、某些觀點,都太頑固不開通。
慧珍妮亞琴都,是一位很高明的家庭醫生, 她曾經做過一個很特別的調查,發現人們竟會以二百五十種不同的方法,洗滌碗碟。這個事實告訴我們:只看一個角度,不看另外的角度,那麼,我們便等於把世界上的絕大部分都摒拒了。做人的態度,如果能配合到像他的頸部一樣靈活,那他的頸部,就絕對不容易發生問題。
喉嚨有替我們說話的能力,但是它與鼻子相通,鼻子吸入了細菌,便影響喉嚨。不過,細菌是無出不在的,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有喉嚨的問題,而有些人卻不容易有?那就全看本人是不是有心理方面的不妥了,一個覺得沒有能力替自己作主的人,他的喉嚨必定很弱。
如果喉痛又帶傷風,那也是由於他的思想混亂,削弱了他的抵抗力,才會如此。
很多為他人而生活的人,從來不能做他們自己所希望做的事,只是時常在討好家中的母親、父親、丈夫或妻子、工作地方的上司、同事、顧客……這種人精神不痛快,特別容易傷風喉嚨痛。
扁桃腺和甲狀腺的問題,也是如此。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咳嗽。咳嗽是在表示一些什麼,或對什麼有了反應;很多人的咳嗽,都是在表示對環境的不滿意,甚至是下意識的希望別人注意他。
咳嗽的最大原因是抗拒——抗拒細菌、抗拒灰塵、抗拒別的一切。在一個很成功的音樂演奏會中,成千上百的人都鴉雀無聲,靜靜地聽;原來傷風咳嗽的人,到這時候也不咳嗽了。
反之,在某些低級的劇場�,雖然觀眾只有數十、一百個,但往往一片雜亂,咳嗽聲此起彼落,沒有片刻的寧靜。
這些正說明了咳嗽並不是單純生理上的病, 而是人隨時可以製造、也隨時可以停止的。我在授課的時候,如果有學生咳嗽,我便會請他站起身,問他是不是不同意我的說法?還是喉嚨真有不妥。而大多數被問的學生,都會就此停止了咳嗽。
「手臂」象徵我們對生命的經驗。它有擁抱的能力和潛力:手臂的上半部,與我們的潛力有關;手臂的下半部,與我們的能力有關。
我們的「手」時常用來握、用來抓、用來拿。我們讓東西在我們的五指間來去,有時候,我們會強拿著不放。我們「著手」幫助他人辦事,辦得快叫「快手」。
我們的手可以很柔和,也可以因為過度思想,使手掌很硬、手指粗糙。時常把手緊握著的人,是表示有恐懼,他恐懼他會失去什麼、恐懼他會有什麼不足夠;恐懼一旦輕忽,便什麼都不再存留。
一個人如果常常緊緊抓住他愛的人不放手, 這樣只會使他愛的人更快失去,因為沒有個人會長久欣賞一個過於緊張的人。和人握手時把人家緊緊抓著的人,通常都不夠開朗。
人應該知道:人生在世,一切都經註定,如 果要爭取,只能以行善來爭取。思想上有這樣的領悟,自然會放寬心胸,不再執著不放;這樣,雙手自然不會再表現出緊張。要知道所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並不會被他人奪去,實在大可放心。
手指發生問題的人,應該儘快鬆弛自己,不要再對人對事百般執著。有些人意外割傷了手指,這不純是意外。他的自我,正在不如意的處境中,精神非常不集中。
「背」是我們身體的支柱,背部良好,也表 示得到別人的支持,很有力量。如果我們的背部有問題,就表示自己覺得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援。其實,我們除了有工作、家庭、丈夫或妻子、朋友的支援,事實上我們還受到生命的支援;一個經常行善的人,更受到宇宙間一切吉祥力量的支持。
有些人背部上方不舒服,可能是因為他覺得他的愛人、朋友、雇主等不了解他或不支持他,使他頹喪,才影響背上半部血流的通暢,而發生痛感。
背下半部發生問題,常常是因為憂慮沒有足夠的金錢。很多人把金錢認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假使沒有了它便不能生存。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下,人並不會餓死、凍死、窮死,大可不必擔心。人有一雙手 就可以得到一切,吉祥之光會照耀每一個善良的人。
我們的「肺」,象徵我們接受和給予生命的能力。肺部的問題通常表示我們害怕接受生命,或許我們覺得自己沒有權利去經驗一個充沛的生命。要知道,人之能有生命,是由前世的善因得來,應該信任自己是善男、善女,不可以自暴自棄。
傳統上,女性的呼吸一直都很淺,她們以為自己較秀氣,不應該放任自己用力呼吸;而今天這一切都在改變。女性能夠在社會上有自己的地位,成為社會上人格完整的一份子,所以已能開始深深地,充沛地呼吸。我很高興,能看到女性參與運動比賽。女性一直都在室內工作,直到近代才有女性像男性那樣健壯活躍,由於如此,她們的身體都變得強壯了。
肺氣腫和過分的吸煙,是由於否決自己的生命。這些人有一種頑固的觀念,覺得自己本難長壽,所以縱情於無益的嗜好。人如果想要戒煙,就先要把這種基本信念改變。
「胸部」象徵母愛般的心情和行為,如果我們胸部有問題,這通常表示我們對一個人、一個地方、一樣東西、或一個經驗,有過份的「母愛」。
作為一個母親,她的責任之一是要使小孩子「長大」。但她們必須知道,何時應該放開雙手,不再管制兒女,讓他們自己去發展;不應該過分的保護,不應該老為兒女預備一切,要使他們能打理自己的生命里程。很多時候,過分的母愛反而會減弱滋養力。
胸部生癌,是因為有深刻的怨和恨,影響細胞功能。佛教稱「貪、嗔、癡」為三毒,一點不錯,這三毒的毒素真不小,是種種災禍的根源。
心臟,象徵著愛;血液,象徵著愉快。 一顆充滿愛意的心,能把血液送到我們整個的身體。當我們否決愉快和愛,我們的心臟便會緊縮,變得失去彈性。結果血液不流暢,於是貧血和心臟病就發生了。有心臟病的人都不是輕鬆愉快的人,一般來說,他們勇於「拿得起」,卻弱於「放得下」。
佛在開示弟子的時候,會連說三聲「放下」。能放下的人,他的心臟病就會隨之而痊愈,就算一條血管阻塞了,也會另外生出一條新的血管來。
我們的「胃」,除了消化食物,還消化我們的新意見和生命經驗;當我們的思想感情有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胃會跟著發生問題。胃發生問題,通常表示我們不知道怎樣去吸收一個新的經驗;我們是在懼怕,因此影響這個消化機能。
難得坐船的人常會暈船,胃部不舒適、嘔吐不停、不能進食。在同一艘船上,坐船的客人都如此,但駕船的船員卻完全不會。那是因為前者懼怕這種經驗,而後者已經習慣、吸收了這種經驗,所以胃的反應便不同。坐飛機也是如此,只是現在已經有預防嘔吐的藥,所以情形才比較沒那麼明顯。
患有胃病的人,吃藥很難治好,只有在心情、環境完全改變以後,他的胃病才可以不藥而愈。
念佛吃素的人,很少生胃病,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有著正確的人生觀,沒有那麼多執著,所以他們的消化系統比不信佛的人好。
我們的「腿」,帶我們向著生命的目標前進。腿部有問題,通常表示我們害怕前進,或不想向著某個方向前進。腿部青筋暴露,表示他站在憎恨的地方、做憎恨的工作,失去了愉快。如果他們遵照佛陀的指示做人,不怕辛苦、積下很多功德,他們的腿痛,自然不會再發。
「膝」,像我們的頸一樣,和我們的適應能力有關;膝痛表示自傲和頑固。我們前進的時候,時常害怕彎曲,太過僵硬,害怕我們的道路,不肯接受新的指導。如果你的膝部有問題,你可以問問自己:你有沒有自傲、拒絕改變生活、拒絕適應新的道路?你要把頑固除去,立志改變。
生命是流暢的、行動的,如果我們要快樂,我們一定要適應生命,和它一起行動。一棵楊柳樹跟著風一起搖擺,它隨時都是那麼優雅、那麼自然的和生命融合。
向佛屈膝跪拜,表示你的謙虛、向善、不頑固;不單對膝部有益,更對生命前途有意。
我們的「腳」,表示出我們信心的強弱。很多年老的人走路都有問題,表面上,好像是由於身體機能的衰退;實際上,是喪失了信心,認為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旅途的盡頭,再沒有道路和方向可以踏實前進。 他們坐下來,便不想站起;站起來了,也只是慢慢移動,不想行走。許多事他們都不想參與,他們瑟縮著,想保留有限的一點精力。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機能不會因年齡的關係衰退,卻會因不加動用的關係而衰退,就好像一部機器一樣,你愈不去動用它,它愈會生�變壞。
小孩子沒有信心問題,所以他們的雙足都很健康,不單能走,還能跑跳。
美國總統艾森豪小時生病,腿發生大問題、高燒不退,醫生一再主張要把他的腿鋸去,以保全他的生命,使高燒得以減退。他的父母起初不願意兒子失去腿,但是後來也同意醫生的建議,認為如此總比放棄他的生命為好。
艾森豪自己反對這樣做,他請求他的兄弟把他的房門閂起,不讓任何人接觸到他的身體。他甚至叮囑說,可能他會燒得更高,高到令他昏迷,但即使如此,也要堅持守衛,千萬不能讓人進來,使他失去腿。
他的兄弟發誓一定會完成使命,而且真的做到了。不論家人和醫生怎樣勸說,他都堅守初衷。
奇跡終於出現!病人在稍後的日子中,腿部腫痛漸消、熱度漸退,最後竟然完全康復。
這個後來做到美國總統的孩子,就是因為他有信心,所以他的腿雖然遭受病菌的侵襲,但也由於他的鬥志,沒有能把他打敗。
我們習慣形容庸醫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們不知道從病人身上找出基本病因,加以徹底的醫治。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假使再能夠多了解到:一切病因都和人的信念有關,那就更對。
信念才是健康與否的主要關鍵。而所有由頭至腳的不健康,人都可以自己醫治,比靠醫生還更有用。
人的信念,主要又靠信仰。信仰是行為的總指揮,像一個鐘的軸心;軸心指揮所有的零件行走,軸心穩定正常,零件行走方正確。
佛告訴我們,世事有因有果;我們健康、我們生病,也都有因有果。「果」是別人能看到的,「因」只有自己最清楚。
人人都知道吸煙能導致肺癌,但吸煙並不是真正的因。真正的因是:為什麼人要吸煙?為什麼明知吸煙不好,還要繼續吸下去?為什麼明知應該戒煙,還不戒煙?
在這�,我們可以更加明白到一個人信仰的重要、信念的重要。信仰佛教的人,一定不會吸煙;即使過去吸煙,也會戒絕。信念歪曲的人,自己不產生力量給自己快樂,卻要靠吸幾支有害的煙來「產生」快樂,這算什麼呢?
喝酒也是一樣。喝酒傷肝,能夠導致肝硬化、肝癌,但是信念不正確的人還要喝酒,以喝酒為人生唯一樂事,不計後果。
酒不是病的正因,因為酒不會自動跑進人的嘴�。為什麼要喝酒?為什麼不能停止喝酒?才是真正的因。
信仰佛教的人,一定不會喝酒。
人的生命有長有短,長短自有它長短的「因」。既然在這個世界,有人可以活過一百歲、到一百十歲,一百一十幾歲,而且還活得健康、快快樂樂、這就可以證明:人是「地、水、火、風」四大結合;只要四大調和,便可以不病、不夭折、不短壽。
別人能夠做到,我們也應該能夠做到。
過去的錯誤信念、錯誤行為,今天改正過來,還來得及。
依照佛的指示去修:戒、定、慧。
不單活得健康,還能得到涅磐,解脫生死輪迴!
安靜,就是力量
她說:「不。」
司機威脅說要叫警察逮捕她。
「請便。」羅莎.帕克絲說。
警察到了,問帕克絲為什麼不肯讓位給白種人。
她只回答:「你們為什麼老是這樣欺負我們?」
「我不知道,」他說:「但是法律就是法律,我必須逮捕妳。」
2. 我喜歡用寫作表達自己。
3. 我喜歡獨處。
4. 比起同儕,我比較不在意財富、名聲及地位。
5. 我討厭閒聊瞎扯,但是我喜歡深談自己有興趣的話題。
6. 大家都說我擅於聆聽。
7. 我不太愛冒險。
8. 我喜歡可以讓我專心投入、不受打擾的工作。
9. 我喜歡小規模慶祝生日,只跟親近的朋友或家人慶祝。
10. 大家形容我「輕聲細語」或「溫和圓融」。
11. 工作完成之前,我不會跟人討論或是給別人看。
12. 我討厭衝突。
13. 我獨力工作最有效率。
14. 我在話說出口前會先想過。
15. 我在外奔波之後總是精疲力盡,即使玩得很開心也一樣。
16. 我常常讓電話轉接語音信箱。
17.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整個週末什麼也不幹,不要有太多計畫。
18. 我不喜歡一心多用。
19. 我很容易專心。
20. 上課的時候,我寧願聽講課,比較不喜歡參與專題討論。
- 萬有引力
- 相對論
- 哈利波特
- 查理.布朗
- 葉慈的《二度降臨》
- 蕭邦的〈夜曲〉
- 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 《小飛俠》
- 《魔法靈貓》
- 《辛德勒的名單》
- 《E.T.》
- 《第三類接觸》
- 歐威爾的《1984》和《動物農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